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的检测方法_甘良英

合集下载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胎球蛋白A水平与血管钙化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胎球蛋白A水平与血管钙化
多数学 者认 为血管钙 化与 骨骼 的矿化相 似 [] h n 1 。C e 8
部 、骨盆 x 片评价 其动 脉钙化 情况 ,发现 6 . %的 线 64 患者 存在 动脉 钙化 ,全 因死 亡率 和心 血管 死亡 率 随 动脉 钙化 评 分增 高而 增加 _ 。冠状 动 脉钙 化 ( A ) 7 ] C C 在6 5岁 以上年 龄人群 经 常可 以见到, 在 C D 期 的 但 K5
质 G a 蛋 白) l 的作 用 ,核心便 开始 钙化 … 见 图 1 。 ( )
痛 的 患者 。G o m n G等 证 实 ,与 一般人 群 相 o d a W
比, 心血 管钙化 在透析 患者 发生 的年龄 相对 较早 , 在 8 . %的年轻透 析 患者 (0 0岁) 75 2  ̄3 中存 在冠 状动 脉 钙化 , 且在 1 ~2 个 月 的时 间 内,冠状 动脉 钙化 并 8 4 积分 平均增 长近 2倍 L 。在 C D非透析 患 者 中的研 5 l K 究显 示 ,在开 始维 持性 透析 前很 多 患者 已有血 管钙
老 、糖 尿病及 尿毒 症 患者 [ ,与动 脉 粥样 硬化 斑 ・ 引
块形成 无关 ,缺 乏 炎症细 胞 和脂质 的沉积 ,钙 化呈
连 续线样 , 弥散 于整 个 富含 弹 性胶原 的 中膜 。 脉钙 动
化 可导 致血 管僵 硬 、顺应 性 下 降,血 流动 力学 发生
变 化 E , 收缩 压 升 高 、脉 压增 大 ,脉 搏波 速 度 增 ] 加 E] K 特 别是 中老年 C D 患者血 管钙化 可见 于 1 。C D 4 K 各级 动脉 的 内膜 及 中膜 ,中膜钙 化在 年轻 的 C D 患 K
者 中更突 出 [ ] 1。 5 C D患者 血 管钙 化 的确 切机 制 目前 尚未完 全清 K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的检测方法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的检测方法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 管钙化 的检测 方法
甘 良英 王 梅 文献标 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9 . 62 5
慢 性 肾脏病 (h o i in y d s a e C D 患 c r n c k d e i e s , K ) 者 血 管钙 化 的发 生 率 随 肾功 能 的 进 展而 逐 渐 增 高 。
评 分 ≥ 1 0分者 ,侧 位腹 平 片检 测 的腹主 动脉 钙化 0
改善全 球 预后 ”K d e i e s :I p o i g G o (i n y D s a e m r v n l —
b lO to e ,DG ) a u c m s K I O 关于 C D 物 质及 骨代 谢 紊 乱 K矿
透 析 患者 中,冠状 动 脉钙 化 与不 良预 后相 关 。研 究 显示 :心 血管 钙化 及其 进 展是 C D患者 心血 管 事件 K 和 全 因死 亡 的独立 预测 因素 。在 2 0 年 “ 09 肾脏 病 :
Blai e l s 等 的研 究 中,E 究 发现 ,估 算 肾 小球 滤 过率 ( s a e e tm t d i g o e u a i t a in r t , G R 的下 降是 冠状 lm r l r f l r t o a e e F ) 动脉 钙 化进 展速 度 的主 要 决 定 因素 。C D 4期 患者 K
度 和 特 异度 E 。结果 发现 ,x线平 片 检测 动 脉钙 化 s ] 的特 异度 为 1 0 ,灵 敏度 受检 测 血管 和钙 化程 度 的 0%
影 响 。检 测 腹 主动 脉 钙 化 的 灵敏 度 优 于髂 股 动 脉 , 对 于 中 、重度 腹 主 动 脉钙 化 的灵敏 度 达 1 0 ,髂 0% 股 动 脉 达 7 . %。 44 x线 平 片 方 法 可 以对 血 管 钙 化 进 行 半 定 量 评 价 。 例 如 , 可 以根 据 钙 化 的 范 围进 行 评 分 。 有 研 究 对 13 2 例血 液 透析 患者 盆 腔和 双手 x 线检 测双 髂 、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血管钙化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血管钙化

主里鱼壅塑丝!Q!兰生!旦箜!!鲞笙!塑堡垒堕!旦!型幽£堕螋兰Q!兰!塑!!!!!№:!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血管钙化生杰综述赵久阳审校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h doi:10.3969/j.i ss n.1671-4091.2012.01.013心血管事件是终末期肾病(end s t age r enaldi s eas e,E SR D)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由心血管事件造成的死亡占总死亡原冈的50%以上,而心血管钙化是导致ES R D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和猝死的重要原因。

慢性肾脏病(c hr oni c ki dney di se as e,C K D)患者比一般人群更易发生心血管钙化。

心血管钙化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频发,甚至发生严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致死性心血管事件…1。

2009年“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K i dne YD i s ea s I m pr o vi ng G l o bal O ut c om es K D I G o)关于C K D矿物质及骨代谢紊舌L(C K O-m i ner al and bon e di sor de r,C K D—M B D)诊断、评价、预防和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中指出:有血管钙化/瓣膜钙化C K D3、4、5期患者具有最高的心血管风险,要根据患者有无血管钙化指导C K D-M B D的治疗…因此,明确C K D患者有无心血管钙化及其进展,早期诊断、尽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对于减少心血管事件、改善C K D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血管钙化又称营养障碍性钙化(dySt r ophi Cc al c i f i c a t i on)或尿毒症性小动脉钙化,它是钙磷在病变或损伤组织(动脉)从头开始的沉积。

它是骨形成的另一种形式,是异位的骨形成。

增加骨形成的因素促进血管钙化,促进骨吸收的因素防止甚至逆转血管钙化。

甲状旁腺激素(Parat hyr o i dhor m one,PTH)有吸收血管壁骨质的作用,维生素D水平过高抑制PTH释放,加重血管钙化和软组织钙化。

慢性肾脏病中血管钙化的早期诊治进展

慢性肾脏病中血管钙化的早期诊治进展

1 . F e t u i n — A:是 一种肝细胞来源 的血清蛋 白,分 子量为 6 0 k D a , 在血清中浓度可达 0 . 5 ~1 . 0 g m,与急 性重症感染呈负相关。研 究发现给予 F e t u i n - A ’ 小鼠 高钙磷饮食会 自发形成广泛的心肌、肾脏、肺 、舌和 皮肤 的异位钙 化[ ] 。K e t t e l e r等 H 的研 究显示血清
南推荐,C K D 3 ~5期患者使用腹部侧位 x线片检测 是否存在血管钙化 ,使用超 声心动图检 测是否存在瓣 膜钙化, 作为替代以 C T为基础的成像检查的合理选择。 三、血管钙化的生物学标志物 影像学检查能发现 已 形 成钙化的血管组织,那么 有没有生物学标 志物可以辅助诊断血管钙化?越来越 多的证据表明,血管钙化 的过程受多种 因素调控 ,其 启动和 ( 或) 进展 与抗钙化因子的丢失、血管平滑肌 向骨软骨原性细胞分化、 循环成核复合体/ 旁分泌因子 、 凋亡、异常钙磷平衡 、基质降解等有关[ 】 引 。参与血管 钙 化过程的多种 因子也成为近年来 C K D 相关血管钙 化 的研 究热 点,研 究较 多的包 括骨形 态发 生蛋 白 2 ( B MP 2 )、核心结合因子 0 【 1( C b f a 1 )、磷 、甲状旁 腺素 ( P T H) 和V i t D等,而参与抑制血管钙化的因子 有焦磷酸、基质 G l a蛋 白 ( MG P )、骨桥蛋白和 骨保
O 1 3年 9 月 第 7卷 第 l 7期
Ch i n JCl i

专 家 笔 谈 ・
慢 性 肾脏病 中血管钙化 的早期诊治进 展
沈碉 严 玉澄
心血管疾病 ( C V D)是慢性肾脏病 ( C K D)患者 最主要的致病及致死原 因,终末期肾脏病 ( E S R D) 患 者C V D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l J 。 研 究显示血管 钙化与 C K D 患者 的缺血性心脏病 、 心血管死亡和全 因 死亡 密切相关[ 2 _ 4 】 。心血管钙 化是 C K D 患者矿物质和 骨代 谢 紊 乱 ( C KD MB D)的一部分 ,是 慢性 肾衰 竭患 者常见的合并症。早期预 防和治疗血管钙 化对于改善 C K D患者 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管钙化的流行病学 早在 1 9 5 9 年,当含钙 的磷结合剂尚未普及时,尸 体解剖 已证实在患有尿毒症的继发性 甲状旁腺亢进患 者中有 5 6 %发 生了心血管钙化【 5 ] 。随后在 1 9 7 7 年 ,有 研 究发现 4 4 %的未行血液透析 的尿毒症患者 出现了包 括心、肺 、肾在 内广泛的软组织钙化,透析患者 中软 组织钙化达 7 9 %f 6 ] 。而 Mi l l i n e r 等【 在1 2 0 例平均年龄

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疾病(Cardial Vessel Disease,CVD)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且CVD又是CKD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血管钙化是CV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现代医学一体化治疗CKD 并CVD多从控制血压、血糖,调整血脂,纠正贫血、甲状旁腺功能紊乱、酸中毒及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治疗入手,但针对CKD血管钙化尚无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案,而中医药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已逐渐显现其独特优势,因此寻求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在防治CKD病人血管钙化研究中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中西医有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心血管疾病(Cardial Vessel Disease,CVD)发生率高于同龄一般人群5~8倍,CKD并发CVD病死率高,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死于CVD比例占43.6%[1]。

据报道透析患者存在明显的冠状动脉疾病40%~70%,提示CKD患者比一般人群更易发生血管钙化[2]。

既往普遍认为血管钙化是单纯的由血浆钙磷过饱和被动沉积过程。

近年研究发现CKD血管钙化的发生与骨代谢异常及多种因素参与调控密切相关,包括异位骨形成、钙磷代谢紊乱诱导血管固有细胞凋亡形成钙化核、血管钙化抑制物表达缺失、血管基质重塑[3]。

CKD血管钙化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明确,为临床更好的防治血管钙化发生提供了依据。

笔者现就CKD血管钙化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CKD血管钙化的西医发病机制血管钙化在CKD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表现为内膜钙化和中膜钙化[4]。

研究证明CKD的血管钙化被认为是独立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中膜钙化[5]。

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CKD血管钙化的机制主要为血管平滑肌细胞(SMC)病变、促进因素与抑制因素失衡两个方面。

1.1 血管平滑肌细胞(SMC)病变SMC参与血管钙化的病变包括SMC凋亡和SMC表型改变。

血管钙化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血管钙化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血管钙化: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脏病患者最常见的死因,其原因与过度的血管钙化密切相关,尤其是冠状动脉钙化。

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高达90%,甚至可以在发生在非常年轻的透析患者中……血管钙化是指钙盐沉积在动脉壁组织的一种病理改变,包括血管内膜钙化与中膜钙化两种类型。

内膜钙化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会导致血管斑块形成、管腔狭窄、斑块破坏,最终发展为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

中膜钙化会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心脏肥大。

如何评估那么如何评估血管钙化呢?对于CKD 3-5D期患者可采用侧位腹部X线片检测是否存在腹主动脉钙化,并使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是否存在心脏瓣膜钙化,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电子束CT及多层螺旋CT评估心血管钙化情况;建议每6-12个月行1次心血管钙化评估。

如何预防血管钙化重在预防,钙化一旦形成难以逆转。

首先需评估及防治危险因素,一般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贫血、营养不良、肥胖、吸烟等;慢性肾脏病相关的危险因素:高磷血症、高钙血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平时控制危险因素,维持钙磷在正常水平。

CKD3-5期的患者血磷控制在0.87-1.45mmol/L,透析患者控制在1.13-1.78mmol/L。

血磷的控制主要包括控制饮食磷的摄入、强化透析及磷结合剂的使用。

血磷的主要来源仍是饮食摄入,对血透患者最合适的食物是:1、无机磷含量最低;2、磷/蛋白质比值较低;3、蛋白质充足;4、最好用煮的烹饪方式。

在治疗高磷血症过程中,一旦发生高钙血症,及时停用含钙的磷结合剂,改为不含钙的磷结合剂。

积极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使用选择性维生素D 受体激动剂帕立骨化醇或者拟钙剂西那卡塞,若药物治疗无效,及早进行甲状旁腺切除术。

X线钙化评分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中的应用

X线钙化评分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中的应用

( 1 ) C K D G 1 期 :e G F R≥ 9 0 m l / ( m i n・ 1 . 7 3 m )。 ( 2) C K D G 2期 :6 0 m l / ( m i n・ 1 . 7 3 m )≤ e G F R< 8 9 m l /
( mi n・1 . 7 3 m )。
d o i : 1 0 . 3 9 6 9 Q. i s s n . 1 6 7 4 — 9 3 0 8 . 2 0 1 7 1 1 . 0 4 3
A ppl i ca t i on o f X. r ay Va s c ul a r Ca l c i ica f t i o n S c or e i n Va s c ul a r Ca l c i i f c a t i o n i n Pa t i e nt s W i t h Chr o ni c Ki dne y Di s e a s e
中国继续 医学教育 第9 卷 第1 ’ 期
S 5
X 线钙化评分在慢性 肾脏病 患者 血管钙化 中的应 用
孙 阳 李吉玲 声永新
病 患者 的临 床资 料进 行 回顾 性பைடு நூலகம்分析 ,5 6 7 例 患者 中,男 性 3 0 7 例,
【 摘要 】 目的 评价 x 线钙 化评 分在慢 性 肾脏病 患者 血 管钙化 中的应
( 4) C K D G 3 b期 :3 0m l / ( mi n・ 1 . 7 3 m 。 )≤ e G F R< 4 4m l /
( mi n・1 . 7 3 m )。
r e t r o s pe c t i v e s t u di e d. The CKD s t a g e wa s d i a g no s e d by bi o c he mi c a l ma r k e r s .t h e a bd omi n a l a o r t a c a l c i ic f a t i o n wa s di a gn o s e d by X— r a y

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机制研究进展及中医药研究概况

慢性肾脏病血管钙化机制研究进展及中医药研究概况
1 CKD 患者 VC 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近年来,对于 CKD 患者 VC 的发病机制研究不断涌现,主 要体现在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 由收缩表型向成骨样细胞表型的转换和 VSMC 细胞外基质的 矿化; VSMC 凋亡的诱导; 钙化抑制因子与钙化促进因子的失 衡; 破骨样细胞向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分化的抑制; 炎症和氧化 应激。
* 本课题为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 No. 81273747) ①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 北京 100700) ②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肾病内分泌科 ( 北京 100102) ③ 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 北京 100029)
△ 通讯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 年 4 月第 16 卷第 4 期 CJITWN,April 2015,Vol. 16,No. 4
1. 1 VSMC 由 收 缩 表 型 向 成 骨 样 细 胞 表 型 的 转 换 和 VSMC 细胞外基质的矿化 目前业内普遍认为,VC 是一个由 能够分化、获得成骨样细胞表型并合成矿化调节蛋白( 如骨钙 蛋白、骨桥蛋白等) 的细胞所介导的主动调节过程。这一过程 也被认为是 CKD 后期 VSMC 为适应体内矿物质代谢紊乱的环 境所作出的自我保护或适应性改变[4]。其特征为钙化囊泡的 形成,钙化 抑 制 因 子 表 达 的 下 降,钙 化 趋 向 基 因 的 修 饰。当 VSMC 暴露于相当于临床高磷血症的高无机磷水平时( 磷浓度 > 2. 4 mmol / L) ,环绕 VSMC 的细胞外基质钙化被诱导出来[4]。 VC 与骨钙化有相似的特征,都包含了基质囊泡和羟磷灰石结 晶[5]。矿物 质 代 谢 异 常 伴 随 的 高 磷 或 高 钙 水 平 直 接 导 致 VSMC 细胞表型的转变,使其由收缩表型向成骨样细胞表型转 换。在体外实验中,当 VSMC 暴露于高磷浓度时,编码矿化基 质和骨形成的蛋白如骨钙素( osteocalcin) 、核心结合因子亚基 1α( core - binding factor subunit 1α,CBFA1α) / 人类相关转录因 子 2( runt -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2,Runx2) 的信使 RNAs 基 因转录上调,同时平滑肌的转录因子下调[6,7]。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改变也发生在人和动物的钙化模型中。例如,Moe 等[8]发 现在透析患者的腹壁下动脉中膜层和内膜层都表达 CBFA1α / RUNX2 基因和骨桥蛋白( osteopontin) 。Giachelli 等[4]认为,由 于 VSMC 矿化调节分子表达的增加,VSMC 细胞表型的转化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的检测方法甘良英 王 梅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作者单位:100044 北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血管钙化的发生率随肾功能的进展而逐渐增高。

前瞻性研究发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下降是冠状动脉钙化进展速度的主要决定因素。

CKD 4期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约40%~46%,新透析人群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增高至近60%,而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增至70%~83%[1-3]。

在透析患者中,冠状动脉钙化与不良预后相关。

研究显示:心血管钙化及其进展是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在2009年“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关于CKD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CKD-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诊断、评价、预防和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中指出:有血管钙化/瓣膜钙化的CKD 3~5期透析患者具有最高的心血管风险,要根据患者有无血管钙化指导CKD-MBD的治疗[4]。

因此,明确CKD患者有无血管钙化及其进展十分重要。

心血管钙化主要指动脉和心脏瓣膜的钙化。

检测的最敏感且能定量的手段是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为基础的方法。

1 CT电子束CT (electron beam CT,EBCT)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是血管钙化检测的金标准,用于冠状动脉及其他动脉钙化的检测。

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MSCT表现出了更多的优势,最薄层厚已到0.5 mm(EBCT最薄层厚3mm),它的空间分辨率更高,即图像的清晰度更好,已远远超越了EBCT。

目前临床上更多采用MSCT进行血管钙化的检测。

采用CT的方法可以对血管钙化进行定量检测。

目前最常用的是Agatston钙化评分方法[5],即根据钙化病变的数目、面积和峰值(亨斯菲尔德单位)经计算机计算得出。

亦可根据钙化的范围和程度进行半定量[6]。

研究显示钙化评分>200分者较<200分者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

但CT检测价格昂贵、射线剂量较大、普及性不够高等,限制了CT在血管钙化检测的广泛使用。

2 X线平片对于CT为基础的影像学检测心血管钙化与其他方法的比较研究显示:侧位腹部X线片检查腹主动脉钙化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有很好的相关性。

在Bellasi等[7]的研究中,EBCT检测的冠状动脉钙化评分≥100分者,侧位腹平片检测的腹主动脉钙化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67%和91%。

我们分别采用MSCT和X线平片方法检测了部分血液透析患者的腹主动脉和髂股动脉钙化情况,以MSCT为金标准,评价X线平片检测血管钙化的灵敏度和特异度[8]。

结果发现,X线平片检测动脉钙化的特异度为100%,灵敏度受检测血管和钙化程度的影响。

检测腹主动脉钙化的灵敏度优于髂股动脉,对于中、重度腹主动脉钙化的灵敏度达100%,髂股动脉达74.4%。

X线平片方法可以对血管钙化进行半定量评价。

例如,可以根据钙化的范围进行评分。

有研究对123例血液透析患者盆腔和双手X线检测双髂、双股、双指和双桡动脉血管钙化情况,根据血管钙化累及的动脉数量和范围评分为0~8分。

结果表明,75%的患者有血管钙化,一半患者钙化评分≥3分,且≥3分者死亡率较其他患者高5倍,校正混杂因素后,血管钙化的评分仍然是死亡率的预测因子[9]。

在Framingham研究中,侧位腹平片对主动脉钙化进行半定量评分对一般人群的预后亦有预测意义[10]。

另外,X线平片钙化检测结果可提供一些钙化部位的信息,即内膜的斑片样钙化还是动脉中层的线样或铁轨样钙化。

London等[11]对202名血液透析患者的研究发现,中层和内膜钙化均是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其RR值分别是15.7和4.85。

当然,这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证据说明CKD患者的动脉中层钙化有独立于内膜钙化的临床意义。

X线平片检测血管钙化的优势在于方法简便、价格低廉,但不宜用于检测早期的血管钙化。

3 超声心动心脏瓣膜钙化在透析患者中的发生率约是一般人群的4~5倍,约45%的患者存在瓣膜钙化[12]。

晚期的心脏瓣膜钙化会导致瓣膜功能异常,进而出现心力衰竭,且增加心内膜炎风险。

研究发现,在瓣膜的钙化区域有炎症细胞、脂蛋白和骨形成蛋白,提示与血管钙化相似的过程[13]。

临床研究[14]和尸检研究[15]发现,CKD患者的二尖瓣钙化与冠状动脉钙化相关,是冠状动脉钙化评分的预测因子。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钙化在CKD 5期患者[16]及一般人群[17]均与不良预后相关。

4 血管超声血管超声主要用于浅表动脉如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及钙化的检测。

这种检测方法普及,检测费用低,且无放射线。

可定性和半定量评价血管钙化,但检测的准确性受检测人员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在一项对11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研究中,血管超声检测颈总动脉钙化,X线平片检测腹主动脉和股-胫动脉钙化,联合评分后,发现血管钙化和钙化范围与全因和心血管死亡率强相关[18]。

比较血管超声与其他方法检测血管钙化的研究较少,血管超声检测血管钙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还有待明确。

5 脉搏波速度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是一种简单、准确、可重复测定动脉僵硬度的方法。

包括反映大弹性动脉的颈-股动脉PWV及反映中等肌性动脉的颈-桡动脉PWV。

血管钙化可导致PWV升高。

Temmar 等[19]的研究发现,在CKD患者,主动脉钙化评分是高PWV的独立影响因素。

我们的研究显示年龄和脉压是颈-股动脉PWV的独立影响因素;而透析时程、钙磷乘积、全段甲状旁腺素、低密度脂蛋白和平均动脉压是颈-桡动脉PWV的独立危险因素[20]。

需要注意的是:除血管钙化外,其他各种影响动脉僵硬度的因素如动脉粥样硬化等亦会导致PWV增加,因此,PWV仅能间接的评价血管钙化。

目前,对血管钙化的检测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知道,动脉中层钙化更多的发生于CKD患者,且发生机制不同于内膜钙化。

目前认为,内膜钙化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是密不可分的,而动脉中层钙化更多的与CKD特异的危险因素相关。

在普通人群,内膜钙化常与心肌梗死、症状性心绞痛及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相关。

而中层钙化会导致动脉僵硬、脉压升高及PWV增加,进而导致左心室肥大,逐渐进展出现左心功能异常及左心衰竭。

因此,在一般人群,心血管事件中心肌梗死所占比例超过50%,而CKD人群中,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绝对值更高,但心肌梗死发生率不足20%[21]。

可见,不同的钙化类型,由于有不同的病生理机制,发生的心血管事件不同。

另外,受心脏搏动的影响,冠状动脉钙化较其他动脉更难检测。

目前对各种检测血管钙化方法的评价都是以冠状动脉钙化评分为标准的。

CKD患者中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生是否与体内其他中等肌性动脉钙化一致,是否能以CT为基础的其他动脉钙化检测为标准评价各种血管钙化检测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总之,血管钙化对CK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具有独立的预测意义。

鉴于CKD患者冠状动脉钙化和其他部位的钙化比一般人群发生率高、程度重、进展快,侧位腹部X线片检查腹主动脉,超声心动图检测瓣膜钙化等方法更方便、可得,2009年KDIGO指南建议可以使用这些方法作为替代CT为基础的成像检查的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1] Sigrist M, Bungay P, Taal MW, et al. Vascular calcific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6,21:707-714.[2] Block GA. Prevalence and clinical consequences of el-evated CaxP product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 ClinNephrol, 2000,54:318-324.[3] Raggi P, Boulay A, Chasan-Taber S,et al. Cardiac calcifi-cation in adult hemodialysis patients. A link betweenend-stage renal disea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J Am Coll Cardiol, 2002,39:695-701.[4] Chapter 3.3: Diagnosis of CKD-MBD: Vascular calcification[J]. Kidney Int, 2009,76:S22-49.[5] Agatston AS, Janowitz WR, Hildner FJ,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using ultrafast computedtomography[J]. J Am Coll Cardiol, 1990,15:827-832.[6] Lockhart ME, Robbin ML, McNamara MM, et al. Associationof pelvic arterial calcification with arteriovenous thighgraft failure in haemodialysis patients[J]. Nephrol DialTransplant, 2004,19:2564-2569.[7] Bellasi A, Ferramosca E, Muntner P, et al. Correlation ofsimple imaging tests and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measuredby computed tomography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 Kid-ney Int, 2006,70:1623-1628.(下转第271页)低;③消毒剂残留;④透析膜破裂,引起较多的透析液进入血液;⑤透析液用水中氯胺、硝酸盐、铜离子等含量过多等。

一旦发生溶血伴高钾血症者,应停止透析,寻找原因,并给予吸氧、输血、及时处理高钾血症;对于那些存在于透析管道及透析器中、已被溶解破坏的血液应丢弃,同时在排除诱因和患者病情稍微稳定后,应尽快重新开始透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