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 检测题.docx

合集下载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完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C.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D •①②④正确,③错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题时间: 80 分钟 满分: 9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0 分)1、下列物体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2、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A. 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岀雷声B. 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传播得比声音快C. 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D. 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岀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3、光与镜面成 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 )A. 30 °B. 60 °C. 70 °D. 90°4、一束阳光与水平面成 50°角入射到地面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岀, 角 ( )5、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① 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虚像;② 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放在口腔中的内窥镜是平面镜;③ 为了扩大视野,在道路弯道处安装一块大的平面镜;④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都正确B •①②③正确,④错误A .月亮B .蜡烛的火焰 C.日光灯D.北斗星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A. 一定为 25B .一定为 65 °C .可能为 25 °D . 可能为 50°6、(2017湖南益阳模拟)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8、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 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10、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填空题(每空1分,共26 分)A.平面镜中的像B •路灯下的人影 C.天空中的彩虹,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A.1点20分B.10 点 20 分C.10 点40分D.11点20分7、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 60 °,则折射角可能A.等于0 °B. 小于60C.等于60D.大于60O,如图所示,下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B.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9、光的色散现象说明( )A .太阳光是由三原色组成B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太阳光是由三色光组成太阳光可以分成七种颜色色光11、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 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动易拉罐,像的大 小 _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状 _______________ (选填“改变”或“不变”)•1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在光纤通信中,激光从光导纤维的一端射入,在内 壁经过多次 __________________ ,从另一端射岀,从而把它携带的信息传到远方15、上学前,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 1.5m 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 __________________ (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 ________________ ;这时听到门外小玲来喊她一起上学,小美是根据声音 的 _________ 辨别出是小玲的。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5(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5(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地面上树荫里有许多圆形光斑,抬头看看树叶间刺眼的阳光,想到这树荫下藏着物理学的秘密,便拍下两张照片(如图)。

经估测树荫下一个清晰光斑的直径约为7cm,这束阳光从约7m高处的树叶间照射下来。

我们常说:太阳光经过约8分钟来到地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按1.5×1011m计算),粗略计算太阳的直径最接近()A.1.5×109mB.1.5×1019mC.5×106mD.5×1012m2、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一种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来计时的工具。

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一叶障目B.海市蜃楼C.镜花水月D.杯弓蛇影3、下列光现象中,与月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甲图:“手影”游戏B.乙图:水中桥的倒影C.丙图:在叶脉通过露珠成放大的像D.丁图:雨后“彩虹”5、光从空气射向平静的水面,入射光线与水面夹角为60°,反射角为()A.90° B.60° C.30° D.0°6、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B.迎着月光走时,地面暗处是水潭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D.迎着和背着月光走时,地面发亮处是水潭7、深圳最知名的观鸟地深圳湾公园,每年10月至次年的4月,是黄金观鸟期。

如图是白鹭在水面翱翔的画面,关于白鹭在水面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鹭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白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C.白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小D.水越深白鹭所成的像就离它越远8、唐诗宋词璀璨夺目,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

如太白名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描述李白月下独酌,顾观地上己影,俯看杯中自己。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2.“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C.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实像D.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大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O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绕ON前后转动板EB.绕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D.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B.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C.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市蜃楼是由光沿色散形成的B.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漫反射形成的C.日食和月食现象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人们在湖边看到“白云”在水中飘动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6.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如图所示。

下列四幅光路图,能够正确说明叉到鱼的道理的是()7.下列事例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A.夜视仪B.遥控器C.验钞机D.全自动感应水龙头8.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的像,如图所示。

则()A.像是实像B.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器要小D.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二、填空题9.右图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光现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对于声和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指利用声音获得身体信息B.声波能传递能量,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精密机械C.“震耳欲聋”指声音响度很大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2.光从空气倾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A.0° B.35° C.60° D.90°3.下列对有关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某教学楼每层楼高为3500cm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km/sC.一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50N D.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450g4.一个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的同学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走去,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与本人相比,高矮变化是A.变矮B.变高C.不变D.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将圆柱形的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的柱形玻璃杯内,从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像可能是A.B.C.D.6.舞台上的演员,当红光照射在她们的身上时,衣服呈红色,等一下绿光照在她们的身上又呈绿色,可知她们穿的衣服是A.红色B.绿色C.白色D.黑色7.如图所示是一款凉凉杯,它能在短时间内使杯内的温度急剧下降,在炎炎夏日给我们增添了凉爽。

关于凉凉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凉凉杯的底座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导体B.通过杯子外表面看到的自己的像是光的漫反射形成的C.凉凉杯工作时表面结霜,这是升华现象D.用干毛巾擦拭塑料底座时会使塑料带电,这是摩擦起电现象二、多选题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这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B.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有时不等于入射角C.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花能发出黄色的光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9.雨后晴朗的夜晚,月亮挂在天空,人在月光下行。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迎着月光走时,亮处是水,暗处是地面B.人背着月光走时,亮处是水,暗处是地面C.人迎着月光走时,暗处是水,亮处是地面D.人背着月光走时,亮处是地面,暗处是水10.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的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B.光线的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C.当光线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当光线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1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B.平面镜所成的像就在平面镜上,我们看到自己的像是实像C.平面镜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当物体比平面镜大时,物体不可能在平面镜中成一个完整的像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太阳光在月亮的表面发生了反射B.小孔成像成正立的实像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D.人到镜面的距离是1m,像到人的距离是2m三、实验题13.小红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4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4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下列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镜中花 B.水中月 C.林中影 D.缸中鱼2.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c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D.图d表示能看到掉在地面上的书,是因为书发生了镜面反射3.如图所示,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也为30°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若把反射面更换为粗糙表面,该反射将不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左移动B.水平向右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D.竖直向下移动5.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近,则他的像在平面镜中()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6.深圳秋冬温暖的天气吸引了无数南迁的候鸟,为深圳人带来一场场海景盛宴。

如图所示是一只琵琶鹭在水面上捕食的画面,在它靠近水面的过程中,琵琶鹭在水中的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成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变小B.成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变大C.成实像,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小D.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7.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矮墙的两边,若要在天花板上固定一平面镜使两人在图示位置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平面镜的位置应为()A.aeB.bcC.bdD.cd8.如图是航天员叶光富和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时所穿的宇航服,上面有两个特别的设计——手腕上的小镜子和胸前反印的汉字,这是为了穿着厚厚宇航服的航天员,可以利用手腕上的小镜子看到正常的汉字,准确操作。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检测卷(有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检测卷(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从水中射入空气后速度变小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2.在湖边游玩的人看到湖水中的鱼,下列光路图能描述这一现象的是()A.B. C.D.3.如图中的四种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的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形成的B.图乙的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色光,故只用红绿蓝三种色光不能混合成白光C.图丙紫外线验钞机工作时发出的紫光是紫外线D.图丁用红外胶片拍摄的“热谱图”可以反映人体不同位置的温度4.下列有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A.阳光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B.强烈的太阳光照在玻璃幕墙上会发生漫反射,造成“光污染”干扰正常生活C.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高度的空气疏密不同,发生光的折射造成的奇观D.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叫光的色散5.溺水是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预防溺水,刻不容缓!实际的池水比看起来要深,能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A.B.C.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B.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C.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7.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

如右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A.1m B.2m C.1.5m D.3m8.下列各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课间操跟自己同步运动的影子B.在水池边喂金鱼时自己在水中的倒影C.把筷子插入装有半杯水的玻璃杯中,筷子看起来折断了D.大雨过后天空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虹9.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阳光下的影子B.小狗照镜子C.海市蜃楼D.光污染10.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向水面,在水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于折射角B.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等于折射角C.当入射角变大时,折射角变大,反射角变小D.当入射角变小时,折射角变小,反射角变小11.海市蜃楼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的反射1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手影C.海市蜃楼D.雨后的彩虹二、填空题13.某湖泊深度为10m,一架无人机悬停在距湖面26m的高空中,它在湖中的像到湖面的距______m;若无人机竖直下降,它在水中的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质只存在固态、液态、气态C.人眼看不见的光线就是紫外线D.宇宙中存在静止不动的物体,我们将之看作参照物2.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雨后彩虹B.日食C.水中倒影D.筷子“折断”3.发生雷电时,雷声与闪电同时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B.人们总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C.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雷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光传播得快D.人们总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比雷声传播得快4.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乙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丙表示的是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的情况,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5.下列有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A.阳光下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B.强烈的太阳光照在玻璃幕墙上会发生漫反射,造成“光污染”干扰正常生活C.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高度的空气疏密不同,发生光的折射造成的奇观D.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叫光的色散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B.景物在镜中成像C.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黑板“反光”7.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所对应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乙图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C.丙图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镜间的距离无关D.丁图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8.某班的学习共同体在一起研讨所学过的知识。

其中合理的是()A.水中出现树的倒影,水中的“树”比岸上的树小B.看到池水“变”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C.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D.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灭菌,也可以用来遥控9.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θ设为90°。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检测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检测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检测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2.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

如图所示,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

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池水映明月 B.形影紧相依 C.潭清疑水浅 D.镜子正衣冠3.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方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下列图中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4.小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 B.三角形光斑C.蜡烛的倒立像 D.圆形光斑5.如图所示,小猫没有捉到鱼感到很纳闷,其原因是()A.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浅了B.由于光的反射,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深了C.由于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发生折射,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浅了D.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小猫看到的鱼的位置变浅了6.如图为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示意图,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A.折射角增大 B.折射光线将靠近法线C.反射角增大 D.反射光线将远离法线7.如图所示是苍鹭从平静水面上起飞的瞬间。

关于苍鹭在水面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苍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B.苍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会变小C.水越深苍鹭所成的像离它越远D.苍鹭与它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相等8.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

这是因为光在 ()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B.地面发生漫反射C.水面发生漫反射 D.水面不发生反射9.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手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图乙中,潜望镜利用光的折射来观察物体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D.图丁中,吸管“错位”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10.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S′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第四章 光现象 检测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水母B.萤火虫C.月亮D.霓虹灯2.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1所示);②在A 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3. 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现象D.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电影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4. 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在阳光直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B.皮影戏中的“手影”C.立竿见“影”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5. 光学实验课上,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C.地面对光没有发生漫反射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6. 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

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A.虚像,距离变小B.实像,距离变小C.实像,距离变大D.虚像,距离变大7. 图2中,正确表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的情况的是( ) 空气空气空气空气A B C DA 图1图28. 一束与水面成50°夹角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则折射角( )A.小于50°B.大于50°C.大于40°D.小于40°9. 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

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10. 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有一静止的物体,如图3所示,如他想用一束强光照亮物体,则应瞄准( ) A.看到的物体 B.看到的物体的下方 C.看到的物体的上方 D.看到的物体的前方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情况下,紫外线的照射对人体都是有利的B.实验表明,等量的红、黄、蓝三色光混合产生白光C.光在空气中一定沿直线传播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12. 有一个点光源S ,放在平面镜MN 前,若镜MN 不动,光源S 以2 m/s 的速度沿与镜面成45°角的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4所示,则光源S 在镜中的像S'将( ) A.以速度 4 m/s 沿SO 直线方向向右平移 B.以速度 2 m/s 沿垂直于SO 方向向上平移C.以速度 2 m/s 沿垂直于SO 方向向下平移D.以速度 4 m/s 沿SO 直线方向向左平移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3. 位于芜湖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____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4. 如图5所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A 1B 1,若在A 1B 1与平面镜之间放置一块足够大的木板CD ,则人眼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平面镜观察到像A 1B 1;若使物体远离平面镜,则像A 1B 1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A B A 1B 1CD AA B C D E F G O 40°50°A O P图5 图6 图7 图815. 如图6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 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 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 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现象。

16. 如图7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_____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_______。

17. 如图8所示,AO 垂直射到水面,当密闭容器以P 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则此时的折射角_____零。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光线射入时,不考虑容器壁的影响)图3υ45°S O M N 图4平面镜纸板A 纸板B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E F O N i r图13 18. 验钞机就是利用了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医院、饭店中常用紫外线灯来___________。

19. “皮影戏”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演员只要在屏幕和灯光之间抖动拴在道具“小兔”身上的细线,屏幕上就能出现生动活泼的小兔形象,并且与道具“小兔”动作完全一致,可谓形影不离。

这其中所涉及的光学知识主要有____________。

20. 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

如图9所示,光通过棱镜后在白屏上呈现的颜色为红、橙、_____、绿、蓝、靛、紫。

21. 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选填“大”或“小”);真空中的光速为__________m/s 。

三、作图题(每题6分,共18分)22. 请你在图10中画出点光源S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S 发出的经镜面反射且过P 点的光线。

SP B 'A ' AO 图10 图11 图1223. 如图11为发光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作出物体AB 。

24. 如图12所示一束光从半球面上的A 点沿半径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砖,已知半球形玻璃砖的球心为O ,且光线到达半球形玻璃砖下表面处时可以发生折射和反射。

请画出这束光线从射入玻璃砖到射出玻璃砖的完整光路图。

四、探究题(25题18分,26题10分,共28分)25. 小明利用如图13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实验顺序 入射角 反射角130° 30° 240° 40° 3 50° 50°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上表所示。

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入射角。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 沿EO 射到O 点,若将纸板B 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_______内,此时,在纸板B 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 沿FO 射到O 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方向射出。

(4)实验中,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镜中的像是正立、______的______像。

26.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 和B 、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14所示。

(1)在寻找棋子A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_(选填“A ”或“B ”)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 ,使它与棋子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2)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___________;(3)移开棋子B ,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通过_____________的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白纸 图9A B 图14第四章 光现象 检测题参考答案1. C 解析:水母和萤火虫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不符合题意。

霓虹灯是人造光源,不符合题意。

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符合题意。

2. D 解析:从①中我们发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而②中的光线不再沿直线传播不同于①的是介质不再均匀,③现象中的光线又沿直线传播,是由于经搅拌后,介质又变得均匀,故可以得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选项D 正确。

3. B 解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与物体距平面镜的距离无关,选项A 错误。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选项B 正确。

光的色散就是光经过折射,复色光分解为各单色光的现象,白光色散后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选项C 错误。

光照在电影银幕上,发生漫反射,反射的光向各个方向传播,所以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电影银幕上的画面,选项D 错误。

4. D 解析:选项A 中的“阴影”、选项B 中的“手影”和选项C 中的“影”都是影子,都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而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选项D 正确。

5. B 解析: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照射时,光束被反射到了粗糙的墙面上,由于大理石表面不可能绝对光滑,所以会有少量的光线发生漫反射,从而在光滑的地面上形成一个很暗的光斑。

当平行光束被反射到粗糙的墙壁上时,不再平行,会射向各个方向,从而形成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这是漫反射的缘故。

综上可知,只有选项B 最符合题意,故选B 。

6. A 解析:平静的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它把来自小燕子的光进行反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就形成了像,由于该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该像是虚像。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由于小燕子与水面的距离变小,所以像与水面的距离也变小,故小燕子与像之间的距离在变小。

选项A 正确。

7. B 解析:A 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不符合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的规律,选项A 错误。

B 图,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符合光的折射规律,选项B 正确。

C 图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不符合光的折射规律,选项C 错误。

D 图中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没有改变,不符合光的折射规律,选项D 错误。

8. D 解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题中光线与水面成50°角,所以入射角是40°。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可知折射角小于40°。

9. D 解析:看到五彩缤纷的光环,说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

10. A 解析: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是物体的光经水面折射以后进入我们眼睛形成的,如果用一束光照射此物体,根据光传播路径的可逆性,只要逆着光传播的方向照射就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