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采购中的监督机制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妥 ,分 阶 段 进 行 立 法 的 对 策 ( 富 国 , 曹
20 。 O o)
在解决 《 政府 采购 法》 招标 投标 与《
法 》 题 时 , 属 于 政 府 采 购 范 围 的 内 问 凡
容 必须统 一纳 入《 政府采 购 法》 一方 中,
面 ,要 明 确 政 府 采 购 招 标 投 标 程 序 , 根
人 ( 家 占采 购决 策成 员三分 之二 的绝 专
对 多数 )与采 购 人 和 代理 人 的 部 分分
从 与 国 际 的 比较 研 究 来 看 , 比之 相
下 , 国《 府采 购法 》 我 政 中还存 在着 采购
货物 、 程 、 工 服务 范 围偏 小 , 机构 设置 及
其职 责不 明 , 运作 不规 范和执 行力 不足 等 问题 ( 王士 如 ,0 5 。 20 )
针 对 上 述 问 题 .许 多 学 者 研 究 指
采 购 制 度 完 善
就《 政府 采购 法》 身而 言 , 国的 本 我 《 府采 购法 》 政 运行 多年 来 , 为我 国 的政 府 采 购走 向规 范 化 的轨 道发 挥 了重 要 的作 用 , 但是 也存 在 着 立 法 冲突 、 足 不 和部 分法 律 条 款操 作 性 比较 差 等 方 面 的问题 。 :招 标投标 法 》 《 府采 购 如 《 和 政 法》 间冲 突和矛 盾 的根 源 主要在 于两 之 法 界定 不 清 引发 了政 府 某 些部 门或 利 益集 团 间的利益 之争 , 而影 响 了法律 从 的 执行 ( 新 科 、 唐 宋颖 慧 ,0 8 ; 政 府 20 )《 采 购法 》在 设 计 当事 人 权 益保 障 制 度 时 ,将 行政诉 讼受 案范 围仅 限于 投诉 , 并 明确 排 除政府 采购 合 同 , 有悖 于行 这

政府采购及其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政府采购及其制度研究文献综述

景友 (0 4 2 0 )介 绍 了世 界各 国政 府采
购制 度框 架 、 府 采购 的 国际规 范 、 政 发
对 政 府 采 购 及其 制 度 的 基 本 概 念 的 研 究


( )政 府采 购 及其 制 度的 概念 、 一
特 点 、渊源 及其 发 展的 研究 学术界 对政府采 购有 不同的定 义 , 归纳起 来 有 几种 代表 性观 点 :一是 把
面 了解我 国政 府采 购 及其 制度 研 究的
全貌。
的效率倍受关注。 其中. 推
进政府采购改革就是提高 公共支出效率的重要举措
之一 近年来 . 我国学者从 政府采购及其制度的概念. 政府采购s公共财政.效 益财政之间的关系.政府 采购制度的功能.政府采 购规模的衡量.政府采购 的现状.政府采购过程中
的寻租问题研究.政府采 购效 益及其评 价等方蔼进 行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
措之 一 。近 年来 ,我 国学 者 采用 不 同 的方 法 ,从 不 同的视 角对 政 府采 购 及
其制 度进 行 研究 。许 多学 者 采用 比较 研究 方 法借 鉴其 它 国家 的做 法以 完善 我 国政府 采 购制 度 。 中 , 灿 明 、 其 杨 李
为对政 府采 购行 为的规 范 。 : 道 友 如 童
(02 认 为 , 20) 西方 国家 政府 采购 制度 起 源 于 自由市场 经济 时期 ,但 完 整意
达 国家 和发 展 中国家 的采 购 模式 。杨 占武 (0 4 2 0 )从 政府 采 购的监 督 、法
律 支持 体系 和采 购模 式 比较 各 国政府
成果进行梳理以期让蒺者 全面地7解我国政府采购
及其制度研究的全貌。

纪检监察部门怎样开展招投标监督

纪检监察部门怎样开展招投标监督

纪检监察部门怎样开展招投标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开展招投标监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招投标作为一种重要的采购方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程项目中。

然而,在招投标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暗箱操作、虚假投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影响了招投标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因此,纪检监察部门开展招投标监督是非常必要的。

一、明确监督职责纪检监察部门开展招投标监督,首先要明确自身的职责。

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加强对招标人、投标人、评标委员会成员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确保招投标过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同时,还应该对招投标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查处,维护市场秩序。

二、加强事前监督事前监督是纪检监察部门开展招投标监督的重要环节。

在招投标前,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对招标文件、评标办法、合同条款等进行审查,确保其合法性和公正性。

同时,还应该对投标人的资质、信誉、业绩等进行审核,防止虚假投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

三、强化事中监督事中监督是纪检监察部门开展招投标监督的核心环节。

在招投标过程中,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确保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同时,还应该对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行为进行监督,防止出现违规操作等行为。

在评标过程中,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对评标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评标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四、做好事后监督事后监督是纪检监察部门开展招投标监督的必要环节。

在招投标结束后,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对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双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同时,还应该对验收环节进行监督,防止出现虚假验收等行为。

五、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纪检监察部门开展招投标监督的重要手段。

纪检监察部门应该加强对招标人、投标人、评标委员会成员等各个环节的宣传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同时,还应该通过媒体等渠道向社会公众宣传招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流程,提高公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纪检监察部门开展招投标监督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明确监督职责、加强事前监督、强化事中监督、做好事后监督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地规范招投标行为市场秩序。

关于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理论研究的文献述评

关于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理论研究的文献述评
的 关键 点 。
进行 梳理 和分析 ,并在此基础 之上提 出
具体 的看法。
李 张琼
何 继 宏
关键词 :政府采 购
献述评
政 策功能

民族地 区的发展 、促 进 中小企业发展 以 及采 购本 国货物 、 工程 、 服务, 除此 以外 , 政 府 采 购 机 构 还 应将 促 进 自主 创 新 和 就

然 ,也有 学者认 为政 府采 购的政 策功能 是 一个动 态的概 念 ,从我 国 目前的经 济 发展 来看 ,我 国政府采购 的政 策功能应 该 包括扶持 高新技 术产业 、促 进节 能减
排、 保 护 民族 产 业 以 及促 进 社 会协 调 。王
的 主 要 内容 进 行 了梳 理 和 分 析 。 在 政 府 采 购 的 政 策 功 能 的概 念 界
《 经济师1 2 0 1 4 年第 1 期
摘 要: 我 国《 政 府采 购 法》 中明确
● 经济探索
的提 出 了要 发 挥 政 府 采 购 的 政 策 功 能 。 作 为 国 家公 共 财 政 支 出的 一 个 重 要 组 成 部分, 政 府采 购的采购规模 、 采 购 标 准 以 及 采 购 方 式发 生 变化 都 将 可 能 对 经 济 发 展 产生重要 影响 。文章将对 目前 国内外 关 于 政 府 采 购 政 策 功 能 的 相 关 理 论 研 究
展 和政府 采购规模 的扩大 ,现 在则 更重 视 其政策 的导 向作 用 ,即利 用政府 的采 购行 为形 成 一 种 示 范 效 应 。 ” 作 为 国 家 公 共 财 政 支 出 的 一 个 重要 组 成部分 , 政府 采购 的采 购规模 、 采 购标 准以及采 购方式发 生变化都将 可能 对经 济发展 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 , 政 府采购规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收稿日期:2019-11-12作者简介:刘静(1994—),女,河北唐山人,汉,南京审计大学研究生政府审计专业研究生。

政府采购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刘静(南京审计大学,江苏南京211815)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政府采购的规模、数量和金额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

针对如何解决政府采购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本文详细介绍了政府采购审计的审计概念,再根据当今政府采购审计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以及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政府采购审计;审计流程;监督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的阶段,消费作为拉动内需的中坚力量,已经超越了投资和出口。

政府采购是国民消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理应受到社会的监督。

为了使政府采购透明化、公平化,进行审计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作为一直被称为“阳光采购”的政府部门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不断加强对政府采购的审计工作,可以很大程度地保证“阳光采购”的实施,让政府工作真正暴露在民众眼前,公开、公正、透明。

(二)文献综述我国对政府采购审计的研究比较全面,主要内容如下:1.政府采购审计的现状。

周阳品提出:目前,我国政府采购审计正处于转型期。

的确,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的规模、数量和金额规模日益扩大,政府采购审计的主体和客体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①。

孙晶认为,我国政府采购规模与十年前相比,增长了10倍之多,政府采购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采购的模式也趋于多样化,与国际通用的模式联系越来越密切②。

2.政府采购审计存在的问题。

芮鑫认为,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审计工作不能完全得到被审计对象的理解是制约政府采购审计的因素之一③。

王文华从政府采购审计总体发展滞后、政府采购审计的专业性弱化和缺少市场信息和设备物资技术资料三个方面指出了政府采购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④。

3.政府采购审计问题的优化建议。

政府采购中串标围标问题的预防与治理

政府采购中串标围标问题的预防与治理

政府采购中串标围标问题的预防与治理
如何保证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情况下,采购的货物、工程或服务物美价廉,是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的重要课题。

随着政府采购的发展,采购领域越来越广,采购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供应商参与。

但是实践中经常出现政府采购当事人之间的串标围标现象,甚至在某些地区演变成了政府采购招投标中的常态。

串标围标行为不仅仅损害了国家利益、广大纳税人的利益和其他潜在供应商的利益,还会破坏国家经济秩序和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助长社会不良风气、诱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虽然我国《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反垄断法》和《刑法》等法律都在不同方面对政府采购中串标围标问题进行了规定,但是还是不足以杜绝政府采购中串标围标现象的发生。

因此,本文就政府采购领域的串标围标提出一些新的预防和治理的措施。

本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阐述了政府采购的主体及采购方式、政府采购中串标围标的概念和适用的法律。

第三部分介绍了政府采购领域串标围标行为的特殊性及表现形式。

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政府采购中串标围标行为的危害和原因。

第五部分是基于政府采购中串标围标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事前预防、事中监管和事后治理的对策。

第六部分为结语,通过对全文的研究对文章做一个总结。

(完整word版)招投标文献综述

(完整word版)招投标文献综述

综述1 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概述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只要符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的工程建设项目都必须通过招投标来进行工程建设。

通过招投标,可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

工程项目管理是对整个工程的计划、执行和完工考评等整个过程的管理。

成熟的项目管理实践始于20世纪40年代,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项目管理主要还仅限于建筑、国防、航天等少数行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项目管理体制首先在建设项目上有所突破。

我国的许多大中型项目相继实行项目管理体制,包括项目资本金带度、法人负责制、合同承包制、建设监理制度等。

2000年1月1日开始,我国正式实施全国人大通过的《招标投标法》。

这个法律涉及项目管理的诸多方面,为我国项目管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我国项目管理,尤其是在施工项目管理方面20年来已取得重要进展,但目前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不少,在这个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特点是:工程项目管理与工程建设管理方式改革相结合。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新的工程建设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与工程建设的目的相一致,是以工程项目为出发点、为中心、为归宿的管理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政府集中管理为中心的计划管理方式。

这一改革极大地解放和提高了我国工程建设的生产力。

工程项目管理应与我国建筑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得实际相结合。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

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

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项目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

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的问题——以F社区为例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的问题——以F社区为例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的问题——以F社区为例李雨洋【摘要】需求表达机制的存在使得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节约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实现供需的有效结合,满足公众的迫切需求.但需求表达机制的存在也有其弊端产生,以购买方、承接方和受益方三个主体为视角,通过对F社区的分析,发现需求表达机制本身也会产生购买方效率低下、承接方发展不利、受益方决策失误的弊端,存在购买方主观臆断、承接方盲目跟进、受益方参与不足的问题.针对需求表达机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需要自上而下的政府落实和自下而上的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在具体的情境中不断调整购买方、承接方与受益方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组织和公众有限参与的购买模式仍是当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采取的主要模式.【期刊名称】《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20)004【总页数】5页(P55-59)【关键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表达机制【作者】李雨洋【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16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3-3一、文献综述既往对国内公共服务购买问题的研究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公共服务购买行为进行多方位分析,如谢启秦从公共经济角度出发,认为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存在公共财政资金被滥用、被寻租、被合谋等情况,产生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中的“公地悲剧”现象,需要实施公开与标准化的治理体系[1]。

在立法问题上,白志远等提出政府购买服务立法应当着力于新公共管理范畴,在现有政府采购法律框架下,对购买服务予以细化规制,以实现整个采购法律体系的协调一致[2]。

杨永伟等从“三轨分析”的治理新视角出发,提出政府、市场、公益三种逻辑分别从传统社会中分化出来,其力量格局决定了服务购买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性质与状态[3]。

叶托则超越了民营化这一单一视角,根据价值追求、关注领域、核心问题、解决方案和服务对象定位等五个维度进行区分,并提出从经济、管理、政治和法律四个视角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进行探讨[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物流管理
我国政府采购中的监督机制问题研究
一、引言
政府采购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一环。

政府采购监管对于推动政府采购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采购监督制度既是政府采购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政府采购法制的重要保障。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政府采购监督制度,就没有真正的政府采购法制。

西方国家已在200多年前就开始了政府采购活动,这使得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更加成熟。

而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建设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在部分省、市试行政府采购。

因此,我国政府采购监管制度还不完善,有关理论滞后,不能适应我国政府采购事业的发展要求。

所以,为保证政府采购活动公正、合理、有效进行,建立一套完善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已成为目前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中,国外有关政府采购的专家、学者对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作了详尽的研究,在理论上取得了很多开拓性的成果,并在实践上也收获颇丰。

结合各方面的资料,可以归纳出以下的概念: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Public procurement),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工程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

本人大量查阅、浏览了中国期刊网上当前已收录的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对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方面的研究文章有很多,但本文会结合我国新的市场经济条件,写出一篇与众不同的文章。

二、主题
国外西方国家对政府采购的研究比较早,形成了一些比较成熟理论和方法。

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美国著名采购专家菲朗(.The Purchasing Handbook,5thed,M c一Graw一Hill,1993)认为,“采购之根本目标在于识别所需材料的来源,并在需要的时候以尽可能经济的方式按可接受的质量标准获得这些商品。

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1988)认为,“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必须制定周密而严格的采购程序,尽可能实行公开招标,以便从制度上最大限度地防止政府采购中贪污浪费等腐败现
象的发生,要使政府采购有效率,还要求公众对它实施有效监督”;费伦(采购与供应管理.2001)指出,“政府采购与政府监管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普雷姆詹德(公共支出管理,1995)从组织管理学的角度对政府采购做了综合探讨,针对政府采购的腐败问题,提出“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管”;让.拉丰、梯诺尔(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2004)认为,“政府采购可以用一个统一的框架进行分析,对于政府采购应该同时进行监管措施和激励措施”;佩奇(公共采购和物料管理,1998)宣称,“公共采购官员必须受到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读职、失职都要曝光”。

国内对库存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但是,近年来,我国学者采用不同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对政府采购及其制度进行了研究。

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们国内的研究也有其独到之处。

张雷宝(论政府采购监督约束机制的构建.2001)从现实的必要性、监督点的有效分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阐明了监督约束机制在各相关主题之间要有合理的分布和有效地设定;鲁彦平(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研究,2004)认为,“我国现有政府采购制度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有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和救济途径不完善”;童道友(效益财政:政府采购.2002)提出“要从政府采购的制度结构和政府采购的组织结构等方面构建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框架”;田为付(论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完善.2004)提出,“要构建完备的政府采购监督的法律体系,要从完善政府采购的程序机制来加强监管”;夏烨(完善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若干建议,2002)建议,“完善政府采购及其监管机制应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并要加强外部监管,完善政府采购的内部管理”;杨灿明、李景友(政府采购问题研究.2004)认为,“对政府采购的监管,应该是对政府采购所有当事人的监管,包括了主管机构、政府采购模式、采购信息管理等,并指出要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需要从规范对供应商的管理、建立政府补偿机制、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建立政府采购发展量化指标体系等方面着手”;金香兰(政府采购项目监督与绩效评价研究,2004)强调,“要通过加强内外部的监督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杨玉梅(论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完善,2006)认为,“完善政府采购监管机制,应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监督法律体系,规范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行为”;文英、牛霞(浅析我国政府采购的评档指标体系.2005)认为,应补充当前评价准则,并对诸如价格、信誉、服务等复合指标分解细化,建立全面综合的政府采购评标指标库,为所有的政府采购评标提供一个大体框架。

何毅华、郑伟(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如何建立,2003)指出,对政府采购的监督应该是对政府采购所有当事人的监督,是对政府采购的全过程的监督。

三、总结
总之,上述国内外已有相关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文献和论点支持,并开阔了本人
的研究视野,使得本人对“我国政府采购中的监督机制问题研究”这个课题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明白了我国政府采购的现状,从中看出一些问题,然后要尽可能的采取有效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以便实现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从而推动我国政府采购工作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灿明,李景友.政府采购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3-18.
[2]章辉.政府采购风险及其控制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7:36-37.
[3]周春阳.论地方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的政府采购[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3-5.
[4]朱文言.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6:1-2.
[5] 刘源,孙博,管泽锋.国内外关于采购基本理论研究的文献评述[J].中国政府采购,2009(2):5-11.
[6]寇丽梅,高文洪.政府采购监督几点问题及建议[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8(4):9-12.
[7] 薛雯倩.我国政府采购中腐败行为的分析及其防范机制的构建[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7:24-25.
[8]田为付.论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完善[D].苏州:苏州大学,2004:63-65.
[9]许传红.让“阳光工程”在阳光下运行—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20):3-4.
[10]许传红.让“阳光工程”在阳光下运行—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20):7-8.
[11]于芬姿.国际政府采购法律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7:27-28.
[12]贺正强.政府采购监督机制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J].商业时代,2008(17):2-4.
[13]冯伶巧.政府采购绩效研究[D].北京:河北大学,2003:11-15.
[14]黄泽红.我国政府采购的监督机制研究[D].北京: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40-43.
[15]让.拉丰,让.梯若尔.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3-120.
[16] Donald W. Dobler.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M]. The Mc Graw-Hill Companies,1986.54-56.
[17] Harry Robert Page. Public Purchasing and Material Management[M].Health & Company,1980.136-141.
[18]刘志成,姜法竹,邵明欣.我国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5-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