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的茶艺步骤.doc

合集下载

茶艺新国标动作流程

茶艺新国标动作流程

茶艺新国标动作流程
一、行茶:注点,如人饮水,各有异趣
二、温壶:茶欲展香必先温壶,作为行茶前的暖身动作。

热水可在壶内停留片刻,同时可进行赏茶。

三、赏茶:从观赏茶叶的外形,进而期待茶汤,是引导客人走入茶人预构情境的必要流程。

四、温盅:壶水可直接温盅,应专注于每一环节的注水倾汤,当做指尖运气的练习。

五、温杯:夏天温盅的水可利用以暖杯,冬天则可分别预热。

待茶出汤前再将杯中之水倾出,有利聚香。

六、纳茶:球形或体积小的茶可直接经茶则入壶,膨松或条形茶则可借助茶匙,先往后松茶再推前。

若茶则太小,可把茶则当滑溜梯,边转动茶仓边溜茶。

唯茶则不应停靠在壶口,恐沾湿。

七、注汤:水应煮沸再依茶类需要而降温,烧水壶点注时可注意由低注点再直线拉高,待水满至壶约七八分时,再压低以断水,如书法的提笔与按笔,点注时指尖应自然运气。

初级茶艺师泡茶流程

初级茶艺师泡茶流程

初级茶艺师泡茶流程初级茶艺师泡茶流程如下:1. 温杯烫盏:清洁茶具、提高茶具温度。

右手轻揭盖,放好盖子,右手执壶(起、立、转、握、提),找到盖碗,三点钟方向注水(定点或环壁,此时心要沉,一半是可抬壶,离边缘快一厘米时,压下断水),放壶,收左手,转好壶收右手。

左手端公道杯,找到品茗杯,从左往右斟水,如果公道杯的水最后还有,可直接倒入废水盂。

右手拿茶夹,夹住左边第一个品茗杯,找到废水盂,转三次、倒水、停、沾茶巾,放回品茗杯,放下茶夹。

右手轻揭盖碗盖,放碗与托之间。

2. 赏茶:为了看自己泡的是什么茶,茶形如何。

左手起端茶荷,四指并拢放胸前。

右手抬腕,从内侧转出托茶荷底部。

从左往右回到胸前,自己看茶,知道自己泡的是什么茶。

3. 置茶:根据人数,喜好浓淡程度及盖碗(壶)的大小从茶罐中取出适量的茶叶放入。

也可用茶则盛放茶叶,供客人观赏与品鉴。

4. 洗茶:将水倒入盖碗中,水与茶接触的一瞬间,茶叶也仿佛苏醒了。

这是头泡茶,一般要迅速将茶汤倒出以防变涩。

(熟普需要洗两遍)。

5. 冲泡:不同的茶类冲泡技巧也不同。

发酵程度较轻的适宜从盖碗边缘缓缓倒入,老茶则可以定点冲泡。

冲泡的水量除乌龙茶要溢出壶口,壶嘴外,通常以七八分满为宜。

时间根据茶的不同属性进行闷泡。

6. 分茶:闷泡足够的时刻后,打开碗盖,用盖子轻轻拨动茶汤,抚玩茶汤的颜色、茶叶伸展后的美妙姿态。

把盖子斜盖碗上,留出一道误差,巨细足以出水,倒出茶汤至公道杯。

给客人分茶时应注意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且杯子倒至七分满即可。

满了一来烫客人手,二来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以上是初级茶艺师泡茶的基本流程,具体操作可能因个人习惯和所泡茶叶的种类而有所不同。

茶道全流程

茶道全流程

茶道全流程
饮茶,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习惯,但是正确的饮茶方式却不是人人都会,能够将茶道操作流程完整的呈现更是寥寥数个,茶道是我们先祖留下来的一笔精神财富,我们若能将其发扬光大,也是美事一件,十三道茶道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第二道:烫杯温壶
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洁具提温。

第三道:马龙入宫。

茶道全流程

茶道全流程

第六道春风拂面
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 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 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 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 的茶叶到口中。
第七道封壶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
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
第八道分杯
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 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茶道操作流程就是以上介绍的这样,希望通过
本文的介绍后,大家都能够了解其中的真谛, 每一个泡茶步骤都是有讲究,有含义的,虽然 我们日常饮茶不需要这样繁琐的步骤,但是在 接待来宾或是茶艺表演时都应该将其做到位。
第十三道品茗
现在终于可 以喝茶了, 呵呵,客人 用三指取品 茗杯,分三 口轻啜慢饮, 然后放下, 可以在谈话 交流期间继 续如此,显 示茶在交流 中的地位和 必不可少身 份。
茶道全流程
饮茶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习惯,但是正确的饮茶方式却不是 人人都会,能够将茶道操作流程完整的呈现美事一 件,十三道茶道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 第二道烫杯温壶 第三道马龙入宫 第四道洗茶 第五道冲泡 第六道春风拂面 第七道封壶 第九道玉液回壶 第八道分杯 第十道分壶 第十一道奉茶 第十二道闻香 第十三道品茗
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 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 荷,请来宾赏茶,然后 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 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 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 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 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第二道烫杯温壶
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 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 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 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 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 有朋友说这叫洁具提温。

茶道茶艺的几大步骤是什么

茶道茶艺的几大步骤是什么

茶道茶艺的几大步骤是什么茶道的步骤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茶艺茶道的步骤,一起来看看。

茶艺茶道的步骤1、备具候用:将所用的茶具准备就绪,按正确顺序摆放好,主要有:紫砂水平壶、公道杯、品茗杯、闻香杯等。

2、恭请上坐:请客人依次坐下。

3、焚香静气:焚点檀香,营造肃穆详和气氛4、活煮甘泉:泡茶以山水为上,用活火煮至初沸。

5、孔雀开屏:介绍冲泡的茶具。

6、叶嘉酬宾:叶嘉是茶叶的代称,这是请客人观赏茶叶,并向客人介绍此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特点。

7、孟臣沐淋:用沸水冲淋水平壶,提高壶温。

8、高山流水:即温杯洁具,用紫砂壶里的水烫洗品茗杯,动作舒缓起伏,保持水流不断。

9、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拨入紫砂壶内。

10、百丈飞瀑:用高长而细的水流使茶叶翻滚,达到温润和清洗茶叶的目的。

11、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壶口的泡沫。

12、玉液移壶:把紫砂壶中的初泡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提高温度。

13、分盛甘露: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汤均匀分到闻香杯中。

14、凤凰三点头:采用三起三落的手法向紫砂壶注水至满。

15、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壶体,洗净壶表,同时达到内外加温的目的。

16、内外养身:将闻香杯中的茶汤淋在紫砂壶表,养壶作用的同时可保持壶表的温度。

17、游山玩水:将紫砂壶在茶船边沿抹去壶底的水分,移至茶巾上吸干壶底。

18、自有公道:把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中均匀。

19、关公巡城: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巡回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至七分满。

20、韩信点兵:将最后的茶汤用点斟的手式均匀地分到闻香杯中。

21、若琛听泉:把品茗杯中的水倒入茶船。

22、乾坤倒转:将品茗杯倒扣到闻香杯上。

23、翻江倒海:将品茗杯及闻香杯倒置,使闻香杯中的茶汤倒入品茗杯中,放在茶托上。

24、敬奉香茗:双手拿起茶托,齐眉奉给客人,向客人行注目礼。

然后重复若琛听泉至敬奉香茗程序,最后一杯留给自己。

25、空谷幽兰:示意用左手旋转拿出闻香杯热闻茶香,双手搓闻杯底香。

26、三龙护鼎:示意用拇指和食指扶杯,中指托杯底拿品茗杯。

茶道表演流程解说

茶道表演流程解说

茶道表演流程解说品茶能养生,妙趣不可言。

其味其香,可以让人把心放在闲处。

中国茶的历史源远流长,茶的内涵博大精深,茶的艺术流光溢彩。

茶艺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斗茶,而其乌龙茶艺又号称“功夫茶”。

其铁观音茶艺在功夫茶艺当中又具有示范性的表演。

今天的铁观音茶艺共分十道程序。

第一道程序:列器备具茶器又称茶具。

在我国古代茶器就有24种之多。

《茶经》中记载“器者茶之父也”。

今天借助这道程序,我向在座的各位介绍一下冲泡茗茶铁观音所需要的所有器具。

茶床又称茶盘,承载壶具之用。

紫砂壶又称母壶,古称孟臣罐,在古代乃茶房四宝之一。

公道杯承载茶汤、均匀茶汤、储备茶汤之用。

公道取意茶汤无浓淡之分,茶桌上无高低贵践之别。

闻香杯,高杯为闻香杯,闻香之用。

矮杯为品茗杯,品茶之用。

这对杯我们又将其称为龙凤杯,取珠联璧合之意。

茶道具组合:茶夹,夹杯烫杯之用。

茶针,疏通紫砂壶嘴堵塞之用。

茶斗又称茶漏,置于紫砂壶口防止茶叶外漏之用。

茶拨又称茶匙,拨取茶叶之用。

茶则,则是规则的则,在古代茶则是度量茶叶之用。

这一套我们又将其称之为茶道具组合。

第二道程序:大彬沐淋即为温杯洁具的过程。

我们用滚烫的开水将所有茶具烫洗一遍。

一为洁具,二为提高茶具温度,使其达到泡茶的最佳状态。

大彬是我国铸壶的能工巧匠,他所铸之壶贵如黄金,被后人视为至宝,叹为观止,因此后人常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

第三道程序:观音入宫观音入宫即为投茶的过程。

茶乃神圣之物,它以高山秀水之势,以明月清风为伴,中山川之灵秀,集日月之精华。

因此我们常把茶比作是天赐的灵物,而把茶投入壶中的过程,我们又将其美称为观音入宫。

第四道程序:仪净承源悬壶高冲,向壶内注开水。

冲散并冲净茶叶表面的灰尘。

但愿为茶涤去的是茶梗、茶沫,可为各位拂去的是烦恼忧愁。

第五道程序:再注甘露即为二次注水,再次悬壶高冲,向壶内注开水,加盖后,再用开水浇淋壶的表面,使其内外温度一致,易于舒茶之香之味于妙不可言的茶之韵。

第六道程序:玉液离壶茶乃神圣之物,因此我们常把茶汤比作是玉液琼浆,而将紫砂壶中的茶汤注入公道杯中的过程,我们又将其美称为玉液离壶。

中国茶道的主要步骤如下

中国茶道的主要步骤如下

中国茶道的主要步骤如下中国茶道的主要步骤如下:一、准备工作茶道是一门注重细节的艺术,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器具,如茶壶、茶杯等。

同时,茶叶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根据不同茶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茶叶。

此外,还需准备干净的水源和适当的温度控制设备。

二、洗茶具洗茶具是为了去除茶具上的灰尘和异味,保证茶具的干净和清新。

首先,将茶壶和茶杯冲洗一遍,保证表面的清洁。

接着,将茶具放入热水中浸泡片刻,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最后,将茶具晾干备用。

三、烧水烧水的过程需要控制水的温度,不同茶叶对水温的要求各不相同。

通常,绿茶要用70-80℃的水冲泡,红茶和黑茶要用100℃的水冲泡。

烧水时可使用电热水壶或炉子,保持水温稳定。

四、取茶叶根据不同的茶叶种类,取茶叶的方法也略有不同。

通常,取适量茶叶放入茶壶中,一般以茶叶的三分之一为宜。

茶叶的取用要轻柔,避免损伤茶叶的外观和质地。

五、先冲茶先冲茶是为了唤醒茶叶,让茶叶逐渐展开,释放出香气。

在冲泡之前,将适量的热水倒入茶壶中,轻轻摇动茶壶,使茶叶与水充分接触。

然后,将茶壶中的水倒掉,这一步骤称为“茶壶漂洗”。

六、注水冲泡注水冲泡是茶道的关键步骤,需注意水温和冲泡时间。

首先,将适量的热水倒入茶壶中,高度约为茶壶的三分之一,待茶叶逐渐展开。

然后,将剩余的热水一次性注入茶壶,待茶壶中的茶叶充分沉淀,使茶水分离开来。

最后,轻轻旋转茶壶,均匀倒入茶杯中。

七、品鉴茶汤品鉴茶汤是为了欣赏茶的外观、色泽、香气和口感。

在品鉴茶汤时,要仔细观察茶水的色泽,聆听茶水的滋味声音,借助嗅觉感受茶水的香气。

品尝茶汤时,要用唇齿轻抿,慢慢品味。

八、品茶品茶是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品味茶的过程。

在品茶时,要注意细细品味茶的滋味和香气,辨别茶叶的质地和口感。

同时,可以配合一些小吃,如糕点、果干等,与茶相搭配,使口感更加丰富。

九、细致收拾茶道强调整洁和细致,所以在品茶结束后,要及时把茶具、桌面等收拾整理干净。

茶具要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干净,茶叶渣滓要清理掉,保持茶具的清洁和保养。

茶道茶艺的泡茶步骤

茶道茶艺的泡茶步骤

茶道茶艺的泡茶步骤茶道茶艺的泡茶步骤一,备具将三只玻璃杯杯口向下置杯托内,三只杯及托呈倒三角形在茶盘横中心线前部位置,茶盘前方摆放已经置样的茶荷及茶匙筒,左下角置水盅,中下方置茶巾,右下角放水壶。

二,备水急火煮水至浮腾,冲入热水瓶备用。

泡茶前先用少许开水温壶,再倒入煮开的水备用。

这一点在气温较低时十分重要,温热后的水壶贮水可避免水温下降过快。

三,布具双手(在泡茶过程中特别是女性强调用双手做动作,一则是显的稳重,二则表示敬意,但男士泡茶为显大方,可用双手。

)将水壶水盅,一一提端到茶盘右侧桌面。

将茶巾端放到茶巾水盅后方;将盘左上角的杯及托端至盘左下角,使3只杯呈右前左后的斜线状排列,将茶匙筒放到茶盘左侧上方桌面上,再将茶荷端放在茶匙筒后方,双手按从右到左的顺序将茶杯翻正。

四,赏茶将茶荷奉给来宾,请他们欣赏茶的外形,色泽及嗅闻干茶香。

五,润杯经消毒柜消毒后的茶具常带有一些消毒的异味,故用开水润杯,以消除异味,另一方面,干燥的玻璃杯经湿润后,冲跑时可防止水汽在杯壁凝雾,以保持杯的晶莹剔透,以便观赏,双手取茶巾,斜放在左手手指部位,右手提开水壶,逆时针转动手腕,令水流沿茶杯内壁冲入,约占容量的1/3,右手转碗断水,逐个注水完毕后开水壶与茶巾复位。

不用茶巾时,左手半握拳搭桌沿,右手提壶冲水即可,右手握茶杯基部,左手托杯底,双手手腕逆时针转动,杯沿依向后,向右、向前、向左、向右、扶正的顺序回选,令茶杯各部分与开水接触,然后双手滚动茶杯,将开水倒入水盅,杯入茶托。

六,置茶将茶荷中的干茶分别投入3个茶杯中。

一般茶与水的比为1:50,每杯用茶叶2-3克,冲水为100-150毫升。

七,浸润泡以回转手法向玻璃杯内注少量开水,目的是使茶叶充分浸润,促使可溶物质析出。

浸润跑时间20--60秒,可视茶叶的紧结程度而定。

八,试香左手托住茶杯杯底,右手轻握杯身基部,运用右手手腕逆时针旋转茶杯,左手轻搭杯底作相应运动,称作摇香。

此时杯中茶叶吸水,开始散发出香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道的茶艺步骤
茶道的茶艺步骤
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
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请来宾赏茶,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第二道:烫杯温壶
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说这叫洁具提温。

第三道:马龙入宫
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过程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

第四道:洗茶
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又迅速倒出。

目的是为了把茶叶表面的不清洁物质去掉,还有就是把没炒制好的茶叶过滤掉。

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茶道的程序其实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这步才是平时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

第六道:春风拂面
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第七道:封壶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

第八道:分杯
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九道:玉液回壶
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然后将茶汤分别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

第十一道:奉茶
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

第十二道:闻香
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第十三道:品茗
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茶道的内涵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

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
《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

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文学家王心鉴《咏茶叶》诗中说:千挑万选白云间,铜锅焙炒柴火煎。

泥壶醇香增诗趣,瓷瓯碧翠泯忧欢。

老聃悟道养雅志,元亮清谈祛俗喧。

不经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鲜。

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

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

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

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

被称为美学宗教,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则是继承唐宋遗风。

深入挖掘中国文化内涵,深入研究探索中国文化的复兴。

茶文化既属中国文化范畴,即为以礼规范在品茶的各个细节,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的一种意境之美。

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而论之。

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和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
一种礼节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