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指标及标准

合集下载

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评分标准,DOC

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评分标准,DOC
25
教学
方法
创造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步奏合理清晰,教学方法科学实用、教学策略得当,媒体选用合理;教学灵活、善于启发引导、富有激情。
25
教学
效果
目标明确,内容充实,逻辑性强,层次清晰,方法手段科学合理、课改意识强,有特色、目标达成效果好。
20
教师
10
教学重点难点
确立与分析
重点难点内容具体、明确;确立的依据分析合理、科学,阐明清晰(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学情分析)。
20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10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描述简明扼要,清晰明了(如采用流程图的形式,简单扼要,更直观);内容完整,至少应有教学内容的设计及设计的意图;体现新课程理念,符合设计要求;教材处理、教学策略、过程设计等有独到之处。
10
总分
100
三、教学设计
1.时间:60分钟
2.内容:参赛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提供的学科教材及教学内容要求,编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3.要求:设计必须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课程理念与精神内核,体现个人教学风格或教学特色;体现学科特点,学段特点(年段特点),自己学校及学生特点;鼓励表现自己的教学风格的设计;作为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既要有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又要体现于相关课时教学设计的联系。
40
教学评价设计
作业设计合理、题量合适;意图说明清楚。
10
总分
100
四、片段教学
1.时间:15分钟
2.内容:从教学设计中选取某一内容进行片段教学,教者根据前一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实施只面对评委的课堂教学。选取片段应能较好地反映遴选对象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学科素养、教学思想,有较好区分度。选取片段要避开实验和计算机操作性内容,便于执教者课堂操作,考察板书。

2023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标准

2023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标准

2023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标准教学能力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而评分标准则是教学能力大赛中对教师表现的评价依据。

本文将针对2023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标准进行详细论述,以帮助参赛者更好地了解评分标准并提升教学能力。

一、教学目标与规划在评分标准中,教学目标与规划是首要考量的因素。

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规划。

评分将从目标的明确性、教学计划的完整性和个性化规划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知识传授与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是评价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

评分标准将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是否得当、是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是否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等方面。

三、学生参与与互动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与互动对于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评分标准将衡量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够积极鼓励学生的参与,是否能够及时回应学生的提问和需求,并能够创设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反馈与评估教学反馈与评估是评价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进步的关键环节。

评分标准将考察教师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反馈,是否能够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五、学科素养与专业发展教师作为专业人士,除了教学能力外,学科素养和专业发展也是评价教师水平的重要方面。

评分标准将关注教师是否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是否持续进行专业发展以及是否能够将学科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等。

六、教学环境与管理评分标准还将考量教师对教学环境的管理。

教师需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维护课堂秩序,并能够熟练运用教学设备和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结语:以上所述,便是2023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标准的相关内容。

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教师永恒的追求,通过理解和掌握评分标准,教师可以更好地认知自己的教学短板和优势,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祝愿所有参赛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教师技能大赛评分标准

教师技能大赛评分标准

教师技能大赛评分标准教师技能大赛是一项旨在展现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比赛,评分标准的制定对于公平公正地评价参赛教师的表现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教师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以便参赛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比赛要求,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一、教学设计能力(30分)。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评委将根据参赛教师提交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包括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等方面。

参赛教师需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确保教学设计符合教学大纲要求,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

二、课堂教学能力(40分)。

课堂教学是教师展现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评委将通过参观参赛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过程来评分。

评分标准包括教学内容的准备情况、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学生互动的情况等方面。

参赛教师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反馈,确保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三、学科知识储备(20分)。

学科知识是教师的基本功,评委将通过笔试或面试等形式对参赛教师的学科知识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包括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最新教育理论的了解程度、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

参赛教师需不断充实自己的学科知识,注重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四、教育教学科研能力(10分)。

教育教学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评委将根据参赛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包括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研究成果等方面。

参赛教师需注重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五、教师职业素养(10分)。

教师职业素养是评价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评委将根据参赛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师风、教学态度等方面进行评分。

参赛教师需注重自身的职业操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做到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以上即是教师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希望参赛教师能够认真对待比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标准

2023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标准

2023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标准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标准在教学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客观评价,也是激励教师积极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2023年的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标准应该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评价体系,能够兼顾教育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激励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2023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标准,帮助您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主题。

2023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标准应该注重多个方面的考察,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堂管理、学生评价等。

在教学设计方面,评分标准可以考察教师对于知识结构的把握能力、教学目标的设定能力、教学内容的编排能力等。

在教学实施方面,可以考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等。

在课堂管理方面,可以考察教师的课堂纪律管理、学生情绪管理、时间控制等。

在学生评价方面,可以考察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力、学生评价的公正性、对学生个性的关注等。

通过这些方面的综合考察,可以更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

2023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标准应该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结合。

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熟练程度等。

这些专业素养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

而教育教学能力则包括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学生评价能力等。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应该相辅相成,相互结合,共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023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标准应该兼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评分标准的设定,激励教师注重专业素养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我个人认为2023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标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评价体系。

教育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应该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评分标准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随着教育教学的变化不断更新和完善。

教学能力比赛评分标准

教学能力比赛评分标准

教学能力比赛评分标准
教学能力比赛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设计能力:评估参赛者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评委会根据教学设计的合理性、逻辑性、针对性以及与教学目标的契合程度等因素进行评分。

2. 教学组织能力:评估参赛者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能力,包括时间分配、课堂管理、学生互动等方面。

评委会根据参赛者的教学流畅性、教学步骤的清晰度、学生参与度等因素进行评分。

3. 教学表达能力:评估参赛者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身体语言表达能力。

评委会根据参赛者的表达清晰度、声调抑扬顿挫、语言流利度、肢体语言运用等因素进行评分。

4. 教学效果评估能力:评估参赛者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思能力。

评委会可根据参赛者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量和评估以及对自身教学的反思程度进行评分。

5. 创新能力:评估参赛者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评委会会根据参赛者的教学设计与常规教学的比较、创新点的有效性与前瞻性等因素进行评分。

6. 实际教学能力:评估参赛者实际教学能力的表现,包括参赛者在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技巧运用、学生反应和学
生学习效果等方面。

评委会根据参赛者在实际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根据比赛的要求和评委会的要求进行设定,不同比赛可能会有不同的评分标准。

因此,在实际评分时,评委会会根据比赛的要求和标准进行综合评定。

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评分表

教师教学能力比赛评分表
内容与 策略
8分
1.教学内容科学、严谨,结构清晰完整,结合实际
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反映相关领域产业升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结合课程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2.教学容量适中,内容安排合理、有序,有效支撑
教学目标的实现;
3.教材选用符合规定,授课计划和教案完整、规范;
4.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教学环节构思得
学、方式多样有效;
4.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明显,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5.教学反思到位,改进设想合理。
信息技术应用
4分
1.合理、有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改进传统教学;
2.恰当运用优质数字资源、信息化教学设施开展教 学;
3.能够采集、分析和应用教与学全过程行为数据;
当,教学手段与方法选取恰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专业教学落实“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工匠精神培育。
组织与实施
10分
1.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因材施教;
2.教学活动创设合理、开展有序,强调“做中学、做中教”,教学环境满足需求,教学互动深入、流畅,能针对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针对目标要求开展教学考核与评价,手段多元科
4.注重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特色与创新
3分
1.理念先进,立意新颖,方法独特;
2.创新教学模式,发挥技术优势;
3.具有较高的思想性、科学性与艺术性,有较大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总分
附件3
xxx
教师教学技能比赛
(满分70分)
评价
指标
分值
评价要素
得分
教学设计

语文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大赛评分细则

语文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大赛评分细则

语文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大赛评分细则一、评分依据1.教学统筹能力(分值30)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规划和组织能力,包括课程设计的合理性、课堂教学的有序性、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等。

2.教学方法运用(分值30)评价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的灵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包括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启发、情感教育的渗透等。

3.教学反思和改进(分值20)评价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改进能力,包括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分析和评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和反馈、对教学方法和教材的调整等。

4.学生学习效果(分值20)评价学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等。

二、评分细则1.教学统筹能力评分细则(1)课程设计合理性(10分)评价课程的整体结构和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课堂教学的有序性(10分)评价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能力和教学秩序的维护情况,包括教师时间的控制、学生纪律的管理等。

(3)教学资源利用(5分)评价教师是否能够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的运用、教具的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

(4)学生学习动力激发(5分)评价教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包括教师的情感投入、学习目标的设定、学生参与度的提高等。

2.教学方法运用评分细则(1)教学方法的多样性(10分)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不同教学方法是否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互动和启发(10分)评价教师是否能够积极与学生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教育的渗透(10分)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包括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情感认知能力等。

3.教学反思和改进评分细则(1)教学效果分析和评估(10分)评价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分析和评估能力,包括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客观评价和对自己教学方法的反思。

(2)学生学习情况观察和反馈(5分)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和反馈能力,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的了解和反馈。

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指标及标准

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指标及标准
评分标准
分值
1
单元设计思路
依据岗位标准和课程标准开展单元设计;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层次分明。
10分
2
教学目标与
内容设计
依据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设计教学目标,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设计合理;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内容适宜,任务具体,可操作性强。
10分
3
教学过程设计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方法得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教学,教学资源有效共享;
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学生能力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15分
三、专业技能(或学科技能)(100分,占30%)
序号
评分指标
评分标准
分值
1
设计思路
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或课程教学目标的能力要求;
准确描述所选专业技能或学科技能的主要任务和关键环节。
20分
2
技能展示
现场完成一项完整的专业技能操作或学科技能展示,操作规范,技能熟练,展示得当;
教书育人并重,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体现学生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要求;
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学生主体。
20分
2
教学内容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岗位工作任务选取教学内容;
发挥育人功能,有机融入文化育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等元素;
符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特点,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强;
参考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注重强化重点,有效攻克难点,合理分配时间,考核方式适用。
10分
3.微课制作(40分)
序号
评分指标
评分标准
分值
1
教学设计
体现新理念,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选用恰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分标准
分值
1
单元设计思路
依据岗位标准和课程标准开展单元设计;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层次分明。
10分
2
教学目标与
内容设计
依据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设计教学目标,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设计合理;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内容适宜,任务具体,可操作性强。
10分
3
教学过程设计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方法得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教学,教学资源有效共享;
教书育人并重,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体现学生专业知识、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要求;
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学生主体。
20分
2
教学内容
依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岗位工作任务选取教学内容;
发挥育人功能,有机融入文化育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等元素;
符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习特点,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强;
参考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辅助教学,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学生能力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15分
三、专业技能(或学科技能)(100分,占30%)
序号
评分指标
评分标准
分值
1
设计思路
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或课程教学目标的能力要求;
准确描述所选专业技能或学科技能的主要任务和关键环节。
20分
2
技能展示
现场完成一项完整的专业技能操作或学科技能展示,操作规范,技能熟练,展示得当;
注重强化重点,有效攻克难点,教学时间安排合理,教学过程顺利实施,考核方式灵活有效。
30分
4
课堂教学表现
语言表达流畅,准确生动,亲和力强;
教态自然大方,精神饱满,感染力强;
教学经验丰富,驾轻就熟,课堂掌控与应变能力强。
15分
5
特色与效果
教学理念先进,创新意识浓厚,课程特色突出;
课堂秩序良好,师生互动广泛,教学资料完备;
配合适当的现场讲解,辅助展示,通俗易懂,感染力强。
50分
3
特色创新
理念先进,创意新颖,技术领先(方案可行),富有特色;
展示教师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30分
10分
3
教学效果
教学和信息素养目标达成度高;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0分
4
创新与实用
形式新颖,趣味性和启发性强;
视频声画质量好;
实际教学应用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10分
二、课堂教学(100分,占50%)
序号
评分指标
评分标准
分值
1
教学设计
贯彻学院办学纲领,依据岗位标准和课程标准开展单元设计;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层次分明;
注重强化重点,有效攻克难点,合理分配时间,考核方式适用。
10分
3.微课制作(40分)
序号
评分指标
评分标准
分值
1
教学设计
体现新理念,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选用恰当;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10分
2
教学行为
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附件1
第三届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指标及标准
一、教学基本功(100分,占20%)
1.粉笔字板书设计(30分)
序号
评分指标
评分标准
分值
1
设计思路
思路清晰,布局合理,创意新颖。
10分
2
内容呈现
内容丰富,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10分
3
文字表现
书写规范,美观大方,无错别字。
10分
2.单元设计(30分)
序号
评分指标
内容充实,结构0分
3
教学组织实施
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切实发挥教师的引导与辅助作用;
单元设计充分体现,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教学环节完整齐备;
有效采取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得当;
借助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熟练运用微课、在线课程、云课堂等手段开展教学,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