读《每个孩子都是故事》有感
老师读书心得 读《做故事的教育》有感

老师读书心得读《做故事的教育》有感
之前听说过王维审老师的书很值得一看,说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就利用假期拜读了一下王维审老师的《做有故事的教育》,读完之后觉得深深地佩服他。
;;
王维审老师说:“故事是一种柔软的教育,故事中的温暖可以带给学生爱和鼓励,在不知不觉中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故事是一种无痕的教育,故事中的细节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种暗示,甚至是一份解决方案,从而让学生的行为发生正向的转变;故事还是一种教育艺术、智慧和策略,故事中的隐喻被充分发掘并科学设计以后,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认识、改善行动,获得专业上和心灵上的双向成长。
”我非常认同用故事去记录学生的一点一滴,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用爱心去教育孩子。
对于品行端正、成绩优异的学生,我想每个老师都是爱的,但是对于一些总是惹祸、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们也都是头疼的。
对于后进生,我总觉得是个巨大的麻烦,有时会想他要是不在我们班该多好啊,但这样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也不对,正因为有了后进生,才有我们教师存在的意义,如果每个孩子都是聪明伶俐的,那还要我们老师做什么呢?;;
对于后进生,我们更要用真诚的爱去教育他们,把他们当做朋友,去了解他们,或许你把他们当朋友时,他们也愿意敞开心扉和你交流,告诉你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你对学生的关爱,学生是能感觉到的,只要真心付出,学生也一定会真心喜欢你的,利用你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这也是一个好办法。
;;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以王维审老师为榜样,做一名有故事的老师,做一名会写故事的老师。
听李慧同学的故事有感

听李慧同学的故事有感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他们绽放得更加精彩。
故事中的学生李慧因为上课不注意听讲、打瞌睡,一度被老师认为是不爱学习、不思进取的孩子。
而每个孩子的在校表现,或多或少都与其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认真负责的老师没有放弃她,而是用了很多方法去了解李慧的情况。
当老师深入了解了李慧的“特殊”情况后,除了在经济上帮助,最重要的是让李慧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调动了她的学习积极性。
有了老师的引领,李慧这朵“花儿”绽放了,而且越来越精彩。
李慧的故事让我体会到,在教育中,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每一位学生。
每个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社会环境因素等造成他们的表现各异,有的外向,有的内敛,有的胆小害怕出错,有的由于受过老师的“批评”,从此不敢发言。
因此,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孩子背后的世界,才能找到问题的成因,从而对症下药,找到解决的办法,帮助孩子们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李老师无私的爱和关怀,让一个家庭摆脱阴霾,让一个孩子有了光明的未来。
每年母亲节的康乃馨,就像是李慧颁发给李老师的隐形勋章,这是对一名教师的肯定和尊重,更是她教师职业生涯值得珍藏的高光时刻。
“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更是教师的职责与信念,希望所有的孩子,将来
都能对自己的人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关注了解学生的重要性,李慧是幸运的遇到一位好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关爱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我们的永恒主题。
读后感《每个幼儿都是老师的宝贝》

读后感《每个幼儿都是老师的宝贝》《每个幼儿都是老师的宝贝》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籍。
书中创造了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到被重视和被关爱。
通过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有巨大的潜能,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才能,只需得到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他们就可以展现出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在这个书中,作者以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在每个幼儿身上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书中提倡尊重和理解,教师们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通过观察幼儿,发现他们的特长和潜能,并给予他们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书中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需要得到个性化的教育。
这就需要教师们对每个孩子进行深入的观察和了解,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喜好,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
另外,书中也强调了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不仅仅是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提供合适的环境和资源,幼儿能够自主地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教师的角色。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规则的人,而是孩子们的伙伴和引导者。
他们应该倾听和鼓励孩子们的想法和创意,给予他们支持和肯定。
这样的教师能够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是我们的未来,他们将会承担起社会的重任。
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最好的教育和关爱,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潜能,培养他们的才能和能力。
总结来说,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每个幼儿都是珍贵的,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潜能。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德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相信,只有给予幼儿正确的引导和关爱,他们才能茁壮成长,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
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我愿意将其中的理念运用到实际中,为幼儿的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4000字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4000字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是一本启发型的励志读物,作者通过讲述一位鼓励者的故事,向读者传达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并不可怕,只要肩负起责任,努力奋斗,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取得成功。
在书中,作者通过讲述鼓励者对孩子们的鼓励和支持,展现了他们成功的背后是付出和努力。
这深刻地启发了我,让我意识到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努力和坚持方能实现。
书中的主人公们在面对挑战时的乐观态度和战胜困难的决心,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坚信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每个孩子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也意识到成功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团队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书中,主人公们通过相互支持和鼓励,克服了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让我明白了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走的更远。
总的来说,《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不仅是一本励志读物,更是一部关于人生态度和成功之道的启示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了成功需要付出努力和过程中的困难是难免的,但只要坚持不懈,每个孩子都有可能获得成功。
这本书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勇气,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读《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有感

读《每个孩子都能成功》有感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本书通过描绘孩子成长的过程,探讨如何培养孩子成功的品质和能力。
在这本书中,作者强调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毅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与其说书中讲了成功的秘诀,不如说它更是在引导父母和老师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发展他们的潜能。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每个孩子都具有独特的潜能和能力,而一个成功的教育体系应该是多元化的,能够适应孩子个性的需求。
我也更加明白了,成功的关键在于不断提倩自己,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热忱。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了孩子成长和成功的问题,也启发我在教育孩子时更多地关注他们的个性和潜能,而不是僵化的课本式教育。
希望更多的家长和老师能够阅读这本书,为孩子们的成功之路上提供正确的引导。
《成就每一个孩子》读后感

《成就每一个孩子》读后感
最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成就每一个孩子》,这本书是美国丽贝卡·艾略特的著作。
书中通过各种实例向我们展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教育孩子,使我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潜力,我们作
为教育者,应该帮助孩子们发掘和发展这些潜力,而不是将他们局限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学生,他们每个人都有自
己的闪光点,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这些闪光点并加以培养,让他们成
为更好的自己。
此外,作者还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这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只是在传
授知识,而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
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
总的来说,《成就每一个孩子》这本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在教育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教育每一个孩子,他们都能够成为有用之才。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读后感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这本书是我最近读过的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籍。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天赋,应该受到尊重和关爱。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许多真实的案例和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都值得被重视和被理解。
在这本书中,作者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以及家长和老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怎样去引导和教育他们。
作者强调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耐心和理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需要被尊重和被理解。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可以自由地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
在书中,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教育的理念和方法。
作者认为,教育不应该只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孩子的品格和能力。
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可以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这一理念的重要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天赋,应该受到尊重和被理解。
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点,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可以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才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品德、有创造力的孩子,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这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我会将其中的理念融入到我的教育实践中,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读后感《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这本书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每个孩子都是一位天使的真谛。
这本书以孩子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一系列关于孩子成长、情感和教育的故事,让我对孩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关怀。
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天真无邪的一面,他们的纯真和善良让人感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和特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他们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位天使,他们的纯真和善良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还深刻地体会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挣扎。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比如学习、友情、家庭关系等等。
这让我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更加愿意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的重要性。
在故事中,作者通过孩子们的成长经历,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良好的教育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加坚强和自信。
这让我更加重视教育,更加关注孩子们的成长,愿意为他们的未来努力。
通过阅读《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每个孩子都是一位天使的真谛。
他们的纯真和善良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挣扎让人更加关注和关怀。
我愿意为每个孩子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坚强和自信。
每个孩子都是一位天使,他们值得我们用心去呵护和关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懂孩子的故事
——读李镇西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故事有感》“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而校园和课堂则是师生人生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师生生命涌动和成长的精神家园。
”这是读了李镇西老师《每个孩子都是故事》一书留给我的印象最深,也是令我动容的一句话。
正是这诗一般的语言,吸引着我读完了此书。
本书由多个发生在学生中的一些教学片段、故事组成,有教师自己的反思,更有李镇西老师的精彩点评。
当“一个男生打了一个女生耳光”的时候,当男生和女生产生“早恋”的时候,当老师错怪孩子的时候,当孩子们打架斗狠的时候,当顽固的后进生跟老师作对的时候,当残疾孩子被侮辱之后,老师们的“心灵教育”,亦师亦友的“用心教育”,都深深的打动了我。
许多故事令我觉得似曾相识,觉得就就像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在自己的班级。
我不禁为书中这些老师的锲而不舍而感动,为书中孩子们的成长进步而高兴。
而李老师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故事”这句话,精彩的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读着一个个小故事,感觉一个个题目就是一句句教育的经典。
如“用心灵赢得心灵”“一句话,一辈子”“多一些宽容和期待”“让学生知道你在乎他”“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教育”“信任的力量”。
这些包蕴着哲理的题目,是教师在学生的故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体会。
可以说,这些经典的句子,就是我们处理教育事件的法宝,李镇西老师和他的团队是用心的,是走在教育的前沿的,他们给我们的教育找到了一些开启学生的
心锁的方法,有些方法是独辟蹊径的,是让学生心悦诚服的,是我们一些教师无法想象的。
哪个教师在一生的教育中会不犯错误?关键是,在我们迷惑的时候,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迷茫的思绪中镇定下来,不要做出令自己一生后悔的处罚决定,方法总是比困难多的。
只要我们遵循一个原则,只有爱孩子,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案。
其中有一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故事是说一名学生原想背出英语值日报告,但由于紧张和准备不够充分,没有顺利完成,老师以为学生没有准备,就责备了他,导致学生一节课都情绪不振,没有办法专心听讲。
课后,老师找学生了解了情况,知道是自己冤枉了他,第二天课前特地对他说了声“sorry”,学生没有说话,但很感动,在以后的日子里,学生和老师相处地很和谐。
事情很小,却具有普遍性——老师误解了学生,因而错误地批评学生的情况是常见的。
但是,当我们冤枉了学生时,怎么办呢?有的老师可能会用一些理由来辩解,以挽回自己的面子;有的老师可能会不了了之。
这两种情况都会让老师的形象受损。
而这位老师的态度是真诚地向学生道歉。
其实,老师错了给学生道歉,并不丢面子,反而能够使学生更加尊敬我们。
对于老师的过失,学生比我们想象得要宽容得多。
而且,教师知错认错并且道歉,这本身也是一种示范教育。
这种教育,比单纯的讲道理更有效。
一个教师如果只做个教书匠是容易的,倘若要做个真正让学生喜爱,让家长放心,让同事尊敬,让领导赏识的教学艺术家并不容易。
李镇西老师做到了这一点,他带领着他的团队——武侯实验中学的老
师们一路走来,在自己的教育园地里,辛勤耕耘,不断收获着属于他们的教育果实。
想象着他们与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思索,一起成长,这样一个过程本身就是充满爱的,充满希望的,充满快乐的。
《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这本书就是他们奉献给孩子们的一份最珍贵的礼物,同样也给了教师一个教育学生的范本。
这本包含着他们最聪慧的爱的读本,让我爱不释手,使我受益匪浅。
一路读来,我感觉我的内心满满的,我被里面的一个个教育的故事感染了,这一个个小故事,就像一朵朵无暇的白云,飘荡在我思维的空间里,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每一个故事的结局,每一个故事带给我的心灵震撼,都那么的酣畅淋漓。
我教育中的所有的疑惑,在一个个故事中迎刃而解,他们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那么的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还爱给学生,让学生生活在爱的氛围里。
反思平时的教学中,“每个孩子都是故事,我们读了多少呢?”当孩子迟到了,我们问过为什么了吗?我们相信了多少?当那个学生的作业反反复复做不好我们去追究过原因了吗?当学生有困难求助我们时我们给予多少真诚的帮助……因此,我觉得作为老师应该尝试着换种工作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让我们都去尝试着读读每个孩子的故事。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去亲近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火点燃他们的火,用自己的心灵唤起他们沉睡的心灵。
只有我们亲自探下身体,和学生一起比肩,和学生一同呼吸,和学生一起编织故事,我们才有资格进入学生的故事。
真正要“读懂”孩子的故事,并不意味着教师仅仅是一个旁观者。
教
育是我们和孩子生命和生命的相遇,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孩子的故事,和孩子一起创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并期待着一个完美的结局。
只要我们和孩子的生命交融,和孩子的心灵相通,我们就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在生活的河流中奔涌、漂流、探险……
《每个孩子都是故事》这本书它告诉了我“怎样去坚守教育的良知,”也收获了许多“读懂一个故事”后的快乐。
如果每个孩子真是一个故事的话,那么我想,只要用心,就一定能能读懂这一个个的精彩故事!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来编织他们美好的故事,记住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做一个让学生喜爱的园丁,呵护每一个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