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参数设计
接触网参数无轨测量施工技术

接触网参数无轨测量施工技术摘要:在电气化铁路施工中,轨道不成型影响接触网参数精确控制和施工工序开展,结合铁路CPIII控制网,使用专业测量工具和运用测量计算方法得到接触网无轨状态下的理论参数,实现了接触网参数的无轨测量,对解决现场难题意义重大。
关键词:接触网;参数;无轨测量0 引言在接触网工程中,接触网各项参数均依赖于轨道平面,过程中的原始数据采集亦是如此,而施工中,往往轨道无法完全到位甚至是无轨状态,接触网原始数据采集受限,影响后续工序的实施,进而会耽误接触网施工的最佳时机,造成施工工况变化,后期投入的增加。
传统办法是采用模拟轨测量法,即测量出实际轨与理论轨的高差、偏移、超高偏差,后采用垫块或模拟轨道块配合激光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工序复杂,精度不高,容易出错,工作量巨大。
为快速有效取得接触网相关参数,对测量方法和计算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接触网参数无轨测量施工技术。
1 技术准备(1)测量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2)接触网DJJ-8型激光测量仪、水准仪、GPS测量仪检测合格,并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准予使用。
(3)接触网承导线架设已完成,并报监理检验合格。
(4)测量所使用的工具、装备准备妥当,状态良好。
(5)联系监理单位组织站前单位、设计院进行线路参数、CPIII精测网成果和桩位移交,核验复测资料,并办理签认手续。
2 测量仪使用原理(1)DJJ-8 主要的两种测量模式:一种为标准测量模式,能够测量的数据包括轨距L、超高h、导高H、拉出值a;另一种为自由测量模式,能够测量的数据有水平距离x与垂直距离y。
(2)水准仪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测出两地面点之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的高程和高差,推算出另一个点的高程。
用于测量无轨状态下固定点与已知控制点的的相对高程。
(3)GPS测量仪原理:建立铁路的大地控制网和线路参数后可直接测设任意点对理论线路中心的里程和偏移值。
3 数据采集(1)找寻稳定可靠的位置架设接触网DJJ-8型激光测量仪,调整激光测量仪轨距为标准轨距1435mm,并使用记号笔标定假想轨左侧轨的位置。
铁路接触网各种线材接触线承力索供电线参数一览表

铁路接触网各种线材(接触线、承力索、供电线)参数一览表一、接触线(1)纯铜接触线(2)银铜合金接触线(3)镁铜合金接触线二、承力索(1)镁铜合金绞线(2)硬铜绞线简介:承力索,馈线,地线(避雷线)三、供电线接触网用线材,馈线四、铜镁合金软绞线五、铜包钢绞线(来自论文)六、铝包钢芯铝绞线(TB/T2937-1998)七、铝包钢绞线(TB/T2938-1998)八、电气化铁道铜及铜合金接触线(尚未正式公布)1、铜合金类别铜银合金 A铜镁合金(0.2%Mg) L铜镁合金(0.5%Mg) L铜锡合金 S2、产品品质类别横向晶粒尺寸MM 含氧量%一类品质 A ≤0.03 ≤0.0020二类品质 B ≤0.03 ≮0.0020-≤0.0040三类品质 C ≮0.03 ≤0.0020示例:120MM2铜银合金接触线一类品质为CTHA120A。
3、载流量推荐值4、线胀系数:17*10-6 1/K5、密度:相差不大6、杨氏模量:均为120GPa.(一)规格与尺寸九、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绞线(尚未正式公布)1、型号及名称JTXX XX铜绞线JTLXX XX铜镁合金绞线(0.2%镁)JTMXX XX铜镁合金绞线(0.5%镁)示例:标称截面为120MM2、单线19根、单线直径为2.8MM的铜绞线(同心层绕)表示为JT120-19/2.8 TB/TXXXX-200X。
2、规格尺寸及性能十、电气化铁路用铜包钢绞线承力索(河北宝山集团提供)锡铜接触线(住友公司提供)2 主要技术性能和规格图1 接触线截面形状及尺寸示意图2.1.1 硬拉双沟圆形铜锡合金线,标称截面为120 mm2。
2.1.2 除附图中已给出的尺寸外, 其余详细尺寸均由投标厂家提供:材料应采用(锡含量:0.25~0.35%)铜锡合金制成,并满足表1的电气和机械性能。
2.2 电气和机械性能(见表1)表1。
接触网的注意参数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在实际的应用中时,需要结合行车速度、行车界限等多方面的注意一些参数,这些的注意参数有导高、侧面限界、拉出值、结构高度、跨距等。
导高导高是指接触线悬挂点高度的简称,是接触线无弛度时定位点出(或悬挂点处)接触线距轨面的垂直高度,一般用H 表示。
接触线的最高高度,是根据受电弓的最大工作高度确定的。
我国电力机车TGS型受电弓的工作高度为5183〜6683mm考虑到接触线可能出现负弛度及保证受电弓接触线工作压力的需要,接触线距轨面的最高高度不应大于6500mm。
接触线的最低高度的确定,是考虑了带电体对接地体之间的空气绝缘距离及通过超限货物的要求。
接触线高度的允许施工偏差为土30mm对于行车速度在160km/h〜200km/h 时,对施工误差要求更加严格;定位点两侧低一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等高,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的高度的施工偏差为土10mm但不得出现“V'字形;两相邻悬挂点等高相对差不得大于20mm同一跨距内相邻吊弦处的导高差应符合设计预留弛度的要求,施工偏差不得大于5mm。
最低点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站场和区间(含隧道)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宜取一致,其最低高度不应小于5700mm编组站、区段站等配有调车组的线、站,正常情况下不小于6200mm 确有困难时不应小于5700mm。
(2)既有隧道内(包括按规定降低高度的隧道口外及跨线建筑物范围内)正常情况下不应小于5700mm困难情况下不应小于5650mm特殊情况下不应小于5330mm。
开双层集装箱列车的线路,接触线距轨面的最低高度应根据双层集装箱的高度和绝缘距离确定。
一般采用6450mn导高。
对于客运专线,应为不存在超限货物列车通过问题,为了提高接触悬挂稳定性,导高较低,一般采用5000〜5500mm。
侧面限界支柱侧面限界是指轨平面处,支柱内缘至线路中心的距离。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是沿铁路架设的,接触网支柱的安装必须符合《技规》的要求。
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要求接触网支柱及其电气装置的建筑不得侵入《技规》规定的铁路建筑限界。
高铁接触网基础知识—接触网识图

二、站场接触网平面图的布置
,而腕臂、定位管及支撑的长度要由现场直接采集相 关数据,再由相关计算软件进行精确计算确定,因而 图中没有标注; ⑦从安装图左边的材料统计表中可以知道该安装结构 图示中每个编号具体采用的是什么型号的零部件; ⑧ 8.图中“←A”表示从箭头方向看过去的结构如 “A向示意图”所示,可以看出来该支柱采用的是∏型 的弹性吊弦。
3.平面布置的主要内容 平面布置的主要内容包括决定跨距、悬挂
点的数量及安装埋入孔的位置、定位点的配置 、拉出值数值、锚段关节及中心锚结的位置等
。 三、表格栏及相应说明
1.接触网图形符号
2.接触网平面图中表格栏的项目:
(1)支柱的侧面限界(任何 情况下不得小于2440mm) (2)接触线的拉出值 (3)支柱类型 (4)地质情况和基础类型 (5)软横跨节点或拉杆、腕 臂、定位管、定位器类型 (6)安装图号 (7)接触线高度 (8)工程数量统计表 (9)说明或附注
(2)隧道口第一个悬挂点的位置及接触线的拉 出值,应与隧道口外相邻支柱的位置和拉出值 相协调,应满足线索在规定坡度下,其带电部 分对拱顶的距离不小于相应的规定。一般在距 隧道口0.3~1.0m范围内安设第一个悬挂点。
2.隧道内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3)长隧道内,应利用隧道内已开挖的锚段关 节断面,此时锚段长度可采用2000m。既有线长 隧道内未开挖锚段关节断面时,锚段长度可采 用3000m。
一、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
刚性接触网

刚性接触网刚性接触网授课稿2005年12月27日(2)刚性接触网结构简单,占用净空小。
排的高度为110mm,宽为85mm,其截面积达到2213.7mm2 ,其载流相当于1200mm2的铜导线。
即8*150mm2。
汇流排加上支撑装置和电气安全距离,从汇流排接触线底部至隧道顶部也只需要350mm左右。
一号线采用德国的弹性底座,采用了4根150mm2的馈线和2根120mm2,载流截面积才840mm2。
二、无外加张力子刚性悬挂接触网汇流排和接触导线不存在外加的机械张力,没有存在突发断线的潜在威胁,也无须担心由于接触导线过度磨损而导致断线,使接触网系统的运营安全可靠性大大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减少了运营过程的频率,减轻了维护人员的负担。
三、绝缘锚段关节刚性悬挂接触网系统正线采用绝缘锚段关节进行电分段,无需再单独采用分段绝缘器,从而减少投资,且保证了正线接触网系统的相对连续性,提高接触网系统安全性、可靠性。
而柔性接网正线区间,由于隧道净空的原因往往无法采用绝缘锚段关节。
四、散热性好,运营可扩展性汇流排类似一个散热器的形状,可以显著的改善散热效果。
这种散热效果和无需张力可以防止铝排和接触线的过热。
一旦安装汇流排就无需担心线路繁忙和线网短路。
(如列车运行间隔2分钟,也无需额外增加的电缆)五、受网关系更好由于刚性接触网导高的要求的误差很小,受电弓在高速滑动过程中的波动就很好,增加了受电弓的稳定性。
六、平面布置方便刚性接触网可根据需要,在特殊的地方设计为可移动的形式。
如在地铁车辆段检修库、隧道段人防门、防淹门等地方其优越性十分明显。
缺点:一、技术要求高设计对刚性悬挂系统性能要求很高,在设计时要根据设计的车辆运行速度合理的布置支撑点的间距,根据温度变化合理的布置锚段长度。
施工中,有大量的测量工作。
如前期的支撑点的测量、锚段关节位置的确定,锚段长度的测量。
后期的支撑的高度、汇流排的高度、支撑点的拉出值、锚段关节的测量等。
高速铁路接触网参数

全补偿简单链形悬挂
6450
CTAH-120/15KN
JTMH95/15KN
合宁客专
弹性链形悬挂
6450
CTSH120/25KN
JTMH120/15KN
甬台温客专
全补偿简单直链形悬挂
6450
CTS 120/20KN
JTMH120/15KN
时速300公里
京沪高铁
弹性链形悬挂
5300
CTMH150/31.5KN
JTMH120/15KN
甬台温客专
全补偿简单直链形悬挂
6450
1600
CTS 120/20KN
JTMH120/15KN
时速300公里
京沪高铁
弹性链形悬挂
5300
1600
CTMH150/31.5KN
JTMH120/21KN
哈大客专
弹性链形悬挂
5300
1600
CTMH150/30KN
JTMH120/21KN
速度等级
线路名称
接触网主要参数
接触网悬挂方式
接触线悬挂点高度(mm)
接触网结构高度(mm)
正线接触线线材及额定工作张力
正线承力索线材及额定工作张力
时速200公里
胶济客专
全补偿简N
JTMH95/15KN
合宁客专
弹性链形悬挂
6450
1600
CTSH120/25KN
武广客专
弹性链形悬挂
5300
1600
CTMH150/30KN
Bz120/21KN
郑西客专
弹性链形悬挂
5300
1600
CTMH150/28.5KN
JTMH120/23KN
接触网各种线材参数一览表(精)

接触网各种线材参数一览表一、接触线(1)纯铜接触线(2)银铜合金接触线(3)镁铜合金接触线二、承力索(1)镁铜合金绞线(2)硬铜绞线简介:承力索,馈线,地线(避雷线)三、供电线接触网用线材,馈线四、铜镁合金软绞线一、铜包钢绞线(来自论文)二、三、四、1、铜合金类别铜银合金A铜镁合金(0.2%Mg) L铜镁合金(0.5%Mg) L铜锡合金 S2、产品品质类别横向晶粒尺寸MM 含氧量%一类品质 A ≤0.03 ≤0.00 20二类品质 B ≤0.03 ≮0.0020-≤0.0040三类品质 C ≮0.03 ≤0.0020示例:120MM2铜银合金接触线一类品质为CTHA120A。
3、载流量推荐值12、密度:相差不大3、杨氏模量:均为120GPa.九、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绞线(尚未正式公布)1、型号及名称JTXX XX铜绞线JTLXX XX铜镁合金绞线(0.2%镁)JTMXX XX铜镁合金绞线(0.5%镁)示例:标称截面为120MM2、单线19根、单线直径为2.8MM的铜绞线(同心层绕)表示为JT120-19/2.8 TB/TXXXX-200X。
2锡铜接触线(住友公司提供2 主要技术性能和规格图1 接触线截面形状及尺寸示意图2.1 规格及要求:2.1.1 硬拉双沟圆形铜锡合金线,标称截面为120 mm2。
2.1.2除附图中已给出的尺寸外, 其余详细尺寸均由投标厂家提供:材料应采用(锡含量:0.25~0.35%)铜锡合金制成,并满足表1的电气和机械性能。
2.2 电气和机械性能(见表1)表1。
接触网毕业设计(DOC)

云桂线接触网设计文件一、初步设计审批意见的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1)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关于新建云桂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0]301 号)的审查意见如下:1)接触网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
接触线采用铜合金接触线:正线为CTS150,站线为CTS120。
承力索采用铜合金线:正线为JTM120,站线为JTM95。
供电线上网原则上尽量采用架空线。
2)路基地段腕臂柱采用环形等径预应力混凝土支柱,T型梁的桥支柱采用格构式钢柱,桥隧或桥桥相联的较短路基区段腕臂柱原则上与桥支柱一致。
3)支柱高度选取根据以下原则设计:支柱高度选取按上腕臂底座距柱顶外露一般100毫米、最大300毫米设计。
基础面距轨面距离,路基区段按615毫米、桥梁区段按535毫米考虑。
支柱高度:路基区段一般支柱7900毫米(通行双层集装箱列车区段为8900毫米),桥梁区段一般支柱7800毫米(通行双层集装箱列车区段为8800毫米);有下锚、线间立柱等其他悬挂安装要求的支柱,可根据实际安装需要尺寸计算确定。
4)全线按绝缘距离1400mm设计,一般采用瓷绝缘子,隧道内或特别严重污秽地区可采用合成绝缘子。
5)站场接触网采用线间立柱安装型式。
6)隧道接触网采用倒立柱式全旋转腕臂结构,接触网支持装置安装采用后置锚栓方式。
7)设置江西村、平果、百色、富宁、广南、普者黑和弥勒供电工区负责接触网和电力设施的维修工作。
(2)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1)新建接触网悬挂方式采用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正线采用JTMH-120+CTS-150(高强度)线材,联络线及高速车站站线采用JTMH-95+CTS-120线材;改建既有接触网正线采用JTMH-95+CTS-120线材、站线采用JTMH-70+CTS-85线材。
供电线一般采用架空线,隧道内采用电缆。
2)路基地段腕臂柱采用φ350等径混凝土圆杆,箱型梁的桥支柱采用H型钢柱,T型梁的桥支柱采用格构式钢柱。
3)路基区段一般支柱高度为7.9m(双层集装箱区段为8.9m),桥梁区段一般支柱高度7.8m(双层集装箱区段为8.8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网工程课程设计评语:
考勤(10)
守纪
(10)
设计过程
(40)
设计报告
(30)
小组答辩
(10)
总成绩
(100)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1104
姓名:香磊
学号:201109433
指导教师:闵永智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4 年 7月 1日
接触网课程设计报告
1
1设计原始题目
1.1 题目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控制参数设计。
1.2 内容
根据高速接触网的控制参数及理论分析,设计哈—大高速电气化接触网控制参数。
1.3 设计方案
高速接触网控制参数包括静态特性,动态特性,波动速度, 系数等。
本设计主要对接触线的波动传播速度,反射系数,多普勒因数,增强系数,链形悬挂的固有频率五个方面进行计算。
2 设计计算
根据文献参考,可以查询得京沪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常用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京沪高铁各种参数
量的名称 符号
单位名称 大小 承力索张力 C T kN 21 接触线张力 j
T kN 30 承力索线密度 C m kg/m 1.08 接触线线密度 j
m
kg/m 1.08 列车实际速度
V
km/h 300 近支撑点吊线间隔 i l m 10 跨距 l
m 65 抬升力 P
N
74 刚度
EI 2Ngm
320
许用应力
N
2mm 230
2.1 波动传播速度
波动传播速度:受电弓抬升引起接触悬挂的振动,该点振动波会沿接触悬挂传播,传播的速度称为波动传播速度。
波动传播速度按式(2.1)计算:
m
T
C ∑∑=
(2.1)
式中: T ∑——接触悬挂承力索(辅助承力索)和接触导线的张力之和(N)
m ∑——接触悬挂承力索(辅助承力索)和接触导线的线密度之和(kg/m)
C ——接触网的波动传播速度(km/h)
将数据代入式2.1得:
)km/h (15408
.108.121000
30000=++=
C
接触线的波动传播速度: m
T C j p 6
.3= (2.2)
式中:
j
T ——接触线的张力(N)
m ——接触线的密度(kg/m)
将数据代入式2.2得
)km/h (60008
.130000
6.3=⨯
=p C 2.2反射系数
高速运行的接触网的振动波在遇到非均质点(如吊弦、中锚、电连接线夹、定位线夹、分段绝缘器处)时冲击被反射,这种反射影响反射系数,即反射使振动波衰减或增强。
反射系数越小,波动传播速度可提高。
反射系数用下式表示: j
j C C C
C m T m T m T r ⋅+⋅⋅=
(2.3)
式中:
C T ——承力索的张力(kN)
j
T ——接触线的张力(kN)
C m ——承力索单位长度的质量(kg/m)
j
m ——接触线单位长度的质量(kg/m) 将数据代入式2.3得
54.06.1500.1800
.18008
.12100008.13000008.121000=+=⨯+⨯⨯=
r
2.3多普勒因系数
在高速运行中,受电弓会受到接触悬挂各种结构因匹配及诸多参数造成干扰
和影响,其扰动力激发的接触悬挂形成的振动波与高速运行的受电弓形成复杂的振动状态,使弓网相互影响和制约,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称为多普勒效应,用多普勒因系数α表示,它是波动传播速度与运行速度有关的系数。
可用下式表示:
V
C V
C α+-=p p (2.4)
式中: α——多普勒因系数
p
C ——波动传播速度(km/h) V ——列车运行速度(km/h) 将数据代入式2.4得:
33.0300
600300-600=+=α
2.4 增强系数(增强因数)
受电弓在高速运行中,在通过定位点或跨内等距吊弦点时,会周期性的激发接触线的振动,(以波动形式表现)这种激发接触线的振动波在传播和反射时会增强其振幅,振幅的增强度用增强系数表示:
a
r
=γ (2.5)
式中: γ——增强系数
r ——反射系数
a ——多普勒因系数
将以上计算数据代入式2.5得:
64.133
.054.0==γ
2.5 链形悬挂的固有频率
直链形悬挂在一跨内是一个平面汇交柔索力系,是具有多自由度的振动系统,该系统存在大量的固有频率。
对于由基本相等跨组成的链形悬挂,存在着对称和反对称振动方式,振动波幅位于对称轴上;若为反对称方式,振动波节位于对称轴上,若是跨距为偶数值的链形悬挂,其对称轴落在支撑点上。
若为反对称振动,基波振动的波长等于双倍的跨距距离。
如果把振动理解为静止的波,由此计算出其频率为:
l
m m T T l
C f c
j 22c j 1++==
(2.6)
将数据代入式2.6得:
02.11=f
式中: C ——为链形悬挂振动的平均传播速度。
l ——跨距。
若是对称振动,至第一个区间吊弦的这一段同时包括在内,其频率为:
1
c j c j 1
22T T 2l l m m l l C
f +++==
+ (2.7)
式中: i l ——为靠近定位点吊弦之间的距离,对于这种简单模式,第一次谐波振动的频率是基波振动的两倍。
将数据代入式2.7得:
96.02=f
3 设备选择及绘制装配图或示意图
受电弓高速运行时接触网的变形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受电弓高速运行时接触线的变形示意图
图(a)把三条曲线绘在一起,为便于比较,图(b)、(c)、(d)三条曲线表明三种运行状态:
图(b)表示在行车速度V<<Cp其振动波形在力P的作用点前后没有较明显的改变,只是由于阻尼作用,在力P作用点右方,波的振幅有一定程度的衰减,对接触线和受电弓没有影响。
图(c)表示在行车速度V<Cp时,且接近于Cp,其振动波的波形在力P作用点右方有明显的改变(衰减),这时,对接触线的应力及受流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图(d)表示行车速度V=Cp时,即振动波和受电弓以相同的速度运行和传播,这时,接触线在力P的作用点处产生严重的变形,在力P的右方,接触线几乎变成一条直线,其左方产生严重变形,这时接触线的应力和受流均极为不利。
4 设计评价与结论
高速接触网的控制参数,就是接触网自身影响高速运行的基本因素,研究这些参数的最终目的是保证良好、稳定地受流及使接触线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理论分析表明,接触网适应高速的性能与接触线、承力索及吊弦三者之间的耦合及参数因素有关,即接触线的振动波在遇有非均匀质点时被反射,反射因数越小,表明接触悬挂的耦合性越好,其波动速度会大为提高,哈—大高铁的反射因数只有0.33,满足高速运行的要求。
接触网的受流质量是高速接触网的三大难题之一,本课程设计通过分别对接触网的五个控制参数进行分析与计算,得出以下结论:(1)为了增大接触网正常运行的可靠性,要尽量提高接触线的波动速度和接触线的张力,提高接触线的张力是目前全国普遍采取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接触线的波动速度,有利于机车的高速运行。
(2)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及延长接触线的使用寿命,必须在线材应用上保证线材的使用应力大大低于其许用应力。
(3)减少受电弓对接触线的抬升力和接触线的刚度,可以提高接触线的疲劳可靠度,从而提高接触线的安全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 于万聚著.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 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电气化勘测设计院编.电气化铁道设计手册:接触网[M].中国铁道出版社.
[3] 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第一工程处编.电气化铁道施工手册:接触网[M].中国铁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