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下庄河宋代壁画墓_

合集下载

重大考古发现

重大考古发现

2重大考古发现郑州地处中原腹地,西依嵩山,北临黄河,东面黄淮大平原,四季分明,水源丰沛,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核心区域(图2-1)。

旧石器时代,远古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绵延不断;新石器时代,形成了李家沟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大河村文化与河南龙山文化,其中仰韶大河村文化中晚期出现文明因素综合载体,河南龙山时期文明社会逐渐走深走实,为夏王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夏商时期,郑州成为经济和文化的核心区域,王城岗遗址、古城寨遗址、新砦遗址、花地嘴遗址、东赵遗址、郑州商城、小双桥遗址、望京楼遗址、白寨商城等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在秦汉及明清的帝国时期,郑州虽不是都城,但仍为畿内要区或经济文化重地,发挥着积极的枢纽作用。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这片中原大地上的文明不断传承和积累,留下了灿若星辰的文化遗迹,造就了郑州辉煌的历史文化。

经过文物普查,现在郑州有不可移动文物8000多处,其中史前及夏商周时期城址40余处,有4项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14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2-1 郑州市重要古遗址分布图8图2.1.1-1 织机洞遗址远景图2.1.1-2 美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华盛顿大学教授、著名人类学家帕蒂一行到织机洞遗址考察910图2.1.1-5 织机洞遗址刮削器图2.1.1-4 织机洞遗址尖状器图2.1.1-3 织机洞遗址发掘地层2.1.2 郑州老奶奶庙遗址老奶奶庙遗址位于郑州市西南郊的樱桃沟景区内,贾鲁河东岸的黄土台地上。

2011—2015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先后进行了4次发掘。

该遗址最主要的发现是多个文化层的连续堆积,代表10多个古人类活动时期;发现保存完好的古人类居住面,有多个火塘成组分布,火塘周围是数量众多的石制品与动物骨骼残片。

第2和第6亚层,均是当时人类的居住区遗存:第2亚层中部是一个含大量炭屑与黑色灰烬的火塘,其周围是动物骨骼残片与石制品;第6亚层的堆积更厚,在平面上可见4处火塘呈半环形分布,火塘周围也明显分布有丰富的动物骨骼残片与石制品。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河南北宋壁画墓析论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论文)河南北宋壁画墓析论

内容提要北宋壁画墓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的重要收获之一,它不仅对研究宋代的社会生活、经济状况、丧葬习俗等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研究当时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也提供了新的重要信息资料。

本文立足河南,依据北宋壁画墓目前的发现和发掘资料,对北宋壁画墓作一区域梳理探讨。

文章在回顾宋以前壁画墓的发现与研究基础上,对北宋壁画墓的发现与研究现状作了概述,然后将河南发现的近30座壁画墓作了分型、分期系统梳理。

依据墓室形制不同分为方形、圆形和多边形壁画墓;在分型基础上,又综合考虑墓室结构、建筑彩画、壁画题材内容、随葬品等的变化,将其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又分初始和发展两个阶段,后期分兴盛和转型两个阶段,即两期四段,并对每期每段的特征作以论述。

接着对壁画墓的形成的思想渊源和社会背景作了初步探讨。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又对宋壁画墓的艺术成就作了分析探讨。

其艺术成就具体体现在绘画和建筑两个方面,绘画种类齐全、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布局合理、构思巧妙、技法多变,建筑技巧高超、装饰华丽,宋人依据他们的理解将壁画与建筑巧妙配置,将两种艺术融为一体,反映了特殊的丧葬图式和理念,形成了宋代独特的丧葬文化,影响深远。

文章的最后对宋壁画墓的价值又作以重审;探讨了新安石寺李村壁画墓的铭刻对补充画史的重要意义;据随葬品等情况,对墓主普遍身份作了初步认定。

ABSTRACTThefrescotombofNorthenSong(北宋)isoneofimportantarchaeoIogicaIharvestsincetheestabIishmentofnewOhinaItnotonIYhasgreatsjgnificanoeinstudyingSOC;aItiVeS.economicconditionandfuneraIcustomofNorthenSong,butaIsoprovidesnewimportantinformationstatisticstothestudyofarchitectureandpaintingartsatthattime.BasedonHenanprovinee.theartioIemakesaregionaIformoIassificationanddjSCUSSionofthefrescotombsofNorthenSongaccordingtothestatisticsofthosethatwerefoundorexcavateduptonow.BasedontheroyiewofpreyiOUSdi8coverie8andstudyoffrescotomb.thearticIesummarizestheourrentsituationofthatofNorthenSong’sfrescotombs.andthensystematicaI1YcIassifiesabout30frescotombsdiscoveredinHenanbytimeandform.Accordingtovarietiesofchambers’formthetombscanbe01assifiedintosquare.oirouIarandmany—sidedonesBasedonformcIaSSification,moreover,comprehensiMeIYconsideringthestructureoftombchamber,thecoJourfuIpaintingsofarchitecture.thecontentoffrescoandthevarietiesofgravegoods.theartioledividesthemintoprophaseandanaphase.TheprophasecanbefurtherdividedintooriginaIphaseanddeveIopmentphaseandtheanaphasecanbefurtherdividedintotwophasesofprosperityandtransformationandso,therearetwobigphasesandfoursmaIIphases.ThearticIeexpIiGatesthebasiecharacteristicsofeachphasesandafterthat,referringtotheoriginaIthoughtandSOCiaIbackgroundinwhichthefrescotombappeared.thearticIemakesanintroductorYdiSCUSSion.Basedonandbesidesabove—meritionedwork.theartiGIemakesananaIysisanddiSCUSSionabouttheartachievementsofthefrescotomb.Theartachievementscanbeembediedontwoaspectsofpaintingandarchitecture.Ofpainting.thekindsarecompJere.themateriaIisvariOUS.thecontentsarePIentifuI,thearrangementisrationaI.thedesigningisc【ever.themethodsarediversified.thearchitecturalskiItisadvanced.thedecorationismagnificentandoutoftheirownunderstanding,thehostofthetombarrangedthearchitectureandfrescoski1fu¨Yandcombinedthetwoartstoreflectspecia1modeandthoughtoffuneraIandinstitutedthespeciaIfuneraIcuItureofNorthenSongthathadaIonganddeepinfIuence.AtIast.theartioIereviewsthevaIueofNorthenSong’sfrescotombanddiscussestheimportantsignificaneeofthefrescotombinLiViIIage.ShisiTown,XinanCounty(新安石寺李村)forIt’sengrav;ngthatsuppIementsthepainthistory.Inaddition.accordingtogravegoods,etc.TheauthormakesapreIiminaryidentityrecognitionofthehostofthesetombsdamdoc为您倾心整理(小店)(QQ@2218108823)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汉~唐壁画墓的大量发现,引起了越束越多考古、历史、宗教、美术等不同学科众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对它们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鹤壁故县北宋纪年壁画墓鉴赏

鹤壁故县北宋纪年壁画墓鉴赏

鹤壁故县北宋纪年壁画墓鉴赏作者:司玉庆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年第08期【摘要】鹤壁故县北宋壁画墓,建造时间比著名的河南省禹县白沙1号宋墓早10年。

其结构复杂的斗拱形象,是北宋精湛的建筑艺术的生动体现。

其墓内壁画面积达13.5平方米,这些壁画以写实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北宋地主阶层的生活图景。

此墓不仅是管窥北宋民间生活的一个窗口,更是一朵展现北宋建筑艺术魅力和绘画艺术魅力的奇葩。

【关键词】鹤壁故县北宋纪年壁画墓斗拱壁画建筑绘画艺术史具有详细纪年的鹤壁故县北宋壁画墓,位于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故县村西南约1000米处,被编号为83HLM214,鹤壁市文物工作队于1993年9月17~25日发掘。

该墓建筑构件精巧,壁画内容丰富,是研究北宋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

一、精巧的墓室构造该墓坐北朝南,方向187°。

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4部分组成,南北总长10.82米。

除墓道外,全用小砖砌成仿木结构(见图1)。

整体保存完好,未被扰乱。

墓道,位于墓室南侧,平面呈梯形,斜坡台阶式。

南北长7.16米,南端宽0.98米,北端宽1.51米。

台阶清理出时仍很规整,共18级。

各级宽、高略同,宽约0.40米,高约0.19米。

墓道内填土松软,未经夯实,偶见北宋白釉瓷片。

墓门,位于墓道和甬道之间。

正立面呈拱券形,高1.36米,宽0.97米,进深0.8米。

门洞外是仿木结构的门楼,宽1.70米,现存高度2.75米。

拱门两侧立抱框。

门楣正面砌有2枚左右对称的“×”形门簪,再向上依次做出阑额、普拍枋等构件。

普拍枋之上砌有3朵斗拱:中间1朵完整,系一斗三升,两侧则各显示出一半,暗示这门楼原是很宽阔的,而这里仅是展现了一部分。

斗拱之间的拱眼壁内绘有2朵用黑线勾勒的朱红彩云纹。

再向上为挑檐枋、椽子等。

正立面之表原是遍涂了一层白色颜料的,这使得精心做出的仿木构造在洁白底色的映衬下,显得十分华丽耀眼。

左、右门簪之下的空白处,在洁白的底衬上,用墨线绘出左右对称的牡丹花2朵。

山西地区古代墓葬壁画探微

山西地区古代墓葬壁画探微

山西地区古代墓葬壁画探微俗话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我国的文物大省,迄今保留了一千多座大小不等的寺观建筑和地上遗址,除了芮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水神庙、后土圣母庙、稷益庙等数以千计的寺观壁画,民间还有更为常见的墓葬壁画。

相比久负盛名的山西寺观壁画而言,墓葬壁画这一类特殊的随葬品,此前却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壁上乾坤山西地区古代墓葬壁画探微撰文/孙路遥供图/上海博物馆中国现存壁画主要分为两大类:地上的寺观壁画和地下的墓葬壁画。

山西博物院馆藏墓葬壁画,包含有北齐、宋、金、元、明等各个时代的遗存,其中又以北齐、宋、元居多。

壁画深埋地下历经千年,比一般的金石器物更能体现墓主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被称为“献给另一个世界的画作”。

2017年11月29日,上海博物馆与山西博物院共同举办了“山西博物馆藏古代壁画艺术展”,遴选了山西博物院珍藏的北朝和宋金元时期的12组代表性壁画(北朝的3组壁画分别为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壁画、朔州水泉梁北齐壁画墓、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宋、金、元的9组壁画分别为盂县皇后村宋金壁画墓、繁峙南关村金代壁画墓、忻州南呼延村壁画墓、屯留县康庄工业园区元代M2壁画墓、阳泉东村元墓、平定西关村M1壁画墓、五台县阳白壁画墓、繁峙西沿口壁画墓、繁峙下永兴村壁画墓),以此为切入点,本文将重点考察展览中的几组壁画代表之作,管窥山西地区墓葬壁画之艺术精粹。

太原元代壁画墓。

该墓葬为砖砌八边形单室墓,叠涩穹隆顶,内有八个仿建筑斗拱,斗拱之上分别有椽头、滴水各一周。

北齐娄叡墓壁画鞍马游骑,填补画史空白自汉代以降,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进入,草原文化与中原传统的农耕文化间不断发生冲突与融合。

东魏(534年~550年)是从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定都邺城(今河南安阳北至河北临漳南),而权臣高欢则坐镇别都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遥控东魏朝廷。

公元550年,高欢的次子高洋建立北齐(550年~577年),追尊高欢为献武皇帝,庙号太祖,后被改尊为神武皇帝,庙号高祖。

宋代墓室壁画中乐舞壁画研究

宋代墓室壁画中乐舞壁画研究

宋代墓室壁画中乐舞壁画研究建国以来,田野考古工作中发现了大量宋代壁画墓,由于这些墓室_大多是地主、商人等修建,所以壁画的内容可以作为深入了解宋代一般文化史和思想史的可靠资料,可以加深我们对宋代历史和宋代美术史的认识,本文在尽可能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的壁画墓进行了新的研究尝试。

本文主要通过对壁画乐舞图像内容的分析,具体探讨了乐舞图的图像学意义和对宋代有代表性乐舞图的赏析。

标签:宋代;壁画;乐舞第一章:宋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现长期以来,对宋代艺术史的研究,仅限于对传世的绘画、建筑、雕塑等的研究,这些幸存于世的零星作品为我们构筑了一部宋代上层社会的艺术史,在很大程度上这部美术史可以说是文人士大夫的美术史。

但是社会中占大多数的是普通民众,他们在创造社会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些被文人认为是粗俗的作品,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艺术品逐渐湮没,被人们所遗忘。

值得庆幸的是,宋代墓室壁画为我们保留了一些相关的史料,这些壁画墓大多是中小地主所修建,因此这些壁画更能反映当时社会的丧葬观念和丧葬艺术;再者墓室壁画既是美术史问题又是社会史问题,壁画本身就是宋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因此这些曾经长眠于地下的材料,让我们有可能重新看到属于宋代民间社会的、反映宋代一般文化的世俗美术作品。

第二章:宋代墓室壁画的历史渊源宋代墓室壁画的出现有着历史的原因,中国古代一直有对墓室进行装饰的习俗。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己经开始有意识的对墓室进行装饰,1982年在河南蹼阳发现的“中华第一龙”,全部用蚌壳摆成,放在墓室里面,这里面可能具有部落图腾的意味,我觉得这是我们找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墓室的随葬品,同时也有可能是是墓室的装饰。

魏晋时期,墓室壁画一直延续,吉林省集安现已发现的20多处4~7世纪时高句丽族王室、贵族墓,多绘有规模较大的壁画。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嵌砌在墓室墙壁上的画砖,采用一砖一画的形式,画出生活场景;南京西善桥东晋墓出土有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此外有甘肃酒泉丁家闸西晉墓壁画、山西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等遗迹;唐代是中国墓室壁画的黄金时代,在陕西西安市及其附近诸县集中分布着唐代帝陵和皇族、贵戚及京中大族的坟墓,是目前国内唐代墓室壁画发现最多、画艺最精的地区。

河南新密市李堂画像砖墓的发掘_aa70492f_f35e_4d23_bcc8_f

河南新密市李堂画像砖墓的发掘_aa70492f_f35e_4d23_bcc8_f

河南新密市李堂画像砖墓的发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密市博物馆 In Aug ust 1993,Li To ng ,a v illager at Xing mi City,Accidentally discov ered a to mb w hen dig ging a pond .Henan Pro 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Mi County Office of Cultural Relics Preservatio n curated this discovery .Burial gods included potter y wares,bro nze co ins and iron knives.Som e of the ho llow -br icks w er e decor ated w ith pictorial patterns.After summarizing the various evidences,the author ar gues that this grav e should be dated to the Late West Han Dy nasty. 李堂村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市区东南约6公里,东北距来集乡4公里,属来集乡管辖。

(图一)1993年8月,李堂村十三组一村民在自己家院内挖蓄水池时,发现了这座画像砖墓并及时上报县文物部门。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新密市博物馆(原密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迅速组织人力,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编号为LM 1,简为M 1)。

现将这次发掘情况简介如下。

图一 新密市李堂村汉墓位置图(1∶1700000)一、墓葬1.墓葬形制这座画像砖墓的平面呈“凸”字形,墓向为210°,墓道在南。

由于墓道部分已深入到墙外的一住房下,从安全角度考虑,我们没对墓道进行发掘。

墓室为长方形,长约5.4米,宽约2.0米。

河北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河北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文物与博物馆学《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河北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考古学通论》考试试卷(A卷)考试范围:《考古学通论》;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一、名词解释(6选4,每题5分,共20分)1.白沙宋墓2.李家沟文化3.里耶秦简4.汉丝织品5.良渚文化冢墩6.汉源富林遗址二、简答题(6选5,每题10分,共50分)1.战国都城的特点。

2.田野考古学。

3.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有何历史价值?4.简述石峡文化。

5.简述陶器损坏的主要原因。

6.古漆木竹器类文物保护处理的必要性。

三、论述题(3选2,每题15分,共30分)1.什么是遗址博物馆?说说其建设意义及你的建议。

2.马家窑文化特征,并画出代表性陶器。

3.论述砖室墓墓型演变。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6选4,每题5分,共20分)1.白沙宋墓是1951年发掘于河南省禹州市白沙的北宋末年赵氏家族的墓葬群。

白沙宋墓是赵大翁及其家属的墓葬,共三座,一号赵大翁墓为前后室,二、三号为单室墓。

三座墓都是仿木建筑结构且都有壁画,它是北宋末期流行于中原和北方地区的仿木建筑雕砖壁画墓中保存最好、结构最为复杂、内容最为丰富的一处。

不仅为研究北宋仿木建筑的雕砖壁画墓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也为研究宋代时期生活情形提供了参考。

2.李家沟文化是河南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该遗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李家沟村,面积约30万平方米,1973年调查发现。

1976~1977年间由西安半坡博物馆进行发掘,发掘面积530平方米。

该文化内涵可分为三期,一期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二期为仰韶文化泉护类型,三期为仰韶文化半坡晚期类型。

李家沟遗址的发掘对进一步研究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各类型的相互关系及演变提供了新的资料。

3.里耶秦简是发现于湖南里耶战国末年至西汉城内的秦代官署档案,出土简牍3.6万余枚。

其中绝大多数为木质,极少数为竹质,均为毛笔墨书。

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遗址2000年发掘简报

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遗址2000年发掘简报
本次发掘地点位于该遗址梁家台发掘区 的中部和东部 , 共布探方 14 个 , 发掘面积达
图一 新砦遗址位置示意图 ·4 ·
32417 平方米 (图一) 。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
一 地层堆积
因发掘区中部和东部的地层堆积差别明 显 ,现中部以 T1 东壁为例 、东部以 T6 西壁为 例 ,分别介绍其地层关系 。
Center for Research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 Beijing University The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 Zhengzhou
Two seasons of excavation precede the one reported here , which opened up about 300 sq m , bringing to light ash pits as well as objects made of pottery , stone , bone , shell , jade and bronze. The cultural depostits of the site can be divided chronologically into the 3rd Wangwan phase , the Xinzhai phase and the early Erlitou culture . The Xinxzhai phase that goes between the 3rd Wangwan phase and early Erlitou seems to be correspondent with the Early Xia.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