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写实风格油画的材料与技法(下)

合集下载

论油画材料与技法在写实风格油画中的运用实践

论油画材料与技法在写实风格油画中的运用实践

论油画材料与技法在写实风格油画中的运用实践回顾写实油画材料技法的形成和演变就不得不谈到文艺复兴初期,由于透视、解剖和明暗等学科研究的进展,当时的绘画具备了再现视觉真实的基本技术条件,但是主流传统的坦培拉材料和激发却难以表现复杂强烈的光影关系,也无法将色彩画成那种接近真实的鲜艳滋润,当时这种现状直接推动了以干性植物油为主的媒介剂在不断的实践当中开始应运而生。

使用干性油做为媒介剂改变了颜料的性质,也使得绘画的工具和技法随着媒介的改变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二、写实风格油画中常用油画层次结构关系以及使用原则不论是写实风格油画还是表现风格油画,任何绘画作品都不仅仅是一个单一色彩表层的平面,油画材料的物质结构是由多重不同材料而构成的复合体,一般分为基底层、绘画层、保护层三个基本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在绘画的过程当中如果能够尊重材料的物理特性,遵循绘画层次关系的基本原则,就能更好的控制最终的画面效果和作品的寿命。

接下来我们就一般在写实风格油画制作中关于处理各个层次间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来做一些举例。

(一)油画技法的“肥与瘦”。

我们在这里说到技法中的“肥盖瘦”是指在油画层次中底层材料(偏瘦性)应该比覆盖层材料含干性植物油的成分要少。

这是使用油性颜料作画时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只有这样上面含油分比较多的覆盖层材料(偏肥性)中的部分油分就会很容易渗入到底层材料中去,使两个层次之间产生非常好的衔接关系,如果反而为之就会造成表面色层的脱离开裂。

在作画的过程中应该先使用挥发性溶剂例如松节油等媒介来调和颜料来画底层颜色,在中后期逐渐增加亚麻油等干性油的使用比例进行调色用来绘制覆盖层。

(二)油画技法的“快与慢”。

在写实风格油画创作中大部分画家都会采用油画的多层画法,这也是我们前面多次提到的层次问题,而非常重要的是底层色通常应该选择干燥速度比覆盖层颜料干燥速度略快的颜料,这就决定了在写实风格油画的绘画过程中先使用快干的颜料画底色,干燥后再用慢干的颜料来画覆盖色层,这样在底层色干燥的过程中就不会影响覆盖层颜料的牢固度,这样的方法也有利于缩短绘画的时间和画面细节的刻画。

古典写实风格油画的材料与技法(上)

古典写实风格油画的材料与技法(上)

古典写实风格油画的材料与技法(上)古典写实风格油画一般指历史上从欧洲14世纪的文艺复兴初期起到19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阶段的写实绘画风格,这是西方油画最重要和持续时间最长的绘画主流风格。

古典写实风格油画总体上以严谨的写实造型为主,在色彩上强调同有色,使用的主要技法是透明画法和多层混合技法。

然而这一时期的古典写实绘画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变化,很难简单地用一种风格或技法来概括,如佛拉芒画派、威尼斯绘画、鲁本斯、安格尔、库尔贝等虽然都属写实风格,但其中差异是很大的。

油画:玛利亚·波提纳利,画家:汉斯·梅姆林早期的油画透明技法是单线勾勒轮廓和简单的明暗加上透明色平涂罩色,这也是最基本的间接画法,后来随着明暗和造型等绘画技术的进步,逐渐发展成为用线条和明暗作完整的单色素描,最后罩上一遍或多遍透明颜色的技法。

古典写实风格的油画创作强调再现和造型的写实性,无论一次还是多层的色彩罩染都要服从于形体和造型,而透明画法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可以把形的塑造与色的渲染分开,这样就可以在从容地集中精力把造型解决好后再考虑色彩问题。

因此创作稿子的造型要准确、肯定、充分,一般在上布前应有比较具体的素描准备稿子并应把形的问题解决好,尽量避免罩色时再去调整修改,留下后患。

古典写实风格的油画创作—般都使用白色或浅色的优质细纹油画布,白色的底子可以使光线通过透明的颜色层透射到画布后利用底子的亮度将色彩折射出来,产生具有深度的、表面透明光亮如玻璃釉色般的色彩效果。

无论是胶粉底子或油性底子,画布的底子涂层都要处理得平整。

用木炭在画布上起稿后可用定画液将稿子固定,然后用墨水、坦培拉颜色或丙烯颜料进一步定稿勾勒轮廓,轮廓的形要画得肯定、具体,因为在后面的罩色阶段基本小再对形作大的改动。

这一步的造型的准确才能保证后面罩色的成功,必要时应用坦培拉乳剂白色修改形。

应注意的是在油性底子上作画时不能用坦培拉乳液进行底层塑造而应用偏“瘦”的油性颜料作画以保证颜料层次间的肥瘦关系。

古典油画技法步骤

古典油画技法步骤

古典油画技法步骤
古典油画的技法步骤如下:
1.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画布,进行基础涂底和调色,准备调色板和画笔。

2.素描:用铅笔或炭笔在画布上素描,勾勒出画面的轮廓和构图。

3.涂底:在画布上涂上一层底色,以增强画面整体效果。

4.打画布:打布是为了使画布表面变得平整,以便后面的上色。

5.底色:在素描线条上填涂颜色,形成基础色彩。

6.透明涂色:透明涂色分层次进行,从深到浅依次上色。

7.不透明涂色:不透明涂色主要是为了增加画面的色彩质感和明暗关系。

8.进一步调整:在完成不透明涂色后进行后期的修整和调整,如色彩和层次的适当调整。

9.经过干燥和固定后,古典油画完成。

油画材料与技法

油画材料与技法

油画材料与技法油画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绘画艺术形式,使用油画材料和技法可以创作出丰富多样的作品。

本文将介绍油画的常用材料和常见技法。

一、油画材料1.颜料:油画颜料是油画创作的基本材料,常见的有水性油画颜料和传统油画颜料。

水性油画颜料相比传统油画颜料更加环保,但使用感受和效果上稍有差异。

颜料的选择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创作风格来确定。

2.画布:画布是油画的载体,常见的有棉布和亚麻布两种。

棉布质地较轻,适合小幅作品和临摹练习;亚麻布质地较粗糙,适合大幅作品和注重质感的画作。

画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持久性和观感效果。

3.画笔:画笔是油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常见的画笔有平头笔、圆头笔、斜角笔等不同形状和材质的笔头。

选择画笔时要考虑笔头的硬度、弹性和吸水性等因素,以及适合不同绘画技法的特殊画笔。

4.调色板:调色板用于调配颜料,常见的有木质调色板和塑料调色板。

调色板的选择要根据个人喜好和使用习惯来决定,同时要注意颜料的保存和调配的方便性。

5.溶剂:溶剂用于稀释油画颜料,常见的有矿物油、艺术级调色剂等。

溶剂的选择要注意避免对健康造成损害,尽量选择环保无毒的产品。

二、油画技法1.拓印法:拓印法是一种简单易学的油画技法,适合初学者。

通过将图案或物体放在画布上,用颜料浸湿的刷子拍打或擦拭,使颜料沾附在画布上,形成拓印效果。

2.刮挖法:刮挖法是一种创造质感的技法,可以用刮刀或其他工具将颜料刮去,露出底层颜色或纹理,从而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质感。

3.浓淡法:浓淡法是油画中常用的调色技法,通过调配颜料的浓度和稠度,使画面呈现出明暗对比和层次感。

浓淡法的灵活运用可以创造出多种不同的色调和光影效果。

4.湿画法:湿画法是一种快速湿润画布并直接在上面作画的技法,适用于追求色彩流动和柔和过渡效果的作品。

在湿画法中,画家需要迅速完成作品,因为颜料会在画布上迅速干燥。

5.薄涂法:薄涂法是一种油画的传统技法,适用于绘制细节和透明效果的作品。

古典写实风格油画的材料与技法(下)

古典写实风格油画的材料与技法(下)

后期的古典写实油画较少使用单纯的透明罩色技法,一般是与多层混合技法结合起来使用。

传统混合技法即多层技法,指在单纯透明技法基础上用坦培拉材料进行底层塑造和透明油色罩染结合、反复交替进行的技法,也属于间接画法。

混合技法与透明技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在一个中间色调的半透明底子上开始作画的,用坦培拉白色作形体塑造和透明油色罩染反复交替的方法进行,形成比单纯透明画法更为丰富厚实的形体与色彩关系。

由于画布的有色底子,底色与透明油色的交互作用产生出微妙的中间“灰”色,与受光部响亮的透明色及暗部浓厚肯定的调子产生了对比。

制作半透明有色底了的方法是在定稿了根据画面色调在润色光油中加入颜色如,浅赭色或土绿色等来罩出一个中间层次调子,形成一个浅浅的半透明底色,但这层颜色不能厚,透过半透明的颜色层应能看得出下面的画稿。

然后趁湿时用坦培拉白色从受光部开始提亮,对形体进行塑造,用扇形笔将白色按形体结构向中间层次过渡。

如果不用坦培拉白色颜料作底层塑造而改用油性颜料的话,即使是快干并偏瘦的颜料,底层色的干燥时间也会比较长。

传统的技法在这一步用排线方法逐次进行以形成明确的层次。

当底层造型部分色彩干后,再用透明媒介剂调和油画色均匀地罩上颜色。

由于混合技法底子的中间层次为浅灰色,所以在罩色时要充分估计到,罩色后色相和明度的变化。

用坦培拉白色塑造形体和以透明油色罩色这两个步骤往往要反复交替进行,直到呈现预期的形体和色彩效果为止。

要注意的是,用坦培拉白色提亮可在湿的底色上画,而以透明色罩染则一定要等底色干透。

油画:穿棉衣的男子,画家:提香以透明技法或多层混合技法为主的古典写实风格油画创作具有透明性好、色彩鲜亮和层次感强的特点,但缺点是由于形与色分开处理,两者容易出现不够协调的问题。

而由于色彩以固有色为主,相对会比较单调,颜色也不如直接画法那样厚实。

另外古典透明技法制作过程较长,容易注重制作程序而忽视画面节奏的联系和画家情绪表达的问题。

现代油画创作中的古典写实风格油画中透明画法大多与混合技法结合起来运用,也有比较多地采用直接画法先局部完成,然后再用透明技法进行罩染和润色。

油画材料与技法

油画材料与技法

油画材料与技法油画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绘画技术,涉及多种材料和技术。

在油画中,画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使用的材料和技法影响了绘画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油画的材料和技法,包括画布、颜料、画刷、调色方法和加工技巧等方面。

画布画布是油画中最常用的画板材料,通常是一种精细的纺织品,可用于各种尺寸的油画作品。

在制作画布时,首先将纱线编织成纯棉或混纺织物,然后经过严格的拉伸,将它们粘合在画板上。

常见的画布有平面画布、帆布和画布板等。

平面画布平面画布是最常用的画布类型之一,每次使用时都需要将它固定到框架上或粘贴在画板上。

平面画布的制作涉及一项称为“平面化”的过程,它可以使画布变得柔软、富有弹性。

为了避免画布在使用过程中变形,画家需要将其保持在平整状态,并保持相对的湿度。

帆布帆布是制作油画的另一种材料,它通常比平面画布厚重,更具有质感和纹理感。

由于航海帆布经过特殊的处理,因此可以承受更强的拉力和划痕。

帆布可以轻松地接受不同的油漆技法,因此在那些需要加粗笔触和强烈笔触的画作中非常流行。

画布板画布板是一种涂有薄木饰面的硬画板,可以减少在其他类型的画布上发生的损坏和变形。

画布板可以在不使用框架或画框的情况下使用,这使得它们在尺寸较小或需要采取特定的绘画姿势时非常方便。

颜料颜料是油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由粉末和一种粘合剂混合而成,可以涂抹在画布上形成图案。

油画颜料通常分为两种类型: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有机颜料有机颜料大多由矿物油和植物提取物组成。

它们通常具有鲜艳的色彩、较高的透明度和较高的色牢度,具有更好的光泽、更长的保持时间,且干燥时间较快。

有机颜料最常用于油画的基本颜色,包括红色、黄色、蓝色和棕色等。

无机颜料无机颜料大多是由化学晶体和金属氧化物组成。

它们的颜色通常更为明显,咖啡色、黄褐色和黑色是常见的无机颜料。

无机颜料耐久性更高,通常更适合作为根据需要添加的颜色。

画刷画家在创作油画时使用的画刷可以是毛发或纤维的,它们的形状和大小有很大的变化。

浅谈古典写实油画画技法教学[教材]

浅谈古典写实油画画技法教学[教材]

浅谈古典写实油画画技法教学[教材] 浅谈古典写实油画技法教学1古典风格的写实油画在当代西方几乎成了绝响,然而在目前的中国油画界却有许多画家仍然热衷于这一古老的绘画方式,出现了很多有东方韵味和时代感的古典风写实油画作品,并且在学术界和收藏界都有广泛的影响力。

在当下的美术学院油画教学中,笔者认为系统的教授学生古典写实油画的制作技巧、方法和步骤,以及帮助他们理解古典写实油画的深厚底蕴和精神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明白古典写实油画是人类绘画史上的最高峰,所有的画风都是从古典绘画中派生出来的,那种精深唯美的样式,具象的外表下升腾出的灵性之美是我们在作品中一直要追求的。

其二,通过对古典写实油画材料、技法以及制作步骤的熟悉和掌握,使学生在今后的油画创作实践中能够获得较强的写实能力和画面控制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从古典油画普遍使用的技巧、步骤以及材料方面的运用讲起,在学生对古典绘画的艺术准则以及各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画家的风格技巧有初步的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临摹和写生训练能够掌握一定古典写实油画技巧,并运用在以后的创作实践中。

以下本文就从古典写实油画材料、技巧和训练方法三个方面总结一下笔者在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

一、古典写实油画的材料首先,学习古典技法的油画在绘画材料上应该有所研究和讲究的,学生在平时的写生课上往往忽视对这方面的关注和应用,因此在绘制作品之前系统的向学生讲解古典油画材料的制作和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油画的材料主要为画布、底料、画笔、光油、颜料,以下是古典写实油画在这几个方面所要注意的。

画布:画布中最好的是纯亚麻布,国产亚麻布质量较好,可选用。

目前画材商店的现成的油画布极易出现问题,如脱落、龟裂等。

我们应该提倡学生自己刷制画布,因为它是绘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绷画布的时候不要绷的太紧,而是绷的即要紧又要有弹性。

画布须钉的平整,纤维的纹路要平直,不能扭曲,扭曲的纹理会破坏作品表层的肌理美感。

古典油画材料与技法教程[宝典]

古典油画材料与技法教程[宝典]

古典油画材料与技法教程[宝典] 古典油画材料与技法教程核心提示:系列原创] 古典油画材料与技法教程(从底子到修复) 作者:亦泳看过冷军画的人,都非常佩畏他画面中写实细腻逼真的特色。

他的照相写实主义的画面需要极大的耐心才能完成,基本功过硬当然是基看过冷军画的人,都非常佩畏他画面中写实细腻逼真的特色。

他的照相写实主义的画面需要极大的耐心才能完成,基本功过硬当然是基础。

可是就国内而言,许多想画成这样并有素质画成这样的人却往往对实现这一效果过程的技法感到无从下手,这里我先谈谈冷军油画的画面效果:1.他的油画极为写实、细腻,就算凑得很近也看不出笔触的痕迹。

2.表面非常平整。

冷军是武汉一所普通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之前少有人知,但蛰伏到了中年他开始爆发,通过其超级照相写实主义的画作,一下子确立了自己在国内画坛的地位,先前他的一幅《五角星》在纽约苏富比拍到了900多万RMB,直追张晓刚过亿的记录,位列当代画坛第二。

在胜名之下,人们对他乱真的技法必然发生兴趣,不过技法包括画家本人以及各方人士谈得都极少,我觉得在这样的关注之下,他要是自己写本技法书出版,肯定卖得不错,还有包括像徐芒耀这样相对纯种的法兰西十九世纪学院派技法的衣钵传人,要是能出本结合自己经验跟国情的技法书,图文并茂,就算贵点,我想卖得人还是很多的,造福学子。

市面上我看到的国内的只有一本姚尔畅的比较深入全面些,但我读过还是有些疑问。

因此在这里我只能通过展览上的观看再结合自身这些年的经验来尝试写点技法,我并非说冷军就是这么画的,我只是讲以我这样来画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希望跟大家切磋一下(虽然我知道以我博客的访问量这几乎是无望的)。

冷军油画作品局部 367.a.r.t一.了解技法前的前提1.毅力与决心的试金石这个前提就是你别幻想技法万能或唯一的传说,这种技法就是由于掌握它并实践它时的难度才变得曲高人寡,而最关键的不是技法本身难学,学并不难,只是你必须要有超绝的毅力与耐得住寂寞的耐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期的古典写实油画较少使用单纯的透明罩色技法,一般是与多层混合技法结合起来使用。

传统混合技法即多层技法,指在单纯透明技法基础上用坦培拉材料进行底层塑造和透明油色罩染结合、反复交替进行的技法,也属于间接画法。

混合技法与透明技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在一个中间色调的半透明底子上开始作画的,用坦培拉白色作形体塑造和透明油色罩染反复交替的方法进行,形成比单纯透明画法更为丰富厚实的形体与色彩关系。

由于画布的有色底子,底色与透明油色的交互作用产生出微妙的中间“灰”色,与受光部响亮的透明色及暗部浓厚肯定的调子产生了对比。

制作半透明有色底了的方法是在定稿了根据画面色调在润色光油中加入颜色如,浅赭色或土绿色等来罩出一个中间层次调子,形成一个浅浅的半透明底色,但这层颜色不能厚,透过半透明的颜色层应能看得出下面的画稿。

然后趁湿时用坦培拉白色从受光部开始提亮,对形体进行塑造,用扇形笔将白色按形体结构向中间层次过渡。

如果不用坦培拉白色颜料作底层塑造而改用油性颜料的话,即使是快干并偏瘦的颜料,底层色的干燥时间也会比较长。

传统的技法在这一步用排线方法逐次进行以形成明确的层次。

当底层造型部分色彩干后,再用透明媒介剂调和油画色均匀地罩上颜色。

由于混合技法底子的中间层次为浅灰色,所以在罩色时要充分估计到,罩色后色相和明度的变化。

用坦培拉白色塑造形体和以透明油色罩色这两个步骤往往要反复交替进行,直到呈现预期的形体和色彩效果为止。

要注意的是,用坦培拉白色提亮可在湿的底色上画,而以透明色罩染则一定要等底色干透。

油画:穿棉衣的男子,画家:提香
以透明技法或多层混合技法为主的古典写实风格油画创作具有透明性好、色彩鲜亮和层次感强的特点,但缺点是由于形与色分开处理,两者容易出现不够协调的问题。

而由于色彩以固有色为主,相对会比较单调,颜色也不如直接画法那样厚实。

另外古典透明技法制作过程较长,容易注重制作程序而忽视画面节奏的联系和画家情绪表达的问题。

现代油画创作中的古典写实风格油画中透明画法大多与混合技法结合起来运用,也有比较多地采用直接画法先局部完成,然后再用透明技法进行罩染和润色。

透明技法或混合技法都并
不排斥在受光部必需处如高光等使用较肯定的不透明颜色,这种不透明颜色与中间层次和暗部层次的半透明色与不透明色产生的对比正是古典油画技法的魅力之一。

尼德兰画家继承了蛋彩坦培拉材料与技法的优点并在其基础上采用干性油与树脂调色剂,成为油画材料技法的发端,其特点是幅面小巧精致,造型严谨细腻,色彩滋润透明。

汉斯,梅姆林在尼德兰画家中属年轻的一代,因此他有机会从凡·艾克和罗吉尔·凡·德·韦登等前辈大师的作品中学到油画混合技法的精髓并加以发挥,成为该画派的集大成者。

汉斯·梅姆林的作品数量众多,技法纯熟,这件肖像是他创作旺盛时期的作品,是一套三联画中的右翼,用典型的北欧画派的蛋彩坦培拉加树脂油彩罩染技法画成。

过程如前文所介绍的在白色石膏胶底上用乳液调色起稿,勾勒轮廓,接着在以薄的树脂光油调色罩出一个中间色调的基础上,用白色坦培拉颜料从亮部开始提出层次仔细地塑造形体,然后以透明色分别罩染并反复多次进行。

作品采用的是当时程式化的肖像模式,画得比较规矩,画面十分单纯,基本色彩为黑白衣饰
加人物肤色,体现出那个时期朴素的宗教色彩。

但是在这些单纯的形色烘托下,颈部的首饰显得格外精美,其细致缜密的程度也只有用稀薄的坦培拉颜料才能画出。

人物脸部及五官的刻画虽然严谨,却并不刻板,形体转折与明暗过渡明确而又不失之简单,边线与轮廓处理的虚实松紧颇为恰当。

从细部看他罩染的色彩遍数并不多,但却表现出了微妙的冷暖变化和透明和不透明色的层次美感。

汉斯·梅姆林和许多尼德兰时期的混合技法油画作品经修复后至今色彩十分鲜艳,只是因石膏底子关系,表面出现了细密的裂纹,在脸部和衣领等浅色部分特别明显,而脸上的几条纵向裂痕当是年久后木板基底收缩翘曲引起的。

在左下与右上角,汉斯·梅姆林将人物巧妙地与画中的镜框穿插起来,形成奇特的幻觉空间,这也是当时时兴的一种形式。

油画:戴红帽的女孩,画家:维米尔
与伦勃朗的雄浑大气截然不同,17世纪荷兰写实绘画大师维米尔的画以小巧精致、朴素温馨而为人称道。

他作品的尺寸很少有超过l米的,一些小的肖像画仅有二三十厘米。

这也许与他特别的作画技术和设备有关。

据研究,他之所以能将对象形体、明暗和透视关系画得如此准确是借助于一种类似现代投影幻灯机的仪器,将影象投射到画布上后直接用颜料依据投
影作画。

后来的研究者通过现代红外摄影探测也确实没有发现在维米尔油画的颜料层下有任何起稿轮廓的痕迹,而他画面尺寸较小估计是受到了投影机距离限制。

上述推测在前两年被英国著名画家大卫·霍克尼进一步通过模拟得到了证实。

当然,这种特殊的作画方式对维米尔来说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他对光影和透视的天赋敏感性使得他的画具有一种特别的魅力。

如这幅画面上的头巾、服饰等均被归纳成很叫确的明暗色块。

画面色调的黑白灰层次分明,然后以十分肯定而稳健的笔触来塑造形体,在五官等要紧处却反而画得朦胧含蓄,点题的耳环只有寥寥两三笔就画出了体积与质感,在眼睛和其他高光处,维米尔用他特有的点画法以小笔触点出,位置与色彩准确无误,如珍珠般在室内浓重的暗影中熠熠发亮。

这种虚实和光影效果如同一幅早期的摄影作品。

维米尔使用铅白底子,绘画时用不透明平涂、厚涂等方法结合,有些地方也用透明罩染的技法,颜料色层并不厚,表面肌理平整,但也不是光滑得一点笔触也不露。

这幅他的代表作最后一次修复是在1994年,除了脸和肩的局部可见日久形成的叫晰而有规律的细裂痕外,画面色彩依然鲜明如新。

前几年一部拍得十分优美的同名电影演绎了画家在创作这幅画时的故事,情节虽属虚构,但却可从中窥见当时作画方法之一斑。

油画:布罗格利公主,画家:安格尔
新古典主义绘画的领袖人物安格尔是西方公认的最后—位古典写实绘画大师,尤以高度写实的肖像画著称。

由于安格尔精湛的技巧使得他的肖像画订单蜂拥而至,以至他抱怨没有时间来画更伟大的作品。

这幅《布罗格利公主》据说是安格尔最后一件肖像画订货,画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年方28岁的公主。

安格尔与其他新古典主义画家在作画技法上有所区别,他喜欢使用浅灰白色的底子作画而非传统的红褐色,使用的画布为粗亚麻布,而这需要多层很厚的底子涂层才能将其遮盖,达到表面平整光洁的程度,因此他的有些作品现在出现了细微的裂纹。

安格尔画面的光线效果也与众不同,不像传统古典绘画中舞台灯光般的戏剧性效果,他
追求的是柔和、均匀的光线,或许这样更能体现他对女性化高雅、柔美气质的表现。

安格尔的色彩以固有色为主,而在形体塑造,尤其是细节刻画上,他一丝不苟,精致绝伦的技巧则得益于深厚的素描功底,以至于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素描画家。

安格尔作画基本还是属于直接画法,但是分多次完成。

其步骤大致如下:先用石墨笔起稿,然后用透明的褐色来确定轮廓;接着再以软的画笔铺设大体颜色,在对各个具体形体深入刻画时,较多使川不透明的颜料,画得结实平整,在形体明暗过渡处用扇形笔衔接并将颜料扫掠成光滑的表面,几乎看不出明显的笔触;然后再画出各个细节。

安格尔对服饰质料、花边首饰等的表现精确而细致,为他人所不及,相比乏下人物脸部和皮肤的刻画虽然也十分精细,但是却好像缺少了点灵气和个性。

安格尔在最后也使用透明色罩染的办法来调整、色彩细微的冷暖和明暗变化,特别是形体的边缘转折处,常染一些透明的蓝色来形成形体边缘转折并与背景空间产生联系。

作品完成并干燥后涂上保护光油,使表面显得更加精美。

库尔贝因在他的作品中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而被誉为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但就他的绘画技法与风格而言,还是属于古典写实绘画体系的。

库尔贝在油画技法的发展上有很大的贡献,一是将调色刀作为重要的作画工具,开创了直接用刀作画来塑造形体质感的技法,特别是在画岩石、海浪等厚重的物体时。

二是有意识地运用了油画颜料不透明和厚涂的质地魅力,使油画的材料语言开始有了相对的独立审美意义。

除了著名的巨幅代表作如《画室》和《奥南的葬礼》等,库尔贝也有十分优雅感性的小品,如这幅美丽的爱尔兰女子的画像。

据载,这个年轻女性是画家惠斯勒的模特和伴侣,库尔贝被她的容貌深深打动,称她为到过他画室的两千名女子中的佼佼者。

他以她为模特先后画了四幅近似的作品,并将人物动作设计成正在对镜理容的瞬间。

库尔贝作画喜用有色底子,这幅画的底色应为浅灰色的,在用棕色薄薄地起稿后,由深色到浅色,从暗部到亮部分别画出脸手、头发和背景。

披散的长发画得卷曲蓬松,衬衣的领口和花纹处可能使用了画刀,所以颜色显得肯定结实。

女性的脸部与手的形体表现得相当柔和细腻而又不琐碎,体现出朴素而自然的美。

在明暗过渡处,画家主要是趁湿时进行衔接,但也不排除局部用透明色罩染来进行润饰。

在画家的另一些作品中,釉染后透明色嵌入在颜料缝隙处,使画刀和笔触形成的起伏肌理更为明显,显得厚实凝重而具有金石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