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史—汉代壁画设计

合集下载

壁画设计课件第二课 壁画的历史与发展

壁画设计课件第二课 壁画的历史与发展

莫奈《睡莲》 布德尔《维纳斯诞生》
前苏联壁画 墨西哥壁画
前 苏 联 革 命 壁 画
美国总统山浮雕
2、中国壁画简史
中国现存史前绘画多为洞窟和摩崖壁画,最早的距 今已约 2万余年。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也很繁荣, 20世纪以来出土者甚多。唐代形成壁画兴盛期,如敦煌壁 画、克孜尔石窟等,为当时壁画艺术的高峰。宋代以后, 壁画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壁画得到恢复与发展 。 1979 年北京首都机场壁画群体完成。之后,不断在一些 新建筑中出现崭新的壁画设计作品,许多作品在艺术表现 力、运用新材料、制作技法以及继承传统、借鉴外国经验 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
敦煌壁画《飞天》
敦煌壁画《反弹琵琶伎乐天》
敦煌壁画《狩猎》
(4)元明清时期壁画
元代壁画尤以山西永乐宫的壁画最为壮观,在三 清殿墙壁上绘有《朝元图》生动描绘了280多个神像。
明代代表作为完成于1444年的北京郊区的法海寺 大雄宝殿中的壁画《帝释梵天图》
故宫和北海的著名陶瓷浮雕壁画《九龙壁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 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者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 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 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 代的纹饰。但近年来,在中国的许多省份发现了岩画,使 得史学家们将中国绘画艺术的起源推前至旧石器时代。在 这些众多的发现中,也包括了许多描绘人的图像,有些堪 称宏幅巨制,内蒙古阴山岩画就是最早的岩画之一。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基罗《创世纪》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4)近现代的壁画:
19世纪后,壁画艺术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伴随着不同地域文化艺 术思潮的涌现,壁画艺术也开创了自由发挥和形式多样化的新纪元。 从艺术思想和表现形式看,涌现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综合主义、 象征主义、巴比松派、学院派、 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点 彩派风格、那比派风格、哈德逊河派等。壁画材料也丰富多样。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 第3单元 秦汉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 第3单元 秦汉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第3单元秦汉时期美术(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1.秦汉美术有哪些重要发展?结合时代背景加以简要论述。

答:(1)秦汉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时期,也是我们民族艺术风格的确立与发展时期。

在春秋战国美术摆脱奴隶社会神秘气息并进行崭新创造的基础上,秦汉美术开创了新的局面。

(2)秦汉经济的发展给美术创作以雄厚的物质基础。

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驱动之下,无数劳动工匠创作出一大批划时代的美术作品,他们所取得的卓越艺术成就,又紧密地同秦汉时期大一统的政治伟业联系在一起,如秦始皇陵陪葬坑中的兵马俑揭示了秦代美术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3)秦汉统治者运用美术夸耀其富有和权势,绘画中对出行车骑、宴饮、百戏、庖厨及各种生产活动的描绘,墓室放置大量的侍从、劳作、乐舞俑,塑造下层人物形象的绘画和雕型作品大量涌现。

(4)由于当时的美术创作者大多是地位卑下的工匠,因此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也从中融入了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不仅题材内容较前代扩大了,而且造型也生动具体,丰富感人。

(5)秦汉作为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其疆域广阔,对外交流活跃,边地各民族在美术上的创造为这个时代增添了光彩。

随着佛教入传中国,东汉后期,佛教美术已见端倪,为美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简要说明秦陵兵马俑出土地点、规模、创作主题思想、艺术成就及历史价值。

答:(1)秦陵兵马俑出土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的兵马俑坑内。

(2)目前秦始皇陵区共发现共四个俑坑,总面积达25380平方米。

兵马俑坑原为土木结构,最大的一号坑面宽九间,四周围绕回廊,前有五个门道,总面积约12600平方米。

(3)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其阵容庞大,组织严整,巨大的规模和恢宏的气势,是秦王朝强盛国力的展现,是对秦始皇丰功伟业的赞颂。

(4)秦兵马俑形象多种多样,不仅真实地刻画了人物的外貌,精神气质也有成功的表现。

将军俑头戴双卷尾长冠,穿战袍著铠甲,手按宝剑,面相刻画生动传神,脸盘饱满,剑眉隆鼻,双唇紧闭,神态威武刚毅;武官俑头戴单卷长冠,披铠甲,有的一手握武器,一手作指挥状,神态风度与将军俑类似;骑士俑戴圆形介帻,穿窄袖短袍,着齐腰铠甲,精神抖擞立于战马旁边;武士俑或戴帽,或挽髻,或披甲,或仅穿褐袍,或握弓执箭,身材魁梧,振奋昂扬,从外形可推想他们的不同年龄、性格和经历,不同人物、不同身份有着不同的装束打扮,少有雷同。

从历史看美术与设计的关系

从历史看美术与设计的关系

从中国美术看美术与设计的关系工艺品石器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文明还是十分落后,然而这个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美术和设计的萌芽。

在对原始社会时期的考古中发现,在当时的社会就已经出现了远古时代的绘画和雕塑。

这些绘画大部分都是在洞穴中发现壁画,画面十分简易,但把当时人类的生活场景都大致记载下来了。

人类最初只会用天然的石块或棍棒作为工具,以后渐渐学会了拣选石块、打制石器,作为敲、砸、刮、割的工具。

在经过悠久的岁月和不断的劳动生活中,石器的制作和形式的发展过程由不固定的形式进步为固定的,由不整齐的进步为整齐的,由非对称的进步为对称的,由随意拾来的原料进步为特别采择的原料。

人类开始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因而产生了石器生产的目的性,这种生产的目的性,正是设计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石器的演进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反映了人的手的进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古代石器在经过长时期的劳动实践之后,产生了“美”的形式,这一点也是美术萌芽。

如在17000 年前,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已开始利用钻孔、刮削、磨光等技术,并采用石块、兽牙、海贝等自然材料来制作装饰品。

它们是原始人类审美观念的反映,体现了人类对于生活的信念和热爱。

从遗存的大量石器的造型来看,原始先民已能有意识地、有控制地寻找、塑造一定的形体,使之适应于某种生产或生活的需要。

这些形体作为有意识的物化形态,体现了功能性与形式感的统一。

人们对于线和形体的审美感在一开始并不是自觉的,而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经过漫长历史阶段的升华,才成为自觉的追求,这是人类设计文明和美术文明的一个飞跃。

陶器陶器的发明是氏族社会形成后的一项重要成就。

在这之前,人类只能对自然材料进行加工,并只改变外在形状。

而制陶,则是通过火的应用,使泥土改变其内在性质。

这是人力改变天然物的开端,是人类发明史上重要的一页。

陶器是原始社会在造型美术方面遗留下来的主要创作。

陶器较重要的有泥质灰陶、彩陶、黑陶和几何印纹陶四种。

从陶器发展中可以了解到,产品的目的性来源于人类生活和劳动的需要,没有需要就不会去生产。

第04章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

第04章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画像砖和瓦当的生产制作具有很高的艺术 价值。 画像砖内容有纺织、耕作、冶铸、煮盐、宴乐、歌舞、狩猎、杂技等 ,借此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情况,其很高的历史价值,成为 重要的典籍资料。
砖的种类:长方形砌墙砖、正方形铺地砖、空心砖和小条砖等; 瓦的种类:筒瓦和板瓦,各种纹饰和文字的圆瓦当十分流行。
秦地陵发掘的两组大型铜制 御车马,可以确认是秦代青铜制 器之冠。这两组铜车马各由三千 多个部件构成。据考证,这两组 铜车马,是秦始皇生前出巡时所 乘车马的复制品,比原来的车马 缩小二分之一,总重量为1200多 公斤。
铜车马安车结构

铜器的分类型设计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
汉镜
汉代铜器崇尚实用,趋向朴
《中国设计史》课件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艺术设计
主讲教师:万凡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
秦汉时期 约441年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秦汉两朝,历时四百余年,是我国封建
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仅各地区之
间经济文化交流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各族 人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间经过长久的交流和融合,开始汇成
美化的手段,更是妇女们表达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

汉代织锦仍为经线显花,图案有云气纹、鸟兽纹、文字、几何形纹、人 物骑猎纹等。

西汉时期的纺织 品除麻布外,绝 大多数为丝织品, 其中绢的颜色就 有10余种,色彩 丰富。
从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可以看出当时纺织的技艺高超,
其中素纱蝉衣仅重49克,真所谓冰纨吹絮。
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中提到,西方的提花 机是从中国传去的,采用时代比中国晚四个世纪。

汉代墓葬壁画艺术研究

汉代墓葬壁画艺术研究

汉代墓葬壁画艺术研究[摘要]根据现有考古资料,中国墓葬装饰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

墓室壁画作为墓葬建筑装饰形式的一种,大约肇始于战国末年,经过长期发展,在西汉中期以后才逐渐流行。

通过对汉代壁画墓标本进行收集、比较、分析、考察,探讨从西汉到东汉时期的壁画墓及墓室壁画的发展状况,重点研究墓室壁画在汉代丧葬文化中的功能与意义。

[关键词]汉代墓葬;壁画艺术;丧葬文化;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J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8X(2013)01-0187-03甘兴义(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收稿日期]2012-10-29[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1SQRW060)。

[作者简介]甘兴义(1977-),男,河南永城人,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硕士,从事水彩画创作研究。

中国古代墓室壁画流行于两汉时期,并一直沿用至明清时期。

作为沿袭久远的墓葬建筑装饰方式,汉代的墓室壁画在中国古代墓室壁画史上具有代表意义和研究价值。

汉代墓室壁画属于汉代墓葬,它是汉墓的一个形式、一个部分,其研究不能脱离于汉墓的研究。

汉代墓室壁画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初至40年代(初始期)。

这个时期汉代壁画墓的出土及研究情况与地域主要集中在东北辽阳地区,日本学者是主要的参与者。

这个时期主要是对考古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无论是中国、日本还是西方的学者,都还没有正式开展对汉代墓室壁画的专题研究。

第二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开展和巩固期)。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考古专家陆续发掘清理了许多两汉墓葬,其中一部分是壁画墓,由此可供研究的个案逐渐增多。

重要的是在这期间,汉墓发掘和研究工作皆由中国的考古专家及研究者主持;此外,墓葬标本和考古报告的数量不但显著增加,同时素质也有所提升,再加上一些专门图册的出版,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较为完善的资料;第三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迄今(发展期)。

中国工艺美术史 论述题

中国工艺美术史 论述题

中国工艺美术史1. 引言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通过各种手工艺技术创作了大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这些作品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表达。

本文将从古代至今,论述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发展与变迁,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卓越成就。

2. 古代工艺美术自古以来,中国工艺美术就占据了重要地位。

在古代,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和代表性的工艺品。

2.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中国逐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工艺美术品。

例如,商代的青铜器代表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趣味,这些青铜器以其华丽的外观和精湛的工艺技巧而著称。

同期的玉器也盛行一时,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玉石的崇拜。

2.2 齐秦汉唐时期齐秦汉唐时期,中国工艺美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这一时期的陶瓷艺术尤为突出,宋代的青瓷、隋唐时期的三彩陶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此外,在建筑领域,中国古代人民创造了众多宏伟的建筑工艺美术品,如汉代的彩绘壁画、唐代的木构建筑等。

3. 近现代工艺美术进入近现代时期,中国工艺美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

弘一大师的对工艺美术的重视和倡导,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3.1 清末民初清末民初,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开始与欧洲的艺术观念相碰撞,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刺绣、景泰蓝、瓷器等工艺品在这一时期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与西方艺术理念相结合。

3.2 当代工艺美术当前,中国工艺美术已进入多元化发展的阶段。

在当代,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开始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如工艺品的实用化设计与工业化生产。

此外,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也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与认可。

4. 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工艺美术教育一直是培养工艺美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中国的工艺美术教育经历了许多变化,从最初的纯粹技巧训练到现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和发展为中国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持。

5. 结论中国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美的追求和智慧的结晶。

中国壁画

中国壁画

中国壁画可分为宗教壁画(寺院壁画、石窟壁画);殿堂壁画(宫廷壁画、宅院壁画);墓室壁画。

技法类型有绘画型及工艺型。

中国壁画反映了宗教思想的转化过程,原始社会的壁画与巫术礼仪和图腾活动有密切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壁画除被用来装饰宫殿外,也绘制于一些祭祀场所,同时成为统治者观赏娱乐、宣扬礼制的手段。

在欠缺文字记载的史前时代,壁画如岩画、崖画等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原始社会面貌。

及后,兴盛于不同朝代的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寺观壁画等也填补了许多正史及美术史中未能证实的断层及空白。

佛教约自东汉时传入中原,始自印度的石窟寺也开始在中土兴起。

汉唐期间,沿着丝绸之路建造众多石窟寺,体现了河西走廊一带的佛教盛况,令佛教艺术延展到中原。

隋唐时期,佛教鼎盛,呈现在寺观、石窟及墓室壁画里的是南北佛学交融,名家竞技、群师流芳的局面。

董伯仁、吴道子、王维、张僧繇等都是当时的壁画名手。

同时,西域引进的新绘画风格与题材,亦丰富了中原壁画的内容。

元朝时以山西省保存下来的寺观壁画最为丰富,其中永乐宫三清殿元代壁画的构思和统一设计最为完整。

北京法海寺明代壁画《帝释梵天图》堪为典范。

从元明清的寺观壁画里,可看到戏曲等民间文艺的发展。

寺院壁画的构图形式,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如西藏佛寺中的曼陀罗,壁画是一种圆中套方、方中又寓圆的构图,表现自然界万物生死轮回的法则,即人类无法超越,只能在意识中体验到的意义──灵魂解脱,这就是曼陀罗式壁画中具有的独特艺术语言。

元代永乐宫壁画《朝元图》(平列式构图),和明代北京法海寺壁画《帝释梵天图》,都属同一类型的构图形式。

从魏、晋到元、明各个时代的石窟壁画,构图形式都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

新疆克孜尔石窟窟顶壁画的菱形构图形式就是一大特点,每个菱格内画有佛本生故事或寓言故事。

所谓殿堂壁画,在奴隶社会,工匠制作的壁画已成为宫室殿堂的重要装饰,春秋时代的墨翟就谈到殷商时的“宫墙文画”,周代祭祀与会见诸侯的明堂绘有大型壁画,曾引起孔丘的赞叹。

中国设计艺术史四秦汉设计艺术

中国设计艺术史四秦汉设计艺术

中国设计艺术史四秦汉设计艺术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设计艺术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在秦汉设计艺术中,展现了强烈的政治意味和宏大的气势。

1.帝国的设计风格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他的设计风格主要体现在陵墓和宫殿建筑上。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的陵墓之一,以其严谨的结构和庞大的规模而闻名于世。

陵墓内设有众多壁画、彩石和铜马铜车,展示了秦代的富丽堂皇风格。

在宫殿建筑方面,秦代采用了借景致远的设计手法,通过布局的巧妙安排和建筑物的规模来营造气势磅礴的效果。

秦宫是四合院式建筑,分为前殿、后殿和中庭,整个宫殿在空间上呈现出进退有序、层次分明的特点。

2.郎官之风在陶瓷艺术方面,郎官们提倡绘制博雅图案,内容涉及自然景观、人物风俗、神仙传说等,给人以深厚的文化内涵。

另外,在盛行一时的郎官墓上,也可见到精美的石刻、铭文和陶质器皿。

3.立体雕塑艺术秦汉时期对于立体雕塑的表现也有一定贡献。

兵马俑是秦代陵墓中最有名的雕塑,其中的士兵和战马栩栩如生,展现了兵马的队形和军容。

这些雕塑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历史和考古意义。

此外,汉代还出现了佛教的传入,带来了雕塑艺术的革新。

佛教造像呈现出丰满的身体曲线和温雅的神态,注重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雕塑艺术的表现,人们对佛教信仰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4.绘画艺术秦汉时期的绘画艺术主要以壁画和书画为主。

墓葬壁画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以描绘各类人物、动物和神话传说为主题。

这些壁画绘制精细,形象生动,给人以栩栩如生的感觉。

书画艺术在秦汉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秦代的书法以篆书为主,汉朝则出现了草书和隶书。

在绘画方面,主要流派有宫廷绘画、风俗绘画和山水绘画,其中山水画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意境的营造。

总的来说,秦汉设计艺术在整个中国设计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展现了丰富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技巧,还体现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发展和文化融合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威武雄壮的秦代兵马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
1 威武雄壮的秦代兵马俑
将军俑正面
将军俑背面
1 威武雄壮的秦代兵马俑
铠甲俑
铠甲俑
2 浑朴生动的西汉俑
西汉军官俑
西汉铠甲俑
西汉骑兵俑
2 浑朴生动的西汉俑
百戏陶俑
3 多姿多彩的东汉俑
说唱俑
漆器工艺
在继承战国技艺传统的基础上,秦汉漆器工艺有突飞猛 进的发展,又因漆器具有轻便、光洁、耐用、防腐、美观 等优点,在杯盏食具方面逐渐取代了铜制品。
云纹漆鼎 西汉
漆器工艺
玉石雕刻 汉代玉器有礼玉、葬玉、饰玉及陈设玉等种类,专 门用于丧葬玉有玉衣、玉含、玉握手等。
玉鸡心佩
玉龙附金带钩
玉凤双壁
玉舞人佩
陵墓雕塑
一、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
霍去病墓马踏匈奴石雕
陵墓雕塑
一、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
霍去病墓卧虎石雕

作为丧葬之用的俑,在秦汉盛行厚葬的风 气之下飞跃发展,成为雕塑艺术中的主要门 类。从皇室权贵到官司吏富豪的墓,墓中除 了棺椁衣食,珍奇宝玩外,俑是不可缺少之 物,这也反映了位处上流社会的人们希冀在 幽冥世界中拥有权势地位和享受养尊处优生 活的愿望。
画像石
山东武士祠石刻 (以渭水水桥为题材)
画像石
戴杆之戏图
画像石
东汉车骑画像石
画像石
东汉楼阁人物车骑画像石
画像石
东汉水榭人物画像石
画像石
东汉 武氏祠画像石 荆柯刺秦王
画像砖
东汉盐井图画像砖
画像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东汉弋猎收获图画像砖
汉代丝织品
帛画是画在丝织品上的与壁画并行的一种绘画样式。汉代很多壁画题材 亦出现在帛画上。
东汉晏饮观舞壁画
第二节 画像石和画像砖
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指砌在建筑上的雕饰图像的 砖石,主要流行东汉时代,多砌筑于墓室,少 数也用于装饰地面上的石碑、石阙、石祠堂, 画像石有阴线刻,阳刻减地,高浮雕等形式, 也有的画像石运用多种技法雕刻;画像砖是将 图像模印于砖面上烧制而成,画像砖石虽属雕 刻,但在造型构图等方面都带有很强的绘画性。 画像石主要发现山东西部和南部,江苏北部四 川西部的岷江地区,湖南南阳地区陕西北部和 山西西北部。
墓室壁画是为了丧葬需要而绘于地下墓室的, 它以一个侧面反映了贵族地主生活和道德观念, 内容包括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祥 瑞迷信等,形象地展现了那时代的社会面貌。
西汉墓室壁画 洛阳卜千秋墓壁画 升仙图
东汉墓室壁画
东汉墓室壁画
军车出行壁画
东汉墓室壁画
军车出行壁画
东汉墓室壁画
百戏图墓壁画
东汉墓室壁画
壁画设计 一 宫室殿堂壁画 宫室殿堂装饰壁画已见于先秦,但大规模流行于 秦汉时代汉王朝极重视绘画的教育功能,宫殿、 庙堂,衙署以及学校中常绘制有壁画。其创作 屡见于史册之中,这些壁画或表彰功臣,或图 写古圣先贤,或褒扬清明的官吏,或绘鬼神, 都有鲜明的政治宣教目的。壁画也开始用于神 灵崇拜和宗教。
二、墓室壁画
东汉帛画角抵图
汉代帛画
西汉帛画导引图
汉代帛画
西汉 马王堆一号墓帛画
第三章 雕塑
秦汉两代政权统一国势隆盛财力充裕,大兴土木, 雕塑创作空前活跃,其中有属于宫室陵墓建筑者, 有具有纪念碑意义者,有用于葬者,有用于工艺装 饰或单纯玩赏性的小品。艺术水平超越前代取得令 人瞩目艺术成就,从而形成中国古代雕塑上第一个 高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