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艺术两面性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1521-1593),明代画家,生于苏州。
徐渭是明朝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大胆、豁达、意境古奇的气息。
特别是在花鸟画方面,他的表现手法更是采用了写意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徐渭大写意花鸟画的艺术风格。
一、富于极大写意性
徐渭的花鸟画,最为人所称赞的便是他的大写意。
徐渭所画的花鸟,不仅在形态上不受约束,而且在色彩、构图上也十分具有创新性。
他凭借不拘一格的思想,甚至把角度、经验和道德规范化诸多因素完全丢到脑后,这种放手一搏的大胆举措使得花鸟画得到了更大的表现空间。
二、用笔境界高超
徐渭在笔境上也有其独到之处,以笔力雄浑、韵秀多姿见名知意。
他的笔境不仅在构图上讲究方寸有度,而且在色彩中颜料丰富多样、墨色黑白明显等方面也举手投足自如。
三、直观感受与本真境界
在徐渭的花鸟画中,直观感受和本真境界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他在每幅作品中都独具一格的表现了这些元素。
他所营造出的花鸟画境界,从根本上体现了大写意在境界上所表现的独到风格。
四、景祯《天启上刻版识》中评论
《天启上刻版识》中这样评价徐渭:“意致兼工,自成一家。
纤微之笔,显曜歧于他人。
精简之辞,别具一格究其奥妙,无不直指其万千。
”这充分说明了徐渭的画艺在当时的画坛中所取得的地位。
总之,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充满了自由、豁达、大胆创新和深邃。
他的艺术风格简短明了,清新悦目,独树一帜。
徐渭的作品对于我们了解明代文人画的艺术风范和历史价值都有着极大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徐渭(1521年-1593年),字元仲,明代大画家,人称徐元仲。
他擅长绘制花鸟画,并创造了独特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被誉为“大写意花鸟之祖”。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徐渭的艺术风格。
一、笔墨酣畅,意境深远徐渭的花鸟画即使是写实的作品,眼前的事物也不是他描写的主题。
他已将笔淋湿了,意念±氤氲起来,蓦地画出一只百灵、一朵梅花,笔墨简略、酣畅淋漓,达到神韵之妙。
在画中,梅花即是梅花,瘦鹅即为瘦鹅,同时又是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以感召人心的姿态出现在作品中。
二、构图富有变化,布置雅致和谐徐渭的花鸟画构图始终以画面感为先,尤其是对比和借鉴日本绘画的大胆布局,更是为徐渭的花鸟画构思和创作带来了不少启示。
他往往将画中花鸟放入山石流水之中,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画面中的花鸟和背景相互呼应,既有对比之美,也有和谐之美。
三、色彩凝重素雅,气韵生动徐渭的花鸟画的色彩相对浓重,多以墨色为底,少用蓝、绿等高级色彩,而是以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红、黄、白等为主要色调,这样画出来的花鸟画色彩虽然不太华丽,但却有凝重素雅的美感。
通过笔墨的表现手法,不仅能够表现花卉的婉转柔美、鸟儿的灵动可爱,还能够把画面中天地之间的气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四、传统文化意境浓郁徐渭的花鸟画风格虽然大写意,但其中不乏传统文化的符号和意境。
他非常注重作品的精神内涵和思想深度,往往能够将自然景观与文化寓意相结合,使作品既有追求自然美的品质,又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传统文化的珍品。
总之,徐渭以其独特的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赢得了艺术界的高度评价,也为后世花鸟画的发展奠定了不可替代的基础。
他的作品不仅精美绝伦,而且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是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灵感和启发的艺术珍品。
徐渭艺术的两面性

河 中 起 着 不 可 替 代 的 巨 大 影 响 。 其 自视 清 高 , 食 人 问 烟 火 的 人 品 和 狂 怪 艺 品 却 让 人 但 不 避 而 远 之 。对 于 一 个 颇 具 争 议 的 人 物 , “ 怪 ” 艺 术 对 后 世 有 着 不 同 程 度 的 正 负 影 其 狂 的 响 。x 此 , 们 应 该 扬 长 避 短 , 文 用 客 观 的 态 度 研 究 徐 渭 艺 术 的 两 面 性 , 确 认 识 徐 渭 , t 我 本 正
曲 、 说 等 艺 术 的 创作 上 去 。与此 同时 , 阳 明倡 导 的 “ 贵 得 之 小 王 学
艺
徐 渭 其 人 及 艺 术 特 点
在传统文人 画中 , 特别注重人品与画品的 同构关 系。因此 , 徐 对
渭艺术 的批判我们应该从艺术 的本体标准和角度 出发——人 品
和艺 品 。
凄 惨 孤 独 的境 地 中离 开 了人 世 。 徐 渭 的 一 生 多 坎 坷 , 活 痛 苦 , 将 自己人 生 的痛 苦 发泄 于 生 他
笔 墨之 中 , 其作品呈现 出“ 怪衍” “ 、狂放” 以及 “ 狂” 、 疯 。徐渭多侧 笔 露锋 , 不善 中锋藏笔 , 不重使转 , 而时时直折 生断 , 以显耀其精
位 一 流 大 师 , 该 永 垂 青史 了 。 更
神, 呈现其媚趣 视觉整体 , 以表 现出更大 、 更浑然苍 茫的审美 意
识 。徐 渭的作 品 , 用笔简练 , 高度概括 , 雄浑齐放 , 挥洒超逸 , 墨色 淋漓, 不求形似 , 意味深笃。他作画行笔奔放 , 就如 脱缰的野马 , 笔 走龙蛇 , 如排 空海浪 , 似奔 山走 石 , 有相 当强 的力 量感和运 具
麓糍
浅谈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

浅谈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徐渭(1521年-1593年),字子云,号一斋,江西临川人。
是明朝中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
他擅长于文学、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而著称。
徐渭的绘画风格独具特色,深受后人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就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进行一番探讨和解析。
徐渭的绘画以山水画为主,其画风清新自然、别具一格。
他的作品注重写意,擅长以几笔勾勒出高山流水的气势,画面简练且意境深远。
徐渭在绘画中尊崇笔墨用法,善于情感表达,能够用简练的线条表现出深远的意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徐渭的作品重视构图和墨法。
他的构图布局简洁大方,尤其擅长运用虚实结合、远近呼应的手法,以点、线、面的结合构成丰富的画面。
他的画作深得中国文人山水画的传统精髓,题材广泛丰富,尤其擅长表现自然山水之美。
徐渭笔下的山水画,富有浓厚的文人气息。
他的画风在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融入了他的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徐渭笔下的山水既有南方的秀丽山川,也有北方的雄浑壮美,他喜欢以悬崖峭壁、江河湖泊为题材,用墨色描绘出形态生动,气势磅礴的景象,展现出了峥嵘的山水意境。
徐渭的画作大多以淡泼写意墨色为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笔下山水苍劲有力,墨色淋漓尽致,给人以豪放洒脱之感。
徐渭画作的写意墨色展现出鲜明的个人风采,充分彰显了他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
徐渭的画风受到了前人的影响,但他在绘画中注重形神兼备、情景交融,以挥洒自如的墨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个性,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小巧玲珑的“徐一斋”画风。
他的山水画多以泼墨写意见长,因此在绘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徐渭的绘画风格在其时代极具影响力,对后来的文人画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张力和韵味,展现了他高度的艺术修养和墨韵表现力。
徐渭的画作虽然不多,但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徐渭个性人格和绘画特点的成因

徐渭个性人格和绘画特点的成因一个社会的发展需要的百行百业皆有精英,除了优秀的官员之外,同样需要优秀的百业匠工。
但是很遗憾,我们的传统文化观念之中,无论是匠人还是技工,都是属于“贱业”之属,不能入大雅之堂。
这种带有强烈偏见的文化观念,甚至到今天都还尚有残存!幸而我们的国家已经察觉到这一点,鼓励工匠精神。
诚愿我们的国家,工匠精神长存,恒具大国匠心!徐渭的一生是悲剧式的,他被称为东方的梵高。
他的艺术是宣泄喷涌式的。
徐渭出生时,明代王朝进入衰落时期。
此时王阳明的心学成为了乱世良方,对于徐渭的艺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而徐渭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戏剧式的矛盾冲突与跌宕起伏。
他八岁能文,才华横溢,却八次应试不中,以至精神失常,九死九生,杀妻堕狱,出狱后生活清苦,售书贩画,却知者了了,于贫病中终老一生。
徐渭被称为“中国式梵高”,他内心有着强大的悲剧意识,又有着超强的抗击打能力。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学会了自己找乐,“乐难顿段,得乐时零碎乐些”,人生好比做衣服,命运这个谁也看不见的裁缝师,赠与人的快乐,从来都是那样吝啬,都是些剪下来的零碎的边角余料,正因快乐太琐屑,所以要珍惜。
这就是苦命人徐渭的快乐哲学。
徐渭在描绘自己的创作状态时,在很多时候,用“涂”“抹”“戏”这样的字眼。
当然,提到更多的还有“酒”“醉”等。
观赏徐渭的画时,那种淋漓酣畅的激情的确令人可以想见作者如醉似狂的状态。
徐渭生于公元1521年。
去世于公元1593年,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浙江绍兴山阴人。
徐渭是历史上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军事家、戏曲家、民间文学家、酒徒、狂禅居士、青藤道士、旅行家、历史学家,是明代的大才子。
他在许多方面都表相出了极高的才能,开创先锋,对后世人皆有极大的影响,是一个全才之人。
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多才多艺,他在诗文、文艺评论、书画、戏曲等方面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才子”。
在徐渭看来,任何外患都不是单纯的外患,必定是先内而外,内外勾结的结果。
浅谈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

浅谈徐渭绘画的艺术风格
徐渭是明朝中期的一位著名画家和书法家。
他生活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中,受到许多优秀的老师的教育,这些教育塑造了他深厚的学识和批判性思维。
他的艺术风格代表着当时的流派,以及他自己对绘画和书法的独特理解。
徐渭的画风崇尚自然,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他善于用结构简洁、笔力准确、刚柔并济的手法描绘山水,给人以灵动、活泼、自然、清新之感。
他还深刻地追求艺术的表现力和个性,强调艺术家表现自己的行为和语言风格。
他注重艺术的文化内涵,强调让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中表达自己对人生和人文精神的感悟。
徐渭绘画的精髓是山水画,他是以画山水著称于世的,其画作以细密秀丽而著称。
他笔下的山水气势恢宏,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里罕见的敦厚、美丽和尊贵感。
他的作品并不追求浮华繁复,而是体现了大自然的朴实和无尽的魅力。
他还善于运用色彩和光影效果,通过阴阳对比来展现东方哲学和美学所强调的气质和神韵。
此外,徐渭还对文人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强调文学文化的内涵,给他的作品注入了更多的诗意和追求。
他力图将诗情画意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他的作品注重气韵生动和意境超脱,颇受当时文人雅士的欣赏和钦定。
综上所述,徐渭的绘画艺术风格综合了当时文化和艺术流派的特点,注重自然,强调意境和个性展现。
他的作品充满内涵和精神,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他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历代文化名人的高度评价,并在后代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徐渭: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徐渭: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徐渭: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徐渭这一生,可谓是极其失败,连举不第,家道中落,一生落魄流离,晚年更是潦倒困顿,孤苦而亡,有人用一句话形容他的一生: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次不第,九番自杀。
可徐渭这一生,又可谓极其成功,他在一败涂地中,仍然构建着自己的精神王国,身处泥泞,却依然开出花来,他少年成名,文采一绝;中年时军事才能突显,坐断江南;晚年名满天下,身后更成不朽,才名横亘古今。
徐渭多才多艺,在书画、诗文、戏曲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且能独树一帜,给当世与后代都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一改因袭模拟之旧习,喜用泼墨勾染,水墨淋漓,重写意慕生,不求形似求神似,以其特有之风格,开创了一代画风。
山水、人物、花鸟、竹石无所不工,以花卉最为出色,公认为青藤画派之鼻祖。
所著有《徐文长全集》、《徐文长佚草》及杂剧《四声猿》,戏曲理论《南词叙录》等。
徐渭书法纯粹是个人内心情感的宣泄:笔墨恣肆,满纸狼藉,不计工拙,所有的才情、悲愤、苦闷都郁结在扭来扭曲的笔画中了。
他自己曾在《题自书一枝堂帖》中说:“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书。
徐渭晚年几乎是闭门不出,凄凉孤独,穷困交加,他在“墨葡萄图”这幅作品上的题诗,正反应了他内心的倾诉:“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
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
徐渭悲剧的一生,愤懑、抑郁、孤独、凄凉的内心世界,加上天生不羁的艺术秉性,造就了艺术的奇人。
中国古代佯狂的艺术家不少,可真正如梵高那样发疯,生时寂寞,死后并为后人顶礼膜拜的大家实在不多——徐渭就是这样一个“传奇”的人物。
徐渭与梵高这一对东西方历史上最有名也最特别的疯狂天才画家。
老实说,中国古代的水墨写意画如徐渭及其后的八大石涛等等之精品画作,水准之高,艺术成就之大,其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决非今日西方那些抽象画和所谓当代艺术之随意搞怪涂抹之简单所可比拟于万一。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浅析【摘要】徐渭是中国明代著名画家,他擅长大写意花鸟画。
大写意画注重形神兼备,追求形象的生动和意境的超凡,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个性化风格。
徐渭的花鸟画作品在创作特点、传统与创新、色彩运用、线条表现和意境营造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善于运用鲜明的色彩和简洁而富有韵律感的线条,营造出优美而富有生气的画面。
徐渭的作品既传承了传统的技法和审美标准,又注入了个人独特的情感和审美理念。
他的大写意花鸟画风格深受后人喜爱与传承,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在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徐渭、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创作特点、传统与创新、色彩运用、线条表现、意境营造、艺术领域、艺术价值、评价、总结、展望1. 引言1.1 介绍徐渭大写意花鸟画徐渭(1748-1823),字圣原,号兰谿,安徽桐城人,清代大画家。
徐渭是南画大家,世称“徐兰谿”。
他集中了南宋、元、明、清各朝家学之大成,得徐祺、杨洲、文徵明等画家之真传,尤以杨洲为师而事雷仲、吴仲二家,又师法文徵明。
工诗书画,兼工篆刻,亦善黄山,人物尤工。
作画设色浓淡合宜,笔法意境赅妙,其水墨勾勒简洁含蓄,即立带写,性得疏实,浑密相济,着格细处,多减繁就简,注重情致而韵于境界。
常以潇洒健逸、守雪深秀为美。
画海(《大石湖图》)高湖山(《松雪图》)名山,在异境胜境中还能凭其崭解境体,注蕴画鳞具象,逐渐形成个人的艺术画风。
通过形成其画风,将当时画师的绘画方法造诣得力的发展,成为南画的大家。
1.2 阐述大写意画的特点大写意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风格,它强调表现画家主观感受和情绪表达,而非客观写实。
大写意画家通过简洁的线条和充满活力的笔触,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境界。
大写意画在形式上追求生动简洁,追求意蕴和情感的表达。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绪化表现:大写意画强调画家自身的情感和情绪,画家通过笔触和线条的运用,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境界,使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情感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渭艺术两面性
一、徐渭其人及艺术特点
徐渭(1521-1593),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别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等。
其艺术极具个人特色。
徐渭是明代
后期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他在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
医学、术数领域均有涉猎,著作颇丰。
徐渭生活的明朝中后期,政治
风气极为腐败。
这种状况致使正直的读书人在仕途屡遭碰壁,从而把
精力集中到诗文书画、戏曲、小说等艺术的创作上去。
与此同时,王
阳明倡导的“学贵得之心”的“心学”,逐渐取代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给徐渭这些富有开拓精神,追求个性解放
的读书人,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
徐渭一生命运多舛,生于小官吏
家庭,自幼聪慧,幼年能文,父亲早死,家境渐坏。
他一生遭遇持续,母亲郁死,两个兄长早逝,妻子婚后病殁,又因房产惹上官司,致使
家财悉空。
遭难并没有停止,步入中年后:“举与乡者八而不一售,
人且争笑之。
”为胡宗宪器重,才华得以施展,不久又因胡宗宪案而
终日惶恐于政治上的牵连。
精神过度紧张,竟由佯狂变为真疯。
45岁
这年,自撰墓志铭,觅死九次而未遂,后因误杀后妻张氏而坐牢,入
狱六年。
出狱后,功名无望,万念俱灰,最后二十年,前十年出游四方,寄情于山水;后十年定居老家山阴,发奋为诗作画,发泄其胸中
的“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最后,在凄惨孤独的
境地中离开了人世。
徐渭的一生多坎坷,生活痛苦,他将自己人生的
痛苦发泄于笔墨之中,其作品表现出“怪衍”、“狂放”、以及“疯狂”。
徐渭多侧笔露锋,不善中锋藏笔,不重使转,而时时直折生断,以显耀其精神,表现其媚趣视觉整体,以表现出更大、更浑然苍茫的
审美意识。
徐渭的作品,用笔简练,高度概括,雄浑齐放,挥洒超逸,墨色淋漓,不求形似,意味深笃。
他作画行笔奔放,就如脱缰的野马,笔走龙蛇,如排空海浪,似奔山走石,具有相当强的力量感和运动感。
二、对徐渭艺术的批判
“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能不高,生动不得不至。
”(郭若虚)在传
统文人画中,特别注重人品与画品的同构关系。
所以,对徐渭艺术的
批判我们应该从艺术的本体标准和角度出发———人品和艺品。
人品
问题是一个气度的问题。
所以,人品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气度的大小。
那么徐渭的人品怎样?气度又如何呢?徐渭的人品,有其可取的
一面,如坚贞、直率、胆魄等等,但其狂肆、刻薄、恃才傲物的态度,却成为有识之士作为立身处世的鉴戒。
徐渭一生多灾多难。
这种灾难,固然是不公平社会现实酿成的,但世界总是不公平的,为什么有些文
人画士能避开这些祸害?而徐渭却无法避开反而招惹这些祸害呢?这
就是人品气度所起的作用。
徐渭一生狂猛、偏激、贫困潦倒、仕途凶险、怨天尤人。
他自视清高,似乎不食人间烟火,世人忙忙碌碌,则
成为他嬉笑怒骂的对象。
近年,画坛一个观点“天才的艺术家与疯子
只有一步之遥”。
根据这个观点,徐渭当然被认为是天才艺术家,但
天才艺术家不光要在艺术上有显赫的成就,还必须具备两个共通的条件:一、广大的社会责任心,达则兼济天下;二、坚强的心理承受力,穷则独善其身。
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一位画家才可能摒除急功近利,哗众取宠的心态,一心研究艺术,做到为社会服务。
徐渭正是缺
少社会责任心,心理承受水平不强,以致九次自杀未遂,后则贫困潦倒,怨天尤人,对于徐渭此种人品,我们不应该推崇。
徐渭的人品气
度如此,他的画品又如何呢?所谓“画品即人品”,徐渭的艺术以狂
怪著称。
撇开“狂”,就单一个“怪”就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否定。
难道对传统艺术实行否定就能算是艺术上的成就。
“怪”既然是一种
画格,那它就是“新”。
如果说“新”就是“好”,那皇帝的新衣就
是好,那发明设计该新衣的设计师就是一位一流大师,更该永垂青史了。
徐渭笔下的葡萄、石榴、芭蕉等物象,多意在表现其心中的愤怒
与不满。
有人赞赏其直率、率真,敢于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
其实不然,大器之人,应该懂得克制,虽然境遇潦倒而依然通达乐观:只有
小气之人,遇到挫折便会流露出苦恼,遇到一分欢快便得意。
这样的“直率”、“率真”是愤世嫉俗,世俗之人,世俗之作罢了。
三、对徐渭艺术的认同
徐渭才华出众,诗文书画俱佳,他自幼开始习练书法,广采宋四家之长,米芾洒脱的笔意,苏轼浑朴的结体,黄庭坚苍劲的笔势,浑融一体,又上追唐怀素、张旭以至二王、索靖,笔墨恣纵,自成面目,以
潇散、脱俗为指归。
徐渭在书法上主张:勤学前人,出乎己才。
这与
宋人书法强调写意一脉相承。
他的书法不论书法而论书神,满纸狼藉,不计工拙,所有的才情、悲愤、苦闷都郁结在扭曲的笔画中。
徐渭虽
然中年才开始学画,但因为他的艺术天赋和文学、书法等方面的学养,反而在绘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最终把把水墨大写意花卉画推向
巅峰。
徐渭的师承很广,他继承了梁楷减笔以及林良、沈周等写意花
卉的画法,用笔放纵,画残菊败荷,古拙淡雅,水墨淋漓,别有一番
风致。
他推陈出新,使用泼墨、破墨、积墨等多种技法,打破陈规,
运笔有实有虚、有浓有淡、有疏有密、有轻有重、笔墨淋漓、气势奔放,一气呵成。
其写意花卉惊世骇俗、用笔狂放、不拘于形似、一任
精神自由翱翔,把狂涛般的激情作尽情的挥洒倾泻、布局潇洒纵横,
气势如急风骤雨;徐渭善于使用勾、点、泼、皴等笔墨形式,将牡丹
的雍容、紫薇的隽秀、竹子的萧疏、菊花的孤傲、梅花的挺洁表现得
淋漓尽致。
其用笔狂放,笔墨淋漓的大写意花卉,以不拘于形似而独
成体系。
四、准确理解徐渭艺术
1.徐渭艺术对后世的正负影响徐渭一生历经遭难,怀才不遇。
但在文
学艺术方面却有惊人的成就。
他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
对后人具有
长远影响。
八大、石涛两人都是明朝的后裔。
八大的绘画,继承了徐
渭的水墨大写意画法,并将其完善。
他常用秃笔,经常画一些怪异的
物体,却饱含他的情感。
从徐渭纵肆、躁动的画风变为冷逸、荒寂。
石涛也深受徐渭的影响,他将徐渭创立的纵放有气势的画风,作了有
力的表现。
他绘画面貌繁多、构图奇特、笔墨苍劲有力,他作画大气,重在追求物象的气概和风神。
乾隆时期出现的“扬州八怪”对徐渭艺
术实行发展,突破前人的规范,善于表现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独有的
风格面貌。
其中郑板桥对徐渭艺术有其独到的体会,以致刻下方印
“青藤门下走狗”。
他对徐渭的崇拜,是在发挥自己艺术个性的前提
下实行理性学习研究。
以致他的水墨兰竹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齐白石对徐渭的崇拜也不一般,他说:“青藤,雪个,大绦子之画,
能纵横涂抹,余心极服之。
恨不生前三百年,或为诸君磨墨理纸,诸
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也。
”他对徐渭主张的形神
问题,作了通俗易通的表述。
以平和的笔调,描绘自然界的事物,使
其极富生命力。
徐渭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对后世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打破画规,笔墨狂怪的画风,使后人盲目跟从,造成画风泛滥。
对
于“八怪”的画风,一个“怪”字已将其概括出来:苦、冷、寒、酸、贫、病、愁、怨。
具体而论,汪士慎画梅,密萼繁枝,但仍然一派
“荒寒气象”;黄慎的画“初视如草稿,寥寥数笔”,粗疏恣肆,略
无绳捡。
黄慎善画人物,但并非帝王将相,而是形象猥琐、破衣烂帽
的乞丐,是其嗟老卑微、怨天尤人的自我写照。
与黄慎相仿,罗聘好
画鬼,其形象狰狞、丑陋,真可谓一时瑜亮。
不值得推崇。
2.当下应如何对待徐渭艺术历史上,徐渭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对
他的艺术人们也有分歧。
在两种不同的呼声中,我们该如何对待徐渭
艺术呢?对于徐渭狂肆、刻薄、恃才傲物的态度以及缺乏广大的社会
责任心和坚强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品,我们应该否认。
一个人无论生活
在怎样的环境下,心态一定要平和。
白石老人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一生心静如水,不卑不亢,以一个平常人的心态,默默地作画。
以致
他不会与社会格格不入,不会满肚牢骚。
因为一生多灾多难,徐渭作
品中流露出的“怪”。
我们应该有所怀疑,前面也提到了“怪”并非
完全就是“好”。
当然“怪”中有他的创新,但“怪”中蕴含太多他
的“牢骚、不满”以致他的作品出现了放肆、粗犷、草率的特征。
对此,我们应该准确对待。
徐渭人品艺品中的短处我们应该否认,但对
于他狂放不羁的草书和大气磅礴的水墨大写意我们应该给予肯定。
不
但仅要肯定他的水墨技法和艺术感受,更要肯定他的激情、见解。
我
们更应该要学习他的艺术精神,不盲目跟从,不拘泥古板,善于创造,勇于探索。
徐渭留给我们惊世骇俗的作品激励我们把中国水墨画发扬
光大。
徐渭艺术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