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有效性确认报告申请表
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报告

控制措施组合的确认报告一、前提方案的确认1.基础设施确认确认人:2.法律法规、标准信息确认确认人:3.PRP控制措施充分性、有效性确认3.1与食品接触的水的安全:3.1.1使用城市用水,每年两次送疾控中心进行检测,保留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均合格有效;3.1.2化验室每月对工厂用水进行采样检测,检测结果表示合格;3.2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3.2.1班前、班中、班后安排专人对加工需要的所有设备、工器具及加工环境等进行检查并清洗消毒;3.2.2制定所有设备设施、工器具及加工环境等接触面的清洁消毒程序,并按照程序对接触面进行针对性的清洁消毒;3.2.3定期对车间内接触面进行采样检测,对车间工器具、设备及加工环境采样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证明所制定的清洁消毒程序能够完全满足接触面清洁消毒的要求。
3.3交叉污染的预防:工厂规定了生产车间内人流及物流路线,来避免交叉污染的发生。
3.4手清洁、消毒和卫生间设施的消毒:3.4.1车间入口设有洗手消毒设施,加工车间内设有专用洗手设施,要求进入车间前洗手消毒,并有品控员监控消毒液配制及人员洗手消毒情况;3.4.2卫生间开门不得朝向加工间。
卫生间内配有洗手消毒设施,通风状况良好,下水道畅通。
3.5防止污染物的进入:3.5.1基础设施使用的材料均采用易清洗消毒的材质,采用防止污染物进入的设计;3.5.2门窗封闭,采用防护装置,防止污染物进入。
车间采用良好的通风设施,防止冷凝水的形成;3.5.3生产现场有效科学管理,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
3.6化学物品的标识、贮存和使用:3.6.1化学物品存放于专门的化学物品间,专人上锁管理;3.6.2有化学物品登记台账,供应商资质齐全有效;3.6.3化学药品使用人员均经过系统培训,能够正确的使用。
3.7员工健康状况:3.7.1工厂人员每年体检,体检合格有健康证的上岗;3.7.2入职前对新进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入职后定期、不定期对员工进行卫生教育培训;3.7.3管理人员对工厂人员定期检查,随时关注。
消防栓、灭火器检验报告

消防栓、灭火器检验报告1. 检验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消防栓和灭火器进行检验,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以满足安全标准要求。
2. 检验日期检验日期:[填写具体日期]3. 检验内容3.1 消防栓检验消防栓检验包括以下内容:- 确认消防栓位置和标识是否清晰可见;- 检查消防栓外观是否损坏,是否有泄漏;- 检查消防栓箱是否密封完好,箱内是否有杂物;- 测试消防栓水流是否畅通;- 检查消防栓压力表是否正常工作;- 检查消防栓操作是否灵活。
3.2 灭火器检验灭火器检验包括以下内容:- 检查灭火器是否在指定位置,并标识清晰可见;- 检查灭火器外观是否损坏,安全销是否完好;- 检查灭火器压力表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检查灭火器喷嘴是否堵塞;- 检查灭火器使用说明书是否配齐。
4. 检验结果根据本次检验,以下为消防栓和灭火器的检验结果:4.1 消防栓检验结果- 消防栓位置和标识:符合标准要求,清晰可见。
- 消防栓外观:无损坏或泄漏现象。
- 消防栓箱:密封完好,内部无杂物。
- 消防栓水流:流量畅通。
- 消防栓压力表:正常工作。
- 消防栓操作:灵活可靠。
4.2 灭火器检验结果- 灭火器位置和标识:符合标准要求,清晰可见。
- 灭火器外观:无损坏,安全销完好。
- 灭火器压力表:位于正常范围内。
- 灭火器喷嘴:未堵塞。
- 使用说明书:配齐。
5. 结论与建议经过本次检验,消防栓和灭火器均符合安全标准要求,能够正常运行和有效灭火。
建议定期进行检验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以确保消防设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 检验人员本次检验由 [填写检验人员姓名] 完成。
附言以上检验报告仅限于本次检验范围,不涉及其他消防设施的检验。
请妥善保管本报告,并将发现的问题及时修复和解决。
感谢您的配合!。
计量校准结果有效性评定

中国检验检测2021年第1期计量校准结果有效性评定陆奇(国核电站运行服务技术有限公司,上海200233)摘要:计量校准并非提供一份校准报告就完成,还需要对报告中的数据结合实际使用的要求或者相应的标准进行评 定,两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计量设备;校准结果;有效性评定中图分类号:TB9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6428/lO-1469/tb.2021. 01.0220引言仪器计量校准是在一定的条件(如:温度、湿 度、噪音等)下,为确定使用的计量器具所示值与国 家标准数值所复现的操作。
仪器计量校准结果是计 量器测量值给定相关参数的修正值来表达,确定测 量仪器的数值是否准确,这些结果一般都会出现在 仪器计量校准报告之中,给企业的使用者。
仪器计量校准关系着仪器的质量,如果误差大 的仪器在检测服务中很容易出现误判,给企业带来 不可估量的损失。
1计量结果评定意义仪器计量校准可以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运 行,很多体系认证、企业外审、客户评审与内部自查 等都涉及到企业进行仪器计量校准。
依据JJF 1094 -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要求,需要对计量的数 据或示值误差是否满足其计量特性进行评定,评定 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选择。
但实际是很多企 业对于第三方提供的校准报告不知道为什么要评 定,如何进行评定。
简单说校准相当于对测量设备进行“体检”,“体检”后必须给出体检结果(校准报告)。
“体检”后的测量设备还须“应聘上岗”。
计量评定就是将 测量设备的“体检报告”给出的计量特性与拟聘岗 位标准(实际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满足要求的 签发“聘书”(合格标识)允许使用,不满足要求告之 “拒聘”(提供“禁用”标识)。
2计量结果的评定原则通常的计量活动,最终都会以计量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企业,校准机构一般会在计量报告中注明计 量时参照的技术规范要求,并根据该技术规范要求 对仪器的外观、示值误差、稳定性、重复性以及精度 等级等进行评判,最终提供一个肯定的结果或者相 应的误差及不确定度。
(完整word版)仪器设备溯源性确认表

检测设备名称
检测设备编号
检定/校准单位
证书/报告编号
证书/报告性质
□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其他证书/报告
检定/校准机构资质和测量能力确认
1、有授权文件及授权证书号
□是□否
2、校准/检定项目是否在授权范围内
□是□否
溯源性确认
1、有检定/校准的技术依据(代号:)
□是□否
2、证书/报告具有量值溯信息(如:上一级标准器的标识和检定或校准证书编号)
□是□否
3、提供了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是□否
检定/校准参数和测量范围确认
1、检定/校准参数是否满足检测依据(技术标准)要求
□是□否
2、检定/校准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是□否
检定/校准
数据确认
检定/校准项目
检定/校准结果
标准、规范、规程要求
是否满足要求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是□否
报告数据、结论判定该设备能使用
□根据证书、报告数据、结论判定该设备需降级使用
□根据检定/校准产生的修正因子要对设备进行修正,修正情况:
设备管理员:日期:年月日
技术负责人意见:
签名:日期:年月日
实验室标准查新报告(共10篇)

实验室标准查新报告(共10篇):实验室标准报告查新参观机电实验室报告实验室能力验证程序实验室间比对分析报告 篇一:检测标准查新、确认、验证程序 标准更新及方法确认的管理规定 1.目的:1.1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第5.3.2款的要求,为及时、有效地获得最新标准,以确保实验室在最短的时间内维持使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需定期进行标准查新。
1.2对查新的标准进行确认和验证是为了证明实验室是否能够达到方法需要的操作水平, 也就是说,要辨别新、旧标准内容是否存在差异,从人员资质能力、仪器设备配置、操作方法、试剂材料、环境设施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建立确认记录,以提供能够使用该方法的客观依据。
如果新标准与旧标准不仅仅是文字上的修改而涉及到技术指标、仪器设备、操作方法等的变更,实验室应该在确认时进行试验验证并记录。
2.适用范围:本实验室所有通过资质认定、审查认可和机构考核的检测标准。
3.职责:3.1实验室有关人员定期关注标准变更信息,建立标准获取信息渠道。
通常的方式有通过网络及时查新标准;订阅标准信息刊物;和标准出版社签订协议等。
同时,将标准查新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
3.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进行更新标准的确认、验证。
标准变更必然带来方法的变化,实验室应按照质量体系的规定进行新方法的确认、验证工作,并留有质量记录。
必要时,还须向相关部门申报批准,以维持该项目资质认定的有效性。
3.3检测室负责人负责组织本室有关人员对所开展的检测项目的标准更新进行具体确认、验证,如果标准变化不大,未涉及检测资源和方法的重大变化,可以直接进行标准的确认。
如果标准发生重大变更,如对于人员、设备、环境设施或检测方法的要求发生重大的变化,须进行试验验证。
相关过程须进行记录,并确保所有记录上交归档。
4.工作程序 4.1检测标准查新 4.1.1 标准查新渠道、方式(可以采用如下一种或多种方式):(1)向标准情报部门查询:由情报部门定期提供相关产品标准的发布、更新信息和所需的标准。
“危急值”有效性评估报告

参考国内外相关实验室危急值标准和规范,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实验室的 危急值项目准确性评估标准。
危急值项目及时性的评估标准
参考国内外相关实验室危急值标准和规范,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实验室的 危急值项目及时性评估标准。
评估流程
01
收集数据
收集实验室危急值数据,包括检测时间、报告时间、通知时间等。
02
危急值制度及处理流程
危急值定义及制度
危急值定义
危急值是指临床实验室或检查项目中出现的异常值,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生命危险 或病情急剧恶化,需要立即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危急值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危急值管理制度,明确危急值范围、报告流程、处理措施等相关 要求,确保危急值及时、准确地得到处理。
危急值报告流程
通知及记录
如果危急值被确认无误,主治医生或值班医生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如手术室、急诊室、住院处等,并对患者进行必要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危急 值出现的时间、处理措施、会诊意见等。
03
危急值有效性评估
评估内容
1 2 3
危急值项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评估实验室危急值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相关规 范和标准,如CLSI、NCCLS等。
“危急值”是指某项或多项检验、检查结果异常,提示患者 可能处于危险状态或重大疾病,需要立即采取干预措施。
评估范围和方法
本评估报告针对医院内所有科室的“危急值”制度进行评 估,包括但不限于门诊、急诊科、住院部、手术室等。
评估方法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现场调查、患者满意度调查 等多种方法,以获取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结果。
培训时间安排在业余时间或者班后时间,以方便护士参 加培训。
防腐型式检验报告

防腐型式检验报告1. 简介本文档是对防腐型式检验的报告,旨在评估和确认防腐型式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防腐型式检验是确保产品在防腐方面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重要环节。
2. 检验对象本次防腐型式检验的对象为XXX防腐涂料。
该产品为一种新型的防腐涂料,用于防止金属材料的腐蚀。
3. 检验标准本次防腐型式检验的标准参照了国家标准《防腐涂料型式检验方法》(GB/T XXXXX)。
根据该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对产品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
4. 检验方案为了评估产品的防腐性能,本次检验采用了以下方案:4.1 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分析产品的颗粒尺寸和形状,评估产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2 导电性测定使用导电仪测定涂膜的电阻率,以评估产品的导电性能。
较低的电阻率表示涂层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
4.3 腐蚀试验选择常见的腐蚀介质,并按照标准浸泡涂层样品,通过观察和测量,评估产品在腐蚀介质中的防护效果和耐腐蚀性能。
4.4 膜厚测定使用膜厚测量仪对涂层进行测量,以确定产品涂层的厚度是否符合要求。
5. 检验结果5.1 显微镜观察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产品的颗粒尺寸均匀,形状规整,没有明显的颗粒聚集现象。
这表明产品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5.2 导电性测定结果经导电性测定,产品的电阻率为XΩ/cm,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这意味着产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5.3 腐蚀试验结果在腐蚀试验中,产品样品在不同的腐蚀介质中暴露的时间长度为X小时。
经观察和测量,产品涂层表面未出现明显的腐蚀、剥落或破损现象。
这证明产品在各种腐蚀介质中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和耐腐蚀性能。
5.4 膜厚测定结果经膜厚测量仪测定,产品涂层的厚度平均为Xμm,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产品涂层的厚度达到要求,能够提供良好的防腐保护。
6. 结论本次防腐型式检验结果表明,XXX防腐涂料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和合规性。
产品的颗粒尺寸均匀,导电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和耐腐蚀性能。
产品涂层的厚度符合要求,能够为金属材料提供有效的防腐保护。
Excel电子表格验证模板(RA、URS、DQ、IQ、OQ、PQ、SOP)

Excel电子表格验证模板(RA、URS、DQ、IQ、OQ、PQ、SOP)Excel电子表格验证方案Excel电子表格检验记录风险控制1 目的将常规电子表格进行风险控制使其能成为符合预定用途、具有特殊功能的电子表格,满足实验室具体需求。
2 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实验室于Excel电子表格检验记录的风险控制。
3 概述我部门部分检验记录涉及比较复杂运算,普通手工计算占用分析人员较多的时间,且计算过程与结果需经较多复核才能保证准确无误,不利于工作高效开展。
计划将部分检验记录设计成电子表格。
优势:可以大量节约分析时间,缩短复核、审核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劣势:常规的电子表格记录存在风险。
为保证电子表格从设计到应用的整个过程均准确、可靠、安全、有效,需要对电子表格检验记录风险加以控制,形成特殊功能的电子表格检验记录以符合实验室具体要求。
4 人员资质与职责4.1风险评估小组4.2设计人员5 内容风险管理按如下流程组织开展工作。
5.1风险识别通过对电子表格的常用情况调查分析.认定能够影响常规电子表格的安全性、有效性、准确性及完整性的因素可视为风险。
如下表所示:5.2风险分析采用适当的工具对风险的影响因素成因进行分析。
准确性采用因果图较为合适。
下图有助于准确性及逻辑判定的成因分析。
对分析出的影响因素的危害程度暂不进行风险评估,分别在设计与应用方面探寻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5.3风险控制分别在应用与设计阶段采用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对风险进行实际控制。
下表提供部分控制措施与方法。
更多的控制方式与接受方式以文件形式列出。
(需求说明、操作SOP、验证方案)5.4控制效果评价5.4.1设计效果评价分别对电子表格检验记录设计阶段的安全性、准确性、有效性及完整性进行评价,确认控制效果能够符合预期要求。
5.4.2应用效果评价评价应用文件的准确性、完整性。
评价表格的可操作性进行。
5.5剩余风险剩余风险是指运用了控制和风险管理技术以后而留下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