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 离子方程式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电解及电极方程式整理

高中化学电解及电极方程式整理

高中化学电解及电极方程式整理电解质溶液在惰性电极条件下,或阴极是较活泼金属电极,阳极是惰性电极条件下的电解2NaCl+2H2O 2NaOH+H2↑+Cl2↑(-)2H2O+2e-==H2↑+2OH-或2H++2e-==H2↑(+)2Cl--2e-==Cl2↑2Cl-+2H2O 2OH-+H2↑+Cl2↑CuCl2 Cu+Cl2↑(-)Cu2++2e-==Cu↓(+)2Cl--2e-==Cl2↑Cu2++2Cl-Cu↓+Cl2↑2CuSO4+2H2O 2Cu↓+O2↑+2H2SO4(-)2Cu2++4e-==2Cu↓总反应式:4Al+3O2+6H2O=4Al(OH)3。

镁—铝电池(负极—Al,正极—Mg,电解液—KOH溶液)负极:2Al+8OH--6e-=2AlO2-+4H2O;正极:6H2O+6e-=3H2↑+6OH-;总反应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锂电池一型(负极—Li,正极—石墨,电解液—LiAlCl4—SOCl2) 已知电池总反应式:4Li+2SOCl2=SO2↑+4LiCl+S。

正极:2SOCl2+4e-=SO2↑+S+4Cl-。

铁—镍电池(负极—Fe,正极—NiO2,电解液—KOH溶液)已知Fe+NiO2+2H2O放电充电Fe(OH)2+Ni(OH)2,则:负极:Fe-2e-+2OH-=Fe(OH)2;正极:NiO2+2H2O+2e-=Ni(OH)2+2OH-。

阳极:Ni(OH)2-2e-+2OH-=NiO2+2H2O。

LiFePO4电池(正极—LiFePO4,负极—Li,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已知FePO4+Li放电充电LiFePO4,则负极:Li-e-=Li+;阳极:LiFePO4-e-=FePO4+Li+。

高铁电池(负极—Zn,正极—石墨,电解质为浸湿的固态碱性物质)已知:3Zn+2K2FeO4+8H2O放电充电3Zn(OH)2+2Fe(OH)3+4KOH,则:负极:3Zn-6e-+6OH-=3Zn(OH)2;正极:2FeO4 2-+6e-+8H2O=2Fe(OH)3+10OH-。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

电解质知识点汇总

一、电解质的电离1.酸、碱、盐的电离(1)电离的概念:物质溶解于水或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注意:电离的条件是在水的作用下或受热熔化,绝不能认为是通电。

(2)酸、碱、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称为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称为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是金属阳离子(或NH4+离子)、阴离子全部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盐。

(3)电离方程式:用离子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如:H2SO4=2H++SO42-;NaOH=Na++OH-;NaHCO3=Na++HCO3-电离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并不是在通电的条件下。

2.酸、碱、盐是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说明: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离是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前提。

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等;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食盐晶体。

④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因为这些化合物在水中或熔化状态下本身不能电离,故也不是电解质.如SO2、SO3、NH3、CO2等,它们的水溶液都能导电,是因为跟水反应生成了电解质,它们本身都不是电解质。

⑤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是相等的,故显电中性,称电荷守恒。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能力的大小又可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强电解质,如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做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等。

(3)常见的电解质①强电解质强酸:H2SO4、HCl、HNO3、HClO4、HBr、HI。

强碱;NaOH、KOH、Ca(OH)2、Ba(OH)2。

大多数盐:NaNO3、NH4Cl、MgSO4等②弱电解质弱酸:H2CO3、HF、CH3COOH、HClO、H2SO3、H2S、H3PO4等;弱碱:NH3·H2O、Cu(OH)2、Fe(OH)3、Mg(OH)2等;水:H2O二、电离方程式(1)强电解质:用“=== ”如:H2SO4=== 2H+ + SO42—BaSO4=== Ba2+ + SO42—(2)弱电解质:用“”如:HF H+ + F—CH 3COOH CH3COO— + H+NH 3•H2O NH4+ + OH—(3)多元弱酸和多元弱碱的电离方程式(以第一步为主)H 2CO3H+ + HCO3—HCO3—H+ + CO32—H 2SO3H+ + HSO3—HSO3—H+ + SO32—H 3PO4H++ H2PO4—H2PO42—H++HPO42—HPO42—H+ +PO43—Cu(OH)2Cu2+ + 2OH—Al(OH)3:两性按两种方法电离酸式电离:Al(OH)3 + H2O [Al(OH)4]— + H+碱式电离:Al(OH)3Al3+ + 3OH—(4)酸式盐的电离①强酸的酸式盐在熔化和溶解条件下的电离方程式不同熔化:NaHSO4=== Na+ + HSO4—溶解:NaHSO4=== Na+ + H+ + SO42—②弱酸的酸式盐受热易分解,一般没有熔化状态,在溶解中电离时强中有弱溶液中:NaHCO 3=== Na+ + HCO3—HCO3—H+ + CO32—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电解质水化学方程式

电解质水化学方程式

电解质水化学方程式
2NaCl+2H2O=Cl2↑+H2↑+2NaOH,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通电
===H2↑+Cl2↑+2OH-。

食盐水中的氯化钠和水发生电离,通电后分别在阴极与阳极生成氢气与氯气,剩下的氢氧根离子与钠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钠。

氯化钠的性质
氯化钠就是白色并无臭味结晶粉末。

熔点℃,沸点℃,微溶乙醇、丙醇、丁烷,在和丁烷互溶后变成等离子体,易溶于水,水中溶解度为35.9g(室温)。

nacl集中在酒精中可以构成胶体,其水中溶解度因氯化氢存有而增加,几乎不溶淡盐酸。

并无臭味咸,易潮解。

易溶于水,溶甘油,几乎不溶乙醚。

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
1、只能将强电解质指溶于水中的强电解质写出离子形式,其它包括难溶强电解质一律写成分子形式;如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CaCO3+2H+=Ca2++CO2↑+H2O因此熟记哪些物质是强电解质、哪些强电解质能溶于水是写好离子方程式的基础和关键;
2、不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反应,不能书写离子方程式;如铜与浓H2SO4的反应,浓H2SO4与相应固体物质取HCI、HF、HNO3的反应,以及CaOH2与NH4Cl制取NH3的反应;
3、碱性氧化物虽然是强电解质,但它只能用化学方程式写在离子方程式中;如CuO与盐酸的反应:
CuO+2H+=Cu2++H2O
4、有酸式盐参加的离子反应,对于弱酸酸式根离子不能拆成H+和酸根阴离子HSO4-除外;如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HCO3-+OH-=CO32-+H2O不能写成:H++OH-=H2O
5、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首先写好参加反应的离子,然后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再用观察配平并补齐其它物质即可;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先写好发生水解的离子,然后确定产物,再配平并补足水分子即可;
6、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即离子方程式不仅要配平原子个数,还要配平离子电荷数和得失电子数;如在FeCl2溶液中通入Cl2,其离子方程式不能写成:Fe2++Cl2=Fe3++2Cl-,因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应写成:2Fe2++Cl2=Fe3++2Cl-;
7、不能因约简离子方程式中局部系数而破坏整体的关系量;如稀H2SO4和BaOH2溶液的反应,若写出为:Ba2++OH-+H++SO42-=BaSO4+H2O就是错误的,正确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

高中原电池+电解池常见方程式总结

高中原电池+电解池常见方程式总结

放电3Zn(OH)充电10、镁/H2O2酸性燃料电池正极:负极:总反应化学方程式:Mg+ H2SO4+H2O2=MgSO4+2H2O二、充电电池1、铅蓄电池:(负极—Pb 正极—PbO2 电解液— 稀硫酸)负极:正极:总化学方程式Pb+PbO2 + 2H2SO4==2PbSO4+2H2O2、镍镉电池(负极--Cd、正极—NiOOH、电解液: KOH溶液)放电时负极:正极:总化学方程式Cd + 2NiOOH + 2H2O===Cd(OH)2 + 2Ni(OH)2三、燃料电池1、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方程式: 2H2 + O2 === 2H2O(1)电解质是KOH溶液(碱性电解质)负极:正极:(2)电解质是H2SO4溶液(酸性电解质)负极:正极:(3)电解质是NaCl溶液(中性电解质)负极:正极:2、甲醇燃料电池(注:乙醇燃料电池与甲醇相似)(1)碱性电解质(铂为两极、电解液KOH溶液)正极:负极:总反应化学方程式:2CH3OH + 3O2 + 4KOH=== 2K2CO3 + 6H2O(2)酸性电解质(铂为两极、电解液H2SO4溶液)正极:负极:总反应式2CH3OH + 3O2 === 2CO2 + 4H2O3、CO燃料电池(铂为两极、电解液H2SO4溶液)总反应方程式为:2CO +O2 =2CO2正极:负极:4、甲烷燃料电池(1)碱性电解质(铂为两极、电解液KOH溶液)正极:负极:总反应方程式:CH4 + 2KOH+ 2O2 === K2CO3 + 3H2O(2)酸性电解质(铂为两极、电解液H2SO4溶液)总反应方程式:CH4 + 2O2 === CO2 + 2H2O 正极:负极:5、肼(N2H4)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总反应方程式:N2H4+ O2 === N2 +2H2O正极:负极:6、H2、Cl2电池(铂为两极,一极为H2,另一极为Cl2,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正极:负极:总反应方程式:7、A g、Cl2电池(负极—Ag 、正极—铂,通入Cl2,电解液: 1 mol·L-1盐酸)正极:负极:总反应方程式:2Ag+ Cl2==2 Ag Cl8、H2、N2电池(铂为两极,一极为H2,另一极为N2,电解质溶液是盐酸、氯化铵溶液)正极:负极:总反应方程式:3H2 + N2 +2HCl==2 NH4Cl四、非水电池1、氢氧电池:一极为H2,另一极为空气与CO2的混合气,电解质为熔融K2CO3(盐)负极:正极:总反应方程式2H2 + O2 === 2H2O2、固体酸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H2;电解质是CsHSO4固体传递H+)负极:正极:总反应方程式2H2 + O2 === 2H2O3、新型燃料电池(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正极:负极:总反应方程式:2C4H10+13O2=8CO2+10H2O4、CO电池(一极为CO,另一极为空气与CO2的混合气,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作电解质)正极:负极:总反应方程式O2 +2CO==4CO25、Li-Al/FeS电池(一级是Li-Al合金,一极是粘有FeS的石墨,电解质是Li2CO3熔融盐)正极:负极:总反应方程式:2Li+FeS=Li2S+Fe五、电解池1、写出下列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1)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钠溶液:若要恢复到原溶液浓度,加入一定量____________ 阳极: 。

高考离子方程式知识点

高考离子方程式知识点

高考离子方程式知识点高考是每个学生都需要面对的一场大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在化学这门学科中,离子方程式的知识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

掌握了离子方程式的规则和技巧,不仅能够在高考中得高分,还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离子方程式的概念与组成离子方程式是指用化学符号和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这种方程式能够展示反应中发生的离子交换现象,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反应的本质。

通常,离子方程式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离子组成。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1. 首先,离子方程式中的离子需要用方括号括起来,并标明其电荷。

正离子写在方括号的左边,负离子写在方括号的右边。

2. 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通过箭头相连,箭头上面写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等。

3. 如果反应发生在溶液中,需要标明溶液的聚集状态,包括(aq)溶于水,(s)为固体,(l)为液体,(g)为气体。

4. 对于电离强,无论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都需要写出正确的电离方程。

三、离子方程式中的电离方程电离方程是离子方程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一些溶液中的物质,会发生电离现象,将原来的分子物质转变成离子。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应遵循以下规则:1. 强酸的电离方程式: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正离子和酸根离子。

例如,HCl(aq) → H+(aq) + Cl-(aq)。

2. 强碱的电离方程式:强碱在水中完全电离产生热释放氢氧根离子。

例如,NaOH(aq) → Na+(aq) + OH-(aq)。

3. 弱酸与弱碱的电离方程式:弱酸和弱碱在水中只部分电离,产生一定浓度的离子。

例如,CH3COOH(aq) ⇌ CH3COO-(aq) + H+(aq)。

4. 强电解质的离子方程式:强电解质在水中会完全电离,生成大量离子。

例如,NaCl(aq) → Na+(aq) + Cl-(aq)。

四、通过实例理解离子方程式为了更好地理解离子方程式的知识点,我们以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为例进行说明。

1. 水合硫酸铜的合成反应:CuO(s) + H2SO4(aq) → CuSO4(aq) + H2O(l)在此反应中,水合硫酸铜的生成产物为CuSO4,其溶解在水中会产生Cu2+和SO4^2-离子。

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书写

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书写

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书写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电解质:在或状态下能导电的(能电离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中和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常见物强酸:HClO4、HNO3、H2SO4、HCl、HBr、HI等强碱:NaOH、KOH、Ba(OH)2大多数盐[除(CH3COO)2Pb、Fe(SCN)3】、金属氧化物弱酸:H2S、H2SO3、H3PO4、、、、HClO、HF 、羧酸等弱碱:氨水、Al(OH)3等水个别盐CH3COO)2Pb、Fe(SCN)3酸类和水以外的多数共价化合物,包括大多数有机物在离子方程式中的表示符号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特点①用等号“=”②一步完成如:H2SO4=2H++SO42_①用可逆符“”②多元酸分步写如:H2CO3H++HCO3―HCO3―H++CO32–不电离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有关,与其溶解度的大小无关。

例如:难溶的BaS04、CaS03等和微溶的Ca(OH)2等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故是强电解质。

而易溶于水的CH3COOH、H3P04等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故归为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只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

例如:0.1mol/L的MgSO4溶液与0.2mol/L的NaCl溶液导电能力基本相同。

③共价化合物在水中才能电离,熔融状态下不电离举例:KHSO4在水中的电离式和熔融状态下电离式是不同的。

例1.(2000 •上海)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H2COOHB.Cl2C. NH4HCO3D. SO2例2.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A、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B、醋酸溶液与碳酸钙反应,缓慢放出二氧化碳C、醋酸钠溶液呈一定的碱性D、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0.001mol/L2、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1)离子反应是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进行时反应,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 NH4Cl固体和Ca(OH) 2:固体混合加热,虽然也有离子和离子反应,但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只能写化学方程式。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综合练习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综合练习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一、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电离电离方程式:(1)盐、强碱的电离——水中或加热盐阴离子==== 金属阳离子+强碱OH—(2)强酸的电离——水中强酸===H+ + 酸根(3)弱酸(弱碱)的电离弱酸H+ + 酸根弱碱阳离子+ OH—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乙醇、蔗糖、葡萄糖等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离子反应不一定能写出离子方程式,能写出离子方程式的一定是离子反应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1)写出化学方程式(2)改写:弱酸、弱碱、沉淀、气体、单质、氧化物——写化学(分子)式a.弱酸——CH3COOH、HF、H2CO3、H2SO3、H3PO4、苯酚b.弱碱——NH3·H2O、CH3—NH2·H2O(3)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写离子符号强酸——HX(X=Cl、Br、I)、HNO3、H2SO4、HClO4强碱——NaOH、KOH、Ba(OH)2钾钠铵盐硝酸盐微溶物质的处理:如Ag2SO4、CaSO4、Ca(OH)2澄清石灰水写离子符号Ca2+、OH—悬浊液写化学式Ca(OH)2(4)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a. 必须是在溶液中;b. 质量守恒定律;c. 电荷守恒定律;d. 若是氧化还原反应必须遵守得失电子数相等;f. 必须服从分子(物质)组成;如:H2SO4、(NH4)2 SO4、(NH4)2CO3溶液分别与Ba(OH)2溶液反应。

同程教育高一年级化学复习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综合练习一、书写离子方程式:1.氢氟酸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钠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过氧化钠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四氧化三铁溶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铁与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钠与氯化铁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钾稀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碱式碳酸铜溶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氢氧化钾溶液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氯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二氧化硫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铁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氯化铁溶液与氨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加入酸,离子浓度会减少的是A . HCO 3—B .S 2—C .SO 42—D .Cl -2、下列各组酸和碱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可以写成H OH H O 2+-+=的是A .氢硫酸(H 2S )和消石灰B .氢碘酸和烧碱溶液C .盐酸和氨水D .硫酸和氢氧化镁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铁和稀硫酸反应:B .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S 2—+2H +==H 2S ↑C .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H OH H O 2+-+=D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H OH H O 2+-+=4、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A .NaCl 溶液与KOH 溶液B .AgNO 3溶液与KCl 溶液C .Na 2CO 3溶液与澄清的石灰水D .盐酸与Na 2SO 4溶液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硫酸氢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H HCO H O CO 322+-+=+↑B .硫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 OH H O 2+-+=C .硫化氢气通入到硫酸铜溶液中:Cu 2+ + H 2S ==Cu S ↓+2H +D .氯气通入氢硫酸中:Cl 2+S 2-=2Cl -+S ↓6、下列化学方程式的相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CaCO 3+H 2SO 4=CaSO 4+CO 2↑+H 2O CO 32-+2H +=CO 2↑+H 2OB .Ba(OH)2+H 2SO 4=BaSO 4↓+2H 2O Ba 2++OH -+H ++ SO 42—=BaSO 4↓+H 2OC .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MnO 2+4H ++2Cl∆Mn 2++Cl 2↑+2H 2O D .Na 2S+CuSO 4=CuS ↓+Na 2SO 4 S 2-+Cu 2+=CuS ↓7、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NH 4+、S 2—、Na +、SO 32—B .K +、NO 3—、Al 3+、SO 42—C .K +、NH 4+、MnO 4—、SO 42—D .Na +、NH 4+、S 2—、CO 32—、K +8、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 Ag +、Na +、Br -、NO 3—B .Ca 2+、H +、Cl -、CO 32—C . K +、H +、SO 42—、OH -D .Na +、S 2-、NO 3—、H + 9、在强碱性溶液里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A .K +、Fe 3+、Cl -、SO 42—B .Na +、Cl -、NO 3—、CO 32—C .Na +、Ba 2+、NO 3—、SO 42—D .Na +、HSO 3—、S 2-、Cl -10、在稀溶液中各离子能共存,加入碱溶液有沉淀析出,加入酸溶液有气体逸出的一组离子是A .Cu 2+、S 2-、Na +、Cl -B .SO 42—、NH 4+、Cl -、Na+ C .HCO 3—、Ca 2+、K +、NO 3—D .Mg 2+、SO 42—、HSO 3—、K + 11、在c (H +)=1mol/L 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Na +、S 2-、K +、Cl -B .Mg 2+、NO 3-、Na +、SO 42—C .K +、S 2-、Na +、ClO -D .Al 3+、SO 42-、Cu 2+、Cl -12、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沉淀,过滤除去沉淀,往滤液中通入H 2S 气体,又产生沉淀的是A .Na +、NH 4+、Ag + B .K +、Cu 2+、Ag + C .Na +、Al 3+、Ca 2+ D .NH 4+、Mg 2+、Ag +13、离子方程式SO 32—+2H +==SO 2↑+H 2O ,所表示的反应是A .可溶性亚硫酸盐和强酸反应生成SO 2和水B .可溶性亚硫酸盐和一切酸反应都生成SO 2和水C .一切亚硫酸盐和酸反应生成SO 2和水D .亚硫酸盐和氧化性酸反应生成SO 2和水14、已知:Ba 2++SO 32—== BaSO 3 ↓,3BaSO 3+2H ++2NO 3—== 3BaSO 4+2NO +H 2O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方程式【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析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并判断其正误【重点】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考点一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__________________能够导电的________叫做电解质。

(2)非电解质在______________都不能导电的__________叫做非电解质。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研究的对象都是_______,二者的主要不同是在里或下能否导电。

注意点①电解质________导电,如固态NaCl、液态HCl等;导电物质________是电解质,如铁、铝等金属单质。

②非电解质________,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金刚石、单质硫等一些非金属单质。

③电解质必须是________电离出的离子导电,否则不属于电解质。

如CO2、NH3、Cl2等物质的水溶液虽能导电,它们________电解质,(因为它们是与水反应后生成了电解质,才使溶液导电的)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弱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判断电解质强、弱的注意点①电解质的强弱是由物质内部结构决定的,与任何外界因素无关。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________。

某些盐如BaSO4等虽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却是完全电离的,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相反,能溶于水的未必都是强电解质,如CH3COOH、NH3·H2O等虽然能溶于水,但溶解时只有部分电离,故这些是弱电解质。

③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________和离子________,和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联系,如1 mol·L-1的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就大于0.000 01 mol·L-1的盐酸,所以说盐酸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醋酸是错误的。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________表示。

如H2SO4、NaOH、(NH4)2SO4的电离方程式分别、、。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________表示。

①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电离程度逐步减弱,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如H2S电离方程式为。

②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但一步写出。

如:Cu(OH)2Cu2++2OH-。

③两性氢氧化物双向电离。

如Al(OH)3的电离方程式:。

(3)酸式盐①强酸酸式盐完全电离,一步到底。

如: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

②多元弱酸酸式盐,第一步完全电离,其余部分电离。

如:NaHCO3。

练习巩固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①硫酸②盐酸③氯气④硫酸钡⑤酒精⑥铜⑦醋酸⑧氯化氢⑨蔗糖⑩氨气⑪CO2 ⑫NaHCO32.下列物质中,其水溶液能导电,溶于水时化学键被破坏,且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I2B.BaCO3C.CO2D.C6H12O6(葡萄糖)3.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BaSO4投入水中,导电性较弱,故它是弱电解质C.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两种共价化合物分子D.氯水能导电,所以Cl2是电解质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不溶于水的盐(CaCO3、BaSO4等)都是弱电解质②可溶于水的盐都是强电解质③0.5 mol·L-1所有一元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都是0.5 mol·L-1④强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一定大于弱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⑤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⑦等物质的量的NaHSO4与NaHCO3固体中离子数目之比为1:15.在如右图所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装置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种溶液时,则灯光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B.醋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D.醋酸中逐滴加入氨水考点二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1.离子反应(1)概念:有__________或有__________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条件例:在稀H2SO4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发生反应的请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A.加入BaCl2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加入CH3COONa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加入Na2C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加入Zn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加入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A~E可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①生成难溶的物质;②生成________的物质;③生成__________的物质;④发生______________。

(3)离子反应的本质A~E中,混合后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减少的是__ __(填序号,下同);H+物质的量减少的是_____ _______;因此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的________。

2.离子方程式(1)离子方程式: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按“_______________”四步进行,但我们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需要用上述步骤书写,而是要抓住离子反应的实质,直接书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例1: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①首先分析溶液中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②然后分析哪些离子相互结合,Cu2+与OH-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SO2-4与Ba2+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③最后根据离子的个数比配平方程式。

例2: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关键点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是依据客观事实,抓住两易、三等、两查。

“两易”:即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用化学式表示。

“三等”:即三个守恒①必须遵循__________(即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应相等);②必须遵循__________(即反应前后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应相等);③必须遵循__________(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两查”:检查各项是否都有公约数,写成最简的化学计量数,是否漏写必要的反应条件。

注意点①微溶物处理方式有三种情况a.出现在生成物中写化学式;b.做反应物处于溶液状态写离子符号;c.做反应物处于浊液或固态时写化学式。

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不要忘记“”。

③溶液中铵盐与碱反应加热放出,不加热写。

④浓HCl、浓HNO3在离子方程式中离子符号,浓H2SO4离子符号。

⑤HCO-3、HS-、HSO-3等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开写。

练习巩固一、(简单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苏打与乙酸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镁溶于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l2通入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明矾溶于水发生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石灰乳中加入Na2C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NH4Cl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浓HNO3与Cu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浓H2SO4与Cu混合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NH4)2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Na2SO4溶液与AgNO3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NaHCO3溶液与稀盐酸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