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景阳冈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第6课景阳冈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第6课景阳冈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和句式,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课文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式,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3.例题三:请简要分析武松在景阳冈上喝酒的原因。
答案:武松在景阳冈上喝酒的原因是为了消除疲劳、驱寒取暖,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4.例题四:请简要概括武松在醉酒后所表现出的行为特点。
答案:武松在醉酒后所表现出的行为特点为:狂放不羁、胆大妄为、粗犷豪迈、不畏强暴。
5.例题五:请简要分析武松在醉酒后能够战胜老虎的原因。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1.生字词的学习: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本节课的生字词学习将在此基础上进行,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词汇量。
2.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对本节课所学的《景阳冈》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一些文学作品的人物分析,对本节课所学的武松的性格特点有一定的认知,能够更好地分析人物性格。
4.语言的生动形象的体会: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一些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对本节课所学的文章语言的生动形象有一定的理解,能够更好地体会文章语言的魅力。
5.复述故事的能力: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一些故事复述的方法,对本节课所学的复述故事的能力有一定的掌握,能够更好地进行故事复述。
核心素养目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6.景阳冈 第二课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6.景阳冈 第二课时

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就石头边寻了毡
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手脚疏麻,
这段话又是怎样描写打虎后的武松的?
筋疲力尽
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有勇有谋、精细、 稳重、思虑周全
大胆想象
大胆想象武松下冈时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说说 武松怎样“一步步挨下冈来”的?
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是这样评价武松的:
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 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 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他兼具了梁山其他好汉的许多优点。
金圣叹评价武松的同时,也让我们对其他英雄人物有 所了解。
水浒一百零八将,个个性格鲜明,丰满而真实。 走进这本书,你才能全面地认识这些英雄人物, 才能品悟到小说语言的精妙,才能感受到经典 的魅力。请同学们课后读读《水浒传》,与英 雄好汉们交朋友吧!
揪、按、踢、提、打
勇武过人
梳理武松打虎的过程,可以用上课文中有特色的语言, 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详细地讲述武 松打虎的故事。
(1)小组内合作,按照故事顺序,每人复述一小部分, 完成“武松打虎”部分的复述。
(2)全班展示交流。 (3)展开自评和互评。
播放视频
研读交流,感悟人物形象
豪爽、勇武、勇猛、勇敢、机智、神勇、机 敏、机灵、威风、威武……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
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
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6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6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6 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景阳冈》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通过描绘武松勇敢、机智、坚毅的性格特点,表现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精神。

本文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本课时为第二课时,主要教学内容为课文的第二部分,即武松打虎的过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古代文学作品也有了一定的接触。

但本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文学作品有所不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对于《水浒传》这一古典名著的了解有限,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武松打虎的过程;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典文学,弘扬民族精神的情感;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坚毅的性格特点。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武松打虎的过程;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坚毅的性格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表演等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案例分析法:以武松打虎的故事为例,分析武松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2.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相关资料:收集《水浒传》的相关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6.景阳冈》(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6.景阳冈》(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6.景阳冈》(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能够理解《景阳冈》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掌握相关的词语运用;
3.能够通过阅读理解、口头表达等方式,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景阳冈》课文的故事情节;
2.理解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能用语言描述。

2.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如“碧翠”、“羁绊”等;
2.分析主要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思考,表达个人见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5分钟)
介绍《景阳冈》这个故事背景,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好奇心。

2. 学习与讨论(40分钟)
1.朗读课文《景阳冈》,让学生跟读;
2.解释生词和难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互动讨论,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思考,探讨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3. 分组活动(30分钟)
分成小组,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深入理解文中人物形象,
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总结(15分钟)
回顾课文重点,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感悟课文背后的哲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对《景阳冈》的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挖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景阳冈》第二课时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景阳冈》第二课时

松道:“就有五六碗多时,你尽数筛将来。”酒家道: “你这条长汉,倘或醉倒了时,怎扶的你住?”武松 答道:“要你扶的不算好汉。”酒家再筛了六碗酒与 武松吃了。绰了梢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 醉。”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三碗不过冈’!” 手提梢棒便走。
酒家赶出来叫道:“客官那里去?”武松立住了, 问道:“叫我做甚么?我又不少你酒钱,唤我怎地?” 酒家叫道:“我是好意。你且回来我家看官司榜文。” 武松道:“甚么榜文?”酒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
浑身是胆、勇敢无畏
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 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 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就石头边 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 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 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就石头边 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那酒店里主人摇着头,自进店里去了。这武松 提了梢棒,大着步自过景阳冈来。约行了四五里路, 来到冈子下,见一大树,刮去了皮,一片白,上写 两行字。武松也颇识几字,抬头看时,上面写道: “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 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武 松看了,笑道:“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 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横拖着梢棒, 便上冈子来。那时已有申牌时分。这轮红日,厌厌 地相傍下山。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子来。走
①“端的好酒!主人家,我吃一碗,还你一碗钱, 只顾筛来。” ②“休得胡说!便是你使蒙汗药在里面,我也有鼻 子。” ③“主人家,你且来看我银子,还你酒肉钱勾么?” ④“不要你贴钱,只将酒来筛。 ⑤“要你扶的不算好汉。”
①“端的好酒!主人家,我吃一碗,还你一碗钱, 只顾筛来。” ②“休得胡说!便是你使蒙汗药在里面,我也有鼻 子。” ③“主人家,你且来看我银子,还你酒肉钱勾么?” ④“不要你贴钱,只将酒来筛。” ⑤“要你扶的不算好汉。”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6《景阳冈》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6《景阳冈》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6《景阳冈》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和把握《景阳冈》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景阳冈》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掌握关键词汇的意思。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复杂的情感描述,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列出本课内容的关键词,让学生猜测故事主题。

2.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关键词猜测《景阳冈》的故事内容。

第二步:教学主体(30分钟)1.听教师朗读故事,学生听课文,注意情感色彩。

2.分段解读文中关键词汇和句子,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进行互动问答,确保学生理解并能表达自己的理解。

4.练习朗读课文,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第三步:拓展延伸(15分钟)1.分组小组合作,让学生表演《景阳冈》的片段。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谈谈对故事中文化差异的看法和感受。

第四步: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故事主题和情感表达,强调关键词。

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分享体会和收获。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对《景阳冈》故事内容的理解。

2.写一篇读后感,描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准备下节课分享,讲述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看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景阳冈》故事的理解和讨论,使学生不仅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引导,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力量。

《景阳冈》(第二课时) 图文


书信在这,让小僧投奔智清长老讨个差事做。”于是,僧人 带他去见智清长老。智清长老看完信,先让弟子带鲁智深去 僧堂休息。一个僧人说:“弟子一直在想,酸枣门外那片菜 园,经常被一些人骚扰偷窃,那里虽然有个老和尚看守却管 不了事。鲁智深年轻力壮,不如叫他去那里看管。”智清长 老觉得有道理,于是派鲁智深去管理那片菜园子。第二天, 鲁智深告别长老,背上包裹,挎了戒刀,提了禅杖,随同两 个和尚来到酸枣门外的菜园。
武松看了,笑道∶“这是店家的诡计,吓唬那些胆小 的人到他家里去歇。我怕什么!”
如何理解武松的“笑”和“我怕什么”?
“笑”说明武松看到树上的字,仍然不相信景阳 冈上有虎,还认为是店家的诡计,真是固执己见。 “我怕什么”表现了武松的无所畏惧,胆量过人。
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 汉,不能回去。”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 看看怎么样。”
老虎进攻的方式有三招:“一扑”“一掀”“一剪”。
这些动作生动地表现出老虎的凶猛残暴、让人生畏,这样
更加衬托出武松打虎的无所畏惧、英勇机智。
这一段中对武松的动作描写以“闪”为主,这对武 松的性格是不是有所减弱?换成“躲”字好不好?
一个接一个的“闪”,并非表现武松的懦弱胆小。因 为面对老虎的强悍攻击,武松唯一的对策就是沉着冷静地 “闪”。多个“闪”字,好像轻描淡写,实际上显示了作者 捕捉人物动作、表现人物形象的独到之处。武松在毫无准备 的情况下,突遇老虎的袭击,“闪”是本能的反应,又是防 御的手段,生动表现了武松的机警敏捷。
武松打虎场面中的动词运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武松闪过猛虎的进攻后,由防御转为进攻。“揪、 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把 武松打虎的场面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地凸显了武松 打虎的英雄气概,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勇武过人的高 大形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景阳冈》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景阳冈》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景阳冈》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的故事,通过描绘武松在景阳冈上的英勇事迹,表现了他的勇敢和机智。

课文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富有悬念,充满了趣味性。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古典名著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水浒传》这部作品,部分学生可能阅读较少,对于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英雄人物有一定的崇拜心理,可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英雄人物,培养他们的正义感和勇敢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英勇无畏”、“机智勇敢”等词语描述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激发学生崇拜英雄人物的激情,培养他们的正义感和勇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英雄人物,培养他们的正义感和勇敢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2.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水浒传》的封面和简介,引导学生回顾对《水浒传》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景阳冈》第二课时课件


感悟收获
我们也要学习武松那敢于斗争。 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遇 到“拦路虎”,不退缩,不放弃,成 为现实生活中的“打虎英雄”!
看图复述Βιβλιοθήκη 拓展延伸倒拔垂杨柳大相国寺菜园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游手 好闲的泼皮,平日里常来偷菜,听说新 来个和尚,商量着要闹他一番,给鲁智 深来个下马威。哪知鲁智深一身好武艺 ,这伙泼皮根本不是他的对手。鲁智深 只三拳两脚就把为首的两个踢进了粪坑 ,其他的吓得纷纷求饶。
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自尊心强、要面子 倔强、无所畏惧
考考自己
按课文内容排列顺序,标上序号。 ( 2)武松连喝了十八碗。 ( 6)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 1)武松来到酒店吃酒。 (4 )武松遇到老虎。 (3 )武松不听劝告执意上了冈。 ( 5)大虫“三扑”,武松“三闪”。 (7 )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
品读课文
三 次 心 理 活 动
1
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
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 ,不能回去。”
2
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 去,看怎地!”
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3
武松自言自语道:“哪得甚么大虫!人自
怕了,不敢上山。”
6.景阳冈
喝酒→(上冈)→(打虎)→( 下冈)
豪迈气概 勇猛无畏
品读课文
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哨棒倚了 语言描写 ,叫道:“主人家,快把酒来吃。”
动作描写 “这酒好生有气力!” “好酒!”
豪爽
品读课文
语言描写,表现了 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 ,为下文他勇猛打虎的 行为作了铺垫。
品读课文

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6 景阳冈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6 景阳冈》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语。

2.难点:课文的情感表达和背景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材:《景阳岗》第2课时,相关课件。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3.学具:学生用书、词卡、道具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课文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2.导入新词语,让学生猜测词义。

第二步:学习课文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解释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共同探讨难点问题。

第三步:情感认知1.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内心世界。

2.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体验情感变化。

第四步:语文拓展1.细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古诗词或文章。

2.创作扩展故事,或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课文内容。

第五步:艺术表演1.学习课文相关音乐曲目,进行歌曲演唱或乐器合奏。

2.小组创作表演,展示学生艺术表现和团队合作。

五、教学评价1.口头测评:随堂提问、讨论等形式。

2.书面测试:布置相关阅读、写作或欣赏题目。

六、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片段或古诗词。

2.体会课文情感,写一篇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七、教学反思1.教学方案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反应,是否符合预期目标。

2.教学手段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3.对教学评价和反馈进行总结和改进。

以上为《景阳岗》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希望本次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景阳冈
主题概括
本文通过讲述武松喝酒上冈, 英勇打死老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 敢于斗争,勇往直前 的精神。我们 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拦路虎”, 不退缩,不放弃,成为现实生活中 的“打虎英雄”!
6 景阳冈
拓展延伸
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作者还刻画 了许许多多人物,并且这些人物都有表现自 己特点的绰号,如及时雨宋江、豹子头林冲、 智多星吴用、浪里白条张顺、行者武松等。 请你选自己喜欢、熟悉的人物了解他的绰号, 感受施耐庵是如何既传神又真实地塑造人物 形象的。
6 景阳冈
课文最精彩的部分是武松打虎,可作者为什么 要用大量的笔墨写他喝酒、上冈的部分呢?
详细写这两个部分不仅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为写 他勇打猛虎做了很好的铺垫,而且表现了武松豪放、 倔强、多疑、爱面子的性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全 面更真实的武松,也进一步感受到名著的魅力。
6 景阳冈
课堂总结
全文叙事有头有尾,情节完整,引人入胜。 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抓住人物的语 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 特别是在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对表 现武松打虎时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起到了 很好的作用,使文章大大增色。
(课后第三题)
6 景阳冈
体会武松的个性特点:
默读“喝酒、上冈”这两部分,说说你 看到的武松是怎么样的?还是刚才的方 法,先找出文中的句子,再谈印象。
6 景阳冈
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 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武松听了,笑道:“我是清河县人氏,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 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你休说这话来吓我!便有大虫,我也不怕。” 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 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武松的动作表现出他的机智勇敢。
6 景阳冈
4.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5.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 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 只顾打。
武松的动作表现出他的顽强,无所畏惧。
6 景阳冈
英雄气势
武松见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梢棒,尽平生气力, 只一棒,从半空劈下来。 武松将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 住,一按按将下来。 武松把只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 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老虎抓人
—条在—梢地棒下武——在略松——手按见——里一了——,按,—闪,叫——和在声—青身—“—石望呵——边上呀——。一!—那扑”个,—从从大青—半虫石—空又上—里饥翻—又撺将—渴将下—,下来把来,—两。便—拿只武—爪松那 ——被扑前一得却————那来爪边那又———,一搭。山闪————惊在大冈在只———,地虫也一一——酒下见动边闪—都,掀。,。———做把他把闪—--冷腰不这在—-汗胯着大铁——出一,虫棒——了掀吼背也——。一后,似—说声。掀虎——时那将,尾—迟起倒大却—,来竖虫似—那起背。半—时来后 天武—快看里,松—,人起只只——武最个一一——躲松难霹剪——见雳,,。——躲大便,武——虫把在振松
6 景阳冈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景阳冈”这课的生字、 词语,初步感知了武松的特点,这节课让我们继 续走进文本,感知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
6 景阳冈
互动课堂
按照“喝酒—上冈—打虎—下冈”我们可以把课文 分成四个部分。
(1—2)武松进店喝酒,不听店家劝告,执意要 过景阳冈。 (3—4)武松上冈,见到庙门上有官司的榜文, 才知有虎,但怕回去被店家耻笑,决定继续上冈。 (5—6)武松赤手空拳与虎搏斗,终于打死了猛 虎。 (7)武松打死老虎以后,一步步挨下冈来。
6 景阳冈
你觉得写得最精彩的是哪部分?
我觉得写得最 精彩的部分是:武 松赤手空拳与猛虎 搏斗,终于打死了 老虎。
6 景阳冈
看!老 虎来了,我 们快去看看 武松是怎么 对付它的吧?
6 景阳冈
默读第5-6自然段: 1.用“ ”画出描写武松打虎的句子。 2.用“ .”点出描写武松打虎的动词。
6 景阳冈
这些武松打虎的句子以及动词,让我明白:武松 虽然有些慌张,但依旧机智勇敢。
6 景阳冈
拳打老虎
精读句子,细细体会武松的动作。
1.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 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2.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 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3.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 乱踢。
我体会到:武松的灵活、机智、勇敢。
6 景阳冈
老虎攻击人的动作,分别是什么? 武松对付的动作,又是什么?
6 景阳冈


剪 掀
闪 躲
6 景阳冈
老虎抓人就是扑、掀、剪,而武松 只用闪、躲就避开了猛虎的袭击,你觉 得作者在这里用的这些动词好在哪里?
6 景阳冈
“扑、掀、剪”形象地刻画了大虫袭击武 松时的动作,“闪”和“躲”准确刻画了 武松在遭到大虫的袭击时的反应。简洁的 动词,在这里既营造了紧张的气氛,又表 现了人物的机警敏捷。
6 景阳冈
从这些动词你能感受到武松的什么特点?
“抡”“劈”“揪”“按” “踢”“提”“打”等几个 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 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武松打虎 的英勇气势,淋漓尽致地刻 画了武松勇猛机智的高大形 象。
6 景阳观冈 察这几幅图,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 作,用自己的话详细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虎的。
6 景阳冈
棒打老虎
原来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 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
一尽簌不截————簌着兜平,————大兜生只地————虫气 拿将将————力回那。得————,原一来树——。连只来半————武枝一慌在————松 带棒了手—————见叶,,里—————大从劈正。————虫半脸打————打空在复——劈翻将枯———身将下树———回下来上————来来。,—-——-,。定把—-——双只睛那-—-——手听条看-—-抡得时梢——抡-—起一,棒-——-声梢一折—-——-响棒棒做—-———,劈两,
(课后第三题)
6 景阳冈
武松见了大虫,惊吓不已,忙从青石上翻身下来,闪 在青石边。大虫从半空里撺下来,向武松扑去,武松闪在 大虫背后。大虫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躲, 躲在一边。大虫又一剪,武松闪在一边。武松抡起梢棒劈 向大虫,不料却打在了树枝上,梢棒折成两截。大虫又扑 过来,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就势把大虫的顶花皮揪住, 把它按下地去,然后朝大虫的面门上眼睛里乱踢。大虫边 咆哮边扒身下的泥,扒了个土坑,武松把大虫按下坑里, 左手揪住大虫,空出右手,使劲打大虫。打了好多十拳, 大虫七窍流血,不再动弹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