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七章..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七章..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七章..

第七章燃烧设备、辅助设备及系统

一、本章结构及主要变化

本章共有6节,由“7.1基本要求”、“7. 2燃烧设备及系统”、“7. 3制粉系统”、“7. 4汽水系统”、“7.5锅炉水处理系统”、“7.6管道阀门和烟风挡板”组成。本章主要变化为:

●增加了燃烧设备及燃烧系统的要求;

●增加了煤粉锅炉制粉系统的要求;

●增加了锅炉水处理设备及系统的内容和要求。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锅炉的燃烧设备、辅助设备及系统配置提出的总体要求。内

容包括:燃烧设备及系统、制粉系统、汽水系统、锅炉水处理系统、管选阀门和烟

风挡板等设备及系统。其配置的原则是,首先强调了与锅炉型号规格相匹配,在满

足锅炉性能的前提下应保证运行安全、节约能源[即:节约燃料(包括点火稳燃用)、降低系统自身电耗]其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所称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

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该法

同时指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

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解释解释:本条放是对锅炉燃烧系统应当根据锅炉设计燃料进行配置的规定锅炉燃

烧系统包括燃烧方式、炉膛型式、燃烧设备和燃料制备系统。不同的燃料有不同的

燃烧特性。锅炉燃烧系统不与燃料相匹配,将导致燃料燃烧困难、不易燃尽、能耗

●条款解释:本条款主要是对燃烧器安全技术及其型式试验的要求;燃油(气)锅炉

燃烧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不但关系到安全.同时也步及环保和节能。为了保障燃

烧器的安全运行,考虑到环保和节能的要求,2008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实施的特

种设备安全技术法规TSG ZB001-2008《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针对燃

油燃气燃烧器的结构与设计、安装与系统、运行与维护,安全与控制装置、技术资

料与铭牌要求等做出了规定。其中,对重要的点火装置和火焰监测装置做出如下规

定:

第十三条燃烧器应当设有点火装置,并且能够保证点火燃烧器或主燃烧器的安全点火。

第十四条燃烧器应当设有火焰监则装置,并且符合以下要求;

①能够验证火焰是否点燃;

②火焰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能够使其不受外部信号的干扰;

③在点火火焰和主火焰分别设有独立的火焰监测装置的场合,点火火焰不能影响主火焰的检测。

根据TSG ZB001-2008《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第五、六条的规定,燃烧器在设计定型后,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具有燃烧器型式试验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燃烧器检测机构)进行型式试验,取得型式试验合格证书,方能投入使用,并且每4年进行一次抽查。型式试验按照《燃油(气)燃烧器型式试验规则》(TSG ZB002-2008)进行。《燃油(气)燃烧器型式试验规则》(T SG ZR002-200)针对燃油(气)燃烧器的安全技术性能和主要技术参数的试验项目和方法等做出规定,同时对试验报告做出统一要求。

●条款解释:本条是燃油(气)燃烧器与上游之间应有手动快速切断阀的规定。需要

时,可以用手动的方法切断燃油(气),切断阀的设置地点应便于操作并能防止误

触、误碰、误操作。

●条款解释:为了保证安全用气,本条款是对具备燃气系统的锅炉,在燃气供气主营

路上,应当装置具有联锁功能的放散阀组做出的规定。

燃气系统:由气源、输配系统(包括:承压燃气管道系统和调压系统等)和用户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组成中缺一者,不认为具备燃气系统。

供气主管路:如释图7-1所示,锅炉房主管路为入室母管和干管,支管为单一终端设备管路。

燃气系统管路上设置放散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335洲与《城镇燃气切断阀和放散阀》,放散阀是一种当某种暂时原因使控制点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即排放一定量的气体的阀。燃气安全放散阀用于监视整体设备各级调压器的出口压力,当超压时可自动开启,释放超压燃气,达到保护下游设备的作用,保证用户的安全用气。放散阀主要实现三个作用(1)超压泄放(超压放散);(2)管路吹扫置换泄放(吹扫放散);(3)管路内泄漏泄放(泄漏放散)。泄放出的气体均通过泄放管排到安全区域。

1.对于超压放散

释图7-1

(1)在燃气主管道上,按照城市燃气设计规范及锅炉房设计规范都要设置放散.但这种放散是安全作用的放散。在燃气主管道上,燃气调压站出口管路上必须设置自动安全放散阀。因为燃烧器配套的安全切断阀及二级调压阀一般均为低压阀,需要保护,如果超压导致安全阀及二级调压阀失灵,则有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在运行中,如果燃气调压站超压,就会导致燃烧器的运行不稳定,甚至出现不安全事故。因此,自动放散阀对管路和设备其有高压自动保护的功能。当压力高于设定值时,放散阀自动开启,气体泄放到放散管排出泄压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放散阀关闭。

(2)在进燃烧器前的各分支管路上,由于TSG ZB00l-2008《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第十八条已规定燃烧器主燃气控制阀系统上游至少设置一只压力控制装置,且该压力控制装置联锁主燃气控制阀。该要求实现了对设备(燃烧器)的超压保护(支管管路超压由主管超压泄放保护系统进行保护),因此没有必要在支管路上再增加一层起安全作用的具有联锁功能的放散保护。

2.对于吹扫放散和泄漏放散

吹扫放散目的是在检修或点火前,将管道内的空气/燃气混合物吹扫干净。

一般在管通的盲端设置放散管,在放散管根部设置手动切断阀,用于在吹扫过程中,实现放散管的关闭和打开。但对于吹扫放散,目前只在技术手册上有这种做法,尚未见各种规范和标准的强制要求,实际情况也表明,一些中小功率燃烧器的燃气管道上也未设置吹扫放散,因此此处也不做要求。

泄漏放散是为了预防管道内泄漏,保护下游设备而采取的措施。一般在被保护设备安全切断阀上游管段设置自动放散阀,自动放散阀与安全切断阀形成互锁方式使用。由于TSGZB001-2008《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已规定额定输出热功率大于1200kW的燃烧器,主燃气控制阀系统设置阀门检漏装置,因此此处不再对阀门泄漏做强制泄漏放散要求。但如果燃气控制阀系统带有泄漏放散的,其放散管有要求,即TSG ZB001-2008《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第二十八条“带放散装里的燃气控制阀系统,放散管的直径应当不小于上游主燃气控制阀有效孔径的25%。”以及第四十一条“燃气控制阀系统带放散阀的,其排空管出口必须直接通向室外,且高于建筑物2m。”

在投产、停炉、检修时要对管道进行试压、吹扫、气体置换等作业。进行此类作业,是对自动放散阀上游法兰进行盲板封堵后,通过旁通手动阀开启进行作业气体的放散。此时为防止管路终瑞设备损坏,均在支管路手动切断阀上游法兰处进行盲板封堵。支管手动切断阀

下游不参与主管路的试压、吹扫和气体置换。

综上所述:只对锅炉房燃气主管要求设置具有联锁功能放散阀组。支管路如果具备调压功能,从安全可靠性出发,建议也应配置具有联锁功能的放散阀组。本条款也适用于具有燃气系统的使用燃气点火的锅炉。

●条款解释:针对燃用高炉煤气、焦炉谋气等气体燃料的锅炉的燃气系统,本条款明

确规定对其要安装一氧化碳等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和燃气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安全的

规定。一氧化碳等有害可燃气体的泄漏不仅会造成火灾隐患,还会发生人身伤亡事

故。国内钢铁企业的锅炉经常燃用高炉煤气,由于高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管路的泄漏会引起人员的中毒死亡。在炉前支管路系统、炉前总管路系统及危险点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煤粉锅炉点火装置的要求。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相对贫乏和国

际石油价格上涨,节约燃煤锅炉点火、稳燃用油对降低运行成本十分重要。近年来

等离子点火装置、微油点火装置等节油燃烧技术已很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大型火电

机组锅炉,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该项技术的应用,符合国家的能源政策。在使

用过程中要注意锅炉与点火设备的配合,防止燃烧器的结焦、烧损、控制好锅炉的

升负荷速率、加强锅炉尾部受热面的吹灰、注意再热器的保护等。对于不采用上述

节油点火装置的锅炉,也应使点火装置具有适当的调节功能。煤粉锅炉的点火设备

应具有足够的容量,防止由于点火输入能量小,不足以维持正常着火的情况下继续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前进料口处密封措施和启动床料的规定

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给煤入炉点通常位于炉膛来压较高的部位,为防止烟气反窜烧

毁给煤机,需在每段给煤机的入口处引入风压高于给煤点床压的二次风(或一次

风),对给煤系统加以密封。

当循环流化床锅炉用床砂启动时,若Na2O和K2O过多(国外提供的数据用床莎启动时,床砂中Na2O含量应小于2%,K2 O含量应小于3%。用原床料启动时碳含量应小于2%),因其熔点较低,易造成床料结块,甚至结焦。当用原床料启动时,碳含量大也易造成床面结焦。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具有高脱硫效率、低NO x排放、高碳燃尽率、燃料停留时间长、强烈的颗粒返混、均匀的床温、燃料适应性广等优点,被公认为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洁净谋燃烧技术。随着CFB锅炉燃烧技术的不断发展,CFB锅炉容量也在快速增

大,大型化高参数已成为CFB锅炉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国外已完成600MW级及800 M W 级的超临界大型CFB锅炉设计,300MW CFB锅炉已进入商业化阶段。循环流化床锅炉一般由循环流化床燃烧室、高(中)温分离器、固体物料循环系统、给料系统、尾部受热面等组成。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煤粉管道中风粉混合物流速的限定。为了避免在煤粉管道中,

发生煤粉沉积而引起煤粉爆燃,按照电力行业的规定,原则上,直吹式制粉系统从

磨煤机分离器出口至煤粉燃烧器的管道中,风粉混合物流速应不低于18m/s。煤粉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煤粉管道间应当具有良好的风粉分配特性的原则要求。良好

的风粉分配特性是锅炉高效、清洁燃烧的必要条件,也是锅炉安全运行的保证。良

好的风粉分配特性可以使锅炉沿宽度方向温度场分布均匀,避免产生热力偏差。

根据电力行业的要求,各燃烧器(或者送粉管)之间的偏差不宜大于下列要求:

①风量偏差不大于5%;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防止制粉系统爆炸的规定。我国电力行业长期以来在防止制粉

系统爆炸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在DL/T435-2004《电站煤粉锅炉炉膛防爆规程》和

DL/T5203-2005《火力发电厂煤和制粉系统防爆设计枝术规程》中对防爆要求作了

原条款:《蒸规》第181条。

《蒸规》第181条锅炉的给水系统,应保证安全可靠地供水。

锅炉房应有备用给水设备。给水系统的布置和备用给水设备的台数和容量由锅炉房设计单位按设计规范确定。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锅炉给水系统的安全要求。本条款是对《蒸规》第181条的修改,

删除了“锅炉房应有备用给水设备”规定,将“给水系统的布置和备用给水设备的台数和容量,由锅炉房设计单位按设计规范确定。”改为“给水系统的布置、给水设备的容量和台数按照设计规范确定”。

锅炉的给水系统,应保证可靠地向锅炉供水。给水系统包括水源(软水箱)、给水泵(包括备用给水泵)、给水管和有关阀门。给水系统必须处于正常状态,才能保证锅炉运行时连续不断向锅炉供水。

锅炉给水泵的数量和容量的规定。给水泵的总流量应能满足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时所需给水量的110%。给水量应包括锅炉蒸发量和排污量。是否需要备用给水泵以及其数

原条款:《蒸规》第177条(略)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锅炉应当装设自动给水调节装置的规定。保留《蒸规》第177

条规定,将“司炉工人”修改为“锅炉操作人员”。锅炉运行中要不断向锅炉内进水。

由于锅炉负荷的变化,向锅炉内的进水量不是均衡的。锅筒内水位变化、蒸汽流量等信号驱使自动给水调节器动作,加大或减小向锅炉内进水。给水调节系统分为单冲量、双冲量和三冲量三种形式。单冲量调节器仅是根据水位一个信号而改变调节阀的开度;双冲量调节器是根据水位信号和蒸汽流量信号改变调节阀的开度,双冲量调节器的调节效果和准确性要优于单冲量调节器;三冲量调节器是根据水位信号、蒸汽流量信号和给水流量信号改变调节阀的开度。锅炉进水量的调节,除自动给水调节器外,还应在便于操作的地点装设手动控制的给水装置,一旦自动给水调节器发生故障,能够及时对锅炉进水。

对于根据额定蒸发量的大小来要求装自动给水调节器,自1987年版规程规定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的锅炉应装自动给水调节器以来,证明是可行的,有利于锅炉保持正常水位,防止发生缺水造成事故。

原条款:《蒸规》第180条(略)。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工作压力不同的锅炉配置相应蒸汽管和给水管的安全要求。工作

压力不同的锅炉,应有各自独立的蒸汽管道和给水管道,以便锅炉运行相互不干扰。若采用蒸汽母管,在压力较高的蒸汽管道上应装有自动减压装置,以防止蒸汽母管超压,也避免影响压力较低的锅炉的正常运行。在工作压力较低的蒸汽管道侧应装防止超压装置,使母管中压力较高的蒸汽不能进入低压侧。

对于采用给水总管时,压力差的要求不是太严格,不同压力的压力差只要不超过最高压力的20%,就可以直接由总给水管向锅炉给水。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带有外置换热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见释图7-2)而设置紧急补

给水系统的规定。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及热回路内有大量的热物料,其蓄热量很大。当电厂失电时给水泵停运,锅炉给水中断,此时这些高温物料将放出蓄热传递给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等受热面。水冷壁中的存水继续蒸发,锅筒水位下降。对于有外置换热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外置换热器中的过热器和再热器被物料淹没,其传热量很大,因此更为危险。为保证有足够的蒸汽冷却和维持正常的锅筒水位,对带有外置换热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应设置紧急补给水系统用柴油泵补水。见释图7-3

释图7-2带有外置式换热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示意图

原条款:《蒸规》第175、176条。

《蒸规》第175条不可分式省煤器入口的给水管上应装设给水切断阀和给水止回阀。对于单元式机组,锅炉的给水管上可不装给水止回阀。可分式省煤器的入口处和通向锅筒(锅壳)的给水管上都应分别装设给水切断阀和给水止回阀。

《蒸规》第176条给水切断阀应装在锅筒(锅壳)(或省煤器入口集箱)和给水止回阀之间,并与给水止回阀紧接相连。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锅炉给水管上装设给水切断阀和给水止回阀及其相互位置的规

定。本条款对《蒸规》第176条、第175条规定进行合并修改,新规程规定“单元机组省煤器入口可不装切断阀和止回阀”,是因为单元式机组锅炉的给水泵的出口处均装有止回阀和切断阀。

“给水切断阀应装在锅筒(锅壳)(或省煤器入口集箱)和给水止回阀之间,”的思路,是在80年版规程以来的保留条款,其安装位置是按水的流动方向,切断阀在止回阀之后。

给水管上装切断阀和止回阀,一方面可以切断或调节(切断阀有调节流量的作用)进入省煤器的给水,同时一旦给水泵发生故障可防止省煤器中的水倒流。

原条款:《蒸规》第173条。

《蒸规》第173条主汽阀应装在靠近锅筒(锅壳)或过热器集箱的出口处。单元机组的锅炉,主汽阀可以装设在汽机入口处。立式锅壳锅炉的主汽阀可以装在锅炉房内便于操作的地方。锅炉与蒸汽母管连接的每根蒸汽管上,应装设两个切断阀门,切断阀门之间应装有通向大气的疏水管和阀门,其内径不得小于18mm。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主汽阀设置的规定以及对锅炉与蒸汽母管连接时的安全要求。本

条款是对《蒸规》第173条规定修改。增加了“锅炉出口与第一个切断阀(主汽阀)间应当装设放汽管及相应的阀门”。

主汽阀的位置主要是考虑操作方便,一般情况下是装在靠近锅筒或过热器集箱出口处。

锅炉与蒸汽母管连接的每根蒸汽管上应装两个切断阀,这是对多台锅炉并联于同一根蒸汽母管的要求,保证严密切断锅炉与蒸汽母管的通路,同时又能防止运行锅炉对停用锅炉的影响。切断阀包括截止阔和闸阀。截止阀不仅有切断蒸汽通路的作用,还有调节蒸汽流量的作用。闸阀只有切断通路的作用,而无调节流量的作用。

两个切断阀之间应有通向大气的疏水管和阀门。锅炉启动前打开疏水管上的阀门,放出两个阀门间的冷凝水,防止锅炉启动后发生水击现象。锅炉启动后,应将疏水管上的阀门关闭。

主汽阀前应当设置放汽管及相应的阀门是新增内容。多台锅炉并联运行时,在每台锅炉的主汽阀前应当设置放汽管及相应的截止阀。对母管制的电厂或用户,当一台锅炉停炉检修时,在关闭锅炉主汽门后应先开启放汽管的手动截止阀,确认未发现蒸汽流出后,方可启动检修程序,以防蒸汽泄漏伤人。

原条款:《蒸规》第174条。

《蒸规》第174条额定蒸发最大于或等于2201/h的锅炉应装设遥控的向空排汽阀。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未设远程控制排汽阀或者动力驱动泄放阀的规定。本条款对《蒸

规》第174条进行了修改,将“额定蒸发最大于或等于220t/h的锅炉”改为“A级高压及以上锅炉未设置有可回收蒸汽的旁路系统时”,将“应装设遥控的向空排汽阀”改为“应当装设远程控制向空排汽阀或者动力驱动泄放阀”。

对于A级高压及以上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220t/h的锅炉),基本上都是用于发电(配50MW或及其以上发电机组)。当由于某种原因汽轮机甩负荷时,如锅炉没有设置可回收蒸汽的旁路系统,锅炉不可能与汽轮机同步停炉,为了防止锅炉超压,必须及时采取向空排汽措施。由于锅炉锅筒(或过热器出口集箱)的位置较高,锅炉操作人员从操作室到锅筒上直接排汽时间来不及,因此要求在锅炉操作室内装设向空排汽阀或者动力驱动泄放阀的远程控制装置,以便在紧急情况时将锅炉内的蒸汽排出,防止锅炉超压。排汽阀的排放能力

原条款《蒸规》第179条(略)。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有聚集空气处应装设排气阀的规定。本条款是对《蒸规》第179

条规定的保留。在锅炉一些易于聚集空气的位置应设置排气阀,以便锅炉启动前顺利上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锅炉配置水处理系统的要求。由于锅炉参数、类型不同,给水和

锅水加药处理的方式也就不同,规程不便于一一列出给水和锅水加药处理的方式和加药种类,只能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为了规范水处理系统设计,分别规定了工业锅炉和电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A级高压及以上锅炉应配备连续监控水汽质量的规定。随

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对A级高压及以上发电锅炉,配备在线化学仪表,连续监控

水汽质量。

同时有条件的还可配置微机监控,以确保安全稳定的生产。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水处理设备制造质量的原则规定。为了控制水处理设备的制

造质量,水处理设备制造质量应该符合JB/T2932《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GB 18300

《自动控制钠离子交换器技术条件》、GB/T19249《反渗透水处理设备》、HG/T 3134

《流动床钠离子交换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JB 10325《锅炉除氧器技术条件》、DL/T

原条款:《蒸规》第]71条。

《蒸规》第171条几台锅炉共用一个总烟道时,在每台锅炉的支烟道内应装设烟道挡板。挡板应有可靠的固定装置,以保证锅炉运行时,挡板处在全开启位置,不能自行关闭。

●条款解释:本条款是对几台锅炉共用总烟道的要求。本条款是对《蒸规》第171

条规定的修改,将“挡板应有可靠的固定装置”改为“装设有可靠限位装置的烟道

挡板”;删除了原条款“以保证锅炉运行时,挡板处在全开启位置,不能自行关闭”

的要求,这样修改,保留了原意,文字更简练。

本条款是自1980年版规程以来一直保留的内容。主要是根据1979年大港电厂炉膛爆炸事故教训提出来的。此台锅炉烟道内的挡板既无操作装置,也无固定装置。运行中,烟道有一定程度的振动,加上烟气流动时对挡板产生一个关闭的力矩,造成挡板关闭。大港电厂炉膛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烟道内的挡板在锅炉运行时自行关闭导致炉膛内压力升高,燃烧恶化,引起熄火,发生炉膛爆炸。

几台锅炉共用一个总烟道时,在每台锅炉支烟道内装设有可靠限位装置的烟道挡板,防止运行锅炉的烟气串入到停用锅炉的炉膛或烟道内,以保证停运锅炉支烟道内的挡板处于关闭状态,运行锅炉的烟道挡板处于全开启的位置。

原条款:《蒸规》第172条(略)。

●条款解释7. 6(2)、(3)条款是对锅炉管道阀门和烟气挡板标识的规定。规程规定

锅炉管道上的阀门和烟风系统挡板有明显标志,有利于操作人员正确判断调节阀门

的状态,避免将阀门的关闭状态误认为开启状志,防止误操作造成不良后果。装设

在便于操作的地点,目的是便于操作。

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安全系统评估规章制度

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制度文本 目录 1 围 (2)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3概述 (3) 4安全评估工作要求 (4) 5安全评估总体思路 (6) 6业务安全风险评估 (7) 7企业安全保障能力评估 (13)

1 围 本制度适用于****科技(以下简称“我司”) ************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的工作要求、组织流程、评估容和方法进行了描述和规,本制度涉及的互联网不包括专用网,仅指公众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 本制度适用于在通信行业中组织开展的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工作。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1 信息安全security 信息安全是指互联网技术、业务、应用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的公共信息容应该满足《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2.1.2 信息安全事件security incident 由于互联网技术、业务、应用自身的特性和功能,或被恶意使用,导致互联网技术、业务、应用被利用制作、复制、发布、传播信息,组织非法串联等,对信息安全危害情况。 2.1.3 信息安全风险security risk 互联网技术、业务、应用被利用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及其对经济正常运行、社会稳定、国家安全造成的影响 2.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IP Internel Protocol 互联网协议

3概述 我司************的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以下简称“安全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识别和分析互联网技术、业务、应用可能引发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评估我司配套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是否能够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信息安全事件发生的管理对策和安全措施,为最大限度地保障互联网技术、业务、应用的信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的目标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技术、业务、应用的管理,帮助我司提早防潜在安全风险,提早部署安全保障措施,促进互联网创新健康发展。 4安全评估工作要求 4.1安全评估对象 安全评估的对象是基础电信企业及增值电信企业(含三网融合涉及的广电企业)运营的互联网技术、业务或应用。 4.2安全评估启动条件 互联网技术、业务或应用满足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

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某项目建设期为两年,每年贷款100万元,贷款利率为10%,第三年开始投产,则建设期利息是万元。 2、已知某项目第五年的净现金流量和累计净现金流量分别是100万元和-100万元,第六年的净现金流量和累计净现金流量分别是200万元和100万元,则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是年。 3、如果某项目每年的总成本费用是1000万元,其中折旧费是150万元,摊销费50万元,利息支出20万元,生产成本500万元,其年经营成本是万元。 4、如果去年银行活期存款的名义利率是10%,通货膨胀率是12%,应用精确计算方法,去年的实际利率是。 5、某项目第五年的利润总额是-100万元,第六年的利润总额是200万元,如果所得税率是30%,那么第六年应缴纳的所得税是万元。 6、某项目可能获得的净现值分别是-2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250万元,对应的概率分别是0.1、0.2、0.4、0.3,则该项目净现值的期望值是万元。 7、已知年名义利率是10%,如果每月计算一次利息,则年有效利率是。 8、如果某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是1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是50万元,建设期利息是15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是250万元,则该项目的建设工程总造价是万元。 9、某项目在第五年的销售收入是1000万元,经营成本是30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是50万元,所得税是150万元,利息支出是30万元,则当年的净现金流量是万元。 10、已知e = 2.72,如果年名义利率是10%,采用连续复利计息法,则年有效利率是。 11、如果去年年名义利率是10%,通货膨胀率是12%,应用粗略计算法,去年的实际利率是。 12、某项目的初始投资是1000万元,净现值是400万元,那么该项目的净现值比率是万元。 二、单选题 1、关于“经济”在技术经济学中的含义,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社会再生产过程 B、社会经济制度 C、经济总量 D、经济效益 2、建设工程总造价最终不会形成下列哪项资产。() A、固定资产 B、流动资产 C、无形资产 D、递延资产 3、下列哪项关于利息的表述是错误的。() A、固定资产投资借款产生的利息全部计入建设项目总投资 B、建设期利息是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在建设期产生的各年利息之和 C、流动资金借款在第一年采用全年计息法

第七章-冷却系统设计

第七章冷却系统设计 在注塑过程中,对模具型腔进行填充的塑胶熔体温度达220°--230°,甚至更高,这使得模具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其模具温度将会很高,而顶出来的已成形的塑胶产品温度也只有五六十度。在高速生产成形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制品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适宜顶出的温度?这里就必须考虑一个冷却的问题。使得模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从而不至于影响制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模具里面就出现了冷却系统。 高温塑料熔液进入模腔,经过冷却固化,才能得到所需制品.成型周期中一半以上时间用于对制品的冷却,可见其对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意义;由于制品形状复杂,壁厚不均,充模顺序不同等因素,使塑料在固化过程中,不同位置温度不一样,这种热交换产生的应力会直接影响制品尺寸精度及外观.冷却系统的设计理念就是保持与塑料特性,制品质量相适应的温度.最大限度消除或减少这种应力,改善塑料的物理性能,得到高质量制品;冷却系统以冷却水道(运水)为主.其工作目的不仅仅使模具冷却,而且要把成型过程中塑料熔液带给模具的高温不断散发掉,使模具保持恒定温度,控制塑料熔液冷却速度(冷却速度太快会影响填充,太慢会因温度过高引起制品产生缺陷和使成型周期加长.) 模具的冷却方法有水冷却、空气冷却、油冷却等, 1、用水冷却模具,这种方式最常见,运用最多。 2、用油冷却模具,不常见。 3、用压缩空气冷却模具。 4、自然冷却。对于特简单的模具,注塑完毕之后,依据空气中与模具的温差来冷却。本章我们将以最普通的冷却方式―――水冷却,来讲述模具设计中冷却系统的设计。

6.1 常用冷却方式介绍 用水冷却模具,其实也就是在模具当中钻些管道通过水流进行冷却,简称“运水”设计。运水设计虽说理解上简单,但具体设计还颇需要仔细考虑一番:譬如,冷却管道该如何布置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等等,下面我们将详细讲解。 6.1.1 直通式水路 直通式水路可分为直通模板式和直通模板模仁式两种。这两种方式存在一个很小的差别,但这个差别往往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这个差别就是水管接头固定的位置不一样:直通模板式水路水管接头固定在模板上,而直通模板模仁式水路的水管接头固定在模仁上,这样的话,才能密封,不致于漏水。由于水管接头位置不一样,其样式也有一些变化。主要是锁定螺纹部分。如下图。 图 图 直通式水路还有其它的形式,如图所示:

转向系统设计

标题 转向系统设计与优化 摘要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按照驾驶员的意志经常改变行驶方向,即所谓汽车转向。用来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统。汽车转向系统的功能就是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汽车转向系统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对转向系统进行优化,从而使汽车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安全。本次设计是EPS电动转向系统,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该系统是由一个机械系统和一个电控的电动马达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动力转向系统。EPS系统主要是由扭矩传感器、电动机、电磁离合器、减速机构和电子控制单元等组成。驾驶员在操纵方向盘进行转向时,转矩传感器检测到转向盘的转向以及转矩的大小,将电压信号输送到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转矩传感器检测到的转距电压信号、转动方向和车速信号等,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使电动机输出相应大小和方向的转向助力转矩,从而产生辅助动力。汽车不转向时,电子控制单元不向电动机控制器发出指令,电动机不工作。该系统由电动助力机直接提供转向助力,省去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所必需的动力转向油泵、软管、液压油、传送带和装于发动机上的皮带轮,既节省能量,又保护了环境。另外,还具有调整简单、装配灵活以及在多种状况下都能提供转向助力的特点。因此,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械系统,扭矩传感器,电动机,电磁离合器,减速机构,电子控制单元。 概述 汽车在行使过程中,需要经常改变行驶方向,即所谓的转向。这就需要有一套能够按照司机意志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它将司机转动方向盘的动作转变为车轮的偏转动作,这就是所谓的转向系统。转向系统是用来改变汽车的行使方向和保持汽车直线行使的机构,既要保持车辆沿直线

互联网新业务安全评估管理办法

互联网新业务安全评估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互联网新业务安全评估活动,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形成了《互联网新业务安全评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17年7月9日前反馈意见。下面是小编提供的互联网新业务安全评估管理办法,欢迎阅读。 互联网新业务安全评估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规范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互联网新业务安全评估活动,维护网络信息安全,促进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

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开展互联网新业务安全评估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定义本办法所称互联网新业务,是指电信业务经营者通过互联网新开展其已取得经营许可的电信业务,或者通过互联网运用新技术试办未列入《电信业务分类目录》的新型电信业务。 本办法所称安全评估,是指电信业务经营者对其互联网新业务可能引发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活动。 第四条工作原则电信业务经营者开展互联网新业务安全评估,应当遵循及时、真实、有效的原则。 第五条管理职责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对全国范围内的互联网新业务安全评估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

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互联网新业务安全评估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统称电信管理机构。 第六条鼓励创新国家鼓励电信业务经营者进行互联网技术和业务创新,依法开展互联网新业务,提升互联网行业发展水平。 第七条行业自律国家鼓励互联网行业组织建立健全互联网新业务安全评估自律性管理制度,指导电信业务经营者依法开展安全评估,提高安全评估的能力和水平。 第八条评估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法制定互联网新业务安全评估标准。 第九条评估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电信管理机构有关规定和互联网新业务安全评估标准,从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防护、网络信息安全、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等方面,开展互联网新业务安全评估。 第十条评估启动有下列情形之一

环境规划与管理作业答案

环境规划与管理 第四章、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数学基础 1、计算下面数据的各种平均值、标准差、算术平均误差和级差。 0.83,0.76,0.89,0.73,0.92,0.81,0.92,0.75,0.88,0.79,0.90,0.84 解:算数平均值: 835 .012 84 .090.079.088.075.092.081.092.073.089.076.083.0 (1) 21=+++++++++++= =+++=∑=- n i n x x x x x n i n 加权平均值: 835.012 84 .090.079.088.075.081.0292.073.089.076.083.0 (1) 1 212211=++++++?++++= = ++++++=∑∑-=- i x w w w w x w x w x w x w n i i i n i n n n w 几何平均值: 832 .084.090.079.088.075.092.081.092.073.089.076.083.01221=???????????=???=- n n G x x x x 调和平均值: 830 .084.0190.0179.0188.0175.0192.0181.0192.0173.0189.0176.0183.0112 11=+ ++++++++++= ∑= -- i n i H x n x 标准差:

0676 .0)835.084.0()935.090.0()835.079.0()835.088.0()835.075.0()835.92.0()835.081.0()835.092.0()835.073.0()835.089.0()835.076.0()835.083.0(1 121 )(112222222222221 2=-+-+-+-+-+-+-+-+-+-+-+--=--= ∑=-o x x n s n i i 算数平均误差: 057 .012 835 .084.0835.090.0835.079.0835.088.0835.075.0835.092.0835 .081.0835.092.0835.073.0835.089.0835.076.0835.083.01 =-+-+-+-+-+-+-+-+-+-+-+-= -= ?∑=- n x x x n i i 级差: {}{}19.073.092.0min max 11=-=-=≤≤≤≤k n k k n k x x R 2、对某合金中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不同的人员测定的数据为56.91,57.13,57.21,57.36,57.41,58.49,58.56,59.11,59.76,60.31,试用格拉布斯准则检验是否有应舍去的数据。 解: 算术平均值: 225.58 (1) 21== +++=∑=- n i n x x x x x n i n 标准差: 2.1)(111 2=--=∑=-n i i x x n s 取显著水平05.0=?得616.22.118.2)10,,05.0(=?=λ 偏差最大的数60.31,检验该数 616.2085.2225.5831.60<=-=p d 所以没有应舍去的数据。 3、有一组3因子数据:x 1=(1,3,4,5),x 2=(0.2,0.3,0.4),x 3=(32,35,36),试对它们进行标

信息安全评估报告

中国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信息安全评估报告 业务名称:XXXXX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XX有限公司 XXXX年X月

目录 1业务基本情况介绍 (1) 1.1业务名称 (1) 1.2业务功能介绍 (1) 1.3技术实现方式介绍 (1) 1.4(预期)用户规模 (1) 1.5市场发展情况 (2) 2安全评估情况 (2) 2.1安全评估情况概述 (2) 2.2评估人员组成 (2) 2.3评估实施流程 (3) 2.4评估结果(包括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和安全保障能力评估结果) (3) 3整改落实情况 (8) 4安全管理措施 (9) 4.1日常安全管理介绍 (9) 4.2应急管理措施介绍 (9) 4.3同类业务的监管建议 (9) 5安全评估结论及签字确认表 (9)

1业务基本情况介绍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 1.1业务名称 1.2业务功能介绍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 1.3技术实现方式介绍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 1.4(预期)用户规模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新技术新业务信息安全评估报告模板

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信息安全评估报告 产品名称:XXXXX 评估单位:XXXX XXXX年X月

目录 1.评估启动原因概述 (3) 2.产品基本情况 (3) 2.1产品简介 (3) 2.2产品功能 (3) 2.3技术原理 (3) 2.4实现方式 (4) 2.5(潜在)用户规模 (4) 2.6市场情况 (4) 3.安全评估情况 (4) 3.1评估人员组成 (4) 3.2评估实施过程概述 (5) 3.3产品信息安全风险 (5) 3.3.1不良信息传播 (5) 3.3.2用户信息安全 (6) 3.3.3网络技术风险 (6) 3.3.4第三方应用(服务)相关风险 (6) 3.3.5其他潜在信息安全风险 (7) 4.解决方案或整改情况 (7) 4.1配套安全管理措施 (7) 4.2信息控制能力 (7) 4.3信息溯源能力 (8) 4.4网络与信息安全管控建设 (8) 4.5同类产品管理建议 (8) 5.安全评估结论 (8) 6.评估人员签字表 (9)

1.评估启动原因概述 (产品预上线、用户或功能发生重大变化、日常工作或检查发现问题、电信主管机构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其他原因等)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 2.产品基本情况 2.1产品简介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 2.2产品功能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 2.3技术原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汽车设计第七章 测验题

第七章测验题(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 1、转向器的正效率 2、转向器的力传动比 3、转向系角传动比 二、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变传动比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从中部向两端传动比逐渐变大,则()。(A)齿条模数减小,压力角增大 (B)齿条模数增大,压力角减小 (C)齿条模数、压力角都增大 (D)齿条模数、压力角都减小 2、循环球式转向器螺杆导程角增加,则()。 (A)正、逆效率均减小 (B)正、逆效率均增大 (C)正效率增大、逆效率减小 (D)正效率减小、逆效率增大 3、转向器的角传动比增大,则力传动比()。 (A)也随之增加 (B)也随之减小 (C)先增加再减小 (D)先减小再增加 三、问答题(共40分) 1、什么是转向器传动间隙特性?其变化特点是什么?为什么?(10分)

2、与其它形式转向器比较,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主要优点是什么?(10分) 3、试解释为什么普通转向器存在“轻”和“灵”的矛盾?(20分)

第七章测验题(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0分) 1、转向器的正效率 功率从转向器的转向轴输入,经转向摇臂轴输出所求得的效率称为正效率。 2、转向器的力传动比 从轮胎接地面中心作用在两个转向轮上的合力2Fw与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Fh之比,称为力传动比ip,即ip =2Fw/ Fh。 3、转向系角传动比 转向盘角速度与同侧转向节偏转角速度之比称为转向系角传动比。 二、选择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D 2、 B 3、 A 三、问答题(共40分) 1、什么是转向器传动间隙特性?其变化特点是什么?为什么?(10分) 答: 传动间隙是指各种转向器中传动副之间的间隙。该间隙随转向盘转角的大小不同而改变,并把这种变化关系称为转向器传动副传动间隙特性。 传动副的传动间隙特性应当设计成中间小,离开中间位置以后逐渐加大的形状。 这样既可以保证汽车直线行驶稳定性,还可以保证磨损后调整时,转向器无卡住现象。 2、与其它形式转向器比较,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主要优点是什么?(10分) 答: 1、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 2、传动效率高;

中国联通互联网新业务信息安全评估管理办法--发布版

中国联通互联网新业务信息安全评估管理办法 (二级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互联网业务的安全运营,规范公司互联网新业务信息安全评估工作,推动安全评估规范化、流程化,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新业务安全评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信息安全评估指南》(YD/T 3169-2016)等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联通各单位开展互联网新业务信息安全评估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互联网新业务,是指各单位通过互联网新开展的电信业务,也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省通信管理局要求开展信息安全评估的电信业务。 本办法所称信息安全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系统地识别和分析新业务可能引发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能够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过程。以下简称评估。 第四条评估工作遵循“谁主管谁评估、谁运营谁评估”、

“逢新必评”和“及时、真实、有效”的原则。 第五条各单位要将互联网新业务评估工作纳入新业务上线的审批流程,确保互联网新业务上线前完成评估。 第六条评估分初评和复审两个阶段进行,初评由业务主管或运营单位(以下统称“业务单位”)组织,复审由信息安全部门组织。 第二章组织体系 第七条集团信息安全部门为全国互联网新业务评估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评估工作实施指导、监督和管理。具体职责包括: (一)负责指导、协调全国开展评估工作,并对外接口电信管理部门; (二)制定管理办法和评估流程,组织总部业务部门、子公司和省级分公司部署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评估要求; (三)对全国评估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四)组织建立总部第三方评估机构资格目录; (五)指导和组织评估人员培训; (六)建立完善总部评估专家库和总部评估复审小组;

闽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

闽江流域(福州段)水环境保护 “十二五”规划 福州市人民政府 目录

1 闽江流域福州段现状分析 (1) 1.1自然、社会基本概况 (1) 1.2污染源分布分析 (1) 1.3水环境质量分析 (3) 2 “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价 (6) 2.1“十一五”期间主要进展 (6) 2.2“十一五”期间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8) 2.3“十二五”水环境形势分析 (13) 3 “十二五”规划总则 (14) 3.1指导思想 (14) 3.2规划范围及目标 (14) 4 主要任务 (15) 4.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循环经济建设 (15) 4.2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7) 4.3闽江流域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 (19) 4.4工业污染控制工程 (19) 4.5农业污染控制工程 (20) 4.6城镇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22) 4.7闽江流域生态保护工程 (23) 5 保障措施 (25) 5.1政策保障措施 (25) 5.2组织保障措施 (26) 5.3技术保障措施 (28)

5.4资金保障措施 (29) 6 重点项目库 (30)

为巩固提升闽江流域福州段水环境质量整治成果,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和《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建生态省建设规划总体纲要》,结合环保部《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以水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为重点,规划范围包括闽江流域(福州段)内的9个县(市)区。重点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规划重点阐述闽江流域“十二五”期间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和工作任务,提出流域水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项目以及实施规划的保证措施。 1 闽江流域福州段现状分析 1.1 自然、社会基本概况 闽江流域福州段始于闽清县雄江乡,覆盖闽清、永泰、闽侯、市区、长乐等县(市),流域人口约占全市人口的69.5%,经济总量约占全市的75.4%,在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闽江福州段自淮安起被南台岛分为南北两港,北港贯穿市区与市区内河、湖泊相通,南港又称乌龙江,南北港到马尾汇合后经闽安至亭江再分南北两支入海。闽江在福州市境内流域面积8000多平方公里,河长136公里,主要支流有安仁溪、梅溪、大目溪、溪源溪、陶江、大樟溪、源里溪、井下溪、小目溪、下洞江等。 1.2 污染源分布分析 1.2.1区域污染分析 根据2010年度环境统计及污染源普查数据更新分析污染分布情况。从污染类型与行政地区分析如下: (1)工业污染方面,闽江流域福州段共有325家重点工业企业列入2010

企业内部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管理制度培训和考核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全国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2017 年度) 一、项目介绍 (1)业务需求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建设网络强国”战略部署,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强化互联网管理和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深入推进网络管控技术体系建设”的有关要求,针对通信行业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工作亟需,我单位建设了全国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安系统),形成集接入类业务安全监测与管理、日常信息化支撑等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管理能力。为了进一步完善体系化的信息安全技术管理手段,不断提高互联网安全管理功能效能和信息化水平,现就信安系统2017年度建设项目有关内容进行招标。 本次招标货物共4个包,每个投标人可就其中一个包或多个包进行投标,投标人必须对一个完整的包进行投标,不得拆分包或只对包中部分内容进行投标。投标文件须以包为单

(2)技术需求 (包含但不限于技术接口。集成必填,独立货物或服务采购可选) 见各包要求。 (3)系统需求 (包含但不限于系统构成。集成必填,独立货物或服务采购可选) 见各包要求。 二、产品清单及指标要求 重要性分为“★”、“#”和一般无标示指标。★代表最关键指标,不满足该指标项将导致投标被拒绝,#代表重要指标,无标识则表示一般指标项。 “证明材料要求”项可填“是”和“否”。选择“是”的,投标人须提供包含相关指标项的证明材料,证明材料可以使用生产厂家官方网站截图或产品白皮书或第三方机构检验报告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未提供有效证明材料或证明材料中内容与所填报指标不一致的,该指标按不满足处理。 (包1) 1.虚拟化服务器数量:12

2.业务接入交换机数量:4

《环境规划与管理》张承中主编 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1. 什么是环境管理,如何理解其内涵? 2. 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3. 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4. 简述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功绩。 5. 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功绩。 6. 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的召开背景及其主要成果。 7. 阅读全球《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并归纳其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 8.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9.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与手段。 10. 说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1. 简述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并说明各项对策包含的主要内容。 2. 试分析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制度的相关关系。 3. 请在三类相关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环境经济政策)中选择一类,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汇总该类政策执行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已颁布的各项规定(列出汇总表)。 4. 说明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构成。 5.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查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是该法的第二次修订,请比较该法二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并分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发展动向。 6. 试比较1996年版《水污染防治法》与1984年版《水污染防治法》内容的变化,并分析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发展动向。 7. 试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开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因和目的。 8. 简述八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含义和相关规定。 9. 举例说明―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实施过程对污染严重城市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10. 说明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方法,并按污染控制因子分类例表归纳常用环境标准目录。 第三章 1. 管理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定义? 2. 什么是管理的二重性特点?试采用管理二重性性质剖析我国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管理思想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4. 法约尔一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他的提出的管理职能包括哪几方面?其后哈罗协?孔茨和西里尔?奥唐奈对管理职能的分类又作了什么说明? 5. 简述现代管理不派中各种学派的管理思想的特点。 6. 简述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和控制职能的含义和作用。 7. 什么是目标管理?如何具体实施目标管理? 8. 什么是反馈控制?什么是前馈控制?试分析两种控制方式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实例。 9. 什么是环境容量?什么是环境承载力?试分析两者关系。 10. 简述工业生态学的定义及其内涵。 11. 试解释下列环境经济学的概念: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公共物品、外部性理论、物质平衡理论、庇克税、科斯定理、排污权交易。 第四章 1. 计算下面数据的各种平均值、标准差、算术平均误差和级差。 2. 对某合金中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不同的人员测定的数据为:56.91,57.13,57.21,57.36,57.41,58.49,58.56, 3. 有一组三因子数据:x1=(1, 3, 4, 5),x2=(0.2, 0.3, 0.4),x3=(32, 35, 36),试对它们进行标准化处理。 4. 某建筑材料预制厂生产a、b两种绿色环保产品,现有两种原料,第一种有72立方米,第二种56立方米,假设 5. 某城镇为防止附近河流富营养化,需消减其排放到河流中污水的含磷量。按环境标准,该城镇每年排磷总量 6. 已知下面一组数据,试用进行参数估计,并求中值误差。 第五章 1. 简述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方程式赛车转向系统设计(转向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设计(转向器设计) 2013年 5 月 30 日

方程式赛车转向系统设计(转向系统) 摘要 赛车转向系的设计对赛车转向行驶性能、操纵稳定性等性能都有较大影响。在赛车转向系设计过程中首先通过转向系统受力计算和UG草图功能进行运动分析,确定转向系的传动比,确定了方向盘转角输入与轮胎转角输出之间的角传动比为3.67;运用空间机构运动学的原理,采用Matlab软件编制转向梯形断开点的通用优化计算程序,确定汽车转向梯形断开点的最佳位置,从而将悬架导向机构与转向杆系的运动干涉减至最小;然后采用UG运动分析的方法,分析转向系在转向时的运动,求解内外轮转角、拉杆与转向器及转向节臂的传动角、转向器的行程的对应关系,为转向梯形设计及优化提供数据依据。 完成结构设计与优化后我们对转向纵拉杆与横拉杆计算球铰的强度与耐磨性校核以及对一些易断的杆件进行了校核计算,确保赛车有足够的强度与寿命。完成了对转向轻便性的计算,我们计算了转向轮的转向力矩M转,转向盘上作用力p手以及转向盘回转总圈数n,以确认是否达到赛车规则中所规定的要求以及转向的灵活性与轻便性。最后我们建立三维模型数据进行预装配,在软件上检查我们设计的转向系是否存在干涉等现象以及检查我们的转向系是否满足我们的设计要求,对我们的设计进行改进。 关键词:赛车,转向,UG,转向梯形,运动分析,齿轮齿条

The design of Formula front and rear suspension and steering system (steering system) ABSTRACT Steering System Design of a car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f driving performance, steering stability. In the car design process, first through the steering force calculations and the UG kinetic analysis we determine the ratio of steering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heel angle input and output; The principles of spatial mechanism kinetics and a related optimization program by using Matlab are applied to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patial motion of the ackerman steering linkage. By using the method,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suspension guiding mechanism and steering linkage is minimized; then UG kinetic analysis is used to analysis the motion of steering system when turning and calculating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the turning angle of inside and outside wheels, the transmission angle of steering linkage and steering box or steering linkage and track-rod, and steering box stroke. And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signing and optimizing the steering trapezoidal mechanism. After the work we calculate the ball joints tie rod strength and wear resistance, and some calculations was made on some dangerous bars, to ensure the car has enough strength and life. After carrying out a complete calculation of the portability, we calculate the torque of the wheel, the force of steering wheel on the hands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turns ,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in the car rules. Finally, we set up pre-assembled three-dimensional model data, checking the steering we designed whether there is interference phenomena and to examine whether our steering meet our design requirements, to improve

环境规划与管理总结

第一章 1. 什么是环境管理,如理解其涵? 2. 什么是环境规划,如理解其涵? 3. 简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的关系。 4. 简述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功绩。 5. 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主要成果及其历史功绩。 6. 简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的召开背景及其主要成果。 7. 阅读全球《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并归纳其基本思想和主要容。 8.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任务。 9. 简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与手段。 10. 说明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主要容,并归纳本书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1. 简述我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并说明各项对策包含的主要容。 2. 试分析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制度的相关关系。 3. 请在三类相关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环境经济政策)中选择一类,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汇总该类政策执行过程中,有关部门已颁布的各项规定(列出汇总表)。 4. 说明我国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的构成。 5. 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查通过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是该法的第二次修订,请比较该法二次修订的主要容,并分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发展动向。 6. 试比较1996年版《水污染防治法》与1984年版《水污染防治法》容的变化,并分析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发展动向。 7. 试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开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因和目的。 8. 简述八项环境管理制度的含义和相关规定。 9. 举例说明―土地利用规划制度‖实施过程对污染重城市所采取的补救措施。 10. 说明我国环境标准的分类法,并按污染控制因子分类例表归纳常用环境标准目录。 第三章 1. 管理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有代表性的定义? 2. 什么是管理的二重性特点?试采用管理二重性性质剖析我国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管理思想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4. 法约尔一般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容?他的提出的管理职能包括哪几面?其后哈罗协?茨和西里尔?奥唐奈对管理职能的分类又作了什么说明? 5. 简述现代管理不派中各种学派的管理思想的特点。 6. 简述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和控制职能的含义和作用。 7. 什么是目标管理?如具体实施目标管理? 8. 什么是反馈控制?什么是前馈控制?试分析两种控制式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实例。 9. 什么是环境容量?什么是环境承载力?试分析两者关系。 10. 简述工业生态学的定义及其涵。 11. 试解释下列环境经济学的概念: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公共物品、外部性理论、物质平衡理论、庇克税、科斯定理、排污权交易。 第四章 1.计算下面数据的各种平均值、标准差、算术平均误差和级差。

流域水环境规划

流域水环境规划 环科131-30 余治丞 摘要:本文在明确区域、水环境和环境规划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污! 出区域水环境规划的涵义,并据此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区域水环境规划的目的、意义和规划的原则、内容、步骤及方法, 最后引入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应用。 关键词:水环境保护,区域水环境,环境规划 1.绪论 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体系是指相关的各种不同的规划按一定的层次和类型所组成的具有完整的水环境质量目标、涵盖水环境管理全部要素、上下级之间存在明确的指导控制和反馈机制的系统。理想的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体系各部门之间应相互协调,包括规划的目标一致、内容的衔接、行动的协调、编制工作的程序等,最终目标还是提高规划制定的效率,保障规划实施效果。国外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将流域水环境保护相关的规划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层次分明、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整体规划。 2. 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一般内容的界定 2.1目标指标设定 流域水环境保护的空间范围不仅包括水域的范围, 还包括以水域为中心的特定区域, 包括 3 个层次的内容:(1)河水环境, 主要是河道水质、水源补给、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等生态环境状况;(2)河岸环境, 包括河岸宽度、走向、河岸建筑、河岸绿化等;(3)河道沿岸的城市建筑布局、城市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状况等。 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的时间尺度要与问题的特点相适应, 规划目标要与规划时间尺度相适应。流域水环境保护既要有长远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保证流域水环境保护行动的一贯性和持续性, 适应流域水环境保护问题的长期性特点;又要有具体的、时间尺度较短、可实施的管理行动, 以保证流域水环境保护目标实现的确定性。

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制度汇编

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管理制度 一、新技术、新业务的概念 凡是近年来在国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的新项目 (即通过新手段取得的新成果 )本院尚未开展过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临床医疗、护理新手段,称为新技术、新业务。 二、新技术、新业务的分级 对开展的新项目实行分级管理,按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分为国家级、省级、院级。 (一)国家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国医学领域里尚未开展的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业务。 (二)省级具有国先进水平的新成果,在省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业务。 (三)院级具有省先进水平,在本市及本院尚未开展的新项目和尚未使用的医疗、护理新业务。 三、新技术、新业务准入的必备条件 (一)拟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拟开展的新项目应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创新性和效益性。 (三)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所使用的医疗仪器须有《医疗仪器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经营企业许可证》、《医疗仪器产品注册证》和产品合格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医疗仪器开展新项目,一律拒绝进入。 (四)拟开展的新项目所使用的药品须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进口药品须有《进口许可证》,并提供加盖本企业印章的复印件备查;使用资质证件不齐的药品开展新项目,一律不准进入。 四、新技术、新业务的准入程序 (一)申报申报者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本院临床、医技、护理人员,须认真填写《新技术、新业务申请书》,经本科讨论审核,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送医务科。 (二)审核医务科对《新技术、新业务申请书》进行审核合格后,报请医院技术委员会审核、评估,经充分论证并同意准人后,报请院长审批。 (三)审批拟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报院长和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后,由财务科负责向市物价部门申报收费标准,批准后方可实施;医保报销与否,由医保办上报上级医保部门审批。 五、可行性论证的主要容 包括新技术、新业务的来源,国外开展本项目的现状,开展的目的、容、方法、质量指标,保障条件及经费,预期结果与效益等。 六、监察措施 (一)新技术、新业务经审批后必须按计划实施,凡增加或撤销项目需经技术委员会审核同意,报院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 (二)医务科每半年对开展的新项目例行检查 1次,项目负责人每半年向医务科书面报告新项目的实施情况。 (三)对不能按期完成的新项目,项目申请人须向技术季员会详细说明原因。技术委员会有权根据具体情况,对项目申请人提出质疑批评或处罚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