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梅毒螺旋体检测

合集下载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

及时诊断和治疗梅毒对于控制传播和预防患者病情进展非常重要。

梅毒血清学检验是常用的检测梅毒感染的方法之一,包括非梅毒原发期VDRL试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和TREPONEMA 抗体诊断试验。

这三种检验方法各自有其优势与缺点,下面将对其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非梅毒原发期VDRL试验非梅毒原发期VDRL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血清学检验方法,可用于筛查梅毒感染以及监测治疗效果。

该试验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卡地氏肉豆蔻酚磺酸盐(CSF)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梅毒。

该试验的优点是简单、快速,常规设备和技术即可完成。

非梅毒原发期VDRL试验存在一定的缺点,即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假阳性可能由于其他疾病如结核病、艾滋病等引起,而假阴性则可能由于感染时间较短或梅毒治疗过早等原因导致。

在使用VDRL试验进行梅毒检测时,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其他实验室检查以及病史等进行综合判断。

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梅毒的方法。

常用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包括TPHA、TPPA和FTA-ABS等。

这些检测方法的优点是高度特异性,可以排除VDRL试验中的假阳性结果,提高梅毒的诊断准确性。

这些方法的缺点是相对复杂、耗时,并且需要高质量的实验室设备和技术。

特异性抗体检测通常作为VDRL试验的补充,用于确诊梅毒感染和判断治疗效果。

三、TREPONEMA抗体诊断试验TREPONEMA抗体诊断试验是一种新的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对梅毒螺旋体抗原的抗体反应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梅毒。

与其他血清学检验方法相比,TREPONEMA抗体诊断试验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该试验可以成功区分梅毒感染和其他耐药螺旋体感染,且在诊断早期感染和TPPA结果不确定时有辅助诊断价值。

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抗-TPTRUST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 应用

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抗-TPTRUST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 应用

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抗-TPTRUST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应用梅毒是一种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疾病,由梅毒螺旋体引起。

虽然梅毒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控制,但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高发病率。

梅毒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控制梅毒的传播至关重要。

目前,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血清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本文将重点介绍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抗-TP、RPR、UST、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

梅毒的诊断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因为梅毒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易于被忽视。

准确、快速地进行梅毒检测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血清学试验是常用的梅毒检测方法之一。

血清学试验包括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非毛泽东梅毒螺旋体抗体(UST)试验。

TPP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也是一种常用的梅毒检测方法。

这三种实验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梅毒的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

抗-TP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直接血清学试验,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来确诊梅毒。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结果可靠、稳定,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抗-TP试验在诊断早期梅毒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疾病早期很难产生足够的抗体水平。

单独使用抗-TP试验可能无法早期发现梅毒感染。

RPR试验是一种血清学试验,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非特异性抗体来诊断梅毒感染。

RPR试验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快速,但其局限性在于特异性较低,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干扰。

RPR试验通常需要与其他梅毒检测方法联合使用,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UST试验也是一种血清学试验,专门用于检测患者血清中的非梅毒螺旋体抗体。

与RPR 试验相比,UST试验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较低,因此在梅毒诊断中的独立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临床实践中,抗-TP、RPR、UST、TPPA联合检测已被广泛应用于梅毒的诊断。

这种联合检测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梅毒的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还可以缩短患者等待诊断结果的时间,提高医疗效率。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

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常用方法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

为了准确诊断梅毒,血清学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的常用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主题。

1. 微量血试验微量血试验是常用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之一。

它的优势在于只需要很少的血液样本,却能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

该试验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来诊断梅毒。

这些抗体在感染后数周内开始产生,并持续存在于血液中。

微量血试验通常采用凝集试验、免疫层析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进行。

2. 血清螺旋体沉降率试验血清螺旋体沉降率试验是另一种常用的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

该试验可以评估患者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水平。

试验原理是将患者血清与一定量的抗原(梅毒螺旋体)混合,并在一定时间内观察螺旋体与血清中的抗体结合沉降形成的沉降率。

沉降率越高,说明血清中的抗体水平越高,暗示患者可能存在梅毒感染。

3. 链球菌溶血试验链球菌溶血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反应型血清学试验,也可用于梅毒的检测。

该试验基于患者血清中的抗链球菌溶血素抗体与试剂中的链球菌溶血素结合的反应。

通过测定溶血素结合率,可以评估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水平。

一旦患者感染了梅毒螺旋体,抗链球菌溶血素抗体的水平会升高,从而反映出可能存在梅毒感染。

总结回顾: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诊断梅毒的常用方法。

微量血试验、血清螺旋体沉降率试验和链球菌溶血试验是其中常见的三种方法。

微量血试验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来诊断梅毒;血清螺旋体沉降率试验通过观察螺旋体与血清中的抗体结合沉降形成的沉降率评估抗体水平;链球菌溶血试验则是通过测定抗链球菌溶血素抗体的结合率进行评估。

这些试验的目的都是为了准确诊断梅毒感染,帮助患者尽早接受治疗以防止疾病的进展和传播。

个人观点和理解:虽然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在梅毒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这些试验对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

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凝集、印迹法

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凝集、印迹法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通过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

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测方法,用于诊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螺旋体。

主要有凝集法和印迹法两种。

1.凝集法凝集法是一种常规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方法。

它利用患者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可见凝集的原理,进行梅毒的诊断。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但需要有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和解读结果,凝集法在一些医疗机构仍然被广泛应用。

2.印迹法印迹法是一种新兴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方法。

它利用患者血清中的抗原与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通过免疫印迹技术进行定量化测定。

印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检测梅毒感染,有望成为未来梅毒诊断的主流方法之一。

3.比较凝集法和印迹法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中各有优劣。

凝集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适用于部分基层医疗机构。

但凝集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相对较低,容易受到操作人员的经验水平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相比之下,印迹法的准确度更高,可以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发生,同时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

但印迹法的成本较高,需要更为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结论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方法也在不断优化和更新。

凝集法和印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未来,随着印迹法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相信印迹法将会成为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的主流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准确、快速的支持。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由梅毒螺旋体引起,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

梅毒在临床上通常分为早期梅毒、中期梅毒和晚期梅毒三个阶段。

早期梅毒症状不明显或类似于其他疾病,因此诊断较为困难。

但在患者感染梅毒后,身体会产生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因此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测方法,用于诊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梅毒螺旋体。

凝集法和印迹法是目前常用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方法。

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抗-TP、TRUST、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应用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抗-TP、TRUST、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应用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抗-TP、TRUST、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应用获奖科研报告论文摘要:目的:探究三种实验梅毒检测联合检测方式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本院60例梅毒患者的标本进行检测,按照试剂说明书对标本同时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酶免试验(抗-TP)、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比三种检测方法以及联合检测阳性率。

结果:在早期梅毒、一期梅毒、三期梅毒检测中,TRUST检测阳性率低于其他两组检测阳性率。

TPPA 的阳性检出率高于抗-TP、TRUST,组间差异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

三组检测结果对二期梅毒阳性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结论: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方式联合检测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梅毒检出率,值得推荐。

关键词:不同实验室检测方式;抗-TP;TRUST;TPPA;联合检测梅毒(syphilis)属于世界性公共健康问题,该疾病作为常见的性病,具有传染性,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

该疾病主要是由于苍白螺旋体病毒引起的慢性、系统性疾病,临床上将其临床表现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期梅毒和先天性梅毒。

梅毒患者的皮肤、黏膜中均含有梅毒螺旋体,因此当未患病患者在与梅毒患者性接触或皮肤黏膜存在细微破损均可发病。

在所有梅毒患者中,大部分患者是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染、少数通过输血、接吻等传染[1]。

该疾病早期会侵犯患者皮肤黏膜,晚期则逐渐侵犯患者神经、心血管、骨骼等组织器官,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由于该疾病临床表现复杂,而且无典型性表现特征,导致患者入院就诊时容易发生漏诊、误诊等情况,影响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上针对梅毒检测主要是通过(抗-TP、TURST、TPPA)等方式,其中相关研究表明TRUST检测效果一般,而抗-TP检测结果中存在假阳性,从而影响诊断准确性,因此为梅毒患者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十分必要。

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抗-TPTRUST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 应用

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抗-TPTRUST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 应用

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抗-TPTRUST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由梅毒螺旋体引起,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随着性生活日益开放以及不安全性行为的增加,梅毒的感染率逐渐上升,成为全球卫生领域的一大难题。

梅毒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导致患者未能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进而引发严重后果。

传统的梅毒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螺旋体显微镜检测、不同环境培养和血清学检测。

这些方法存在着诊断时间长、准确性低、操作复杂等不足之处,无法满足临床需求。

研究开发新型的快速、准确、简便的梅毒检测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旨在探讨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抗-TP、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梅毒诊断的准确性和迅速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本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提高梅毒检测的水平,促进梅毒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防控梅毒的传播具有积极作用。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抗-TP、TPPA、TPTRUST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在提高诊断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面的表现。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方法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它们各自在梅毒诊断中的优势和局限性;3. 探讨TPPA与TPTRUSTTPPA联合检测相较于单独使用的优势,分析其在梅毒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潜力;通过对三种实验梅毒检测联合检测方法的研究,旨在为梅毒的准确诊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率,为梅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指导,从而促进梅毒的防治工作。

1.3 研究意义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被误诊或漏诊。

梅毒的早期诊断对于及时治疗和控制疾病传播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抗-TP检测、TPPA检测和TPTRUSTTPPA联合检测,这些方法在梅毒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意义在于通过探讨三种实验梅毒检测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可以更准确地诊断梅毒,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抗-TPTRUST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 应用

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抗-TPTRUST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 应用

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抗-TPTRUSTTPPA)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应用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梅毒的传播方式多样,可以通过性行为、母婴传播以及血液传播等途径传播给他人。

及时有效的梅毒检测对于预防和控制梅毒的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目前,针对梅毒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抗-TP(RPR)、UST(TPHA)和TPPA(FTA-ABS)三种实验梅毒检测联合应用已经成为梅毒诊断中的热门方法。

抗-TP(RPR)是一种常用的梅毒检测方法,它可以检测到血清内的非特异性抗体,快速、敏感,是常规梅毒筛查的首选方法之一。

但抗-TP(RPR)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方法来进行确认。

UST(TPHA)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到梅毒梅毒螺旋体抗体,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TPPA(FTA-ABS)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梅毒检测方法,可以检测到梅毒螺旋体的抗体,也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使用这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大大提高梅毒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在梅毒诊断中,联合使用抗-TP(RPR)、UST(TPHA)和TPPA(FTA-ABS)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联合使用这三种方法可以减少假阳性率,提高诊断准确性。

这三种方法互补性强,可以检测出不同类型的梅毒抗体,对临床梅毒诊断具有很大的帮助。

这三种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筛查和临床应用。

联合使用抗-TP(RPR)、UST(TPHA)和TPPA(FTA-ABS)三种实验梅毒检测方法已经成为目前梅毒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

除了联合使用这三种方法外,最新的研究发现,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来提高诊断准确性。

对于一些疑难病例,可以采用PCR技术来检测梅毒螺旋体的DNA,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对于早期感染者,可以采用梅毒病灶组织的组织培养来进行检测。

这些新的检测方法可以为临床梅毒诊断提供更多的选择,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TPPA、TP—AbELISA、TRUST三种方法检测血清梅毒结果分析

TPPA、TP—AbELISA、TRUST三种方法检测血清梅毒结果分析

TPPA、TP—AbELISA、TRUST三种方法检测血清梅毒结果分析目的分析TPPA、TP-Ab(ELISA)、TRUST三种方法检测血清梅毒的结果。

方法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Ab)、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来对比检测150例临床确诊的梅毒阳性血清标本和70例正常血清标本。

结果TP-Ab、TPPA检测方面的灵敏性、特异性显著高于TRUST检测方法,P<0.05。

结论TPP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以将其作为梅毒确证实验;TP-Ab(ELISA)法的灵敏度、特异性与TPPA法比较接近,是现阶段对梅毒抗体进行检测的首选方法;TRUST法的特异性较差,可以将其当成TP-Ab(ELISA)法的补充。

标签:TPPA;TP-Ab(ELISA);TRUST;检测;血清梅毒梅毒作为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主要是因为梅毒螺旋体感染导致的,梅毒的病程较长,临床表现复杂,表现为多样性,会对患者的全身各个器官造成损害;疾病早期主要对黏膜和皮肤造成侵犯,疾病后期则会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器官造成侵犯。

现阶段因为人们滥用抗生素药物,导致部分梅毒患者表现为隐性感染,缺乏临床表现,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1]。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球输血不安全是导致没有有效筛选传染性因子的主要原因。

所以采用高灵敏度、强特异性的筛选方式,对安全输血非常重要。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TPPA、TP-Ab(ELISA)、TRUST三种方法检测血清梅毒的结果,现将情况做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标本选择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经我院临床确诊的梅毒感染输血患者输血前的标本150例,并选择同期非梅毒感染输血患者的血清标本70例,对血清进行分离后再进行检测。

1.1.2试剂和方法TPPA试剂盒选择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所提供的;TP-Ab 试剂盒则是由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提供;TRUST试剂盒则是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提供;选择SUNRISE酶标仪、新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XK-96型梅毒旋转振荡器和HydroFLex洗板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
作者:凌聪作者单位:广东省南雄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南雄512400
【摘要】目的:探讨三种血清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分别检测596份标本,其中57例确诊为梅毒感染。

结果:ELLSA法与TPPA法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二者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7 %,98.1%和91.2%, 97.2%;TRWST与ELISA法、TPPA法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5)。

结论:ELISA法和TPPA法在临床的诊断中是较好的血清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Research on Three Method for Detecting Treponema Pallidum
LING Cong
The People's Hosptial of Nanxiong, Guangdong Nanxiong 512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ree kinds of method for detecting treponema pallidum. Method: 596 specimens were detected with TRUST, ELLSA and 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ssay respectively, 57 of them infected treponema pallidum. Result: There's no significance difference between ELISA and TPPA method (P>0.05). The sensibility and specifity was 94.7%, 98.1% and 91.2%, 97.2& while, ther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RUST, ELISA and TPPA (P<0.05). Conclusion: It's a good way to detect treponema pallidum with ELISA and PPPA method.
Key words: Treponema pallidum; TRUST; ELISA TPPA
梅毒是一种经典的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属于密螺旋体属苍白螺旋体的苍白亚种,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

其传染性强,危害性大,感染后可以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损害,危害较大。

近年梅毒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因此对梅毒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已成为当前重要问题,尤其对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

实验室如何更合理地选用检测方法,避免错诊、误诊、漏诊而产生医患纠纷等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为此,就如何更合理地利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明胶凝集试验(TPPA)三种不同方法为临床对梅毒的辅助诊断在此进行探讨。

我们对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门诊和妇产科采集的596份标本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素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方法进行梅毒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96例,男134例,女462例,年龄25~70岁;均为我院皮肤科、外科门诊就诊患者和妇产科住院病人。

根据2000年中国卫生部防疫司颁布的性病诊断标准,其中57例临床确诊为梅毒感染。

1.2 方法:596份标本分别采用TRUST,TPPA,ELISA三种方法检测,检测所用试剂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按照试剂操作说明书操作。

1.3 试剂与仪器:①TRUST 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仪器使用江苏省姜堰市天力医疗器械TL-2000A型梅毒自动旋转仪;②TPPA 试剂由日本富士欧必株式会社提供;③ELISA 试剂由为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仪器使用美国生产的Stat fax-2100酶标仪和Stat fax-2600洗板机。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 PS S14.0统计软件,不同方法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596 份标本中,临床确诊梅毒感染57例。

TRUST, TPPA, ELISA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见表1。

经X2检验,TRUST法与TPPA法、ELISA法检测结果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5),TP PA法与ELISA法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与临床确诊的患者病例相比较,TRUST法检测假阳性77例,假阴性4例; TPPA法检测假阳性15例,假阴性5例;ELISA法检测假阳性10例,假阴性3例。

表1 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比较(略)
3 讨论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4~10 周,血清中可产生抗类脂抗原的非特异性抗体和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所以临床血清试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另一类为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我国卫生部颁布的《性病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中,将前者列为常规试验方法,后者作为确认试验方法。

检测抗类脂抗体的方法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快速血浆反应环卡片试验(RPR)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RUST)法,并且长期以来作为国内临床疑似病人和血站献血员筛检的主要方法。

检测抗密螺旋体抗体主要有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法和(TPPA) 法,目前主要用于筛检阳性标本的确诊。

ELISA是随着近年梅毒螺旋体基因工程的研制成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血清学检测方法,是将基因重组表达的梅毒螺旋体抗原包被在微孔板上,用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该试验是使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的重组抗原代替以往使用的野生型梅毒螺旋体抗原,易于纯化,极大提高了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与TPPA非常接近[2]。

本试验的结果与程艳杰等[3]、周洪伟等[4]的报道相符,且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即使经抗梅毒治疗后,仍持续存在,甚至终生存在[5,6]。

ELISA方法适用于大量标本和献血员的筛查。

ELISA 法检测时,如果血清中梅毒抗体浓度过高,会产生钩状效应[7]。

对TRUST检测阳性而ELISA 法阴性的标本,必要时稀释后重新测定,同时做TPPA对比。

综上所述,梅毒血清学诊断的各种方法均具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结果。

ELISA法和TPPA法是较好的血清梅毒螺旋体的检测试验。

最好能将筛选试验与确诊试验同时应用。

临床医师做出诊断时,除考虑检测结果外,还应通过病史、症状、体征综合分析,以确定诊断。

晋升网()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贾月琴,季必华.梅毒螺旋体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05,26 (5):453-454.
[2]徐进春,许秀文,周明忠,等.贵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4,17(1):48-49.
[3]程艳杰,王广杰,刘明,等.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2006,29(3):272.
[4]周洪伟,林松.三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比较[J].微生物学杂志,2005,25(3):99.
[5]王培华. 输血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3.
[6]尹跃平.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6,3(2):
13.
[7]邓晓琴,杨茂,向艳玲,等.E LISA法梅毒检测的钩状效应及其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06,19:(3)220-221.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