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医疗对比分析
【最新】中外医疗对比分析

10
医疗法律制度
美国:“医告”
美国在处理医疗纠纷时都是严格按司法程序进 行,遵循民事诉讼和民事调解的处理程序,即 使医患双方在庭外和解,也是在司法程序的大 框架下,由双方律师进行协调。成熟的法律程 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医患双方的权益,充当了 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第三方,避免了医患的直 接对立和博弈过程中不择手段的做法。
PPT专业文档
4
(二)在加拿大实行的市场过渡模式
国家和全社会办医,资金和资源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全社会共同参加社会保障体系的
建设,通过高积累率增加了社会保障的经济
基础。自从以公共基金为基础的医疗保健体
制在加拿大建立以来,医疗服务 以及医疗服务的传递方式就从以依赖
医院和医师为重点转向了以诊所、初
级保健中心、社区医疗中心和家庭保
列问题的出现。借鉴国际经验,应
系统梳理有关问题,结合中国实际,
明确医疗服务的基本模式,并利用
国民经济与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良
好时机,尽快确立和加快完善我国
的医疗服务PPT专体业文档制。
7
以美国为例 中美医疗对比
PPT专业文档
8
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比重(2011年数据)
美国的医疗卫生总支出占 GDP比重位于全球第1位
14
医患关系
美国: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美国 医生都知道患者是真正的主人,绝大多 数医生都对患者彬彬有礼。即使遇到纠 缠不清的患者,也会和声细语地耐心解 释。医生收受患者的贿赂是不可想象的, 若是有人送“红包”,可被认为是对人 格的侮辱。
中国:
医生护士的服务态度令人不敢恭维。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医生工作累、
中国的医疗卫生总支出占 GDP比重仅位于全球第145位
琥珀酸亚铁和右旋糖酐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对比分析

贫血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至正常范围下线的一种临床症状,依据病因及临床特点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是临床常见贫血类型,可引起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心悸气短、乏力困倦等症状,以及口腔、毛发、指(趾)甲等组织病理改变[2]。
铁剂是临床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药物,文章现以2013年1月—2017年10月该院192例患者为例,对琥珀酸亚铁、右旋糖酐铁两种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方便选取该院血液科收治的192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
右旋糖苷铁组(96例):男21例,女75例;年龄16~87岁,平均(48.6±12.7)岁;病程(按出现症状统计)最短2周,最长2年余。
病情分级(按血红蛋白浓度统计):轻度贫血59例,中度贫血37例。
病因:营养不良36例,月经量过多32例,出血性疾病19例,其他9例。
琥珀酸亚铁(96例):男20例,女76例;年龄16~85岁,平均(49.1±12.4)岁;病程最短3周,最长2年余。
病情分级:轻度贫血61例,中度贫血35例。
病因:营养不良35例,月经量过多DOI:10.16662/ki.1674-0742.2018.11.124琥珀酸亚铁和右旋糖酐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对比分析曹莉江苏省新沂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江苏新沂221400[摘要]目的探讨琥珀酸亚铁和右旋糖酐铁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0月该院血液科收治的192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右旋糖苷铁组(96例)和琥珀酸亚铁(96例),对比观察患者不同用药时期血红蛋白水平恢复情况,评价两组疗效,统计并发症。
结果右旋糖苷铁组治疗总有效率(92.71%)与琥珀酸亚铁组(90.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P>0.05);右旋糖苷铁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11.46%)与琥珀酸亚铁组(19.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P<0.05)。
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结核病因其传染性强,危害性高已成为严重社会问题,导致结核病扩散主要原因是结核菌耐药性的产生,出现更多难以治愈的慢性传染源。
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结核分枝杆菌至少对利福平、异烟肼两种及以上抗结核药产生耐药的结核病[1],MDR-TB 的发生对结核病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耐药结核病疫情不容乐观,耐药形势非常严峻[2]。
探索治疗MDR-TB 的有效药物和合理方案成为当务之急。
该研究选取2007年2月—2010年2月该院收治患者134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3次痰菌培养检查均为阳性,经药敏试验检查确诊为MDR-TB 的患者134例。
男82例,女52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1.8±13.6)岁,病程3~30年,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7例,对照组67例。
1.2治疗方法选择抗结核药物,莫西沙星(M)0.4g 口服,1次/d;氧氟沙星(O)0.6g 口服,1次/d;力克肺疾(D)0.3g 口服,3次/d;丙硫异烟胺(Th)0.2g 口服,3次/d;吡嗪酰胺(Z)0.5g 口服,3次/d;卷曲霉素(C)0.75g 静点,1次/d。
治疗组治疗方案为3MDThZC /15MDZTh;对照组为3D0ThZC /15DOZTh。
治疗过程均加用护肝药物。
1.3观察指标治疗期间每月痰涂片查抗酸杆菌3次及结核菌培养1次,记录3、6、9、12个月及疗程结束痰菌阴转情况;每15d 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情况;每个月复查X 线胸片或胸部CT 检查,记录病灶吸收情况和空洞闭合情况;观察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
1.4疗效评定每月查痰涂片3次及结核菌培养1次,分别记载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及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以及观察并记录病灶吸收率和空洞闭合率。
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r临床疗效

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r临床疗效郝浩【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7(036)007【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便利选取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被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了保证该次研究结果的公平性和准确性,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5例.对照组的25例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的25例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时间为6个月,随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胆固醇)、LDL-C(低密度胆固醇)、Hcy(同型半胱氨酸)、hs-CRP(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IMT(内膜-中层厚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TG(1.46±0.45)、TC(4.01±0.49)、HDL-C(1.83±0.17)、LDL-C(1.92±0.37)、Hcy(9.81±1.16)、hs-CRP(0.09±0.04)及颈动脉IMT(0.92±0.17)等指标与治疗之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冠心病患者的过程中采用瑞舒伐他汀效果要明显好于阿托伐他汀,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极具临床推广价值.【总页数】3页(P94-96)【作者】郝浩【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中医院门诊西药房,江苏沛县 221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J], 王传花2.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J], 黄铁荣3.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J], 张根华4.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J], 赵玉环5.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J], 付琪;陈入菲;范蒲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治疗前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对比分析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DOI:10.16662/ki.1674-0742.2021.28.174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治疗前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对比分析董玉姝吉林省脑科医院精神科,吉林四平136000[摘要]目的围绕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在奥氮平治疗前、后,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评定其认知功能的图像基本特点。
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分别在奥氮平治疗前、后,开展倒背数字作业的fMRI 检查。
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在治疗过程中需进行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对患者精神症状严重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奥氮平治疗后,患者的PANSS 减分率为(50±21)%,而总有效率为72%。
在奥氮平治疗前,倒背数字作业有着比较广的激活范围,包含多个脑区(颖叶、顶叶、额叶等)。
左侧额上回治疗后激活脑区计数13相比治疗前4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P<0.05);治疗后左侧额叶腹外侧面激活平均体积(66±24)个体素较治疗前(14±2)个体素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其在发病初期便有工作记忆缺陷情况的存在,此缺陷可能与额下回激活低下以及左侧额上回激活低下相关,而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有助于其工作记忆缺陷状况的改善。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首发病;奥氮平;磁共振成像;认知功能[中图分类号]R74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21)10(a)-0174-04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rain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Olanzapine TreatmentDONG YushuDepartment of Psychiatry,Jilin Provincial Brain Hospital,Siping,Jilin Province,136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focus on patients with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us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to assess the basic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cognitive functions before and after olanzapine treatment.Methods50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to January 2021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FMRI examination of inverted back digital operation was carried out before and after olanzapine e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PANSS)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Symptom Scale that needs to be dealt with during the treatment process to evaluate the severity of the patient's mental symptoms an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 After olanzapine treatment,the reduction rate of PANSS was (50±21)%,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2%.Before olanzapine treatment,back to back digital task has a wide range of activation,including multiple brain regions (glume lobe,parietal lobe,frontal lobe,etc.).The number of activated brain areas in the left superior frontal gyrus after treatment was 13,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4activated brain area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741,P <0.05).After treatment,the average activation volume (66±24)voxel of the ventral and lateral sides of the left frontal lobe was great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14±2)voxel,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working memory deficits exist in the early stage of onset.This deficiency maybe related to the low activation of the inferior frontal gyrus and the low activation of the left superior frontal gyrus,treatmentwith olanzapine is helpfu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working memory deficit.[Key words]Schizophrenia;First onset;Olanzapine;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ognitive function[基金项目]吉林省卫生与健康技术创新项目(2020J117)。
两种方法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比较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冷沉淀凝血因子是临床上常用的血液制品之一,含有凝血因子Ⅷ、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NF)、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非常适用于抢救临床大出血或大量输血的患者,如甲型血友病、纤维蛋白缺乏症等,它的制备是指保存期内的新鲜冰冻血浆在1~6℃融化后,DOI:10.16662/ki.1674-0742.2021.07.178两种方法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比较王惟,柴婷婷,李云强,韩瑜长春市中心血站,吉林长春130033[摘要]目的通过两种方法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比较,选择合适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方法。
方法将2019年12月采集的96袋400mL 合格血液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96袋,随机分为A、B 两组,每组48袋。
A 组采用的方法为,将新鲜冰冻血浆先放到4℃血液保存冰箱融化5h 左右,再放入4℃数字控制水浴式血浆融化箱,继续水浴融化50min 左右,取出离心、分离、速冻;B 组采用的方法为,将新鲜冰冻血浆放到4℃血液保存冰箱融化16h 左右取出直接离心、分离、速冻。
对两组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子质控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A、B 两组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其Ⅷ因子含量分别为(100.09±15.84)IU/袋、(102.02±19.15)IU/袋;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为(233.93±53.61)mg/袋、(238.28±62.81)mg/袋,均达到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9、-0.349,P>0.05)。
结论两种方法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均符合国家标准,但将新鲜冰冻血浆放到4℃血液保存冰箱融化16h 左右取出直接离心、分离、速冻的方法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Ⅷ因子含量、纤维蛋白原含量略高,操作方法简单,效率更高,更适宜推广。
医院处方干预前后对比分析研究

MEDICAL TREATMENT目前,随着人们日益增强的合理用药意识,处方质量与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保障医疗安全等现已成为药学工作的重点研究内容,为对梅州市人民医院门诊处方进行抽样点评,观察其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对其加以有效的干预,从提高而临床的合理用药水平。
该文对2011年—2012年12月间该院16个科室随机抽取的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并干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16个科室随机抽取的门诊处方共795例作为干预前的研究对象,依照相关规定对该处方进行初评与终评,再将点评结果反馈到该科室的处方医师,对其予以有效干预。
在干预后,对相同科室随机抽取的处方共800例作为干预后的研究对象,进行再一次点评,对2次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1.2方法初评由处方点评工作组进行,依照《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与医药学书脊、临床路径与药品说明书、PASS药学的服务系统及相关诊疗规范等,对随机抽取的795例处方展开讨论并初评。
终评:由处方点评专家组进行,专家组成员包括1位该次研究所抽科室专家在内的3位临床医学专家、微生物学的临床专家1位以及医疗管理专家1位,以科学、公平、公正的态度对所抽取的处方予以分析讨论,之后给出最终的点评结果。
干预:在医院组织处方管理小组,负责对处方的点评与干预工作;完善医院的信息系统与反馈制度,如点评小组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信息维护人员反馈,以书面形式传达给医师,并加以修改;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并严格执行奖惩措施。
1.3统计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5.0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16个科室分别为风湿免疫科、泌尿外科、小儿内科、妇产科、心内科、骨科、呼吸内科、皮肤科、耳鼻喉科、血液科及肾内科等,处方干预前后各指标包括平均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通用名使用率及平均金额,其中药物的平均费用金额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有误、处方超量、用药不符以及用法用量不恰当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见表1。
两种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对比分析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之一,经临床研究证实,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 )是导致胃溃疡、胃炎等疾病和增加溃疡面愈合难度并迁延难愈的主要因素[1-2]。
因此,临床上治疗胃溃疡等疾病时往往采取根除HP 的常规方法。
对于医院消化内科来说,积极探讨和研究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根除幽门螺旋杆菌进而提高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已成为重要的医学课题。
该研究2011年4月—2013年6月期间在该院采用两种不同的三联疗法对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了治疗,探讨并总结了提高治疗效率以及HP 根除率的有效方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因HP 感染而患有消化性溃疡的120患者为该研究对象,该院采用胃镜对上述患者进行了检查,确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HP 呈阳性,均为消化性溃疡患者。
哺乳期妇女、近期(2个星期内)服用过质子泵抑制剂或抗生素药物的患者、做过肠胃手术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等患者属于排除之列。
将120例患者按入院治疗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给予0.5g 的克拉霉素(0.25g/片)和1g 阿莫西林(规格为0.25g )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用0.02g 的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片)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联用0.02g 的雷尼替丁(规格为100mg ,)进行治疗,2次/d 服用,以2周为治疗疗程。
在2周的治疗时间里密切注意患者症状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并及时予以记录,于治疗结束后6周左右进行复查及检测。
1.3疗效判断标准在判定HP 所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时参照吴瑞龙等拟订的标准进行,重点就胃溃疡面的愈合以及患者症状改善等情况进行评价,具体如下:治愈:通过内镜对患处观察之后发现,患处无溃疡面;有效:患处的溃疡较之前明显缩小,面积小于原先的1/2,有的患者仅见一些薄白苔;无效:患处溃疡面积大于原先的1/2,甚至是无明显变化。
治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 首先是我国的医疗保障系统不统一,全民医保包括四大系统, 其中卫生部负责新农村合作医疗系统,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负责 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系统,民政部负责特困人群的医疗救 助。此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医疗保障体系覆盖面太小。 国有企业职工基本参加了医疗保险,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特别是进城务 工的农民大多没有参加。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没有医疗保障。从 2003年起,全国开展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目前已覆盖约1亿多人,但筹资力度 小,一般每人每年仅30元,保障力度不大。在一些农村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 居民占贫困人口的2/3。
4、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医疗服务法律法规体系,但考虑到我国经济转 轨的总体特征以及医疗领域改革与发展步伐相对滞后,在这方面还 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规则体系缺乏统一性,不同位阶的法律法规之 间存在冲突,不同部门出台的规章缺乏协调性,地方性法规与国家 性法规之间存在矛盾。法规体系陈旧落后,缺乏动态性,不再适应 新的经济和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监管规则体系不完善只是问题的 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甚至不是主要问题,更大的问题还在于规则 的执行机制不健全,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5、社会资本准入与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拥有的床位、设备和医务人员等医疗资源, 仍占到全国医疗资源的90%以上,多渠道办医的格局还没有形 成,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还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首先 是准入的领域不明确,社会资本进入了一些本有政府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领域,而在 一些市场机制该发挥作用的领域却存在很大的供求缺口。其次,民营医院面临着种种 歧视性待遇,导致民营医院难以与公立医院开展公平竞争。第三,政府对民营医院的 监管不严,导致这些医院管理不善、虚假广告广泛发布、医疗纠纷不断出现。 6、医院收入机制不合理 政府举办医疗机构的基本目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收费 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在政府投入比重逐年下降的同时,国家采取 了医院药品加成的医院经济补偿政策,允许医疗机构销售药品时加 成15-20%作为补偿,这就形成了所谓“以药养医”局面。在政府 缺乏监管情况下,医疗机构的逐利动机得到充分释放,以药养医政 策诱导医院买卖贵重药,医生开大处方,医院总收入的50%至70% 是药品销售收入,同时造成患者医疗费用出现了不合理增长。
中外医疗 对比
Comparison
XXX
独家提供
目录 Catalogue
1
2 3 4
中外医疗模式简介
以美国为例 中美医疗对比
我国医疗的利与弊
我们应该如何做(国家、个人)
中外医疗模式简介
世界的三种典型的医疗体制模式:
(一)完全市场化模式(美国)
(二)市场过渡模式(加拿大) (三)国家统包模式(英国、香港)
(三)英国和香港实行的国家统包模式
在调动医生、医院的积极性和效率方面存在一定的 缺陷,但是有利于集中解决社会医疗负担。在英国,
医院是属于国家的,国家给予医院全额补助,医生
是国家的公务员,老百姓直接去医院看病。在中国 香港,医院的投入完全由政府负担,但政府每年投 入的钱有85%是用于医生和护士的工资,营运成本占
医生收入
美国: 美国医科生来自普通本科毕 业生,5-8%左右的录取率, 所以多是优秀本科生。学费 较普通大学高,一般毕业生 贷款$20万.美国内科医生 $10-25万/年,外科20-50万/ 年。
中国: 来自医学院医疗系毕业生学费与其他大学相 当,医学院的生源参差不齐,住院医生5-8年, 其间有独立看门急诊和处方权。晋升为主治 医师后才可独立地管住院病人。 收入:¥1000-2000/月加值班补贴,灰色收 入,内科¥1000-3000/月(药品回扣,较小 的红包),外科2000-10000(药品,器械回 扣,较大的红包)。
(一)美国实行的完全市场化模式
政府办医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完全通 过市场配置医疗资源。在美国,美国的医 疗体制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其中70%的
服务是完全靠市场的,政府承担的不到20%, 政府承担的是老年人和穷人的医疗责任,还有10%是没
有医疗保险的。但是美国的医疗成本非常昂贵,美国的
人均医疗费用每年是50Hale Waihona Puke 0多美元。医疗方面的科研力度
美国:引领新技术,新理论, 新发现。 中国: 国内科研有问题,国内论文除 少数中华牌的外,基本都是不 堪入目。SCI跟职称和钱挂钩, 造成了中国好文章都往国外投, 假论文泛滥。 大部分新药都是国外研发的。
我国医疗的 利与弊
有何利?
1.在看病程序上,我国的自由市场式医疗,方便患者随时挂号看病; 美国的管理式医疗重视的是儿童、老人和真正需要医疗的重症患者, 普通患者则实行预约制。比如感冒、发热等,美国患者即便是去看急 诊,也通常由急诊的全科医生稍作处理后,另外预约时间去看专科医 生,常需等待一周才能真正看病;而中国患者则可随到随看,一次解 决问题。
7.医患关系紧张 在美国,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美国医生都知道患者是真正的主人,绝大 多数医生都对患者彬彬有礼。即使遇到纠缠不清的患者,也会和声细语地耐心解释。 在美国,医生收受患者的贿赂是不可想象的,在美国,医务人员对患者知情权的认识 是相当深刻的。比如,护士量过血压后,都会把结果立即告诉患者;每项化验结果出 来以后,医生或护士都有责任通知患者并向患者作解释;医生提出的诊疗方案一般都 需经过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患者及其家属有权让医生对疾病作出浅显易懂的解释, 也有权拒绝执行医生提出的医疗方案。在我国,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对医疗水平的 要求水涨船高,但国家在要求医生奉献、牺牲的同时,给予相应的制度保障不够,医 疗资源分配不平衡,造成了目前医疗服务低水平与医疗要求高水平之间的矛盾。此外,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医生工作累、风险大、待遇不高,“红包”“药品回扣”之类 “额外补偿潜规则”确实腐蚀了一部分医务工作者。当医患关系成了纯粹的买卖关系, 医患之间互相提防、不信任、不理解就出现了。 8.科研力度严重不足 无论是先进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还是新药的研制。中国都远 落后与发达国家。先进设备、新药大多依赖于进口。
2、政府投入机制不完善 从医疗服务供给的角度讲,随着医疗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政府对医院的直接投入日 益减少。笔者曾经走访过几家基层公立医院,政府投入一般只占医院经费的20%左右, 甚至有一家医院政府投入还不到10%。从购买医疗服务的角度看, 在1980年,居民医疗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不到23%,而 根据卫生部前部长高强的分析,2005年,在中国目前的卫生总费 用中,大约有60%靠居民自费,25%靠集体负担,政府投入仅占 15%。
2.在我国,“低水平、广覆盖”的医疗保险已使绝大多数的城市居民 和部分农村居民享受到了基本的医疗保障, 由于美国法定所有雇主必须为其员工购买健康保险,故绝大多数美国 人有自己固定的保健医生,并保持规律的联系,健康状况有良好的医 疗照顾。比如,牙医常要求参保人定期去洁牙。参保人的医疗费通常 由保险公司支付,但保险公司对疾病进行了严格的分类,规定了每一 种疾病的医疗费用限额,并对医生的工作严密考核,超出医疗保险范 畴的费用,须由患者自己支付。美国人若失业,没有了健康保险,就 基本上看不起病了,因为美国的医疗费非常昂贵,比如做一次胃镜, 费用约1000余美元。但与美国完善的商业医疗保险体系相比,我国尚 有不少差距,“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比较突出。
有何弊?
1、政府职能不清 目前,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管理体制基本上继承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在职能定位 上,医疗服务主管部门同时扮演着事业单位的资产所有者、政策制定者、付费者、监管 者等多重角色。在管理方式上,目前政府主管部门倚重的仍然是直接行政干预方式,重 投入轻绩效的问题十分突出。这就造成政府在医疗服务管理方面越位、错位与缺位并存 的问题。
医疗法律制度
美国:“医告”
美国在处理医疗纠纷时都是严格按司法程序进 行,遵循民事诉讼和民事调解的处理程序,即 使医患双方在庭外和解,也是在司法程序的大 框架下,由双方律师进行协调。成熟的法律程 序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医患双方的权益,充当了 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第三方,避免了医患的直 接对立和博弈过程中不择手段的做法。
等待时间
美国:预约制。 门诊预约7-30天,急诊等 待时间一般2-8小时。
中国:挂号制 较及时,有病随时看,不许预约, 急诊等待时间一般30分钟-2小时。
医疗技术设备
中国现在大医院的先进设备,如CT,呼吸机,内窥镜等,无一不是 进口的,很多新仪器,新设备,往往国外新开发出来后国外比我 们先用,比我们更早积累经验,我们只能去学习他们的技术,然 后引进设备,所以一直都是追赶,永远也追不上。这跟中国的工 业水平有关。国内没有这么先进的仪器设备厂家。
中国:“医闹”
我国患方直接和医院 进行交涉,采用行政 程序解决纠纷。
医疗费用(阅读时别忘了汇率的折算)
国内(人民币) 美国USD(美元) 诊金: 3-10 50-200 B超: 70 150 心超: 120 200 食道心超: 500 2000 TTE: 400-500 2000 CCU: 500 3000 每天超声量: 20-50 3-6 胸部CT: 120 700 MRA: 500 5000 冠脉造影: 4000 9000 负荷心超: 300 3000 冠脉搭桥: 30000 250000 顺产分娩: 3000-4000 20000
(二)在加拿大实行的市场过渡模式
国家和全社会办医,资金和资源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全社会共同参加社会保障体系的
建设,通过高积累率增加了社会保障的经济
基础。自从以公共基金为基础的医疗保健体
制在加拿大建立以来,医疗服务 以及医疗服务的传递方式就从以依赖
医院和医师为重点转向了以诊所、初 级保健中心、社区医疗中心和家庭保 健为重点的医疗服务体系。
以美国为例 中美医疗对比
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比重(2011年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