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薄膜抗静电性能的研究和测试

合集下载

塑料薄膜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塑料薄膜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塑料薄膜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塑料薄膜是一种常用的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等领域。

为了保证塑料薄膜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本文将介绍塑料薄膜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塑料薄膜的质量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1. 物理性能:塑料薄膜的物理性能对包装效果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物理性能包括薄膜的厚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热收缩率等指标。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要求,可以制定相应的物理性能要求,如拉伸强度大于一定数值、断裂伸长率大于一定数值等。

2. 包装性能:塑料薄膜作为包装材料,需要具备一定的包装性能,如防水、保鲜、抗氧化等性能。

可以制定对于这些性能的测试要求,如防水性能要求塑料薄膜在一定的水压下不渗漏。

3. 安全性和环保性:塑料薄膜的安全和环保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可以制定对于塑料薄膜中有害物质的限制要求,如重金属含量要求低于一定数值,限制某些有害添加剂的使用等。

塑料薄膜的质量检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外观检验:通过目视观察检查塑料薄膜表面有无破损、污染、起皱等问题。

可以根据需要制定外观检验标准。

2. 厚度测量:测量塑料薄膜的厚度,可使用微米计或厚度测量仪进行。

3.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试:使用拉伸试验仪进行拉伸试验,测量塑料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从而评估其物理强度。

4. 热收缩率测试:使用热收缩率测试仪进行测试,测量塑料薄膜在热收缩情况下的收缩率。

5. 防水性能测试:通过将一定压力下的水注入塑料薄膜中,观察是否有渗漏情况,根据需求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标准。

6. 有害物质含量检测:使用各种化学分析方法,如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测定塑料薄膜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总之,塑料薄膜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是确保产品质量、保证使用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制定质量标准时,需要参考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根据应用领域的需求进行制定。

在进行质量检验时,应使用合适的测试仪器和方法,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在BOPP薄膜中使用抗静电剂的研究

在BOPP薄膜中使用抗静电剂的研究

表面活 性剂型 ,根据 分子在 水 中溶 解或 解离后 长链部 分所带 的 电荷 不同可分 为 阴离子 类 、阳 离子类 、非离子 类及两性
离 后 ,产 生 的 静 电荷 未 能及 时传 递 出 去 , 而使 B P薄膜表 面积 累了大量静 从 OP
电荷。这些静电荷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 离子类。
在 B P OP 薄膜 中使用抗静 电剂 的研 究
周 鹏 ( 江包 装 材料 企 业 有 限 公 司 ) 湛
摘 要 :本文主要 阐述 了抗 静电剂的类 型、作用机理和在B P 薄膜 中的加 入方法,探讨 了抗静 电剂对B P 薄膜性 能的影响以及 使用抗静 电剂应 OP OP
该注意的事项。
种是表 面涂布法 ,另一种是 内部添加
较 差 ,且价格较贵 ,一般在 B P 薄膜生 法 。表面涂 布法适 用于 加工温度极 高 , OP 产上比较少使用 。
混 炼方法 困难 的产 品 ,或者是抗静 电剂 高 ,有利于 生产的平稳进 行 。同样 ,加
非 离 子 型 抗 静 电剂 主要 有 多 元 醇 难进 行表面迁移 的热 固性树 脂等 。采用 入 了适量抗静 电剂的B P 薄膜 ,在包 装 OP
阴 离子 型 抗 静 电 剂主 要 有 硫 酸 衍 生 物 但 热稳定 性差 ,与聚 丙烯的相 容性差 ,
易导致 B P薄 膜的机 械性能 下降 ,而且 OP
易 因为摩擦 而产 生静 电 ,薄膜之 间的粘 类 、磷 酸衍生物 类 ,抗 静 电效果较好 ,
连 也 就 越厉 害 ,严 重 阻碍 了高 速 线 的 生产 。 因此 ,在 BP薄膜 中加入 抗静 电 OP
类 、 多元 醇 酯 类 、脂 肪 酸 类 、 脂肪 醇 表面涂 布法 ,在 聚酯膜上 生成的抗静 电 产 品的设备上运 行时 ,能 有效地避免 因

pe膜抗静电数据参数

pe膜抗静电数据参数

pe膜抗静电数据参数PE膜抗静电数据参数PE膜是一种聚乙烯制成的塑料薄膜,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

抗静电数据参数是指PE膜在防止静电产生和传导方面的性能指标。

下面将从表面电阻、体积电阻和静电放电时间三个方面介绍PE膜的抗静电数据参数。

一、表面电阻表面电阻是指PE膜表面单位面积上的电阻值,通常用欧姆(Ω)表示。

表面电阻越大,说明PE膜具有更好的抗静电性能。

PE膜的表面电阻通常在10^9-10^12Ω之间,这个范围的表面电阻值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当PE膜的表面电阻小于10^9Ω时,说明其抗静电性能较差,容易产生静电现象。

二、体积电阻体积电阻是指PE膜体积上的电阻值,也是用欧姆(Ω)表示。

与表面电阻类似,体积电阻值越大,说明PE膜具有更好的抗静电性能。

PE膜的体积电阻通常在10^11-10^14Ω·cm之间。

当PE膜的体积电阻小于10^11Ω·cm时,说明其抗静电性能较差,容易导致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三、静电放电时间静电放电时间是指PE膜在静电电荷释放完全的时间。

静电放电时间越短,说明PE膜具有更好的抗静电性能。

PE膜的静电放电时间通常在0.1-0.5秒之间。

当PE膜的静电放电时间大于0.5秒时,说明其抗静电性能较差,可能导致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PE膜的抗静电数据参数是衡量其防止静电产生和传导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表面电阻、体积电阻和静电放电时间的测试与评估,可以确定PE膜的抗静电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PE膜,可以有效地防止静电对产品和设备的损害,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塑料薄膜材料的性能简介

塑料薄膜材料的性能简介

塑料薄膜材料的性能简介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此,我们对目前行业内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种塑料薄膜包装材料进行简单的介绍。

常用的几种塑料薄膜包装材料1.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是由聚丙烯颗粒经共挤形成片材后,再经纵横两个方向的拉伸而获得的。

由于拉伸分子定向,所以此薄膜的物理稳定性、机械强度、气密性较好,透明度和光泽度较高,坚韧耐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印刷薄膜。

一般使用厚度为20~40 μ m ,应用最广泛的为20 μ m 。

其主要缺点是热封性差,所以一般用做复合薄膜的外层薄膜,如与聚乙烯薄膜复合后防潮性、透明性、强度、挺度和印刷性均较理想,适用于盛装干燥食品。

由于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表面为非极性,结晶度高,表面自由能低,因此,其印刷性能较差,对油墨和胶黏剂的附着力差,在印刷和复合前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2.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低密度聚乙烯薄膜一般采用吹塑和流延两种工艺制成,流延聚乙烯薄膜的厚度均匀,但由于价格较高,目前很少使用。

吹塑聚乙烯薄膜是由吹塑级PE颗粒经吹塑机吹制而成的,成本较低,所以应用最为广泛。

低密度聚乙烯薄膜是一种半透明、有光泽、质地较柔软的薄膜,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热封性、耐水性和防潮性,耐冷冻,可水煮,其主要缺点是对氧气的阻隔性较差,常用于复合软包装材料的内层薄膜,而且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一种塑料包装薄膜,约占塑料包装薄膜耗用量的40%以上。

由于聚乙烯分子中不含极性基团,即其表面为非极性,且结晶度高,表面自由能低,因此,该薄膜的印刷性能较差,对油墨和胶黏剂的附着力差,因此,在印刷和复合前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3.聚酯薄膜(PET)聚酯薄膜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原料,采用挤出法制成厚片,再经双向拉伸制成的薄膜材料。

抗静电LLDPE

抗静电LLDPE

包装工程第45卷第9期·280·PACKAGING ENGINEERING2024年5月抗静电LLDPE/CN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刘博1,杨森1*,蒋和跃2,仕双云1,徐淑权1,李菲1(1.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重庆400039;2.陆装驻重庆地区第六军代室,重庆400042)摘要:目的制备特种产品用抗静电包装材料。

方法采用碳纳米管(CNT)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熔融复合改性,研究CNT含量对LLDPE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结晶行为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对确定的最优体系进行应用性能考核。

结果CNT具有较大的长径比,直径为10~20 nm,纯度较高。

LLDPE/CNT复合材料表面电阻率变化呈现明显的“渝渗”现象,当CNT质量分数从3%增加至5%时,其表面电阻率由1013 Ω骤降至105 Ω。

随着CNT含量增加,LLDPE/CN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有所降低。

CNT没有改变LLDPE的熔融行为,但其结晶度和熔点随着CNT含量增加而略有降低。

LLDPE/CNT复合材料起始降解温度和最大降解速率处温度随着CNT含量增加而增加。

CNT质量分数为4%的LLDPE/CNT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优,热氧老化后其表面电阻率几乎无变化,相比纯LLDPE,其熔融指数有所下降,氧化诱导时间大幅提升。

结论通过CNT对LLDPE树脂进行改性,制备了综合性能优良的抗静电LLDPE/CNT复合材料,在特种产品包装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碳纳米管;抗静电;复合材料中图分类号:TB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24)09-0280-07DOI:10.19554/ki.1001-3563.2024.09.035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static LLDPE/CNT Composites LIU Bo1, YANG Sen1*, JIANG Heyue2, SHI Shuangyun1, XU Shuquan1, LI Fei1(1. Southwest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0039, China;2. The Sixth Military Representative Office of Army Equipment Department in Chongqing, Chongqing 400042, China)ABSTRACT: The work aims to prepare antistatic packaging material for special products. Carbon nanotubes (CNT) were utilized to melt blending with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LDPE), the effect of CNT content on the electrical property, mechanical property,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and thermal stability were investigated. The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of optimal formula system was also conducted. It was shown that the CNT possessed large length diameter ratio, high purity and had a diameter of 10-20 nanometers. The "percolation" phenomenon was observed in LLDPE/CNT composites. With the CNT content increased from 3% to 5%, the surface resistivity decreased from 1013 Ω to 105 Ω sharply. With the increase of CNT, the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d, the elongation at break and impact strength decreased.The CNT showed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melting behavior of LLDPE; however the crystallinity and melting temperature decreased and the degradation temperature increased sligh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CNT. It was also revealed that the composites with 4wt% CNT content exhibited optimal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The thermo-oxidative aging had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antistatic property of LLDPE/CNT composites. The melt flow index decreased and the oxidation induction time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neat LLDPE. In conclusion, antistatic LLDPE/CNT composites with excellent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prepared by modifying LLDPE resin with CNT exhibit great technological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in special product packaging.KEY WORDS: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carbon nanotube; antistatic; composite收稿日期:2024-03-18*通信作者第45卷第9期刘博,等:抗静电LLDPE/CN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281·精密电子仪器等特种产品在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振动和冲击作用,外包装在接触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附着等作用下,极易产生静电积累[1]。

pet抗静电测试标准

pet抗静电测试标准

PET抗静电测试标准引言PET(聚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因其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包装、纺织、电子、医疗等行业。

然而,由于PET材料的特性,静电问题可能会出现,这对于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比如电子设备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为确保PET材料的抗静电性能达到要求,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抗静电测试。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PET抗静电测试标准,以及测试的相关要点和注意事项。

PET抗静电测试标准ASTM D257ASTM D257是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制定的一项用于测量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的标准测试方法。

这个标准方法常用于评估材料的导电或抗静电性能,包括PET材料。

在测试中,样品将被放置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施加电压和测量电流来计算电阻值。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判断PET材料的抗静电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MIL-B-81705MIL-B-81705是美国军事标准规定的一种抗静电包装材料的规范。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军用设备和相关产品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对抗静电材料的要求。

在MIL-B-81705标准中,对抗静电材料的电阻值、静电放电防护等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和测试方法描述。

这些要求和测试方法可以作为评估PET材料抗静电性能的参考。

ANSI/ESD STM11.11ANSI/ESD STM11.11是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和静电放电协会(ESD Association)联合制定的一项关于表面电阻测试的标准方法。

该标准方法主要用于评估电阻类材料(包括塑料材料)的表面电阻值。

这对于评估PET材料的抗静电性能非常有用。

ISO 20493ISO 20493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制定的关于塑料薄膜和薄板抗静电性能评估的标准。

防静电塑料

防静电塑料

1、助剂:加入一些具有吸湿作用而又对塑料无害(助剂)材料,来降低其表面电阻,这就是塑料的防静电剂,根据塑料品种不同选择的抗静电剂的种类使用;无论是离子型非离子型都属于吸湿性抗静电剂,就是加入这些助剂后,靠这类材料吸取空气中的水分,降低表面电阻,以达到防静电性能。

2、抗静电剂:主要产地为浙江上海北京等地,按照塑料品种分为PVC PP.PE ABS.HIPS等各型价格均在几十元/公斤,添加量1-3%,加入后一般表面阻值在:10的8-10次方,尤其是在湿度较大地区,数值明显较小。

国外进口的效果好于国产的,即便在较为干燥地区使用也可达到8次方。

抗静电母料,是为了适用大多数塑料原料均为颗粒状,而添加方便制造的,其主要成分:载体+抗静电剂+其他助剂组成,而载体通常又以LLDPE树脂或其他树脂为主。

再介绍一些抗静电剂的性能及作用机理。

1.抗静电剂的性能添加型抗静电剂要求在高温加工,如混炼、造粒、吹塑等过程中不分解、不变质;与其它助剂相容性好、塑化良好;卫生、无毒。

吹塑成型后当薄膜表面迁移出的抗静电剂分子层受到破坏时,内部的抗静电剂应能及时渗出,恢复薄膜的抗静电性能。

涂层型抗静电剂要求与塑料薄膜附着性能好,耐摩擦;易溶于醇类、苯类、酯类等有机溶剂或水,且成膜后透明、无雾度、无彩虹现象。

2.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添加型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抗静电剂的亲水基团增加薄膜表面的吸湿性,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形成微薄的水膜,起泄漏电荷的作用。

也可增加薄膜表面的光滑性,降低摩擦系数,防止摩擦起电。

涂层型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增加薄膜表面的离子浓度,以阴离子中和正电荷或以阳离子中和负电荷的方法防止电荷积累。

介电常数大的抗静电剂可增加摩擦体间的介电性,使介电损耗增加,起到抗静电效果。

二、抗静电剂处理技术及测试方法1.添加型处理技术该技术是将添加型抗静电剂按一定比例与热塑性树脂混合,并添加多种助剂,经熔融、混炼、造粒,制得抗静电粒子。

pe膜抗静电数据参数

pe膜抗静电数据参数

pe膜抗静电数据参数PE膜抗静电数据参数一、引言PE膜是一种常见的塑料薄膜材料,具有防潮、防尘、防静电等特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PE膜的抗静电数据参数,包括表面电阻、体积电阻和电放电时间。

二、表面电阻表面电阻是指PE膜表面单位面积内电阻的大小,通常以欧姆/□(欧姆/方)为单位。

PE膜的表面电阻范围较广,一般为10^6-10^12欧姆/□。

表面电阻越小,说明PE膜具有更好的抗静电性能。

在一些对静电敏感的应用中,要求PE膜的表面电阻尽可能小,以确保静电的安全释放。

三、体积电阻体积电阻是指PE膜内部单位体积内电阻的大小,也以欧姆/□(欧姆/方)为单位。

PE膜的体积电阻一般在10^6-10^12欧姆/□之间。

与表面电阻类似,体积电阻越小,说明PE膜具有更好的抗静电性能。

体积电阻主要影响PE膜在电场作用下的导电性能,一般要求体积电阻足够大,以避免电流通过PE膜的情况发生。

四、电放电时间电放电时间是指PE膜在受到静电充电后,释放电荷所需的时间。

电放电时间一般以毫秒(ms)为单位,通常要求PE膜的电放电时间尽可能短。

较短的电放电时间可以有效地避免静电对周围环境或设备的干扰和损害。

PE膜的电放电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材料的电导率、厚度、温度等。

五、应用领域PE膜的抗静电性能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在电子行业中,PE膜常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包装,以保护元器件免受静电损害。

在医疗领域,PE膜可用于制作一次性防静电手套,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静电安全。

此外,PE膜还常用于半导体、光伏、光学等领域,以满足对静电的严格要求。

六、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对PE膜抗静电性能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

未来,人们对PE膜抗静电数据参数的要求可能会更加严格,包括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的进一步降低,电放电时间的缩短等。

同时,也会有更多的领域开始应用具有更好抗静电性能的PE 膜材料,以满足不同领域对静电的需求。

七、结论PE膜的抗静电数据参数包括表面电阻、体积电阻和电放电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薄膜抗静电性能的研究和测试
摘要:塑料薄膜被广泛使用在各个领域,但塑料表面的高电阻率使其容易产生静电积累,使塑料制品容易吸附尘埃,影响其制品的透明性及表面洁净和美观,还可能影响制品的使用性能。

因此对其进行防静电处理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对塑料薄膜的抗静电性能进行研究和测试。

关键词:抗静电剂表面电阻率
塑料薄膜的种类繁多,平常我们所接触的有: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氯乙烯膜、聚酯膜等等,在农业、包装、工业、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然而塑料薄膜加工过程中常因静电而发生卷曲和黏附,因此,塑料的抗静电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塑料的抗静电处理方法很多,如机械法、湿度调节法和物理化学改性法等。

由于前两种方法受设备或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目前普遍采用添加抗静电剂的化学改性方法,抗静电剂是一种能防止产生静电荷,能有效地消散电荷的以表面活性剂为主体的化学添加剂,即将抗静电剂加入到树脂中或涂于塑料表面,从而降低塑料制品的表面电阻率,减轻或消散塑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静电积累。

一、静电的产生
什么叫静电:即相对静止不动的电荷,通常指因不同物体之间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在物体表面所带的正负电荷。

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容易失去电子的一方带上正电,容易得到电子的一方带上负电。

这两种独立存在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静电(即静止的电荷)。

除摩擦作用之外,电场或电磁场的感应也是静电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摩擦过程中的电荷不断产生也不断消失。

电荷消散的主要途径有三个:即摩擦物体的体积传导,表面传导和向空中辐射。

但当摩擦物体的电阻过高,电荷来不及泄露时,物体就会因电荷的聚集而带电。

二、抗静电剂的性能
添加抗静电剂要求在高温加工如混炼、造粒、吹塑等过程中不分解、不变质,与其它助剂相容性好、塑化良好,卫生、无毒,吹塑成型后,当薄膜表面迁移出的抗静电剂分子层受到破坏时,内部的抗静电剂应能及时渗出,恢复薄膜的抗静电性能,涂层型抗静电要求与塑料薄膜附着性能好,耐摩擦,易溶于醇类、苯类、酯类等有机溶剂或水,且成膜后透明、无雾度、无彩虹现象。

三、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
抗静电剂的作用机理:抗静电剂可以在材料表面形成导电层降低电阻形成导电网络使电荷转移,这样就可以避免电荷滞留在材料表面形成静电,另一方面,抗静电剂还可润滑材料表面、降低摩擦系数,从而抑制和减少静电荷的产生。

四、抗静电剂的种类及应用
目前实用的塑料抗静电剂以表面活性剂和亲水性高分子为主。

塑料抗静电用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有以下品种: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型。

表面活性剂作为抗静电剂使用时,要在材料表面形成抗静电剂分子层。

其分子的亲油性基团植于树脂内部,亲水性基团则在空气一侧取向排列。

前者使抗静电剂和塑料保持一定的相容性,后者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发布的导电溶液,或自身离子化传导表面电荷达到抗静电效果。

表面活性剂可以用水、醇等溶剂配成溶液直接喷涂、浸渍或涂刷材料表面,脱除溶剂后形成抗静电涂层。

这种方法使用时以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效果最好。

但目前最常用的使用方法是将表面活性剂混配到树脂中,并均匀分布在聚合物内。

加工后,抗静电剂分子会向外迁移,并形成抗静电层。

当表面的抗静电层缺失或损坏时,内部的抗静电剂分子可以继续向外迁移补充,所以具有持续的抗静电效果。

这种方法使用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最多。

表面活性剂型抗静电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缺点,如抗静电效果缺乏永久性、析出使表面变差、加工时受热分解、对于温度和湿度依赖性大等。

而用各种亲水性聚合物作为抗静电剂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将聚氧化乙烯(PEO)等作为导电单元的各种亲水性聚合物加入到基体树脂中形成合金可永久地保持抗静电效果。

这些含有导电单元的亲水性化合物由于分子量较高而区别于低分子量的表面活性剂型抗静电剂,称为高分子型永久抗静电剂。

目前应用最多的抗静电方式是添加抗静电剂。

抗静电剂是一种能防止产生静电荷,能有效地消散静电荷的以表面活性剂为主体的化学添加剂。

使用抗静电剂的方式是表面涂覆或内添加。

五、塑料导电、抗静电和绝缘性能的评价依据
1.导电材料1012
目前就导电、抗静电材料的分界线说法不一,导电材料与静电消散材料之间的界限为105或106,静电消散材料与抗静电材料的界限为108或109,抗静电材料与绝缘材料的界限为1012或1013。

对薄膜的防静电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外部用抗静电法,主要是用外部喷洒,浸渍和涂敷抗静电剂或材料表面,使材料表面浸渍上抗静电剂;二是内用抗静电法,主要是将抗静电剂或导电材料熔合到塑料中,使之成为抗静电性能的材料。

2.内加抗静电剂法
七、表面电阻率与抗静电性能等级
八、试验结论
1.表面涂覆法就是在塑料制品表面涂上一层抗静电溶液,通常将抗静电剂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采用喷涂或浸渍的方法使其附着在塑料表面。

这种处理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可以直接在已加工好的制品表面进行涂布,从而避免了塑料在成型加工温度下抗静电剂可能的热分解,但使用寿命较缩,经过水洗或摩擦后,表面抗静电涂层易脱落。

2.内加法添加适当比例的抗静电剂,可以达到较长时间的抗静电效果,抗静电剂的添加量取决于抗静电剂本身的性质、树脂的种类、成型加工条件、制品形态以及对抗静电效果的要求,一般来说,抗静电剂添加0.5~3%就可以得到良好的抗静电效果。

3.抗静电剂是吸湿的化合物,所以物料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但在塑料成型加工过程中,少量水分的存在就会引起制品产生各种弊端,因此,在将抗静电剂配入树脂前,或成型加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干燥。

参考文献
[1]吕世光《塑料助剂手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