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的观察与分析
偏振光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偏振光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言:光的偏振现象有法国工程师马吕斯首先发现。
对光偏振现象的研究清楚地显示了光的横波性,加深了人们对光传播规律的认识。
近年来光的偏振特性在光调制器、光开关、光学计量、应力分析、光信息处理、光通信、激光、光电子器件中都有广泛应用。
本实验利用偏振片和1/4波片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并分析和研究各种偏振光。
从而了解1/4波片和1/2波片的作用及应用,加深对光偏振性质的认识。
实验原理1、 偏振光的种类。
光可按光适量的不同振动状态分为五类:(1)线偏振光 (2)自然光 (3)部分偏振光(4)园偏振光 (5)椭圆偏振光使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装置称为起偏器,用来检验偏振光的装置称为检偏器。
2、 线偏振光的产生。
(1)反射和折射产生偏振自然光以 i B =arc tan n 的入射角从空气入射至折射率为n 的介质表面上时,反射光为线偏振光。
以 i B 入射到一叠平行玻璃堆上的自然光,透射出来后也为线偏振光。
(2)偏振片。
利用某些晶体的二向色性可使通过他的自然光变成线偏振光。
(3)双折射产生偏振。
自然光入射到双折射晶体后,出射的o 光和e 光都为线偏振光。
3、 波晶片4、 线偏振光通过各种波片后偏振态的改变。
在光波的波面中取一直角坐标系,将电矢量E 分解为两个分量E X 和E y ,他们频率相同都为ω,设E y 相对E X 的相位差为∆φ,即有E X =A x cos ωt (2)E y =A y cos(ωt +∆φ) (3)由(2)、(3)两式得,对于一般情况,两垂直振动的合成为: e 轴O 轴 θ 光轴图 1E x2 A x2+ E y2A y2−2 E x2 E y2A x2A y2cos∆φ=sin2∆φ(4)注意对于线偏振光通过波片的情况∆φ取决于o光和e光入射时的相位差和由波晶片引起的相位差δ之和;而 E X为线偏振光振幅E在o轴的分量, E y为e轴的分量。
从上面垂直振动合成的一般情况出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波片的光轴夹角为θ或π/2,或者通过1/2波片仍为线偏振光。
偏振光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偏振光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偏振光的观察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实验装置来实现。
例如,可以使用偏振片和分析器来检测光的偏振状态。
偏振片是一种光学元件,它能够选择性地通过振动方向与特定方向相同的光,而将其他方向的光消除或减弱。
这样,当光通过偏振片时,只有特定方向的光能通过,其他方向的光被过滤掉了。
而分析器是另一种偏振片,在实验中用于检测偏振光。
当通过偏振片的光到达分析器时,如果它们的振动方向相同,那么光将能够通过分析器,我们可以观察到透过分析器的光强度。
如果它们的振动方向不同,那么光将被分析器阻止通过,我们将观察不到通过分析器的光。
通过使用偏振片和分析器的实验装置,可以进行一系列的观察和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偏振片和分析器之间的相对角度来观察最大和最小光强的变化。
当振动方向相同时,光强度最大,当振动方向垂直时,光强度最小。
通过这一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强度与振动方向之间存在关联。
其次,我们可以观察光的偏振状态的改变。
例如,可以用线性偏振光源辐射出一个固定方向的偏振光,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偏振片和分析器来调整光的偏振状态。
通过观察光在不同偏振状态下的传播特性,我们可以了解光的偏振性质以及不同偏振状态下光的行为差异。
除了观察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偏振光的性质。
例如,通过使用偏振片和分析器,我们可以测量通过透过分析器的光强度,并进一步计算出偏振光的偏振度。
偏振度是一种度量光偏振状态的物理量,它可以用来描述光的偏振程度。
对于完全偏振的光来说,其偏振度为1,而对于完全偏振的光来说,其偏振度为0。
此外,偏振光的观察和分析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领域。
例如,在电子显示技术中,液晶显示器使用偏振器和光调制器来控制光的偏振状态,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和切换。
在光通信中,偏振光也被广泛应用于光纤传输和光信号处理中,以提高传输速率和信号质量。
总之,偏振光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光的性质和行为。
通过观察光的光强度变化以及偏振状态的改变,我们可以探索光的偏振性质和对其进行分析。
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实验原理

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实验原理
偏振光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光的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
以下是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实验原理:
1. 偏振光的定义:偏振光是指光的振动方向相对于传播方向具有不对称性。
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偏振现象,而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因此具有偏振性质。
2. 偏振光的分类:根据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的关系,偏振光可以分为自然光、线偏振光、局部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五种。
3. 产生偏振光的方法:
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当光在界面上反射或折射时,光的振动方向会发生变化。
通过调整入射角,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获得线偏振光。
当入射角为布雷斯特角时,反射光成为完全线偏振光。
利用光学棱镜:尼科尔棱镜和格兰棱镜等光学棱镜可以将自然光转化为线偏振光。
利用偏振片:偏振片可以由自然光得到线偏振光,通过改变偏振片的放置角度,可以得到不同偏振态的光。
4. 改变光的偏振态的元件:波晶片。
平而偏振光垂直入射晶片,如果光轴平行于晶片表而,会产生双折射现象。
利用此特性,可以通过改变波晶片的放置角度来改变出射光的偏振态。
在实验中,通常会使用各种设备来观察和研究偏振光,例如偏振分束器、检偏器等。
通过调整这些设备的参数和角度,可以观察到不同偏振态的光的特性,进一步了解光的偏振性质。
总之,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实验主要涉及光的反射、折
射、通过光学棱镜和偏振片产生偏振光的方法,以及利用波晶片改变光的偏振态的原理。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深入了解光的偏振性质及其在光学中的应用。
实验六偏振光的观测与分析

实验六偏振光的观测与分析引言:偏振光是一种特殊的光,它的电场在振动方向上只有一个方向。
偏振光的观测与分析在光学实验中十分重要,可以用来研究光的传播和相互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偏振光的特性,探究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在光学中的应用。
实验过程:1. 准备工作:将实验所需仪器和材料准备齐全,包括偏振光源、偏振片、定标尺、平面镜、倾斜角度调节装置等。
2. 实验装置搭建:将偏振光源放置在实验台上,与一组偏振片相连,并通过倾斜角度调节装置将光线投射到平面镜上,再经过第二组偏振片最后观察。
3. 观察光强的变化:在第二组偏振片上,逐渐改变两组偏振片之间的角度差,仔细观察光线通过第二组偏振片后的光强变化情况。
4. 记录实验数据:将观察到的光强变化情况以及角度差记录下来,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
5. 分析光的偏振状态: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到的光强变化规律,判断光的偏振状态。
比如,当两组偏振片之间的角度差为90°时,通过观察到的最大的光强变化可以判断光的振动方向。
6.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制出相应的图表,以更直观地表示光的偏振状态和规律。
7. 拓展实验:可以进一步观察不同类型的偏振片对光的偏振状态的影响,以及探究光的偏振与介质的相关性等。
实验原理:1. 光的电场矢量:光的电场在空间中的分布状态可以用电场矢量表示。
如果电场矢量在振动方向上只有一个方向,那么光就是偏振光。
2. 偏振片:偏振片是用来筛选偏振光的光学元件,它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材料,可以选择性地传递或者吸收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将其他方向的光过滤掉。
3. 马吕斯定律:马吕斯定律描述了光通过两组偏振片的情况。
根据马吕斯定律,当两组偏振片的振动方向垂直时,透射光最弱;当两组偏振片的振动方向平行时,透射光最强。
4. 相位差和光强的关系:对于偏振光,相位差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透射光的光强。
当两组偏振片的振动方向相差90°时,透射光的光强变化最为显著。
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一)实验名称: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振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比如利用偏振眼镜可以观看立体电影,用偏振片可以突出蓝天中的白云,在液晶显示器中可以控制字符显示,在显微镜中可用来检测样品的各向异性和双折射性,检测材料的结构、厚度、折射率和应力分布等。
光的偏振在建筑工程学方面可以检测桥梁和水坝的安全度。
起偏器和检偏器根据光学元件在实验中的作用,分为起偏器和检偏器。
起偏器是将自然光变成线偏振光的元件,检偏器是用于鉴别光的偏振态的元件。
产生偏振光的方式:1.光在界面的反射和透射:根据布儒斯特定律,入射角为一特定值时,反射光为完全线偏振光,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
2.光学棱镜:利于晶体的双折射原理得到的o光和e光是完全偏振光。
3.偏振片:利于有机分子(如聚乙烯醇)的平行排列,只允许垂直于排列方向的光振动通过,可以产生线偏振光。
该方法因工艺简单且价格便宜得到广泛应用,本实验中采用偏振片作为起偏器和检偏器。
马吕斯定律偏振光的研究从马吕斯定律开始,马吕斯定律也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偏振定律。
马吕斯于1809年发现,完全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的光强可表示为:其中是检偏器的偏振方向和起偏器偏振方向的夹角。
波晶片波晶片又称位相延迟片,是改变光的偏振态的元件。
它是利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光在晶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来产生相位延迟的,传播速度较大()的振动方向成为快轴,传播速度较小()的振动方向称为慢轴。
设快轴和慢轴对应的折射率分别为,波片的厚度为,则光束通过波片后的光程差为:对应的相位差为•若光程差满足即相位差,我们称之波片。
•若光程差满足即相位差,我们称之2波片。
图5,波片的o轴与偏振方向平行图6,波片旋转图7,波片旋转上图坐标轴表示波晶片,o轴和e轴表示波片的快轴和慢轴方向,o和e轴相互垂直。
红色箭头表示自然光经过检偏器后的电矢量方向,实验中起偏器的设置始终不变。
绿色箭头表示偏振光经过波片后的偏振状态。
偏振光的观察与分析实验报告

偏振光的观察与分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对偏振光的观察与分析,加深对光的性质的认识,掌握偏振光的基本概念及其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偏振光是指只在一个方向上振动的光,它的光场只能偏振在一个平面内,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它可以作为沿一个方向运动的电磁波表示。
偏振光的产生有很多方法,包括自然偏振、偏振器制备和偏振器过滤等。
实验步骤:1.用偏振片观察自然光;2.将两个偏振片平行摆放,观察光透过后的亮度和颜色;3.将两个偏振片垂直摆放,观察光透过后的亮度和颜色;4.调节两个偏振片的夹角,观察光透过后的亮度和颜色变化;5.用光强计分析不同情况下透过的光强;6.观察偏振光与自然光波形的差异;7.使用磷酸二氧铬振荡镜测定光波的振荡方向;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如果将两个偏振片平行放置,则完全透过的光强最大,这是因为平行摆放的偏振片可以让所有光线的振动方向与偏振片的传播方向相同。
2.如果将两个偏振片垂直放置,光完全被吸收,这是因为两个方向相互垂直的偏振片会阻挡所有光线。
3.找到适当的偏振片夹角可以改变透过的光强,因为当两个偏振片的传输方向不同时,只有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夹角为45°时,才能最大化透过的光强。
4.偏振光的波形在形状和方向上都有所不同于自然光,因为偏振光中只有一个振动方向的光波,而自然光包含了多个方向的光波。
5.使用磷酸二氧铬振荡镜可以精确测定光波的振荡方向,因为只有振荡方向与磷酸二氧铬振荡镜的分子排列方向相同时,才能通过。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偏振光的观察和分析,加深了我们对光的性质的认识,掌握了偏振光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实验报告数据(精选10篇)

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实验报告数据偏振光指的是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的光,它的传播方式与普通光有所不同。
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偏振状态,因此可以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进行了探究。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偏振光的概念及其传播方式。
2. 观察线偏振器和波片对偏振光的影响。
3. 研究偏振光的干涉现象。
二、实验仪器及材料1. 两个偏光片2. 一块玻璃板3. 一块亚克力板4. 一束激光光源5. 一个手机屏幕三、实验步骤1. 将一块玻璃板和一块亚克力板插入两个偏光片之间,调整偏光片的方向,观察得到的光的强度变化。
2. 将一个偏光片放置在激光器前,记录得到的光的强度值,并将其称为“I”。
然后将另一个偏光片放在激光光路中,并逐渐旋转它的方向。
记录得到的光的强度值,并将其称为“T”。
3. 将一个手机屏幕放置在两个偏光片之间,逐渐旋转其中一个偏光片的方向。
观察手机屏幕的显示情况。
4. 在两个偏光片之间插入一块玻璃板,然后将其中一个偏光片旋转一定的角度,并记录得到光的强度值。
四、实验结果1. 调整偏光片的方向之后,得到的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实验表明,当两个偏光片的方向垂直时,通过的光线最弱,当两个偏光片的方向相同时,通过光线最强。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两个偏光片的方向偏离90度时,通过的光线几乎消失。
这说明当光的振动方向被偏振后,只有振动方向与偏振方向一致的光才能通过。
3. 在手机屏幕的观察实验中,我们发现当两个偏光片的方向相同时,手机屏幕显示为亮屏,而当两个偏光片的方向垂直时,手机屏幕显示为黑屏。
这说明手机屏幕与偏振光的作用原理是相似的。
4. 在偏振光的干涉实验中,我们发现,在通过玻璃板的偏振光中,存在两个方向的振动状态,这两个方向的振动状态会互相干涉,导致光线强度的变化。
五、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偏振光的传播方式,观察了线偏振器和波片对偏振光的影响,以及研究了偏振光的干涉现象。
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

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
什么是偏振光?
偏振光(polarized light)是一种由一定角度的线性电场改变方向的平面电磁波,
具有波动不同方向的一组特定的交叉电磁场,每对电磁场的矢量都可以通过单独的圆柱坐
标表示。
在空间里,由两个有偏振性的矢量交叉形成的波析出了偏振电磁波,形成一组相离、有序及同方向性的点阵模式,这就是“偏振性”。
由于水平方向(0°)与垂直方向(90°)的矢量构成了偏振光,并被描述为偏振状态,了解这类光及其波动使用偏振角(angle of polarization)是很重要的。
因此,观
察和研究这类光的手段,就是用偏振滤片,根据其波的方向,经特别设计的物理装置进行
分类处理,从而实现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
关于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以偏振仪(Polarimeter)为基础的实验仪器技术具有很
大的潜力,可以用于测量被测样品的偏振性质,以细微构成偏振光变化和极性等各种物质。
例如,偏振仪常用于测量一种物质如果影响该物质的偏振特征,以及这种物质在不同
相应偏振仪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偏振仪可以测量细微的极性变化,用以分析构成偏振光的
微小事件;偏振仪也可以用来表征物质的半导体折射率等性质。
此外,偏振仪还可以用于
偏振光学显微镜(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e)、偏振干涉仪(Polarized Interference)等应用中。
因此,观察与研究偏振光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偏振仪,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光在特定环
境中偏振性质,以及光在不同环境下发生的变化,从而进行有效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振光的观察与分析
【实验内容及数据处理要求】
1)将半导体激光器、功率计探头与激光功率计后面板上的相应插座相连。
2)在光学导轨一端分别安装半导体激光器和功率计探头,开启功率计,选择直径为6.0 mm 的圆孔作为功率计
探头的入射光阑。
3)调整激光器、功率计探头在支架上的固定高度及激光器的二维调节螺旋,使激光束同轴等高地平行射入功率计探头的Φ6.0光阑孔中。
4)验证马吕斯定律
① 在靠近激光器的一侧加入一个偏振片并调整其高度与激光器、功率计探头同轴等高。
旋转偏振片使功率计的示数为极大值(功率计应选恰当档位,如2 mW )。
② 对功率计清零:先用白屏紧贴半导体激光器遮住激光,调节功率计的“调零”旋钮使其示数为0,然后拿走白屏。
③ 在靠近功率计探头的一侧加入另一个偏振片(作检偏器),并调整其高度与之前安装的光学元件同轴等高,并对功率计清零。
④ 转动检偏器直至功率计的示数恰好为零,记录下检偏器上的角度θ0和功率计示数;接着以此角度为基准,沿同一方向转动检偏器,每转15°就记录下检偏器上的角度θ和相应的功率计示数。
数据处理要求:以加入检偏器后功率计的最大示数作为I 0,先由马吕斯定律计算出各相对角度α所对应的理论功率,然后在同一坐标纸上绘出马吕斯定律的理论曲线和实测值拟合曲线,计算各α对应功率值的百分偏差,并根据结果得出是否验证的结论。
注意:相对角度α(090θθ=-︒-)是因为功率计示数为0时,检偏器与起偏器的透振方向夹角为90°。
实验中每加入一个光学元件,就需要对功率计进行清零,以消除由该元件折射、反射进入功率计探头的杂散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产生和鉴别(椭)圆偏振光
① 紧接4)的第④步,转动检偏器重新使功率计示数为零(系统处于消光状态)此时检偏器的角度记为初始位置0θ。
② 在起偏器和检偏器之间插入1/4波片,旋转1/4波片角度使功率计示数有极大值,然后调整1/4波片使与之前安装的光学元件同轴等高,并对功率计清零。
③旋转1/4波片使系统重新进入消光状态(1/4波片的光轴与起偏器的透振方向平行或垂直),此时1/4波片的角度记为φ0。
缓慢旋转检偏器一周,记录功率计出现的4个极值及与之相应的检偏器角度θ。
④ 以φ0为基准沿同一方向旋转1/4波片,每旋转15°,先记录检偏器在初始位置θ0时功率计的示数,然后缓慢旋转检偏器一周,记录功率计出现的4个极值及与之相应的检偏器角度θ。
数据处理:分析得出1/4波片转动0°、30°、45°、60°、90°等时出射光的偏振状态,并讨论1/4波片对线偏振入射光偏振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