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测定
化学发光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

化学发光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这两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择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
提高对梅毒的早期诊治,控制梅毒传播。
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检测190例已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
结果:化学发光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对190例确诊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的敏感性分别为97.9%、88.4%,特异性分别为98.4%、96.7%。
化学发光免疫法的敏感性高于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免疫法的特异性高于胶体金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胶体金法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急诊标本检测。
化学发光免疫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适合于大批量的梅毒抗体筛查,提高了梅毒检测的阳性率对有效控制妊娠期梅毒和胎传梅毒的发生及梅毒传播都要重要的临床意义[1]。
关键词梅毒;化学发光法;胶体金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抗体(又称苍白螺旋体)引起的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
其临床病程漫长,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侵犯皮肤粘膜,晚期侵犯内脏器官。
实验室可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非特异性抗体和特异性抗体[2],判断是否感染梅毒螺旋体。
现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胶体金法检测190例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结果报告入下。
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经病史、临床症状及血清学实验确诊的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190例。
1.2 试剂科美CHEMCLIN6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是由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配套试剂盒,(胶体金法)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是由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胶体金法严格按照说明书对190例确诊标本进行检测。
1.4 结果判定化学发光免疫法的结果判定:临界值=2.1×N(N为阴性对照RLU的平均值),待测样品RLU值≥临界值,判定为阳性,待测样品RLU值<临界值,判定为阴性。
梅毒抗体检测(TP-Ab)

梅毒抗体检测(TP-Ab)1.方法:胶体金法2.原理:本品采用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和层析原理,定性检测血清(浆)样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
检测时,样本中梅毒抗体可与胶体金标记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由于层析作用复合物沿纸条向前移动,经过检测线时与预包被的抗原结合形成“Au-TPAg-TPAb-TPAg”夹心物而凝聚显色,游离胶体金标记梅毒抗原则在对照线处与预包被的兔抗TP抗体结合而富集显色。
阴性标本则仅在对照线处显色。
3.样本要求3.1无菌条件下采集静脉的血清、血浆样本,并避免溶血。
3.2血清和血浆样品在收集后七天内检测,样品须放在2-8°C保存;如果大于七天须冷冻保存4.3临床常用抗凝剂化口丁人,肝素、枸檬酸钠)等血浆样本不影响检测结果。
4.检测方法再进行测试前必须先完整的阅读使用说明书,使用前将试剂盒和待测样本恢复至室温(18-25o C)4.1从原包装中取出试剂,在1小时内应尽快的使用5.2将试剂置于干净平坦的台面上,在加样区使用微量加样器加入100Ul样本。
6.320±2分钟内观察并记录试验结果5.结果判断阳性:试剂盒在检测线和对照线位置出现两条紫红色条带。
如果检测线的紫红色条带隐约可见,建议对该样本重复试验,并使用其他方法确认。
阴性:试剂盒只在对照线位置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失效:对照线未出现紫红色条带,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程或试剂盒已变质损坏。
在此情况下,应再次仔细阅读说明书,并用新的试剂重新测试。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应立即停止使用此批号产品,并与当地供应商联系。
注意:检测线内的紫红色条带可呈现颜色深浅的现象。
但是,在规定的观察时间内,不论该色带颜色深浅,即使只有非常弱的色带也应判定为阳性结果。
6产品性能指标6.1阴性参考品符合率、阳性参考品符合率、最低检出限、重复性、精密性、稳定性性均应符合要求。
6.2.本试剂盒与乙肝、甲肝、丙肝、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lV)、类风湿因子(RF)阳性血清均不产生交叉反应6.3、胆红素(342.0μmol∕L)∖胆固醇(20.7mmol/L)、血红蛋白(5.0g∕L)>甘油三酯(28.2mmol∕L)不影响检测结果。
无偿献血前梅毒抗体胶体金法快速筛查的探讨

无偿献血前梅毒抗体胶体金法快速筛查的探讨胡贵宾;释艳华【摘要】目的:对胶体金法快速检测献血者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适用性评价。
方法使用ELISA-TP检测襄阳市中心血站2015年1月-5月的无偿献血者23666例血液标本,阳性标本再分组进行梅毒螺旋体胶体金法快速检测。
结果 ELISA-TP阳性率为0.418%,其中单试剂阳性标本40例,胶体金法无一例检出;ELISA-TP双试剂阳性且S/CO 0.8~5.0的弱阳性标本14例,胶体金法的检出率为14.29%;ELISA-TP双试剂阳性且S/CO>5.0的标本45例,胶体金法的检出率为95.56%;平均检出率为45.45%。
结论胶体金法用于采血前初筛,对降低梅毒实验室淘汰率有显著意义;但梅毒初筛结果的告知没有适当的场所,因此,献血前梅毒初筛应谨慎开展。
【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2页(P828-829)【关键词】胶体金法;无偿献血;梅毒抗体【作者】胡贵宾;释艳华【作者单位】襄阳市中心血站,湖北襄阳 441021;襄阳市中心血站,湖北襄阳44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2;R759.1;R193.3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法具有简便快捷、不需要特殊仪器等优点[1],目前被很多血站应用于采血现场献血前对献血者的初筛[2,3],初筛项目主要是HBsAg。
本文拟通过TP胶体金试纸对TP阳性样本的检出情况及现场操作情况,初步评价其在襄阳地区献血者初筛的意义。
1.1标本来源所有血液标本均来自襄阳市中心血站2015年1月-5月的无偿献血者所献血液。
1.2试剂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诊断试剂(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4023304);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N20130712、N20131219;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3097523、2013127531)。
胶体金法检测梅毒原理

胶体金法检测梅毒原理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胶体金法检测梅毒这个事儿。
这梅毒呢,可是个挺麻烦的病,所以能准确检测出来就特别重要啦。
那胶体金法到底是咋检测梅毒的呢?咱先得知道啥是胶体金。
胶体金啊,就像是一群超级小的金粒子在液体里开派对一样,它们特别特别小,小到咱们肉眼都看不见呢。
这些小粒子还有个特别酷的本事,就是它们可以和很多东西结合在一起。
梅毒呢,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
在检测的时候啊,这个胶体金法就像是一个特别机灵的小侦探。
检测的试纸上有一些专门为梅毒螺旋体准备的“小陷阱”。
这些“小陷阱”是啥呢?其实就是一些特殊的抗体。
当把疑似感染梅毒的人的血液或者其他体液滴到试纸上的时候,如果这个人真的感染了梅毒螺旋体,那他身体里就会有梅毒螺旋体的抗原。
这个抗原就像是一个小标签,它一碰到试纸上的抗体,就会像两个小磁铁一样紧紧吸在一起。
然后呢,咱们之前说的那些胶体金粒子也没闲着。
它们有的已经和另外一种抗体结合好了,就等着抗原和试纸上的抗体结合呢。
一旦抗原和试纸上的抗体结合了,胶体金粒子和抗体的这个小组合就会跑过去,和已经结合的抗原 - 抗体复合物再结合在一起。
这个时候啊,试纸上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就好像是一个小舞台,原本啥都看不见的地方,突然就会出现一条红线或者其他的标记。
这就表示检测到了梅毒螺旋体的存在啦。
要是这个人没有感染梅毒螺旋体呢?那他的体液里就没有梅毒螺旋体的抗原。
试纸上的抗体就只能自己孤零零地待着,胶体金粒子和抗体的组合也找不到要结合的东西,那试纸上就不会出现表示阳性的标记。
不过呢,宝子们也要知道,胶体金法虽然很厉害,但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情况。
假阳性就像是一场乌龙,明明没有梅毒,但是检测结果好像说有。
这可能是因为身体里有一些其他类似的物质干扰了检测。
假阴性呢,就是明明感染了,但是检测结果却显示没有。
这可能是因为感染的早期,体内的抗原还不够多,还没被检测出来。
所以啊,如果胶体金法检测出有问题,或者是有怀疑的情况,还得去医院做更详细、更准确的检测呢。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细菌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主要途径是性接触。
梅毒的早期症状可能很轻微,甚至不易察觉,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梅毒会逐渐发展为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健康。
及早检测和治疗梅毒至关重要。
而血清学检验方法是目前梅毒检测的主要手段之一,三种常用的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包括血浆螺旋体抗体试验(RPR)、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试验(FTA-ABS)和改良螺旋体暗视野试验(MHA-TP)。
本文将对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血浆螺旋体抗体试验(RPR)血浆螺旋体抗体试验(RPR)是目前常用的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之一,它可以快速检测出患者体内的非特异性抗体反应。
RPR检测的原理是利用碳颗粒结合胶体金技术测定患者血清或血浆中的非特异性抗体反应,通过观察血清样品和RPR抗原之间的物质交互作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螺旋体。
RPR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敏感度高和结果快速的特点,因此在临床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梅毒的初期感染阶段,患者体内可能已经产生了非特异性抗体反应,因此RPR检测方法对于早期患者的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RPR检测结果还可以用于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的进展情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RPR检测方法可能会出现假阳性反应,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测结果来综合判断。
血浆螺旋体抗体试验(RPR)在梅毒检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试验(FTA-ABS)虽然FTA-ABS检测方法比RPR检测方法更为特异和敏感,但其检测过程相对复杂,需要使用荧光染色和免疫分析等高级技术,因此成本较高。
由于FTA-ABS检测方法只能检测出患者体内的特异性抗体反应,不能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情况。
尽管如此,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试验(FTA-ABS)在梅毒检测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三、改良螺旋体暗视野试验(MHA-TP)与FTA-ABS检测方法相比,MHA-TP检测方法的操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因此在一些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仍然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3种常用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临床 研 究 ・
3种常用梅毒 血清学检测 方法 的 比较
谢小 平 ,刘双全 。 ,吴移谋 。 ( .南华大 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检 验科 , 南 衡 阳 4 10 ; . 1 湖 2 0 1 2 南华大 学 病 原 生物研 究所 )
摘 要 : 目的 探讨梅毒酶联免疫吸 附试验 ( LS ) 梅毒 甲苯胺红不加 热血 清反 应素试验 ( R S ) 梅毒 E IA 、 T UT 、 用梅毒 螺旋 体明胶颗粒 凝集试验 ( P A) T P 确
E IA法 比 S P或 T U T法 LS Y RS
关键词 : 梅毒 ; 明胶 颗粒凝集法 ; 酶联免疫吸 附法; 甲苯胺 红不加 热血清反应 素试验 ; 胶 体金试验 中图分类号 :4 6 1 R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62—74 2 1 ) 5— 6 9— 2 17 44(00 0 0 7 0
梅毒检 测方 法将 有助 于梅毒 的诊 断 。本 研究 应用 酶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试 剂 . E IA试 剂 盒和 T P LS P A试 剂盒 均购 自珠 海丽 珠
联免 疫 吸 附 试 验 ( LS 、 体 金 快 速 检 测 试 验 E IA) 胶
( Y ) 甲苯胺 红不加 热 血清反 应素试 验 ( R S ) SP 、 TUT3 种血清 学检测 方法对 梅毒 螺旋 体 明胶 颗粒 凝集 试验
体金法与TPPA法在街头献血者梅毒筛查中的应用

HEILONGJIANG MEDICIAE AND PHARMACY Apr. 242), Vod 44 No. 6・79 •体金法与TPPA 法在街头献血者梅毒筛查中的应用①李俊设(洛阳市涧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河南洛阳471075)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胶体金法(TPAb)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在街头献血者梅毒筛查中的应用。
方 法:选取2410 -4) ~2424 - 46参与街头无偿献血者6252例,其中5218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甲组),先采用TPPA 法进行梅 毒抗体检测,对于TPPA 阳性者进一步应用胶体金法进行复查。
对1530例血液标本(乙组),先采用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对胶 体金法阳性者进一步用TPPA 法进行复查。
选取8例两种检测均阳性的标本,取阴性血清分别按比例进行稀释,分别采用胶 体金法和TPPA 法对各稀释后的标本进行定性检测,评价胶体金法相比于TPPA 法的灵敏度及可检测范围。
结果:甲组5418 例血液标本组经TPPA 检测显示阳性144例,胶体金法复查显示阳性74例,阳性符合率为96.15% ;以TPPA 法为“金标准”, 胶体金法阳性漏诊率为4.08%。
乙组经胶体金法检测显示阳性73例,1209例阴性。
采用TPPA 法对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的73 例标本进行复查,阳性符合率为36.66% ,胶体金法检测的假阳性率为13.44%。
胶体金法可检测至TPPA 法下限的)/4 - )/2,有着较宽的检测范围,能够检测到下限的724倍甚至以上。
结论:胶体金法由于敏感度高、操作简便、试剂便于保存、可 独立包装、易对结果作出判断等优势,可作为基层医院的梅毒筛查手段。
关键词:梅毒;胶体金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献血中图分类号:107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 - 4144(2401)40 - 4147 - 40梅毒是常见的经血传播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 健康,近年发病率逐年增高九2]。
检验科传染病四项胶体金法标准操作程序

传染病四项通常指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Syphilis)的检测。
胶体金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常用于临床实验室进行这些传染病的初筛检测。
以下是检验科进行传染病四项胶体金法标准操作程序的大致步骤:1. 准备阶段:确认胶体金试剂盒的有效期、批号,并按照说明书储存条件保存。
准备必要的器材,如移液器、测试板、计时器、记录表格等。
确保操作环境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2. 样本采集:遵循相关的生物安全规程,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通常为指尖血或静脉血。
确保采血器具的清洁和无菌。
3. 样本处理:根据胶体金试剂盒的说明书,将血液样本加入特定的试剂中,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混合。
等待试剂反应规定的时长,通常为1520分钟。
4. 结果判读:在胶体金测试板上,根据对照线和测试线的出现情况判断结果。
通常,如果对照线和测试线同时出现,判定为阳性;只有对照线出现,判定为阴性;对照线不出,测试线出现,判定为无效,需要重新检测。
5. 结果记录和报告:记录检测结果,并填写检测报告。
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需要按照实验室规定进行复检,并采取相应的生物安全措施。
6. 废弃物处理:按照规定处理使用后的试剂、样本和废弃物,确保符合环保和生物安全要求。
7. 质量控制: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包括使用已知阴性和阳性的质控样本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系统的准确性。
请注意,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具体的操作程序应遵循实验室的标准操作规程和胶体金试剂盒的说明书。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测定
1【目的】
定性检测血清或血浆中是否含有梅毒抗体
2【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经下述人员批准:专业主管,科主任。
3原理
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采用高度特异性的抗体抗原反应及免疫层析分析技术来定性检测血清/血浆中是否含有梅毒抗体,试剂盒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测试区(T)的重组特异性梅毒抗原和质控区(C)的相应抗体。
测试时,血浆/血清标本滴入试剂盒加样孔(S)内,血标本中的梅毒抗体与预包被在膜上的胶体金结合物反应。
然后,混合物随之在毛细效应下向上层析,在测试区(T)与固定在膜上的重组特异性梅毒抗原反应。
如果血清中含有抗梅毒抗体,在测试区内(T)会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表明时阳性结果。
如果在测试区内(T)没有出现紫红色条带,则血标本中不含有抗梅毒抗体,表明是阴性结果。
无论抗梅毒抗体是否存在于血标本中,混合物都会继续向上层析至质控区(C),质控区的相应抗体与胶体金结合物反应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
质控区内(C)所显现的紫红色条带是判定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4标本采集与处理:
4.1受检者准备:
4.1.1受检者的状态:
a.不可变的生物因素:年龄,性别,生活环境遗传;
b.可变的生物因素:
A)情绪:原则上患者应在平静,休息的状态下以晨起空腹时采集标本,患者对采集标本时的恐惧、紧张会造成标本采集的失败。
B)运动:受检者应处于平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可减少由于运动带来的影响。
C)生理节律变化:昼夜的生理变化可能使测定结果不恒定,晨起固定时间空腹血尽可能减少昼夜节律带来的影响。
4.2采取标本时:
A)体位: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采血时取坐位。
B)止血带:一般从肘静脉采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宜超过1min,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静脉阻滞也可影响。
4.3受检者的饮食:餐后采集的标本,易发现乳糜状,影响检验测定的正确性,故应嘱受检者采晨起空腹血为宜。
4.4药物的影响:目前文献尚无发现对其影响的报道,有待进一步完善。
4.5输血及输液的影响:标本采集应避开输血及输液侧。
4.6标本的采集、保存、送检及处理。
4.6.1标本的采集:
A:种类:新鲜血清或血浆。
B:时间:原则上以晨起空腹时采集标本。
C:静脉采血:首选肘静脉,必要时采集其它静脉。
D:采集方法:按照常规标本采集方法采集。
E:容器要求:标本应采集至真空管(含或不含分离胶的普通生化管)管上应标有病人姓名、床号、科室、住院号或条形码唯一标识。
F:标本采集量:一般常3ml全血,无需抗凝防腐,血清或血浆至少需600ul。
4.6.2标本拒收标准:
A:严重的溶血、脂血标本。
B:血量不足。
C:采集的标本离送检时间过长。
D:用错采血容器。
E:唯一性标志错误或不清楚。
F:输血、输液中采集的标本或同侧采血。
G:其它
4.6.3标本的处理方法: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实验室,检验科核对标本后,双方登记签字确认,转送免疫室。
免疫室人员进行编码后立即离心,按常规方法分离血清。
4.6.4标本储存预知:血清储存于4℃-20℃,10天内稳定,室温放置,2d内稳定,如当日不能测定,推荐将血清保存于-20℃一周内完成测定。
5试剂:本试剂购自北京宇辉佳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试剂盒组份:
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40人份
一次性塑料吸管40人份
缓冲液2瓶
B:试剂盒应储存于4-30℃,阴凉避光干燥处,有效期24个月。
鄂尔多斯市检验科免疫室作业指导书版本/修订号:A/O
生效日期:20090401
主题内容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测定编制人:牛兵
审核人:段宝生
第127页共135 页
6操作步骤:
在进行测试前将试剂和标本恢复至室温(20-30℃)。
6.1将试剂盒置于干净平坦的台面上,用塑料吸管吸取血清/血浆标本,垂直滴入1滴(约25ul)于加样孔S中,然后加入2滴缓冲液(约75ul)于加样孔S中。
6.2等待紫红色条带的出现,在15分钟内读取测试结果。
关键要注意,在紫红色条带出现以前,背景要清晰,特别当样本中含有低滴度的抗梅毒抗体,会导致出现的T线颜色很淡,此时更需注意背景清晰。
在30分钟后读取放入结果无效。
7结果判断:
阳性(+):两条紫红色条带出现。
一条位于测试区内(T),另一条位于质控区内(C)内。
阳性结果表明:标本中含有梅毒抗体。
阴性(—):仅质控区(C)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在测试区内(T)无紫红色条带出现。
阴性结果表明:标本中检测不出梅毒抗体。
无效:质控区(C)未出现紫红色条带,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程或试剂盒已变质损坏。
在此情况下,应重新测试。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应立即停止使用此批号产品,并与当
地供应商联系。
注意:由于样本中抗梅毒抗体滴度的不同,测试区(T)内的紫红色条带会显现出不同深浅的颜色。
但是,本试剂盒的测试结果不能做为判断样本中抗体滴度高低的依据。
8注意事项:
8.1本产品适用于测试血清/血浆标本,用其它标本或溶液进行检测可能出现异常结果。
8.2由于在技术和操作上可能出现的失误,同时也由于标本中存在干扰物质,检测结果有
可能错误。
8.3请保证适量的标本用于检测,过多或过少的标本量都有可能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8.4测试结果应在10-30分钟内读取,30分钟后判定无效。
8.5因本产品为目测读取结果,为保证判读结果的正确,请勿在光线昏暗处对结果进行判读。
8.6在判读时间内,不论色带颜色的深浅,只要在质控区域和检测区域可以观察到有两根线
条存在的情况都可判为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