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报刊标题中仿拟辞格的使用对比
浅谈新时期俄罗斯报刊标题修辞手段的特点

浅谈新时期俄罗斯报刊标题修辞手段的特点报纸标题是概括新闻内容,新闻传播价值的集中体现所以报纸标题的斟酌是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主要从修辞学的角度探讨新时期俄罗斯报纸标题的修辞手段特点。
标签:报刊标题,修辞特点报刊,作为传媒的主流力量,靠的是运用语言,向读者传达信息,表达意见。
新俄罗斯在前苏联解体后蓬勃发展,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有所变化,变化也不可避免的体现在报刊语言中。
下面我们将讨论新时期俄语报刊标题的修辞手段方面的特点。
一、外来词的大量使用外来词可引入外来新概念,填补词汇空白(王福祥,现代俄语辞格学,2002)。
不同语言系统的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会产生概念的不对等性。
新的事物概念的引入经常要借用别的语言的词汇,如интернет 等一大堆的計算机方面的词汇。
同时,外来词可以节省不必要的言语,体现语言经济的原则。
例如《Майами Хит второй год подряд стал чемпионом НБА(Известия10.06.2013)(“迈阿密热火”连续两年夺得NBA冠军)НБА实际上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这一外来语节省了很多音节、文字和空间。
此外外来词语的应用还有可以表露特殊文化心态,把读者带到编者所描绘的异域风情中去;或者表达正式内容使格调庄重,添加严谨色彩,表现出报导信息的权威性等。
二、使用词序倒装的手段虽然在俄语中词序并不影响俄语的句法结构,“任意排列都会产生句子新的色彩”(褚敏,俄语修辞学教程,2010)。
但倒装在俄罗斯报刊标题有着强调平衡结构,制造悬念的作用。
例如:В Великобритании простились с солдатом,убитым исламистами(Известия 12.07.2013)(英国民众与被伊斯兰枪杀的士兵道别);Арестован водитель Ferrari,подозреваемый в ДТП со смертельным исходом(Известия 12.07.2013)(有故意杀人嫌疑并造成交通事故的法拉利车主被逮捕);С взяточников решили много не брать(Известия11.07.2013)(政府决定将对受贿者降低罚款金额)。
俄汉报刊标题中仿拟辞格的使用对比

一
、
俄 语 标 题 中仿 拟 辞 格 的运 用
“ 拟是 一种 模 仿 现成 格 式 而 临 时新 创 的修 仿 辞 方式 , 又称 仿 用 与 仿 化 。所 仿 用 的 大 多为 现 成 的词语 、 句子 、 章 的结 构 形 式 。被 仿 的 词语 、 篇 句 子、 篇章 称原体 , 拟 而成 的新词 语 、 仿 句子 、 篇章 称 为变 体 。仿拟 虽 是 模 仿 现成 的格 式 , 往 是 用 自 往
其之 间 的同音关 系 , 描写 出暴 雨对 广州 的影 响 , 言
1Y eb — BT e几 ee TM ( T y ) . qHe Ce, cHRlr b a 《 p; , i a 2 0 2 0 ) 如有 钱 , 7— 6— 0 7 ( 学则 明 )
标 题是 对俄 语 谚 语 “ qH e一 ̄e , eq H e Y eb BT Hy e b
HueoBe eI ( 当代 英雄 》 由原来 的肯 定结 al pM HI 《 r , ” ) 构 变 成 了 否 定 结 构 。 标 题 2 将 俄 罗 斯 谚 语 “ Tp CbH aoT ” 年 老 没有 什 么 可 高 兴 C aOT eBp ̄ cb ( 的) 的否 定结 构 变 成 了肯 定结 构 。两个 标 题 的表 达都 与原 义相 反 , 得新 颖 、 致 。 显 别
金)
2 头 脑风 暴有 “ ” ( 光 明 日报 》,0 0年 . 钱 途 《 21
5月 1 日) 9
例句 是仿 照谚语 “ naH 一3B T ” 沉 默 Moqn e O OO ( 是金 ) 来 , 面加 上 了 限 定 语 , 义 深 远 , 人 而 后 意 发
汉俄语仿拟辞格对比研究

汉俄语仿拟辞格对比研究
仿拟是汉俄两种语言中被广泛使用的一种修辞格,它主要通过仿造的方式表达幽默讽刺的意味或达到新颖独特的修辞效果,使语言获得极强的表现力。
本文首先讨论了俄语中的术语(先例文本)与仿拟的异同,并将该术语定义为俄语仿拟辞格。
其后分别论述了汉俄语中仿拟辞格的定义、分类、修辞效果、修辞功能,从语音、构成方式、语体应用、时代风格及民族文化特征四个角度将汉俄语仿拟辞格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分析了它们与近似修辞格的区别。
俄汉语仿译词

俄汉语仿译词浅析摘要:仿译词作为外来词构成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丰富了词汇,还为各种语言间的交流搭建了桥梁。
俄语和汉语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在外来词的仿译中存在一些差异,仿译词的内涵、类型不同,主要受到语言本身及民族思维文化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俄汉语中仿译词的异同,探讨了仿译外来词的产生与作用。
关键词:俄语仿译词汉语仿译词异同一、俄汉语仿译词1.仿译词由瑞士语言学家巴利提出,用来指代外来词语和句子的翻译。
在俄语中,仿译词被称为калька,指的是将外来词直译为本族语的词语或句子。
俄语中存在三类仿译词:构词仿译词、成语性仿译词和语义仿译词。
在将外来语译成俄语时,按照词素(前缀、词根、后缀等)进行翻译的词汇即构词仿译词。
这类仿译词一般不会被察觉,因为它们的构成都是俄语固有的词素。
构词仿译词分为全构词仿译词和部分构词仿译词。
部分构词仿译词是指在仿译时将按词意对应翻译(或音译)与按俄语构词成分(前缀、后缀、词尾、尾缀等)进行翻译结合使用。
例如,workaholic的对应仿译词是трудоголик(工作狂),труд(工作)是work(工作)的直译,голик为holic的音译;гуманность(人道)一词中гуманн是拉丁语词词根human-us的音译,ость则是俄语尾缀。
对于那些初次见到这类词的人来说,它们的真正来源有些出乎意料,因为它们完全按照俄语词汇的构成方式出现。
成语性仿译词是将其他语言中的成语性搭配按照单词直译方式译为俄语。
例如:взятьтакси(打的),来自法语prendre un taxi;время—деньги(时间就是金钱),来自英语的time is money;разбитьнаголову(彻底崩溃),源自德语的auf haupt schlagen;знаешьчто(你知道吗?)源自德语wei t du was;вотгдесобакаголову(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源自德语da ist der hund begraben;терятьлицо(丢脸),源自英语lose face;стотысячпочему(十万个为什么),源自英语的seven millons whys.俄语中的语义仿译词是在翻译采取直译的过程中消失或改变源语的意义而获得新意的词语,ние,вдохновение,впечатление三词由于其源语法语词汇本身发生变化,意义也发生了变化。
浅谈中俄媒体语言标题特点对比

浅谈中俄媒体语言标题特点对比作者:徐倩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12期摘要: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密切,两国时事出现在对方媒体上的频率也日益增多,在新闻翻译过程中,我们发现两国的媒体语言风格有很大不同,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标题上,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翻译的办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媒体语言;标题;特点;翻译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是交流和传播信息的媒介,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现在已演变为传播工具的总称。
具有报道和感染的基本功能,具有时效性、准确性。
媒体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监测社会环境;2、协调社会关系;3、传承文化;4、提供娱乐;5、教育市民大众。
“标题‘居文之首,勾文之要’,常被喻为‘文眼’和‘窗口’,在语言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中国和俄罗斯媒体的发展背景及发展过程都存在着巨大差异,且两国的文化、习惯,甚至两国语言本身都存在着很多不同,因此,二者的媒体语言的使用方面也存在着较大差异。
一、中国媒体语言特点中国的媒体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
现在已从新中国刚建立时期的报刊单一媒介发展成为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四足鼎力、媒体互动的局面。
传播学认为,语言环境由“场景”、“方式”、“交际者”等组成,每一部分的改变都会产生新的语域,其中“方式”就包括用何种媒体来表达,同一种语言、同一个内容借助不同的媒介来表达会有不同的模式变体,因而媒体的发展必然引起相应的媒体语言的演变,一种新的媒体的诞生必然会产生一种新的媒体语言。
此外,媒体语言的发展也与社会生活的演变密不可分,我国已从新中国刚建立时期的关门发展过渡到改革开放,并向现代化、市场化、一体化大步迈进,社会生活日益丰富,人们观念不断更新,从追求共性到张扬个性,这种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促使媒体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对国外新事物的包容度也越来越高。
整体来看,我们今天的媒体语言极大程度地摆脱了僵化、缺少生命力的语言模式,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既有语言规范、庄重的综合性报道,如《新闻联播》、光明日报等,也有语言柔和、具有生活气息且口语化的报道,如各地区晚报、日报和一些读报类新闻节目等,甚至还有利用网络用语或者方言来主持节目以吸引观众的新型搞怪类节目,如哈尔滨电视台的《娱乐开奖》、《娱乐二人转》等。
俄汉报刊标题语言对比研究

俄汉报刊标题语言对比研究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读题时代”。
标题是报刊新闻内容的凝缩,好的标题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研究报刊新闻标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共时角度出发,选取近几年来俄汉报刊新闻中具有代表性的标题语言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总结俄汉报刊新闻标题语言在词汇、辞格使用上的异同。
力求通过语言的对比挖掘出两个民族在文化、审美、心理等方面深层次的异同,进一步深化对俄汉报刊标题的研究,并对将来其它有关标题方面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方法和思路。
俄汉语篇中所指相同的词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俄汉语篇中所指相同的词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刘淼【摘要】语篇衔接是语篇语言学的重要范畴.在语篇衔接手段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词汇衔接.对语篇词汇衔接手段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语篇内部的构建规律,更好地理解语篇的语义空间.所指相同是词汇衔接手段中最常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俄汉语篇中所指相同现象的对比研究,可以有效地阐释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层面的不同之处,对俄汉语篇的阏读与翻译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页(P130-132)【关键词】语篇衔接;词汇衔接;所指相同;对比【作者】刘淼【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语篇语言是上个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门语言学的新兴学科。
它将语篇作为语言学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有关语篇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语篇衔接是语篇语言学的重要范畴之一。
语篇中,一个句子内的某些词语与上下文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正是这种衔接关系使语篇成为形式上和意义上完整的统一体。
韩礼德和哈桑把词汇衔接分为两大类: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结合具体的指称对象,又将词汇衔接分为所指相同、所指内包、所指排除与所指相关。
胡壮麟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一书中认可了这种分类方式,并进一步阐释了每种类别的具体表现形式。
本文将借鉴韩礼德关于词汇衔接和指称关系的分类,不同的是不再采用四种分类方式,而是简单地将其分为所指相同和所指不同两大类。
在下文的论述中,将从先行词与回指词完全相同的角度,研究俄汉语篇衔接手段中所指相同的现象。
在语篇指称关系的研究中,先行词与回指词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先行词指的是文中先出现的词汇,照应词指的是下文中与先行词发生指代联系的词。
先行词与照应词的形式完全相同指的是先行词和照应词在形式上完全一致,也就是同一词汇的重复出现。
这种情况是多种词汇衔接手段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在俄语和汉语中都有着大量的应用。
试论仿拟辞格在报章标题中的作用

试论仿拟辞格在报章标题中的作用在仿拟思维指导下的仿拟辞格,如恰当地运用于报章标题,就可以发挥出弘扬社会正气、抨击不良现象、把握时代脉搏、提出善意劝告、表达独家论点、报道新鲜话题以及体现思维进程等作用。
这种在传媒语言中的高频出现和具有强大功能的辞格,应引起语言学界的足够重视并对之进行深入研究,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标签:仿拟报章标题作用仿拟是一种新兴的、发展势头迅猛的修辞格。
在林祥楣主编的《现代汉语》①所列的14种修辞格中,并无仿拟;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中,专设“仿词”一格,定义为“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语素,临时仿造新词语”,但同时认为,“仿词大多是以反义联想为基础……把仿词作为拈连的一种——反连,不无道理”。
此时,仿拟这种修辞格的作用、类型初露端倪②。
目前,这种辞格被定义为“故意仿照某个现成的词语、句子、篇章,临时创造出一个新的词语、句子或篇章来”③。
人们对仿拟的内涵、外延、类型、作用都有了更充分的认识。
因为仿拟的对象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的语言形式(如诗文名句、成语、歌词、广告语等);仿拟的作用广泛地发挥在体育、娱乐、交通、环保等各个领域,既有严肃的质问,也有深邃的思考;而且,仿后的新词新语与原有形式保持着纯天然的联系,故虽着墨不多,却能起到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深刻揭示事物内在矛盾、形式易为人接受等诸多影响。
而这些表达效果,在报章标题中显现的作用日渐突出。
按所仿对象的不同,仿拟一般可以分为仿词、仿句、仿篇(或称仿调,其篇幅太长,本文不涉及)三类;按仿拟途径的不同,可以分为语义仿拟(简称义仿)和谐音仿拟(简称音仿)两类,其中,义仿又可以根据所仿的意义是相反还是相类,分出反仿和类仿两个小类。
下面所举案例皆为近年来报章标题中出现的仿拟辞格,将于后方括号里注明类型并对其略作鉴赏与分析,以示其在报章标题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弘扬社会正气,促人振奋报刊杂志作为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为主要内容的出版物,肩负着舆论导向的重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汉报刊标题中仿拟辞格的使用对比王伟2013-3-11 13:42:13 来源:《西伯利亚研究》2011年第3期(运城学院外语系,山西运城 044000)摘要:当今世界已进入“读题时代”。
标题是报刊新闻内容的凝缩,好的标题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研究报刊新闻标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俄汉报刊新闻标题中均使用了仿拟辞格,增强了标题的感染力。
但俄汉两种语言的仿拟辞格又打上了各自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烙印。
通过语言的对比,挖掘出两个民族在语言文化、民族心理等方面深层次的异同,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俄汉报刊标题的研究。
关键词:俄语;汉语;报刊标题;仿拟辞格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0961(2011)03-0057-03 作者简介:王伟(1982-),女,辽宁绥中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俄语语言学和修辞学研究。
报刊新闻标题是新闻内容的凝缩,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标题不仅能准确传达文章的信息,而且还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仿拟辞格在报刊标题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语言时尚,符合广大读者追新求异的心理和语言自由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它与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体现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时代气息。
在标题中使用仿拟辞格,使得新闻标题的表达方式呈现多样化,意味深长,令人回味,起到了吸引读者注意力的重要作用。
同时,在报刊新闻标题中使用仿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增强了报刊新闻标题的感染力。
一、俄语标题中仿拟辞格的运用“仿拟是一种模仿现成格式而临时新创的修辞方式,又称仿用与仿化。
所仿用的大多为现成的词语、句子、篇章的结构形式。
被仿的词语、句子、篇章称原体,仿拟而成的新词语、句子、篇章称为变体。
仿拟虽是模仿现成的格式,往往是用自己的语言,融入新的思想,因此它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修辞活动,具有增强言语表达的感染力和幽默风趣或讽刺、诙谐的修辞效果,使人感到新鲜,能引起读者思考与想象,加深对变体含义的认识和理解。
”[1]报刊标题使用仿拟辞格时,所仿的往往是诗歌、散文、文艺作品的名称或其中的精彩或经典名句、谚语、俗语、圣经语言、名言警句、固定词语、著名歌曲、电影和电视剧名称、各个时代的政治口号、马列主义著作的流行引文等等[2]。
俄语报刊新闻标题中仿拟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词汇的替换词汇的替换是构成报刊标题仿拟现象的主要方式。
例如:1.Толоконскийипартия - близнецы - братья(《Независимаягазета》, 15-02-2007)(托洛孔斯基和政党是孪生兄弟)这个标题源于В.В.马雅可夫斯基著名的长诗“В.И.Ленин”《弗·伊·列宁》中的ПартияиЛенин-Близнецыибратья。
2.Зурабовслезамневерит(《Независимаягазета》, 02-03-2005)(祖拉博夫不相信眼泪)这个新闻标题来自电影名“Москваслезамневерит”(《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利用仿拟辞格,有效地提高了标题语言的表现力。
3.Квартетдлядвоих (《Независимаягазета》, 28-08-2007)(两个人的四重奏)这是一个对剧目介绍的标题,源于电影名称“Вокзалдлядвоих”(《两个人的车站》),一字之差,表达的内容和揭示的主题完全不同,用“Квартет”代替“Вокзал”,立刻激发人们对这个剧目的兴趣,进而产生先睹为快的强烈愿望。
(二)扩展扩展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大或补充,对其进行限制或使其具体化。
例如:1.Знание-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сила(《Труд》,09-01-2002)(知识的确是力量)例句是仿造谚语“Знание-сила”(知识就是力量)创造出来的,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副词“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达到了加强表达效果的作用。
2.Москваслезамиисследованиямневерит:московскиевласти“бреднекомментируют”(《Труд》, 11-04-2006)(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和调查,因为莫斯科当局没有妄加评论)该句仿自“Москваслезамневерит”(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在原型的基础上加上“исследованиям”,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
3.Молчание-золото,ноневсегда(《Труд》,07-06-2001)(沉默是金,但并不总是金)例句是仿照谚语“Молчание-золото”(沉默是金)而来,后面加上了限定语,意义深远,发人深省。
(三)省略或截断1.Ученье-свет,еслиденегтьма(《Труд》,27-06-2007)(如有钱,学则明)标题是对俄语谚语“Ученье-свет,неученье-тьма”(学则明,不学则暗)的截断。
由于谚语自身就带有极强的感召力,仿拟后更能激起读者的好奇心,促使其进一步阅读。
2.Семьразотмерь? (《Независимаягазета》, 15-09-2001)(三思而后行? )Семьразотмерь是成语Семьразотмерь,аодинразотрежь(三思而后行)的前部分,尽管省略了后一部分,但是读者看到这个新闻标题后会立刻明白其意义。
(四)肯定结构与否定结构的相互转换1.Геройненашеговремени(《Независимаягазета》, 15-02-2006)(并非当代英雄)2.Старость-врадость(《Независимаягазета》, 06-03-2002)(年老有的是高兴的事)标题1将М.Ю.莱蒙托夫的名著“Геройнашеговремени”(《当代英雄》)由原来的肯定结构变成了否定结构。
标题2将俄罗斯谚语“Старостьневрадость”(年老没有什么可高兴的)的否定结构变成了肯定结构。
两个标题的表达都与原义相反,显得新颖、别致。
二、汉语标题中仿拟辞格的运用在汉语报刊标题中运用仿拟,能够使标题语句凝练、新颖,含义意味深长。
仿拟包括运用与原有词语音同或音近的语素代替原有词语中的语素,即谐音仿拟;也包括通过词句的意义类比、联想仿造新的词句,从而产生新的意义,即仿义。
(一)仿音仿音指的是仿照本体的语音形式而拟造出新词语,包括同音仿拟和近音仿拟。
例如:1.广州一日内三变“洋城”(《成都日报》,2010年5月16日)2.头脑风暴有“钱”途(《光明日报》, 2010年5月19日)3.为先心病孩子点燃“心”的希望——“为了我们的孩子”大型慈善晚会侧记(《光明日报》, 2010年6月17日)在上面三个例子中,利用的是同音仿拟。
把羊城的“羊”替换成了同音语素“洋”,巧妙利用了其之间的同音关系,描写出暴雨对广州的影响,言简意赅。
而第二个例子中,把前途中的“前”替换成了“钱”,指出了智慧创造财富。
第三个例子中用“心”替换了“新”,突出主题,都达到与第一个例子异曲同工的效果。
4.常州多举措引智——科研院所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光明日报》, 2010年5月19日)5.“信骚扰”没公开无法判侵权(《文摘报》,2005年8月25日)这两个例子利用的是近音仿拟。
由“引资”拟出的“引智”、由“性骚扰”拟出的“信骚扰”,利用仿拟辞格,用简洁的语言报道了新闻的主题,又增强了标题的吸引功能。
(二)仿义仿义指的是仿照本体的语义而拟造出新词语。
仿义既可以仿词又可以仿句。
被仿词指的是既存的词,或是既存的谚语、俗语、成语等。
而仿句是仿照大家所熟知的句式结构,变换词语而得到的一个新的句子。
例如:诗词名句套用;名人名言套用;文言套用;文学作品名称套用;影视作品名称套用;广告词套用[3]。
这些标题语言凝练、风格简洁,既突出了新闻的信息,又增强了标题的吸引功能。
例如:1.奥巴马“一石”难打“二鸟”(《光明日报》, 2010年6月17日)2.阜阳中级法院三任院长“前腐后继”(《文摘报》, 2006年11月2日)3.格鲁吉亚:“玫瑰革命”四年之痒(《中国青年报》, 2007年11月13日)第一个标题是仿拟“一石二鸟”这个成语,作者在借用原成语语义的基础上,使仿拟体和被仿拟体之间形成强烈的语义反差,显得语言简练,却富有深意,指出奥巴马的意图很难实现。
“前腐后继”源自“前赴后继”,道出了腐败现状,具有讽刺意味。
“四年之痒”源自“七年之痒”,概括了格鲁吉亚动荡的局势。
4.生命岂只在于运动(《山西日报》, 2010年6月3日)5.赵秉均:成也警察,败也警察(《中国青年报》, 2009年6月3日)6.光明观察:人祸猛于虎——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老虎死亡事件追踪(《光明日报》, 2010年3月16日)7.守护孩子人人有责(《京华时报》, 2010年5月6日)8.海外婚姻:想说美满不容易(《文摘报》,2009年3月1日)9.“犀利哥”只是个传说(《文摘报》, 2010年3月20日)10.自主招生不拘一格“收”人才(《光明日报》, 2010年6月6日)这些都是仿句,分别仿自“生命在于运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苛政猛于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想说爱你不容易”,“哥只是个传说”、“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些仿句,用在报刊新闻标题中,新颖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幽默、风趣,达到了点石成金的效果。
三、结论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一种语言的特点只有通过与其他语言的直接或间接对比方能被认知,被明确,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楚、更深刻地认识所比较语言的异同点[4]。
俄汉两个民族虽然在语言、文化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千差万别,但都是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客观环境里,因此,就会形成一些相同的文化积累,从而产生一定的共识文化。
在俄汉报刊标题中,仿拟辞格的运用体现了事物的普遍联系规律。
事物之间的联系自然、合理、巧妙,就会产生美的感觉。
语言的联系美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实现,如从语言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方面着眼,或者从语言自身语音方面或者语义方面着眼[5]。
在俄汉报刊标题语言中同时使用了仿拟辞格,正是巧妙地把两个事物或两种形式联系在一起,达到了自然、合理而又富有新意的效果,符合当今语言简约化的原则和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任何语言之间都是有差距的。
语言根植于文化,并从属、服务于文化。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语言与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等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即使是相同辞格在使用上也会打上各自的民族文化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