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歌发展历史概述
唐代文学四个发展阶段

唐代文学四个发展阶段一、初唐:唐诗的准备阶段。
试探总的趋势由齐梁旧风向盛唐气象过渡。
两个重要现象:1.一大批宫廷诗人承袭齐梁绮丽的风气。
追求诗歌的词藻和声律,而最终导致了律体的完成。
2.为数不多的卓杰之士,批判六朝以来浮华的文风,强调诗歌的风雅兴寄,从而导致试探风起的转变。
初唐诗人的特点:继承加变革二、盛唐:唐代诗歌的鼎盛期、顶端充满“爱国主义和爱国热情”反映在文坛:积极浪漫的诗歌成为创作主流。
代表人物:李白安史之乱使开唐以来的矛盾集聚,反映现实揭露现实的诗歌得到发展。
代表人物是杜甫。
总结盛唐,开启中唐,杜甫应运而生。
“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边塞诗”继承汉乐府的传统,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
高适以乐府歌行见长,风格苍凉雄健,岑参后期诗歌磊落奇骏。
三、中唐:再盛期。
大历时期是一个低谷时期,但也是对盛唐诗歌的继承,多沿袭他们的文风。
》大历十才子;山水田园诗:刘长卿、韦应物;边塞诗:刘禹锡、李益;奇崛派诗人:代表韩愈、孟郊,又称“韩孟诗派”,孟郊独创风格是古拙瘦硬用语奇险;“山水诗人”:柳宗元、刘禹锡。
刘禹锡诗歌风格:“沉着稳练,风调自然,格律精切”;古文运动:领导者:韩愈、柳宗元。
是一场以复古为旗帜的文学革新运动,它的重点在于对文体的改革,同时也兼及文风、文学语言的改革。
特点:1.古文运动与儒学复古紧密结合,具有政治革新意义;2.文体改革与进步的文学观点紧密结合。
四、晚唐:夕阳期。
感情情绪十分浓厚。
杜牧、李商隐是晚唐的代表作家。
,有的刻苦沉吟,追求“清新奇僻”,代表贾岛、姚合;有的着力艳丽,写闺中女儿之情思,如温庭筠、韩偓;有的淡薄诗风,如司徒空、陆龟蒙;有的讽喻时事,表达动离之感,如皮日休、罗隐。
在散文上出现小品文创作,继承韩柳的古文传统,用尖锐的笔锋,讽刺时事。
唐传奇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唐朝诗歌流派

唐朝诗歌流派(原创版)目录1.唐朝诗歌概述2.唐朝诗歌的主要流派3.唐朝诗歌的特点和影响正文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在文化方面,唐朝诗歌的成就尤为显著。
唐朝诗歌流派繁多,各具特色,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一、唐朝诗歌概述唐朝(公元 618 年 -907 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在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唐朝诗歌是这一时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品丰富多样,风格独特,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
二、唐朝诗歌的主要流派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抱负和批判时弊为主题,开了唐代诗歌的先河。
2.盛唐:以杜甫、李白、白居易为代表。
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以关心国家民生为主题,现实主义风格鲜明;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诗歌具有豪放、奔放的个性,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白居易则以平易近人的诗风著称,关注社会现象和民生问题。
3.边塞诗派:以王之涣、王之涣、贾岛等为代表,他们的诗歌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生活和戍楼烽火的场景,展现了戍卫国家的英勇精神。
4.田园山水诗派:以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风光和农村生活为主题,展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5.韩孟诗派:韩愈、柳宗元等,以批判时弊、提倡古文运动为主,诗歌风格独特,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批判性。
三、唐朝诗歌的特点和影响唐朝诗歌以其优美的诗句、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唐朝诗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形式多样:五言、七言古诗,律诗、绝句等,形式丰富多样,为诗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2.题材广泛:既有咏史抒怀,也有山水田园;既有爱情婚姻,也有边塞戍楼,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3.风格独特:豪放、奔放、婉约、清新,各种风格交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唐朝诗歌。
唐朝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许多诗人都以唐诗为楷模,努力学习并传承唐诗的精神。
唐代诗歌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唐代诗歌的历史背景与影响唐代是中国的诗歌鼎盛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
唐代诗歌不仅丰富多样,形式优美,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广泛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和影响两个方面来探讨唐代诗歌的重要性。
一、历史背景1. 社会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一个时期。
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这样的社会背景为诗人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诗歌创作中。
2. 文化背景唐代是中国文化繁荣的时期,士人风气浓厚,文人雅士辈出。
尤其是隋唐以来的文化繁荣,使得文化底蕴更加丰富。
诗人们得以接触到更多的文化影响,从而让他们对诗歌创作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3. 唐朝政权的崛起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朝代,政权的崛起为诗歌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唐太宗李世民和贞观之治使得当时的政治十分稳定,使得社会经济有了相对的繁荣。
唐朝政权的崛起为唐代诗歌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影响1. 文人墨客的繁荣唐代的文人墨客数量众多,他们以吟咏自然、吟咏爱情为主题,形成了独特的唐代诗歌风格。
这种风格的繁荣对后世的诗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唐代流传下来的诗歌作品,成为了后世学习和模仿的经典之作。
2. 诗歌的题材丰富唐代诗歌的题材极为广泛,既有对自然风光的吟唱,也有对国家兴衰的抒发;既有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唐代诗人们的题材选择开阔了诗歌的创作范围,使得诗歌的发展更加多样化。
3. 形式的创新唐代诗歌形式的创新也让人津津乐道。
例如,七绝是唐代最流行的一种体裁,它由七言绝句组成,既适合抒发情感,又易于记忆,因此备受诗人们的青睐。
唐代的形式创新为后世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唐代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凭借其丰富多样的题材,卓越的艺术成就和艺术风格的多元化,影响着后世的文学创作。
历史背景中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底蕴的丰富为唐代诗歌的兴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唐代诗歌的影响则体现在后世文人墨客的繁荣、诗歌题材的丰富以及形式上的创新等方面。
唐代诗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研究

唐代诗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研究唐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文学艺术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唐代风格。
在唐代文学中,诗歌是一支最为重要的文艺流派,被誉为是唐诗“盛世”,创作出了一批不朽的诗篇,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而唐代诗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是我们了解唐代诗歌与时代背景关联的重要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来探究唐代诗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政治背景唐代的政治背景可以分为开元盛世、玄宗盛世、垂拱之世和中宗之世四个阶段。
在唐朝政治的不同阶段,诗歌创作的主题、内容也有着不同的变化。
开元盛世时期,唐太宗实行废除租庸调制、实行均田制、繁荣商业,使经济开始逐渐发展,政治上也十分稳定。
这个时期的诗歌多为抒情派,以放声歌咏自然风光、感受人生情感为主题,形式上采用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较为文雅的创作方式。
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而到了玄宗盛世时期,唐朝全盛时期,经济达到了巅峰,国力强劲,政治上也相对稳定。
这个时期诗歌更多的是将自己的理想和爱国热情表达出来,反映宏伟的历史景观,创作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包括了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乐府诗等不同的形式。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随着政治的动荡,唐朝进入了中、晚期的垂拱和中宗时期。
在这个时代,官吏贪污腐败,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日渐衰弱,民众世风日下。
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多为抒发失落、无奈的情绪,表现出对江山社稷的担忧、对时局变故的反思。
然而,当时能够创作出流传至今的名篇,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杜牧的《赤壁》等,也说明了唐代诗歌的社会性质和中国文学的历史价值所在。
二、经济背景唐朝盛世的经济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文化艺术的发展。
唐代经济的繁荣,不仅赋予了文人墨客创作诗歌的物质基础,也促进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和文化交流。
经济状况突破,劳动创造性的技术发明和应用也十分迅速。
唐诗的发展历程

唐诗的发展历程引言概述: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唐诗的起源开始,通过四个部分的详细阐述,揭示唐诗的发展历程。
一、初唐时期(618年-755年)1.1 李白的诗歌创作:李白是唐代初期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豪放狂放著称。
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充满了浓郁的个性和情感表达,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杜牧的新乐府运动:杜牧是唐代初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提倡恢复乐府诗的创作,将乐府诗与五言绝句相结合,形成了新乐府运动。
这一运动使得唐代诗歌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
1.3 王勃的古文运动:王勃是唐代初期重要的诗人和文学理论家,他提倡以古文为基础创作诗歌,倡导用古文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当代的思想和情感。
这一运动推动了唐代诗歌的发展,使得诗歌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样。
二、盛唐时期(755年-847年)2.1 杜甫的社会批判:杜甫是唐代盛期的杰出诗人,他的诗作以社会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怀而著称。
他通过揭示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痛苦的愤怒和呼吁。
2.2 白居易的咏史抒怀:白居易是唐代盛期的重要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作以咏史抒怀为主题,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歌颂和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代的关怀。
2.3 孟郊的边塞诗:孟郊是唐代盛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描写边塞风光和边塞生活为主题,通过对边塞的描绘和对守边士兵的赞颂,表达了对国家安危和边塞人民的关心和敬意。
三、晚唐时期(847年-907年)3.1 李商隐的婉约诗:李商隐是晚唐时期重要的诗人,他的诗作以婉约柔媚为特点,表达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艺术享受。
3.2 杜牧的豪放诗:杜牧在晚唐时期再次崛起,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为特点,表达了对人生的豪情壮志和对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感受。
唐朝诗歌的发展历程

唐朝诗歌的发展历程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诗歌吧,诗歌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
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唐朝诗歌的发展历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唐朝诗歌前言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
在唐代三百余年的历史中,涌现了无数诗人,其中如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等,更是名垂青史、光照万代的大诗人。
正是无数有名的大诗人和默默无闻的小诗人一道,构成了唐诗星光灿烂的景象,让千百年以后的诗人、诗坛黯然失色。
唐诗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一)初唐诗歌:初唐,即唐玄宗以前,这是唐诗发展的初级阶段。
一方面,南朝宫体诗在诗坛上占据着统治地位,从唐太宗到上官仪等,无不大写华丽婉媚的作品;另一方面,诗歌改革的序幕正悄然拉开了。
初唐的诗歌改革是从两方面来进行的:以陈子昂、四杰为代表的一批出身低微的下层诗人,通过自身的遭遇意识到了诗歌创作必须表现真情实感,于是他们提倡“兴寄”、“风骨”,写出了诸如《登幽州台歌》、《感遇》、《在狱咏蝉》、《从军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类情感充沛,动人心魄的作品,从内容上对宫体诗进行了改造或改革。
而以沈佺期、宋之问、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层诗人则在对诗歌艺术的精雕细刻中,发展并完善了诗歌格律,并最终完成了对诗歌格律的定型,这从形式上发展了宫体诗。
所以,初唐没有伟大的诗人,却有杰出的诗歌改革家。
1.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的是初唐“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四位作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他们致力于文学革新,力求摆脱齐梁诗风,突破了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题材。
其中,王杨擅长五言律诗,卢骆擅长七言歌行。
他们对唐诗演变和发展的主要贡献:(1)他们不满当时诗坛盛行的宫廷诗风,抨击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杨炯《王勃集序》),并努力以清新刚健的诗歌创作,力图突破和改变这种纤弱雕琢、绮靡华丽的宫廷诗风。
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之时。
以杨炯、王勃为代表的初唐诗坛,以杜牧、杜甫、白居易等为代表的中唐诗坛,以李商隐、温庭筠、李煜等为代表的晚唐诗坛,各自展现了独特的诗歌风貌,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初唐时期,由于与隋代文人的联系还未完全断绝,初唐诗歌仍然受到隋代骚体诗的影响,表现较为宏大、壮丽,而内容上则主要以政治抒怀、宴会娱乐等宫廷话题为主。
代表人物杨炯、王勃之诗,以《登鹳雀楼》、《滕王阁序》等作品著称。
他们的诗作在形式上注重韵律的流畅和韵味的凸显,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华丽辞藻、巧妙雅致。
中唐时期,唐朝的国力逐渐强盛,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唐诗歌取得了新的突破。
以杜甫、杜牧、白居易为代表的这一时期,诗人们渐渐关注社会的底层百姓,以平民化的视角描绘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
其中,杜甫的诗歌作品尤为著名,以《月夜忆舍弟》、《春夜洛城闻笛》等为代表。
他以豪放的墨汁、激昂的词藻,表达了个人的忧患意识和对国家民族的忧虑之情,深深打动了后人。
晚唐时期,唐朝进入内忧外患的终结阶段,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席卷整个国家。
这一时期的诗歌表现出了一种更为婉约、柔美的情感态度。
以温庭筠、李商隐、李煜等为代表的晚唐诗人,他们的诗作大多以人生百态、思乡忧国为主题,情感表达更为细腻深沉。
其中,李商隐的《无题》、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作品被后人誉为晚唐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他们给人一种宿命感和离愁别绪,使人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爱情诗的高峰。
总的来说,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由初唐宫廷诗向中唐平民诗再到晚唐婉约诗的转变过程。
初唐时期,诗歌内容注重宫廷生活和政治抒情,形式上注重韵律的流畅和韵味的凸显;中唐时期,诗歌关注社会的底层百姓,以平民化的视角描绘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晚唐时期,诗歌情感婉约、内敛,表达了一种离愁别绪和宿命感。
唐代诗歌在思想上和艺术形式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开创了古代诗歌的艺术高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诗歌中的历史背景

唐代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其诗歌风格以"唯美"和"豪放"为主,而唐诗的历史背景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唐代诗歌中历史背景的分析,揭示唐诗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
一、唐朝的政治背景玄宗之前,唐朝是一个非常强盛的王朝,但到了唐玄宗时期,随着他的荒淫无道,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不断,导致唐朝开始走下坡路。
安禄山和史思明之乱也是唐朝在其后期时所遭遇的重大灾难之一。
因此,唐诗在这个背景下也反映了诸多政治和社会经济方面的问题。
二、诗歌中的战争与军事唐代的唯美派以李白和杜甫为代表,他们的诗歌中有很多关于战争和军事的内容。
杜甫的《春夜喜雨》是一篇典型的战争抒情诗,在诗中他描写了一夜春雨之后的悄闻,以及其心中的痛苦和哀怨。
而李白的《将进酒》中,则是把饮酒引入到战场,大力歌颂自己的好汉和勇猛,以及他们所经历的险恶。
三、罗马帝国的影响唐代的豪放派主要以李贺和李商隐为代表,他们的诗歌中强调的是诸如爱情、人生、自由等主题,这也反映了唐代文化与罗马帝国的文化影响。
李贺的《金缕衣》中就表现了这种影响,他用叙事的方式来表达这种罗马文化的自由和豪放。
四、天文历法的应用在唐代还发明了日晷、圭表、水钟等各种计时工具和天文仪器。
因此,唐诗中也有很多与时间和天文学有关的内容。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就有这样的展现,他把白雪与日晷排比起来,表示时间的匆忙和流逝。
五、唐代的社会经济变迁唐代的财富主要来源于对西域和东南亚的贸易活动,这一时期也是经济文化发展最快的一个时代。
因此,唐诗中也有很多描写商业、贸易的内容。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用自然景物寓意理想、愿景和远大志向。
总之,唐代诗歌中的历史背景丰富多彩,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人民的命运、文化的交融等多方面的问题。
因此,了解唐代的历史背景是理解唐诗的必经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诗歌发展历史概述
理学院130131112 吕霄博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隋唐五代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而历时近三百年的唐代,则是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文坛上百花齐放,文学成就辉煌灿烂。
其中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骄傲,唐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4个阶段。
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沿袭齐梁陈隋诗风, 宫廷文臣以及帝王后妃在诗坛上非常活跃,形成了阵营庞大的诗人群体。
但大多诗作浮艳柔丽上官体绮错婉媚。
只有魏徵、王绩和诗僧王梵志等少数人能够清新脱俗,不被世风束缚。
初唐四杰对歌行体进行改造,具有诗赋交融的特点。
篇之恢宏,敷叙精巧,以气御诗,辞藻华丽。
促进初唐诗歌混融意境的形成。
陈志平. 四杰与初唐诗歌的新变[D]. 华中师范大学, 2003. DOI:10.7666/d.y513591.真正廓清梁陈诗风的是陈子昂,陈子昂针对齐梁文风,提出“兴寄”和“风骨“两种主张,唐诗风骨才为之一振,遂开盛唐诗风的先河。
张澎. 陈子昂与初唐诗风的变革[J]. 语文学刊, 2012, (5).同时代的沈佺期、宋之问以及被称为文章四友的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他们的作品多是奉和应制、点缀升平,但其中也有一些佳作。
尤其是杜审言的诗,以律诗著称。
他与沈佺期、宋之问被后世称为五、七言律诗定型的奠基人。
盛唐诗歌在前人的努力下,进一步走向辉煌。
李白、杜甫是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标志。
百年初唐后,李白横空出世,为诗国带来新的美学楷模,宣示了对宫廷陈式做派的胜利,他极大地影响了后代士人的人格并融入民族的精神史,而自贞元,元和以后则出现了宗杜思潮,诗人们以坚实的步履沿着“少陵路径”前进。
罗时进. “前李杜”时代与“后李杜”时代——唐代诗歌发展的转关与演进[J]. 文学评论, 2007, (2):193-199.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在盛唐诗中占有很大比重。
边塞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异域奇葩,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
诗中往往写出一种远大、明确的社会理想,与天下苍生共同的理想。
其诗不回避战争艰苦的生活,但诗人在描写战争残酷的时候,却能够表现信心和勇气。
在述说艰难痛苦的时候,能够想到胜利和未来。
王强. 初探盛唐边塞诗的特征[J]. 作家, 2008, (8).山水田园诗派就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中国的山水田园诗不始于唐代,六朝时就有了,还是比较成熟的山水田园诗。
但六朝时的山水田园诗是公开的,以陶渊明为代表是写田园风光的;以谢灵运、谢眺为代表是写山水的。
二谢的山水诗,按前人的评价是“有句无篇”,只有些好句子,没有整个篇章好的。
而王维的诗歌里描写性要强些,这与诗人具备的艺术才能无不相关,其空间画面感是其主要特色;而孟浩然单纯的经历和性情使得他的诗歌相较王维的而言,平淡许多。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里有某种事实情节,具备一种时间接续的故事性。
杨卫丽. 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异同论[D]. 山东大学, 2012.
中唐诗歌由于国家的衰落也变得不景气。
此时期最为杰出的应数韦应物,其田园山水诗高雅闲淡,而其乐府歌行则于婉丽流美中颇寄讽喻。
永贞革新和元和中兴使诗坛重新活跃。
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王建一派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大量广泛反映现实、批评时政的政治讽喻诗,风格舒徐坦易。
中唐新乐府诗人在选择体裁样式时别具匠心,从中透射出他们的乐府观。
一方面借鉴汉魏古乐府之体式,采用古体,有五言、四言、杂言等,风格古朴浑厚,富有情感张力。
另一方面又有所新变,吸收唐代民间流行的歌谣体"三三七体"来改造乐府诗,这种体式流利宛转,易于唱诵,为时人所喜,便于实现诗人以诗为奏议的目的。
中唐新乐府还采用组诗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表现主题,这类组诗有总题、分题,组诗内的每首诗风格一致,篇幅接近,各个单篇以某个视角来展现共同的主题,有助于深层次开掘主题,有利于传播组诗所呈现出的情感内容和艺术风格。
陈瑞娟. 中唐新乐府诗体探析[J]. 理论界, 2012, (2). DOI:10.3969/j.issn.1003-6547.2012.02.039.而韩愈、孟郊、李贺、贾岛则以奇险峭刻见长。
但各有
特色,韩诗气豪,孟诗思深,李诗幽丽,贾诗清苦。
除此之外,柳宗元的诗或澹泊雅丽,或哀怨激荡。
刘禹锡的诗精练含蓄,意境优美,韵律和谐。
诗人们的创新精神和个性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杜牧在诗歌艺术上有独特的贡献。
他们或抒发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忧国情怀和政治抱负;或表达对知交好友的敬佩怀念;或同情感喟不幸人物的飘零命运;或描摹山川胜迹咏唱爱情心曲,他们用各具特色的彩笔书写人生遭际畅述理想情怀,为读者展现出了晚唐社会生活的独特风貌。
在艺术上,杜牧古体诗的整体成就略高于李商隐,而若论及单篇成就则二人不相伯仲。
“小李杜”都继承了杜甫关注国运民生、以时事入诗的儒家传统,而又各具特色。
在学老杜的同时杜牧更多受韩愈的影响,而李商隐则更多学习李贺,小到用字修辞大到构思谋篇无不深获长吉诗的给养。
计虹. “小李杜”古体诗比较研究[D]. 黑龙江大学, 2009. DOI:10.7666/d.y1500359.李商隐是一位在诗歌创作上有诸多成就的诗人,在诗史中,李商隐的政治诗、爱情诗有着突出的特色,在七律方面也为诗体完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的爱情诗大胆地向齐梁诗人学习,继承了他们的表现女性和女性生活为主的精神,同时,又超越齐梁诗人,通过表面状貌的意境渲染,代替对恋爱本身的琐屑描绘;逶迤婉转的脉络;熔词铸语,在含蓄深隐中表现炽热的感情,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杜吉国. 李商隐诗歌创作面面观[D]. 黑龙江大学, 2002.温庭筠才思清绮,但格调不高。
此后诗家多是效法前人,艺术上无重大突破。
较有名的诗人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韩偓等人。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强大的国力、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与丰厚的文化积累,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众多伟大、杰出的诗人把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
今天可考的唐诗作者三千七百多人,可见存世唐诗五万四千余首。
这不过是唐诗的一部分,但我们从中已经可以大略窥见当时诗歌繁荣的面貌。
唐代诗歌的发展纷繁复杂,此篇只是浅显谈谈。
辉煌的唐代诗歌还有很多值得研究与探索的地方。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辉煌灿烂的诗歌文化将会永远在历史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