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钠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低钠血症怎么补充钠

低钠血症怎么补充钠

低钠血症怎么补充钠1. 补钠量 =(125 - 实测血清钠)×0.6×体重(kg)补钠量 =(142 - 实测血清钠)×0.2×体重(kg)《内科学》第七版2. 补钠量 =(125 - 实测血清钠)×0.6×体重(kg)补钠量 =(142 - 实测血清钠)×0.2×体重(kg)《内科学》第八版3.补钠量=(142 - 血钠测得值)×0.6×体重(kg)(女× 0.5)《外科学》第七版4.需补钠 =(142 - 病人血钠)×06×体重(kg)《协和内分泌学》5.补钠量 =(140 - 实测血钠)×0.6×体重(kg)《廖二元内分泌学》6.失钠量 = 血钠浓度改变×总体水量(总体水量 = 体重×0.6;女性 0.5)《实用内科学》现有公式这么多,晕,怎么补钠?1. 人体的体液量占体重的60%,女性占50%;细胞外夜量占体重的20%;这是这些公式0.2或0.6的来源。

2. 低钠血症会对身体产生重大的影响,但补钠不能太心急,补钠过快反而会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产生神经系统脱髓鞘改变。

计算出的量需要分几天补,如果24小时都补进去,患者会有危险。

一般要求24小时血钠不易升高超过8-10mmol/L,24小时内不超过18mmol/L补钠(改良):(8-10)×0.6×体重(kg)举例:体重 60 kg 的低钠血症患者第一个24小时补多少钠?需补钠:8×0.6×60=288 mmol。

生理盐水补的,要转化成生理盐水。

1g氯化钠 =17 mmol钠,288÷17 =16.9g氯化钠,24 小时我们补16.9g氯化钠一般使用: 0.9%NS 200mL+10%NS 50ML。

临床补钠、补钾的原则、补充说明和补液原则与输液量计算

临床补钠、补钾的原则、补充说明和补液原则与输液量计算

补钠、补钾的原则、补充说明和补液原则与输液量计算补钠1.补Na+量(mmol)= [142 - 病人血Na+(mmol/L)]×Kg ×0.6(女性为 0.5 )2.补氯化钠(g)= [142 -病人血Na+(mmol/L)]×Kg×0.035(女性为 0.03 )3. 补生理盐水(mL)= [142 -病人血Na+(mmol/L)]×Kg×3.9(女性为3.3)补充说明——17 mmoL Na+相当于 1 g 氯化钠;正常血清 Na+范围为135-150 mmol/L,正常值常取 142 mmol/L。

100 mL生理盐水含钠 0.9 g;补钠第一天:补 1/2 量+生理需要量,剩余量第二天补。

补钾补钾原则1. 能口服不静点2. 速度≤ 1.5 g/h3. 浓度≤ 3 g/1000 mL,即 100 mL中≤ 0.3 g4. 见尿补钾,尿量在> 30 mL/h,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约为60 mmoL,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5. 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 g 糖 = 消耗 2.8g 钾。

补充说明正常血钾浓度 3.5-5.5 mmol/L,生理需要量 3-6 g/d (40-80 mmol/L)氯化钾。

1g氯化钾 = 13.4 mmol 钾补钾需连续治疗 3-5 d轻度缺钾 3.0-3.5 mmol/L 时,全天补钾量为 6-8 g。

中度缺钾2.5-3.0 mmol/L 时,全天补钾量为 8-12 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 g。

补液原则1. 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

2. 补液量= 1/2 累计损失量 + 当天额外损失量 + 每日生理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 = 前 24 h 尿量+500 mL3. 若发热病人+300 mL × n(体温升高的度数)。

补钠公式

补钠公式

一、补钠公式需补充的钠量(mmol)=【血钠的正常值(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17mmol Na+=1gNacl当天先补1/2量+正常日需量4.5g=补钠量二、补碱公式――原则:边治疗边观察,逐步纠正酸中毒1、5%NaHCO3溶液100-250ml不等2-4小时后复查血气+电解质2、不能测知PH和血气首次NaHCO3溶液的剂量按1mmol/kg给予每十分钟给0.5mmol/kg3、根据血PH+血气分析当剩余碱SBE达到-10mmol/L以上时,才使用NaHCO3NaHCO3(mmol)=SBE X体重(kg)/4三、高钾血症治疗1、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2、降低血钾浓度:(1)促使K+转入细胞内:1)先5%NaHCO3溶液60-100ml,再继续静脉滴注NaHCO3溶液100-200ml;2)25%葡萄糖溶液100-200ml(5g糖加入1u正规胰岛素),必要时可以3-4小时重复用药;3)对于肾功能不全,输液受限,则10%葡萄糖酸钙100ml、11.2%乳酸钠溶液50ml、25%葡萄糖溶液400ml,加入胰岛素20u,作24h缓慢静脉滴注。

(2)阳离子交换树脂(3)透析疗法3、对抗心律失常: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ml静脉滴注四、重症、顽固性代谢性碱中毒治疗血浆HCO3-45-50mmol/L,PH>7.65治疗:0.1mol/L或0.2mol/L盐酸方法:(1)1mol/LHcl150ml加入10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1000ml中(0.15mol/LHcl)由中心静脉导管缓慢滴入(25-50ml/h)(2)血气分析+电解质监测五、输血并发症-溶血反应治疗:1)抗休克:晶体、胶体液及血浆以扩容2)保护肾功能:5%NaHCO3溶液250ml静滴3)DIC明显:肝素治疗4)血浆交换治疗。

六、失血量低于总血量10%500ml达总血量10%-20%500-1000ml参考血红蛋白+血红细胞比容HCT达总血量20%1000ml缺氧临界值:HCT30%-35%七、休克监测指标意义1、精神状态:反应脑组织血液灌流和全身循环状况2、皮肤温度、色泽:体表灌流情况的标志3、血压: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 是休克存在的表现4、脉率:脉率/收缩压(mmHg)=休克指数休克指数=0.5 无休克休克指数>1.0-1.5 有休克休克指数>2.0 严重休克5、尿量:反应肾血流灌注情况尿量<25ml/h,比重增加,反应供血不足血压正常,尿少,比重偏低,反应急性肾衰尿量达到30ml/h,反应休克纠正特殊监测项目:6、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0.49-0.98Kpa(5-10cmH2O)CVP<0.49Kpa 血容量不足CVP>1.47Kpa(15cmH2O)心功能不全CVP>1.96kpa(20mmH2O)充血性心力衰竭7、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PCWP正常值0.8-2Kpa (6-15mmHg)PCWP低于正常血容量不足PCWP增高急性肺水肿8、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正常值:10.7-13Kpa(80-10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值4.8-5.8Kpa(36-44mmHg)PaCO2>45-50 mmHg(5.9-6.6Kpa)提示肺泡通气功能障碍PaO2低于8.0Kpa(60mmHg)+吸入纯氧无改善者是ARDS先兆八、休克并发DIC诊断下列五项中出现三项异常,结合临床有休克及微血管栓塞症状和出血倾向:1)血小板计数<80×109/L;2)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s;3)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1.5g/L或呈进行性降低;4)3P试验阳性(血浆鱼精蛋白副凝);5)血涂片中破碎红细胞超过2%九、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诊断(1)急性肺损伤ALI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2)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40kpa(300mmHg)(无论PaCO3是否正常或是否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3)胸片显示双肺弥漫性浸润4)PCWP<=18mmHg或无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证据5)存在诱发ARDS的危险因素(2)ARDS诊断标准:ALI诊断标准+氧合指数<=26.7kpa(200mmHg)(3)治疗1)原发病治疗2)循环支持治疗:提高有效循环血容量;正性肌力药物增加输出量;维持收缩压100mmHg以上;改善肺通气和氧合功能3)呼吸支持治疗:初期:面罩维持气道正压通气进展期:呼吸终末正压通气PEEP 4)应用肺血管舒张剂:经呼吸道给予CO和或前列腺素E1(PGE1)5)体位治疗:仰卧位改为俯卧位6)营养支持7)糖皮质激素应用。

补钠补液量计算公式

补钠补液量计算公式

补钠补液量计算公式在临床医学中,补液是指通过静脉输液等方式,将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等溶液输入到患者体内,以维持体液平衡和电解质平衡。

补液的目的是为了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促进病情的好转。

而在进行补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计算补液量,其中包括补钠的计算。

补钠是指通过输入含有钠离子的溶液,以维持体内的钠电解质平衡。

在临床上,常见的补钠溶液包括生理盐水、氯化钠溶液等。

而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补钠的量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补钠补液量的计算。

补钠补液量的计算公式如下:补钠补液量(ml)= (目标钠浓度当前钠浓度)×体重(kg)× 0.6。

其中,目标钠浓度是指希望患者达到的钠离子浓度,通常情况下为140mmol/L;当前钠浓度是指患者目前的血清钠离子浓度;体重是指患者的体重,单位为千克;0.6是一个修正系数,用于校正计算结果。

通过这个公式,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计算出补钠补液量,以便在临床上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下面将通过实际案例来演示如何使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

案例分析:患者王先生,男性,65岁,身高170cm,体重70kg,因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导致血清钠浓度下降,需要进行补钠补液治疗。

根据医生的要求,目标钠浓度为140mmol/L,而王先生目前的血清钠浓度为130mmol/L。

那么,根据上述的补钠补液量计算公式,可以进行如下计算:补钠补液量(ml)= (140 130)× 70 × 0.6 = 420ml。

根据计算结果,王先生需要补充420ml的含有钠离子的溶液,以达到目标钠浓度。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补液的速度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需要注意的是,补钠补液量的计算公式是一个辅助性工具,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检查结果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最合适的补液方案。

同时,在进行补液治疗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电解质平衡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补钠公式

补钠公式

一、补钠公式需补充的钠量(mmol)=【血钠的正常值(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17mmol Na+=1gNacl需补充的钠量(mmol)=【血钠的正常值(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0.035当天先补1/2量+正常日需量4.5g=补钠量二、补碱公式――原则:边治疗边观察,逐步纠正酸中毒1、5%NaHCO3溶液100-250ml不等2-4小时后复查血气+电解质2、不能测知PH和血气首次NaHCO3溶液的剂量按1mmol/kg给予每十分钟给0.5mmol/kg3、根据血PH+血气分析当剩余碱SBE达到-10mmol/L以上时,才使用NaHCO3NaHCO3(mmol)=SBE X体重(kg)/4三、高钾血症治疗1、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2、降低血钾浓度:(1)促使K+转入细胞内:1)先5%NaHCO3溶液60-100ml,再继续静脉滴注NaHCO3溶液100-200ml;2)25%葡萄糖溶液100-200ml(5g糖加入1u正规胰岛素),必要时可以3-4小时重复用药;3)对于肾功能不全,输液受限,则10%葡萄糖酸钙100ml、11.2%乳酸钠溶液50ml、25%葡萄糖溶液400ml,加入胰岛素20u,作24h缓慢静脉滴注。

(2)阳离子交换树脂(3)透析疗法3、对抗心律失常: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ml静脉滴注四、重症、顽固性代谢性碱中毒治疗血浆HCO3-45-50mmol/L,PH>7.65治疗:0.1mol/L或0.2mol/L盐酸方法:(1)1mol/LHcl150ml加入10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1000ml中(0.15mol/LHcl)由中心静脉导管缓慢滴入(25-50ml/h)(2)血气分析+电解质监测五、输血并发症-溶血反应治疗:1)抗休克:晶体、胶体液及血浆以扩容2)保护肾功能:5%NaHCO3溶液250ml静滴3)DIC明显:肝素治疗4)血浆交换治疗。

补钠计算

补钠计算

1. 补钠计算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888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1.1666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7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03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96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②按公式求得的结果,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③单位换算:钠:mEq/L×2.299=mg/dlmg/dl×0.435=mEq/LmEq/L×1/化合价=mmol/L氯化钠:g×17=mmol或mEq,(mmol)×0.0585=g/L2.补液计算(1)根据血清钠判断脱水性质:脱水性质血Na+mmol/L低渗性脱水>130等渗性脱水130~150高渗性脱水>150 。

临床常用计算公式

临床常用计算公式

临床常用计算公式一、补钠1、补Na+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Kg×0.6(女性为0.5)2、补氯化钠(g)=[142-病人血Na+(mmol/L)]×Kg×0.035(女性为0.03)3、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Kg×3.9(女性为3.3)补充说明——•17 mmoL Na+相当于1 g氯化钠;•正常血清Na+范围为135~150 mmol/L,正常值常取142 mmol/L。

•100 mL生理盐水含钠0.9 g;•补钠第一天:补1/2量+生理需要量,剩余量第二天补。

二、补钾补钾原则——1、能口服不静点2、速度≤1.5 g/h3、浓度≤3g/1000 mL,即100 mL中≤0.3 g4、见尿补钾,尿量在>30mL/h,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约为60 mmoL,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5、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 g糖=消耗2.8 g钾。

补充说明——正常血钾浓度3.5~5.5 mmol/L,生理需要量3~6 g/d(40~80 mmol/L)氯化钾。

1 g氯化钾=13.4 mmol钾补钾需连续治疗3~5 d轻度缺钾3.0~3.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 g。

中度缺钾2.5~3.0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 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 g。

三、补液补液原则——1、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缺啥补啥。

2、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日生理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前24h尿量+500mL,3、若发热病人+300 mL×n(体温升高的度数)。

补充说明——低渗性缺水(Na+<135mmol/L)选用高渗盐水等渗性缺水(135~150mmol/L)选用生理盐水高渗性缺水(Na+>150mmol/L)补水量=[测量Na+(mmol/L)-142]×Kg×4四、输液量计算临床常用的输液器滴系数有3种型分别10、15、20滴/mL。

医学公式大总结补液能量计算三大营养物质来源

医学公式大总结补液能量计算三大营养物质来源

1. 补钠计算器 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 ) =[142-病人血Na+(mmol/L)] x 体重(kg)x应补氯化钠总量(g ) =[142-病人血Na+ (mmol/L ) ] x 体重(kg) x应补生理盐水(ml ) =[142-病人血Na+ (mmol/L ) ] x 体重(kg)x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 (mmol/L ) ] x 体重(kg)x应补5 %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 ( mmol/L ) ] x 体重(kg)x 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 (mmol/L ) ] x 体重(kg)x应补氯化钠总量(g ) =[142-病人血Na+ (mmol/L ) ] x 体重(kg)x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 Na+ (mmol/L ) ] x 体重(kg) x应补3%氯化钠(ml ) =[142-病人血Na+ ( mmol/L ) ] x 体重(kg)x应补5 %氯化钠(ml ) =[142-病人血Na+ (mmol/L ) ] x 体重(kg) x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 计。

② 按公式求得的结果,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③ 单位换算:钠: mEq/L x =mg/dlmg/dl x =mEq/LmEq/L x 1/ 化合价=mmol/L氯化钠: g x 17=mmol 或 mEq,( mmol )x =g/L2. 补液计算器( 1 )根据血清钠判断脱水性质:脱水性质血 低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 2 )根据血细胞比积判断输液量:输液量=正常血容量x(正常红细胞比积/患者红细胞比积)( 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补液量:休克早期 800 〜1200ml/(m2d);体克晚期 1000〜1400ml ( m2d );休克纠正后补生理需要量的 50〜7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钠常用计算式
①(142-病人血Na+)×体重(kg)×0.6=缺Na+mmol(或5.85%氯化钠ml数) 注:水中毒时,5%氯化钠6ml/kg体重可提高血Na+ 10mmol/L
②按血红蛋白(Hb)浓缩程度补充0.9%氯化钠
正常人细胞外液量×Hb(g)=缺Na+后细胞外液量×缺Na+后Hb(g)
正常人Hb:男140g/L,女125g/L;细胞外液量=体重(kg)×0.20
设:男性,60kg,Hb193g/L
则:12×140=X×193 X=8.7(L)
细胞外液缺少量=12-8.7=3.3L(即0.9%氯化钠数量)
③按血球压积补充0.9%氯化钠
原理及计算同上②
血球压积正常按男0.48,女0.45计算
④根据体重下降程度补充0.9%氯化钠
(原有体重-现在体重)×142×1000
所需0.9%氯化钠(ml)=--------------------------------
154
注:154是0.9%氯化的1000ml内含Na+mmol数
设男性,原有体重62kg,现在体重60kg
(62-60)×142×1000
则:------------------=1844.16mm(即所需0。

9%氯化钠数量)
154
⑤根据缺Na+程度估计补充0.9%氯化钠数量
分度缺钠表现血Na+数值补充0.90%氯化钠数
轻度乏力、淡漠134~120mmol/L 30ml/kg
中度加恶心、血压120~110mmol/L 60ml/kg
重度加休克、尿少↓120~110mmol/L 60ml/kg 比重↓、昏迷<110mmol/L 90ml/kg
⑥假性低钠血症
血脂↑,血液含水↓,血Na+↓
血脂(mmol/L)×0.71=血Na+下降mmol数
设:糖尿病酮症,血Na+117mmol/L,甘油三酯33.0mmol/L
则:实际血Na+值=117+(33.0×0.71)=117+23.43=140.43mmol/L
⑦心衰时钠盐限制入量
心衰程度钠盐限量
Ⅰ度 5.0g/d
Ⅱ度 2.5g/d
Ⅲ度<1.0g/d
注:低盐饮食,钠盐限量3~5g/d
无盐饮食,钠盐限量<2.0g/d
低渗性脱水(缺钠)的补钠计算式
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 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888 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1.1666
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7
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03 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
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 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96 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②按公式求得的结果,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
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③单位换算:
钠:mEq/L×2.299=mg/dlmg/dl×0.435=mEq/L
mEq/L×1/化合价=mmol/L
氯化钠:g×17=mmol或mEq,(mmol)×0.0585=g/L
高渗性脱水的需水量计算式
男子需水量(ml)=4×体重(kg) ×[血Na+(mmol/L)~142]
女子需水量(ml)=3×体重(kg)×[血Na+(mmol/L)-142]
小儿需水量(ml)=5×体重(kg)×[血Na+(mmol/L)-142]
注①上述计算所需量+当日需要量+额外损失量=当日应补充总量
②第1天补给“当日应补充总量”的1/2,以后根据病情变化及化验结果调整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