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劈核技术)

合集下载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解释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解释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解释嘿,你知道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不?这玩意儿可神奇啦!就好像是眼睛里的一场精细“大扫除”。

想象一下,白内障就像是眼睛里的一块脏兮兮的抹布,把我们看世界的窗户给遮住了。

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呢,就是那个专门来清理这块“抹布”的高手!医生会用一个超级精细的小工具,通过超声的力量,把白内障一点点地乳化、粉碎,然后再轻轻地吸走。

这难道不厉害吗?
我有个亲戚就做过这个手术。

手术前,他看东西模模糊糊的,连人都快分不清了,整天唉声叹气的,觉得生活都没了乐趣。

哎呀,那心情可低落了!后来去做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手术过程很快,也没怎么遭罪。

等他恢复好了之后,哇塞,那叫一个开心啊!看什么都清楚了,脸上的笑容都多了起来,逢人就说这个手术好。

你说这变化大不大?
这个手术的好处可多了去了。

它切口小,恢复快,对眼睛的伤害也比较小。

就像给眼睛做了一次精心的呵护。

而且,现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了,成功率也特别高。

很多白内障患者都通过这个手术重新获得了清晰的视力,就像重获新生一样,多棒啊!
我觉得吧,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真的是白内障患者的福音啊!它给那些被白内障困扰的人带来了希望,让他们能再次看清这个美丽的
世界。

如果你身边有白内障患者,真的可以建议他们去了解一下这个手术,说不定就能改变他们的生活呢!。

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对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的应用效果

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对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的应用效果

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对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的应用效果近年来,随着科技和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在PACG(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这一技术的应用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对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的应用效果。

一、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特点PACG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青光眼类型,受到遗传因素、年龄、种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角膜内皮是维持角膜透明度和正常代谢功能的重要组织,而PACG患者由于虹膜疝(pupillary block)和晶状体的位置异常,角膜内皮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的损伤明显增加,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角膜内皮的保护与修复是非常重要的。

二、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的应用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白内障手术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超声乳化器分解和吸出晶状体核,然后通过预分割术将晶状体核预先分割为细小片,减少手术挤压对角膜内皮的损伤。

与传统的白内障手术相比,超声乳化预分割技术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和能量使用,降低角膜内皮损伤的风险。

三、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对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发现,超声乳化预分割技术在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采用超声乳化预分割技术进行手术治疗,能够更加精准地分割和吸出晶状体核,减少手术所需时间,减轻眼内压力,降低术后眼压升高的风险,有助于减少对角膜内皮的损伤。

超声乳化预分割技术可以减少手术挤压和眼压升高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有利于术后角膜内皮的修复。

由于手术时间较短,患者的手术创面愈合速度较快,术后视力恢复也较快。

四、注意事项及未来展望尽管超声乳化预分割技术在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一些事项。

手术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才能够熟练地进行超声乳化预分割手术。

术后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嘱,控制眼压,预防角膜内皮损伤。

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对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的应用效果

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对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的应用效果

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对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的应用效果近年来,随着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多的白内障患者选择了这种技术进行手术治疗。

尤其是对于合并青光眼且伴有白内障的患者来说,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在手术中的应用更具有重要意义。

PACG(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青光眼类型,其治疗难度较大,合并白内障后手术更加复杂。

研究了解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对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的应用效果,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的原理和优势。

超声乳化术是一种通过超声振动将白内障晶状体变成乳状物并从眼内吸出的手术方法。

而预劈核技术是指在超声乳化前就将晶状体的核分成几块,以达到更加安全、快捷、有效地手术目的。

相比传统手术,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PACG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手术难度较大,一方面是由于患者原本就存在青光眼等眼部疾病,手术风险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角膜内皮受到手术创伤,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

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的应用对于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为了验证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对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的应用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实验。

我们选取了一组PACG合并白内障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部分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而另一部分患者采用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

术后,我们对患者的角膜内皮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对手术的效果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损伤较小,康复速度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比之下,传统手术方法的患者角膜内皮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术后恢复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出现了并发症。

我们得出结论,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在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中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可以更好地保护角膜内皮的完整性。

我们还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发现采用超声乳化预劈核技术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较好,眼压稳定,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保持较高水平。

成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成熟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张再菊 盛 世 峰
角 膜 内 皮 细 胞 密 度 , 算 角 膜 内皮 细 胞 损 失 率 。 计
5.统 计 学 方 法 : 研 究 采 用 t检 验 进 行 统 汁 学 处 理 。 本 二 、 果 结
成 熟 期 白 内 障 因 晶 状 体 核 活 动 度 大 , 术 中 环 形 撕 囊 困 故
状 体 核 , 种 碎 核 方 法 比 较 , 后 平 均 角 膜 内 皮 细 胞 损 失 率 两 术
差异 均有 非常 显 著意 义 ( t=6.5, 4 P <0. ) 7 4.6; O1 。
三 、 论 讨
成 熟 期 和 过 熟 期 白 内 障 超 声 乳 化 吸 除 术 的 主 要 难 点 包 括 连 续 环 形 撕 囊 困 难 、 状 体 核 游 离 度 大 、 体 积 硬 核 处 理 晶 大
碎 核 方 法

资 料 和 方 法
1 临 床 资 料 : 集 19 . 收 9 6年 3月 至 1 9 9 8年 3月 在 我 院 行 超 声 乳 化 白 内 障 吸 除 术 的 成 熟 期 白 内 障 患 者 2 7例 ( 9 6 2 1只
眼 ) 术 中采 用 雕 核 法 碎 核 患 者 9 。 2例 ( 9 只 眼 ) 男 4 例 ( 7 9 , 4 4
超声 乳化 不同 硬度 晶状体 核 的 平 均 时 间 ( i) mn
2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级 4级
超 声 乳 化 不 同 硬 度 晶状 体 核 的 平均 角膜 内皮细 胞损失 率 ( ) %
2级 3级 4级
只 眼 。术 中 采 用 劈 核 法 碎 核 患 者 1 5例 ( 9 7 1 2只 眼 ) 男 8 , 6例 ( 4只 眼 ) 女 8 9 , 9例 ( 8只 眼 ) 年 龄 4 9 ; 4~8 0岁 , 均 ( 5±5 平 6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刻槽)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刻槽)

刻槽要求
刻槽注意事项
足够深,保证掰核完全 足够宽,达到套管宽度 只在向前移动时释放U/S,不要空超 不要将针头埋入核块(会造成milk、堵塞、牵
拉悬韧带)
不要推动晶状体(能量过低或速度过快) 采用合适U/S能量、AFR和负压
纵形刻槽 弹坑式刻槽 挖碗式刻槽
刻槽方式
自切口至切口对侧 针头斜面向上 每次刻槽的深度为针头直径的1/3-2/3 脚踏3档前进,1档后退
深部沟槽加宽
避免虹膜误吸
沟槽不宜过深
弹坑式刻槽
在中心部雕刻出小范围深坑,主要用于中度以上 硬度的白内障,为手法劈核做技术性准备
挖碗式刻槽
主要用于软性和中等硬度核,在中心部刻出 又深又大的槽,底和边越薄越好
掰核
器械置于槽底 不可用力过大、过猛 如掰核不成功继续刻槽
注意事项
谢谢
刻槽方法
纵形刻槽
刻槽宽度:以能容纳乳化针头套管为宜
足够的沟底宽度
刻槽的深度
以掰核为目的的刻槽以3/4晶状体核厚度为宜
红光反射 以乳化针头口径为参照 视差原理
判断沟槽深度的方法
乳化针头口径
视差原理
沟槽的长度
根据硬核大小调整,以不超过硬核纵径为宜,术中 以金环为参照,从金环上缘刻槽至金环下缘
形雕刻或挖 掘式雕刻,直至形成一定宽度和深度的沟槽的 过程 目的:将晶状体核分成若干碎块的基本和预备性 手术技术,轻松分核和劈核的基础
适度长!在撕囊口的范围内 足够宽!一个半针头直径(能容纳针头和套管) 足够深!2/3晶体厚度(能看到槽底红光反射)

白内障超声乳化劈核技术的应用(附152例手术观察)

白内障超声乳化劈核技术的应用(附152例手术观察)

者都 有 不 同程 度 的 提高 。
讨 论
我中心 20 年 3月至 1 00 0月在 白内障超声乳化中应用劈 核 技术手术 12 12眼) 5 例(5 。男 9 8例 , 5 女 4例 ; 老年性 白内障 1 2 5 例, 并发性 白内障2 例 , l 外伤性 白内障3弼 , 先天性白内障 3 ; 例
e i …。几乎没有皮质的 5 a ̄) t 级核不用水 分核 , 以免增加囊袋 的
张 力 。先 用 低 负压 乳 化 近上 方 的 晶状 体 皮 质 晶状体 棱的一个支撑点。然后从透 明 角膜辅助切 口进^劈核 器(hp盯) 尽量保持乳 化头不动 , 6 cDp , 从
1 级棱 1 ~2 5例 , 3级核 3 2弼 , ~5 核 15例 。 4 级 0 手 术 方 法
劈核 手 术 在 白 内 障 超 声 乳 化 治 疗 中 的 应 用 , 1 3年 由 于 9 9 N ghr 所设 计 , 种 方 法 不 需 要 先 在 晶 状 体 核 上 蚀 翔 出 一 个 aaa a 此
可导 致 晶状 体 悬韧 带 断 离 . 晶状 体 核 厦 核 碎 块 下 沉 ; 状 体 后 囊 晶
方巩膜隧道切 1注人 H a n到前房 , 一次性皮试注射器 自制 2 1 eo l 用
环 形 撕囊 针 。行 晶状 体 前囊 连 续 环 形 撕 囊 , 径 约 4一 。用 冲 直 洗 针 行 囊 下 水 分 离 ( d d s fn 和 层 水 分 离 ( yr en r iei ) o s eo hdc l di
用 劈核 技 术后 , 4 级 核 中角膜 水肿 发 生率 为 95 在 —5 %
2 手术后视力情况 : 手术后第 5天视 力 05以上 者 17眼 . 0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临床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临床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临床治疗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各种类型的白内障患者,视力下降已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时。

【禁忌证】1.晶状体全脱位或大部分脱位者。

2.老年性白内障有棕黑色硬核者。

3.白内障伴有角膜内皮细胞严重变性、角膜内皮细胞数明显减少者。

4.眼部活动性炎症者。

5.前房极浅者。

6.角膜浑浊者。

7.有器官移植史,如角膜移植、肾移植等,以及有出血倾向者。

8.眼球先天发育异常,以及所有严重影响手术操作的其他情况。

【术前准备】同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麻醉】1.表面麻醉,对于合作的患者在表面麻醉下即可完成手术。

2.球后阻滞麻醉或球周麻醉。

【操作方法及程序】1.以显微开睑器或缝线开睑。

2.可做上直肌牵引缝线,使眼球固定以及随时调整眼球位置。

也可不做上直肌牵引线。

3.做以穹隆为基底的角膜缘结膜切口。

4.距角膜缘后2-3mm处做平行于角膜缘巩膜板层切开,深度约为1/2巩膜厚度。

5.用巩膜隧道刀自切口向角膜缘方向潜行分离,直至透明角膜,做巩膜隧道。

6.于3点钟位角膜缘穿刺前房,以供左手持器械进入前房操作。

7.用三角刀经巩膜隧道越过角膜缘倾斜进人前房,使内切口上缘呈活瓣状,以便保持前房。

8.向前房内注人薪弹剂,以连续环行撕囊法截晶状体前囊,大小为5 mm左右。

9.以注水针头自前囊膜下注入平衡盐水,进行囊下水分离术,使囊膜与囊膜下皮质分离。

并进行层间水分离术,使晶状体核从包绕的皮质中充分游离。

10.将超声乳化头从巩膜隧道切口伸入前房内,以表面蚀刻、原位碎核技术、刻槽分块清除、拦截劈核、乳化一劈裂等技术,将晶状体核粉碎吸除。

11.换灌吸手柄,吸除晶状体皮质。

12.前房及晶状体囊袋内注入黏弹剂,植入人工晶状体。

如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一般无需扩大角巩膜切口。

如植入硬性人工晶状体,则需扩大角膜膜切口。

13.从前房内吸除黏弹剂。

14.检查角巩膜伤口是否渗漏。

通常巩膜隧道伤口无需缝合。

但是如有渗漏存在,则应缝合。

15.结膜下注射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涂抗菌药物眼膏后遮盖。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白内障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白内障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白内障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通常会导致患者视力模糊,甚至失明。

针对白内障疾病治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通过使用超声波将晶状体组织乳化和吸除,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视力。

本文将介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白内障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一、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原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利用超声波将晶状体组织打碎成小颗粒,然后通过吸管将碎片抽除出眼内。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先在患者眼睛表面做一个小的切口,然后将超声乳化器插入眼内,利用超声波将晶状体组织打碎,最后再用吸管将碎片抽除出眼内。

整个手术过程非常精密,需要医生有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

1.微创手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切口更小,对眼部组织的伤害更小,术后恢复期也更短。

这对于年长的患者来说,恢复期短、创伤小是非常重要的优势。

2.治疗效果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通过利用超声波将晶状体组织打碎和吸除,可以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视力。

手术后,患者通常可以迅速恢复清晰视力,对于白内障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好。

3.术后复发率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后,由于对晶状体组织进行了充分的清除,术后复发的几率非常低。

这意味着患者不需要再进行类似的手术治疗,避免了二次手术带来的风险和不便。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治疗方法,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视力,提高生活质量。

2.术后恢复快由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术后的创伤非常小,因此患者的恢复速度非常快。

一般情况下,患者术后就能迅速恢复清晰的视力,不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期,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好处。

3.并发症少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手术方法,术中并发症非常少。

只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就可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内障碎核技术©2010 Alcon, Inc.
原位超声乳化法
刻、转、吸
什么叫碎核技术?
碎核技术=
劈核技术?
碎核技术
碎核技术的发展•1986年, Dr. Gimbel •Divide and conquer(分而治之)•1989年,Dr.Shepherd
•in situ fracture technique •(原位碎核技术)
•1993年,Dr. Kunihiro Nagahara •Phaco chop(乳化劈核)•1994年,Dr. Koch
•Stop and chop(拦截劈核)•其他。

分核
分核:是指在晶状体刻槽到足够深度后,将超乳针头和辅助器械抵在沟槽底部相对立的侧壁上,适度用力将核一分为二。

包括分而治之和原位碎核技术。

分而治之
divide and conquer
晶体核刻槽分块清除技术(分而治之,divide and conquer)
—刻槽式分块清除法(multidirectional divide and conquer, MDC) —弹坑式分块清除法(crater divide and conquer, CDC)
中央刻槽分核转核吸除核块
Shepherd原位碎核技术
in situ fracture technique
Shepherd原位碎核技术
1989年Shpherd在Gimbel分而治之的基础上提出了原位分核技术,后者随后成为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分核技术。

原理:先将核分成四块,再分别乳化吸除,适用于软核和中等硬度的核,尤其适用于初学分核操作技术者。

Shepherd原位碎核技术
劈核技术
劈核:是指把超乳针头深埋至核的中心使其固定,然后利用劈核器与超乳针头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的剪切力将核劈开。

分为水平劈核和垂直劈核。


最能体现白内障术者个性化的器械
•目前有20多种劈核手术,因而有多种chopper ©2009 Alcon, Inc.
劈核技术相关基础——
劈核钩•南式钩(Nagahara
chopper )
钩直角弯曲,长1.5-2m
m ,头端圆钝,部分钩内
侧呈刀刃,以利劈核垂直劈核中的chopper ,钩直角弯曲,头端尖锐,以利垂直劈核,部分前端如
铲形刀刃Koch chopper ,钩直角弯曲,长1.5-2m m ,头端圆钝,无刀刃,可兼顾水平或垂
直劈核
水平劈核
•Phaco头深埋核块中央
•劈核钩自核赤道部向Phaco头方向运动•在同一轴线的相对运动,将核劈成两半
•乳化头埋入晶体核内应确定,固定支撑•劈核钩应从前囊开口下绕至核赤道部,勿放至囊袋外引起并发症
•乳化头与劈核钩在同一轴线上操作,两者接近才分离
水平劈核注意事项
垂直劈核
•Phaco头深埋核块中央
•劈核钩从超乳针头的上方向核内插入•劈核钩与乳化头做相反运动
•使晶体核在垂直方向全层裂开两半
劈核技术
目前常用的劈核技术有:乳化劈核、拦截劈核,其他。

乳化劈核Phaco chop
拦截劈核Stop and chop
•为劈核创造空间,使劈核更为安全有效•适用于所有硬度的核处理
•掌握脚踏使用,协助练习术中手脚配合•对于初学者而言最为安全有效
拦截劈核技术之一:中央刻槽 长度:在撕囊口的范围内
•宽度:一个半针头直径(能容纳针头和套管)•深度:2/3 晶体厚度(能看到槽底红光反射)
•自切口至切口对侧
•针头斜面向上,灌注孔在两侧
•每次刻槽的深度为针头直径的1/3~1/2
•脚踏3档前进,2档后退
•行进方向:
•撕囊口上缘——下方中央核与表层核交界处
•针头不要埋入核块(造成milk、堵塞、牵拉悬韧带)•不要推动晶状体(能量过低、速度过快、负压太高)
•足够深,保证掰核完全;足够宽(达到套管宽度)•只在向前移动时释放U/S,不要空超
•采用高能量、低负压
•操作要点:脚重(三档底部),手轻(针头浅削)
拦截劈核技术之二:两侧分核•Chop与Phaco针头平行置于槽底
•水平向两侧掰开分离核块
•不可用力过大,过猛
•如果掰核不成功,可继续刻槽
两侧分核
旋核技术-晶体核心为中心轴的力矩•着力点:越远离核中心,力矩越大
旋核技术-晶体核心为中心轴的力矩•着力部位:晶体核块侧面的中下部
•技术背景
•劈核 = 劈木头
•晶状体核 = 木头:板层环绕结构•劈核钩 = 斧头
•超乳针头 = 垫石
•吸住核块(高负压模式)
•根据Chopper的运动方向
•分为“水平劈核”与“垂直劈核”
•如何避免PCR(后囊破裂)?
•灌注液体——维持前房平衡,稳定的液流系统泵接触面
负压感受器Infiniti液流管理系统
灌注压感受

•如何避免PCR(后囊破裂)?
•皮质——充分水分离,皮质垫保护后囊
•如何避免PCR(后囊破裂)?
•核块——新手乳化核块,可拖至瞳孔区,囊口平面
•如何避免PCR(后囊破裂)?•Phaco针头与后囊间包括
•劈核钩——可反向应用,撑开后囊
拦截劈核要点
最后一块核的处理
如何避免PCR(后囊破裂)?
Phaco针头——避免与后囊接触
1.在碎核的最后阶段降低能量,“预减速”
2.应用粘弹剂或辅助器械保护后囊膜
3.在完成手术的最后阶段,将Phaco针头向切口方向移动
总结——拦截劈核要点•刻槽要深
•分核到底
•转核到边
•劈核抓牢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