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合集下载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及体会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及体会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及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98例白内障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对其进行分组,在2012年4月份之前入院的患者称之为对照组,在2012年4月之后入院的患者称之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前、中、后进行指导和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可,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视力恢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单眼恢复在0.6以上的患者有40例,对照组患者为33例,视力恢复在0.3-0.6之间观察组有7例,对照组有11例,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1.2.1手术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艾尔卡因和联合利多卡因进行注射,在巩膜隧道切口处注入粘弹剂,之后应用截囊针完成撕囊,使用拦截式劈核分为两部分,分别使用超声乳化吸除术吸除残留皮质,并将切口扩大到5.5mm,后将人工晶体状植入,将粘弹剂吸除之后恢复前房,并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如下:①术前护理: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

因为在患者眼部进行手术,极容易产生恐惧、紧张、怀疑等负面情绪出现,担心术后治疗效果及恢复均不能达到患者的心理期望,对于此种状态,护理人员应在旁边主动安慰患者,向患者进行此种术式相关知识宣教,告知手术具有时间短、疗效好、切口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解除患者内心的忧虑,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术前准备需要将患者术眼的睫毛剪掉,在进入手术室之前对患者进行病毒三项、胸透、生命体征、心电图检查等相关检查,特别是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同时对眼部进行特殊检查,如:角膜曲率,眼部a超,眼部b超检查等,并确认测量数据没有错误。

术前1小时使用1:8000升汞液和生理盐水冲洗术眼泪道和结膜囊;术前1小时充分散大瞳有利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应用复方托吡卡胺点术眼,10分钟一次,一共4次,每次点药后使用消毒干棉球对泪囊进行压迫,时间维持在2-3分钟,瞳孔散大道6mm以上后进行手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配合护理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配合护理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配合护理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配合经验。

方法术前做好患者准备、手术室间准备、设备仪器及物品药品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医生,掌握手术步骤,熟悉设备仪器的使用,及时准确向医生提供物品及药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详细交待注意事项。

结果1963例(1970眼)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眼内感染及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认真做好术前术中护理,严格把好消毒灭菌关,严防感染的发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标签: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手术配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利用超声乳化仪,通过3mm大小的角膜缘切口,将晶状体核用超声波乳化后连同皮质一起吸出,然后将人工晶体植入,达到复明的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由于切口小,对眼组织损伤小,术后身体康复快,视力恢复高而稳定,散光少,所以被临床广泛应用。

我院自2005年10月开展,至今已经成功手术1963例(1970眼),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术中配合经验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回顾分析2005年10月~2015年8月我院五官科收治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患者1963例(1970眼),其中男1047例,女916例;年龄21~86岁,平均(58.25±26.46)岁;住院时间1~4d,平均(1.82±0.37)d;视力恢复至0.3~0.8,平均(0.51±0.26)。

无眼内感染及青光眼等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

2手术配合要点2.1术前准备2.1.1手术间准备我院为粤北山区三级医院,经济条件有限,原来无洁净手术间,所以,手术前用空气消毒机消毒1 h,手术中空气消毒机持续空气消毒,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50%~60%,光线宜暗,以免影响显微镜的清晰度。

同时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控制参观人数,以减少污染几率,防止感染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2.1.2患者准备术前一天看望患者,采集患者各种资料,了解患者思想情况,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加强术前宣教,增强手术信心。

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

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眼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表面麻醉下对24例40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后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手术并发症。

随访6~12个月。

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共32眼(80%),其中≥0.5者共24眼(60%)。

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0.50D共32眼(80%);±0.50D<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1.00D共8眼(20%)。

术中无一例后囊膜破裂。

20例患者术后第1天角膜轻中度水肿,4例反应性高眼压,经处理后均在2~7 d内消退。

无视网膜和脉络膜脱离者。

结论:超高度近视眼并发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low power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for super high myopia with cataract. Methods: Phacoemulsifiaction and low power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were performed on 40 eyes of 24 patients with super high myopia. The 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 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diopter and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follow up perio was 6~12 months. Results: Postoperativ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was ≥0.3 in 32 eyes (80%), ≥0.5 in 24 eyes (60%). The deviation value of diopter after the surgery was <0.50D in 32 eyes(80%),more than 0.50D but less than 1.00D in 8 eyes (20%). No posterior capsule rupture occurred;Corneal edema was found in 20 eyes on the first day after the surgery and 4 examples occurred ocularhypertension.It disappeared within 3 to 5 days through management. None of the eyes were found with retinal detachment,choroidal detachment. Conclusion: Phacoemulsifiaction and low powerintra 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visual acuity in patients with super high myopia and cataract.[Key words] Super high myopia; Cataract;Phacoemulsification;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一般将近视度数大于9.00D者称为超高度近视,该类患者并发白内障较早,且大多有玻璃体后脱离及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手术基础

白内障手术基础

巩膜隧道 角巩膜缘 透明角膜
常用:透明角膜切口
方法:现在现在透明角膜上 作一板层切口,改变刀的方 向和角膜平行继续前行形成 隧道,当刀尖完全进入角膜 板层即可改变方向刺向前房, 并且进入前房。 切口大小:3.2mm*1.75mm
切口并发症
切口太浅 ——隧道松软,易损伤,自闭困难 切口太深 ——易出血 内切口太靠后 ——虹膜损伤,脱出 内切口太靠前 ——内皮损伤,脱离,角膜
液流动力学基础:
灌注(cm水柱):高悬输液瓶使灌注液因 为重力作用产生的压力
抽吸率(cc/min): 决定了:1.晶状体碎片和液体到达超乳头
的速度(跟随性)2.负压上升的时间 真空压力(mmHg): 将晶状体碎片吸在超 乳头的压力总量 超声能量(%): 乳化核时施加于晶状体核超声能量的总和
超声乳化手术四大手术参数:
提高成像质量,改善 对比敏感度
•降低对偏中心和倾斜 的敏感度
防止产生新的高阶像 差
适合各种角膜形状的患 者
切口封闭和术后包扎:
用BBS液体水封闭角膜切口,术后典必殊眼膏和无菌纱布 包扎,眼盾固定,防止碰撞术眼。
术后用药和复查:
为确保患者能恢复良好清晰的视力,必须使用强效局部 抗炎药物,比如皮质类固醇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最 常用的皮质类固醇是泼尼松龙和地塞米松,术后至少用2周。 激素类药物在减轻炎症上效果明显,术后使用激素时应监测 眼压以避免发生青光眼。NSAIDs也很有效可以进一步减轻炎 症,缓解疼痛,并有助于预防黄斑囊样水肿。
如果后囊出现蜘蛛样皱折,原因很可能是 吸住后囊,此时应立即回到脚踏一档撤掉负压, 如果还不行赶快踩到反流档。
人工晶状体的植入
当后囊清洁清晰后,应用粘弹剂,完全 充满囊袋内,希望眼内稳定,准备接受 新的晶状体植入。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8例临床护理体会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8例临床护理体会

全麻术 后 护 理 常 规 : 枕 仰 卧位 , 偏 向一 去 头 侧 , 持 呼吸 道通 畅 , 保 防止 呕吐 物误 吸 , 流量 吸 低 氧直 至患 儿清 醒 。观察 患儿 脉搏 、 呼吸 , 并注意 观 察 患儿 口唇颜 色 。在 麻 醉 未 清 醒 时 , 双眼 包扎 因 和 眼部 不适 , 患儿 常会 无 意识 地撕拽 敷料 和揉 眼 ,
1 临床 资 料
本组 8例 8眼 , 中男 4例 4眼 , 4例 4 其 女 眼, 年龄 3 2岁 , 力 <0 0 ~1 视 .5者 3例 3眼 , . 5 00
0 1 4例 4眼 , . 2 0 0 .者 0 0 - .3者 1 1眼 。 例 手术方 法 : 部 病 例 均在 全 身 麻 醉 下行 白内 全 障超声 乳化 吸除 联合 人 工 晶状 体植 入 术 , 前 充 术

分散 大瞳孔 , 作上 方透 明角膜 切 口, 前房 内注 入粘 弹剂 , 行连续 环行撕囊 , 分离 , 水 水分 层 , 超声乳 化
吸除 晶状 体核 , 吸除 残 留皮 质 , 入人 工 晶状体 , 植 环形撕 除后囊 , 除部 分前部 玻 璃体 , 切 术后使 用典 必舒 眼药水 点 眼 , 全身 应用抗 生 素 。
儿 童时期 的先天 性 白内 障严 重影 响患 儿 的视

力 , 发 展 中 国 家 儿 童 最 主 要 的 致 盲 原 因 之 是 … 1 在视 力 发 育 的 关 键 时 期 及 早 手 术 矫 正 无

晶状 体眼 的 屈 光 不 正 以 防弱 视 的 原 则 已经 被 公 认 j 2。随着 超声 乳 化手 术 的广 泛 开展 , 白内 障手 术从开 放式转 向闭合 式 操 作 , 后 的合 并 症 较 传 术 统 的 白内障 手术 减 少 , 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本 院 取 20 08年 1月 ~2 1 0 0年 3月对 儿 童 先天 性 白 内障 8 8眼行 白 内障超 声乳 化 吸 除联 合人 工 晶状体 例 植 入术取得 良好效 果 , 现将护 理体 会报 告如 下 。

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

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
它 : 后眼压变化是 一过 性 的, 重 者对 症处理 即可。有 6 术 较
眼并 发性 白内障因术前 因瞳 孔后粘 连 , 术后 瞳孑 仍 不规 则, L 其余 病例瞳孔正 常。所有病 例人工 晶体位正无偏斜 , 眼压正 常。( ) 5 术后 随访 3—1 月 , 出现角膜内皮失代 偿 、 8个 未 后囊 膜混浊 , 未见视 网膜脱离及黄斑囊样水肿。术后 6个月电话 随 访病人 16例 , 3 对视力恢 复满意度 为 10 0 %。
3例 3眼 , 糖尿病性 视网膜病 变增殖期 以上者 6例 9眼 , 屈光
不正 2例 2眼 , 高度近视 性黄斑病 变者 2例 2眼 , 视神 经萎
缩者 l例 1眼。 23 术后并发症 : 1 术 中后囊 膜破裂 6眼 : . () 缝合 固定人工 晶体 1 , 工晶状体 睫状沟 植入 5眼。( ) 眼 人 2 裂隙灯 检查所 有病 例球结膜无充 血 , 手术切 口轻 度水肿或无 水肿 , 闭合 良 好 。( ) 3 角膜水肿 : 发生 在切 口周 围 , 中 9眼经 球结 膜 多 其
随着 微手术 的 日益完善 , 超声乳化 白内障手术具 有切 口微 小、 巾前 房稳 定性 好 、 术 术后散 光 小 、 视力 恢复 快等 优 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的安全性 目前 已被普 遍接受 。我 院
以下 病 例 行 眼 底 检 查 及 查 找 原 因 发现 : 老 年 性 黄 斑 变 性 者 有
3 讨论
8天 , 平均住 院时间为 4 6天。晶体核硬度 Ⅱ一Ⅳ级 。按 .
白内障 手术常 规术前准备 : 常规裂隙灯、 眼压及视功能 、 光定 位、 色觉等各项检测 ; 检查 眼后段 , 有病 例术前排 除合 B超 所 并其他 眼疾 和 手术 禁 忌者 ; 量 角膜 曲率 及眼 轴 长 , 过 测 通 S K—I公式计算植入人工晶体度 数。 R I

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老年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法 。对于肺实质损坏严重、 肺功能差的部分老年重症 自发性 气胸患者宜采用胸膜 闭锁术 治疗。 因重 症 自发性 气胸 患者
复发几率高 , 与单纯行 胸腔 闭式引 流术 比较 , 进一 步行 开胸
手术或胸膜闭锁术治疗 的患者恢 复时 间短 , 临床疗效 好 , 复 发率低 。因而 , 积极采用开胸手术或胸膜闭锁术治疗重症 自 发性气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Me d J , 2 0 0 4, 3 4 ( 7 ): 4 4 2 44 3 .
( 2 0 1 2 . 1 1 . 1 6收稿
2 0 1 3 - 0 1 — 1 6修 回) 刘喜元)
( 本文编辑
老 年 白内障 超声 乳 化 人 工 晶状 体 植 入 术 的 临床疗 效 分 析
周 金 长
白内障是危害我 国老年人健康 的一种常见 眼科 疾病 , 随
着我 国人 口老 龄化 的进 展 , 白内障 的发病 率 呈逐 年上 升趋
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 待患者血压 、 血糖 、 心率等平稳后 给予 手术治疗 。治疗时采 用表面 麻醉 , 做 标准透 明角膜 切 口, 将
势 。超声乳化 白内障 吸除术加 人工 晶状体植 入术是 目前治
s p o n t a n e o u s p n e u m o t h o r a x [ J ] . T h o r a c C a r d i o v a s c S u r g , 2 0 0 4 , 5 2
( 1 ) : 4 2 44 .
[ 3] S i mp s o n G . Ma n a g e m e n t o f s p o n t a n e o u s p n e u mo t h o r a x [ J ] . I n t e n r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价值发表时间:2016-08-30T14:12:36.9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4期作者:谢文彬[导读] 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更显著。

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551700摘要:目的: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的治疗疗效。

结果:观察组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白内障痊愈时间、主观舒适感异常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和散光度分别为(4.87±0.13)和(1.12±0.53),对照组为(4.63±0.15)和(1.43±0.4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更显著,且经济,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效果目前,临床上对于白内障的治疗采取的方法主要有:超声乳化+人工晶体置入、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等,其中前者的优点是切口小、恢复快,因此其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1]。

本研究收集我院收治行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的治疗疗效。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行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例各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中的临床应用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60例(68只眼),并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

对所有入选的患者均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临床治疗。

比较60例患者手术前后的房角、视力、眼压及视野的变化情况。

结果①与手术前相比,患者在手术后的房角、视力、眼压及视野水平四方面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数据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②60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降低但未达到正常范围,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正常。

即发生率为5.00%。

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可以使房角加宽,有效控制眼压,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及视野范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标签: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本文就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中的临床应用性,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分析,以供临床医学参考,以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60例(68只眼),并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有30例(33只眼),女性患者有30例(35只眼),年龄55~75岁,平均年龄(65.37±5.53)岁。

所有入选的患者均在医院的体检结果中,确诊为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并排除了心、肝、肾等器官发生严重病变者。

1.2方法对所有入选的患者均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临床治疗。

具体的手术方式,如下: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对患者的眼压用药物进行改善,控制达到正常范围后实施手术治疗。

使用0.5%丙美卡因对患者的眼部进行表面麻醉,2点钟角膜缘用线状刀做辅助切口,12点角膜缘做透明角膜切口,前房内注入黏弹剂,若患者存在虹膜粘连对其进行钝性分离。

撕囊镊连续环形撕囊,并用超声乳化的方式将晶状体吸出,于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性晶状体。

手术结束之后,采用常规性抗生素予以治疗即可[1-3]。

1.3观察项目比较60例患者手术前后的房角、视力、眼压及视野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的研究数据,均在本次的研究结束之后,准确无误的记录于SPSS 17.0统计系统中,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进行表示。

若P<0.05,則代表所得的数据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与手术前相比,患者在手术后的视力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且数据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见表1。

2.2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房角改变,治疗后房角较治疗前加宽率为100%;在治疗后,眼压状况有明显好转的患者有57例,即好转率为95.00%。

有3例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降低但未达到正常范围,行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正常。

即发生率为5.00%。

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眼部视野状况,可以发现:患者在治疗后,眼部视野状况有明显好转的患者有59例,即好转率为98.33%,见表2。

注:眼压测量仪为(TOPCON)CT-80A电脑非接触眼压计测量。

房角为索维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SW-3200S测量。

视野为全自动视野检查仪。

3讨论
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眼科疾病,该病症多发于老年人群中。

据相关的临床医学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结构向老龄化的改变,闭眼型青光眼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闭眼型青光眼是由于眼球具有特征性的解剖结构,即前房较浅,角膜较小,晶状体相对较大较厚,房角入口狭窄,加之眼球轴长较短,造成晶状体位置相对靠前,使得相对狭小的眼前段更加拥挤。

晶状体前表面与虹膜紧贴的面积增大,增加了生理性瞳孔阻滞。

闭眼型青光眼的主要临床表现以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眼部疼痛、眼内压急剧升高等症状为主。

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据相关的临床医学研究显示,超声乳化晶体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治疗闭眼型青光眼中,可以有效改善眼前段拥挤结构,从而良好控制眼压,有其显著的临床应用性,其不仅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手术安全性相对较高,还具有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等治疗优势[4-5]。

根据本次的研究,可以得出:①与手术前相比,患者在手术后的房角、视力、眼压及视野水平四方面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且数据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②60例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其眼压不能控制正常发生为5.00%。

因此,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有其肯定的临床应用性。

综上所述,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可以使房角加宽,有效控制眼压,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及视野范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高坚.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
导刊,2012,14(5):764-765.
[2]罗湘蒙,贾松柏.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29):152-153.
[3]刘明,邓一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29):161-162.
[4]李殿光,马京平,朱振流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159-159.
[5]王洁.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1,21(4):244-2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