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人权

美国的人权
美国的人权

美国的人权

姓名:汤文雅班级:081国政0班学号:200833043

关键词:人权美国人权报告

当今国际社会,“人权”之词所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众所周知,美国常常用“人权自由”来干涉我国的内政,诽谤我国的制度。美国的人权观是双重标准的,是自私自利的,无原则可言。也可以说,美国的人权观是霸权主义的人权观,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美国的这种人权观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了,同时,对美国的这种虚伪的人权观也越来越厌恶了。

人权,不仅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还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特别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提出和确认,使人权概念突破了西方资产阶级人权的狭隘界限。当今国际社会的人权概念已经不是单纯的个人权利,而是将集体人权即民族自决权、发展权、和平权、种族平等权等也纳入其中。相对于个人的财产权、自由权和安全权而言,殖民地、附属国人民实现民族自决、维护国家独立的权利,发展中国家人民自由处置其自然资源和财富、发展民族经济的权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和平与安全的权利,都更为重要。集体人权的确认,反映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坚持反帝、反殖、反霸,维护国家独立和人民生存与发展的要求。这是人权概念在国际范围内的重大突破。

人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助获权、公正权。人权的基本内容仅仅一种最低限的保障,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又出现了很多对人权的扩充。人权的进阶内容一般都是基本内容的融合、扩展、深化。进阶内容主要包括发展权和民族自决权。

生命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如果无法充分保障人的生命权,那么一切其它权利都是空中楼阁。无端剥夺人的生命,或者肆意对人施加恐吓、虐待和折磨,就是用一种非人权的待人方式。

“自由权”这个混合体词语不应存在,“权”已经是个包含了具体的规范,有容许和禁止的条文,而"自由"是含有无限制无约束性的主观感性概念性形容词,把无限局限于规范性"权"之内是合逻辑的表达。

财产权是生命权和自由权的延伸。如果一个人要生存下去、要有能力选择他喜欢的方式生存下去,一定要有物质作为支持,那么,对自我劳动的所得进行排他性的占有,就是生命权与自由权必不可少的保障。

尊严也是生命权和自由权的合理延伸。如果一个人若无尊严,那么他的生命至多是一种无人格的形式。尊严权主要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互敬互爱,文明礼貌。如果一个人的尊严权被否认,就意味者人们可以肆无忌惮的羞辱,威胁,骚扰,中伤他,那显然他就失去了“作为人类”的资格,这无疑是和人权所不容的。

获助权常常和“人道主义”联系在一起,出现于天灾、人祸之后。由于种种不可预知的灾祸,人的生命权无时不刻受到威胁。在危难关头得到伙伴的帮助,是生命权的必要保障。

公正权是为了将人权平等的扩展到每一个人身上。公正权不仅是人权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人权中其它部分的必要条件。

发展权是一项人权,平等发展的机会是各个国家的天赋权利,也是个人的天赋权利。发展权在坚持个人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强调了“集体人权”这一新生概

念,也就是要求各国,各民族都能平等、自由、友好的交流合作,均等的享受发展机会。

追根溯源,民族自决权其实源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说和人民主权说。民族自决权风靡一时是与资产阶级革命,以及二战以后大批受压迫的民族和国家独立自主是密不可分的。然而在国际形势大大改变的现在,民族自决权更加强调的是本民族国家自主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生活模式,而不受外部干涉的一项集体人权。

美国是全球第一个将机会平等写进《宪法》的国家,当然按现在的眼光看它还是不完善的,因它没有将黑奴和妇女的选举权包括在内。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在任内在《宪法》中增加《权利法案》,确定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不可剥夺、不可让渡的基本人权。美国的开国者开辟了除战争和暴力以外,另一条和平竞争的民主法治之道,从第一任总统到以后各任总统,无不通过当时历史条件下最大程度和最广泛的平等权利之激烈民主竞争才产生,没有用法律去保护自己及自己的接班人免受竞争,其平等权利一直都是领先于全球的。其实民主法治,只是强制给予人人机会的平等,并没有强制给予人人权力的平等,也没有强制给予人人金钱的平等,更没有强制给予人人精神的平等。民主社会下的权力依然有大小之分、金钱依然有贫富之别、精神(思想)依然有强弱的不同--如诺贝尔奖就不是人人都可得。而正是权力、金钱和精神三种途径里的等级差异,才激发了人们的竞争意欲,激发了人们去追求权力(竞选总统)、追求金钱(做富有之人)、追求精神(做科技、宗教和法律等文化的发明者或发现者)。

绝大部分美国人认为美国是自由的国家,也认为美国已经建立了一个为人权和民权提供保护的法律系统。美国人在制定宪法时就认为限制政府的权力是保证人民的自由的必要措施。权利法案的目的就是保护公民不受联邦政府得侵犯。其中最著名的第一修正案的目标是保护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宗教自由和其他的权利。其他的修正案保护公民受审判团审判的权利、不受无证件的搜查和扣押的权利等等。

西方世界各国普遍把美国看作人权领袖的模范并认为上面文件所列举出来的权利是世界上人权中最重要的,但美国国内人权组织与不少“第三国家”仍对美国人权状况有多批判,也认为美国对人权的双重标准,是美国于伪善外交政策上的衍生。而这些第三国家大多也同时强调,在衡量他国人权时美国吧自己的标准强加在他国身上是一种帝国主义行径,在911事件后,政府要求对更多的人口进行监视,这些来自政府的压力引发了人们对政府侵犯公民隐私权以及对囚犯人格不尊重的批评。对他们来说,被法律正式赋予公民的权利已经受到侵害。这些观点经常被认为是“反美主义”,但是在美国也有很多政治上的自由主义者持这种观点。其中最基本的争论时例如死刑、警察酷刑、打击毒品和性道德等有争议的议题。

德国之声在对2005年的外国年度人权报告进行评论时认为,尽管美国媒体享受充分的自由使得政府的行为受到监督,但这个监督机制并不能完全杜绝践踏人权的现象。由于在反恐战争中的关塔那摩虐囚事件,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公信力正在不断下降。

在美国历史长河中,在不断为正义而斗争的过程中,美国也有极度破坏人权的经历,如实行奴隶制,剥夺非洲裔美国人的选举权以及几乎破坏了许多美国土著文明。非洲裔美国人遭受的极不公正待遇在南北战争后只是部分地得到纠正,又过了一个世纪,到了20世纪50和60年代,民权运动继续消除这种不公正待

遇。民权运动既有勇气十足的领导人物,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在法庭和立法机构展开顽强的斗争;这场运动对于宪法的解释和贯彻起了促进作用,以确保人权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尊重。

在美国国务院发表的《2009年国别人权报告》中,美国再次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而对自身十分糟糕的人权纪录熟视无睹、回避掩饰。

美国一方面在世界上极力兜售“言论自由”、“新闻自由”、“互联网自由”,另一方面却完全按照美国自己的利益和需要,不择手段地监控、限制公民的自

由权利。美国的社会暴力犯罪严重,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生安全缺乏应有的

保障。关于生命和人身安全,美国暴力犯罪严重,危及公民的生命、财产很人

身安全:美国枪支泛滥成灾。关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在美国,公民权利受到越

来越多的限制;警察滥施暴力,侵犯公民权利;美国囚犯比例再创新高,囚犯

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关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美国人的经济、社会和

文化缺乏应有的保障:美国贫富差距悬殊,贫困、饥饿和无家可归者增多;劳

动者权利缺乏保障,职工养老金大大缩水;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享受不到医

疗保障的人越来越多;美国吸毒和自杀等社会问题严重。关于种族歧视,在美国,种族歧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遭受不平等待

遇和歧视的状况依然存在;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生活在美国社会的底层;教育

领域种族歧视沉渣泛起;司法领域种族歧视触目惊心;土著人的基本权利受到

侵犯;移民遭受非人道待遇;种族仇视日渐抬头。关于妇女、儿童的权利,美

国妇女儿童状况令人担忧:基于性别的就业歧视相当严重;美国妇女饱受家庭

暴力和性侵犯之害;生活在贫困中的美国儿童越来越多;美国的学生状况堪忧;

儿童安全得不到保障;美国是少数对未成年人处以与成年人一样刑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判处儿童终身监禁而不能假释或释放的国家;法官的

贪赃枉法把数以千计的无辜儿童送进监狱;美国非法使用童工现象严重。关于

侵犯他国人权,美国侵犯他国主权、践踏他国人权的事情时有发生:伊拉克战

争造成逾百万平民死亡、逾百万人无家可归以及巨大财产损失;美国对古巴进

行长达近50年的经济、贸易和金融封锁;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军火销售国,其军

售深刻加剧了世界各地的不稳定局势,严重侵害了他国人权;美国不断爆出虐

囚丑闻;美国消极对待国际人权公约和国际人权领域的义务;美国在国际人权

领域一贯顽固坚持双重标准,不履行国际人权义务;美国向国外提供人道主义

援助纪录与其世界头号富国地位极不相称。

美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国际上推行霸权主义,粗暴地侵犯他国主权,肆意践踏他国人权。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军火销售国,加剧世界各地不稳定。美国的军费世界第一。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不仅给美国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更给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虐囚是近年来美国在人权领域的最大丑闻之一。美国在世界各地设立军事基地,侵犯当地人民人权的事件屡见不鲜。美国对古巴进行长达近50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给古巴带来了超过93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美国打着“互联网自由”的旗号,推行霸权主义。美国建立名为“梯队”的窃听系统,对全球进行窃听。美国漠视国际人权公约,消极对待国际人权义务。

美国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公然违反人权的做法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这种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制造国际对抗的做法,不仅违反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等公认的国际法准则,而且与国际社会要和平、谋发展、求合作的大

势所趋和人权领域主张对话、反对对抗的时代潮流完全背道而驰。美国将自己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对自身存在的严重的人权问题讳疾忌医,而对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喋喋不休地进行口诛笔伐,充分暴露了其在人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和霸权主义。我们敦促美国政府正视自身的人权问题,改正在人权问题上的错误做法,停止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的霸道行径。

美国的人权,并没有它自身夸耀的那样美好,尽管美国在国际社会中经常假借“人权”的名义来诽谤或威胁他国,甚至强烈干涉或谴责他国的人权问题,但其自身的人权发展状况却越来越糟糕:在对内政策上,美国统治阶级以人权相标榜,但是并没有给所有的美国人以人权;在对外政策上,美国宣布要为争取或保卫人权而斗争,但美国政府却阻挠美国自身不能或不愿履行义务的各种人权公约的通过,支持亲美独裁政权,反对第三世界国家人民应享有的社会权利、经济权利和文化权利,扮演着反对人权的可耻角色。更为恶劣的是,美国利用人权作为外交政策工具,干涉他国内政,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对其他国家进行侵略和颠覆活动。

美国种族歧视根深蒂固

美国种族歧视根深蒂固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日发表的《2004年美国的人权纪录》指出,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份人权纪录说,美国有色人种普遍贫困,生存状况远不如白人。据英国《卫报》2004年10月9日报道,2002年,白人家庭净资产是8.8万美元,是拉美裔家庭的11倍,接近非裔家庭的15倍。 据统计,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黑人人数是白人的3倍。黑人的平均预期寿命比白人少6岁。 纪录指出,美国的少数民族受到就业和职业歧视。据《今日美国报》2004年5月5日报道,2003年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收到有关工作场所种族偏见方面的指控29000件。美国劳工部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到2004年11月,黑人的失业率为10.8%,白人是4.7%,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 来自于至少38个国家的未成年人从事着奴隶性劳动。在美国无力负担医疗保险的4500万人中,700万是非洲裔美国人,占美国非洲裔人口总数的近五分之一,这个比例比白人高77%。《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2004年3月29日的一篇文章指出,《独立宣言》称人类生而平等,而白人与黑人之间的差距简直是对这一“立国之本”的侮辱。 纪录说,美国学校普遍盛行种族隔离式教育。美国南方有八分之一的黑人学生上的是黑人学生占99%的学校,约有三分之一的黑人学生上的是少数民族占90%以上的学校;在北方,超过一半以上的黑人学生上这种黑人和少数民族学生占绝大多数的学校。 纪录说,美国大学校园种族主义抬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迪亚波罗河谷社区学院接连发现法西斯标语口号及白人至上主义标语口号,还包括使用武器和语言进行威胁。在加州小圣罗斯学院,校报刊载专栏文章攻击犹太人,引发抗议风潮;网站聊天室被白人至上主义分子占领。在达特茅斯学院,白人女生在筹款活动中拍卖“黑奴”。在南密西西比大学,一批白人在美式足球比赛结束后高喊种族主义口号,攻击4名黑人学生。在只有55名黑人学生的密歇根州奥利维特大学,有51名黑人学生在发生种族暴力事件及骚扰事件后退学。 纪录显示,美国种族偏见和偏执造成社会矛盾激化,仇恨犯罪增加。据美国联邦调查局2004年11月22日公布的对16%的执法单位有关报告的统计,2003年美国发生的总共7489件仇恨犯罪案中,有3844宗与族裔仇恨有关。其中,针对黑人的族裔仇恨犯罪案达2548宗,占51.4%,是针对其他所有种族的此类犯罪总数的两倍多,有3150名黑人成为受害者。而犯罪人当中62.3%是白人。 《洛杉矶时报》2004年5月3日报道,受“9·11”事件及伊拉克战争影响,2003年,全美共发生针对穆斯林的仇恨事件1019起,同比增长69%。加州针对穆斯林的仇恨事件共221起,同比增长近3倍。纪录指出,美国司法领域种族歧视司空见惯。有色人种被判刑和在监狱中被关押的比例明显高于白人。根据美国司法部2004年11月公布的报告,有色人种占美国在押囚犯人数的70%以上。

美国的人权现状没有“吹捧”的那么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a6601587.html, 美国的人权现状没有“吹捧”的那么好 作者: 来源:《北京支部生活》2017年第04期 美国以“人权警察”自居,动辄指责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权问题。其实,美国的人权状况是相当堪忧的。 一直以来,美国以“人权警察”自居,动辄指责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权问题,认为这个国家人权不好、那个国家人权情况每况愈下,仿佛自己的人权问题完美无缺。在他们看来,西方制度代表了人类最好的制度,其他国家一定要向西方学习。换言之,你的制度跟我不一样,那你整个制度就是违反人权的。 其实,要说人权,美国的状况是相当堪忧的。最典型的就是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按保守估计,美国发动的战争造成了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数超过10万,流离失所的有数百万。美国至少要把这个事情向伊拉克人民、向整个国际社会解释一下,剥夺了这么多人的生存权,是不是侵犯人权,而且是最基本的人权? 美国国内,人权状况也并不够好。比如,种族主义持续存在,种族关系日趋恶化。非洲裔仅占美国总人口的14%,却占联邦和各州囚犯总数的36%,非洲裔男性被监禁的比率是白人 男性的5.9倍。非洲裔自小就被视作危险的犯罪群体,比白人更可能面临严厉的刑事惩罚,尤其是在死刑上。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也处于严重不平等状况。26%(超过1000万)的非洲裔处于贫困状态,12%生活在极度贫困状态。2015年美国50多万无家可归者中,非洲裔占了40.4%。 美国是世界上参加人权公约最少的国家,几乎没有之一,且拒不接受联合国有关人权决议草案,至今仍未批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儿童权利公约》和《残疾人权利公约》等核心国际人权公约。 美国的妇女儿童老年人权利保障状况未见改善,弱势群体权利受到严重侵犯。儿童贫困率居高不下,680万名10-17岁的青少年处于食品匮乏状态。美国虐待老年人事件时有发生,每年约有500万老年人遭到虐待。《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2016年,在工作量同等的情况 下,美国女性平均薪资仍然大幅低于男性,且据预测这种悬殊的收入差距至少将会持续到2058年。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中低收入群体生活状况堪忧。过去30年,美国将近70%的收入流入到最富有的10%的人的腰包,中产阶级规模出现了拐点式萎缩。美国劳工总会与产业劳工组织的分析发现,500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实得平均工资为1240万美元,是普通员工工资的340倍。据美国劳动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全美处于非管理岗位的普通劳工2015年的收入大约为36900美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这个工资已经大约50年没变了。

地球上的人们

《地球上的人们》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地球上的人们》。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来看,他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接触世界的机会比较多。尤其是今年在上海召开的世博会,更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世界的机会。为他们成为一个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毕竟只有十一、二岁,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对于他们而言是不熟悉的,尤其是后两个话题,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是陌生的。但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统计结果也表明现在电脑在每个家庭基本普及。 因此,根据上述学情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了解人的种类,语言的种类,知道我国的邻国,初步了解这些国家的特色。教学难点定为:明确世界上的人都是平等的,学会理解和尊重,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学习抓住特色了解和介绍一个国家的方法。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收集、处理资料,来突破教学重点,借助补充资

料,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来突破难点。 设计思路 1.联系学生的生活,从他们最熟悉的话题入手,以英语这个熟悉的语种为代表,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究学习,了解人种多样,语言多样。 2.适当调整教材顺序,让教材为学生服务。书中第三课话题“生活在不同的国度”涵盖了第四个话题“我们的邻居”中的一部分,所以我想应该先让学生先了解“我们的邻居”,通过了解我们周边的国家,学习抓住特点了解国家的方法,也为学生了解“生活在不同的国度”打下基础。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主动探究知识。特别是“生活在不同的国度”和“我们的邻居”这两个话题的教学。 4.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谈话交流、观察比较、填写表格、小组讨论、交流名人资料、小组竞赛、猜一猜、做一做等等,尽可能的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明确世界上的人都是平等的,学会理解和尊重,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能力目标: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学习抓住特色了解和介绍一个国家的方法,并能运

关于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

关于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 摘要 种族歧视是美国由来已久的问题。若要追溯其开端,在美国还没独立仍是北美英国殖民地时,英国殖民者引进了第一批非洲黑人劳工。他们于1619年在弗吉尼亚殖民地的詹姆斯敦被出卖。自此50年后,北美洲一些地方法律已经确立起黑人奴隶制。奴隶制在存在的两百多年里,不断激化着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美国奴隶制的这段惨痛历史在美国黑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伤害。 在2008年美国的总统大选中,非洲裔美国公民贝拉克·奥巴马击败对手麦凯恩赢得大选,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媒体和广大群众都认为奥巴马的当选可以让他成为美国种族问题的终结者。但实际上,无论美国多次改善黑人公民的权利制度,甚至选举非洲裔贝拉克·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这也不能完全消除美国白人与黑人间的隔阂问题。 先举几个例子吧 1.美国1787年宪法的歧视: (1)宪法没有规定废除奴隶制度。宪法不仅没有否定奴隶制度,而且在分配众议院各州代表名额时,黑人人口按3/5的人口折算,这就更加降低了黑人的地位。 (2)宪法没有提到保证人权问题。相反,宪法明文规定了保留奴隶和种族歧视的条款,将黑人、印第安人、妇女和穷人排除在人权保护之外。 2.美国黑人枪杀事件:2014年8月9日下午,18岁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同一个朋友在密苏里小城弗格森街上行走时,被一名警察连击数枪身亡。 种族歧视问题成为美国“人权记录”中最不光彩的一页。在美国,黑人等少数民族始终是二等公民,在政治、经济、教育等问题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黑人和白人之问,教育水平、就业率、平均工资等方面都有明显差距,由此形成的种族贫富差距和黑人的贫困化则是人人皆知[2]。司法中的种族歧视也极为严重。在美国,被关押在监狱里的黑人和被判死刑的黑人比例明显高于白人。在各州的监狱中,大约47 的为黑人,16%的为拉美裔。据联合国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在美国.犯有同样的罪.黑人及有色人种往往受到比白人重2至3倍的惩罚.杀害白人被判死刑的黑人是杀害黑人被判死刑的白人的4倍。尽管种族问题如今仍是困扰美国社会的大问题之一,但是.明目张胆“种族歧视”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越是大公司和政府部门,对少数族裔越是客气耐心.谁也不想犯“歧视”这一大忌。美国的种族歧视从目前来看,开始在新的领域呈现出新的现象,传统的政治保守势力也开始介入到其中,简单的单一种族歧视被文化上的隐性歧视所代替。同时.还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美国存在的较强烈种族歧视,另一方面,美国社会的任何行为.都担心会被带上种族歧视的印记.大家都知道种族歧视不好.但是大家都会有意无意地犯种族歧视的毛病.从中可见白人至上主义在某些美国人中十分顽固。就在这样的怪圈中,美国的种族歧视仍在继续。 美国的发展和构成美国社会的少数民族密不可分,但从不同肤色、不同文化导致不公平对待这一现象来看,少数民族又不属于这个一向主张自由平等的美国社会。美国社会的繁荣和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主要归功于这些少数民族的辛苦和努力而不是占绝大多数的白人。今天,一些少数民族要求的平等、公正已经实现.但遗憾的是,贫穷、偏见、不公平仍然存在着。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黑人及其他少数族裔不平等的地位和状况,这是美国社会根本性的大问题,就连美国政府也不得不承认.美国存在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和事实上的种族隔离,少数民族面临的不平等问题仍然是美国最严重和:无法解决的挑战之一。但是.我们仍然坚信一个能公正并人性化地处理不平等、偏见等种族歧视问题的社会.不仅会给自己而且会给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带来和平和繁荣。

美国的人权

美国的人权 姓名:汤文雅班级:081国政0班学号:200833043 关键词:人权美国人权报告 当今国际社会,“人权”之词所用的频率越来越高,众所周知,美国常常用“人权自由”来干涉我国的内政,诽谤我国的制度。美国的人权观是双重标准的,是自私自利的,无原则可言。也可以说,美国的人权观是霸权主义的人权观,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美国的这种人权观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了,同时,对美国的这种虚伪的人权观也越来越厌恶了。 人权,不仅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还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特别是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提出和确认,使人权概念突破了西方资产阶级人权的狭隘界限。当今国际社会的人权概念已经不是单纯的个人权利,而是将集体人权即民族自决权、发展权、和平权、种族平等权等也纳入其中。相对于个人的财产权、自由权和安全权而言,殖民地、附属国人民实现民族自决、维护国家独立的权利,发展中国家人民自由处置其自然资源和财富、发展民族经济的权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和平与安全的权利,都更为重要。集体人权的确认,反映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坚持反帝、反殖、反霸,维护国家独立和人民生存与发展的要求。这是人权概念在国际范围内的重大突破。 人权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助获权、公正权。人权的基本内容仅仅一种最低限的保障,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又出现了很多对人权的扩充。人权的进阶内容一般都是基本内容的融合、扩展、深化。进阶内容主要包括发展权和民族自决权。 生命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权,如果无法充分保障人的生命权,那么一切其它权利都是空中楼阁。无端剥夺人的生命,或者肆意对人施加恐吓、虐待和折磨,就是用一种非人权的待人方式。 “自由权”这个混合体词语不应存在,“权”已经是个包含了具体的规范,有容许和禁止的条文,而"自由"是含有无限制无约束性的主观感性概念性形容词,把无限局限于规范性"权"之内是合逻辑的表达。 财产权是生命权和自由权的延伸。如果一个人要生存下去、要有能力选择他喜欢的方式生存下去,一定要有物质作为支持,那么,对自我劳动的所得进行排他性的占有,就是生命权与自由权必不可少的保障。 尊严也是生命权和自由权的合理延伸。如果一个人若无尊严,那么他的生命至多是一种无人格的形式。尊严权主要要求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互敬互爱,文明礼貌。如果一个人的尊严权被否认,就意味者人们可以肆无忌惮的羞辱,威胁,骚扰,中伤他,那显然他就失去了“作为人类”的资格,这无疑是和人权所不容的。 获助权常常和“人道主义”联系在一起,出现于天灾、人祸之后。由于种种不可预知的灾祸,人的生命权无时不刻受到威胁。在危难关头得到伙伴的帮助,是生命权的必要保障。 公正权是为了将人权平等的扩展到每一个人身上。公正权不仅是人权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人权中其它部分的必要条件。 发展权是一项人权,平等发展的机会是各个国家的天赋权利,也是个人的天赋权利。发展权在坚持个人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强调了“集体人权”这一新生概

浅谈美国人权

浅谈美国人权 摘要 美国是全球第一个将机会平等写进《宪法》的国家,当然按现在的眼光看它还是不完善的,因它没有将黑奴和妇女的选举权包括在内。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在任内在《宪法》中增加《权利法案》,确定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不可剥夺、不可让渡的基本人权。美国的开国者开辟了除战争和暴力以外,另一条和平竞争的民主法治之道,从第一任总统到以后各任总统,无不通过当时历史条件下最大程度和最广泛的平等权利之激烈民主竞争才产生,没有用法律去保护自己及自己的接班人免受竞争,其平等权利一直都是领先于全球的。其实民主法治,只是强制给予人人机会的平等,并没有强制给予人人权力的平等,也没有强制给予人人金钱的平等,更没有强制给予人人精神的平等。民主社会下的权力依然有大小之分、金钱依然有贫富之别、精神(思想)依然有强弱的不同--如诺贝尔奖就不是人人都可得。而正是权力、金钱和精神三种途径里的等级差异,才激发了人们的竞争意欲,激发了人们去追求权力(竞选总统)、追求金钱(做富有之人)、追求精神(做科技、宗教和法律等文化的发明者或发现者)。 绝大部分美国人认为美国是自由的国家,也认为美国已经建立了一个为人权和民权提供保护的法律系统。美国人在制定宪法时就认为限制政府的权力是保证人民的自由的必要措施。权利法案的目的就是保护公民不受联邦政府得侵犯。其中最著名的第一修正案的目标是保护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宗教自由和其他的权利。其他的修正案保护公民受审判团审判的权利、不受无证件的搜查和扣押的权利等等。 关键词:美国人权民主

目录 摘要 .................................................................................. I 一、人权介绍 .. (1) (一)人权的基本内容 (1) (二)美国人权介绍 (1) 1. 美国人权外交 (2) 2. 美国人权实质 (2) (三)美国人权记录 (3) 二、结论 (4) 参考文献 (5)

浅谈中美人权观差异

浅谈中美人权观差异 周齐力 201001417 一.美国人权观 《独立宣言》把“天赋人权”作为其理论核心,因此美国一直认为人权是天生的,绝对的,一味强调人权的普遍性,认为这个世界只存在一个人权标准,即按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民主模式确定的标准,因此美国具有一种以自由人权为基础的道德优越感,并希望其他民族分享他们所享有的自由民主与人权希望“解放全人类”。九十年代初,美国提出“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认为人权问题在本质上不再属于任何国家内部管辖的,因此当一国的人权状况存在问题时,其他国家可以超越该国主权进行直接干涉。美国对国际事务的这种干涉,既与美国所理解的自身利益有关,也与这种美国价值观念有密切关联。美国受人权原则影响在国际事务中采取干预主义,例如台湾问题,这显然违背中国一直信奉的大一统价值取向,因此就会十分容易引发中国人对自身心腹之患的担忧,并激活中国人深层的“受害者意识”,形成两国对峙局面。冷战结束以后,制约美国国际行为的另一极的消失,美国国力的空前膨胀,都使美国的干预得以在世界事务中长驱直入,更使这种政治文化中的人权观显示出巨大的影响。 二.中国人权观 中国方面则认为,人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历史性的概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中国近代以来是一个不断由于被迫失去主权而遭受外族侵凌的国家,这就使中国人对“主权”保持着高度珍视的社会价值理念。“没有主权就无所谓人权”的观念被中国当代政治家接受。中国认为主权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内政,人权在本质上试主权范围内德事情,因此要维护主权,反对以人权为幌子干涉别国内政。中国人近代的苦痛的历史经验使之对“主权”还有一种特殊的不同于西方的理解,认为主权是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权”。中国人的集体人权观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强烈的集权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对人们深层的影响力有关。 三.浅谈中美人权问题实质 中美两个在人权看法上的分歧,我认为主要是两国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社会发展水平,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美国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崇尚自由民主,在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的支撑下,美国把人权当作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和最高准则。而我国认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我国最基本的人权,因为我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比重大,尽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生活状况很差,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才是政府面临的最大人权问题。正因为中美两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各自关注的人权焦点才不同。中美之间始终存在着的这些政治文化差异,在当某种国际矛盾出现时会特别明显,中美两国将会以自己特有的政治文化来对国际冲突与事态作出不同的解读,从而引发严重的信任危机,形成与两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因此,我们希望两国能进行更多的了解和对话,这必将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

2014年美国的人权纪录(美国人权报告)全文【中国国务院新闻办】(英文完整版)1439468

网站首页 专题首页 相关解读相关报道首页>国新视点>国新办发表《2014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Full text of Human Rights Record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2014 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ublished a report titled "Human Rights Record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2014" on Friday.Following is the report's full text: Human Rights Record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2014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oreword On June 25 local time, the State Depart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released its country reports on human rights practices once again, making comments on the human rights situations in many countries while showing not a bit of regret for or intention to improve its own terrible human rights record. Plenty of facts show that, in 2014, the U.S., a self-proclaimed human rights defender, saw no improvements in its existent human rights issues, but reported numerous new problems. While its own human rights situation was increasingly grave, the U.S. violated human rights in other countries in a more brazen manner, and was given more "red cards" in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field. The U.S. was haunted by spreading guns, frequent occurrence of violent crimes, which threatened citizens' civil rights.Statistic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firearms in the U.S. was behind 69 percent of murders, while for robberies, the figure was 40 percent, and for aggravated assaults, 21.6 percent (https://www.360docs.net/doc/0a6601587.html,). The excessive use of force by police officers led to many deaths, sparking public outcry. An unarmed 18-year-old African-American Michael Brown was shot dead by a white police officer named Darren Wilson in Ferguson, a town in Missouri. After the grand jury of both Missouri and New York decided to bring no charges against the white police officer, massive protests broke out in more than 170 cities nationwide (https://www.360docs.net/doc/0a6601587.html,, November 25, 2014). The U.S. used cruel tortures indiscriminately, notably those carried out by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 To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https://www.360docs.net/doc/0a6601587.html, 2015-06-26 来源:

美国人权法案-英文版

The United States Bill of Rights. The Ten Original Amendments to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Passed by Congress September 25, 1789 Ratified December 15, 1791 “The United States Bill of Rights” is a publication of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s Electronic Classic’s Series, Jim Manis, Senior Faculty Editor.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is an equal opportunity University.

This public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Bill of Rights” is a publication of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This Portable Document file is furnished free and without any charge of any kind. Any person using this document file, for any purpose, and in any way does so at his or her own risk. Neither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nor Jim Manis, Faculty Editor, nor anyone associated with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assumes any responsibility for the material contained within the document or for the file as an electronic transmission, in any way. “The United States Bill of Rights”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Jim Manis, Faculty Editor, Hazleton, PA 18201-1291 is a Portable Document File produced as part of an ongoing student publication project to bring classical works of literature, in English, to free and easy access of those wishing to make use of them. Copyright ? 1998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is an equal opportunity University.

广东省清远市高三文综政治第二次诊断性试卷

广东省清远市高三文综政治第二次诊断性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6高三上·南山模拟) 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 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 ②提升中国外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 ③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内储蓄 ④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强海外并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分) (2017高一上·城固期末) 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紧密、合作更深入、发展空间更广阔,中国倡导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①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 ②将为沿途各国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③将增强我国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能力 ④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基点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 3. (2分) (2017高二上·钦州港开学考)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五年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镇化有利于() ①拉动投资增长②发展外向型经济③扩大内需市场④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4. (2分) (2019高一下·铜仁开学考) 为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加快湿地公园建设步伐,2017年5月,铜仁市林业局委托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铜仁市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17~2030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 ①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③推进绿色、循环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④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5. (2分) (2017高三上·平罗月考)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下列选项符合依法行政要求的是() ①某市民政部门为完成殡葬改革任务,制定和下发火化人数指标作为业绩考评依据 ②发改委对日本在华多家企业开出反垄断罚单合计约12.4亿元人民币

美国对国际人权条约政策的 变化及其缘由

《美国研究》2000年第1期 美国对国际人权条约政策的 变化及其缘由 周 琪 〔内容提要〕虽然美国是国际人权公约的倡导者,但从实践上看,美国对设立保障人权的国际法律体系和监督机智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很长一段时期,并不积极。直到1992年,美国才成为《公民 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参加国。综观美国国际人权公约态度转变 的全过程,可以看出,不管是反对还是批准该条约,都与冷战开启和 结束密切相关,其过程与美国人权外交的确立和发展历程相一致。 关键词:人权条约/国际/美国 近年来,当美国政府要求中国政府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并把它作为放弃美国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联合其他欧盟国家提出谴责中国人权状况的议案的条件之一时,它似乎淡忘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直到1992年才成为《公民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参加国,而且至今没有加入《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也不是《美洲人权公约》和其他重要的人权条约的参加

国。虽然在成为联合国成员国和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后,美国承担了一些根据条约产生的人权义务,它也是日内瓦四公约和其他各种规定人权义务的双边和多边条约的参加国,但是,在批准人权条约(无论是世界性的还是地区性的)方面,与其他西方国家相比,美国的记录非常有限。对于这样一个自诩天生是人权捍卫者的国家来说,这似乎十分令人费解。然而仔细考察美国国内讨论和审查国际人权条约的历史过程,就不难解开其中的迷团。 一 国际人权法的产生及美国的作用 国际人权宪章的产生同美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早在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国际人权事业就受到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关注。罗斯福1941年1月6日给国会的年度国情咨文中提出,我们“把自己的信念寄托在上帝指引下的自由上。自由意味着在世界所有地方人权至上。我们支持为争取或保卫人 权而斗争的人。”①他号召建立一个“以四项人类基本自由为基础 的世界”,即言论和表达自由、以自己的方式信仰上帝的自由、不虞匮乏和不虞恐惧的自由。罗斯福关于国际秩序的设想有助于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抗击法西斯的斗争,并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联合国设想的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国际人权条约形成的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志第三帝国制造的大规模种族灭绝和对人权的极大?24?美国研究 ①Micheline R.Ishay ed.,The Human Rights Reader ,M ajor Political Essays ,S peeches ,and Documents From the Bible to the Present (New Y ork &London :Routledge ,1997),p.406.

美国性别歧视的历史与现状_从美国的人权政治看美国的性别歧视

收稿日期:1998-12-15 第14卷第1期1999年3月 柳 州 师 专 学 报Journal of Liuzhou Teachers College Vol.14 No.1  Mar.1999 美国性别歧视的历史与现状 ———从美国的人权政治看美国的性别歧视 李 月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柳州545003) 摘 要 人权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政治问题。人无论其性别是男是女,都应该 享受平等的人权。目前,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西方世界,正日益频繁地祭起“人权”这个法宝,动辄以“人权”为名制裁他国。而美国自己的人权状况又如何?历史地研究美国的人权政治,可以宏观地探讨和揭示美国妇女在美国的政治、历史上所处的受歧视的地位及其社会历史根源。关键词 美国 人权 历史 性别歧视中图分类号 D 712.6 男女不平等是当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然而,以美国为主要代表的西方一些国家,动不动就以“人权”为借口,不是经济制裁就是武力威胁,任意干涉别国内政。美国自己的人权状况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美国的妇女是否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历史地研究美国的人权政治,观察妇女在美国的政治、历史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可以宏观地研究和揭示美国妇女在美国自上而下受歧视的历史和现状。无疑,这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曾经被视为自由领袖的美国仅有200多年的历史。但美国的性别歧视的起源和它的历史渊源是一致的。美国广大妇女历来受到怎样歧视的待遇,相信那高高耸立在哈得孙河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应该是记忆犹新的。尽管她手中象征自由之光的火炬常常装饰一新,她大概也会感叹妇女的人权在“自由的”美国依然是有限的。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美国的性别歧视形形色色,多种多样。但根据其出现的方式, 有人把它分为公开的歧视(Blatant Sex Discrimination )、隐蔽的歧视(Subtle Sex Discrimination )和“笑里藏刀”的歧视(Covert Sex Discrimination )三种类型。公开的歧视指那些很明显的、较容易证明的、故意歧视女性的现象,包括性骚扰、歧视女性的语言和玩笑、性暴力(如强奸、乱伦、虐待妻子等)以及在家庭、就业、政治、宗教、法律等领域中其它形式公开歧视女性的现象。这样的性别歧视在美国现存法律中并不都是违法的。隐蔽的歧视指相对于公开的歧视来说没有那么明显、不容易看得出的歧视女性的现象。比如,不管是男是女,通常认为女性不如男性那么好、那么能干、那么聪明、那么有竞争力。这种歧视通常不引人注意,因为它看起来很“正常”、很“自然”,人们似乎已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笑里藏刀”的歧视说的则是那些蓄意隐藏的、阴险的、恶意的暗中歧视女性的现象,它包括六个方面:1、在薪水高、社会地位重要的职位上用女性来作姿态、装门面; 5 1

2012年美国人权报告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1日发表《2012年美国的人权纪录》,指出美国存在严重的人权问题,揭露美国糟糕的人权状况。这份人权纪录包括关于生命与人身安全、关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关于经济和社会权利、关于种族歧视、关于妇女和儿童权利、关于侵犯他国人权等6个部分。人权纪录表示,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政府在刚刚发布的《2012年国别人权报告》中,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90多个国家的人权状况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而偏偏对其本国存在的人权问题避而不谈,只字未提。“事实说明,美国存在着严重人权问题,并广受世人诟病。” 2012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Human Rights Record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3年4月21日 April 21, 2013 目录 Contents 导言 Foreword 一、关于生命与人身安全 I. On Life and Personal Security 二、关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II.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三、关于经济和社会权利 III. On Economic and Social Rights 四、关于种族歧视 VI. On U.S. Violations of Human Rights against Other Nations 五、关于妇女和儿童权利 V. On the Rights of Women and Children 六、关于侵犯他国人权 VI. On U.S. Violations of Human Rights against Other Nations

论中国与美国对人权自由保障的比较

论中国与美国对人权自由保障的比较 “民主”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文,由“人民”和“权力”两个词合成,意为“人民的政权”,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意思。“自由”通常是讲政治自由,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范围内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种权利。“民主”是政权的一种构成形式,“自由”则是政权给予公民的政治权利。“人权”泛指人身自由和其他民主权利,主要包括生存权、发展权、经济权、政治权、文化权等。而公民在政治上应该享有的自由和民主权利,一般也被称作“人权”。 其实,不论我们是身处中国这样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在美国这样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里这些东西都是不健全、不完善的。 2011年4月8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2010年人权国别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美国不改以往的颐指气使的偏见与傲慢,对中国人权状况表示“堪忧”。其报告称,美方看到中国人权负面趋势变得更加“恶化”。 4月1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10年美国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8日发表的《2010年人权国别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的职责,人权纪录说,《2010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歪曲指责,却对自身糟糕的人权状况熟视无睹,很少提及。 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针对美国一年一度的国别人权报告连续第12年发表美国的人权纪录,目的在于“敦促美国正视自身的人权问题”。 人权纪录说,美国是世界上暴力犯罪最严重的国家,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美国政府侵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情况相当严重。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困人口比例创新高,饥饿人口大幅增加,无家可归者激增。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美国的妇女儿童权利状况堪忧。要求美国停止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的霸道行径。 据我看来,东西方文化的不同,不可能产生完全相同的民主人权模式,西方的人权注重个性的解放,东方的人权则更强调群体性,西方的个性化人权有社会契约文化做基础,所以才能够形成稳定的人权民主模式,而东方的契约化意识相对不足,不适合做与西方同样的个性化的释放。东方更强调群体意识,讲求仁和义,这主要都是对群体而言的,所以产生了东西方人权民主不同的特点。 最大的不同之特点是东方的人权民主更注重…适生?,西方的人权民主更注重…顺欲?。就是东方的民主人权更注重适合人类生存方面,而西方更注重顺应人类欲望方面。西方的代表美国,犯罪率全世界之冠,人民的生命财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个性化的人权自由反而助长了犯罪的泛滥,契约精神也无法有效制约不负责任的犯罪行为,在中国绝对比在美国更安全、更安心。 再说政治上的人权民主,西方的优点在充分出版、发表观点自由,但实质上西方的人权民主是金钱上的民主,由于受钱的制约使你们的民主实质上成了少数人的民主,并不是全体国民平等的民主,在我看来,尽管西方的民主理论很好,但实际上是少数强权统治阶级的仁义,并没有做到兼爱。 今天的中国人民依照宪法所享有的广泛人权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行宪法对公民基本人权的规定仍然存在不少有待完善之处。我国的宪法对人权的保障任有许多不足,这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政治权利和自由方面,一是宪法没有确认公民的知情权。二是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难以实现。虽然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权利,但

论中国宪法与美国宪法对人权保障的比较

论中国宪法与美国宪法对人权保障的比较2011年4月8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向美国国会提交的《2010年人权国别报 告》。在这份报告中,美国不改以往的颐指气使的偏见与傲慢,对中国人权状况表示“堪忧”。其报告称,美方看到中国人权负面趋势变得更加“恶化”。 4月1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10年美国人权纪录》以回应美国国务院8日发表的《2010年人权国别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的职责,人权纪录说,《2010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歪曲指责,却对自身糟糕的人权状况熟视无睹,很少提及。 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针对美国一年一度的国别人权报告连续第12年发表美国的人权纪录,目的在于“敦促美国正视自身的人权问题”。 人权纪录说,美国是世界上暴力犯罪最严重的国家,公民的生命、财产和人身安全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美国政府侵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情况相当严重。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困人口比例创新高,饥饿人口大幅增加,无家可归者激增。种族歧视在美国根深蒂固。美国的妇女儿童权利状况堪忧。要求美国停止利用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的霸道行径。 所谓人权是指人生来就应该享有的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从这一意义上讲人权归根结底是一种要求。它可分为法律性和道德性两个层次。法律性的人权应该以道德性的人权为基础,法律性的人权直接体现在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中。宪法作为国家法律体系的根本法应成为保障人权的根本法。 所谓人权,即自由权、生存权、安全权和平等权这四类。而宪法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保护公民的人权,至少是基本人权。所以美国《独立宣言》明确宣布:“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法国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则以更大的激情宣布:“在权利面前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它还强调指出:“凡权利无保障……的地方,即无宪法。”从西方政治制度两个代表的最初形态中我们就可以看处,宪法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而存在的,而公民的合法权益中最根本的当然就是人权了。总而言之,宪法是为了给人权一个法律上的强制保障而存在的。任何违反了人权的行为即是违反了宪法的。 宪法历来被称为人权保障书,既是对已有人权的确认,也是人权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保障,近现代人权事业的任何进步都会在宪法中得到体现和反映,而宪法的进步又推动着人权事业的发展。可以说,人权与宪法相伴相随、密不可分。列宁指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在人权的保障体系中,宪法保障是首要的、也是最富有成效的。因为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权威和最高的法律效力。没有宪法保障,任何人权保障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将人权提到纲领性文件和根本法地位的国家。1776年公布的美国的《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之为“第一个人权宣言”。1789年8月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第一个直接以“人权”为名的《人权宣言》。以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在其他国家的胜利,这些国家的宪法也大都将“人权”称作“公民权利”加以确认。而人权一词直到1948年在《世界人权宣言》中才首次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