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婴幼儿早教半日活动设计
2023年早教课程教案2到3岁五篇

2023年早教课程教案2到3岁五篇(范文推荐)早教课程教案2到3岁的1目的:1、组织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2、引导幼儿创编不同动作并合拍地表现树叶飞舞的景象。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准备:落叶头饰人手一个,落叶等。
难点:幼儿能自己创编动作。
设计:1、引入师:老师今天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想不想去啊?看看,这个小园子里地上都是什么啊?(树叶)树叶怎么都地上啊?(因为现在是秋天,叶子都落下来了)是啊,秋天的时候树上的叶子就都要掉下来了,听――2、录音机范唱《秋天》师:秋天真美,那你们知道这小树叶是怎么掉下来的吗?(幼儿讨论)我们在来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3、教师一边洒落叶,一边先念歌词,再唱歌曲。
师:叶子是怎么掉下来的?(幼儿讲讲:飘下来的,飞下来的,滚下来的等。
)那我们也来做小树叶,来学学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的样子好吗?树叶落到地上后是怎么样的?(睡地上)4、幼儿带头饰扮演落叶,模仿落叶的样子。
(放录音2遍)师:小树叶,你是怎么落下来的?(幼儿讲讲)5、挑选动作好的幼儿做示范。
师:你们的动作都好漂亮!我们在一起做一次!6、再次模仿动作。
(放录音1遍)师:秋天了秋风一吹,树叶宝宝都离开的树妈妈,落在了地上。
地上有那么多的落叶,我们把落叶都送回家吧,你们先每人捡一片树叶,看看你捡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7、延伸活动:把不同的落叶归类。
落叶有3种,梧桐树叶,广玉兰树叶,小树叶。
请幼儿讲出区别后,把落叶送到指定地点。
8、小结:师:现在这个园子里,又干净,又整洁,小落叶都找到了新家,我们宝宝也回家吧!9、*室,结束。
早教课程教案2到3岁的2活动目标1.学习观看、欣赏和故事有关的图画、挂图,初步感受美的情感。
2.尝试用动作、声音、语言等多种表现方法来表现故事内容。
3.学习从小做个懂礼貌的人。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知道简单的礼仪,知道见面要打招呼。
2.物质准备挂图,音带,头饰(小鸡2个、小羊2个、小象2个、小狗2个)。
2岁半~3岁幼儿早教课程方案

2岁半~3岁幼儿早教课程方案
课程目标
- 帮助2岁半至3岁幼儿全面发展,促进其身体、智力、语言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课程安排
1. 体能启蒙课程
- 目标:提高幼儿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
- 活动:室内外活动、跑步、跳跃、爬行等。
2. 语言发展课程
- 目标:提升幼儿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 活动:歌曲、故事讲解、角色扮演等。
3. 科学探索课程
- 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理解力。
- 活动:观察实验、积木拼装、室内外探索等。
4. 创造思维课程
- 目标: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活动:绘画、手工制作、角色扮演等。
5. 社交能力培养课程
- 目标:帮助幼儿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 活动:合作游戏、角色扮演、分组活动等。
课程特点
- 按照幼儿认知发展规律设计,关注幼儿个体差异。
- 融入游戏和互动的教学方式,增强幼儿研究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 培养幼儿的其他综合能力,如情绪管理、自理能力等。
课程评估与反馈
- 定期进行幼儿研究成果评估,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各个方面的
进展。
- 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和反馈,了解家庭对课程的需求和期望。
早教两岁半到三岁教案

早教两岁半到三岁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孩子学会认识和辨别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颜色。
2.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
3. 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4. 通过游戏和互动,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5.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
1. 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认知。
通过图片、实物或卡通形象等多种形式,让孩子认识和辨别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如水杯、书包、玩具、餐具等。
并通过游戏和互动,巩固孩子对这些物品的认知。
2. 颜色认知。
通过颜色卡片、彩色玩具等教具,让孩子认识和辨别红、黄、蓝、绿等基本颜色,并通过游戏和互动,巩固孩子对这些颜色的认知。
3. 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
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形式,向孩子传递一些简单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如勤洗手、整理玩具、礼貌用语等,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4. 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培养。
通过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形式,让孩子学会简单的语言表达和交流,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 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培养。
通过手工制作、拼图游戏、益智玩具等活动,让孩子动手动脑,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
1. 游戏教学法。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视听教学法。
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
3. 情景教学法。
通过创设各种情景,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和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体验教学法。
通过手工制作、实物操作等形式,让孩子亲身参与,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活动一,认识和辨别日常生活中的物品。
教师通过图片、实物或卡通形象等教具,向孩子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如水杯、书包、玩具、餐具等,并带领孩子认识和辨别这些物品。
2岁半~3岁幼儿早教活动方案

2岁半~3岁幼儿早教活动方案
目标
本早教活动方案的目标是促进2岁半至3岁幼儿的综合发展,
包括语言、认知、社交和运动能力的提升。
活动内容
1. 语言发展活动
- 故事时间:每周至少一次的故事时间,通过讲故事和与幼儿
互动,培养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 歌曲唱跳:定期的歌曲唱跳活动,通过音乐和动作激发幼儿
的语言发展和节奏感。
2. 认知发展活动
- 形状和颜色识别:通过游戏和绘画活动,帮助幼儿认识不同
的形状和颜色。
- 排序和分类:使用图形和物品让幼儿进行排序和分类的游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
3. 社交技能培养活动
- 合作游戏:组织一些合作游戏,让幼儿学会分享、合作和与他人交流。
-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模仿不同社交场景中的行为,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4. 运动能力培养活动
- 室内运动:在室内安排一些适合幼儿的运动活动,如踢球、跑步和跳跃,促进他们的肌肉发展和协调能力。
- 户外探索:安排户外探索活动,如散步、爬坡和踏浪,让幼儿锻炼身体同时认识自然。
活动安排
根据幼儿的注意力和体力情况,每次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20-30分钟。
可以每天安排一个主题的活动,每周包含所有的活动内容,以保证综合发展。
总结
本早教活动方案旨在提升2岁半至3岁幼儿的综合能力,通过语言、认知、社交和运动活动的有机结合,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每个活动的时间安排和内容设置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2-3岁宝宝半日活动安排及指导方案分享

2-3岁宝宝半日活动安排及指导方案分享2-3岁婴幼儿半日活动方案For 2-3 year old infants and toddlers, a half-day activity plan should be designed to promote their physical, cognitiv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ere is a suggested activity plan:Morning Session:1. Circle Time (20 minutes): Start the day with a group gathering where children can sing songs, play simple games, and engage in interactive activities to enhance their language and social skills.2. Sensory Play (30 minutes): Provide a variety of sensory materials such as play dough, water play, or sand play to stimulate their senses and encourage exploration and creativity.3. Gross Motor Skills (20 minutes): Engage children in physical activities like running, jumping, or dancing to develop their coordination and strength.4. Snack Time (15 minutes): Offer a nutritious snack and encourage children to practice self-feeding and socialize with their peers.Afternoon Session:1. Story Time (20 minutes): Read age-appropriate books or tell stories to develop their listening skills and stimulate their imagination.2. Fine Motor Skills (30 minutes): Provide activities such as drawing, painting, or puzzles to improve their hand-eye coordination and dexterity.3. Music and Movement (20 minutes): Play music and encourage children to dance, clap, or use musical instruments to enhance their rhythm and body awareness.4. Free Play (30 minutes): Allow children to explore various toys, play areas, or engage in pretend play to foster their creativity and social interactions.中文回答:2-3岁婴幼儿半日活动方案对于2-3岁的婴幼儿,半日活动方案应设计为促进他们的身体、认知和社交发展。
幼儿园早教课程2-3岁教案

幼儿园早教课程2-3岁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早教课程2-3岁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
3. 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
2. 语言表达和社交技巧的培养。
3. 认知发展和动手能力的提升。
4. 艺术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一、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时间:15分钟)1. 洗手习惯:通过唱歌或故事讲解,引导幼儿养成洗手的习惯。
2. 穿脱衣服:使用布娃娃或穿脱衣服练习器材,帮助幼儿学会穿脱衣服。
3. 保持整洁: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清理活动,教育他们保持环境整洁。
二、语言表达和社交技巧的培养(时间:20分钟)1. 图片故事:使用图片故事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角色扮演:设置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模仿不同角色的语言和行为,培养他们的社交技巧。
3. 合作游戏:组织幼儿进行合作游戏,鼓励他们互相合作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三、认知发展和动手能力的提升(时间:25分钟)1. 形状认知:使用各种形状的拼图,让幼儿进行拼图游戏,培养他们的形状认知能力。
2. 数字认知:通过数数游戏和数数歌曲,帮助幼儿认识数字,并进行简单的数数练习。
3. 动手能力训练:提供橡皮泥、剪纸、画笔等材料,让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艺术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时间:15分钟)1. 音乐活动:播放简单的儿歌音乐,引导幼儿跟随节奏舞动,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2. 绘画活动:提供彩色纸、画笔和颜料,让幼儿自由绘画,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
3. 故事绘本:通过欣赏绘本故事,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艺术兴趣。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养成良好的习惯。
2. 评估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交技巧的进步。
3. 检查幼儿在认知和动手能力方面的提升。
2—3岁婴幼儿早教半日活动设计

2—3岁婴幼儿早教半日活动设计(一)主要目标1、接待幼儿,热情与幼儿问好,并指导幼儿同老师打招呼,帮助幼儿熟悉幼儿园环境。
2、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与幼儿交流。
3、指导幼儿按老师的指令迅速地收玩具。
(二)活动材料活动室内已有的中型玩具,如海洋球池、软爬滑三件套、大刺球,各种常用手头玩具材料等。
欢迎幼儿来园活动的音乐磁带或光盘。
(三)家庭延伸1.幼儿在家长陪同下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教师注意关注每一名幼儿并随时与家长沟通。
2.教师主动与婴幼儿以及家长问好,了解幼儿一周情况。
(四)评析教师用优美、愉快的音乐感染幼儿的情绪,用新颖、有趣的大型玩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来园时的情绪不稳定,虽然来园时间难免有早有晚,所以此时不宜组织集体活动。
二十分钟甚至更长一些的自由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到自由、愉快,而且容易逐渐被周围环境感染,提高其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为之后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做好充足准备。
8:50—9:00喝水,如厕(一)主要目标1、幼儿在老师提醒、帮助下喝水、入厕,幼儿逐步做到独立喝水、入厕。
2、喝水使用自己的口杯。
幼儿在老师指导、帮助下接水,并逐步教幼儿会自己接水,能主动喝水。
3、喝水、入厕时有秩序,不喧哗,不打闹,不玩耍,懂得节约用水。
(二)教师指导1、组织、指导幼儿有秩序地喝水、入厕,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并形成班级常规。
2、准确掌握幼儿饮水量,保证饮水量充足。
根据幼儿身体状况、活动量大小及天气情况及时调整饮水量。
3、掌握幼儿大小便习惯,及时提醒幼儿入厕。
帮助幼儿脱、提裤子,掌握正确入厕姿势,大小便入池,正确使用手纸;教育幼儿有便意时大胆告诉老师,不拉尿裤子。
4、教育幼儿便后洗手,节约用水。
5、教育幼儿不随地大小便9:00――9:10 问候时间(一)主要目标:1.幼儿能熟悉自己和朋友的名字,感受友好的集体氛围。
2.幼儿能增强自信心和胆量。
(二)材料准备:毛绒小狗一个(三)活动过程:1.家长带宝宝面向教师席地而坐成一个半圆,教师坐在家长和宝宝的面前。
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设计(2-3岁)

婴幼儿早期教育活动设计(2-3岁)婴幼儿活动设计寿光市侯镇刘官幼儿园齐秀菲适应年龄:2—3周岁问好歌1=c 2/41 3 | 5 5 5 | 5 3 | 1 1 1 ∶‖大家早上好大家早上好再见歌1=c 4/43 4 5 - | 3 2 1 - | 3 4 5 - | 3 2 1 - |摆摆手摆摆手再见再见3 4 5 - | 3 2 1 - ∶‖下星期再相见一、教师布置活动室,迎接宝宝和家长入园。
二、活动过程:(一)热身——音乐律动《快来吧》(二)点名时光(三):游戏一:名称:踩老鼠目标:训练孩子的奔跑能力,培养孩子动作的敏捷性。
游戏方法:找一只旧袜子,里面塞满棉花或碎布头,用绳子将袜口扎紧做“老鼠”。
家长牵着“老鼠”跑,孩子追,踩住袜子就算逮到了“老鼠”。
游戏二:名称:拿苹果目标:练习双手双膝着地向前,向一定目标自如地爬行,认识红色。
准备:红苹果、篮子玩法:在房间一端放上洗干净的红苹果一篮,孩子坐在另一端(中间相隔3-4米),让他双手双膝着地爬过去,从篮中拿取一个红苹果。
孩子拿到苹果后,父母鼓掌表示鼓励,并把苹果奖给孩子。
游戏三:名称:兜兜水果准备:围裙、玩具水果(也可用其他物品代替),场地上划两条线,线与线之间间隔2-3米。
玩法:孩子站在线后面向父母的围裙里扔水果,爸爸或妈妈系上围裙,双手拉起裙角站在另一条线后接水果。
接得多的为优胜。
游戏四:名称:小马运粮目标:锻炼孩子的耐力、钻及爬的能力。
玩法:宝宝手膝着地当“小马”,爸爸俯在地毯上,两臂伸直撑住身体当“山洞”,让“小马”钻过去。
爸爸再躺着当“山岭”,让“小马”爬过去。
爸爸将一本书放在“小马”背上当“粮食”,再拿两张报纸当障碍物,让“小马”绕过去,“粮食”不能掉下来。
游戏五:名称:用碗倒米目标:练习手眼协调、双手协调。
先学习倒大米,以后可练习端碗倒水而不洒出。
准备:报纸、两个小碗,每个碗里装上1/3碗大米。
玩法:把报纸铺在桌面上,让宝宝把碗中的大米慢慢倒进另一个碗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岁婴幼儿早教半日活动设计
(一)主要目标
1 、接待幼儿,热情与幼儿问好,并指导幼儿同老师打招呼,帮助幼儿熟悉幼儿园环境。
2 、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与幼儿交流。
3 、指导幼儿按老师的指令迅速地收玩具。
(二)活动材料
活动室内已有的中型玩具,如海洋球池、软爬滑三件套、大刺球,各种常用手头玩具材料等。
欢迎幼儿来园活动的音乐磁带或光盘。
(三)家庭延伸
1. 幼儿在家长陪同下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教师注意关注每一名幼儿并随时与家长沟通。
2. 教师主动与婴幼儿以及家长问好,了解幼儿一周情况。
(四)评析
教师用优美、愉快的音乐感染幼儿的情绪,用新颖、有趣的大型玩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幼儿来园时的情绪不稳定,虽然来园时间难免有早有晚,所以此时不宜组织集体活动。
二十分钟甚至更长一些的自由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到自由、愉快,而且容易逐渐被周围环境感染,提高其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为之后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做好充足准备。
8:50 —9:00喝水,如厕
(一)主要目标
1 、幼儿在老师提醒、帮助下喝水、入厕,幼儿逐步做到独立喝水、入厕
2 、喝水使用自己的口杯。
幼儿在老师指导、帮助下接水,并逐步教幼儿会自己接水,能主动喝水。
3 、喝水、入厕时有秩序,不喧哗,不打闹,不玩耍,懂得节约用水。
(二)教师指导
1、组织、指导幼儿有秩序地喝水、入厕,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并形成班级常规。
2 、准确掌握幼儿饮水量,保证饮水量充足。
根据幼儿身体状况、活动量大小及天气情况及时调整饮水量。
3 、掌握幼儿大小便习惯,及时提醒幼儿入厕。
帮助幼儿脱、提裤子,掌握正确入厕姿势,大小便入池,正确使用手纸;教育幼儿有便意时大胆告诉老师,不拉尿裤子。
4 、教育幼儿便后洗手,节约用水
5 、教育幼儿不随地大小便
9:00——9:10问候时间
(一)主要目标:
1•幼儿能熟悉自己和朋友的名字,感受友好的集体氛围。
2. 幼儿能增强自信心和胆量。
(二)材料准备:毛绒小狗一个
(三)活动过程:
1•家长带宝宝面向教师席地而坐成一个半圆,教师坐在家长和宝宝的面前。
2. 教师面带微笑,向宝宝打招呼:“我是x老师,很高兴见到宝宝们!”
3. 教师出示毛绒小狗:小狗真可爱,和你们做朋友,小狗走到你身边,宝宝就要说出自己的名字,今年几岁。
4. 教师站起,带着小狗逐一请宝宝自我介绍。
5. 老师在孩子自我介绍后,拍掌微笑说:“ XX宝宝真棒!我们欢迎你!
(四)家长引导:
当幼儿不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名字时,家长可以帮助他一起介绍。
9:10―― 9:35 涂涂画画:会唱歌的五彩瓶
(一)主要目标:
1•能练习撕和舀。
2•能愉快地随音乐敲击玩耍。
(二)活动准备:
空矿泉水瓶、小盆、勺若干(数量与宝宝人数相等),黄豆、彩色皱纹纸若干,节奏欢快的音乐一段
(三)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空瓶和彩纸,引起宝宝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强调:空瓶和纸。
告诉幼儿:我要让彩纸在空瓶里跳舞。
2•教师示范制作五彩瓶。
将彩纸撕成细长条,轻轻放入瓶中,边撕边放,直到彩纸用完为止,最后将瓶盖拧紧。
教师摇晃瓶子:看!彩纸在瓶子里跳舞。
3•宝宝自己制作“五彩瓶“,教师观察指导。
4、宝宝完成制作后,请宝宝面朝老师坐好。
教师摇晃装有黄豆的五彩瓶吸引宝宝。
(教师边摇晃边说:咦,这是什么声音?老师的瓶子会唱歌,你的瓶子会吗?为什么它会唱歌呢?;里面有什么东西呢?你们想不想让你的五彩瓶唱歌呢?实施示范用勺子将黄豆舀入瓶内,一边舀一边提示宝宝:瓶口很小,舀的时候要对准瓶口,小心不要舀到外面。
你可以把黄豆舀进瓶子,也可以把黄豆捏到瓶中。
)
5•宝宝动手舀豆,教授观察指导。
对家长的指导:不要急于帮忙,要耐心的让宝宝独立地撕和舀,在舀的过程中,提醒宝宝小心,不要把豆子洒落在桌子上。
6•播放欢快的音乐,教师带着宝宝用自己制作的五彩瓶有节奏的敲击肩、腿、脚等身体部位。
9:35~10: 00 洗手、入厕、饮水、吃点心
(一)活动目标:
1. 注意节约用水,不玩水
2. 按正确的方法洗手,能有序排队洗手,保持地面干净
3. 能排队等候轮流上厕所,不在厕所内逗留、哄闹
4. 幼儿能够安静地吃点心,不打闹,不交头接耳,不把点心弄到衣服上并保持桌面地面干净
(二)教师指导:
1. 老师可以适当帮助一些幼儿整理衣物
2. 老师要观察幼儿饮水、吃点心的情况
3. 老师提醒幼儿吃点心、多饮水
4. 老师提醒幼儿安静的坐在位子上喝水、吃点心
(三)指导家长的意见:
1. 家长在家里要帮助幼儿学会“洗手六步法”
2. 家长在家里要训练幼儿上厕所的习惯
10:00 —10:30 玩水
(一)主要目标:
练习钻、爬、平衡走等大肌肉动作
(二)活动材料:1. 1.阳光隧道
22段,沼泽地(泡沫地垫若干)3•彩色小路2条
4.1筐皮球
(三)活动过程:
1、教师结合场地布置介绍:“今天我们要去寻宝。
但要找到宝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要钻过隧道,爬过沼泽地,走过彩色小路,才能找到宝藏。
谁愿意先来试一试?”
2、将是请一位幼儿示范,可用语言提示:“看!先要钻过长长的隧道,爬过沼泽,走过彩色小路,最后找到了宝藏一一筐里的皮球。
”
3、组织幼儿排成一队玩游戏。
引导幼儿有序地钻过阳光隧道、爬过沼泽、走过彩色小路,再筐中拿到皮球跑回起点。
(四)指导家长的意见
鼓励幼儿大胆地钻过阳光隧道,快速地往前爬,并能保持身体平衡地走过彩色小路,顺利完成任务。
(五)活动评价:
对于幼儿来说此活动对他们来说比较有吸引力,通过寻找宝藏这个过程来锻炼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幼儿会有较大的兴趣,有助于增加幼儿的规则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通过支持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对于残障幼儿和非父母陪伴的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坏和指导。
(六)活动延伸:
家长可以在家里与幼儿进行类似这样以寻找什么东西为过程来锻炼孩子的大肌肉动作。
10:30 离园
(一)活动目标:
1. 幼儿自觉跟老师说再见,然后和家长离开
2. 幼儿在离园之前自觉整理好自己的东西
3. 幼儿能够点清衣服、鞋子认清自己的物品
4. 离园之前,幼儿应喝水、上厕所
(二)教师指导:
1. 组织未回家幼儿玩自带玩具、看书
2. 老师也要与幼儿挥手再见,并与家长打招呼,进行交流
3. 离园时,教师可根据小朋友白天存在的现象进行个别教育和幼儿一起谈谈
4. 还可以对在某些方面有明显差异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三)指导家长的意见:
1. 家长在幼儿离园时可反应幼儿在家的行为与老师进行交流
2. 家长应带接送卡,如有丢失或忘带的,应及时补办或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