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体透视(精选)
零基础绘画教学:几何体基本透视原理

零基础绘画教学:几何体基本透视原理
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与我们观察物体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视点:我们眼睛的位置。
3、心点:我们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4、消失点: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延伸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5、平行透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点透视,如图一所示。
这种透视有整齐和稳定的感觉,它再透视制图中最为普遍,它表现范围广,说明性强。
图1
6、成角透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两点透视,如图2所示。
这种透视能让我们的构图更加灵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
图2
7、多点透视:包含我们所示平常所说的三点透视,如图3所示。
三点透视一般用于超高层建筑,俯视图和仰视图。
且第三个消失点必须和画面保持垂直的主视线。
图3
最后补充一下球体的透视该怎么画?怎么画才能有立体感呢?我们首先画圆的透视要借助于正方形的透视关系去画就很好理解了。
如图4所示。
图4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透视有很多种,不过我们零基础的同学现阶段只需要了解这几个基本的几何体透视原理就够用了。
大家一定课后多去理解和练习,这样会更好的于我们画面中。
透视几何体的基本画法

透视几何体的基本画法
透视几何体的基本画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视点和水平线:首先确定视点和水平线的位置。
视点是你观察几何体的位置,水平线则用于确定物体的水平方向。
2. 画出基本形状:根据所要画的几何体的形状,用简单的线条画出基本形状。
例如,如果是立方体,可以画出一个正方形。
3. 定义消失点:消失点是指远离视点且在水平线上的点,它决定了几何体的透视效果。
根据画面的需求和角度选择合适的消失点。
4. 添加边缘线和消失线:从基本形状的顶点开始,沿着视点方向画出对应的边缘线。
边缘线应该朝向对应的消失点。
此外,对于几何体的侧面,可以使用消失线来定义它们的透视关系。
5. 添加细节:根据几何体的特点和需求,可以添加细节和修饰,例如添加阴影、纹理等。
6. 擦除辅助线:当完成画图后,擦除对于画图无用的辅助线。
以上是透视几何体的基本画法的步骤,通过练习和不断的试错,你可以逐渐提升画图的技巧和表现力。
结构素描几何体中的透视现象

中国美术学院
制作人:贾宇
结构素描几何体中的透视现象
透视定义: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 为“透而视之”。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 面(透视学中称为“画面”,是透视图 形产生的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 发生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最终 使三维景物的立体空间形状落实在二维 平面上。
现实生活中虚实景象
虚 实
现实生活中虚实景象
虚
实
透视基本规律:
近大远小 近实远虚
3 三点透视
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都倾斜于画面(即人眼在俯视或仰视立体时) 除了画面上存在左右两个消失点外,上或下还产生一个消失点,因此作 出的立方体为三点透视。
石膏几何体结构素描的画法:
四、进一步肯定物象 结构关系及细节塑造, 要注意内外、主次结 构,特别要注意线条 轻、重、缓、急的变 化处理。反复调整与 修改,使画面主次关 系明确,画面效果整、 完整。
完!谢谢!
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视 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3.消失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就是靠近的大,远的 小,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越离 越远,远到看不见,甚至变成一个小 点时,其实物体并不是消失了,而是 它的可见距离,超出了我们眼睛所能 见的距离,而这个视觉方向的小点就 是俗称的消失点。
第五节 结构素描的基本画法
一、面对物象,从 整体出发,观察并 找准物象的透视状 况、基本比例,用 点在画面中标出上、 下、左、右的位置 关系,在反复比较 的基础上确定基本 形。用线要轻,注 意画面构图。
三、采用推导造型 的方法,分析结构, 用线条准确、深入 地画出物象的整体 构造结构和空间结 构关系,以及局部 之间结构的组合空 间关系。
素描几何体透视课件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作 品 欣 赏
作品欣赏
结构素描几何体中的透视现象
透视定义: 透视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picere”意为 “透而视之”。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 (透视学中称为“画面”,是透视图形产 生的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 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最终使三维景 物的立体空间形状落实在二维平面上。
石膏几何形体
立方体 圆柱体
圆球体 圆锥体
成角透视
消失点
视平线
消失点
成角透视
为什么在 画结构素 描圆柱体 时上中下 三个结构 圆的弧度 要一个比 一个大?
为什么 画圆时 前面的 弧度要 比后面 的更实 一些。
现实生活中虚实景象 虚 实
现实生活中虚实景象
虚
实
透视基本规律:
• 近大远小
• 近实远虚
3 三点透视 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都倾斜于画面(即人眼在俯视或仰视立体时)除
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近高远低 近大远小
近大远小
近
高
远
低
透视
• 1、平行透视 • 2、成角透视 • 3、三点透视 • 4、散点透视等。
平行透视: 一个立方体 只要有一个 面与画面平 行,透视线 消失于心点 的作图方法, 也称为一点 透视。
平
行
透
视
消失点
视平线
这个正方体是什么透视?
成角透视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均不与画面平行(即 与画面形成一定角度),但是它垂直于画面底平线。 它的透视变线消失在视平线两边的余点上,称为成角 透视,也称两点透视.
几何体的透视原理

几何体的透视原理透视的基本术语: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5,消失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
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
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几何体透视的画法:1﹑近大远小:近大远小是视觉自然现象,正确利用这种性质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从而在二维的画面上来表现出三维的体积空间。
2﹑近实远虚:由于视觉的原因,近处的物体感觉会更清晰,而远处的物体感觉会有些模糊,这一现象在绘画中也经常用来表现物体的纵深感。
事实上,在绘画过程中,往往会对近实远虚更加以强调。
(另外应注意的是:并非在所有的绘画过程中都遵守“近实远虚”这一规则,在一幅作品中主与次的关系往往更为重要,主体物的实和次体物的虚是更好的视觉导向,这也是艺术优于现实的取舍和区别,)在素描结构中最基本的形体是立方体。
素描时,大多是以对三个面所进行的观察方法来决定立方体的表现。
另外,利用面与面的分界线所造成的角度,也能暗示出物体的深度,这就涉及到透视规律。
一点透视就是说立方体放在一个水平面上,前方的面(正面)的四边分别与画纸四边平行时,上部朝纵深的平行直线与眼睛的高度一致,消失成为一点,而正面则为正方形。
两点透视就是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在这种情况下,与上下两个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线也产生了长度的缩小,但是不带有消失点。
素描几何体的基本透视课件-PPT

视平线——画面上表示绘画者视点的水平线。
视平线
以正方体为例, 画一个 一点透视图
这个正方体是什么透视?
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一个立方体任何一个面均不与画面平行(即 与画面形成一定角度),但是它垂直于画面底平线。 它的透视线消失在视平线两边的余点上,称为成角透 视,也称两点透视.
余点——成角透视中在视平线上的消失点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含义就是通过透明平面(透视学中称为“画面”,是透视图形产生的平面)观察、研究透视图形的发生原理、变化规律和图形画法,最终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源自——绘画中的透视问题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心 点——平行透视中在视平线上的消失点。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视平线——画面上表示绘画者视点的水平线。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4、多点透视(散点透视)等。
三点透视多用于高层建筑透视。 同样大小的物体——近大远小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山东省无棣第一中学 李永杰
以立方体为例画一个 成角透视图
——绘画中的透视问题
几何学的透视画法

几何学的透视画法
几何学的透视画法是一种基于几何原理来表现三维空间中物体形态和深度的绘画技巧。
它通过在二维平面上绘制三维物体的投影来创造出一种视觉上的立体感。
以下是几何学透视画法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1. 一点透视(单点透视):
一点透视是最基本的透视形式,其中物体的一个面与观看者的眼睛平行,而其他面则呈现出向一个共同消失点(即视平线)倾斜的姿态。
步骤通常包括确定视平线、画出物体的基本轮廓、利用消失点来描绘物体在远处的形状、最后添加细节和纹理。
2. 水平线和视平线:
水平线是画面中与地面平行的线,它们在透视中起到关键作用,可以确定画面的上下界限和物体的上下位置。
视平线是连接观看者眼睛和画面中任意一点的水平线,它决定了画面的透视角度和深度感。
3. 消失点:
消失点是三维空间中物体向二维画面投影时,其在远处的轮廓线交汇的点。
在一点透视中,所有垂直于水平线的线条(如物体的边缘)都会汇聚到单一的消失点。
4. 一点透视的画法步骤:
确定视平线的位置,通常位于画面中心略微向上或向下。
画出物体的基本轮廓,注意线条的倾斜角度应符合透视规律。
使用消失点来调整远处的物体尺寸,使其看起来比近处的物体小。
添加细节和纹理,完善画面。
5. 应用:
一点透视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等领域,帮助设计师表现和沟通设计理念。
在绘画和插画中,一点透视可以创造出强烈的深度感和立体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通过学习和实践几何学的透视画法,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掌握三维空间的表达,创作出具有深度和立体感的艺术作品。
圆柱体透视讲解 (2)

圆柱体透视讲解引言概述: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几何体,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艺术等领域。
而透视是一种表达三维物体在二维画面上的技巧,能够使画面更加立体和逼真。
本文将详细讲解圆柱体透视的相关知识,包括透视的基本原理、圆柱体的透视方法以及常见的透视错误等。
正文内容:1. 透视的基本原理1.1 远近关系:在透视中,离观察者越远的物体看起来越小,离观察者越近的物体看起来越大。
这种远近关系是透视的基本原理之一。
1.2 收敛线:透视中的收敛线是指在远离观察者的地方,平行的直线看起来会相交。
这种现象被称为收敛,是透视的另一个重要原理。
2. 圆柱体的透视方法2.1 圆柱体的基本形状:圆柱体由两个平行的圆面和一个连接两个圆面的侧面组成。
在透视中,需要注意圆柱体的基本形状,以便正确表达其立体感。
2.2 圆柱体的远近关系:根据透视的原理,离观察者较远的圆柱体看起来较小,离观察者较近的圆柱体看起来较大。
因此,在绘制圆柱体时,需要根据其位置和远近关系进行适当的缩放。
2.3 圆柱体的收敛线:圆柱体的侧面是由一系列平行线组成的,这些平行线在透视中会收敛到一个点上。
因此,在绘制圆柱体时,需要注意侧面的收敛线,以增强立体感。
3. 常见的透视错误3.1 错误的远近关系:如果在透视中没有正确表达物体的远近关系,画面会显得不真实。
例如,将离观察者较远的圆柱体画得比离观察者较近的圆柱体大,就是一种常见的透视错误。
3.2 错误的收敛线:如果在透视中没有正确处理收敛线,画面会显得扭曲。
例如,将圆柱体的侧面的平行线画成不收敛的,就是一种常见的透视错误。
3.3 错误的形状:如果在透视中没有正确表达圆柱体的基本形状,画面会显得不立体。
例如,将圆柱体的圆面画成椭圆或不规则形状,就是一种常见的透视错误。
总结:绘制圆柱体的透视需要理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包括远近关系和收敛线。
在绘制过程中,需要注意圆柱体的基本形状、远近关系和收敛线的表达,以避免常见的透视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