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远离烟酒_拒绝毒品(1课时)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烟酒与毒品对健康的危害;2.理解烟酒与毒品是违法的行为;3.学会拒绝烟酒与毒品。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烟酒与毒品对身体的危害,学会拒绝烟酒与毒品;2.难点:学生对于烟酒与毒品的危害和违法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导入课题和课程目标;2.点名答到。
说课——“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1.烟酒和毒品是什么?它们的危害是什么?2.在生活中如何拒绝烟酒和毒品?3.活动形式:听录音、猜谜语、讨论、演绎。
讲解——“烟酒和毒品的危害”1.播放关于烟酒和毒品危害的音频或视频素材,让学生听或观看,并提问学生有什么反应?2.请学生提供有关使用烟酒和毒品的例子。
请他们提供使用这些物品将如何影响一个人,为什么这些在现实生活中会是令人担忧的。
3.教师可以用白板或投影仪,列出来自学生的结果。
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烟酒和毒品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是多么大。
猜谜语1.准备数张谜语图片,让学生猜出和烟酒、毒品有关的谜语,答对者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励。
2.例如:“一样东西有几种颜色,可以让人开心,却也可以让人哭泣,有你倾向的那种颜色,一定要当心”(答案:毒品)。
讨论——“如何拒绝烟、酒和毒品”1.在讨论前,教师先介绍学生应该说“不”并保持他们的立场是多么重要。
这也应该是他们学会拒绝烟、酒和毒品的目标之一。
2.以他们幼小、无知为话题展开讨论。
并鼓励学生表达如何通过配合同龄人来拒绝对方。
3.重点带出拒绝方法,并提出有关如何在生活中拒绝诱惑的实用建议。
例如:“说些我想去学画画,忙于健身和体育活动。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第一课时(烟酒有危害)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二手烟的危害比一手烟的更大,许多有害物质让被动吸烟者吸入肺部后很难排出,所以吸烟不仅对自己有害,还对家人、他人也有害。(出示图片)
5、这是两个人的肺部标本(出示图片),你认为哪一个是吸烟者的肺?哪一个是正常人的肺?(学生回答)
2、面对吸烟的未成年人,你会怎么劝说他?
3、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戒烟宣传活动方案,如:
写一写戒烟的宣传标语;画一画戒烟的宣传画。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第一课时(烟酒有危害)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烟酒有危害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道德与法治 五年级 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6月
教学目标
1.知道烟酒的危害。
2.通过查阅和搜集资料,了解认清烟酒的危害。
6、没错,左边是正常人的肺,正常人的肺部为灰色且表面光滑;右边是吸烟者的肺,常年吸烟的人的肺部为煤黑色,会整体干枯萎缩,而且表面呈颗粒状,模样恐怖。
7、同样吸烟对未成人的危害极大。未成年人吸烟可能导致思维能力的退化和智力功能的损伤,危害身体健康,影响学业和自己的未来……(出示图片)我国未成年保护法当中提到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
师二、探索新知
1、出示图片:在生活中,你的身边有像图中这样的现象吗?(学生回答)
2、看来,在我们的身边吸烟的现象有很多,那长期吸烟的人身体会怎样呢?一起来听听“一支香烟的自述”,播放视频。
3、同学们,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香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危害,请思考一下:家人吸烟,我不吸烟,不会影响到我的身体健康!这种说法对吗?(学生回答)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PPT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烟、酒、毒品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能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
违法犯罪。 道德修养:远离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提高自护能力。 法治观念: 知道烟酒的危害和毒品的危险性,认识受到烟酒与毒品危害的主要原因,懂 得吸毒是违法行为,青少年吸烟饮酒可能会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健全人格: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特点。远离烟酒、拒绝毒品,提高防范意识。 责任意识:知道吸烟、饮酒的危害,树立珍爱生命、防范危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视频、图片,在交流探讨中认识到烟酒和毒品的危害。 难点:结合案例,知道毒品的危害,明晰吸毒是违法行为。
2022/12/1
我们年龄尚小,知识不足,自制力不强,生活 经验欠缺,这些会影响我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于 沾染不良嗜好的人,我们不能受他们的怂恿和影响, 应该坚决抵制“吸毒时尚”等错误观念。
2022/12/1
参观“禁毒教育展览”归来,两位同学向大家分享了学习体会。阅读他们的学习体 会,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2022/12/1
在“认识烟酒危害”展板设计中,同学们开 展了“观点大碰撞”活动。请你结合生活中的 事例,采用“说服的理由”,帮助同伴澄清一 些“错误的认识”吧!
2022/12/1
错误的认识
全家聚会,大人和孩子一起喝酒能 活跃氛围,还能促进血液循环。
只要在家里吸烟就没关系。
吸烟能忘掉烦恼,结交新朋友, 拉近与人的距离,产生灵感
好奇心的驱使
2022/12/1
吸毒的危害
关于禁毒的法律规定,你还 知道哪些?查阅资料,与同学讨 论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哪 些危害。
公安民警向小学生介绍禁毒知识
2022/12/1
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第1课时(教案)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1课时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烟酒与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 烟酒与毒品的危害。
2. 如何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烟酒与毒品的危害。
2. 培养学生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和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烟酒与毒品的危害,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烟酒与毒品的了解和看法。
二、新课内容1. 教师详细讲解烟酒与毒品的危害,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法律等方面。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3.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拒绝烟酒与毒品的。
2. 学生讨论案例中的人物所采取的方法和策略,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拒绝方法。
四、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拒绝烟酒与毒品的场景。
2. 各组展示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出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交流,了解家长对烟酒与毒品的看法和经验。
2. 学生撰写心得体会,总结自己在拒绝烟酒与毒品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烟酒与毒品的危害、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烟酒与毒品的危害,并培养学生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健康成长。
重点关注的细节: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拒绝烟酒与毒品的场景,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拒绝危害有方法(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四、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模拟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拒绝烟酒与毒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烟酒与毒品的危害,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6. 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7.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总结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方向。
十.板书设计
1. 烟酒与毒品的危害
- 身体健康受损
- 心理健康受影响
- 社会关系恶化
- 法律风险增加
2. 拒绝烟酒与毒品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以课本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生活经验,设计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烟酒与毒品的危害,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拒绝烟酒与毒品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道德品质、法治意识、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简短介绍烟酒与毒品的基本概念和危害,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烟酒与毒品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 让学生了解烟酒与毒品的基本概念、危害和拒绝方法。
过程:
讲解烟酒与毒品的定义,包括其主要成分和危害。
详细介绍烟酒与毒品的危害和影响,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烟酒与毒品案例分析(20分钟)
4. 社会参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责任感,使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3 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参考教案1(第1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 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教学设计
(1)图说危害、数说危害。
(2)相关链接、小提示。
8、总结归纳:
(1)吸烟有害健康:吸烟的危害。
(2)喝酒有害健康:喝酒的危害。
9、小采访:通过各个小组的展示,你现在对烟酒的危害有什么新的认识
10、回答:烟酒有害健康,我们要远离烟酒。
11、小数据:青少年吸烟喝酒的比例。
12、过渡语:随着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展,我们会受到烟酒的诱惑。
当今社会,沾染烟酒的青少年比重仍在增加。
我们只有认清烟酒的危害,主动拒绝,学会自我保护,我们才能健康地成长。
13、活动园:课本第19页。
14、认知矫正大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对烟酒存在着哪些错误的认识呢让我们一些来分析一下这些错误的认识,并进行矫正和说服吧!
15、相关链接: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析资料、展
示分析结
果。
说说自己的
态度和认
识。
根据经验矫
正错误认
知。
通过数据,了解
青少年吸烟喝
酒的情况,知道
随着年龄的增
长和生活范围
的扩展,我们受
到越来越大的
烟酒诱惑。
并通
过活动园和认
知矫正讨论,树
立正确认识,从
源头拒绝烟酒。
课堂小结烟酒有害健康,我们要远离烟酒。
总结提升板书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第一课时
1、吸烟有害健康
2、喝酒有害健康
3、主动拒绝烟酒。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池南学校(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一分钟安全教育池南学校(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一分钟安全教育第3课《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教学反思五年级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自主性和交友能力不断增强,容易受到烟酒的诱惑。
所以本课设定的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知道,烟酒危害身心健康,可能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
随着社会生活复杂性的增强,毒品尤其是新型毒品可能出现在青少年身边,吸毒是违法行为。
本课设定的第二个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知道,吸毒会给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危害。
处于“想独立”心理发育期的学生,对社会上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知识和经验的不足又影响了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他们容易受到有不良嗜好同伴的怂恿。
这是未成年人身陷危险的主要原因。
所以,设定了第三个教学目标。
远离危险首先要提高防范意识,主动远离危险之地,果断拒绝危险诱惑并寻求帮助,这是我们过积极、健康生活的保障,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所以,本课设定了第四个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教学思路是:认识吸烟、饮酒的危害性—知道吸毒是有害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违法行为—了解青少年受到毒品诱惑的原因。
第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吸烟者和不吸烟者肺部的图片,以及每年因饮酒致人死亡的数字,让学生认识到烟酒的危害。
第二个教学环节:教师结合生活中有关烟酒的错误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吸烟和过度饮酒会带给人们什么,让学生了解吸烟、饮酒对人身心健康造成的巨大伤害。
第三个教学环节:教师结合具体的法律条文,帮助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典型的事例,可通过《花季少年的噩梦》,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对毒品危害的探究活动和学习关于禁毒的法律规定,帮助学生认识到,吸毒是违法行为,危害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
第四个教学环节:教师结合《危险的好奇》、禁毒展后的交流活动和识别新型毒品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当的好奇心与经验不足导致的辨别是非能力弱,以及不良嗜好者的怂恿,是青少年可能遭受毒品诱惑的主要原因,应该坚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3节 远离烟酒 拒绝毒品》教案1

2、做出假设
3、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提问:是否设置对照实验?(对学生设计方案给予肯定评价,并给出改良建议)
提示:水蚤心率很快,计数时应该细心
讲论:如何配制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
(老师讲解如何配制,并强调配制应该由高浓度到低浓度——培养学生节约实验材料的好习惯)
4、结论
思考、讨论
大部分同学表示没有这种经历,部分同学羞涩的表示曾经吸过烟。
学生讨论实验数据,最终得出——酒精体积浓度越高,水蚤心率越快;酒精浓度达到一定数值,最终导致水蚤死亡。
学生观看课件,获得酗酒危害的知识。
学生思考问题、交流。
学生整理实验台,洗刷实验用具,做好实验记录。
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资料,进一步了解吸烟的危害。
通过阅读,了解青少年吸烟的原因,解开心理的迷团,坚决远离吸烟,远离尼古丁。
学生讨论,有比较积极的同学跃跃欲试主动表演——全家围坐(课桌)旁、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课本)、来点小酒(白开水)和饮料、互相拜年••••••
学生回答:暖和、开心、提神、吃饭香••••••
三、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吸烟、酗酒都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不良行为。吸烟酗酒有害健康,青少年应认识到这些不良行为的危害。
(一)吸烟有害Biblioteka 康1、调查“本班内曾经吸过烟的同学人数”
讨论:吸烟的危害。
2、分组阅读资料
《吸烟之害》
《孕妇吸烟危害更大》
《吸烟会给你带来什么》
《青少年吸烟的心理剖析》
有的学生回答:基本没有危害。
学生回答:晕、会呕吐、说话罗嗦、浑身酒气、燥热••••••
学生纷纷回答:有害无益。
有的学生回答:因为酒里面含有酒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
奋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 (俗称“醉酒”)
讨论:你能说说吸烟有 哪些危害么?
思考: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对 待吸烟与酗酒的问题?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中学生”不吸烟、不 喝酒”。 我们不仅自己要做到不吸烟、不喝酒,还要关心他 人的身体健康,积极宣传吸烟、酗酒的危害,做精 神文明的促进者。
有研究表明,一滴纯尼古丁可毒死三匹马,一 支香烟所含有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 25—35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含量为40—60毫克, 能致死一个人。
尼古 丁
讨论
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影响?
分析:吸烟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
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
吸烟数量越多,肺癌发病率越高。
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要比不吸烟者高
第25章 现代生活与人类的健康
远离烟酒 拒绝毒品
资料一
法国一个俱乐部举行过一次吸烟比 赛,一个连续吸了60支香烟的人得 了冠军,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领奖, 比赛后几小时就死去了。
资料二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之一。目前全球共有11亿吸烟者,全世界每年 死于吸烟及其相关疾病的人数接近500万,每六 秒就会有一人因抽烟而死亡。全球11亿烟民中, 中国有3.5亿,中国烟民正趋于低龄化,青少年 吸烟人数高达5000万 。
吗啡
吗啡是鸦片中最主 要的生物碱(含量 约10-15%)。 吸食吗啡对神经中枢的副作用表现为嗜睡和性 格改变,引起某种程度的惬意和快感;可造成 人注意力、思维和记忆性能的衰退,长期大剂 量地使用吗啡,会影起精神失常的症状,出现 幻觉;大剂量的吗啡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
俗称"白面"、"白粉",化学名称为二乙 酰吗啡,属阿片类。海洛因成品为粉末 或颗粒状。颜色因制作程序和方法不同 而各有不同,一般呈白色、深黄色或灰 褐色。其成瘾性、毒性比吗啡强4-5倍。
英文缩写为"MDMA", 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 型毒品,"冰"毒为主 要原料,中和了其他 化学药物制成,其制 成片剂形状和图案多 达上百种。属致幻性 兴奋剂。
1、吸毒使免疫力迅速下降。 2、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严重 损伤大脑。 3、影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功能, 生殖能力。
4、感染疾病,甚至犯罪
福州某女毒瘾发 作时自伤左臂
湖南某男毒瘾发 作时自断左臂
毒成瘾后,身体严重衰败
罪少 屡女 见因 不吸 鲜毒 而 犯
瘾 君 子 被 折 磨 至 死
1、上当受骗
2、好奇心的驱使
3、寻求刺激
铲除毒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收 缴 毒 品
切记
谨慎交友,远离吸毒人群!
注意识别,高度警惕!
自尊自爱 情操高尚!
又名古柯碱,是植物 古柯树叶中提炼出来 的一种生物碱,是一 种无色或白色单斜形 成结晶体,无臭,味 苦而麻,有辣痛与麻 痹感。属中枢神经系 统兴奋剂。
大量或长期使用大 麻会导致神经障碍、 对记忆和行为造成 损害、影响免疫系 统,还会引起多种 疾病,影响运动协 调
学名称为"甲基苯 丙胺"。是一种人 工合成的无味透明 的结晶体,外表与 普通的冰块相似而 得其名。属中枢神 经兴奋型毒品。
10到20倍。所以人们常说吸烟等于慢 性自杀。
癌变的肺
正常的肺
吸烟和酗酒的杰作——恐怖的畸形胎儿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
吸烟会降低记忆力,分 散注意力,影响身体的 生长发育和正常的学习
引起神经衰弱、智力减退等
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疾病等
引起急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引起胃酸过多、胃出血、消化道肿瘤等 引起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
生命只有一次, 让我们珍爱生命, 远离烟酒!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
(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 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 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 精神药品。
我国俗称大烟、云土、黑货。 是将未成熟的罂粟果割开,渗 出乳白色液汁凝结在一起,经 风干后即成生鸦片或叫粗制鸦 片,呈棕色或近黑色。生鸦片 经过烧煮、发酵和蒸发,呈淡 黑、棕色或金色、黄金色的膏 状,即变成熟鸦片。
讨论:你能说说吸烟有 哪些危害么?
长期大量吸烟循环系统(动脉硬化引发冠心 病)、呼吸系统(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 肿、肺癌)、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 统(精子畸形、宫颈癌、畸形儿)也有损伤; 对自身和他人的身体健康都有害!
含3000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
包括40多种致癌物质; 尼古丁就是其中的致癌物质 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