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总结

合集下载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生理学是研究生命体内部机能的科学。

下面是生理学重点知识的总结。

神经系统
-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整合和处理信息。

-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负责传递信息到身体各个部分。

-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内分泌系统
- 内分泌系统由各种内分泌器官组成,如甲状腺、肾上腺和胰腺。

- 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 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合成并释放到血液中的化学物质。

- 主要的内分泌腺体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和胰腺等。

呼吸系统
- 呼吸系统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 氧气通过呼吸进入肺部,经过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 二氧化碳由血液载到肺部,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控制呼吸的速率和深度。

循环系统
-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泵,将血液循环到全身。

- 心脏有四个腔室: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 血液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达身体各个部分,并带走废物和二氧化碳。

消化系统
-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被分解为营养物质并吸收到血液中。

- 肝脏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制造胆汁以帮助消化。

-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酶,帮助消化食物。

以上是生理学的重点知识总结,希望对学习和理解生理学有所帮助。

生理学总结

生理学总结

生理学总结生理学总结1. 介绍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机制的科学,它涉及到多个层面的组织、器官和系统。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生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重要内容进行总结,以加深对人体生理功能的理解。

2. 细胞生理学细胞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基本单位——细胞的生理功能的学科。

细胞是生物体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具有吸收、分化、代谢、排泄和传递等功能。

细胞内的各种生理过程,如物质转运、能量产生和调节等,在维持生物体正常机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 神经系统生理学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控制和协调各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

神经系统生理学研究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信号和信息的机制。

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突触传递,神经系统能够实现感觉、运动、记忆、情绪等复杂的生理功能。

4. 循环系统生理学循环系统负责输送氧气、养分和代谢产物,维持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

循环系统生理学研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的循环和输送机制,以及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

5. 呼吸系统生理学呼吸系统负责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维持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呼吸系统生理学研究肺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气体的运输和交换机制。

通过呼吸系统,体内可以获得足够的氧气,同时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6. 消化系统生理学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消化系统生理学研究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食物在消化道中的运动和消化吸收的机制。

通过消化系统,食物中的营养可以被身体吸收利用。

7. 代谢与内分泌生理学代谢与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内的代谢过程,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代谢与内分泌生理学研究内分泌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机制。

通过激素的调节,维持体内的能量平衡、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等。

8. 免疫系统生理学免疫系统是人体的防御系统,能够识别和排除外来的病原体。

免疫系统生理学研究免疫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机体的免疫反应和免疫调节机制。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生理过程和功能的科学,它涵盖了人体各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生理学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1.细胞生理学:-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核糖体、线粒体等。

-细胞内部的物质运输和代谢过程。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2.神经生理学:-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类型。

-神经传递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作用机制。

3.肌肉生理学:-肌肉组织的结构和组成。

-肌肉收缩和运动的机制。

-肌肉疲劳和补充能量的过程。

4.循环生理学:-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血液的组成与循环。

-心脏的起搏和传导系统。

5.呼吸生理学:-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的机制和调节。

-气体交换和酸碱平衡。

6.消化生理学:-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器官的分泌和吸收。

-食物消化和能量代谢。

7.代谢生理学:-能量代谢和物质转化的过程。

-激素的合成和调节作用。

-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和储存。

8.生殖生理学:-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生殖过程。

9.泌尿生理学:-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肾脏的滤过、吸收和分泌。

-尿液的形成和调节。

10.免疫生理学:-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杀伤机制。

-免疫的调节和记忆作用。

以上是生理学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每个章节涵盖了特定的生理功能和机制。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过程和功能。

八年级下册生物生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生物生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生物生理知识点总结在八年级下册生物生理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人类生物学的知识。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进行总结。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我们了解了细胞的三部分: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并包含遗传信息。

细胞膜主要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包含细胞内的所有物质。

细胞还具有自我繁殖的能力,是生命起源和延续的基础。

二、组织器官系统组织器官系统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等。

骨骼系统的功能是支撑身体,保护脏器。

肌肉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身体的运动。

循环系统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排出废物和二氧化碳。

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分解成养分,以供身体消耗。

三、人体能量转换人类需要能量来进行各种活动。

我们通过食物摄入获得能量,然后通过呼吸和代谢产生ATP,这是人体储存的主要能量来源。

人体的代谢率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体温、环境温度、饮食、体育锻炼等。

四、遗传和进化遗传是生物学的重要领域之一。

人体的性状、身高、面部特征等都与基因有关。

我们了解了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以及遗传病的原因和预防。

我们还讨论了进化的理论和证据,了解了生命如何演变成为当前的多样性。

五、人类器官移植器官移植是治疗许多疾病的一种重要方式。

我们了解了器官移植手术的过程,如何筛选合适的移植者、如何确保手术成功。

我们还讨论了器官短缺的原因和未来寻找新的器官供给途径的方法。

六、药物和毒品药物和毒品对生命系统有很大的影响。

药物可以治疗和预防疾病,但过量使用也会有负面影响。

毒品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导致使用者生理和心理上的一系列问题。

我们应该了解药品和毒品对生命的影响,并避免滥用。

总之,通过学习生物生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生命系统和身体机能,并了解如何保护和维护自己的健康。

初一生理性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生理性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生理性知识点总结归纳生理性知识是初中生学习的基础,它涵盖了身体构造、生理功能以及健康知识等方面。

了解生理性知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初一生理性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初一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

一、人体胚胎发育人体是通过胚胎发育而形成的。

受精卵在子宫内膜着床后开始发育,经历原肠管、中肠管和尾部的分化和发育,最终形成几个主要器官系统,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初一学生应该了解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了解人体器官的形成与功能。

二、青春期的变化青春期是人生理和心理上的转折期,男女生在这个阶段会出现许多变化。

男生会经历声音变低、体格变大、生殖器官发育等变化;女生则会经历乳房发育、月经来潮等变化。

这些变化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初一学生应该了解这些变化是自然的,学会正确对待和调适。

三、营养与健康营养对于人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初一学生需要学会科学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了解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素对身体的作用,学会平衡摄入各类营养素,避免偏食和过度摄入。

此外,初一学生还应了解合理的饮水量和充足的运动对于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四、呼吸与循环系统呼吸和循环系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系统。

初一学生应该了解肺部的结构与呼吸过程,包括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同时,他们也需要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血液在人体内部的循环过程。

五、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是将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的重要系统。

初一学生应该了解口腔、食管、胃和小肠等器官的作用,了解消化过程中各种消化酶的作用和效果。

此外,学生还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细嚼慢咽、多吃蔬菜水果等。

六、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枢,它负责收集、处理和传输信息。

初一学生需要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他们还应该了解正常神经功能的表现,如反射、感觉和运动。

七、生殖与生育生殖和生育是人类繁衍后代的重要过程。

(完整版)生理学总结

(完整版)生理学总结

生理学第一节绪论1、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4个方面: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

2、刺激引起反应的三个条件:足够的刺激强度、作用时间、强度变化率。

3、阈值为能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阈强度。

4、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5、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体液总量约占身体体重的60%6、细胞外液: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叫做细胞外液。

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非血液)和淋巴、脑脊液等.占体液总量的1/3。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叫做人体的内环境。

细胞内液: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内,其化学组成和含量直接影响细胞代谢与生理功能的体液,叫细胞内液。

约占成人体内液体2/3(约占体重的40%)。

由于人体的细胞不能直接和外界环境接触,细胞内液通过细胞膜与细胞外液相互交流。

7、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例如:蟾蜍的屈腿反射、手触及火焰立即回缩、强光照射使瞳孔缩小等。

9、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5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10、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如吸允反射、膝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如望梅止口等。

11、神经调节多数情况下处于主导地位,多数内分泌腺也受神经支配调节12、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快速、短暂、精确13、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持久、广泛14、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范围局限、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15、反馈是指将受控部分(效应器或靶细胞)发出的信息返回作用于控制部分(神经中枢或内分泌腺)的过程。

16、反馈分为:负反馈(血压、体温的调节)、正反馈(血液的凝固、排尿、分娩等过程)17、负反馈是体内的一种重要而又普遍的调节方式。

第二节细胞1、细胞是人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知识点总结生理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活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生物体在内外环境条件下的正常生理机能、生理调节过程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生理学的基本知识点总结。

1. 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构建单位。

细胞内的各种生理过程对生物体的正常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围结构,通过选择性渗透调节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和溶液的总称,包括细胞器的功能运输、合成等过程。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

2. 神经生理学:神经系统是调节和协调生物体各个器官和系统活动的控制中心。

它由神经元和神经细胞组成。

神经元通过化学或电信号传递信息。

神经生理学研究神经元如何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以及神经系统如何调节和协调各个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3. 心血管生理学: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心脏是泵血器官,负责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血管是血液运输的通道。

心血管生理学研究心脏的收缩、舒张和心律,以及血液通过血管的流动和压力调节。

4. 呼吸生理学:呼吸系统负责气体交换和氧气摄取。

它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肺和呼吸肌肉。

呼吸生理学研究呼吸过程中的氧气摄取、二氧化碳排出和呼吸肌肉的收缩松弛。

5. 消化生理学:消化系统负责摄取、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它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

消化生理学研究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分解、吸收和废物排出。

6. 生殖生理学:生殖系统负责繁殖和生殖。

它包括男性生殖系统(睾丸、输精管、前列腺等)和女性生殖系统(卵巢、子宫、阴道等)。

生殖生理学研究生殖细胞的生成和成熟、性激素的分泌和生殖过程。

7. 免疫生理学:免疫系统是身体的防御系统,负责识别和清除外来的病原体。

免疫生理学研究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杀伤机制,以及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

总之,生理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内外环境适应的科学。

通过研究细胞、神经、心血管、呼吸、消化、生殖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节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正常生理过程,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基础。

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

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

生理基础知识点总结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机能和调节的一门科学。

它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本文将就生理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细胞生理学、神经生理学、内分泌学、肌肉生理学、消化生理学、呼吸生理学、循环生理学等内容。

一、细胞生理学1. 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具有各种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核、细胞质等。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层,具有选择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中含有多种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共同维持细胞的生存和功能活动。

2. 细胞代谢细胞代谢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物质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细胞通过代谢来获取能量、合成物质、排泄废物等。

其中,三磷酸腺苷(ATP)是细胞内储存和传递能量的重要物质,在细胞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3.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

有丝分裂是有丝细胞在周期中进行的细胞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与有丝分裂不同。

二、神经生理学1. 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等部分。

神经元通过轴突传递神经冲动,树突接受神经冲动,并将其传递给细胞体。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来传递神经冲动。

2. 神经冲动传导神经冲动是神经元内外的电信号,通过轴突传递。

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包括静息膜电位、兴奋阈、动作电位和突触传递等。

在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离子通道和神经递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3.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是人体的控制中枢。

大脑包括脑干、小脑、大脑皮层等部分,具有感知、运动、思维等功能。

脊髓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信息,是反射活动的场所。

4.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它负责机体的自主调节,控制内脏器官的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Summary of PhysiologyCharpter1-Introduction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生殖(一)新陈代谢(二)兴奋性兴奋性的概念:旧的解释———可兴奋组织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刺激:可引起人体产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反应:刺激引起的人体的变化刺激引起反应的条件:足够的刺激强度足够的刺激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阈强度(阈值):最小刺激强度是最常用的组织细胞兴奋性的指标由于组织细胞对刺激产生的共同反应是动作电位,所以兴奋性的概念:新的解释———可兴奋组织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三)适应性人体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关系的功能为适应性。

适应分行为适应和生理适应。

(四)生殖人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时,男性和女性两种个体中发育成熟的生殖细胞相结合,便可形成与自已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

二、内环境及稳态机体的内环境指的是细胞生活的环境,不同的细胞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

比如血细胞生活在血浆里、脑细胞生活在脑脊液里、淋巴细胞生活在淋巴液里,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里。

那么这些细胞生活的环境我们称为细胞外液。

相对细胞外液来讲细胞内包含的液体我们叫它细胞内液。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了人体内总的液体,我们说是体液。

(一)体液:约占身体重量的60%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二)内环境(细胞外液)(三)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为什么能保持相对稳定呢?这需要机体有一套功能调节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系统包括神经调节系统、体液调节系统和自身调节系统。

这就是我们讨论的下一个问题:三、生理功能的调节提示:每种调节方式的表述抓住两点:一是通过哪个途径,二是发挥了什么作用。

其实最重要的是第一点,因为每个调节方式所发挥的作用基本是相同的,即对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调节或进行了适应性反应。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调节。

体液调节:化学物质或激素等物质通过体液这条途径,对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调节。

自身调节:组织器官不依赖神经系统和体液系统的作用,而是根据自身的特性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的过程。

比较这三种不同调节方式的特点(一)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指的是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刺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即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反射按其形成的条件和反射弧的特点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特点有三:反应速度快、作用部位准、持续时间短。

(二)体液调节特点有三:反应速度慢、作用范围泛、持续时间长。

(三)自身调节特点是:调节的范围小、幅度小、灵敏度低。

神经调节是最重要的调节方式、神经体液调节保证了内环境的稳态。

在整个调节的过程中,受控部分和控制部分有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即控制部分可以调节受控部分的活动,受控部分也可以反过来调节控制部分的活动。

后者被称为反馈控制。

四、人体功能的反馈控制(一)概念:受控部分可以反过来调节控制部分的活动,这个过程被称为反馈控制。

(二)负反馈:反馈调节的结果使受控部分活动减弱即为负反馈。

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控制机制。

(三)正反馈:反馈调节的结果使受控部分活动加强即为正反馈。

(四)前馈:某些监测装置受刺激预前发出信息至控制部分,使其及早做出适应性反应称为前馈。

它使机体的反应具有预见性。

Charpter2-Cecular Physiology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一)细胞膜是一个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半透膜。

(二)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糖类只有极少量。

1.脂质双分子层脂质的溶点低,所以表现为液态,有流动性、不对称性的特性。

2.蛋白质膜蛋白质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四不同”:大小不同、形态不同、高矮不同(根扎的深度不同)、能力不同(功能不同)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类:转运物质功能的蛋白质包括载体蛋白质、通道蛋白质、离子泵转导信息功能的蛋白质如受体蛋白质做为标志物的蛋白质3.糖类可与蛋白质结合做为标志物,如红细胞的抗原。

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主要的转运形式有四种: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作用从能量角度分可分为两类:被动转运、主动转运(一)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过程。

主要转运的物质有氧气、二氧化碳(二)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过程。

易化扩散根据膜蛋白的不同分为两种:载体易化扩散:特点包括结构特异性、饱和性、竞争性通道易化扩散:特点包括结构相对特异、无饱和性、通道有开关两种状态(开关的控制有化学门控和电压门控两种)。

前者主要转运的有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

后者主要转运的主要有钠、钾等带电离子。

(三)主动转运某些物质通过细胞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由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的转运过程。

离子泵是膜上的一种特殊蛋白质,按其转运物质的种类分为钠泵、钾泵和钙泵等。

钠、钾泵实际就是钠钾依赖式ATP酶。

它的作用在于建立一种势能储备,即钠钾在细胞内外的深度势能。

(四)出入胞作用出胞作用指的是某些大分子或团块物质由细胞排出的转运过程。

主要转运的有激素等。

入胞作用指的是某些大分子或团块物质进入细胞内的转运过程。

如白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

三、细胞膜的跨膜信息转导功能各种刺激信号作用于细胞膜,细胞膜上某些特异蛋白质选择性地接受并引起细胞膜两侧电位变化或细胞内发生某些功能改变,细胞膜的这种作用称为跨膜信号转导功能。

按其转导方式分为:通道蛋白质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又可分为化学门控通道和电压门控通道 膜受体蛋白质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四、细胞膜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生物电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一)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概念的理解抓住几个关键词:细胞 安静 膜内外 电位差正值 负值变小 负值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关键在理解生物电的产生是细胞膜两侧带电离子的分布和移动的结果。

带电离子主要是钠、钾分布情况是不均匀:钾在内多,钠在外多移动的情况是:静息时对钾的通透性大,对钠的通透性小钾的移动方向是:顺浓度差由细胞膜内侧向细胞膜外侧移动移动的结果:膜内正电荷减少,膜外正电荷增多,膜内电位为负,膜外为正。

待钾浓度扩散力与电场力的阻力相平衡时,钾外流停止,形成静息电位。

所以静息电位也称为钾平衡电位。

(二)动作电位1.概念:可兴奋细胞在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爆发的一次膜两侧快速、可逆、可传播的电位变化被称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包括去极相和复极相。

2.产生机制:当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钠通道被激活,钠顺浓度差向细胞内移动,膜内负电位减小,当减小到阈电位时钠通道大量快速开放,钠大量快速内流,膜内负电位减小到消失到正电位。

这个过程是钠内流导致的称钠平衡电位。

钠通道失活,钾通透性变大,钾快速外流,膜内电位迅速下降,直到变为静息值。

激活钠钾泵,它把钠逆浓度差泵到膜外,把钾逆浓度差泵到膜内,使离子的分布也恢复到静息状态,保证了细胞接受新的刺激而产生反应。

3.特点:一是“全或无”现象即动作电位刺激小就无,刺激强度足够就达最大,传导中也无衰减;二是脉冲式传导。

五、兴奋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播(一)阈电位:指的是能够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细胞兴奋性的高低与静息电位和阈电位的差值成反变关系。

(二)局部兴奋及其向动作电位的转化阈下刺激强引起受刺激的膜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去极化反应,称为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

局部兴奋的电位值为局部电位。

局部电位的三个特性:等级性、总和性和电紧张性扩布等。

局部去极化的总和达到阈电位时能爆发动作电位。

(三)兴奋性的变化规律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恢复正常兴奋性的正常、缺失或低下取决于通道蛋白(主要是钠通道)的性状即激活、失活和备用状态。

绝对不应期的存在决定了已有动作电位存在期间不可能产生新的兴奋,也就是说,同一部位不可能产生动作电位的重合。

(四)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1.无髓神经纤维————局部电流形式传导2.有髓神经纤维————跳跃式传导六、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1.传递过程运动神经兴奋→神经冲动以局部电流形式传导到神经末梢→末梢膜对Ca2+的通透性↓↑→ Ca2+内流→ Ca2+促使囊泡与接头前膜发生融合、破裂、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特异性N受体结合→使接头后膜对Na+ K+ Ca2+通透性↑(Na+内流K+外流)→接头后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局部电位)→达到肌阈电位→肌膜爆发动作电位,肌细胞兴奋。

2.传递特征(1)单向传递(2)时间延搁(3)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七、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一)骨骼肌细胞微细结构的要点肌小节是由粗、细肌丝组成的。

粗肌丝由肌凝蛋白组成。

肌凝蛋白分头、尾。

尾固定在M线,头裸露排列形成横桥。

横桥功能有二:一是拖动细肌丝向M 线滑行;二是具有ATP酶的作用。

细肌丝由肌纤蛋白、原肌凝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

1个横管+2个钙池(两侧)=三联管(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结构)(二)骨骼肌的收缩机制———滑行学说肌浆中Ca2+↑→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原肌钙蛋白构象改变、移位→暴露细肌丝与横桥结合的位点→横桥与细肌丝结合→激活ATP酶,释放能量→横桥摆动→拖动细肌丝向M线滑行→肌小节缩短→肌肉收缩肌浆中Ca2↓→Ca2+与肌钙蛋白分离→原肌钙蛋白回位→遮住细肌丝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阻止横桥与细肌丝结合→细肌丝被动回位→肌小节恢复到静息时长度→肌肉舒张(三)兴奋收缩耦联终板电位-----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三联管、肌小节旁→三联管信息传递→L管对Ca2+储存、释放、回收(四)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1.等长收缩与等张收缩2.单收缩———潜伏期、缩短期、舒张期复合收缩———完全性强直收缩、不完全性强直收缩(五)影响肌肉收缩的主要因素1.前负荷:肌肉收缩前所遇到的负荷或阻力称为前负荷。

它使肌肉在收缩之前被拉长到一定的长度(初长度),前负荷决定初长度。

最适初长度和最适前负荷:肌肉在某一初长度时,收缩产生的张力最大,此时的初长度为最适初长度,此时的前负荷为最适前负荷。

2.后负荷:肌肉开始收缩后所遇到的负荷称为后负荷。

肌肉只有在适度的后负荷是增生张力最大和肌肉缩短的速度最快,做功效果最佳。

后负荷过大或过小,对肌肉作用效率都是不利的。

3.收缩能力:肌肉内部机能状态称为肌肉的收缩能力。

Charpter3-Nervous System一、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二、神经纤维的传导特性从神经元的组成中,我们了解到轴突离开胞体一段距离后获髓鞘,称为神经纤维。

神经细胞兴奋后,沿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称为神经冲动,而神经纤维的基本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

※神经纤维的传导特性有四:1.生理完整性、不融合2.双向性3.相对不疲劳性、不衰减4.绝缘性三、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有突触传递、非突触传递和局部神经元回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