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中考题精编带答案(精心整理)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陋室铭》知识点梳理一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人。
有《刘宾客集》。
被白居易称为“诗豪”。
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
2、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借助陋室说理,突出主人品德高尚。
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琴、经、形、亭韵母是:ing二、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惟吾德馨.(xīn)苔.(tái)痕鸿儒.(rú)案牍..(dú)2、解释加点的字。
有仙则名.(出名)有龙则灵.(成为灵异的水)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大)(读书人)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调弄)(未加装饰的)阅金经...(阅览)(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等弦乐和萧管等管乐,此处指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南阳诸葛庐..(草庐)3、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名词用作动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成为灵异的水名词用作动词)惟吾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名词用作形容词)无丝竹之乱.耳(使……受到扰乱形容词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使……感到劳累动词是动用法)不蔓.不枝.(生长枝蔓,生长枝节名词用作动词)4、“之”字的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何陋之.有助词,宾语前臵的标志,不译三、整体把握。
1、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最新陋室铭-中考题精编-带答案(精心整理)

《陋室铭》中考题汇编(一)2008济宁市[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谈笑有鸿儒鸿儒②人不堪其忧不堪9.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
(4分)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二)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
(15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6.选文的作者是代。
(2分)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③谈笑有鸿儒④无丝竹之乱耳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9.翻译句子。
(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2分)(三)2008年厦门市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陋室铭中考题精编带答案精心整理

陋室铭-中考题精编-带答案(精心整理)《陋室铭》中考题汇编(一)2008济宁市[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谈笑有鸿儒鸿儒②人不堪其忧不堪9.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
(4分)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二)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
(15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6.选文的作者是代。
(2分)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③谈笑有鸿儒④无丝竹之乱耳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9.翻译句子。
(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2分)(三)2008年厦门市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陋室铭》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1)XXX:指品德高尚,德行香气四溢。
2)苔痕:指长在石头或墙壁上的苔藓。
3)鸿儒:指博学多才的人。
4)白丁:指没有读过书的普通百姓。
2.简述文章的主旨。
(4分)文章主旨是表达作者XXX贫乐道、清高自守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节操,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对高尚情操和志趣的追求,而不是追求物质财富和世俗地位。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1)山并不一定非常高,但有仙人居住,就会有名气。
2)水并不一定非常深,但有龙在其中,就会有灵气。
3)可以弹奏简朴的琴曲,阅读经书。
4)没有嘈杂的丝竹声,也没有繁琐的公文书信。
4.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XXX的生活态度的认识。
(3分)答:XXX的生活态度是安贫乐道、清高自守,他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对高尚情操和志趣的追求,而不是追求物质财富和世俗地位。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追求物质享受和名利地位,而忽视了精神追求和道德修养,这种生活态度是不可取的。
XXX的生活态度告诉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精神世界,追求内心的满足和高尚的情操,这样才能真正地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16.作者给自己的陋室作“铭”的用意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对高尚情操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弃和追求简朴的生活方式。
17.本文的语言特点是简洁明了,用意深远,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托物言志,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同时,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等,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16.这篇文章表达了对不追求名利、喜欢简朴生活的情感,借助简陋的住所来表达这种情怀。
17.文章的文辞蕴含深意,语言精炼。
作者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对偶工整,对比鲜明,相互衬托,虚实相生,引用了经典名言,使言志如诗。
小幅度改写)。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陋室铭》知识与练习(含答案)

《陋室铭》一、理解背默题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7、《陋室铭》中,作者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具有远大抱负,引用了两个典故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表达了陋室主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的句子: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
9、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二、词语解释题1、有仙则名: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2、斯是陋室:指示代词,此,这。
3、惟吾德馨: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往来无白丁:平民。
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5、可以调素琴:调弄,这里指弹(琴)。
6、无丝竹之乱耳: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7、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文书。
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形体、身体。
8、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
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三、翻译句子题(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文: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陋室铭》古文阅读中考试题及答案

《陋室铭》古文阅读中考试题及答案《陋室铭》古文阅读中考试题及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试题,试题是考核某种技能水平的标准。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陋室铭》古文阅读中考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陋室铭》古文阅读中考试题及答案1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2)交友的标准关于人格质量和生命质量。
《陋室铭》中,刘禹锡在描述陋室生活的同时,也谈及了子他的交友原则:2、陋室的环境怎样?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3、为什么交待陋室主人的朋友都是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鸿儒”?4、文中即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5、围绕陋室,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6、作者为陋室作铭,为什么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运用了什么手法?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理情操?8、写出本文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并说明理由。
9、你怎样看待作者的行为?请结合现实谈一谈。
10、本文短小精悍,仅81个字却数次引用典故,请你谈一谈这种写法有何妙处?11、本文作者结交“鸿儒”而不结交“白丁”,你赞同这种择友方式吗?谈谈你是怎样选择朋友的?12、本文作者具有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由本文作者你还可以联想到哪睦具有相似品质的古代文人?其体现这种品质的作品是什么?13、《陋室铭》中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答案1、(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台阶上长满了青苔,窗前门旁长满了青草。
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
把苔藓、青草写活了,有精神,有韵味。
使人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反而觉得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恬静雅致。
3、俗话说:知其人必知其友,知其友亦知其人,由此我们可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并且德才兼备,超凡脱俗。
《陋室铭》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目精选(附答案)

《陋室铭》中考文言文阅读题目精选(附答案)《陋室铭》阅读题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紊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7.解释句中加点词。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 (2)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 )8.下面句子中语气停顿或重音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孔子云:何陋之有?扇广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2)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10.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
请仿照①句的批注,任选一个角度为②句在括号内作批注。
①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以名人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
)②孔子云:何陋之有?( )1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
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
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答案】7.(1)著名 (2)大 8.C 9.(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0.示例:(1)反问句式,突出主旨引用孔子的言论,强调陋室不陋把“陋”放在“有”前,强调陋室不陋 11.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二)(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题汇编(word-附答案)

《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这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一、文学常识1.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2.本文选自《全唐文》,我们学过他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陋室”室名,意思为简陋。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特征:一般都用韵。
二、理解性默写1.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全文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之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以古代名人自比的语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孔子云:“河陋之有”?8.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句子:惟吾德馨。
10.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1.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三、文章主题文章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四、行文思路1.一层: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不陋在于室主人品德高尚。
二层: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高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三层: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2.本文是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3.本文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五、内容理解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到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对偶、比喻、起兴、类比。
(2)以虚衬实,以比喻起兴,用类比的方法以次引出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中考题汇编(一)2008济宁市[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谈笑有鸿儒鸿儒②人不堪其忧不堪9.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
(4分)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二)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
(15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6.选文的作者是代。
(2分)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③谈笑有鸿儒④无丝竹之乱耳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9.翻译句子。
(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2分)(三)2008年厦门市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
”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
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
②益:长进。
③损:减损。
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
⑤说:谈论。
⑥视:看,比照。
⑦化:融和。
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9.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①谈笑有鸿儒②无案牍之劳形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10.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
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
()(只需填序号)(2分)日:A.太阳B.白天C.日子D.每天,一天天地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2.简答题:(5分)(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
[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2分)(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
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3分)(四)2008重庆市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2题。
(15分)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别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无丝竹之乱耳()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1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4分)(五)(河南非课改)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
(共8分)(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2分)(1)有仙则名名:(2)惟吾德馨德馨: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
(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1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六)(2010年福建省漳州市)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9题。
(17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①,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余稍为修茸,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②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③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④,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归有光《项脊轩志》)[注释]①漉:漏下。
②垣墙:筑围墙。
③冥:静悄悄。
④三五之夜:每月十五日夜晚。
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4分)(1)有仙则名()(2)无案牍之劳形()(3)每移案()(4)以当南日()6.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小鸟时来啄食食不饱,力不足B.可容一人居居无何C.可以调素琴吴玠素服飞D.室始洞然冥然兀坐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2)余稍为修茸,使不上漏。
译文:8.根据要求填空。
(3分)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①”绘陋室幽雅,乙文用“②”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③的手法。
9.对于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3分)(七)(2010年湖南省岳阳市)(二)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无案牍之劳形11.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臣不胜受恩/感激B、今齐地方/千里B、朔气传/金柝D、水/不在深12.翻译(2分)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13.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2分)答:(八)(2009三名)[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15.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1)有仙则名()(2)妻子不觌()16.翻译下面句子(4分)(1)孔子云:“何陋之有?”(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17.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来表达。
答案:(一)8.①博学的人。
鸿,大。
儒,旧指读书人。
②无法忍受。
9.答案: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②课余(我)考查颜回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也算得上能够充分发挥(我课上讲的内容),他并不愚钝。
10答案:托物言志倾听、思考、记忆11.答案: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
安贫乐道。
(二)答案:6.唐刘禹锡(2分)7.出名这学识渊博的人奏乐的声音(4分,每空1分)8.C(3分)9.①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②孔子说:“有什下了脍么简陋呢?”10、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要自己的乌纱帽,在田间悠然自得,写事照应了“惟吾德馨”这句话,只要自己的炙人口的《饮酒》和《归园田居》系列。
他的故品德高尚,生活自然就舒适快乐。
(三)14.(3分)每个解释1分。
酌情给分。
①博学的人②使身体劳累③所以,因此15.(2分)D16.(4分)每句2分。
酌情给分。
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②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