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医疗对比分析共28页文档
【最新】中外医疗对比分析

10
医疗法律制度
美国:“医告”
美国在处理医疗纠纷时都是严格按司法程序进 行,遵循民事诉讼和民事调解的处理程序,即 使医患双方在庭外和解,也是在司法程序的大 框架下,由双方律师进行协调。成熟的法律程 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医患双方的权益,充当了 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第三方,避免了医患的直 接对立和博弈过程中不择手段的做法。
PPT专业文档
4
(二)在加拿大实行的市场过渡模式
国家和全社会办医,资金和资源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全社会共同参加社会保障体系的
建设,通过高积累率增加了社会保障的经济
基础。自从以公共基金为基础的医疗保健体
制在加拿大建立以来,医疗服务 以及医疗服务的传递方式就从以依赖
医院和医师为重点转向了以诊所、初
级保健中心、社区医疗中心和家庭保
列问题的出现。借鉴国际经验,应
系统梳理有关问题,结合中国实际,
明确医疗服务的基本模式,并利用
国民经济与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良
好时机,尽快确立和加快完善我国
的医疗服务PPT专体业文档制。
7
以美国为例 中美医疗对比
PPT专业文档
8
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比重(2011年数据)
美国的医疗卫生总支出占 GDP比重位于全球第1位
14
医患关系
美国: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美国 医生都知道患者是真正的主人,绝大多 数医生都对患者彬彬有礼。即使遇到纠 缠不清的患者,也会和声细语地耐心解 释。医生收受患者的贿赂是不可想象的, 若是有人送“红包”,可被认为是对人 格的侮辱。
中国:
医生护士的服务态度令人不敢恭维。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医生工作累、
中国的医疗卫生总支出占 GDP比重仅位于全球第145位
比较中美医疗卫生体制差异——中广国际教育

比较中美医疗卫生体制差异——中广国际教育比较中美医疗卫生体制差异近来一直在网上读到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觉得有必要就我自己的看法与大家探讨一番。
我在中国曾经是一名医生,来到美国以后,折腾了几年做完了住院医,现在在一家医院做专科大夫。
同时担当一些教学与科研任务。
多年来一直与国内保持联系。
几个月前到北京还专门看了看,与北京的同道作过细谈,也与一些年轻大夫及药物公司接触过。
还到几家大医院转了转,也应朋友的要求,诊治了几位病人。
自觉对中国现今的医疗卫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愿意将个人的一点看法提出来与大家探讨,也想请Cancer Doctor,Dr. Doctor或其他有过相似经历的同仁发表各人的高见。
需要首先指出的是,国内有许许多多相当杰出的医生。
同中国一样,美国的医生水平也参差不齐。
我们每个人在就医时都有不同的经历,也因而产生不同的看法。
本文只试从整体上作一些说明,绝非单纯就国内与美国的医生水平做一番比较。
1.医疗水平总体来说,美国的医疗水平要比中国高一些。
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我們国内自己也认识到这一点。
否则我国不会至今仍然有国内先进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之分。
这绝不仅仅是医疗器械水平的差别,实际上国内的很多医院在购买仪器方面从不缩手缩脚。
就神经科来论,北京天坛医院与宣武医院的设备比美国90%以上的医院都好。
整个北京地区拥有的MRI也不比象费城,华盛顿这样的大城市少。
在某些方面比如伽玛刀,国内的普及程度甚至要远远超过美国。
可惜的是,有了好的医疗设备,与最大限度地,有效地,恰当地使用它们并不等同。
曾经有几个病人把国内做的MRI 带给我看,总的印象是图象的清晰度不比美国差,但是每个病人所拍MRI片子的数量要少。
比如说在美国每拍一次头部MRI,通过改变不同的MRI参数,每个病人会得到5-8张片子。
我的印象是同样情况在中国只会有2-4张。
这样就有可能漏掉小的。
尤其是早期的病变。
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因为放射科大夫需要根据病变在不同MRI参数上的表现来判断病变的性质。
中外医患关系的比较研究

中外医患关系的比较研究第一篇:中外医患关系的比较研究中外医患关系的比较研究【摘要】完美和谐的医患关系是获得良好医疗效果的前提,也是医疗卫生事业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然而,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大环境中,传统的医患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医患纠纷日益增多,有的地方甚至到了医患兵戎相见的地步。
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和研究机构都在对医患关系现状和现有医疗纠纷的调节途径进行分析研究。
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具有不同的传统社会文化,不同的伦理道德体系,不同的法律体系,但是救死扶伤的医学科技是相同的,关爱生命的医学信念是相同的,合作信赖的医患关系是相同的。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下,探讨中外医患关系调节方法的异同不仅有助于交流,也有助于在跨文化研究中保持宽容和尊重的态度。
【正文】我国正在进行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医疗保障制度还处于改革探索阶段,这些导致了医患关系的不稳定和不确定,使得医患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紧张时期。
与此同时,医事法律调节手段的不健全,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不能及时合理的解决,使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我们就中外医患关系的现状做一些比较分析。
一、我国医患关系的不稳定状态中国的医疗保健制度正在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方向调整,目前处于一种过渡状态。
而植根于医疗服务之中的医患关系也必将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冲击和影响,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
这其中有争议,有冲突,有矛盾,也有困惑。
首先,医患关系的定位存在争议。
患者究竟是不是消费者?一种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之间应该是合同关系、消费关系,是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来处理医患关系。
医院是提供服务的经营者,患者因生活需要(即生病)接受服务就是一种消费,只是与购买、使用商品消费有形式上的区别,而无实质上的差异,因此患者当然就是消费者。
另一种观点认为:把医患关系视为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关系是不公正的,医生要用自己的知识和仁慈解除患者的痛苦,医患关系不是单纯的经济利益关系。
国内外医疗保障制度比较(优秀范文五篇)

国内外医疗保障制度比较(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国内外医疗保障制度比较国内外医疗保障制度比较1、发达国家医疗保障制度(1)英国的医疗制度英国的国民健康服务制度(National Health Service,简称NHS)为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医疗制度,属典型的全民医疗制度,是在1942年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基础上、移居英国“国家健康服务法”于1948年建立起来的。
由英国政府所设立且资助的国民健保制度,包括两个层级的医疗体系,即是以社区为主的第一线医疗网,第二层则为NHS 的医院服务,由各科的专科医师督责并接手。
英国卫生服务完全是计划调节的模式,虽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及功能的实现,但有可能缺乏竞争和活力,出现低效率等问题。
英国医疗制度所需的经费投入,主要来源是政府的公共财政拨款,其比重占整个城市医疗经费的85%,另外15%分别来自于医院开设的特殊高级病房和提供的特殊护理。
因此,虽然英国作为老牌的市场经济国家,有着强大的财力作支撑,仍无法面对日益剧增的医疗经费支出的公共财政压力。
现有的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难以有效改善市民的医疗条件,医疗的服务质量开始明显下降。
(2)德国的医疗制度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拥有相对发达和完善的保险体系。
就医疗保险而言,目前德国医疗保险由法定医疗保险和私人保险两大运行系统构成。
公民就业后可视其经济收入多少,在法定医疗保险和私人医疗保险之间进行选择。
由此可见,德国法定医疗保险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主要取决于经济收入,而享受的医疗保险服务则不以缴纳费用的多少而有所不同。
这也是他们引以为豪的“高收入帮助低收入,富人帮助穷人,团结互助、社会共济、体现公平”的社会医疗保险宗旨。
(3)美国的医疗制度美国的医疗保障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它的保险体系以民间的商业医疗保险为主体,对老人、残疾人、低收入者辅以政府的公共医疗保险与补助。
民间商业保险覆盖了美国总人口的70%,而且大部分由企业为职工购买,是美国企业福利的主要组成部分,个体经营者与农民则自我负担加入民间商业医疗保险。
中外医疗对比分析

5、社会资本准入与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拥有的床位、设备和医务人员等医疗资源,仍占到 全国医疗资源的90%以上,多渠道办医的格局还没有形成,社会资金 进入医疗卫生领域还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首先
是准入的领域不明确,社会资本进入了一些本有政府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领域,而在一些市场机制该 发挥作用的领域却存在很大的供求缺口。其次,民营医院面临着种种歧视性待遇,导致民营医院难以
中国:初步建立起了新型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框架。
我国确立了新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 险制度模式。与此同时,针对基本医疗 保险的制度缺陷,逐步发展了各种形式 的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并针 对弱势群体建立了相应的医疗救助制度 。尽管目前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 覆盖农村居民,但一些农村地区仍然保 留或新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中国:“医闹”
我国患方直接和医院进 行交涉,采用行政程序 解决纠纷。
第十一页,共27页。
医疗费用(阅读时别忘了汇率的折算)
国内(人民币) 美国USD(美元)
诊金:
3-10
50-200
B超:
70
150
心超:
120
200
食道心超:
500
2000
TTE:
400-500
2000
CCU:
500
3000
每天超声量:
第七页,共27页。
以美国为例
中美医疗对比
第八页,共27页。
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比重(2011年数据)
美国的医疗卫生总支出占
GDP比重位于全球第1位
中国的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 比重仅位于全球第145位
第九页,共27页。
医疗保障体系
古今中外医疗水平与医患关系问题对比分析

古今中外医疗水平与医患关系问题对比分析医学历史源远流长,在各时段的人类社会中都会面临一个医学难题——疾病的治疗。
在这整个治疗过程中,也会因救与被救而产生特定的医治关系,我们称为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
西格里斯曾说过“每一个医学行动始终涉及两类当事人:医师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和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
[1]标签:医疗水平;医患关系;联系;发展1.古代医疗水平下的医患关系概况中国早期有“巫”的兴起,本是以歌舞祭祀的迷信职业,后与医药结合,充当治疗病患的角色。
与之相似的西方,面对疾病就是祈祷,在当时人们眼中疾病就是恶魔、诅咒,代表不详。
所以,他们也会请所谓神的代言人,撒圣水、念咒等。
如果病人好了,就记为自己的功劳。
1.1古代中国医疗水平下的医患关系随着医药、针灸的发展,渐渐出现了诸如扁鹊、华佗等受普通百姓拥戴的良医。
但权重者多是多疑,不听,不信者,古代医疗水平又由于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医生对于众多疾病的判断和治疗难以掌控,当时人们的思想职业道德尚没有形成普遍认可的观念,而庸医终究占多数。
因此,医生没有达到病人要求,则可对医生“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生的社会地位,也降低了两者之间的信任。
[2]医患关系表现为:无知的患者与无责的医生。
互相防备,缺乏信任。
1.2古代西方医疗水平下的医患关系西方早期的治疗手段类似中国的跳大神,后虽有动植物治病的疗法,但由于神学的介入,没有进一步发展。
同期出现的放血治疗也不靠谱,著名的华盛顿总统就是就是死于放血治疗。
当时医者的观念便是“死马当活马医”。
医者们也多为重利、自私、贪婪、嫉妒、狡诈之辈。
因此,造就了无德的医生和对医生职业没有过多苛求的患者。
2.近代医疗水平下的医患关系概况近代是一个过渡时间段,随着生产力增长,新市场开发寻找,新大陆的发现,不同医学体系的碰撞等,促使了医学革命爆发。
医学体系逐步正规化,医疗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认知度普遍提升。
医疗保健行业国内外发展比较分析

医疗保健行业国内外发展比较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医疗保健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迅猛发展。
本文将对医疗保健行业在国内外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差异和共同点。
一、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背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人们对医疗保健行业的需求都日益增长。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疾病的增多以及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医疗保健行业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国内外政府也纷纷加大对医疗保健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行业的发展。
二、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模式比较国内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引导和支持,以公立医院为主导,私立医院相对较少。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差距明显。
同时,国内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还受到医疗保险体系的限制,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需要承担较高的费用。
相比之下,国外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更加多元化。
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并存,医疗资源相对均衡。
国外的医疗保险体系相对完善,患者可以享受到更为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
此外,国外医疗保健行业还鼓励创新和科技应用,推动行业的发展。
三、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挑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医疗保健行业都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
首先是人力资源的短缺。
医疗保健行业对于高素质的医疗人才需求量大,但供给不足。
其次是医疗技术的更新换代。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不断更新,医疗保健行业需要不断跟进和应用新技术。
最后是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医疗资源的分配都存在一定的不平衡,需要通过政策和市场机制来进行合理配置。
四、国内外医疗保健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国内外医疗保健行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与挑战。
一方面,国内医疗保健行业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加强与国外医疗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国外医疗保健行业也可以通过与国内合作伙伴的合作,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五、医疗保健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医疗保健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国内外医疗保险对比分析及对策

国内外医疗保险对比分析及对策一、国内医疗保险现状分析目前,国内医疗保险主要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四种。
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最大规模的公共医疗保险制度,覆盖率较高,但是保障范围有限,报销比例也有所不足。
相比之下,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更广泛,但缺少政府的监管,且保费较高,难以普及。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医疗保险仍存在资金结构不合理、基金盈余不足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
二、国外医疗保险现状分析国外医疗保险制度各异,主要分为社会保险、税收资助和私人医疗保险三类。
例如,美国实行的医疗保险是基于私人医疗保险和税收资助相结合的制度,保障面广,但保费高,政策不稳定。
而加拿大等国家却实行的是基于社会保险模式的医疗保险制度,由政府出资,保障覆盖面广泛,但是等待时间长。
总之,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平衡保障范围和保费收入。
三、对策分析在国内医疗保险方面,需要进一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的普及率。
同时,政府需要加强对公共医疗保险资金池的监管,建立利润合理、基金盈余有余的长效机制。
此外,还需要加强医疗资源的统筹布局,增加医疗投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
在国外医疗保险方面,需要平衡保障范围和财政收入,可以考虑探索更加科学的医疗保险系统,例如基于受益人支付的平衡系统,或者基于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系统。
同时,政府需要不断优化医疗政策,加强医疗资源的投入,加快医院设备升级,改善医疗服务环境。
四、结论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面临不同的挑战和问题,需要针对性地推进相应的措施。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尤其是加强政府监管和医疗资源统筹,推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