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源化学小苏打新生产线投产

合集下载

碳酸氢钠(小苏打)

碳酸氢钠(小苏打)

碳酸氢钠百科名片碳酸氢钠的结构式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俗称“小苏打”、“苏打粉”、“重曹”,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固体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270℃时完全分解。

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

常利用此特性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

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目录基本参数其他信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生成方法注意事项基本参数其他信息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生成方法注意事项展开编辑本段基本参数中文名称:碳酸氢钠、重碳酸钠、小苏打英文名称:Carbonicacidmonosodiumsaltsodiumbicarbonatebakingsodabicarbonatedesodiumbicarbonateofsoda是指有别于工业用碱的纯碱(碳酸钠)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小苏打是由纯碱的溶液或结晶吸收二氧化碳之后的制成品,二者本制上没有区别。

所以,小苏打在有些地方也被称作食用碱(粉末状)。

小苏打呈固体状态,圆形,色洁白,易溶于水。

编辑本段物理性质碳酸氢钠为白色晶体,或不透明单斜晶系细微结晶。

比重2.15g。

无臭、味咸,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其水溶液因水解而呈微碱性,受热易分解,在65℃以上迅速分解,在270℃时完全失去二氧化碳,在干燥空气中无变化,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

溶解度:7.8g,18 °C;16.0g,60°C 。

编辑本段化学性质与HCl反应:NaHCO₃+HCl ==== NaCl + H₂O + CO₂↑与NaOH反应:NaHCO₃+NaOH ==== Na₂CO₃+ H₂O与AlCl₃双水解:3NaHCO₃+ AlCl₃==== Al(OH)₃↓+ 3CO₂+ 3NaCl与Al₂(SO4)₃双水解:Al₂(SO4)₃+6NaHCO₃==3Na₂SO4+2Al碳酸氢钠(OH)₃↓+6CO₂↑与CaCl₂反应:2NaHCO₃+ CaCl₂==== Ca(HCO₃)₂+ 2NaCl与氢氧化钙反应:要分过量和少量。

博源新型化工有限公司150kta食用小苏打和50kta日用小苏打扩建项目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简本

博源新型化工有限公司150kta食用小苏打和50kta日用小苏打扩建项目申请立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简本

桐柏博源新型化工有限公司150kt/a食用小苏打和50kt/a日用小苏打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简本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150kt/a食用小苏打和50kt/a日用小苏打扩建项目项目概要:桐柏博源新型化工有限公司位于桐柏县安棚化工专业园区,现有工程年产10万吨小苏打。

为了满足市场需要,桐柏博源新型化工有限公司拟投资15000万元,在现有工程西侧空地上新建小苏打生产线,生产规模为20万t/a,其中包括15万t/a食用小苏打和5万t/a日用小苏打。

扩建工程拟占地23547.8m2(35.32亩),扩建生产车间15700 m2。

扩建一条年产20万小苏打的生产线,其中食用小苏打15万t/a,日用小苏打5万t/a。

表1 扩建工程基本情况一览表1.2 生产工艺生产小苏打采用低温合成法,关键设备为碳化塔,其工作原理是利用CO2溶于水的酸性与碱液反应生成NaHCO3。

工艺过程为:废母液进入兑液槽与小苏打回流母液兑合,进入碳化塔;CO2经冷却——气液分离——压缩——再冷却后进入碳化塔,气、液相在碳化塔内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精浆,进入真空带滤机在负压的状态下使固液分离,再经离心机进行二级脱水,经脱水后的湿苏打半成品进入干燥系统进行干燥,再经筛分得成品入料仓,经包装机包装后出厂。

2 工程分析2.1 废气扩建工程所用蒸汽来自中源化学,不新建锅炉,无锅炉废气的产生。

生产过程中废气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碳化塔尾气,另一种是干燥工段和包装工段产生的碱尘。

碳化塔尾气成分为CO2和H2O,产生量为0.09t/t,产生量较小;而碱尘的排放可分为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

本次扩建工程碱尘产生量通过结合现有工程运行过程中取得的碱尘监测数据(监测数据详见附件)得到。

(1)有组织含碱尘废气排放源有组织碱尘废气产生于干燥工段和包装工段。

干燥工段碱尘干燥工段采用气流干燥器进行干燥,气流干燥器自带旋风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热空气送风量为15600m3/h,碱尘产生量为540kg/h,产生浓度为34615mg/m3,旋风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对碱尘的综合去除效率为99.9%,除尘后碱尘排放浓度为34mg/m3,排放量为0.54kg/h,由一根25m高的排气筒排放,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限值(颗粒物排放浓度≤120mg/m3,排放速率≤14.4kg/h)要求。

中源化学 绿色进行时

中源化学 绿色进行时
绿 必 采储 量 约 8 6 万 吨 , 景 含 量 为 1 亿 吨 , 步 实 现 了“ 色 化 学 ” 备 的 废 物 零排 放 。 75 远 . 6
科技 创新助 力节 能减 排
科 技 是 第 一 生 产 力 。在 激 烈 的 市 场 竞
转而 以科技创新为主导 , 长产 争 中, 技创新就像一 把利剑 , 以使企业 拉 科 可 迄今 为止 , 世界 上仅有 4 个古 天然 碱 发展 方式 , 业链 条 , 展 循 环 经 济 , 现 了 经 济效 益增 所 向披 靡 。而 一整 套完 善 的科技 研发 体 发 实 矿, 即美 国绿 河 碱 矿 、 耳 其 贝 巴 扎 勒 碱 矿 土
余热利 用 、 卤站无 功补偿 、 采 电机变 化 学 工 业 污 染 引 起 了 人 们 的 高 度 重 国最 大 的天 然 碱 生 产 基 地 和 具 有 一 定 影 响 改造 , 成 使能 量系统更加 视, 尤其是从 2 世纪 9 年代 以来 , 0 0 全球 范 力 的特色产业 集群 , 为国 内最 大的天然 频改造 等节能 改造 工程 , 碱 生 产 企 业 , 导 产 品 畅 销华 中 、 南 等 1 优 化 , 现节 能 折合 标煤 2 2 主 华 9 实 60 5吨 ; 在废 围 内 逐 渐 倡 导 环 境 友 好 化 工 、 洁 生 产 丁 清
“ 好 、 色 化 学 、 洁 生 产 工 艺 等 思路 进行 研 定 程 度 上 制 约 了企 业 的发 展 。此 时 ,节 能 与 实 践 者 。 绿 清
绿色 化工 的倡 导者 与实 践者
更是关 于一个 企业未来发展 的生命线 。为 此 , 司跳 出传统 的依 赖资源 开采销售 的 公
并 韩 利 艺 等 , 学工 业 的发 展 正 朝 着 “ 色 ” 化 绿 努力 。 个 省 市 , 口 日本 、 国及 东 南 亚 市 场 。 物 处 理方 面 , 用 碱 加 工装 置 产 生 的母 在 这 股 绿 色 浪 潮 中 , 南 河 中 源 化 学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对 自己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PPT课件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PPT课件
我 国 独 创
优点: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 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克服了氨碱法的不足
侯侯侯氏德氏制榜制制碱碱碱法法法
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氨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 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 1、原料: NaCl(饱和)、NH3、CO2等
(2)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稀盐酸中 ①现象:立即有无色气体放出
②原理:CO32- +2H+ =CO2↑+ H2O
NaHCO3的化学性质

NaHCO3
与酸反应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①与Ca(OH)2反应
与碱反应 ②与NaOH反应
NaHCO3 + Ca(OH)2 == Na2CO3 + CaCO3 + 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①CO2 + H2O ②HCl(少量)
Na2CO3
NaHCO3

②NaOH
你 明 白 了吗?
1.去污粉中主要含碳酸钠,它为什么能去污?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和油脂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 2.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中灭火剂主要是碳酸氢钠,加工饼干、 蛋糕等食品时也常用到碳酸氢钠,碳酸氢钠起什么作用?
---------------------
思考:Na长时间暴露空气,最后生成什么物质?
银白色金属钠
O2
表面变暗
H2O 出现白色固体
(Na)

(生成Na2O) ②
(生成NaOH)
白色粉末状物质
风化
白色块状物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教科版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

【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教学准备】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教学过程】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导入:1、材料员领取教师事先准备好量的小苏打:观察特点,描述,记录特征,判断物品(事先不告诉是什么物品,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联系生活)板书:小苏打2、领取白醋,观察描述,记录特征,判断。

板书:白醋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1、过渡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两中物质混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状况呢?为什么?说说理由。

2、学生讨论回答猜想。

(可能有同学了解)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看究竟会怎样吧!3、实验:A我们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B混合的比例大约多少呢?可以参阅课本。

C仔细观察发生现象(看、听、摸等)4、实验交流:在实验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现象发生?(重点引导气泡的产生、来源和性质)三、验证产生气体1、推测:究竟产生了什么气体?怎么验证你的设想?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

(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

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气能等)2、引导实验一: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3、引导实验二: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

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4、根据实验所得信息,再次判断产生的气体,并说明为什么。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默写格式)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默写格式)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默写格式)1.碳酸氢铵,又称为小苏打,化学式为NH4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但稳定性较差,易受热分解。

2.中国古代的化学工艺包括造纸、火药、瓷器、青铜器的制造以及铁的冶炼。

3.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为: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Ar、He、Ne、Kr、Xe)1%、二氧化碳(CO2)0.04%以及其他微量气体。

4.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可以使用磷(P)而不是镁(因为镁会产生明亮的白光)、铁(因为铁会生成铁氧化物)或者碳或蜡烛(因为它们会产生大量的烟雾)。

5.葡萄糖、面粉和蔗糖都含有碳元素,因此它们可以燃烧,但是燃烧时会产生黑色物质(炭黑)。

6.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构成,但是它们的晶体结构不同,因此它们的物理性质也不同。

7.“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铜盐和水合氧化铜,它是铜生锈(铜、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产物,但是受热容易分解,生成黑色氧化铜。

8.氧气(O2)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可以用密度法收集,它不溶于水,因此可以用水法收集,液态和固态的氧气都存在。

9.在进行蜡烛燃烧实验时,需要用干燥的氧气,因此可以用干燥法收集,如果需要纯净的氧气,则可以用分离法收集。

10.在进行铁丝燃烧实验时,需要在氧气瓶里放入干燥剂,以防止氧气中含有水分。

11.氧化反应包括燃烧和缓慢氧化,它们都能释放出能量,常见的缓慢氧化包括食物的腐烂、油漆的干燥和有机肥料的分解等。

12.纯氧可以用火柴点燃,非纯氧可以用还原剂(如磷)进行检验。

13.工业制氧气可以使用分馏法,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先蒸发出氮气,留下氧气。

14.在固体加热制气体时,试管口需要倾斜放置,以防止产生的气体倒流和溢出。

15.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管口需要放置棉花,以防止产生的气体中含有高锰酸钾颗粒。

2除臭(用臭氧)16.氧气验满: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时,在氧气收集瓶中放置带火星的木条,若木条再次燃烧,则说明氧气已经满了;使用排水法收集时,若氧气收集瓶中的水已经全部被排出,则氧气已经满了。

小苏打-碳酸氢钠

小苏打-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 MSDS一、化学品表记化学品中文名称:碳酸氢钠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bicarbonate分子式: NaHCO3分子量:CAS号: 144-55-8二、成分构成信息主要成分:碳酸氢钠含量:≧ 98%三、危险性概括危险性类型 :化学类型:侵入门路:吸入、食入、汲取健康危害:碳酸氢钠在常温下是靠近中性的极轻微的碱,如将其固体或水溶液加热50℃以上时,可转变成碳酸钠,对人拥有刺激性和腐化性,对眼睛、皮肤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惹起炎症。

四、抢救举措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穿着,用大批流动清水冲刷。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刷。

就医。

吸入:离开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爆燃特征和消防爆燃特征:本品不燃危险特征:受热分解。

未有特别的焚烧爆炸特征。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阔处。

有害焚烧产物:二氧化碳六、泄漏应急办理应急办理:隔绝泄漏污染区,限制进出。

建议应急办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防止扬尘,当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批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采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办理场所处理。

七、操作办理和储藏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增强通风。

操作人员一定经过特意培训,严格恪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带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备眼镜。

防止产生粉尘。

防止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备包装及容器破坏。

装备泄漏应急办理设施。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藏注意事项:储藏于阴凉、干燥、通风优秀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寄存,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适合的资料收留泄漏物。

八、接触控制个体防备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增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备: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建议佩带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备:戴化学安全防备眼镜。

身体防备:穿一般作业防备服。

手防备:戴一般作业防备手套。

小苏打成分

小苏打成分

小苏打成分小苏打,又称为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是一种重要的碳酸盐类化合物。

小苏打是一种弱碱性物质,在水中可以形成碱性溶液,可用于多种应用,如食品加工、清洗、生产、医学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小苏打的成分和相关知识。

一、小苏打的化学成分小苏打的化学成分为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

它的分子量为84.01g/mol,是一种白色的结晶性粉末。

小苏打在空气中不稳定,会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

二、小苏打的制法小苏打的制法主要有两种:Solvay法和铵盐法。

1. Solvay法:Solway法是制取小苏打的传统工艺,它的原料是氯化钠、石灰石、氨水和二氧化碳。

制作过程中,石灰石和氨水会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经过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和氯化钠一起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碳酸氢钠,并通过冷却、结晶和干燥,得到小苏打。

2. 铵盐法:铵盐法是一种适用于小规模的制备方法,它的原料是碳酸钠和硫酸铵。

将碳酸钠和硫酸铵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加热反应,生成小苏打和硫酸铵,然后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小苏打。

三、小苏打的化学性质1. 小苏打是一种弱碱性物质,可以与酸类物质反应,中和酸类物质的酸性,产生盐和水。

2. 在水中,小苏打可以溶解,形成碳酸氢钠溶液。

它的溶解度是温度和pH值的函数。

3. 在高温下,小苏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

4. 小苏打可以与醋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于做食品发酵剂。

5. 小苏打可以用作清洗剂,它可以去除油脂、污垢和异味。

6. 不同于氢氧化钠(NaOH),小苏打不会造成眼睛和皮肤的刺激,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医学、食品加工、清洁等领域。

四、小苏打的应用小苏打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化学物质。

在生活和工业中,小苏打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途如下:1. 食品加工:小苏打可以用作饼干、蛋糕等食品的膨松剂和发酵剂,可以增加食品的口感和体积。

2. 清洁剂:小苏打可以用于清洁烤箱、炉灶、洗衣机、水槽等,有效地去除油脂、污垢和异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 期 :2014-11-28
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
中源化学小苏打新生产线投产
2014 年 12 月 25 日 ,河 南 中 源 化 学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年 产 15 万 吨 小 苏 打 三 期 项 目 一 次 试 车 投 料 成 功 ,进 一 步 巩 固 了 该 公 司 在 国 内 小 苏 打 行 业 的 龙 头 地 位 ,也 为 企 业 经 营 提 供 了 新 的 经 济 增 长 点 。
3)如果炉气换 热 器 的 进 母 液 量 调 节 不 及 时,存 在出液温度偏高,从 统 计 数 据 看 有 的 出 液 温 度 可 达 84 ℃,由于使用 尼 龙 管 线,若 管 线 温 度 长 期 运 行 超 过70 ℃,尼龙管线有 可 能 出 现 龟 裂 现 象,影 响 管 线 的 运 行 安 全 ,因 此 需 及 时 调 整 各 换 热 器 的 母 液 量 ,但 各 换 热 器 进 液 阀 门 全 部 手 动 调 节 ,调 节 难 度 偏 大 ,有 时出液温度还受重灰炉生产负荷影响。
4 项目投用后存在问题
项目投用后虽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降耗效果, 但 在 实 际 运 行 中 也 暴 露 出 了 部 分 问 题 ,例 如 :
1)项目投用后 母 液 运 行 阻 力 较 大,存 在 母 液 流
通不畅,目前蒸馏 工 序 母 液 换 热 水 箱,走 部 分 近 路, 以减小阻力。
2)由于换热后温 度 偏 高 (进 液 量 偏 小),造 成 管 线内部带气(NH3/CO2),导致 电 磁 流 量 计 投 用 效 果 欠佳。
120×68×70/1 000=571.2 万 元 原有循环水用量为200 m3/h,循 环 水 运 行 成 本 按 照 0.1 元/m3计 算 ,年 可 节 约 循 环 水 费 用 : 200×8 000/2×0.1=8 万 元 年经济效益:571.2+8=579.2 万 元(不 包 括 投 资部分)
中源化 学 为 做 大 做 强 小 苏 打 产 业,于 2012 年 5 月 中 旬 动 工 建 设 了 15 万 吨/年 小 苏 打 项 目 工 程。2014 年12月25日11时,随着中源化学制造 中 心 纯 碱 一 期 的 二 氧 化 碳 和 小 苏 打 分 厂 一 期 蒸 发 完 成 液 进 入 碳 化 塔 ,经 过 碳 化 、离 心 、干 燥 等 工 序 ,15 时 第 一 批 产 品 顺 利 下 线 。
48
纯 碱 工 业
平均值 温差
表 1 重 灰 尾 气 热 量 回 收 项 目 效 果 查 定 表
总产量 t
重灰总 冷凝液当量 热母液当量

m3/t
m3/t
蒸馏汽耗 kg/t
TI-641a1# (进) (出)
温 度 ,℃
TI-641b2#
TI-641c3#
(进) (出) (进) (出)
蒸馏 热母液
1516 938.1 0.2879
4)冷凝液量较未投用前明显偏 高(投 用 前 0.21 m3/t,投 用 后 0.29 m3/t),冷 凝 液 量 增 大 增 加 了 淡 液塔负荷。
针对 项 目 运 行 存 在 的 问 题,我 们 可 考 虑 在 换 热 器的进液管线上安 装 流 量 自 调 装 置,平 衡 好 出 液 温 度,减少人 工 调 节 难 度,同 时 又 可 避 免 出 液 温 度 过 高 ,换 热 后 管 线 内 部 带 气 现 象 的 发 生 ,确 保 项 目 稳 定 运行。
6.46
1 320 51.1 62.0 51.0 69.8 45.5 51.9 78.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9
18.8
6.4
12.3
表 2 蒸 馏 汽 耗 对 比 表
去年同期汽耗 2013年10月份
投用查定蒸馏汽耗
1 330kg/t
1 273kg/t
1 205kg/t
由 于 蒸 馏 汽 耗 组 成 量 较 多 ,假 设 生 产 状 况 稳 定 , 忽 略 了 干 扰 因 素 ,从 目 前 实 际 投 用 结 果 及 对 比 来 看 , 吨碱 可 节 约 蒸 汽 68kg。 由 于 夏 季 高 温 季 节,可 能 存 在 重 灰 降 温 较 为 困 难 的 情 况 ,影 响 重 灰 生 产 ,须 切 换为循环水 冷 却 降 温。 因 此 以 年 运 行 6 个 月 计 算 (10月份至次年 4 月 份,6 个 月 产 量 以 70 万t计), 可 节 约 蒸 汽 费 用 (蒸 汽 价 格 120 元/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