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神思(文言句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合集下载

文心雕龙_神思_翻译

文心雕龙_神思_翻译

《文心雕龙·神思》原文及翻译(一)古人云1:“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2神思之谓也3。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4,视通万里。

吟咏之间5,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6,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7!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8。

神居胸臆9,而志气统其关键10;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11。

枢机方通12,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13,则神有遁心14。

是以陶钧文思15,贵在虚静,疏瀹五藏16,澡雪精神17。

积学以储宝18,酌理以富才19,研阅以穷照20,驯致以怿辞21。

然后使玄解之宰22,寻声律而定墨23;独照之匠24,窥意象而运斤25。

此盖驭文之首术26,谋篇之大端27。

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28;规矩虚位29,刻镂无形30。

登山则情满于山31,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方其搦翰32,气倍辞前33;暨乎篇成34,半折心始35。

何则?意翻空而易奇36,言征实而难巧也37。

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38,疏则千里39。

或理在方寸40,而求之域表41;或义在咫尺42,而思隔山河。

是以秉心养术43,无务苦虑44;含章司契45,不必劳情也46。

〔译文〕古人曾说:“有的人身在江湖,心神却系念着朝廷。

”这里说的就是精神上的活动。

作家写作时的构思,他的精神活动也是无边无际的。

所以当作家静静地思考的时候,他可以联想到千年之前;而在他的容颜隐隐地有所变化的时候,他已观察到万里之外去了。

作家在吟哦推敲之中,就像听到了珠玉般悦耳的声音;当他注目凝思,眼前就出现了风云般变幻的景色:这就是构思的效果啊!由此可见,构思的妙处,是在使作家的精神与物象融会贯通。

精神蕴藏在内心,却为人的情志和气质所支配;外物接触到作者的耳目,主要是靠优美的语言来表达。

如果语言运用得好,那么事物的形貌就可完全刻划出来;若是支配精神的关键有了阻塞,那么精神就不能集中了。

因此,在进行构思的时候,必须做到沉寂宁静,思考专一,使内心通畅,精神净化。

文学欣赏与《文心雕龙》导读讲义(第28讲:神思篇)

文学欣赏与《文心雕龙》导读讲义(第28讲:神思篇)

文学欣赏与《文心雕龙》导读讲义(第28讲:神思篇)文学欣赏与《文心雕龙》导读讲义第28讲:《文心雕龙.神思》篇导读教学内容:《文心雕龙.神思》篇导读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心雕龙.神思》篇的文章内容,进而理解和研究《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教学重点:《文心雕龙.神思》篇原文解读、文字诠释、篇章评析。

《文心雕龙.神思》篇导读《神思》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六篇,主要探讨艺术构思问题。

从本篇到《总术》的十九篇,是《文心雕龙》的创作论部分。

刘勰把艺术构思列为其创作论的第一个问题,除了他认为艺术构思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外,更如本书引论所说,《神思》篇是刘勰创作论的总纲。

创作论以下各篇所讨论的问题,本篇从物与情、物与言和情与言三种关系的角度,概括地提出了他的基本主张和要求。

【原文】(一)古人云①:“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②神思之谓也③。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④,视通万里。

吟咏之间⑤,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⑥,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⑦!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⑧。

神居胸臆⑨,而志气统其关键⑩;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⑾。

枢机方通⑿,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⒀,则神有遁心⒁。

是以陶钧文思⒂,贵在虚静,疏瀹五藏⒃,澡雪精神⒄。

积学以储宝⒅,酌理以富才⒆,研阅以穷照⒇,驯致以怿辞21。

然后使玄解之宰22,寻声律而定墨23;独照之匠24,窥意象而运斤25。

此盖驭文之首术26,谋篇之大端27。

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28;规矩虚位29,刻镂无形30。

登山则情满于山31,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方其搦翰32,气倍辞前33;暨乎篇成34,半折心始35。

何则?意翻空而易奇36,言征实而难巧也37。

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38,疏则千里39。

或理在方寸40,而求之域表41;或义在咫尺42,而思隔山河。

是以秉心养术43,无务苦虑44;含章司契45,不必劳情也46。

浅析《文心雕龙·神思》

浅析《文心雕龙·神思》
的鲜 明生动 的艺术 形象 , 是情感与语言共同作用的结果 。 这 种才 能 表 现 为 “ 能见得到” , 黄庭 坚 所 谓 “ 天 下 清 景” “ 疑端 为我 辈 设 ” , 正是指创作 主体能从 自
然 景 物 及 社 会 生 活 中发 现 一 般 人 所 见 不 到 的 美 来, 见得 到 还 需 写 得 出 。将 一 种 客 观 的 美 淋 漓 尽 致 地 表 现 出来 , 使 之 成 为一 种 他 人 可 感 受 的美 , 正
刘勰 的《 文心雕龙》 是 我国第一部 系统阐述文
学理 论 的专 著 , 主要论 述文 学基 本原 则 , 阐述 各种 文 体的渊源 和流变 , 总 结 了 文 学 创 作 的理 论 , 而“ 神 思” 篇为创 作论 的首篇 , 也 是创 作 总论 。

南北朝文学批评史》 中将 “ 神与物游” “ 志气统其关 键” “ 辞 令管 其 枢 机 ” 概括 为创 作 活 动 的三 要 素 : 思
和 文 学作 品 的创 作 影 响 深 远 。 关键词 : 神思 ; 艺术 ; 虚 静
D O I : 1 0 . 1 6 0 8 3 / j . e n k i . j e i j p . 2 0 1 5 . 1 1 . 0 0 1
中图分类号 : 1 2 0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l 6 7 l ~l 5 8 O ( 2 0 1 5 ) 1 1 —0 0 o l —0 2
在《 神思》 篇 中, 刘勰开 门见 山, 给“ 神思 ” 作了 个 描 述 性 的界 定 : “ 形 在江海 之上 , 心 存 魏 阙 之
下, 神思 之谓 也 。 ” 用形 象 的 比喻 说 明 了“ 神思” 是 一

神思讲义

神思讲义

讲义二神思《神思》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六篇,主要探讨艺术构思问题。

从本篇到《总术》的十九篇,是《文心雕龙》的创作论部分。

刘勰把艺术构思列为其创作论的第一个问题,除了他认为艺术构思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外,更如本书引论所说,《神思》篇是刘勰创作论的总纲。

创作论以下各篇所讨论的问题,本篇从物与情、物与言和情与言三种关系的角度,概括地提出了他的基本主张和要求。

关于“神思”“神思”一词,最早大约见于汉韦昭《鼓吹曲》,其云:“建号创皇基,聪睿协神思”。

这里的“神思”主要还是在于说明人物之精神状态。

后来曹植的《宝刀赋》云:“神思而造象”。

此处的“神思”即对宝刀形状的一种想象。

而最早将“神思”引入艺术创作领域的则是南朝刘宋时代著名的佛学家、画家和绘画理论家宗炳。

他在名著《画山水序》中,论述了画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神思”问题。

最早对“神思”展开全面论述的是陆机的《文赋》,其云:“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旁讯。

精鹜八极,心游万仞。

其致也,情瞳胧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

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

”陆机在这一段论述中虽未用“神思”一词,但有关神思的心理准备,神思过程中的超时空性,情感性与形象性,虚构性与创造性,以及语言媒介的物化形态等问题,都已谈得比较全面,且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

因此,《文赋》对刘勰的影响是很大的。

刘勰对陆机有关创作构思与想象的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精到形象的阐述。

他在《文心雕龙》中设专篇详论“神思”,由此确立了“神思”在中国古代艺术思维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关于“神思”的几种观点(一)艺术想象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有王元化;王在其《文心雕龙创作论》中的《释〈神思篇〉杼轴献功说》一文的副标题即是“关于艺术想象”。

其后在此文中第一段,他通过对刘勰引用“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来定义神思的诠释,认为:“刘勰所说的神思也就是想象”。

文心雕龙神思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文心雕龙神思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文心雕龙神思篇原文及翻译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高中诗词、文言文集、古文杂谈、国学典籍、古文拼音、诗词赏析、古文作者、寓言诗词、小学诗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high school poetry, classical Chinese essays, ancient essays, Chinese classics, ancient pinyin, poetry appreciation, ancient writers, allegorical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poetry,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文心雕龙神思篇原文及翻译赏析《神思》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六篇,主要探讨艺术构思问题。

论《文心雕龙》之神思篇

论《文心雕龙》之神思篇

论《文心雕龙》之神思篇“神思”篇作为刘勰《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具有总纲的性质。

它从构思以前的准备工作讲到构思时的想象,由想象构成意象,由意象到语言,由语言到声律,再到作品写成后的修改等等。

其以构思为主,也是剖析情思的第一篇。

既论“神思”,则不免疑问“何为神思?”,在《文心雕龙·神思篇》的研究中,学界对“神思”的界定一直是众说纷纭。

《神思篇》首句“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

”将深思与艺术想象联系在一起。

此语出自《庄子·让王》,原意是指人身在江湖草莽中,心却忘不了朝廷中的高官厚禄,是对那些假隐士的讽刺,刘勰取其“心在此而意在彼”之意,说明创作过程中作家的精神活动是无边际的,想象可以飞翔得很遥远。

而想象与神思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呢?实际上,他们相似但是并不相等,神思具有想象的特点,而想象只是神思的一个初级形态,灵感的涌现才是深思的高级形态和特殊的表现形式,比想象更具独创性。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神思也是作者构思中灵感来临时的一种精神活动,具有超越性。

刘勰再次以文学创作中的构思为例,说明文学创作中。

灵感来临时的思想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处于一种自由无碍的超越境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但是,想象也要受到思想的束缚,须在思想上下些功夫,将想象运用到构思和创作上去,首先就要做到虚静。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刘勰将虚静视为艺术创作的重要条件。

虚是不主观,静是不躁动。

有了主观的成见,就不能看到外界的真实情况,心情躁动,感情用事就不可能深入细致地考察和思虑。

那就会妨碍文思,妨碍想象,无法写出优秀的作品来。

不主观而虚心,不躁动而深思,做好构思前的准备。

虚静一词最早是由老子作为一种人生态度,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出来的。

“神思”新释:艺术心理与语言——《文心雕龙》的比较诗学研究

“神思”新释:艺术心理与语言——《文心雕龙》的比较诗学研究

“神思”新释:艺术心理与语言——《文心雕龙》的比较诗学研究方汉文内容提要在对《文心雕龙·神思》篇的研究中,传统看法是以“神与物游”作为“神思”的主要特征,这种观念并不能反映“神思”的本质,“神思”是指写作中以语言活动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即所谓“言为枢机”的语言心理观念。

《神思》篇从这种思维的基本特性,它的发生过程中语言的作用,语言与意义之间的联系等方面入手,构成了比较系统的语言思维关系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心理研究。

这与后现代文艺心理研究呼应,具有重要的文艺心理学意义。

阐释刘勰文学语言心理研究的独特观念,使它得以与西方当代理论进行对话并在其中展示自己的意义,这是比较诗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神思神与物游言为枢机后现代诗学比较诗学《文心雕龙·神思》篇中的神思概念早已引起当代学者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神思》篇是创作论的总纲,它所提出的神思概念也是刘勰艺术思维特征的概括。

这种认识对于识别神思概念当然有一定意义。

但是关于神思所昭示的艺术思维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是什么却很有商榷的余地。

目前有代表性的看法是这样的,认为“其为形象思维的特点,已成为比较普遍的认识。

‘神与物游’四字,刘勰谓为‘思理’之妙,就十分简要地概括了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1](p43)。

神思的基本特征是不是“神与物游”,笔者认为还是值得研究的,因为这个问题的意义其实不仅是对一个概念的辨析,而且涉及到中国诗学中艺术思维本质的观念,甚至会涉及到其他一些文学理论和比较诗学的相关问题。

因此有必要进行辨析。

笔者认为,《神思》篇虽然出现于千载之前,但它已经系统地将艺术构思过程与思维特征的阐释结合起来,说明了艺术形象性如何与语言符号结合并且在艺术作品中得以展现,这就使得它与当代西方的言辞美学形成一种超时空的对应。

但它同时依然保持了自己从孔子诗学中得来的独特的、中国传统的言辞美学特点。

一、语言与神思:言为枢机《神思》开头有一段经常被引用的话,它是刘勰神思论的第一层中心观念,开宗明义,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神思研究的基础。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神思》文心雕龙《神思》【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第二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神思之谓也。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

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元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

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

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

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

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

人之禀才,迟速异分,文之制体,大小殊功。

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桓谭疾感于苦思,王充气竭于思虑,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

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

淮南崇朝而赋《骚》,枚皋应诏而成赋,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阮瑀据案而制书,祢衡当食而草奏,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

若夫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覃思之人,情饶歧路,鉴在虑后,研虑方定。

机敏故造次而成功,虑疑故愈久而致绩。

难易虽殊,并资博练。

若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闻。

是以临篇缀虑,必有二患:理郁者苦贫,辞弱者伤乱,然则博见为馈贫之粮,贯一为拯乱之药,博而能一,亦有助乎心力矣。

若情数诡杂,体变迁贸,拙辞或孕于巧义,庸事或萌于新意;视布于麻,虽云未贵,杼轴献功,焕然乃珍。

至于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笔固知止。

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伊挚不能言鼎,轮扁不能语斤,其微矣乎!赞曰:神用象通,情变所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句式:
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神思》宾语前置
以斯成器,未之前闻《神思》宾语前置
古今异义:
机敏故造次而成功,疑虑故愈久而致绩《神思》)古义:仓猝,不加细思:今义:鲁莽轻率
词类活用:
并穷绮丽,以饰舆服《石崇与王恺争豪》绮丽”,形容词用作名词,华丽的物品
通假字:
疏瀹[yue]五藏,澡雪精神《神思》)“藏”通“脏”,五脏
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巛神思》)“怿”通“绎”,整理、运用
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神思》)“涂”“途”,途径,万途指思很多
阮瑀据案而制书,衡当食而草奏《神思》)“案”通“鞍”,马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