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的产生及相互转化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一、本文概述氮氧化物(NOx)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类重要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为有效控制其排放提供理论基础。

文章首先概述了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和危害,然后详细介绍了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途径,包括热力型NOx、快速型NOx和燃料型NOx的生成过程。

接着,文章分析了影响氮氧化物生成的主要因素,如燃烧温度、氧气浓度、燃料种类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技术措施,如低氮燃烧技术、烟气脱硝技术等。

文章对氮氧化物生成机理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燃烧过程氮氧化物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二、氮氧化物的生成途径氮氧化物的生成主要发生在高温、富氧的燃烧环境中,其生成途径主要分为三种:热力型NOx、快速型NOx和燃料型NOx。

热力型NOx:在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直接发生反应,生成NO,这是热力型NOx的主要生成方式。

这种反应通常在燃烧区域的温度高于1500℃时发生,且随着温度的升高,NO的生成速率会显著增加。

快速型NOx:快速型NOx主要在碳氢燃料浓度较高的区域生成,其中燃料中的碳氢化合物与氮气、氧气以及羟基自由基(OH)等发生反应,生成NO。

这种反应方式在火焰前锋的富燃料区域中特别显著,因为这里的碳氢化合物浓度最高。

燃料型NOx:燃料型NOx的生成与燃料中的氮元素有关。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氮元素首先被氧化为氨(NH3)和氰化氢(HCN)等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再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NO和NO2。

燃料型NOx的生成量取决于燃料的种类和燃烧条件,如火焰温度、氧气浓度以及燃料与氧气的混合程度等。

在燃烧过程中,这三种NOx生成途径可能同时发生,但在不同的燃烧条件和燃料类型下,它们对总NOx生成量的贡献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燃气轮机和高温工业锅炉中,热力型NOx是主要的NOx生成途径;而在柴油机和某些燃煤锅炉中,燃料型NOx的贡献可能更为显著。

高中化学4.2.1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教案2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4.2.1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教案2苏教版必修1

一、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变【教课目的】 1、掌握氮氧化物之间的转变2 、认识 NO 、NO 2 的物理性质3、认识氮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及防治举措【教课过程】【问题导读】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我们四周还有林林总总的。

是生命物质的重要组 成元素,人体内运输氧气的 和植物内催化光合作用的中都含有元素,是农作物必要的元素。

【引入】自然界中大多数氮元素以游离态存在于空气中,仅有少量植物能将游离态的氮转变 为可汲取的化合态的氮,我们把游离态氮转变成化合态氮的方法称为“固氮作用” 。

【简介】固氮作用:门路 举例自然固氮 → 闪电时, N 2 转变成 NO生物固氮→豆科作物根瘤菌将 N 2 转变成化合态氮工业固氮 →工业上用 N 2 和 H 2 合成氨【过渡】 乡村有句谚语“雷雨发庄稼” ,你知道此中的含义吗?【学生活动】对以上问题沟通议论,参照书 p97 图 4-12【总结概括】往常状况下,空气中的N 2 和 O 2 不发生反响,但在放电或高温下两者能够直接化 合生成 NO , NO 很简单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O 2 化合生成 NO 2, N放电2+O 22NO2NO+O2 2NO23NO 222HNO 3+ NO+ H O 【板书】一、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1、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生成N 2+O 2放电2NO (无色气体)2NO+O22 NO2(红棕色气体)3NO 2+H 2O2HNO 3 + NO【过渡】 NO 、 NO 2 是氮的两种重要的化合物,那它们有什么样的性质呢?【沟通议论】2、物理性质一氧化氮:无色无味的气体,有毒,不溶于水,比空气略大二氧化氮: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并与水反响。

3 、化学性质一氧化氮:不与水反响,在往常状况下易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 2NO+O 2= 2NO 2 二氧化氮: 3NO 2+H 2O=2HNO 3+N O2NO2+H 2O=2HNO 3+NONO2+ SO = SO + NO (NO 拥有强氧化性)23 2*2NO 2N2O 4(故往常测 NO 2 的相对分质量大于它的实质值)*2NO + 2KI = I2+2KNO2【思虑】 1、怎样鉴识 NO 和 CO 气体?2、 NO 2 气体和溴蒸气都是红棕色,可否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差别NO 2 和溴蒸气?假如不能,应怎样鉴识?【过渡】氮元素对在生命活动中饰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可是含氮化合物也给人类生活带来 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氮氧化合物致使空气污染等,那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根源有哪些呢?氮氧化物的污染又表此刻哪几方面?我们又采纳哪些举措进行防治呢?【学生活动】1、氮氧化物的①氮肥生产、金属冶炼和汽车等交通工具使用的尾气②火山迸发、雷鸣电闪2、污染:①酸雨②光化学烟雾③臭氧空洞3、防治举措:①使用干净能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②为汽车等交通工具安装尾气转变壮装置(2NO+ 2CO N 2 + 2CO 2)③关于生产化肥、硝酸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办理(NO+NO2+2NaOH = 2NaNO+ H 2O、2NO2+2NaOH = 2NaNO + NaNO3 + H 2O)【课外练习】1.据称 2004 年冬天将是自 1869 年人类有气象观察记录以来的四大暖冬之最。

氮氧化物的产生与转化

氮氧化物的产生与转化

专题4教案学案(4)(2010-1-12)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组题人:陈巧云 审题人:田建红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主干知识】1、氮气: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空气中78%(体积分数)是氮气。

氮分子(N 2)为双原子分子,结构稳定,决定了氮气性质的稳定性,常温下氮气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因此,生产上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放电等),也能跟某些物质(如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应。

2、固氮作用: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途径 举例自然固氮 → 闪电时,N 2 转化为NON 2 + O2 == 2NO生物固氮 → 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 2 转化为化合态氮工业固氮 → 工业上用N 2 和H 2合成氨气N 2 + 3H 2 催化剂 高温高压 2NH 3 3、氮氧化物(NO 和NO 2):【巩固练习】1、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是( )A 、二氧化硫B 、氮氧化物C 、二氧化碳D 、悬浮颗粒2、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 、NO 2B 、NOC 、O 2D 、H 23、下列气体由于能结合血红蛋白而引起中毒的是( )放电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A 、Cl 2B 、NOC 、O 2D 、CO4、鉴别NO 2和溴蒸汽的方法正确的是( )A 、用氢氧化钠溶液B 、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C 、用硝酸银溶液D 、用蒸馏水5、美国医学教授因发现X 物质在人体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而荣获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因此 X 物质被誉为“生物信使分子”。

已知 X 是一种奇电子数分子,也是一种污染大气的无色气体且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

则 X 是:( )A.COB.HFC.CO 2D.NO6、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的是 ( )A.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D.由氨气制碳酸氢氨和硫酸氨7、在NO 2与水的反应中,水( )A .是还原剂B .是氧化剂C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8、一定体积下,将等体积的NO 和O 2的混合气体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气体总体积的( )A 、41B 、43C 、81D 、839、在体积为V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NO 和b mol O 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A 、b aB 、b a 2C 、b a a 2+ D 、)2(2b a a +10、在标准状况下,将NO 2和O 2按体积比为4﹕1充满一个干燥的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面上升,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0.045mol/LB 、0.036mol/LC 、0.026mol/LD 、0.030mol/L11、电闪雷鸣是人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平均发生315160余次闪电每当雷电交加之际,空气中可能发生如下反应:① ②③12、NO 分子因污染空气而臭名昭著。

18-19 专题4 第2单元 第1课时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18-19 专题4 第2单元 第1课时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返 首 页
【解析】 (1)通入的 O2 与 NO 发生反应:①2NO+O2===2NO2,所以看到
自 主
有红棕色气体生成。生成的 NO2 溶于水:②3NO2+H2O===2HNO3+NO,①②
当 堂


习 •
两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4NO+3O2+2H2O===4HNO3,气体消耗,又会看到液
标 •

返 首 页


主 预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堂 达



1.氮元素的存在



新 知
大部分氮元素以_游__离__态__(N__2)_存在于空气中,少数氮元素以_化__合__态__存在于铵
双 基
盐、硝酸盐和蛋白质中。

作 探
2.化合态氮的形成

• 攻
(1)少数植物将 N2 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如植物的根瘤菌。
飞机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 和 NO2)对臭氧层(含 O3 和 O)破坏的反应简单表
• 固
新 知
示为:
双 基
合 作 探 究 • 攻 重
O3+NO===O2+NO2;O+NO2===NO+O2 在低空,氮氧化物是空气中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催化剂,造成臭氧污染;在 高空,氮氧化物是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催化剂,破坏臭氧层。
(4)水俣病——含汞的工业废水引起的水体污染,可使鱼类中毒,人食用中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毒后的鱼会造成人体汞中毒。



[对点训练]
自 主
3.“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下列环境问题与产生的主要原因不
当 堂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3.用电子守恒法判断 当NO2或NO转化为HNO3时要失去电子,若上述 两种气体与O2混合,O2得电子,且得失电子数必然相 等,这是电子守恒法解答此类题目的依据。
[例1] 将充满NO2和O2混合气体的10 mL量筒,倒立 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最后剩余1 mL气体,问
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各是多少? [解析] NO2和O2混合物溶于水后发生如下反应: 4NO2+O2+2H2O===4HNO3 当V(NO2)∶V(O2)=4∶1时恰好反应完全。现剩余1
mL气体,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NO是发生反应3NO2+ H2O===2HNO3+NO所生成的,所以有两种可能的情况:
①若O2剩余,则参加反应的NO2和O2为9 mL。
根据4NO2+O2+2H2O===4HNO3, 得V(NO2)=9 mL×=7.2 mL, V(O2)=9 mL×+1 mL=2.8 mL。 ②若NO剩余,即NO2过量,则由3NO2+ H2O===HNO3+NO知,过量的NO2为3 mL,则4NO2+O2 +2H2O===4HNO3中反应的NO2和O2共7 mL。
+O2
VVNOO22>4∶1
② ③
NO
13[V(NO2)-4V(2)]序 气体号
反 剩余 剩余气体的量
应 气体
VVNOO2=4∶3 ④ 无
0
Ⅳ NO+O2 VVNOO2>4∶3 ④ NO V(NO)-43V(O2)
VVNOO2<4∶3 ④ O2 V(O2)-34V(NO)
(7)水俣病——含汞的工业废水引起的水体污染,可使 鱼类中毒,人食用中毒后的鱼会造成人体汞中毒。
[例2] 光化学烟雾形成的化学过程是:当汽车尾气产生 的NO2在日光照射下分解成NO和O时,即开始光化学烟雾的 循环,不断地产生O3,这个循环包括下列三个化学方程式, 请补充化学方程式②。

高一化学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高一化学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V(NO2):V(O2)
<4:1,O2过量,剩余气体为O2。 >4:1,NO2过量,剩余气体为NO?。
NO与O2?
同理①×2+②×3得:
4NO + 3O2 + 2H2O = 4HNO3
例、 将体积为10mL的试管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先向试管中注 入一定量的NO,再通入O2,两种气体共为10mL,水面逐渐上升, 至余3mL气体时为止。求原混合气体中NO和O2各多少毫升? 根据 刚才的分析可以知道,在不知道具体哪个多的情况 下有气体剩余,则剩余气体可能是NO;也可能是O2 解(1)若剩余气体为NO则氧气完全反应,设氧气的体积为x
练习:将充满NO和NO2的混合气体45mL的试管,倒立 于水中,一段时间后,气体的体积为35mL,原混合气体 中,NO和NO2的体积比为 A A.2:1 B.2:7 C.7:2 D.9:7
解析: 3NO2 + H2O = 2HNO3 + NO
△V
3 15 mL
1
3-1=2
(45-35)=10 mL

/ 泰国试管婴儿哪家好
yth72zwb
吟坊,乃是温和的叹息与责备、理解与催促。正因其温和得不着一字,蝶宵华不能拒绝佩戴,苏明远也不能拒绝从命。苏明远怎么来风吟 坊的,又怎么离去了。刚烘好的衣裳,又淋得透湿。明犬仍跟在马后跑,厚嘴唇抿得紧紧的,不发一语。第三章 蝶楼吹彻玉笙寒(3)苏 明远驰马近府,街头张望的小厮便瞧见了,乃是苏府老太太身边一等大丫头嘉颜着他们来张望的。他们原以为要白冒雨等半宿,回头还难 免挨训,今见苏明远这样快便回府来,喜出望外,分一人去同嘉颜报信,另几人迎着把苏明远扶下马来,忙忙打稳了伞,口中背诵道: “大少爷不必担心!小人们都当好差,包老祖宗老爷太太少爷 们下山回来是泥点子都溅不着一个的!” 特别大声,故意叫路边人都听见。 这般送进院中,婆子接住,先替苏明远披上斗篷挡风,一边也絮叨:“大少爷真是孝心!诚然这雨大,老太太老爷太太们须不好走,奴婢 们都侍候着,何必大少爷亲自打马巡路。”——这却也是嘉颜教的,便把苏明远打马下山的鲁莽举止轻轻遮盖过了。苏明远进了自己院子, 一干婢女围上来,又是番沐浴更衣的忙乱,换过家常衣服,乃是件青缎云字长衣,头发虽以布擦了又擦,一时全干不了,且披撒着发散水 气,又怕他夜中冒寒,正该阖好窗、笼着炭火盆细细慢慢的烘,他却又要出去。屋里一等丫头漓桃就生起气来,嗔道:“少爷这般呆不住, 干脆不要回来,越性把我们都遣了走,这才干净呢!”苏明远瞅了她一眼,摇头道:“你倒拘管起我来?”这时候雨仍大,料主子们没有 一个像苏明远这般狂狷的,还是要在山上先躲躲雨,暂时回不来,而府中管事的老人们也多忙着准备接主子们冒雨回府的诸般事宜,没空 来盯着这边的丫头片子们——纵然来盯,漓桃这性子也不太怕的,爽爽利利回嘴:“婢子怎么敢拘管大少爷?阿弥陀佛,但愿太太说的那 头亲事定下来,自有大少奶奶来管着大少爷哪!”苏明远笑道:“真有个大少奶奶,看你还能这般畅意不能——我就为了你们着想,也不 能让太太这上下便定了那什么亲事。”漓桃脸上倏然变了神色:“这是什么话?让人听着,大少爷叫人把婢子们想成怎样的人?”便到火 盆边,从小丫头手里掠过火拨子,去整那炭火,动作说不上大,却跟那红炭一般带着火气。苏明远看她真恼了,折身抚慰道:“你别急, 我又不出府,无非是……去毓姑娘那边看看。她前阵子病得凶险,虽转好些,今日风雨大,不知身体如何了。”漓桃不则声,却已把火拨 子搁下,小丫头忙扶住了。漓桃亲去收拾雨具,是一顶月白里子暗金扣顶踯躅红羽毡帽、一袭墨澜闪翠鸭头裘、一双圆头彩画沙棠屐,却 又不直接穿戴,先将苏明远头发束了,又披一件湖色绣枝梅纹袍子,将那防水而不保暖的鸭头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燃烧过程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研究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对于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角度出发,详细阐述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二、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1.1 氮氧化物的形成途径氮氧化物主要由两种形式存在: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在燃烧过程中,这两种氮氧化物的形成途径如下:(1)燃料中的氮元素与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N2 + O2 → 2NO(2)一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2NO + O2 → 2NO21.2 影响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形成的主要因素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燃料特性:燃料中的氮含量、燃料中的硫含量、燃料中的微粒直径等都会影响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

一般来说,含氮量较高的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氮氧化物的可能性较大;含硫量较高的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硫酸盐型氮氧化物;微粒直径较小的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更容易形成NOx。

(2)空气特性:空气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都会影响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

一般来说,空气温度较高、湿度较低、氧气浓度较高时,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可能性较大。

(3)燃烧器结构:燃烧器的形状、尺寸、材料等都会影响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

一般来说,火焰较宽、焰心较高的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氮氧化物的可能性较大。

三、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分析2.1 燃料中的氮元素与氧气的反应燃料中的氮元素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这些燃料在燃烧过程中,氮元素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

这一过程是一个经典的化学反应,其反应式为:N2 + O2 → 2NO在这个反应过程中,燃料中的氮元素和氧气的原子数之比决定了一氧化氮(NO)的产率。

氨气和氮氧化物化学方程式

氨气和氮氧化物化学方程式

氨气和氮氧化物化学方程式氨气和氮氧化物是两种常见的氮化合物,它们在大气环境中的生成和转化对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分别介绍氨气和氮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并解释它们的生成和转化过程。

一、氨气的化学方程式及生成和转化过程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是氮的一种化合物。

氨气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生成:1.1 氮化肥的分解氮化肥在土壤中分解时会释放氨气。

例如,尿素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

当尿素施用到土壤中后,尿素会被土壤中的酶水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CO(NH2)2 + H2O → 2NH3 + CO21.2 生物代谢过程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也会产生氨气。

例如,人和动物的代谢产物尿液中含有尿素,尿素在水的作用下会分解产生氨气:CO(NH2)2 + H2O → 2NH3 + CO21.3 工业生产氨气也可以通过工业生产的方式获得,例如通过哈伯-Bosch合成反应。

该反应是将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下催化反应生成氨气:N2 + 3H2 → 2NH3氨气在大气环境中也会发生一系列的转化过程。

例如,氨气可以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铵:2NH3 + H2SO4 → (NH4)2SO4氨气还可以与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氮气和水:4NH3 + 6NO → 5N2 + 6H2O二、氮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及生成和转化过程氮氧化物是指一系列含氮和氧元素的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氧化亚氮(N2O)和氮氧化物(NOx)。

它们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生成:2.1 燃烧过程燃烧过程是氮氧化物的主要生成途径之一。

在高温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2 + O2 → 2NO一氧化氮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2NO + O2 → 2NO22.2 工业生产氮氧化物还可以通过工业生产的方式获得,例如汽车尾气排放、燃煤和燃油等工业过程会释放大量的氮氧化物。

2.3 生物过程生物体内的某些代谢过程也会产生氮氧化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将40mLNO和NO2的混合气体跟 20mLO2同时通入装满水倒立于水槽中 的量筒中,发现有5mL气体剩余,问原 NO和NO2混合气体的体积组成是什么?
1、若剩余气体为O2,则无NO和NO2剩余, 设原有NO2体积为x, 则NO的体积为(40-x)
3NO2+H2O=====2HNO3+NO
3
4NO+3O2+2H2O=====4HNO3
43 y+(40-y)/3-520
y=27.5mL, 则NO2体积为12.5mL
课 堂 练 习
把9mLNO气体装入试管,倒立于 水槽中,逐渐通入O2,当试管中 剩余气3mL时,通入O2的体积可
能是(BD )
A、9ml
B、4.5ml
C、3ml
D、9.75ml
雷雨发庄稼
氮氧化物(NOx)对环境的污染
NOx的来源:氮肥的生产、金属的冶 炼、汽车等的使用.
NOx的危害:①形成酸雨
②形成光化学烟雾
NO2+O2→O3
O3+CxHy→光 有毒烟雾
③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
氮的氧化物、氟氯烃(氟利昂)等。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污染
关于NO2、NO、O2混合气体溶于水的计算
例1:在标况下,把一个50mL量筒装 满水, 倒置于水槽中,先通入 10mLNO,然后通入20mLO2,问最 后剩余气体为多少?
解: 4NO+3O2+2H2O=====4HNO3
4mL 3mL
10mL x
X=7.5mL
现有氧气20mL,所以O2过量,
返回
应根据NO的体积计算,剩余氧气有12.5mL.
三.氮气的化学性质
(稳定,很难与 其他物质反应)
1.氮气跟氢气的反应(合成氨N)2+O2.mpeg
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工业合成氨)
2.氮气跟氧气的反应 N2+O2 放电 2NO
3.氮气跟某些金属的反应
点燃
N2+3Mg
Mg3N2四、氮的氧化物源自N2O、NO、N2O3、NO2、N2O4、N2O5
一般NO2、NO、O2与H2O反应, 可归纳成四种情况: (1)NO和O2混合溶于水
4NO + 3O2 + 2H2O = 4HNO3 (2)NO2和O2混合溶于水
4NO2 + O2 + 2H2O = 4HNO3
(3)NO和NO2混合溶于水 3NO2 + H2O = 2HNO3 + NO
(4)NO、NO2、O2三种混合溶于水
例2:将12mLNO2与O2混合气体被水充分 吸收后,发现剩余2mL气体 ,问 原混合气体体积各为多少?
讨论:(1)若剩余气体为O2,则
4NO2 + O2+2H2O=====4HNO3 ΔV
4mL 1mL
5mL
x
12-2=10mL
X=4 ╳10/5=8mL
所以有O2 = (12-8)mL= 4mL
1、NO和O2混合
2NO + O2 = 2NO2 ×3 +)3NO2 + H2O = 2HNO3 + NO ×2
4NO + 3O2 + 2H2O = 4HNO3
2、NO2和O2混合
叠加法:
3NO2 + H2O = 2HNO3 + NO ×2
+) 2NO + O2 = 2NO2
4NO2 + O2 + 2H2O = 4HNO3
(2)若剩余气体是NO,则
3NO2+H2O=====2HNO3+NO
6mL
2mL
4NO2+O2+2H2O=====4HNO3 4mL 1mL
4x
x
4x+x+6=12 X=1.2mL 所以有NO2:6+4 ╳ 1.2=10.8mL 返回
1
x
x/3
4NO+3O2+2H2O=====4HNO3
43
40-x+x/3 (20-5) X=30mL
VNO=10mL
故原气体组成为:VNO2=30mL
2、若剩余气体为NO,无O2、NO2剩余 设原NO体积为y,则NO2体积为(40-y)
3NO2+H2O=====2HNO3+NO
3
1
40-y
(40-y)/3
无色
红棕色 无色
2NO2
N2O4(NO2和N2O4均无纯净可言)
NO、NO2都是大气污染物,有毒 NO2易溶于水,氧化性强,使湿润KI-淀 粉试纸变蓝.
NO和NO2的转化
放电或高温
N2 + O2 == 2NO(无色,难溶于水)
2NO + O2 = 2NO2 红棕色,易溶于水 3NO2 + H2O = 2HNO3 + NO (工业制硝酸)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一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氮的存在
空气: N2 血红蛋白中
叶绿素中
一.氮气的物理性质
氮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稍小,熔、 沸点低,难溶于水的气体
二.氮分子的结构
1、化学式
N2
2、电子式:
N
N
3、 结构式: N≡ N
ⅤA族,常见化合价:-3,+1,+2,+3,+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