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格式模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表格式

《位置与方向》学案(一)学生姓名:
《位置与方向》学案(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姓名:
《位置与方向》学案(三)年级:三年级学生姓名:
《位置与方向》学案(四)年级:三年级学生姓名: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案(一)年级:三年级学生姓名: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案(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姓名: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案(三)年级:三年级学生姓名:
《统计》学案(一)年级:三年级学生姓名:
《统计》学案(二)年级:三年级学生姓名:
《统计》学案(三)学生姓名:
《统计》学案(四)学生姓名:
《年、月、日》学案(一)学生姓名:
《年、月、日》学案(二)学生姓名:
《年、月、日》学案(三)学生姓名:。
初中教案模板格式

初中教案模板格式学科:年级: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新课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新知识。
2. 通过案例、图片、实物等生动形象地展示新知识,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
3. 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针对新课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反馈。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巩固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经验。
3.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鼓励进步学生。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堂所学,设计具有拓展性的作业题。
2.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 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反馈。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哪种教学方法?效果如何?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是否存在困难?如何解决?在课后作业环节,学生的完成情况如何?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我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何?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满意?改进措施: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如何解决学生在新知识掌握方面的问题?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收获有哪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有哪些?如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最新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表格式)

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表格式)1.天地人课题天地人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一定有着异样的新奇感,也有大部分学生在学前班就接触过这些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看、读、说、练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交流、合作中突出识字重点。
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录音卡、识字大转盘。
(教师)2.生字卡片。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天、地、人”3个生字。
2.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识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识字的乐趣。
学习重点认识“天、地、人”3个生字。
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录音卡、识字大转盘。
(教师)2.生字卡片。
(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调动情感。
(用时:4分钟)1.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欣赏。
2.引问:你观察到图中有些什么?3.揭题,指导读课题。
1.学生看课件欣赏图片。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了蓝天、黄土地、人物等。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
(用时:26分钟)1.引导学生看图画,学习生字“天、地、人”。
2.教师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1.学生仔细看图画。
2.学生根据图画自学生字。
3.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学情况。
1.图文连线。
3.检查反馈,组织学生汇报。
(1)指名认读生字,检查掌握情况。
(2)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比赛。
(3)指名领读全部生字,比一比,谁学得最快。
(4)开火车读生字,检查全体同学掌握情况。
4.教师引领学生在游戏中识字,巩固生字。
(1)2~3名同学读生字“天、地、人”,比一比谁读得最准确、声音最洪亮。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卡进行抢答,最先回答正确者获胜。
(3)2~3名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如果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个接一个地认读生字,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又快又准,哪个小组就获胜。
学案标准格式平抛

b.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F=0),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0。
c.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是自由落体运动。
例1.树枝上的一只松鼠看到一个猎人正用枪对准它,为了逃脱即将来临的厄运,它想让自己落到地面上逃走。但是就在它掉离树枝的瞬间子弹恰好射出枪口,问松鼠能逃脱厄运吗?
作业
1、填空:
(1)物体做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由决定。
(2)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水平位移由决定。
(3)平抛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
2、从高空中水平方向飞行的飞机上,每隔1分钟投一包货物,则空中下落的许多包货物和飞机的连线是
A:倾斜直线B:竖直直线
C:平滑直线D:抛物线
3飞机在离地面720m的高度,以70m/s的速度水平飞行,为了使飞机上投下的炸弹落在指定的轰炸目标上,应该在离轰炸目标的水平距离多远的地方投弹?(不计空气阻力)
答:不能。因子弹在做平抛运动,子弹和松鼠在竖直方向都是自由落体运动,竖直方向的位移总是相同的,所以只要在子弹的射程内,就一定能射中松鼠,松鼠在劫难逃。
小结与反馈
1、什么是平抛运动
2、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它们是相互独立的运动
3、平抛运动的规律
(1)x=v0t,y=1/2at2
新课学案
时间
2011月6月12学案(2)
课题
抛体运动的研究
学习度方向水平.只有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2.知道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
3.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
4.会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知识教学中应同时进行科学研究过程教育,本节课以研究平抛物体运动规律为中心所展开的课堂教学,应突出一条研究物理科学的一般思想方法的主线:
学案格式

自 you make a banana shake? SectionA (1a -2c)
学习目标:New words:shake,blender,cut,peel, pour,yogurt,ingredient,watermelon,teaspoon, amount,instruction 教师复备 Key phrases:turn on,cut up,pour„ into 栏或学生 Key sentences: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How many bananas do we need? 笔记栏 How much yogurt do we need? 教学重难点:学会制作奶昔、沙拉并描述其过程。 1、自主学习 Don't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should be done today. 今日事,今日毕。 Task 1 词汇:(预习检测) 1、切,割 2、材料 3、黄油 4、剥,削 5、茶匙 6、西瓜 Task 2 短语 1)喝奶昔_________ 2)把牛奶倒进搅拌器里 __________________ 3)剥香蕉 _______________4)切碎_________ 5)打开_____________ 6)关上____________________ 7)做水果沙拉_____________ 8)多少酸奶__________ 9)把„加到 1 listening Task 3 大声朗读下列短语,根据我的生活经验,让我来预测一下制作奶昔可能的顺序。 ____ ___________ the blender. ____ ___________ the bananas. ____ ___________ the milk shake. ____ ___________ the milk ___________ the blender. ____ ___________ the bananas and the ice cream ___________ the blender. ____ ___________ the bananas. 听录音,我来完成 1b。 再听录音,看我填得准不准: Firs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ex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inall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____________ 10)煮面条___________ Listening 在下列表中 How many 和 How much 栏,写出用料的名称。
重大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Review 2 学案(表格式,2课时)

展示个性化的作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新课呈现 (15分钟左右)
Step 2:presentation
1.小组活动
1)将全班分成5组,பைடு நூலகம்发给每组一个装有第一部分的袋子。
2)组长提袋子,第一个人伸手进去取一张图片,如果是一张国旗图片,说出是哪个国的国旗,如果是其他图片,说出该图片上的动物或人物是属于哪个国家的。第一个人如果说对了就坐下,如果猜错了,组长将袋子交给他,接着做刚才的游戏。
3)2组一对,一组写出国家名称的缩写形式,另一组贴上相应的国旗图片,看哪2组写得又快又正确。
2.listen ,number and match
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小组内核对答案。
3)教师再次播放录音,集体核对答案。
1.小组活动
2.listen ,number and match
小结汇报这节课所复习的内容,形式不限,画图、表演、制作表格、说唱都行。
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回顾所学知识,利于学生将新知识构建起来,并牢牢记住。
提升延学 (5分钟左右)
Step5
1.学生根据自己学期的学习情况,自制一份创意作业。
1.学生小组合作。
2.做课后作业。
多层次的作业设计,既能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又能保证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课题
Review2
教学预案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导学 (3分钟左右)
Step 1 warm-up
1. 教师问候全体学生。
2 design show:
1)选3组上台表演第六单元“story corner”部分的对话。
学案格式

学案编号_____ _
___年级____ 学科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
编制教师姓名审定教师姓名
【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学案
【导学问题】课前预习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
【当堂演练】
课后巩固学案
要求:
1、课前预习案,课中导学案,课后巩固案三案合一。
2、学案统一打印,字体统一,原则上禁止手写或粘贴。
3、采用学校统一的学案编制格式,课题名称,编制时间,学案编制、审定人员等项目齐全。
其中,建议课题名称统一采用二号黑体字加粗,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
课前预习案,课中导学案,课后巩固案要用三号黑体字加粗,其它体现教学环节的标志性文字(如合作探究、问题探究、课堂达标等)用黑体字或较大号字突出。
4、学案以课堂导学案为主,课堂导学案要体现导学性,编制问题组引导学生学习或探究,
学案的编制一定实行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反对让学生简单填空。
反对把导学案编成课上练习题,课堂导学案一定体现当堂达标。
5、课堂导学案中的达标训练,课后巩固案重点巩固练习尽量体现分层次教学,设置必做题
和选做题。
动物的卵 学案(表格式)

年级四学科科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学习内容动物的卵学习目标1、掌握好科学概念;2、用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研究动物卵的结构特点。
3、感受自然界生命的多样性和延续性。
学习重点观察动物卵的构造。
学习难点经历一个饲养动物、观察孵化的过程。
学习准备各种动物的卵不同孵化阶段的鸡蛋放大镜。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引入春天是一个繁殖的季节,许多动物是靠卵繁殖的。
出示各种动物的卵。
合作探究1、观察动物的卵(1)出示各种各样的卵: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2)小组观察鸡蛋、鲫鱼卵、蚕卵:有什么发现?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3)观察鸡蛋外形,交流汇报发现。
(4)观察鸡蛋的内部构造,讨论它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什么作用?2、青蛙卵的孵化观察指导(1)你知道青蛙卵是怎么孵化成小青蛙的吗?导学过程(2)讨论观察方法,设计观察记录表。
(3)学习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3、小鸡的孵化(1)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鸡蛋,认识鸡蛋各部分的作用。
(2)交流小鸡孵化的条件小鸡孵化的时间。
巩固练习:1、像_______、_______、蚕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________。
2、青蛙卵能在_____天左右的时间里孵化出小蝌蚪;鸡蛋孵出小鸡大约需_____要星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动物是产卵繁殖自己后代的。
拓展延伸:发放青蛙卵,观察它的孵化过程板书设计动物的卵蛋白、蛋黄、气室、胚、壳、膜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小鸡孵化的条件:种蛋、温度、湿度、通风时间:大约3个星期。
导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梯形的面积
五年级班级姓名
学习内容:P95~96例3。
学习目标:
1、通过合作讨论交流探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并能应
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与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进行比较,加深印象,巩固旧
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推理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学:
1、回顾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并写出它们的计算公
式及字母公式。
2、仔细阅读课本95页内容,运用学过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同
桌讨论图中三个小朋友各自使用的方法,你喜欢哪种?
发现: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 。
另外两位小朋友的方法可以计算出梯形的面积吗?公式一样吗?
二、量学:
如果用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h分别表示梯形的,和,那么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三、导学:
1、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梯形的上底,下底,与平行四边形底的关系;
2、正确的书写公式,并应用公式进行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四、用学:
1、例3中三峡水电站大坝横截面的一部分是梯形,它的上底是36m,下底120m,高是135m。
求它的面积。
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也可以拼成()。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每个梯形面积的()。
3、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梯形的上底是12分米,下底与高相等,都是10分米,它的面积是()。
五、测学:
1、一个梯形上下底之和是60厘米,高是3厘米,面积是多少?
2、一块梯形山坡地的上底是280米,下底是540米,高是160米。
现在要在这块地里栽果树,如果每株果树占地2平方米,这块地可栽果树多少株?
3、一个面积为125平方厘米的梯形,上底长8厘米,下底长17厘米,高是多少?(请用方程解)
6 6 6
计算每个梯形的面积,你发现了什么?
收获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掌握了,在方面仍需努力,此次上课总体感觉(愉快、一般、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