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 徐渭生平及绘画成就
浅析明代画家徐渭的写意花鸟画

浅析明代画家徐渭的写意花鸟画作者:张洁瑞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11期摘要:明代的徐渭开创了大写意画法,不但丰富了写意画的手法,并且大量的运用了破墨的方法,在墨色上也是对比夸张,章法起伏跌宕,意境鲜活而奔放。
在艺术史上是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
关键词:徐渭;写意画;破墨法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2-0126-01一、徐渭生平与写意作品(一)关于徐渭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山人。
他虽然出生在官宦家庭中,但徐文长童年的生活并不快乐。
他的生母是个婢女,在家中自然毫无地位,在如此坎坷的境遇中长成,自然容易养成执拗和偏激的性格。
但徐文长特别聪明。
他六岁读书,九岁便能作文,十多岁时仿扬雄的《解嘲》作《释毁》,惊呆了所有人。
被当地的人封了一个名词,神童。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被免职,徐阶出任内阁首辅。
在徐阶的策动下,胡宗宪受到参劾,并于次年被逮捕至京。
徐文长也就离开了总督府。
到嘉靖四十四年,胡宗宪再次被逮入狱,后来死于狱中,徐文长本来就有一些性格偏激,参加多次考试未被举荐,精神上有过多次打击,此时他对胡宗宪被构陷而死深感痛心,担忧自己也会性命不保,看不到人生未来,以至发狂。
反复自杀有九次之多。
嘉靖四十五年,徐文长在又一次狂病发作,在精神恍惚中怀疑妻子张氏不忠将她杀死,因此开始牢狱生活。
万历四年(1576)夏,徐文长年轻时代的朋友吴兑邀他北上,吴兑是边防要臣,他便欣然前去。
徐文长在府内待的时间不到一年,但却留下了很多描述边防风景的词赋。
六十岁时,张元忭把文长招到北京,由于张元忭是个严峻、重礼教的人,而徐文长却放纵不羁,不受传统的束缚,后来两人之间矛盾加深,好朋友变成了敌人。
由于和老朋友的这般,再加上在政治方面官僚的歧视与冷眼态度,使徐文长内心极为压抑,而后发病,便重新归隐家乡。
从这以后,徐文长就再没有离开过自己生活的地方,过上了近似隐居的生活。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徐渭(1521年-1593年),字元仲,明代大画家,人称徐元仲。
他擅长绘制花鸟画,并创造了独特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被誉为“大写意花鸟之祖”。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徐渭的艺术风格。
一、笔墨酣畅,意境深远徐渭的花鸟画即使是写实的作品,眼前的事物也不是他描写的主题。
他已将笔淋湿了,意念±氤氲起来,蓦地画出一只百灵、一朵梅花,笔墨简略、酣畅淋漓,达到神韵之妙。
在画中,梅花即是梅花,瘦鹅即为瘦鹅,同时又是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以感召人心的姿态出现在作品中。
二、构图富有变化,布置雅致和谐徐渭的花鸟画构图始终以画面感为先,尤其是对比和借鉴日本绘画的大胆布局,更是为徐渭的花鸟画构思和创作带来了不少启示。
他往往将画中花鸟放入山石流水之中,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画面中的花鸟和背景相互呼应,既有对比之美,也有和谐之美。
三、色彩凝重素雅,气韵生动徐渭的花鸟画的色彩相对浓重,多以墨色为底,少用蓝、绿等高级色彩,而是以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红、黄、白等为主要色调,这样画出来的花鸟画色彩虽然不太华丽,但却有凝重素雅的美感。
通过笔墨的表现手法,不仅能够表现花卉的婉转柔美、鸟儿的灵动可爱,还能够把画面中天地之间的气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四、传统文化意境浓郁徐渭的花鸟画风格虽然大写意,但其中不乏传统文化的符号和意境。
他非常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深度,往往能够将自然景观与文化寓意相结合,使作品既有追求自然美的品质,又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传统文化的珍品。
总之,徐渭以其独特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赢得了艺术界的高度评价,也为后世花鸟画的发展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基础。
他的作品不仅精美绝伦,而且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是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灵感和启发的艺术珍品。
浅谈明代花鸟画家徐渭(一)

浅谈明代花鸟画家徐渭(一)摘要:明代花鸟画家徐渭,一生坎坷多变,从出生一直到他生老病死,命运都在不停地捉弄他,一生之状如他诗中所言:“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悲剧的一生造就了艺术的奇迹,徐渭开写意花鸟画一代新风,是大写意体派的真正确立者。
徐渭的花鸟绘画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思想性与艺术性并存,“不拘物象,而重生韵”,笔墨的巧妙运用是徐渭绘画的特点。
徐渭的存在使得明代画坛生出了耀酿的光彩,由于徐渭的存在,中国的水墨花鸟大写意体派得以真正的确立,他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徐渭;花鸟;绘画;艺术;狂中国古代佯狂的艺术家不少,可真正像荷兰艺术大师梵高那样发狂,生时寂寞,死后为后人顶礼膜拜的大家实在不多——徐渭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人物。
明代画坛,高手林立,大家数不胜数,但说到最富创意的花鸟画家,非徐渭莫属,他可以说是明代文艺史上的一座巨峰或是奇峰。
徐渭一生境遇坎坷,生活动荡不定,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得这位才能出众的才子成为愤世疾俗的封建礼教的反抗者。
悲剧的一生造就了艺术的奇迹,徐渭不仅在绘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诗文、书法、戏曲同样光彩夺目,他是一代奇才的象征。
1徐渭生平徐渭,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改字文长,自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生,徐渭的一生坎坷多变,从出生开始,命运便不停地捉弄他,年幼时的徐渭经常遭到周围人的白眼,因为他为婢女所生,而且父亲亡故的早。
徐渭青少年时代非常的刻苦好学,阅读的范围也非常的广泛,他对儒家经典、兵法、医学、小说、戏剧等都很着迷。
徐渭有很多的良师益友,其中不乏思想家、书画家、学问家、诗人等等。
他从小就对书法有特别的爱好,学过很多历代名人的法帖,对王羲之、米芾、祝允明等大家的宇都下过工夫。
徐渭虽然在花鸟绘画方面的成绩最为突出,但学习绘画却是他30岁以后的事。
徐渭20岁时考取秀才,而后参加乡试考举人,结果屡试不中,“终生不得志于功名,不得志于有司”。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徐渭(1521年-1593年),字元仲,号木木园,明代画家,是中国画史上著名的文人画大师。
他的画风独特,擅长花鸟画,尤其擅长大写意花鸟画。
以下将对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进行浅析。
大写意是指在绘画中强调表达意境和情感,而不拘泥于形态外貌的细节,追求一种含蓄而深沉的艺术效果。
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通常采用简练而富有韵律感的线条,创造出高度凝练的形态。
他的画作中,常常使用轻重、淡墨、倒笔等手法来处理线条,使画面极具节奏感和动感,增强了意境的表达。
徐渭的花鸟画注重寄情于物,通过对花鸟的刻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他擅长用简练而富有变化的线条勾勒出花鸟形态的本质特征,注重在整体构图中捕捉动态和静态的对比,烘托出意境的层次感。
通过大胆夸张的造型和装饰性的处理,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度。
徐渭在运用墨色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他擅长运用墨的浓淡和水的湿润程度来营造画面的明暗、深浅和温度。
有时他选择淡墨点染,制造出一种虚实相生、模糊与清晰并存的艺术效果;有时他又使用浓重的墨色进行描绘,突出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
通过灵活运用墨色的浓淡变化,徐渭使画面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神秘的氛围,增加了画作的艺术魅力。
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独特而精深,通过简练而富有变化的线条、灵活运用的墨色以及恰到好处的构图,传达出他独具特色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境界。
他对花鸟的刻画精准而深入,注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他的大写意花鸟画作品不仅带有强烈的诗意,同时也融合了音乐、诗词和绘画的元素,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独特才情和艺术追求。
浅析徐渭的绘画艺术风格

一、人物简介徐渭,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与陈淳一起被后人合称为“白阳青藤”。
徐渭是明代著名的水墨写意花鸟画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军事家。
徐渭修养丰厚且多才多艺,诗、文、书、画、戏曲无所不通。
徐渭的父亲徐鏓曾任云贵地区的一个武职,地处荒凉,所以徐渭的家境并不算十分优越。
徐渭自小聪颖,但一生之中屡遭不幸,十分坎坷。
他曾八次科举落榜,后又因误杀其妻子入狱,经历了七年的牢狱生活,数次自杀未遂,到了晚年,穷困潦倒,怀才不遇,有济世之才却无法施展。
他的一生可谓尝尽了诸多苦难,在生前的郁郁不得志,却在死后几百年得到世人的推崇。
其经历与后印象派的凡 高极其相似,他们都是理念超前而不被当时世人接受的代表。
二、时代背景明清时期,中国美术一方面表现为日趋保守,另一方面则在不断酝酿巨大的变革。
明初,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新的审美趣味与文化意识开始融入文人书画。
郑和七次下西洋,大大促进了明代政治、经济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这一时期欧洲国家的文艺复兴也影响了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其中提倡个性解放的人文主义精神开始被一些激进的文人画家发掘。
唐代花鸟画独立成科;宋代,宋徽宗设立画院,将精工院体画发展成主流画派;元代,部分士大夫由于无法施展政治抱负,于是寄情于诗、书、画,注重审美趣味的文人画得到了发展;明代,无论是花鸟画还是人物画都有很大的发展和变革,在明代文人画潮流中,写意花鸟画逐渐蓬勃发展。
写意花鸟画在画法上更加精练,意气更加突出。
明代中叶后,陈淳、徐渭二人更是将写意花鸟画推向了新的高潮。
三、徐渭的人生境遇与其绘画艺术风格之间的联系徐渭为人耿直、豁达,才气纵横,学识广博。
然而,他一生十分坎坷,纵使怀有绝世之才,也无法发挥出来。
他曾一度精神失常,经历了数年的牢狱生涯,出狱后步入晚年生活才真正开始文学与艺术创作。
徐渭的人生遭遇使他的性格充满了不羁,使他对这个社会的不平有着切肤之痛。
他无视社会的条条框框,坚信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徐渭(1786-1846),字子树,号八斋,浙江绍兴人,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
他是江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大写意花鸟画而著称。
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中国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法特点,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下面将对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进行深入浅析。
一、笔墨运用灵动自如,创造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以笔墨运用灵动自如而著称,他善于利用淡墨、拖笔、点染等技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擅长以简洁而不失生动的笔墨表现出花鸟的形态,注重用墨的浓淡变化和笔法的灵动性,通过简练而精湛的画面,表现出画家对花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鸟禽的活泼形态和花草的自然姿态,非常具有生动感和表现力。
二、以意传情,以情显意,寓意深远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表现形态的更注重作品背后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他善于以意传情,以情显意,通过作品中的花鸟形象和寄寓其中的情感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花鸟的形态刻画,更是对心灵境界的表达。
在他的作品中,常常能够感受到画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世界的热爱,寓意深远,情感真挚。
三、突破传统,注重表现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突破,他不拘一格,注重表现个性化的艺术追求。
在继承传统笔墨技法的他还融入了自己对形式美和意境美的追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在画中常常用寥寥几笔就能够表现出花鸟的形态和生动性,让人感受到画家的艺术功底和个性魅力。
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展现出他在艺术上对于自由、个性化的追求。
四、影响深远,为后世大写意花鸟画家树立了典范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当时就已经颇受青睐,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他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为后世大写意花鸟画家树立了典范,开阔了画家们的艺术视野,也促进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和创新。
在他的影响下,许多画家受到启发,纷纷效仿他的笔法和风格,使得大写意花鸟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徐渭被誉为大写意花鸟画的“宗师”。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1521年-1593年)是明朝中期著名画家,被誉为“唐人画宋意”代表之一,他的画作融汇了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绘画特点和技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这一艺术风格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趣雅淡,意境深远
徐渭画作中的花鸟不仅展现出自然生态的美感,更融入了鲜明的文人性格,从而形成了一种别具情趣的雅淡情调。
他的画作中,形神兼备却不繁琐,一笔勾勒间就传达出物象的气息和精髓,体现了中华传统的文化审美特点。
二、构图简洁、画面清爽
在构图方面,徐渭毫不浮夸,化繁为简,让花鸟图形完全融合到画面中,使画面显得清晰明朗,仿佛彩鸟红花正跃入我们的眼帘,呈现出一种清爽的感觉。
三、笔法豪放、造型自由
徐渭的笔法富有豪放、刚健的气势,他采用了“断竹笔法”和“激励笔法”等技巧,更是将写意运用到了极致。
画家尽量省略繁华,把主要的重心放在形象的生动表现上,笔墨流畅,十分自由。
他通过写实与虚实、力度与速度的对比,形成了独特的造型和形态。
四、韵味隽永、境界高远
徐渭的花鸟画不仅在意象上具有真实感,更蕴含艺术家在意境上的追求。
他以花鸟图为媒介,触及自己的内心世界,更追求画作的气息与远趣。
画作依靠的不仅是作者的表现技巧,更是领略自然的美。
总之,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深受许多画家和收藏家的热爱与推崇,他的传世作品在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上无比珍贵。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徐渭(1596年-1652年),字东山,号余亭,又号子真,山东章丘人。
明末清初文学家、画家,被誉为“徐子真”,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宗室后裔,是后来南社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书法、绘画、诗文均有不俗成就,被称为“徐子真三绝”。
他的大写意花鸟画在艺术界也颇受瞩目。
徐渭的花鸟画,有着浓烈的个人风格,被称为大写意花鸟画,其艺术风格在较早的时候就成熟,并对后来的花鸟画家影响深远。
其大写意花鸟画以其独特的笔墨和艺术手法,展示了潇洒豪放、简约深邃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倾倒。
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用笔上有独到之处。
他擅长以含蓄的线条描绘作品的形体,勾勒植物的博大与造型的生动。
他笔下的花鸟画采用铺叠的线条,用心细描绘每一个细节,通过色彩的变化来塑造花鸟的立体感。
他的笔墨技法自成一家,线条流畅而有力,墨色深沉而富有张力,构图精致而有力量感,使作品富有动感和魅力。
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题材上有独创之处。
他的花鸟画大多呈现出花卉繁茂、鸟兽欢腾的场面,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他笔下的花鸟形象,活灵活现,生动有趣,栩栩如生,展现出他对自然界的深刻眷恋和热爱之情。
再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表现手法上具有独特之处。
他擅长用笔墨勾勒出花鸟的神态,凸显出花鸟的生机和活力。
他运用充满变化的线条勾勒出花鸟的羽毛、花朵的丝丝花蕾,表现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展现出了大写意花鸟画独有的表现手法。
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艺术意义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花鸟画作品在后世影响颇深,对后来的花鸟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大写意花鸟画,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更是一种对自然界的深刻体悟和表达,是对美的追求和丰富想象的体现。
通过他的作品,人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原生态和生命力,领略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
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在艺术风格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在用笔、题材、表现手法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其个人艺术风格。
他的大写意花鸟画作品富有情感,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渭生平及绘画成就简介明代画坛,高手林立,大家数不胜数,但说到最富创意的花鸟画家,非徐渭莫属,他可以说是明代文艺史上的一座巨峰或是奇峰。
他虽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却是16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文艺理论家。
其诗文书画和戏曲,涉猎之广,成就之高,几可与东坡并肩。
尤其是他开创的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独特画风,扭转了花鸟画在画坛的地位,并最终成为这四百多年来的中国绘画的主流品种。
郑板桥自称徐渭“门下走狗”,齐白石“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而他的一生一直与穷困、病态、奇计、猜忌、死亡和暴力纠缠在一起,生活坎坷,命运多舛。
中年开始学画,53岁杀妻案刑满释放后才开始潜心文学艺术创作。
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得这位才能出众的才子成为愤世疾俗的封建礼教的反抗者。
悲剧的一生造就了艺术的奇迹,徐渭不仅在绘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诗文、书法、戏曲同样光彩夺目,他是一代奇才的象征。
1 生平简介“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试不售,九番自杀,实堪嗟叹!”这是王长安先生概括徐渭的人生经历时所作的一首“十字歌”。
它形象生动而准确概述了徐渭独特的一生,简单罗列的数字凸现着一介文人在封建制度的残害下渗出的斑斑血泪。
1.1童年成长的悲歌徐渭出生在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 年)。
徐鏓晚年纳其身边的卖身女仆为妾,终得第三子即徐渭。
未料徐渭出生仅百日,徐鏓就过世了。
自此徐家的日常家务都由苗夫人主持。
苗宜人视徐渭如同己出,细心教养,并且徐渭他天资聪颖,才华早露。
然而徐渭并没有从此走向求学入仕的康庄大道,十岁时,家中又发生重大变故,家庭经济破产,不得不依附于同父异母的长兄徐淮生活。
1.2青年求仕的躁进从十七岁到四十四岁,每三年一次的科考,徐渭一场不落,却场场空手而归。
虽然徐渭在科举上屡试屡黜,但其出色的文学才情,已渐为人们所知。
恰而嘉靖三十三年(1554 年)进士出身的胡宗宪以御史巡按浙江,需要文事辅佐,正广罗贤才,听闻徐渭才名,便欲召其入幕。
嘉靖三十七年(1558)方正式入胡宗宪幕府。
1.3晚年精神还乡之路七年的缧绁之苦如一场夏日的暴雨冲刷着徐渭的身心,使他终于结束了奔命于科考求仕之途的狂躁热情,开始在绵绵思索中走上了精神还乡之路。
2徐渭之奇徐渭曾说:“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这大概是文人惯用的诡计,即把自己最受人重视的艺术放在最末的位置,以抬高其它。
其实,他是我国大写意画的宗师,影响及于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直至吴昌硕、齐白石,在美术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
他最擅长花卉画,用笔放纵,水墨淋漓,气格刚健而风韵妩媚,具有诗一般的抒情性和韵律感,极为人们所珍视。
其书法则长于行草,徐文长虽自列为第一,但成就似乎逊于绘画。
2.1自细而粗,由工到放徐渭的创作状态,是一种无法遏止也难以节制的激情的爆发。
因此,徐渭的绘画作品正是他狂态情感的物化和结晶,是个性人格在艺术中的凸现。
他的个人笔墨风格和个人偏好而论,无疑是倾向奇肆纵横的粗放一格的。
但在理论上,他却坚持自“细”而“粗”,由“工”到“放”的程序,而绝不将粗放与工细对立起来。
徐渭在《书沈征君周画》中说:“世传沈征君画多写意,而草草者倍佳。
”但徐渭说他曾见其所作《渊明对客弹阮图》,画中的人物古木作线描,“精致入细毫”,认为“惟工如此,此草者所以盖妙也”。
把“工”看作是“草”的基础。
他还认为笔墨是服从于内容的,要知画“病不病,不在墨重与轻,在生动不生动耳”。
在徐渭看来,当时许多人追随时尚,盲目推崇惜墨的主张,犹如矮子观戏,附和别人乱说一通那样地可笑。
因此,徐渭的画笔,既有墨汁淋漓的大泼墨(多用于花卉画),又有惜墨如金的减笔法(多用于人物画),只要能生动地倾泻自己“开拓万古之心胸”的激情,无论笔墨轻重繁简,干湿浓淡,他都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2.2生纸为了更好的发挥水墨的效能,徐渭还创造性的第一个自觉地在“生纸”上作画。
徐渭充分利用“生纸”渗水晕墨的特点,有意识地以生纸作为他书画创作的主要媒介。
通过运笔的轻、重、徐、疾、蘸墨的干、湿、浓、淡,有时还用矾水调墨,营造出墨痕泛滥、淋漓变幻的奇特效果,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水墨的表现技法。
“用墨如滂沱倾泻而物象光彩奕奕,勾花点叶如音符入谱,弹跳有声”,构成气势连贯,变幻陆离而又震撼人心的水墨交响旋律。
他的画学至于无学,法至于无法,完全超越了技法和形式而进入了一种自由的纯粹的审美境界。
3花鸟世界的审美解读及作品赏析明代绘画如何走出被程朱理学所束缚而亦步亦趋的困境,又如何走出前人的强烈光辉,成为明画家士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明中晚期徐渭绘画的出现,犹如中夜的呼啸,打破了明初期维持了百余年的沉默。
他的大写意水墨画不仅仅在形式上开创了用最简化的笔墨语言传达深切感受的大写意画法,更在内容上唱响了用生命张扬艺术个性的高歌,拉开了中国绘画史上由古典向近代启蒙转换的序幕。
从而,确立了徐渭绘画艺术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3.1花鸟世界美的呈现(形式论)走进徐渭的花鸟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迥异于传统花鸟画的另一种形式美。
徐渭的花鸟世界借助它独特的用笔、大胆的泼墨和巧妙的构图,呈现出与传统中国画不同的艺术形式。
3.1.1酣畅淋漓的笔墨之韵徐渭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笔墨一成不变的画法惯例,他不为程式所束缚,在借鉴前人的笔墨技法的基础上,外师法自然,内造化心性,融会贯通,变化无常,运笔中强化书法入画的艺术实践,用墨时大胆泼墨挥洒,从而创立了自己独具风格的笔墨画法,使其所绘的花鸟画呈现出独特的水墨韵味,成为大写意画派的开山之师。
徐渭的大写意绘画在用笔上最大特点即是“草书入画”。
徐渭注重笔墨渲染的大写意绘画创作中,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得到更为清晰、自觉地体现。
他深刻理解书法对绘画创作的启发作用并自觉地运用了这种关系,而且这一方式的使用使得他的画用笔老辣劲道,无法中有法,乱而不乱,齐而不齐,彰显出其大写意绘画的独特魅力。
运草书入画的徐渭在墨法上自然也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
在用墨上,徐渭突破前人成就,充分利用笔墨丰富表现力的特点,大胆开拓创新。
其花鸟画中,焦墨、浓墨、涨墨、破墨、渴墨、淡墨都有,墨色变化丰富。
这都要得益于泼墨法、积墨法、破墨法等数种方法的运用,其中大多以积墨法为主,在层层积染的时候,淡浓枯湿、焦渴泼破、层层渗化,既浑然一体,又层次脉络分明,厚重华滋,充分体现水墨写意的淋漓特色。
泼墨法是徐渭最善长也是著名的用墨方法,不以笔蘸墨,而以其他杯碟盛墨汁直接泼向画面,任它流淌散溢,自然成像,往往奇趣横生。
正是借助于此,徐渭大胆地运用了艺术手法中的抽象性,将具象的客体融于具有抽象意味的放纵无拘的笔墨中,极大的丰富了水墨的表现力。
最能体现其笔墨功力应该是他的代表作《墨葡萄图轴》。
3.1.2动中求稳的结构之律在从事绘画创作的早期,徐渭受吴门画风影响,其折枝花卉果疏常用嘉靖万历年间吴门画派系中最为流行的横卷形式。
而到其绘画风格成熟之后,构图方式则为自由多变,视题材、主题和画幅形式的要求而定,随意兴所至,信手拈来,灵活巧妙地处理题诗、跋文、印章等的关系,突破了前人的陈规,大胆使用了前人不敢甚至不屑使用的构图方式且取得使人耳目一新的效果,那看似无意实确着意的经营布置,时时能体现出音乐般地节律之美。
这种节律破除了前人追求的宁静和谐,使其绘画从凝固的空间大步跨入流动的时间,从而不再是一般的静止的绘画艺术,而是侵凌到了音乐的王国。
《墨葡萄图轴》中,老杆的倾斜之势给整幅画面带来了动感,葡萄的叶与果实似在晚风中摇曳生姿,而狂草的题画诗的出现又不仅在诗意的内容上,也在画面的形式上成了此画的点睛之笔。
当然,徐渭的画作中也有不少采用平稳的空间构图方式,但巧妙的他总能在稳中求得不稳、求得生机天趣。
《竹枝水仙图》就是这方面的佳作。
4 花鸟世界生命的脉动(内容论)当笔墨、构图及诗、书、画、印等艺术语言成为艺术家人生甚至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他表达生命体验最恰当的内心语言时,一切呈现出异样的意义。
借助于艺术形式语言徐渭实现了从笔墨纸砚到艺术精神的飞跃,它指向的是花鸟世界里生命的脉动。
4.1烟云之兴的不似之似徐渭烟云盈纸的画作中是通过比兴拟人、夸张变形等一系列“陌生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张扬了传统绘画中泯灭已久的独立人格和自我个性的人文精神,洋溢着一种对苦难生命的抗争和对人生价值的苦苦追寻。
他通过比兴、拟人、变形和夸张等艺术手法使“陌生化”创作原则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集中体现在其《杂花图卷》、《四时花卉图轴》、《梅雪蕉叶图轴》等等作品里。
在画卷中,他不顾大自然生物生长的规律,大胆把不同季节开放的花卉画于一图之中,从而传达出其入世不达的激愤和与命运不妥协的抗争等真实的内心世界,呈现出独具一格的文人画意蕴和价值。
徐渭所绘诸如此类的雪中芭蕉、雪里荷花、水中之梅、能哭之竹、墨色牡丹等等,都是将艺术形象与现实形象的极大疏离,使观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心理反差,增加了画面的可读性空间且自觉延伸了审美过程。
4.2融铸于生命的艺术绝唱徐渭如同魏晋时代手持五弦、目送归鸿的嵇康,他的绘画与嵇康的音乐有着共同的追求,那就是实现生命与艺术的相铸相融,成就了艺术与生命的双重绝唱。
他以其激荡难平的生命体验为材质,在对前代绘画艺术成就上的吸收和继承基础上,于创作技法和情感内蕴两个层面进行了改造和创新。
古人常云:“言不尽意。
”其实画也如此,即使有题画诗可以直接的表明心迹。
徐渭的内心世界究竟是如何充满矛盾?在他那激越悲愤的纵情挥洒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等的悲凉?他的“奇”、他的“狂”究竟是身理的病变还是心理的疯癫?我们只有穿越其戏谑涂抹的画面背后,用心去聆听五百年前用人生与艺术激情弹奏的二重绝唱,才有可能试图走进其内心的大悲哀大寂寞,理解其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5 徐渭的艺术影响力徐渭的积极表现自我情绪的艺术,开启了后世表现主义的先河,影响深远。
徐渭一生亦是坎坷多变的,从出生一直到他生老病死,命运都在不停地捉弄他,一生之状如他诗中所言:“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悲剧的一生造就了艺术的奇迹,徐渭开写意花鸟画一代新风,是大写意体派的真正确立者。
徐渭的花鸟绘画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思想性与艺术性并存,“不拘物象,而重生韵”,笔墨的巧妙运用是徐渭绘画的特点。
徐渭的存在使得明代画坛生出了耀酿的光彩,由于徐渭的存在,中国的水墨花鸟大写意体派得以真正的确立,他的艺术风格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形容自己: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他的作品让我为之倾倒,他的经历让我感叹。
在我了解徐渭之后更加敬佩这位充满才气与大情怀的大家。
仅以此文向大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