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合集下载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是什么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是什么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是什么凸透镜成像规律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凸透镜成像的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一倍焦距分虚实”是说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不能成像;当物距小于焦距(uf)时成虚像;物距大于焦距(uf)时成实像,即焦点是凸透镜成虚像或实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分大小”是说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fu2f)时,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uf)时,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而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时,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即二倍焦距处是凸透镜成放大像或缩小像的分界处。

“像的大小像距定”,即像距变大像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像儿跟着物体跑”,即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像就向哪个方向移动。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用简要归纳成下面几句话:一倍焦距分虚实,(即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不能成像;当物距小于焦距时,成虚像;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实像,也就是说,焦点是凸透镜成虚像或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定大小。

(是说物距大于1倍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即2倍焦距处是成放大实像或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实像总是异侧倒,(即成实像时,总是像、物异侧,像相对于物是倒立的)虚像总是同侧正。

(即成虚像时,总是像、物同侧,像相对于物是正立的)物近像远像变大,(即物体靠近透镜时,像要远离透镜,同时像要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即物体远离透镜时,像要靠近透镜,同时像要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即像距变大时像变大,像距变小时像变小)像儿跟着物体跑。

(即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像就向哪个方向运动)凸透镜成像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规律总结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像位于物的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记忆口诀(1)一倍焦点分虚实,二倍焦点分大小,二倍焦点物像等。

实像总是异侧倒。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虚像总是同侧正。

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

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儿追着物体跑,物距像距和在变。

(2)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注: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到主光轴的那一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也可直接称为焦距;两倍焦距就是指该距离的两倍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分界点:2f点是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f点是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

薄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注:透镜成像公式是针对薄透镜而言,所谓薄透镜是指透镜厚度在计算物距、像距等时,可以忽略不计的透镜。

当透镜很厚时,必须考虑透镜厚度对成像的影响。

(3)凸透镜、把光聚,成象规律真有趣;两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二焦以外倒实小,我们用作照相机;一二焦间倒实大,我们用作投影仪;焦点以内正大虚,我们用作放大镜;欲想得到等实象,两倍焦距物体放;焦点之位不成象,点光可变平行光;成象规律记心间,透镜应用法无边。

物近(远),像远(近),像变大(小)。

(4)物进像退,像越退越大,大像总在小像后,同向移动。

物体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
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凸 透 镜 成 像 规律

凸 透 镜 成 像 规律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

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虚像越大。

具体来说,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是照相机、摄像机。

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应用是测焦距。

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应用是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光线平行射出。

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是放大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凸透镜是一种常用的透镜类型,它广泛应用于光学仪器和设备中。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指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光线经过折射后所形成的像的性质和位置。

下面将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总结。

一、凸透镜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可以用光线六个基本规律来解释,即入射光线与主轴的关系、折射定律、等效焦点、主轴上的点的成像规律、像的放大缩小规律和像的正倒关系。

通过这些规律,可以确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二、凸透镜的主焦点与等效焦距凸透镜有两个焦点,一个是物距在无限大时的物主焦点,也称为前焦点;另一个是像距在无限大时的像主焦点,也称为后焦点。

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位于透镜两侧,并且在透镜的主轴上。

凸透镜的等效焦距则是指将凸透镜看作是一种可以将物体与像距缩成相等的平凸透镜。

等效焦距与物距、像距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三、物体在凸透镜前成像规律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物体与像之间的距离大于两倍的焦距,此时成像为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的焦距时,成像位置为无限远处,成像也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两倍的焦距时,成像为虚像,位置为透镜的同侧。

四、物体在凸透镜后成像规律当物体远离凸透镜时,成像位置在透镜的同侧,成像为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等于两倍的焦距时,成像在无限远处,成像也是实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两倍的焦距时,成像为虚像,并且成像的位置在透镜的反侧。

五、物体与像的放大缩小规律物体与像之间存在着放大缩小的关系。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成像为缩小的实像;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像为放大的虚像。

六、物体与像的正倒关系物体与像之间存在着正倒的关系。

当物体与透镜同侧时,成像为正立的实像;当物体与透镜反侧时,成像为倒立的虚像。

结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总结如上所述。

凸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光线的折射和成像规律来实现的。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学现象,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准确地进行光学设计和调整。

凸透镜成像规律8个口诀

凸透镜成像规律8个口诀

凸透镜成像规律8个口诀一、凸透镜成像规律简介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对于理解光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用8个口诀总结,分别是:物像距关系、物像高关系、物像倒关系、物像大关系、物像正关系、物像共轭关系、物像位置关系和物像性质关系。

二、物像距关系物像距关系是指物体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和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距凸透镜越远,像距凸透镜越近;物体距凸透镜越近,像距凸透镜越远。

三、物像高关系物像高关系是指物体的高度和像的高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的高度与像的高度成正比,即物体越高,像也越高。

四、物像倒关系物像倒关系是指物体的方向和像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是正立的,像是倒立的。

五、物像大关系物像大关系是指物体的大小和像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的大小与像的大小成反比,即物体越大,像越小。

六、物像正关系物像正关系是指物体的性质和像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是真实存在的,而像是虚拟的。

七、物像共轭关系物像共轭关系是指物体和像在凸透镜上的位置关系。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和像是关于凸透镜的焦点对称的,即物体和像的位置互换。

八、物像位置关系物像位置关系是指物体和像在凸透镜上的具体位置。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外时,像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内;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像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外。

以上就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8个口诀,它们概括了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通过掌握这些口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凸透镜,实现对光学现象的准确描述和解释。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不仅对于理论研究有重要意义,也对于实际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分享,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当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被聚焦到一点,这个点被称为焦点。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基于两个规律:折射定律和薄透镜公式。

根据折射定律,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其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的正弦成正比。

凸透镜的形状使得凸透镜中央比边缘厚,因此光线在通过凸透镜时会向凸透镜中央弯曲。

根据薄透镜公式,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根据光线的传播路径可以推出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1/f = 1/v - 1/u
其中f为凸透镜的焦距,u为物距,v为像距。

当光线从无穷远处射向凸透镜时,物距u可以近似为无穷大,此时根据薄透镜公式可以得出光线通过凸透镜后聚焦到焦点上。

当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外时,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收敛到一点,形成实像。

实像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和透镜之间。

当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和透镜之间时,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将会发散,形成虚像。

虚像位于透镜的同侧,放大和正立。

总结起来,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基于光线的折射规律和薄透镜公式。

通过调整物体的位置,可以得到实像或虚像,并且可以控制成像的放大倍率和方向。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放大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课程目标:让学生在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索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探索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实验能力,提高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学习过程:
一、复习准备。

(1)由光线会聚而成的像是()像()用光屏接收到;光线不是直线传播进入人眼,人眼会觉得光线是从直线上一个()像的位置射过来的;这种像()用光屏接收到,只能够用眼睛看到。

(选填:虚、实、能够、不能)
(2)照相机镜头、投影仪镜头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照相机工作时,物体距离镜头非常远,成倒立缩小实像;投影仪工作时,胶片距离镜头很近,成倒立放大实像;放大镜,被放大物体距离镜子非常近,成正立放大虚像;可见,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大小、倒正可能()有关。

(填你的猜想)
(3)完成光路图:
F F
甲乙
二、合作探索《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提示:桌上透镜焦距都是10cm)
(1)记住符号:f表示焦距、u表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简称物距、v表示所成像到透镜的距离简称像距。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试用实验装置:请将凸透镜如图所示的固定在50cm 刻度处,尝试通过实验装置完成上面你补充完整后的乙图的光路图的实际情况。

(提示:注意将烛焰、凸透镜光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在同一水平高度,烛焰位置的刻度要找准,仔细观察屏上的光斑圆不圆)
结论:烛焰在焦点上也就是u=f时,凸透镜()成像。

(选填:能、不能)
(4)设计实验的思路:(阅读课本97页的的设计实验的内容)
(5)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由于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实验时把可以烛焰从较远处,例如从u=40cm 开始向近处30cm、20cm、18cm、15cm、8cm、6cm依次移动、靠近进行实验,研究成像的情况,探索规律。

(提示:1、在用光屏接收像时,应该注意小心的左右移动光屏,调整光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这时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就是像距v。

2、如果发现用光屏收不到像,应该尝试把光屏取下来,从放置光屏这一侧用眼睛透过凸透镜去观察烛焰,看是否成虚像。

3、每进行完一次都应该做好记录后再往后进行。


像与物距的关系 凸透镜的焦距f =10cm
(6)分析与论证(参照课本98页的问题进行)
像的虚实: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7做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的变化和实像大小变化联合分析:
三、展示交流(1、从分析论证和难度挑战的四个方面进行,要求有讲解说明。

2、可以用
实验仪器边演示边说明,可以小组多人合作。

3、要求把所找出的规律、结论在黑板上板书出来。

4、只有四个小组有机会呀,大家要积极主动哟): 四、 开放探索:
(1)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4、5题。

(2) 如果物距非常远像会怎样? (3) (4)
(自己可以提出更多想研究的问题,填在3、4和下面的位置,然后自主的去探索验证,器材不够可以向老师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