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一.选择题(共25小题)1.下列估测结果正确的是()A.一般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0℃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大约是10m/sC.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是3sD.乒乓球的直径大约是40mm2.在恒温环境下将温度计放入一杯冰水混合物中,从温度计放入开始计时,放入时间足够长,下列哪幅图可表示温度计内液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A.A B.B C.C D.D3.自制温度计: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

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

将小瓶分别放入热水、冷水中。

关于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瓶放热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上升B.小瓶放冷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上升C.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D.利用细玻璃管是将水的体积变化更便于观察4.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5.关于生活中常用的体温计与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的测量范围相同B.体温计不能离开人体后读数C.使用前应该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D.两者都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6.抗击疫情期间,某同学用一支已有示数为37.8℃的水银体温计去测体温,若没有将水银甩下去,结果测得自己的体温为37.8℃,则他的实际体温()A.一定为37.8℃B.一定高于37.8℃C.一定低于37.8℃D.一定不高于37.8℃7.夏天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会使饮料的温度下降.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比饮料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A.液化放热B.凝华放热C.汽化吸热D.熔化吸热8.如图,民间艺人在制作“糖画”,只见他先将白糖熬成糖浆,再用勺子舀起来,接着手起勺落,用糖浆在光滑的大理石板上绘出图案。

不一会,便凝结成了图中的“自行车”。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1.摄氏温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O ℃,把1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100℃。

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是 。

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

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

3.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 ,它有两种方式: 和 。

4.物质从 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所有气体,在 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5.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

6.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至 ,最小分度值是 。

7.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这一变化中,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和 。

8.海波的溶点是48℃。

则:50℃的海波呈 态,10℃的海波呈 态。

9.用质量相等的O ℃的水和O ℃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

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10.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

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汽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 熔化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 凝固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液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凝华 吃冰棒解热 升华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第1题图 1.把℃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过一段时间,则( ) A .有些冰会熔化成水 B .有些水会凝固成冰 C .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 .无法判定 2.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 A .一定升高 B .一定降低C .一定不变D .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3.下列物态变化中,都需要吸热的一组是( )A .熔化、汽化B .熔化、液化C .液化、凝华D .液化、升华。

第3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第3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班级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学号1.清晨看见草地上的露,露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凝固C. 液化D. 汽化2.以下事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湖水结冰3.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在冰箱门附近会出现“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升华B. 汽化C.液化D. 熔化4. 经消毒后两支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9℃,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6.5℃和40℃的两个病人,问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为()A.36.5℃,40℃B.都是40℃C.都是39℃D.39℃,40℃5.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6.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7.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B.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C.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D.蒸发仅在液体表面发生,沸腾仅在液体内部发生8.制药时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办法是()A.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B.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D.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9.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你认为这些水的形成是( )A.液化现象B.熔化现象C.汽化现象 D.凝华现象10.下表是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在我国各地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物质水水银酒精乙醚熔点/℃0 -39 -117 -114沸点/℃100 357 78 35A. 水温度计B. 水银温度计C. 酒精温度计D. 乙醚温度计11. 为缓解旱情适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即通过在空中喷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及答案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及答案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及答案一、选择题。

1、用体温计正确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答案】C2、在冷却食物时用0 ℃的冰比用0 ℃的水好,这是因为 ()A.冰比水的温度低,因为冰是冷的B.同样多的水和冰冷却物体时,吸收一样多的热,所以效果相同C.冰有熔化成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热D.水结成冰时要吸收大量的热【答案】C3、小红将一杯常温下的水放入正常工作的冰箱的冷冻室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图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这杯水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答案】D4、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A.塑料、沥青、蜂蜡B.明矾、水、石英C.萘、铁、松香D.水晶、食盐、黄金【答案】D5、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C.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D.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答案】C6、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B.蒸发放热,沸腾吸热C.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D.蒸发有致冷作用【答案】B7、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升华吸热C.干冰液化放热D.干冰凝华放热【答案】B8、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A.65℃B.74℃C.66℃D.78℃【答案】C9、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6分钟,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在第4~5min内是液态B.甲是晶体C.乙是晶体D.甲在3~6min内不需要吸热【答案】B10、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监考老师轻轻地在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考生们就有凉爽、舒适的感觉.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B.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C.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D.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答案】A11、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答案】D12、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答案】D13、初冬时节,早晨发现南湖的水面在昨天晚上结了一层薄冰,昨夜最低气温()A.0℃B.0℃以下C.0℃以上D.0℃或0℃以下【答案】B14、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其主要原因是()A.热风干手机让水沸腾,发生了汽化B.提高了手上水的温度,不利于水的蒸发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流动,有利于水的蒸发D.热风将水吹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有利于水的蒸发【答案】C1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树木及地面上结霜是凝固现象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蒸发现象D.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答案】D二、填空题。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第一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据报道,阿根廷科技人员发明一项果蔬脱水的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是:先将水果蔬菜冷冻后,放入低压的环境中,使冰直接从固态变为______态。

2.针对我国土地沙化日益严重的形势,专家们建议:要提升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这样可使土壤水分蒸发________(填“减慢”或“加快”)。

3.把与以下过程相关的物态变化填在题后的横线上:(1)用蜡水浇铸模型________。

(2)冷藏的瓶子在常温下外表出汗_______。

(3)用久的灯泡丝变细________。

(4)点燃的蜡烛“流眼泪”________。

4.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不同。

5.上物理课时,赵老师写下一幅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中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

此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和______,反映了一个共性是____________。

6.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会听到“吱吱”声,并看到水面冒出“白气”。

在此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和______。

7.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向发射台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的火焰将会______。

为保护发射台底,需要修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_来吸收大量的热,我们看到火箭升空的瞬间,伴有迅速扩散的白气团是________形成的。

8.夏天用手抹一下脸上的汗,就会感到凉快,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吹来一阵风,也感到凉快,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1)所示,图甲的温度为________,图乙的温度为__________。

10.上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都在标准大气压下),假设用这几种物质做温度计的测温物质来制造温度计。

(完整版)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 分)1.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人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C,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

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C,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O C,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 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C,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 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C,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2. 根据表中所列几种物质的熔点,请你判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 .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C.—265 C时,氢气是固态D.水银温度计不能测低于零下40C的气温3.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 (1)(2) B .⑵(4) C. (1)(3) D .⑶(4)4. 在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5. 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A. 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B. 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温度C. 纸的着火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沸点D. 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所以纸盒不会烧着6. “如烟”是当今流行的绿色保健用品--- 无毒型香烟替代品,吸烟者抽烟吸“如烟”时其嘴里也有“烟气”吐出,但这种烟气不会对其他人有危害,起到了禁烟和保健的作用,针对“烟气” 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A. “烟气”是某种液体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 B 。

“烟气”是某种液体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C. “烟气”是呼出的一种气体.产生“烟气”的液体不容易液化和汽化7. 针对下列春夏秋冬四种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 温暖的春天,有些南方地区会出现“回南天”天气,地面、墙壁全是湿的B.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C. 凉爽的秋天,窗玻璃外侧出出现雾D. 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走出教室镜片会模糊8. 飞机飞行时,有时后面会拖出一条长长的“尾巴”,如图所示,这种现象称为飞机拉烟,这是因为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流与外界冷空气混合,使飞机轨道上空所含水汽和热能明显增多,当水汽超过空气所能容纳的限度时,水汽就会凝结,...形成雾状的小水滴,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熔化B. 液化C. 凝固D. 升华9. 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 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C. 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D. 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10.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版新人教版《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版新人教版《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姓名学号分数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1.对于0℃的水和 0℃的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0℃的水比0℃的冰热C.0℃的水和0℃的冰凉热程度同样B.0℃的冰比0℃的水冷D.没法比较水和冰的冷热程度()一位经验不足的护士在繁忙顶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半途没有将水银甩下去,结果测得三人的体温都是℃。

相关三人的真切体温,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B.甲的体温必定是℃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以下图的是海波的融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选项是()A.海波在CD段是固态B.海波的熔点是48℃C.海波在BC段不汲取热量D.海波融化经历了12min4.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B.所有的固体都有必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结点同样晶体在融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温度达到熔点的晶体,可能处于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5.玻璃在200℃时开始融化,温度升到300℃时还没有融化完。

由此可知A.玻璃难融化B.玻璃太大了C.玻璃是晶体D.玻璃是非晶体()以下图,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时,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

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多数融化时,试管中的冰()融化一部分所有融化一点儿也不融化没法判断7.对于沸腾和蒸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沸腾时需要汲取热量,蒸发时不需要汲取热量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没关,沸腾时汽化的快慢与温度相关蒸发时液体温度降低,沸腾时液体温度高升蒸发和沸腾都能够在液体表面进行很多房间都有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季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严寒的冬季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

以下对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甲房间“水雾”在表面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表面面在洗手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三套)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三套)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摄氏温标中,一个人正常的体温约为()A.0℃ B.4℃ C.37℃ D.100℃2.有位同学从寒暑表读得室温是-3℃,正确的读法是()A.负摄氏3度 B.摄氏零下3度C.零下3度 D.零下3摄氏度3.如图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4.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用自来水清洗 B.在沸水中煮C.用酒精棉擦洗 D.在酒精灯上烧5.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8.7℃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A.38.7℃ B.36.5℃ C.75.2℃ D.2.2℃6.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B.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C.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7.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晶体熔化的是()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9.下列各种现象,需要放出热量的是()A.北方冬天户外冰冻的衣服变干B.春天冰雪消融C.用电吹风将湿头发吹干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10.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主动利用科技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场景,是人们应用物理知识改善生活环境的几种做法,其中主要是用来降温的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1.甲流肆虐全球,严重威胁人们健康。

如图是在预防甲流中我们常常使用的汞体温计。

它是利用液体的性质来工作的。

12.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

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成水融入温泉水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 (45分钟)
学校: ______ 班别: 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每题4分,共24 分)
1 •以下温度中,最接近 25 C 的是( )
2 .图1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该图 象反映的可能是( )
A.
海波的凝固过程 B .蜡的凝固过程 C.海波的熔化过程
D .蜡的熔化过程
3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 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 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和汽化
B .凝固和凝华
C .凝固和液化
D .汽化和升华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为0C 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 温度为0 C 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 温度为0 C 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 .温度为0C 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
5. 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
其示数为39 C 。

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 38 C
和40 C 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 38C, 39C
B . 39C, 40C
C . 38C, 40 C
D . 39C, 39C
6.
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

甲锅 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 ,直
到煮熟。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 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
C. 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 .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32分) 7 .有以下六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

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 (1) 一类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们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2) 另一类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们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____________ 质制成的。

(2) 图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 其中 ________ 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
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
D .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 图1
别为________ C和_________ C。

① 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 C。

应选用 ___________ 温度计来 测量南极气温,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100C 。

应选用 __________ 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
9 •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

小晶同学 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时间的顺序
(min )
2
4
6 温度计的示数(C)
2
现象
有较多的冰,
有少量的冰,
冰完全消失,
全都是水
少量的水 较多的水 只有水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对于小手术的麻醉, 医生常用一种沸点为 13.1 C 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部位 “冻结”起来。

这是利用了液体氯乙烷在 __________ 需要 ______ 的原理。

三.实验和探究题:(第12题7分,第13题6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4分,共39 分)
13 •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活动课中,有以下三个场景: 场景一:A 组的其中一个同学随便选取了一支温度计,
在测量过程中同组的另一同学发现温
度计的液柱上升得很快, 差不多上升到玻璃管顶。

于是大喊:“快把温度计取出来,不然……。

但测量的同学还来不及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温度计却已经“砰”的一声胀破了。

场景二:B 组的其中一个同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同组的同学告诉他: “要小心点,不然会损坏温度计的。

”话音刚落,温度计的玻璃泡就损坏了。

场景三:C 组同学在读温度计的示数时,有的仰视来读,有的俯视来读,还有的将温度计从 液体中取出来读数, 结果他们测出的温度值都不相同。

他们感到奇怪: 同一杯水,温度为什
么会不一样了。

物质
-度
沸点
/C 沸点 /C 水银 —38.8
357 酒精
:
—117 78.5 水
100
__ 0,
4
=_
39
38 S J
37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熔点。

C
甲 C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的数据是 。

(2) _______________ 该物质是
请你结合自己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的体验,分析总结一下,应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14. ( 1)在图3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 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 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 雾状的“白汽”。

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_______ 现象, 雾状的“白汽”实际是

(2) 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 的玻璃片表面有 ________ 玻璃片的温度将 _____________ ;(选填 “升高”、“降低”或“不变”)
(3) 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
15.
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 4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


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 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
1min 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温度/C
・・|
•95 96
97
98
98
98
95
98
98
98
(1) 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 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 如图5 中A 、B 所示,则图中 ______ 是水沸腾 前的情况,图中 _____ 是水沸腾时的情 况;
(2)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 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________ 分钟 时的数据;
(3) 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此 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_______ C ,水在沸
腾过程中温度 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图3
图4
(4)在图6中以时间为横轴,以温
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
沸腾图像;
(5)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
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

为了缩短
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
四•问答题:(5分)
16. 家用电饭锅的设计是:当锅内的温度
达到103 C时,就会自动切断电源或者
转为保温状态。

如果我们用电饭锅煮粥
或煮汤(未干前),它会自动“跳闸”
吗?为什么?
图6
五.综合:(每题5分,共10分)
17.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

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 4 C,在沸水中的
示数为96C。

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9C,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 C。

(答案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18. 如图乙已知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n 15r 不准确,在实验中,杯中和密封瓶中的I
液体都是酒精。

请你帮忙判断一下哪支
温度计有毛病?为什么?
答: 1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