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无机化学酸碱反应与沉淀反应

Ka1 (H2S) 远远大于Ka2(H2S), 以一元弱酸来处理
c(S2) = 1.3×10-13 mol·L-1
HAc (aq)
NH4+ (aq)
NH3 (aq) + H + (aq)
H2O (l)
OH - (aq) + H + (aq)
H3O+ (aq)
H2O (l) + H + (aq)
共轭酸碱对表示一个酸碱半反应 。若酸越易给出质子,则其共轭碱就越难接受质子,即酸越强,其共轭碱就越弱;反之,酸越弱,其共轭碱就越强。但是酸不能自动放出质子,必须有碱来接受质子;反之碱也如此。因此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传递反应,即质子的受授过程就是常见的酸碱反应。该理论不仅适应于水体系,而且适应于非水体系。
Ka ,Kb称为HA, B-的标准解离常数, Ka ,Kb称为HA, B-的实验解离常数,它们都具有平衡常数的特性,其值越小,表示电解质越弱。电离常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得,也可以利用热力学方法根据化学热力学数据计算求得。
Kb =
{ ceq(HB)/c } . { ceq(OH- ) /c }
3.2.4 解离平衡的移动
同离子效应 (common ion effect)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强电解质时,使弱电解质解离度降低的现象。
HAc + H2O
H3O+ + Ac-
+ H+
(完整word版)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三章思考题答案

第三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思考题1.阐述下列化学名词、概念的含义.解离常数,解离度,分步解离,水解常数,水解度,分步水解, 水的离子积,缓冲溶液,溶度积,溶度积规则,分步沉淀,沉淀完全,沉淀转化。
2.在氨水中加入下列物质时,NH3·H2O的解离度和溶液的pH值将如何变化?(1) 加NH4C1;NH3·H2O的解离度下降,pH值↓(2)加NaOH;NH3·H2O的解离度下降,pH值↑(3) 加HCl;NH3·H2O的解离度增大,pH值↓(4)加水稀释. 解离度α↑,溶液pH值的变化与加水的多少有关。
3.是非题:(1)酸性水溶液中不含OH—,碱性水溶液中不含H+;×(2)1×10-5 mol·L—1的盐酸溶液冲稀1000倍,溶液的pH值等于8.0;×(3)使甲基橙显黄色的溶液一定是碱性的;×(4)在一定温度下,改变溶液的pH值,水的离子积不变;√(5)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随弱电解质浓度降低而增大;√(6)H2S溶液中c(H+)=2c(S2—)×4.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 将氨水和NaOH溶液的浓度各稀释为原来的1/2,则两种溶液中OH—浓度均减小为原来的1/2;×(2) 若HCI溶液的浓度为HOAc溶液的2倍,则HCl溶液中H+浓度也为HOAc溶液中H+浓度的2倍;×(3)中和同浓度、等体积的一元酸所需的碱量基本上是相等的,所以同浓度的一元酸溶液中H+浓度基本上也是相等的;前半句√、后半句×(4)氨水的浓度越小,解离度越大,溶液中OH-浓度也必越大。
5.根据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确定下列各溶液在相同浓度下,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
③NaOAc ②NaCN ④Na3PO4 ⑧H3PO4⑦(NH4)2SO4⑥HCOONH4⑤NH4OAc ⑩H2SO4⑨HCl ①NaOH.6.试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配制SnCl2、Bi(NO3)3、Na2S溶液?先用浓HCl溶解SnCl2固体、先用浓HNO3溶解Bi(NO3)3固体、先用浓NaOH溶解Na2S固体后再稀释。
《无机化学》第4版 教学课件 03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03-2弱电解质的解离反应

解:
NH3·H2O NH+4 + OH-
平衡浓度/(mol·L-1) 0.10-x 0.10+x x
Kb=
x(0.10+x) 0.10-x
=1.8×10-5
因为 (c/c )/Kb=0.10/(1.8×10-5)>500 所以 0.10-x≈0.10, 0.10+x≈0.10
0.10x 0.10
=1.8×10-5
解离度可表示弱电解质解离程度的大小 在温度、浓度相同条件下,
α越小,电解质越弱
第3章2. 酸稀碱释反定应和律沉淀反应 第3章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一元弱酸 HA(aq)
起始浓度
c
H+(aq) + A-(aq)
平衡浓度 c-cα
cα
cα
Ka
(HA)=
[c(H+)/c ][c(A-)/c [c(HA)/c ]
x
x
则
x×10-3
c(OH-×10-3 mol·L-1
c(H+)=c(KOwH-)=
1.0×10-14 1.34×10-3
mol·L-1=7.5×10-12
mol·L-1
×10-12)=
α= c(Oc H-×) 100%= 1.304.1×0010×-3 100%=1.34%
第多3章元弱酸碱酸反的应分和沉步淀解反离应 第3章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例*
(1)试计算含·L-1HOAc、0.10mol·L-1
NaOAc溶液的pH值
解:
HOAc H+ + OAc-
平衡浓度/(mol·L-1) 0.10-x x 0.10+x
chap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第21页/共52页
缓冲溶液配制
• 例:欲配制的缓冲溶液100mL,需用dm-3NaOAc和dm3HOAc溶液各多少(不另外加水)?
• 解:
根据题意,V(OAc-)+V(HOAc)=100mL 混合后[OAc-V(OAc-)/100 [HOAcV(HOAc-)/100
• 解:
大家必须熟练掌握此类计算
设平衡时[H+]为xmoldm-3
HOAc = H+ + OAc-
起始浓度 将 此 结 果 与 加 入 NaOAc 之
平衡浓度 前0.1的0溶-x 液pxH计算0.1值0(+2x.89)比
根据平衡关系较,,有[H+]相差100倍!
Kao
x(0.1x) 0.1x
1.8105
HA(aq) = H+(aq) + A-(aq)
初始浓度
c
0
0
平衡浓度
c-c
c
c
K a o[H [H ]]c A [A o ](cc c c )co1 2 c co
当c co
Kao 50时 0 , 5%,11
•
稀 (
释定律:在 c,)
一
定
温
度
下K,ao
弱电2 c解co 质的解K离ao c度co
随
着
3.1 水的解离反应和溶液的酸碱度
• 水的离子积 • 水的自偶解离:H2O(l)=H+(aq)+OH-(aq) Kwө={c(H+)/cө}{c(OH-)/cө1014 • Kwө与温度有关。未加说明的情况下,都认为是298K。
[北科大]无机化学实验:1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实验报告)
![[北科大]无机化学实验:1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85e1a7a5e9856a5712603e.png)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一: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班级】 【日期】【姓名】 【学号】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证实水溶液中的酸碱反应、沉淀反应存在着化学平衡及平衡移动的规则——同离子效应、溶度积规则等。
○2学习验证性实验的设计方法。
○3学习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从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等逻辑手段。
二、实验原理(1)按质子理论,酸、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和金属离子、弱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水解均为酸碱反应。
弱酸、弱碱的解离和金属离子、弱酸根离子的水解均存在着化学平衡。
如一元弱酸的解离HA == H + + A -,其平衡常数称弱酸的解离常数,记作K θa ,其表达式为:[c (H +)/c θ][c(Ac -)/ c θ]K θa (HAc) = ————————————— (3-1)[c(HAc)/ c θ]c (H +) c(A -)解离度 α = ——— ⨯ 100% = ——— ⨯ 100% (3-2) c(HA) c(HA)从平衡移动的观点,可以了解当溶液增加c(A -)或c(H +),使平衡向左移动,使弱酸的解离度降低,即当增加c(H +),使c(A -)降低,当增加c(A -)则c(H +)降低。
金属离子与水的酸碱反应,即水解反应,就像多元酸的解离是分步进行的。
例如Al 3+(aq)的水解:Al 3+(aq) + H 20 === Al(OH)2+(aq) + H +(aq)Al(OH)2+(aq) + H 20 === Al(OH)2+(aq) + H +(aq)Al(OH)2+(aq) + H 20 === Al(OH)3(s) + H +(aq)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金属离子的水解,并不是要水解到相应的氢氧化物才生成沉淀,而是水解到某一中间步骤,就生成了碱式盐沉淀。
如Sb 3+(aq)的水解: 第一步 Sb 3+(aq) + H 20 === Sb(OH)2+(aq) + H +第二步 Sb(OH)2+(aq) + Cl -(aq) === SbOH 2+(s) + H +这类反应同样也存在平衡,当增加溶液中c(H +),则可抑制水解,当减少溶液中c(H +)(pH 增大),则可促进其水解。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三章课件

= 4.2 10-7
第二步:HCO-3 (aq) + H 2O(l)
H
3O
+
(aq)
+
CO
2- 3
(aq)
{ { }{ } } Ka2 (H2CO3 ) =
c(H3O+ )
c(CO
2- 3
)
c(HCO-3 )
= 4.7 10-11
K a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3
K a2
溶液中的H 3 O + 主要来自于第一步解离反应,
平衡浓度
•由于同离子效应的存在,通常用初始浓度 c0(HA) ,c0(A-)代替c(HA) ,c(A-) 。
例1:H2CO3 - NaHCO 3 Ka1 = 4.2 10-7
pH
=
pK a1
-
lg
c(H 2CO3 )
c(HCO
3
)
例 2:H3PO4 - NaH2PO4
H3PO4 (aq) + H 2O(l)
H3O+
(aq)
+
H
2
PO
4
(aq)
ceq /mol L-1 cHA - x
x
cA- + x
x (cA- + cHA - x
x)
=
K a1
=
6.7 10-3
因为 Ka1 较大,x不能忽略,必须解一元 二次方程,
此时,缓冲溶液 pH值公式中的 c(HA),c(A- )应是平衡
浓度,不能用初始浓度 代之。
c(H3O+ )的计算可按一元弱酸的解离平衡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在0.100mol· L-1NH3· H2O溶液中,加 入固体NH4Cl, 使其浓度为0.100mol· L-1, 计算溶液中c(H+)、NH3· H2O的解离度。 解: NH3· H2O NH4+ + OH平衡浓度/(mol· 利用同离子效应 L-1) 0.100-x 0.100+ : x x -)=1.8×10-5 mol· -1 c(OH L 可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5 1.8 × 10 控制弱酸溶液中酸根离子浓度, α = ×100%=0.018% 0.100 达到离子分离、提纯的目的。 -14 1.0 × 10 + -10 mol· -1 c(H ) = =5.6 × 10 L 1.8×10-5 未加NH4Cl的0.100mol· L-1NH3· H2O溶液 α=1.34%,
2015-1-3
3-2-5 解离平衡的移动
同离子效应
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 的易溶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解离度降 3-2-5 解离平衡的移动 同离子效应 低的现象。 平衡向左移动
如 HOAc H+ + OAcNaOAc → Na+ + OAc2015-1-3
例 在0.100mol· L-1NH3· H2O溶液中,加入 固体NH4Cl,使其浓度为0.100mol· L-1,计算 溶液中c(H+)、NH3· H2O的解离度。 解: NH3· H2O NH4+ + OH平衡浓度/(mol· L-1) 0.100-x 0.100+x x x(0.100+x) Kb= 0.100-x =1.8×10-5 因为 (c/c )/Kb=0.100/(1.8×10-5)>500 所以 0.100-x≈0.100, 0.100+x≈0.100 -5 0.100x x =1.8 × 10 -5 =1.8 × 10 0.100 c(OH-)=1.8×10-5 mol· L-1
酸碱反应与沉淀反应练习及答案

第三章 酸碱反应与沉淀反应一、判断1、因为难溶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它们都是弱电解质。
2、H 2PO 4-、HS -既是酸又是碱。
3、阳离子水解总是显酸性,阴离子水解必定显碱性。
4、浓度很大的酸或浓度很大的碱溶液也有缓冲作用。
二、选择1、某难溶盐化学式为M 2X ,则溶解度s 与溶度积sp K 的关系是 。
(1)s=sp K (2)2s =sp K (3)22s =sp K (4)43s =sp K 2、欲配制PH=9.00的缓冲溶液最好应选用 。
(1)NaHCO 3-Na 2CO 3 (2)NaH 2PO 4-Na 2HPO 4 (3)HAc -NaAc (4)NH 3·H 2O -NH 4Cl 3、下列几组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的是 。
(1)H 2O —NaAc (2)HCl —NaCl (3)NaOH —Na 2SO 4 (4)NaHCO 3—Na 2CO 3 4、向氨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H 4Ac 后,溶液的pH 值将 。
(1)增大 (2)减小 (3)不变 (4)无法判断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溶度积小的物质一定比溶度积大的物质溶解度小 (2)难溶物质的溶度积与温度无关 (3)对同类型的难溶物,溶度积小的一定比溶度积大的溶解度小(4)难溶物的溶解度仅与温度有关 6、)(4s PbSO 在1升含有相同摩尔数的下列物质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1)23)(NO Pb (2)42SO Na (3)Ac NH 4 (4)4CaSO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1)根据稀释定律,弱酸溶液越稀,其解离度越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也越大。
(2)弱酸H 2A 溶液中A H a H c K c 212θ=+(3)凡是多元弱酸溶液中,其酸根浓度在数值上近似等于其最后一级的标准解离常数。
(4)一般情况下,多元弱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可根据第一级解离平衡求出。
8、已知HAc K =1.75×10-5,用HAc 和NaAc 配制pH=5.00的缓冲溶液时,c(HAc)/c(NaA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5-27
例 在含浓度均为0.010mol·L-1 I-、Cl-溶液 中滴加AgNO3溶液, 是否能使I-与Cl-分离。 解:(1) 判断沉淀次序
同类型 Ksp(AgCl) = 1.77×10-10 ∨
Ksp(AgI) = 8.52×10-17 所以,AgI先沉淀。 沉淀次序: 同类型、同浓度, Ksp小的先沉淀
有20M07-5-2g7 (OH)2沉淀生成
例 在10 mL 0.10 mol·L-1 MgSO4溶液中加入10
mL 0.10mol·L-1NH3·H2O,若使Mg(OH)2沉淀溶解, 最少要加入多少摩尔NH4Cl?
解: 使沉淀溶解
c(Mg2+)·[c(OH-)]2 < Ksp[Mg(OH)2]× (c )3
)3
=
5.48×10-16 0.20 mol·L-1
=5.23×10-8 mol·L-1
c2(OH-) >
3 Ksp×(c )4 c(Fe3+)
3
=
2.79×10-39 0.30
mol·L-1=2.10×10-1Fra bibliotek mol·L-1
c2(OH-) < c1(OH-) , Fe(OH)3先沉淀
2007-5-27
例 在含0.20mol·L-1Ni2+、0.30mol·L-1Fe3+
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Ni2+与Fe3+分离, 计算溶液的pH控制范围。
x
x
Kb =
x·x 0.050-x
;0.050-x≈0.050;
1.8×10-5=
x·x 0.050
x=9.5×10-4 c(OH-)=9.5×10-4 mol·L-1
J=c(Mg2+)·[c(OH-)]2/(c )3=0.050×(9.5×10-4)2
=4.5×10-8
J > Ksp=5.61×10-12
对于 AB(s)
A+ + B-
2007-5-27
s= Ksp ×c
对于AB型难溶强电解质
AB(s)
A+ + B-
s = Ksp ×c
同理 AB2或A2B型难溶强电解质
A2B(s) 平衡浓度/(mol·L-1)
2A+ + B22s s
Ksp(A2B)= (2s)2·s/(c )3
2007-5-27
s
c(OH-) < Ksp×(c )3 = 5.61×10-12 mol·L-1
c(Mg2+)
5.0×10-2
2007-5-27
=1.1×10-5 mol·L-1
例 在10 mL 0.10 mol·L-1 MgSO4溶液中加入10
mL 0.10mol·L-1NH3·H2O,若使Mg(OH)2沉淀溶解, 最少要加入多少摩尔NH4Cl?
=
3
Ksp 4
×c
应用计算公式应注意:
1.不适用于易水解的难溶电解质
如 ZnS 在饱和溶液中
ZnS(s)
Zn2+ + S2-
Zn2+ + H2O Zn(OH)+ + H+
S2- + H2O
HS- + OH-
s(ZnS)≈c(Zn2+)+c(Zn(OH)+)
s(ZnS)≈c(S2-)+c(HS-)
且水解程度 S2- >> Zn2+, 使c(Zn2+) > c(S2-)
为达到分离, 即AgI沉淀完全时AgCl不沉出
2007-5-27
例 在含浓度均为0.010mol·L-1I-、Cl-溶液
中加入AgNO3溶液是否能达到分离目的。
解: (2) 计算AgCl开始沉淀时的c(Ag+)
c(Ag+)>
Ksp×(c c(Cl-)
)2 =
1.77×10-10 0.010 mol·L-1
Fe(OH)3 2.79 10-39 1.15 1.48
2.81
2007-5-27
分步沉淀 演示实验 在浓度均为0.010 mol·L-1的Cl和CrO42-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 现象:AgCl先沉淀,AgCrO4后沉淀。
在混合离子溶液中,加入某种沉淀剂,离 子先后沉淀的现象,叫做分步沉淀。
M(OH)n*
分子式
Ksp
开始沉淀pH 沉淀完全pH
c(Mn+) = c(Mn+)= c(Mn+)≤ 1mol·L-10.1mol·L-110-5mol·L-1
Mg(OH)2 5.61 10-12 8.37 8.87
10.87
Co(OH)2 5.92 10-15 6.89
7.38
9.38
Cd(OH)2 7. 2 10-15 6.9
影响沉淀反应的因素
同离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溶解度降低 平衡移动方向
如 BaSO4(s) Ba2+ + SO4 2沉例淀完计全算N的Ba概a2SSO念O44→在20N.1a0+m+oSl·OL4-12N- a2SO4溶液 一中般的当溶c(解离度子。)<(s1=01-5.m04o×l·L10-1,-5认m为ol·沉L-淀1) 完全。 平为解衡使:浓离度子沉/m淀ol·完L-全1Ba, S可O利4(s用) 同离Bx子a2+效+x应S+O,0.4加12-0 入Ksp过(B量aS沉O4淀)= 剂x (x(一+0.般10过)≈x量0.2100%=1.~0580×%10)。-10
第三章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
难溶电解质: 溶解度 <0.01g/100gH2O
微溶电解质: 溶解度 0.1g~0.01g/100gH2O
易溶电解质: 溶解度 >0.1g/100gH2O
2007-5-27
3-4-1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和溶解度
溶度积常数
3-B4a-S1O难4(s溶) 电溶沉解淀解质Ba的2+(a溶q) 度+ 积SO和24-(a溶q) 溶解平衡——一定解温度度下,溶解与沉淀速
3-4-2 沉淀反应
溶度积规则 <
反应正向进行
根据 ∆rGm = 0 平衡状态
AmB3n(-s4>)-2沉m淀反A应n反+ +逆应n向Bm进- 行
J={c(An+)}m{c(Bm+)}n/(c )(m+n)
即
溶度积规则
< 反应正向进行
J = Ksp 平衡状态 > 反应逆向进行
2007-5-27
例 在10mL0.10mol·L-1MgSO4溶液中加入10mL
率相等时,晶体和溶液中的相应离子达到 多相离子平衡,称为溶解平衡。
Ksp(BaSO4) = [c(Ba2+)/c ][ c(SO24-)/c ]
2007-5-27
溶度积常数
溶解
一般难溶物 AmBn(s) 沉淀 mAn+ + nBm-
Ksp(AmBn) = [c(An+)/c ]m[c(Bm-)/c ]n
当c(Mn+)=1mol·L-1,M(OH)n开始沉淀时: c(OH-)> n Ksp(M(OH)n) mol·L-1
当Mn+沉淀完全[c(Mn+)≤10-5mol·L-1]时:
c(OH-)≥ n Ksp(M(OH)n)/10-5 mol·L-1
2007-5-27
例 为除去1.0mol·L-1ZnSO4溶液中的Fe3+, 溶液的pH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1.77×10-8 mol·L-1
(3) 计算c(Ag+)=1.77×10-8 mol·L-1时c(I-)
c(I-)=
Ksp×(c c(Ag+)
)2
=
8.52×10-17 1.77×10-8 mol·L-1
=4.81×10-9 mol·L-1 < 10-5 mol·L-1
即AgCl开始沉淀时AgI已沉淀完全
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 即: 在一定温度下, 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 中, 各组分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Ksp 是表征难溶电解质溶解能力的特性 常数。
Ksp与浓度无关,与温度有关。
2007-5-27
溶度积表达式也适用于难溶弱电解质。
AB(s) AB(aq) K1 =c(AB)/c (1)
AB(aq)
例
Na2SO4 →2Na+ + SO4 2计算BaSO4在0.10mol·L-1Na2SO4溶液
中的溶解度。(S =1.04×10-5 mol·L-1) 。
解:
BaSO4(s)
平衡浓度/(mol·L-1)
Ba2+ + SO4 2x x+0.10
Ksp(BaSO4)= x (x +0.10)≈ 0.10 x =1.08×10-10 s200=7-51-27.1×10-9mol·L-1 < s
A+ + B-
c(A+ )·c(B-) K2 = c(AB )·c
(2)
(1)+(2) AB(s) A+ + B-
K1 ·K2 = c(A+)·c(B-)/(c )2 =Ksp(AB)
即
AB(s) A+ + B-
Ksp(AB) = c(A+)·c(B-)/(c )2
2007-5-27
溶解度与溶度积的相互换算 例
c(NH4Cl)>(8.2×10-2-1.1×10-5)mol·L-1≈0.082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