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荧光法测定水杨酸乙酰水杨酸1

合集下载

乙酰水杨酸的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原理和方法;2. 掌握重结晶、熔点测定、抽滤等基本操作;3. 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及安全性。

二、实验原理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等作用。

其制备原理是水杨酸与乙酸酐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酸。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水杨酸、乙酸酐、浓硫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盐酸、活性炭、蒸馏水、无水乙醇、干燥剂等;2. 仪器:圆底烧瓶、烧杯、玻璃棒、抽滤瓶、布氏漏斗、滤纸、温度计、熔点测定仪、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水杨酸、乙酸酐、浓硫酸、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盐酸、活性炭等试剂及蒸馏水、无水乙醇、干燥剂等实验材料准备好,并将仪器清洗干净。

2. 制备乙酰水杨酸:(1)在圆底烧瓶中加入2.0g干燥的水杨酸;(2)加入5ml新蒸的乙酸酐;(3)逐滴滴加5滴浓硫酸,充分摇动;(4)水杨酸溶解后,水浴加热,保持瓶内温度在85-90℃之间,并缓慢摇动,维持5-10min;(5)溶液逐渐出现微弱的褐色,取出圆底烧瓶,室温冷却;(6)加入50ml水,搅拌,之后在冰水浴中冷却,并用玻璃棒摩擦瓶壁;(7)室温冷却无晶体析出,冰水浴冷却出现大量白色晶体;(8)抽滤,冷水洗涤几次,抽干粗产品置于100ml烧杯中;(9)缓慢加入25ml饱和NaHCO3溶液,不断搅拌;(10)固体大部分溶解,并产生大量气体,溶液上漂浮有白色不溶物质;(11)用无颈漏斗过滤,将滤液转移至100ml烧杯中;(12)缓慢加入15ml 4mol/L的盐酸,边加边搅拌,然后置于冷水浴中;(13)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在冷水浴中有白色晶体析出;(14)抽滤,并用冷水洗涤2-3次,抽干;(15)将晶体转移到表面皿上,干燥25min,称量。

3. 熔点测定:(1)取少量乙酰水杨酸晶体,加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2)加入少量活性炭,充分搅拌;(3)将溶液过滤,取滤液滴在熔点测定仪的玻璃棒上;(4)观察乙酰水杨酸的熔点。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了解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制备原理和方法;2.进一步熟悉重结晶、熔点测定、抽滤等基本操作;3.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原理早在18世纪,人们已从柳树皮中提取了水杨酸,并注意到它可以作为止痛,退热和抗炎药,不过对肠胃刺激较大。

19世纪末,人们终于成功地合成了可以替代水杨酸的有效药物—乙酰水杨酸,直到目前,阿司匹林仍然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具有解热止痛作用治疗感冒的药物。

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

水杨酸可以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

它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发生酯化,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

乙酰水杨酸商品名为阿斯匹林,亦称醋柳酸,为常用的退热镇痛药。

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和风湿病,且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术后血栓形成,心肌梗塞。

副作用少。

制备乙酰水杨酸最常用的方法是将水杨酸与乙酸酐作用,通过乙酰化反应,使水杨酸分子中酚羟基上的氢原子被乙酰基取代,生成乙酰水杨酸。

为了加速反应的进行,通常加入少量浓硫酸作催化剂,浓硫酸的作用是破坏水杨酸分子中羧基与酚羟基间形成的氢键,从而使酰化作用较易完成。

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分子之间也可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少量的聚合物。

其反应式如下:主反应:副反应:这样得到的是粗制乙酰水杨酸,混有反应副产物和尚未作用的原料,催化剂等,必须经过纯化处理才能得到纯品。

乙酰水杨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水溶性钠盐,而副产物聚合物不能溶于碳酸氢钠,这种性质上的差别可用于乙酰水杨酸的纯化。

可能存在于最终产物中的杂质是水杨酸本身,这是由于乙酰化反应不完全或由于产物在分离步骤中发生分解造成的。

它可以在各步纯化过程和产物的重结晶过程中被出去。

与大多数酚类化合物一样,水杨酸可与三氯化铁形成深色络合物,乙酰水杨酸因酚羟基已被酰化,不再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因此杂质很容易被检出。

乙酰水杨酸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实验报告一、引言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见的药物成分,常被用于缓解疼痛和降低发热。

它是一种酯化合物,由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而成。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分离和纯化乙酰水杨酸的方法,并通过合适的实验来验证结果。

二、实验方法1. 购买乙酸酐和水杨酸,在实验室中按照所需比例混合,生成乙酰水杨酸。

2. 将混合物加热,以提高反应速率。

3. 将反应混合物冷却,直至乙酰水杨酸逐渐结晶。

4. 将结晶物通过过滤器分离,并在干燥器中风干。

5. 使用红外光谱法确定乙酰水杨酸的纯度。

三、实验结果经过反应和分离纯化,我们得到了乙酰水杨酸的结晶物。

通过红外光谱法的分析,我们确认了乙酰水杨酸的纯度。

四、实验讨论乙酰水杨酸结晶的过程并不总是完全协同的。

此外,在结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杂质。

这是因为反应滞后和结晶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结晶物中的杂质。

为了提高纯度,我们可以尝试多次结晶,或使用其他纯化方法,如再结晶或柱层析。

红外光谱分析是确定物质纯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红外光谱,我们可以观察到物质中化学键的振动频率。

对于乙酰水杨酸,我们可以观察到酰基化合物中乙酰基的特征峰。

比较实验所得的光谱与标准乙酰水杨酸的光谱,我们可以确定其纯度。

实验报告中也需要对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可能的问题包括操作失误、反应温度和时间的变化以及结晶的不完全。

这些问题都需要被注意,并尝试找到解决方法。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合成了乙酰水杨酸,并通过红外光谱法确定了其纯度。

实验过程中也讨论了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纯化方法。

这个实验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化学反应和纯化技术的实践经验,还增进了对乙酰水杨酸的了解。

要注意,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成分,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正确使用方法。

本实验仅用于学术研究和教育目的,不得用于药物生产或其他非法用途。

六、参考文献1. Johnson, D.; Heldt-Hansen, H. "Quantitative Rice Assay for Determination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Aspirin) Utilizing Percutaneous Permeation in Human and Hairless Rat Ski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1996, 85(1): 76-80.2. Swerdin, L. L. "Comparison of two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in tablets".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1993, 11(11-12): 1165-1167.3. Hu, M. "Bioavailability of 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 3D printed tablets: Effect of geometry, layer height, and infill den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2019, 567: 118487.。

乙酰水杨酸的测定与光谱分析

乙酰水杨酸的测定与光谱分析

05
乙酰水杨酸测定中的干 扰因素及消除方法
共存离子的干扰及消除
要点一
共存离子的干扰
在测定乙酰水杨酸时,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离子会对其 产生干扰,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要点二
消除方法
采用离子交换法、萃取法或共沉淀法等分离手段,将干扰 离子从溶液中去除,以减小其对乙酰水杨酸测定的影响。
有机溶剂的干扰及消除
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溶剂渗透 和物质传递,可实现乙酰水杨酸的快 速提取和分离。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
利用微波能加速有机溶剂对样品中乙 酰水杨酸的提取,具有提取效率高、 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和溶剂等优点。
测定仪器设备的升级与改造
高性能液相色谱仪
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自动化程度等优点,可实现乙酰水 杨酸的高效分离和准确检测。
可以实现对乙酰水杨酸结构的准确鉴别。
04
乙酰水杨酸测定中的样 品处理技术
萃取技术
液-液萃取
利用两种不混溶的液体(通常为水和有机溶剂) 对乙酰水杨酸进行分离和纯化。
固-液萃取
利用固体吸附剂吸附乙酰水杨酸,然后用溶剂洗 脱,达到分离和纯化的目的。
膜萃取
利用半透膜使水杨酸通过膜而留下乙酰水杨酸, 达到分离目的。
沉淀技术
盐析法
通过加入无机盐使水杨酸或乙酰水杨 酸以沉淀形式析出,再进行分离和纯 化。
共沉淀法
利用杂质离子与乙酰水杨酸形成共沉 淀,将乙酰水杨酸与其他杂质分离。
蒸馏技术
常压蒸馏
利用乙酰水杨酸与杂质的沸点差进行 分离,通过控制蒸馏温度和压力,收 集不同沸点的组分。
减压蒸馏
降低压力使沸点降低,有助于分离沸 点相近的组分和减少能耗。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实验报告

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制备实验报告

一、教学要求:1、通过本实验了解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熟悉重结晶、熔点测定、抽滤等基本操作。

3、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

二、预习内容:1、重结晶操作2、抽虑操作三、实验操作流程:冷却70度左右浓硫酸摇匀抽滤水杨酸,醋酸酐粗产物20min15min洗涤乙酸乙酯加热趁热过滤冷却洗涤乙酰水杨酸沸石抽滤回流干燥测熔点三、实验原理: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

水杨酸可以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

它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发生酯化,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

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

水杨酸可由水杨酸甲酯,即冬青油(由冬青树提取而得)水解制得。

本实验就是用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

反应式为:OOOHOH浓HSO24CHCOOH(CHCO)O3++32OHOCOCH3副反应:OOHOHHO2+2COOHOHOOOOOCOCH3OHOH+COOHOCOCH3OHOO表1 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名称分子量 m.p.或b.p. 水醇醚水杨酸 138 158(s) 微易易醋酐 102.09 139.35(l) 易溶 ? 乙酰水杨酸 180.17 135(s) 溶、热溶微四、实验步骤: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的水杨酸7.0g(0.050mol)和新蒸的乙酸酐10ml(0.100mol)(思考题1),再加10滴浓硫酸,充分摇动(思考题2)。

水浴加热,水杨酸全部溶解,保持瓶内温度在70?左右(思考题3),维持20min,并经常摇动。

稍冷后,在不断搅拌下倒入100ml冷水中,并用冰水浴冷却15min,抽滤,冰水洗涤(思考题4),得乙酰水杨酸粗产品。

荧光法测定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

荧光法测定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

乙酰水杨酸:250350nm乙酰水杨酸(ASA)(EX)01020乙酰水杨酸(ASA)(EX) No. Start(nm) Apex(nm) End(nm) Height(Data) Valley(nm) Valley(Data)1 250.0 279.5 327.5 14.45 327.5 0.562 2 327.5 344.0 400.0 26.70 400.0 0.122发射光谱:250350nm乙酰水杨酸(ASA)(EM)01020乙酰水杨酸(ASA)(EM) No. Start(nm) Apex(nm) End(nm) Height(Data) Valley(nm) Valley(Data)1 250.0 347.5 400.0 26.21 400.0 1.002水杨酸的激发光谱:250350nm水杨酸(SA)(EX)0102030水杨酸(SA)(EX)No. Start(nm) Apex(nm) End(nm) Height(Data) Valley(nm) Valley(Data)1 250.0 255.0 285.5 10.71 285.5 1.7632 285.5 300.5 400.0 35.67 400.0 0.133发射光谱:250300350400nm水杨酸(SA)(EM)0102030405060708090 100水杨酸(SA)(EM)No. Start(nm) Apex(nm) End(nm) Height(Data) Valley(nm) Valley(Data)1 250.0 303.0 320.0 36.03 320.0 0.777乙酰水杨酸的标准曲线:Standard Calibration2010ug/mlStd.No. 344.0/347.0 Conc (ug/ml) diff RD t1 25.95 0.080 -0.065 -0.2467 -0.4993Comment:2 26.14 0.160 0.058 0.222 0.4492Comment:3 26.45 0.400 0.150 0.5701 1.154Comment:4 26.55 0.800 -0.143 -0.5454 -1.104Samp.No. 344.0/347.0 Conc (ug/ml)1 29.93 4.271Calibration type: 1st orderForce curve through zero: NoMin Conc (ug/ml): 0.080Max Conc (ug/ml): 0.800A0: -27.731A1: 1.0692R: 0.91582R2: 0.83873Lower concentration limit (ug/ml) : 0.000Upper concentration limit (ug/ml) : 1000.000水杨酸标准曲线:-0.10.10.20.30.40.50.60.70.80.91.11.21.3ug/mlStandard Calibration0102030 4050Std.No. 300.0/303.0 Conc (ug/ml) diff RD t 1 39.59 0.160 -0.084 -0.1968 -0.5092 Comment:2 42.61 0.400 0.247 0.5792 1.498 Comment:3 43.04 0.800 -0.072 -0.1695 -0.4385 Comment:4 45.06 1.200 -0.091 -0.2129 -0.5507Samp.No. 300.0/303.0 Conc (ug/ml) 1 47.85 1.636 Calibration type: 1st order Force curve through zero: No Min Conc (ug/ml): 0.160 Max Conc (ug/ml): 1.200 A0: -7.4015 A1: 0.18888 R: 0.93297 R2: 0.87043Lower concentration limit (ug/ml) : 0.000 Upper concentration limit (ug/ml) : 1000.000。

荧光分析法测定水杨酸...

荧光分析法测定水杨酸...

荧光分析法测定药品中的羟基苯甲酸异构体含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2.熟悉荧光分析法进行多组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1、荧光分析法原理:当被测物质受到光照后,被测物分子吸收了具有特征频率的辐射能,分子从基态上升到激发态,分子在较高能级的激发态时,它可能处于激发态中各种振动状态的一种。

然而由于分子通过与溶剂分子、同类分子或其他分子的碰撞,而失去振动能级,降低至激发态时的最低振动能级,在此过程中并不发光。

但当分子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即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至基态的各个不同的振动能级时,则以光的形式辐射出能量,所辐射出的光既是荧光。

2、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激发光谱:荧光是光致发光,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激发光波长,这可以从它们的激发光谱曲线来确定。

绘制激发光谱曲线时,选择荧光的最大发射波长为测量波长,改变激发光的波长,测量荧光强度的变化。

以激发波长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即得到荧光化合物的激发光谱。

激发光谱的形状与吸收光谱的形状极为相似,经校正后的真实激发光谱与吸收关顾不仅形状相同,而且波长位置也一样。

这是因为物质分子吸收能量的过程就是激发过程。

发射光谱:发射光谱简称荧光光谱。

如果将激发光波长固定在最大激发波长处,然后扫描发射波长,测定不同发射波长处的荧光强度,即得到荧光光谱。

3、试验方法机理:邻- 羟基苯甲酸(亦称水杨酸)和间- 羟基苯甲酸分子组成相同,均含一个能发射荧光的苯环,但因其取代基的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荧光性质。

在pH=12 的碱性溶液中,二者在310nm附近紫外光的激发下均会发射荧光;在pH=5.5的近中性溶液中,间-羟基苯甲酸不发荧光,邻-羟基苯甲酸因分子内形成氢键增加分子刚性而有较强荧光,且其荧光强度与pH=12时相同。

利用此性质,可在pH=5.5 时测定二者混合物中邻-羟基苯甲酸含量时,间-羟基苯甲酸不干扰。

另取同样量混合物溶液,测定pH=12 时的荧光强度,减去 pH=5.5时测得的邻-羟基苯甲酸的荧光强度,即可求出间-羟基苯甲酸的含量。

阿司匹林中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含量的测定(正式)

阿司匹林中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含量的测定(正式)
阿司匹林中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09级临床药学唐辰逍0929014、彭文星0929012、邸宣0929009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乙酰水杨酸的方法。
2.学会使用UV-2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
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药,主要成分为乙酰水杨酸,摩尔质量180.16g/mol。阿司匹林少量水解成水杨酸,因而在阿司匹林样品中混有少量水杨酸。
本实验采用双波长法和校正曲线法。水杨酸干扰阿司匹林的吸光度测定,在选定的两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差值。配制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阿司匹林溶液,在测定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测定其在两个波长下的吸光度,以标准浓度为横坐标,以相应吸光度差值为纵坐标,绘制△A-C关系图,在相同条件下测出试样在两波长处的吸光度,可从校正曲线上查出试样液的浓度。
0.4188
C
40.24
60.36
80.48
100.6
120.72
x
2.标准曲线(△A-C关系图)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3.利用第一次测量得出的曲线,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值,在标准曲线上找到相应的浓度94.37μl/ml。
因样品稀释10倍,故原样品溶液浓度为943.7μl/ml=0.9437mg/ml。
故样品中阿司匹林的质量为0.9437*50=47.185mg。
样品溶液的配置:取1片阿司匹林研细,加入无水乙醇1~2ml分次研磨,使溶解。利用滤膜过滤后转入50ml容量瓶中,充分振摇,乙醇定容(浓度:800μl/ml)。取1ml定容后的样品溶液,转入10ml容量瓶,乙醇定容。配置成约为80μl/ml的样品溶液。
2.波长选择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先用95%乙醇进行基线校正。用阿司匹林标准品3和稀释过的水杨酸标准品进行光谱测量。将扫描波长范围定在200-400nm,分别找出两者的最大吸收峰。阿司匹林标准品在277.5nm、235.0nm处有最大吸收峰。因在277.5nm处,阿司匹林、水杨酸均有吸收,故采用双波长法。以277.5nm为λ1,从水杨酸的光谱中找到与277.5nm处A值相等的点所对应的波长值λ2=320n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荧光法测定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荧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应用分子荧光法测定乙酰水杨酸、水杨酸的分析方法。

3、了解F-3501型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某些物质经紫外光或波长较短的可见光照射后,会发射出较入射波长更长的荧光。

荧光光谱反映了物质的特性,建立在测量荧光光谱基础上的分析方法称为荧光分析法。

当进行荧光测定时,总要选择不同波长的光波进行测定,即一个为激发光——物质所吸收的光;另一个为物质吸收后发出的光称为发射光或荧光。

对同一物质而言,在稀溶液(即A = abc < 0.05)中,荧光的强度F与该物质的浓度C 有以下关系:
F = 2.3φabcI0
式中φ为荧光过程的量子效率,a为荧光分子的吸光系数,b为试样的吸收光程,I0为入射光的强度。

当I0及b 不变时,上式变为:
F= KC
其中,K为常数。

荧光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一般超过分光光度法2~3个数量级)、取样少、方法快速等特点,现已成为食品、生物医药、天然产品、农业、环境保护、化工等领域中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

但由于许多物质本身不会发生荧光,故在使用范围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乙酰水杨酸(ASA,即阿司匹林)水解能生成水杨酸(SA),而在乙酰水杨酸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水杨酸。

由于两者都有苯环,也有一定的荧光效率,因而在以三氯甲烷为溶剂的条件下,可用荧光法进行测定。

从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中可以发现: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均不同,利用此性质,可在各自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下分别测定。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F-3501型荧光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离心机、真空泵、石英比色皿、移液管、棕色容量瓶、比色管、烧杯、砂芯抽滤装置、量筒、洗耳球、洗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