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人胰腺癌细胞增殖
NF―κB抑制剂Bay11―7082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NF —K B抑制剂Bay 11 —7082对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特异性阻断NF-k B 信号通路对人胰腺癌SW1990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SW1990细胞经不同浓度(2.5卩mol/L、5卩mol/L和10卩mol/L )特异性NF- K B通路阻断剂Bay 11-7082 处理后,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W1990 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 法测Bay 11-7082 对胰腺癌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western 印迹检测细胞中caspase-3和Bax表达的变化。
结果:Bay 11-7082可抑制胰腺癌SW1990 细胞生长,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Bay 11-7082 处理后凋亡胰腺癌细胞呈剂量依赖性增加;随着Bay 11-7082 剂量的增加,细胞中caspase-3和Bax表达水平上调。
结论:Bay 11-7082 对胰腺癌细胞有一定增殖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增殖抑制的主要作用方式,其机制可能为通过活化caspase-3和上调Bax的表达实现。
【关键词】胰腺肿瘤;凋亡;NF-k BThe Effect of NF- k B Inhibitor Bay 11-7082 on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Cell LineSW1990/ZHANG San-ju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15,12(04):014-017【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blocking the NF- K B signaling pathway on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in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cell line SW1990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Method:SW1990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F- K B inhibitor Bay 11-7082 (2.5 口 mol/L , 5 (1 mol/L 和10 [i mol/L ), SW1990 cells morphological changes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under the optical microscope and fluorescence K-8 assay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growth influence of Bay 11-7082 on pancreatic cancer SW1990 cells,the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rmine apoptosis in SW1990 cells.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caspase-3 and Bax.Result:A dose-dependent inhibitory effect of Bay 11-7082 on pancreatic cancer SW1990 cells was observed.The result of FCM indicated that treated with Bay 11-7082 exhibi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apoptosi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The expression of caspase-3 and Bax was up-regulated in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SW1990 cells after treatment.Conclusion :Bay 11-7082 inhibits the proliferation of SW1990 cells ,which is mediated by altering apoptosis-related genes through up-regulation of caspase-3 and Bax.【Key words 】Pancreatic neoplasm;Apoptosis;NF-K BFirst-author '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 s Hospital of Yueyang,Yueyang 414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04.005目前胰腺癌的发病率占人类全身肿瘤的1%〜3%,在消化道肿瘤中的比例为8%〜10%[1]。
胰腺癌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

胰腺癌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胰腺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是目前临床难以治愈的一种癌症。
随着全球范围内胰腺癌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寻找和研究胰腺癌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变得越发重要。
1. 胰腺癌的形成胰腺癌的形成是一个多基因、多环节的过程。
首先,胰腺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形成癌前病变(如胰腺内分泌肿瘤、囊性肿瘤等)。
进一步发展,细胞愈来愈凶猛,形成癌瘤。
最终,癌瘤继续发展并扩散到其他部位,形成远处转移。
2. 胰腺癌的发展与遗传胰腺癌的发展与遗传密切相关。
很多研究表明,有多种基因异常与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例如,PTEN和TP53是常见的抑癌基因缺陷,它们的缺失会导致胰腺细胞分化异常、凋亡抑制等等,从而促进胰腺癌的形成。
此外,K-ras基因的突变也是胰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种基因突变会促进细胞增殖并干扰凋亡信号的传递,从而导致癌细胞的不受控制生长。
3. 胰腺癌的发展与代谢除了基因因素,胰腺癌的发展也受代谢的影响。
研究表明,胰腺癌细胞对于代谢的依赖性较高。
胰腺癌细胞增殖需要能有效提供细胞内代谢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及生长因子,包括糖、氨基酸等等。
胰腺癌细胞还可以通过重新调节细胞内代谢通路来支持癌细胞的持续生长和繁殖。
4. 胰腺癌的发展与免疫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系统对于控制胰腺癌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特别是在免疫监视缺失的情况下,胰腺癌更加容易生长和扩散。
由于癌细胞有着很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因而它们很难被免疫系统检测到和消灭。
因此,如何提高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除此之外,一些特定的免疫治疗手段也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
5. 结论综合来看,胰腺癌发生与发展有多个分子机制参与。
了解这些机制,对于指导胰腺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未来的研究应该重点关注胰腺癌发生的关键分子,深入研究相关的生理、代谢和免疫通路,从而为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
TNFSF9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促进胰腺癌转移的机制研究演示课件

TNFSF9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促进胰腺癌转移的机制分
析
要点一
要点二
TNFSF9通过激活STAT3信号通路 促进巨噬细胞向M…
M2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 促进胰腺癌转移
实验结果显示,TNFSF9过表达能够激活STAT3信号通路, 进而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这表明TNFSF9通过激活 STAT3信号通路来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
巨噬细胞极化类型及特点
M1型巨噬细胞极化
M1型巨噬细胞极化主要由IFN-γ和TNF-α等炎性因子诱导,表现为高表达iNOS和产生大 量炎性因子,如IL-1β、IL-6和IL-12等,具有促炎和杀菌作用。
M2型巨噬细胞极化
M2型巨噬细胞极化主要由IL-4和IL-13等抗炎因子诱导,表现为高表达Arg1和产生大量抗 炎因子,如IL-10和TGF-β等,具有抗炎和促进组织修复作用。
研究其他免疫细胞在胰腺癌转移中的作用
除了巨噬细胞外,其他免疫细胞如T细胞、NK细胞等也可能在胰腺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 用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研究目的和内容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TNFSF9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促进胰腺癌转移的具体机制,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 点。
研究内容
首先,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验证TNFSF9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其次,探讨TNFSF9对 巨噬细胞极化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最后,在体内外实验中验证TNFSF9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促进胰腺癌转移 的假设。
TNFSF9对胰腺癌转移的影响
TNFSF9的表达与胰腺癌转移的相关性:TNFSF9 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转移能力呈正 相关。
TNFSF9对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 TNFSF9通过上调血管生成因子和淋巴管生成因子 的表达,促进胰腺癌组织的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 成。
胰腺癌实验报告

胰腺癌实验报告引言胰腺癌是一种高度致命的恶性肿瘤,由于其隐匿性和晚期发现的特点,治愈率较低。
因此,研究胰腺癌的发病机制以及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实验,探究胰腺癌细胞的生长特性以及药物对其生长的影响,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实验方法胰腺癌细胞系的培养1. 获取胰腺癌细胞系A346和BxPC-3的培养基(DMEM/F12),含10%胎牛血清(FBS)。
2. 将细胞系分别接种到含培养基的无菌培养皿中。
3. 采用37C、5% CO2的培养箱进行细胞系的培养,每隔2-3天进行一次培养基更换。
细胞生长特性的观察1. 取出培养皿中的胰腺癌细胞,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记录细胞形态和数量。
2. 使用细胞计数板和显微镜,对细胞进行计数,计算出细胞增殖速率。
3. 将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药物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1. 准备药物溶液,浓度分别为1μM、10μM、100μM。
2. 将细胞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对照组仅加入培养基。
3. 分别进行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的观察,记录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
4. 通过MTT法或细胞计数法,评估药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
实验结果胰腺癌细胞的生长特性观察胰腺癌细胞系A346和BxPC-3的形态可以发现,细胞呈现典型的六角形或梭形,且细胞丰满。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在培养皿中呈现密集的生长状况。
通过细胞计数板和显微镜的计数,发现细胞的增殖速率较高,每48小时细胞数量约翻倍。
药物对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分别观察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
实验发现,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形态变得疏松。
在某些浓度下,细胞的数量几乎无法观察到。
通过MTT法或细胞计数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定量评估,可以发现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药物浓度为100μM时,细胞的存活率仅为20%左右。
胰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分析

胰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与预后分析引言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长并且预后较差。
病理学特征是诊断和治疗胰腺癌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文将探讨胰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以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
胰腺癌的病理学特征分期和分级胰腺癌的分期和分级是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学会(AJCC)的标准,胰腺癌分为四个阶段:I期、II期、III期和IV期。
分期是根据肿瘤的大小和淋巴结的受累情况来确定的。
而分级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异型程度和增殖指数来确定的。
组织学类型胰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可以分为腺癌、鳞癌和间变癌。
其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胰腺癌的大多数。
腺癌由腺细胞和浆细胞组成,其组织学特征包括核的异型性、细胞排列的紊乱和胞质的增多。
鳞癌是胰腺癌中较少见的类型,其组织学特征包括鳞状细胞的向上分化和丰富的角蛋白表达。
间变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胰腺癌,其组织学特征表现为具有腺癌和鳞癌两种类型细胞的混合形态。
分期和分级与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胰腺癌的分期和分级与其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分期越高,肿瘤的病理学特征越严重。
例如,在I期和II期的胰腺癌中,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增殖指数较低,而在III期和IV期的胰腺癌中,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增殖指数较高。
此外,分期和分级还与肿瘤的浸润程度、淋巴结受累情况以及远处转移有关。
胰腺癌的预后分析预后因素胰腺癌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分期、分级、病理学类型、手术切除情况、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后治疗方式等。
其中,分期是预测胰腺癌预后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其他预后因素如分级、病理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等也与预后密切相关。
预后评估方法评估胰腺癌预后的常用方法是生存分析。
生存分析可以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来完成。
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可以根据患者生存时间和事件(如死亡或复发)的发生情况来绘制,以显示不同预后因素组之间的生存差异。
MEK通路抑制剂对人胰腺癌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相关抑癌基因表达

MEK通路抑制剂对人胰腺癌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相关抑癌基因表达1. 引言1.1 背景人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常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转移性,预后较差。
目前,针对人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但疗效并不理想,患者的生存率仍然较低。
研究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对于提高人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探究MEK通路抑制剂对人胰腺癌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和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期为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策略。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有望发现MEK通路抑制剂在人胰腺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MEK通路抑制剂对人胰腺癌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研究其对抑癌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
通过实验方法和结果的分析,我们希望揭示MEK通路抑制剂在人胰腺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策略。
我们还希望通过研究,为深入理解MEK通路在胰腺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更多的实验数据支持,为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本研究,还可以为抑癌基因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为抑癌基因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奠定实验基础,为进一步提升人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和策略。
1.3 研究意义人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易于转移和复发,并且目前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
寻找新的治疗策略对于提高人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MEK通路抑制剂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抗癌药物,通过抑制该通路的活性,可以干扰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存。
在人胰腺癌中,MEK通路的异常活化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利用MEK通路抑制剂进行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本研究,探索MEK通路抑制剂对人胰腺癌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和抑癌基因表达的具体影响,以期为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人员也希望通过实验方法和结果的描述,验证MEK通路抑制剂在人胰腺癌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多烯紫杉醇对人胆管癌细胞和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
4 - 6-— —
介 入 放 射学 杂 志 2 1 0 0年 1月 第 l 9卷 第 1期
JItre t a il 0 0 o.9 o1 nev n do 2 1 ,V 1 ,N . R 1
・
实验 研究
E pr et sac ・ xei na r erh m le
多烯紫杉醇对人胆管癌细胞和胰腺癌细胞 增 殖 和凋亡 的影 响
的凋 亡 ( CC: 0 00 HC x =3 .5,P<00 ;BX C一 : =2 .2,P<0叭 ) 结 论 多 烯 紫 杉 醇有 抑 制 B C 3 .1 P 3x 52 . 。 XP 一
Hale Waihona Puke 和 H C . 8 0的增殖 并 诱 导 肿 瘤细 胞 凋 亡 的作 用 。 C C9 1
【 键 词 】 胰 腺 癌 ; 管 细胞 癌 ; 烯 紫杉 醇 ; 殖 ; 亡 关 胆 多 增 凋
p n r ai c n e e n S A n -i H N a ,G 0 X a — n ,T NG J n u ,X , a c e t a c rc l l e H NG Mi y ,Z A G Y n A i l g A u - n Ip 册 c li g oo j
尚鸣异 , 张 岩 , 高晓龙 , 唐俊 军 , 席 芊 , 黄 宗 良, 胡 美玉 , 王培 军
【 要 】 目的 摘
评 价 多 烯 紫杉 醇 对 人 胆 管 癌 细胞 HC C9 1 C 一80和胰 腺 癌 细 胞 B P 一 增 殖 和凋 亡 X C3的
影响, 为药 物 涂 层支 架 治 疗恶 性 梗 阻 性黄 疸 的 应用 提 供 实 验 基础 。方 法 应 用 四硝 基 偶 氮 唑蓝 法 测定 紫
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第1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答案解析(附后)

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第1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1.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细菌,能在食物中繁殖,分泌的可溶性蛋白质——肠毒素会导致人食物中毒。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菌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 该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染色体C. 肠毒素在该菌的核糖体合成,在内质网加工D. 高温会破坏肠毒素分子中的肽键2. 溶酶体膜上的质子泵能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将细胞质基质中的H+逆浓度梯度泵入溶酶体内,使溶酶体的pH维持在4.6左右。
近日,科学家鉴定出首个溶酶体膜上的H+通道TM175,能介导过量的H+溢出溶酶体,避免溶酶体内部处于过酸状态。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TM175和质子泵共同调节溶酶体的pH稳态B. H+通过质子泵进入溶酶体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C. H+通过TM175溢出溶酶体的方式属于自由扩散D.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在pH为4.6左右时活性较高3. 下图是生物体内ATP合成与水解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能量1均来自于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 能量2可用于蛋白质合成等放能反应C. ATP与ADP相互转化使细胞储存大量ATPD. 此转化机制在所有生物的细胞内都相同4. 某研究小组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动物肝脏临时装片,得到下图所示图像(仅显示部分)。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粒均排列在赤道板上B. 该时期细胞核中的DNA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2倍C. 该时期后,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受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D. 统计多个视野发现处于此时期的细胞数少于处于间期的细胞数5. 先天性夜盲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患者视网膜视杆细胞不能合成视紫红质。
下图为某家族中此病的患病情况,以及第Ⅲ代个体的基因检测结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 Ⅱ-3与Ⅱ-4均携带致病基因,因此后代Ⅲ-7患病C. Ⅱ-5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中均含有致病基因D. 若Ⅲ-8与正常男性结婚,生育患病后代的概率是1/46. 下列有关DNA及其复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脱氧核糖和磷酸的交替连接是DNA多样性的原因之一B. 复制过程遵循A-U、C-G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 复制时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子链的3’端D. 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将DNA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7. 下列有关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内个体间存在生殖隔离B.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都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C.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 蜂鸟细长的喙与某些花的筒状花萼是长期协同进化形成的相互适应8. 图中的实线表示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时的膜电位变化,虚线表示经某种处理后受到适宜刺激时的膜电位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藜芦醇体外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董建达, 金洲祥,李春明[摘要]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体外对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方法:采用四甲基氮唑蓝法(MTT)检测Res 处理后MIAPaCa-2细胞的增殖情况。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经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 Res分别作用48hr后MIAPaCa-2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
结果:Res体外能显著抑制MIAPaCa-2细胞的生长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浓度依赖性。
Res作用后细胞 G0/G1期比例下降,S期比例上调,G2/M期未见规律性改变。
结论:Res在体外能显著抑制MIAPaCa-2细胞的增殖,引起细胞周期重新分布可能是Res抑制MIAPaCa-2细胞增殖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白藜芦醇;胰腺癌;增殖;细胞周期Effect of Res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cell-cycle distribution of MIAPaCa-2 cells in vitroDONG Jian-da. Departm 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second Affiiliated Hospital, Wenzhou M edical Collage,Wenzhou 325027, China[Abstracts] Aim: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es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cell-cycle distribution of MIAPaCa-2 cells in vitro. Methods: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ethod (MT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ell growth status of MIAPaCa-2 cells after treatment by Res.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of MIAPaCa-2 cells were analyzed by flowcytometry(FCM) after cells were treated with 25μmol/L, 50μmol/L, 100μmol/L and 200μmol/L Res for 48hr, respectively. Results: Res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MIAPaCa-2 cells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as measured by MTT method. Res decreased the percentage of cells in the G1 phase with a concomitant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cells in the S phase.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Res may have a potent 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on MIAPaCa-2cells ,the mechanisms of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induction of re-distribution of cell cyle. Key Words: Resveratrol; Pancreatic carcinoma; Proliferation; Cell-cycle作者单位:325027 温州,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通外科(董建达)作者简介:董建达(1972- ),男,浙江乐清人,副主任医师。
E-mail: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消化道肿瘤,化疗是治疗胰腺癌最主要的辅助手段之一,但不论是单药化疗还是联合化疗,肿瘤对化疗药物的反应率都不高[1]。
因此,胰腺癌化疗效果的根本改观有赖于新药的发现和化疗方案的改进,在此之前能做的工作便是挖掘现有药物的潜力。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化学名为芪三酚(3,5,4'-trihydroxystibene),已在虎杖、葡萄等72种植物(隶属12个科,32个属)中被发现,我国中药植物虎杖鲜根中有较高的含量 [2]。
最近研究已经表明,Res对多种肿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3-5],有望成为治疗肿瘤的新药。
但目前关于Res和胰腺癌治疗方面的研究甚少。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Res和胰腺癌MIAPaCa-2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实验观察Res 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来初步探讨Res用于胰腺癌治疗的可能性。
材料与方法1.细胞株与试剂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株购自湖南远泰生物公司。
Res购自美国Sigma公司,纯度>99.9%,用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phoxide,DMSO)溶解,配成400μmol•L-1贮存液,消毒后,分装,-20℃冻存备用。
噻唑蓝(MTT)和 DMSO均为美国Amresco公司产品,处理细胞时,DMSO浓度≤0.1%(实验证实该浓度对细胞生长无影响)。
DMEM培养基(Dulbecco modified Eagle medium)、0.25%胰酶为美国GIBCO公司产品, 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ne ,PI)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
2.细胞培养人胰腺癌MIAPaCa-2细胞在 5%CO2,37℃条件下,用含10%小牛血清、1% L-谷氨酰胺、100U·ml-1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的 DMEM培养液传代培养,培养至 70~80%融合时 ,用0.25%胰酶消化传代继续培养。
3. MTT法检测Res处理后MIAPaCa-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胰腺癌MIAPaCa-2细胞用0.25%胰酶消化后,调整细胞浓度为1×105/ml,重新接种到96孔培养板,约1×104/孔, 370C过夜,使细胞贴壁生长,培养至细胞约70%融合。
然后,将细胞分Res处理组、溶剂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Res组分别换用含不同浓度Res(25 umol/L、50 umol/L、100 umol/L、200 umol/L)的培养液100μl;溶剂对照组换用100μl含与Res相应浓度DMSO的培养液;含100μl培养液(不含细胞与药物)孔板作为空白对照组,浓度选择参照文献[6]。
每组设3复孔。
培养48hr后,加入MTT(5mg/ml)20μl/孔,继续培养4hr后,去上清,加入DMSO 100 μl/孔,室温振荡10 min,上酶标免疫测定仪检测,492nm波长测定吸光度值(absorbance ,A)。
比色时,空白组调零。
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抑制率=(1-处理组A/溶剂对照组A)×100%。
以上实验重复3次。
4.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胰腺癌MIAPaCa-2细胞用0.25%胰酶消化后,重新接种到6孔培养板,370C 过夜,使细胞贴壁生长,培养至细胞约70%融合。
将细胞分Res组和对照组:Res 组换用含不同浓度Res(25 umol/L、50 umol/L、100 umol/L、200 umol/L)的培养液,对照组含不加药物细胞培养液。
5%CO2, 37℃条件下分别继续培养48hr 后,收集对照组、25 umol/L、50 umol/L、100 umol/L、200 umol/L Res处理组细胞(≥1×106),加预冷70%乙醇固定过夜,用PI染色。
上流式细胞仪检测,multicycle软件分析结果。
5.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均用平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多样本均数的多重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用SPSS 10.0软件分析结果,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用25umol/L、50 umol/L、100 umol/L、200 umol/L处理MIAPaCa-2细胞48hr后,酶标仪测定A值结果后,计算增殖抑制率,25umol/L Res处理48hr 后,平均抑制率即达12.80%,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增殖抑制率不断提高,具体结果见表1。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对不同浓度组样本均数进行两两多重比较,统计结果分析为:F=293.277,P=0.000,不同浓度组之间抑制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换言之, Res体外对MIAPaCa-2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
2. 流式细胞仪示细胞周期的改变不同浓度Res分别处理48hr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见表2与图1。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对G0/G1期、S期、G2/M各组间样本均数差异进行分析,得F值和P值分别为F=26.953,P=0.000; F=47.994 ,P=0.000; F=1.526 ,P=0.267;根据统计结果认为G0/G1期和S期各组间均数存在差异,尚不能认为G2/M期各组间均数存在差异,然后用LSD-t检验分别对G0/G1期、S 期各组间样本均数行两两间多重比较,结果示:随着药物作用浓度增大,G0/G1期细胞比例随浓度依赖性减少,S期细胞比例随浓度依赖性增大,具体见表2。
讨论Res的化学名为芪三酚(3,5,4'-trihydroxystibene),分子式C14H12O3,相对分子量228.25,属于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于1940年首次从毛叶藜芦(veratrumgrandiflorum)的根部分离获得。
其结构式有顺、反式两类,均能与葡萄糖结合,形成顺式或反式白藜芦醇甙,它们与Res一样具有生物学活性[7]。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Res广泛存在多种植物中,以中药植物虎杖中含量较为丰富。
研究还证实,Res是植物在不利条件下,如紫外线照射、真菌感染、以及机械性损伤所产生的“植物补体”,它对植物本身起保护作用,对人体也具有调节脂类代谢、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心脑血管和抗炎、抗过敏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8]。
而且,Res为天然化合物,无毒副作用,故其药用价值极大,已引起了全世界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
本研究通过观察Res 体外对胰腺癌MIAPaCa-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旨在进一步认识该药的药理作用,为进一步利用开发该类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肿瘤对药物敏感的实验分为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两种,体外实验是体内实验的基础,体外实验的常用方法有MTT法,克隆形成实验,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放射性同位素掺入核苷酸前体物试验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