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梦圆飞天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飞天梦圆_语文s版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飞天梦圆_语文s版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飞天梦圆_语文s版自读自悟思考题:1、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2、在圆梦的每一步里,你体会到什么?作者是用哪些词语、句子表达出来的?(划一划,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导研读汇报让同学们把读的感受说出来。

例如:1.明朝万户为勇于实践,为梦想献身。

2.品读第6自然段:“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了太空。

”体会了中国已经迈出了圆千年之梦的坚定一步。

3.品读第7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品味出航天人的顽强拼搏精神。

4.品读第13自然段:欣赏描绘载着飞航的火箭升空时的壮观景象的句子。

体会航天人的执着追求,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5.感悟描绘航天员成功地安全返回祖国,祖国人民激动兴奋的句子,激发了人们的自豪感。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点拨。

作业设计1. 看拼音,写词语。

cháng é guī lì xuàn làn áo yóu( ) ( ) ( ) ( )2.填空,补充成语。

( ) ( )如生凌( )壮( ) ( )劳( )疾( ) ( )子孙 ( )而不( ) ( )耳欲( )2. 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仿写句子。

①.从科研院所到实验基地,从寒冷的北国到炎热的南方,从浩瀚的沙漠到波涛汹涌的大海,到处留下了他们辛劳的足迹。

( )②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从地面看上去,仿佛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苍穹之中。

(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互评点滴收获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写自己学完这篇课文的一些感受和所得。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飞天圆梦》导学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飞天圆梦》导学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飞天圆梦》导学案安岳县义务教育语文社S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1*飞天圆梦学习目标 1.会认“嫦、娥、绚、穹、锲”5个生字,读读记记“绚烂、壮举、凌云壮志、积劳成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从而理解我国航天人的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学习难点理解把梦想变成现实这一过程中所体现的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知识链接航天飞船(space ship):能单独进行航天活动,也能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运送人员或物资、设备的航天器。

沿地心轨道飞行的航天飞船称为卫星式飞船,是一次性使用航天飞船;飞往其他天体的航天飞船称为星际飞船或远征飞船。

运送人员的航天飞船称为载人飞船,运送物资、设备的航天飞船称为货运飞船。

学习过程(2课时)?预习检测本课编写:张志红审稿:李俊林1.读拼音,写汉字。

cháng’é líng yún zhuàng zhì ( ) ( ) qiè ér bù shě jī láo chéng jí ( ) ( ) xuàn lì cù ránchángshì ( ) ( ) 2.辨字组词。

载()即()瑰()裁()既()愧()壮()舟()园()状()丹()圆() 3.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⑴2021年11月1日,举世瞩目的中国神舟八号载.(zǎi zài)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⑵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mú mó)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yāo yào)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飞天梦圆_语文s版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飞天梦圆_语文s版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飞天梦圆_语文s版
11.飞天梦圆
课题11.飞天梦圆课时安排1课时
学案导案
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积累相关词汇。

(重点)
2.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我国航天人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
神,进而激发自己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难点)




预习提纲内容:
1、学生熟读课文
2、学生自学生字,积累词语。

生字:嫦、娥、绚、穹、锲
词语:
瑰丽绚烂、锲而不舍、凌云壮志、积劳成疾、猝然长逝、震
耳欲聋等
3. 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参考资料:
神舟号飞船由
长征2号F火
箭发射升空,于
2003年10月
15日,第一次
完成载人飞行,
这是我国规模
最大、技术最复
杂的航天工程。

兴趣导入
1、读课文,体会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的梦?读句
子,体会用词的精妙,语句优美:“这是一个瑰丽绚烂的梦,这
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梦。


2、思考:炎黄子孙是怎样圆梦的?
激发学生
阅读兴趣。

《梦圆飞天》教案

《梦圆飞天》教案

《梦圆飞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2)培养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航天飞行的壮丽场景。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航天事业对我国科技、经济、国防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意识。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重大成果。

(2)航天科技对我国科技、经济、国防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2. 教学难点:(1)航天飞行原理及航天器的研制过程。

(2)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的意义是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过程。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航天事业的看法。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过程,让学生感受航天飞行的壮丽场景。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航天事业对我国科技、经济、国防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贡献。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各自的创意和想法。

5.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航天事业的重要性和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意识。

四、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简要总结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2. 思考航天事业对我国科技、经济、国防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自身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重大成果的了解程度。

6梦圆飞天导学案

6梦圆飞天导学案

6梦圆飞天导学案班级:姓名一、教材简析课文是一则通讯报导。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引导学生解题是感悟全文的开始。

“梦圆飞天”即在飞天上面圆了梦。

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夜里做梦的生理现象,而是指梦想,比喻幻想,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尚未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飞天”的梦想,希望能飞上太空,遨游苍穹,探索人类未知的奥秘。

如今梦想成真,“神舟”5号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又成功返回,真正圆了飞天之梦。

结合通讯报导的特点,按“时间、地点、事物——发射成功——点题作结”的顺序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交流,调动全体学生的豪情壮志是本课的教学关键之所在。

二、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影响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二、三段,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

四、自学引导(一)课前延伸1、了解“神舟号”飞船的信息。

3、借助生字读音把课文读三遍,把生字词学会认读。

(家长签字)乳白色执行计划控制侨胞4、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凛冽伫立游弋浩瀚澎湃(二)自主探究句子:你认为重点的句子可以画一画,反复读一读,写一写感受。

(1)课文内容我知道,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2)理解课文,我能通过读文来理解课文,把读书感受要质疑的问题记录下来。

A.朗读课文,想想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B我通过以下词句体会到的C我的读书感悟D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_梦圆飞天学案.doc

6_梦圆飞天学案.doc

6、梦圆飞天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导学过程一、用红笔给一类生字注音,用红色“——”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标出段落序号。

大声朗读课文,遇到的难字先找同桌帮助,两人都不会时査字典。

1、描红(1遍)。

2、在课后给生字组词(2个)。

3、完成基础达标1、2o补充词语:ru bai se zhi xing hua po kong zhi)(: )( )( )hua qiao yang yi peng pai)() ()二、小声读课文。

读课文时,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四字成语。

1、不理解的词语旁边做上记号。

2、同桌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3、在作业本上抄写重点词语。

4、完成基础达标3。

补充词语:寒风()()朝夕()()亮如()()地()山()肃然()()三、浏览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课文按________________ 的顺序详细地记叙了_______________ 飞船载着__________ 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 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 。

把课文分成四段,并概括段意。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神舟” 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导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生字、词语。

2、二人小组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带着问题读课文。

1、在“神舟” 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谈你的感受。

(1)独立思考(2)二人小组交流(3)班级展示2、“神舟” 5号航天飞船升入太空有什么意义?(1)独立思考(2)班级展示三、完成练习1、基础题:(1)选词填空屹立耸立伫立人民英雄纪念碑高高地()在天安门广场上。

航天梦梦圆飞天教案

航天梦梦圆飞天教案

航天梦梦圆飞天教案航天梦梦圆飞天教案精选篇1活动目标:1.了解航天员的成长经历和认真学习锻炼的重要性。

2.对宇航员有敬佩之情,渴望成为宇航员。

活动准备:有关杨利伟的故事。

活动过程:一、提问引出兴趣。

你们知道宇航员吗?那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是谁呢?二、介绍杨利伟的成长故事。

1、他是如何当上宇航员的?我们来听听杨利伟的成长故事。

2、讲述故事“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

提问:(1)杨利伟小的时候是怎样学习的?(2)杨利伟小的时候是怎样锻炼身体的?3、再次倾听故事。

提问:(1)怎样才能当上一名宇航员呢?(飞行技术好、身体棒、记忆力好等等)(2)考上宇航员后,杨利伟又是怎样学习的?(3)为了防止自己会得“空间运动病”,杨利伟又是怎样训练的?(4)登上火箭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杨利伟感到害怕吗?为什么?(他的心里想到的是训练和工作。

)三、讨论:如何才能当上宇航员?我们也想当宇航员,那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好好学习、多锻炼身体、遇到困难不害怕能解决)小结:只有向杨利伟那样从小好好学习,坚持锻炼身体,在学习中不怕困难,长大后才能成为一名勇敢的宇航员。

附故事: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2003年,中国“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遨游在神秘的太空,这次“首飞”壮举,是中华民族一次划时代的伟大飞行!这次飞行的航天员杨利伟是从十四名优秀航天员中选拔出来的。

杨利伟小的时候学习很努力,特别喜欢看书。

有一次他在一次考试中得了三个100分,中学时他参加了县数学竞赛并获奖。

小时候,杨利伟非常喜欢运动,比如打篮球、乒乓球、滑冰和跑步。

每天早上,他背着书包跑去学校,在学校的跳绳和跑步比赛中,他都获得过第一名。

后来,杨利伟考上了飞行学校,当上了一名光荣的飞行员,他飞过强击机、歼击机,飞行时间达到1200小时(大约整整50个日日夜夜),飞行技能出类拔萃。

飞行技术非常棒!有一次,在飞到湖面上空的时候,听到“砰”的一声响,飞机一抖,一台发动机突然停车。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梦圆飞天》教学设计优秀6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梦圆飞天》教学设计优秀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梦圆飞天》教学设计优秀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通过朗读,体会各个场面的气氛和人们的'心情。

借助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的特点,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

出示图片:“嫦娥奔月” “敦煌飞天壁画”“神舟五号”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直都有一个飞天的梦想,从“嫦娥奔月”到敦煌飞天壁画,无不寄托着这一梦想。

直到“神舟”5号发射成功,这个梦终于圆了!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梦圆飞天”,再一起来感受这一梦圆时刻。

板书:梦圆飞天(二)自学反馈预习检查(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课文脉络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写人们为“神舟”5号和杨利伟送行时的场面。

(2)写发射的场面扣人心弦。

(3)写杨利伟在太空中问候大家。

(4)点明了此发射飞船的重大意义。

【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是读懂课文的基础、前提。

同时让学生在自我阅读课文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四)披文入情朗读感悟(以学生最感兴趣的场面开始)自读课文,划出令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并把你的感受简单的写在书的空白处。

【有读有悟,随文记录,这是读书的一个习惯。

】1、感受成功——发射(1)“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想象当时的紧张气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梦圆飞天
五年级学生姓名
一、教材简析
课文是一则通讯报导。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引导学生解题是感悟全文的开始。

“梦圆飞天”即在飞天上面圆了梦。

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夜里做梦的生理现象,而是指梦想,比喻幻想,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尚未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飞天”的梦想,希望能飞上太空,遨游苍穹,探索人类未知的奥秘。

如今梦想成真,“神舟”5号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又成功返回,真正圆了飞天之梦。

结合通讯报导的特点,按“时间、地点、事物——发射成功——点题作结”的顺序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交流,调动全体学生的豪情壮志是本课的教学关键之所在。

二、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影响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二、三段,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

四、自学引导
(一)课前延伸
1、了解“神舟号”飞船的信息。

3、借助生字读音把课文读三遍,把生字词学会认读。

(家长签字)
乳白色执行计划控制侨胞
4、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凛冽
伫立
游弋
浩瀚
澎湃
(二)自主探究
句子:你认为重点的句子可以画一画,反复读一读,写一写感受。

(1)课文内容我知道,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我能通过读文来理解课文,把读书感受要质疑的问题记录下来。

A.朗读课文,想想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B我通过以下词句体会到的
C我的读书感悟
D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E我还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请教。

五、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
(1)我学会了什么?
(3)我需要质疑的问题是什么?
2、全班交流展示
(1)各小组归纳总结的内容在班内交流。

(2)各小组出示质疑的问题,分组讨论解决,师点拨引导。

(3)重点探究:
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找出有关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六、巩固检测
查字典,解释带点的字。

寒风凛冽.()亮如白昼.()
肃然伫.立()直指苍穹.()
清晰可辨.()朝夕.相处()
七、拓展阅读
阅读主题阅读丛书第二本第2页《“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边读边思考:假如你就在送行的人群中,你最想对杨利伟说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后反思:
《梦圆飞天》是一篇通讯报道,报道了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我在教学本课时注意了以下几点:首先以课题“梦圆飞天”入手,直奔主题问:课题中“圆”是什么意思?学生畅所欲言说:“圆是圆满的意思”,“是圆梦的意思”,还有说是“团圆的意思”然后师又巧设一问:课题“梦圆飞天”又是什么意思?学生的思考立刻推向深入,大家通过预习课文纷纷做答,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随后师又问:“谁圆了谁的什么梦?”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到:“中华民族做了几千年的飞天梦,如今杨立伟叔叔终于载着中华儿女的百年企盼飞上太空,中国人民的飞天梦终于梦想成真了。

”话到此时,新的一节阅读课也在同学们涌动着激情的感召下拉开了序幕。

其次,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注重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围绕一个大的探究性问题“文中哪些场面给你印象深刻,划出来读一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先由学生自主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读读再写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四人小组交流,最
后每组派一名主讲人交流自己的体会。

我再根据学生找到的重点语句相机教学,并指导朗读。

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主动感悟,主动交流,充分理解,充分表达的氛围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发挥。

一节自认为完美的常态课也总有不足之处,由于学生预习过程中忽略了对个别词语的理解,导致学生在活用词语的时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还有,在学生自主感悟后交流的过程中,我还是没有顾及到一些后进生,说的多的仍然是那些领悟能力好的学生。

所以,为了能使班上学生之间的差距尽量减小,往后的教学中,仍需要多的把一些机会留给后进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