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合集下载

【2019年整理】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简版)

【2019年整理】高速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简版)
公团
新线初伸长的处理
❖ 承力索、接触线为非完全弹性体,因此架设后会产生 永久性伸长,即初伸长。新线初伸长与其自身结构、 起始弹性系数、外加荷重大小及加荷延续时间有关。
❖ 新线初伸长会给接触悬挂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其影响 程度随车速的提高而增大,法、德、日等国根据自身 的理解采取不同的施工工艺克服新线初伸长。
2、承导架设
❖ 支柱装配安装、承导架设、接触悬挂调整多工序一 体化施工安装在多个国家采用。作业车组分别由支 装、起锚及承导线架设、吊弦安装及落锚、悬挂调 整等施工作业车组成。承导架线采用恒张力架线作 业车,架线速度为2km/h~10km/h,必须匀速。 可控制张力达到设计的额定张力(例如27KN)。 紧固件的安装工具是套筒扳手。
❖ 混凝土浇注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电动机械捣固, 基础为钢摸。混凝土柱为非等径圆杆,支柱上有腕 臂底座的预留孔。
❖ 法国与德国、西班牙不同,法国高速铁路接触网工 程的所有工序都在铺轨后进行。支柱大量采用工字 形宽翼镀锌钢柱。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化掘凿工法, 机械设备安装在一辆平车上,包括空压机、机械挖 坑机、动力机组、钻杆和压缩空气锤,驱动气锤的 压缩空气还用于挖坑时排出土方,弃土时采取措施 防止污染道床。
勒斯
西班牙马
4 德里~勒 CuMg150
里达
日本北陆 铜包钢 5 新干线 GT-CS110
20 kN 31.5 kN 2000kgf
10km/h 5km/h
放线控制张力
1.0t 5~6kN 6~10kN 13kN >1.5t 300~500kg
备注
设计咨询
西门子公 司设计咨
询 BB 意大 利分公司
BB 马德 里分公司 日本建设
1、接触网支柱与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刚柔过渡安装施工工法CREC-01-2016-33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刚柔过渡安装施工工法CREC-01-2016-33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刚柔过渡安装施工工法1 前言接触网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沿轨道交通线路安装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输电线路,它是轨道交通所特有的向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提供电能且无备用的供电设备。

为了保证对电力机车良好的供电,接触网的安装必须符合严格的参数要求。

接触网在机车的高速行使中应能始终保持正常稳定的接触授流,且应具有足够的耐磨性与良好的导电性,寿命尽量长,力求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于施工与维修。

国内地铁线路正线一般受到净空及造价原因采用刚性接触网,车辆段和停车场等采用柔性接触网。

在隧道口,柔性悬挂和刚性悬挂连接的地方,设置刚柔过渡系统。

它是刚性悬挂与柔性悬挂实现无缝连接的关键部位,确保受电弓在两种悬挂之间的平稳过渡。

通常设在架空柔性接触网和汇流排的交汇点处,适用于车辆段柔性接触悬挂与正线刚性接触悬挂。

主要部件由化学锚栓、腕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刚柔过渡元件等组成。

刚柔过渡元件是根据受电弓由刚性到柔性或由柔性到刚性之间弹性的变化,以及汇流排自身的结构,在汇流排的上部布置一定数量的切槽来满足受电弓接触压力的变化。

刚柔过渡元件能够满足刚性沿柔性悬挂方向硬度逐渐变小,即受电弓的弹性在逐渐增加,最终基本与柔性悬挂一致,这样均匀的弹性变化使受电弓能良好的受流,受电弓不论从刚性悬挂进入柔性悬挂,还是由柔性悬挂进入刚性悬挂,受电弓与接触悬挂之间的接触压力逐渐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改善受电弓的受流质量,提高受电弓高速运行的适应性。

为了解决柔性悬挂的张力问题,在刚柔过渡元件中部增加夹紧螺栓,接触线导入燕尾槽以后,拧紧夹紧螺栓,满足隧道外柔性悬挂的张力恒定。

当电客车进出车场时,受电弓必然要从刚性接触网及柔性接触网衔接处上通过,受电弓能否从过渡处接触网上平稳快速获取电流,将决定着电客车的运营效率,目前全国各地地铁刚柔过渡处因为“硬点”等原因,电客车通过时难免产生拉弧,导致此处的接触网磨耗率比较高,从而限制车速通过,本工法以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供电项目为依托,主要研究刚柔过渡处安装工艺,从而减少“硬点”,减少接触线磨耗率,使电客车快速通过,提高运营效率。

隧道内接触网化学锚栓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隧道内接触网化学锚栓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隧道内接触网化学锚栓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摘要:隧道内接触网化学锚栓的安全稳定运行,已越来越成为电气化铁路关注的重点。

其锚固性能的优劣,与设计、产品、施工及检验各个环节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施工中的工法工艺标准及施工质量控制,尤为关键。

本文结合西南山区众多隧道比例较高的电气化铁路建设情况,结合接触网服役特点及产品性能,从现场测量、定位、打孔、注胶、植入锚栓以及锚固质量验收等各方面,全面分析了隧道内接触网化学锚栓施工的工艺流程,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要点,明确了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以避免化学锚栓施工错误引起的浪费、返工,杜绝施工后锚固承载力不合格等系列问题,保障电气化铁路安全、稳定的正常运行,丰富和完善接触网后锚固技术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接触网;化学锚栓;后锚固;施工工法;质量控制;Abstract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orque-controlled bonded anchor in tunnel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essential for electrified railway. The quality of its anchoring performance is closely relatedto the design, product, construction and inspection of each link,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standard and constructionquality control. Based on the southwest mountainous area of higher percentage of electrified railway tunnel construction,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tenary service and product performance, from the field measurement, positioning, punching, plastic injection, embedded anchor bolts and anchorage quality acceptance ,etc. thi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process of tunnel torque-controlled bonded anchorconstruction, formulate the detailed operating points, The feasible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are clarifiedin order to avoid waste and rework caused by anchor bolt construction errors and eliminate unqualified anchor bearing capacity after construction, so as to ensure th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ofelectrified railway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non-reserved anchoring technology system.Key words OCS;torque-controlled bonded anchor;Non-reserved anchor bol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quality control.1 概况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通过支柱、吊柱安装固定于路基、桥梁和隧道,其中隧道内吊柱通过锚栓或槽道等形式固定于隧道顶或侧壁,以悬挂接触网腕臂、导线等。

接触网施工方案(3篇)

接触网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接触网作为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列车运行的安全和效率。

本方案旨在为某铁路接触网施工项目提供详细的施工计划和管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铁路接触网施工项目2. 工程地点:某铁路沿线3. 工程规模:全长XX公里4. 工程内容:接触网支柱安装、接触线架设、绝缘子安装、接地装置施工等5. 工程工期:XX个月三、施工组织1. 施工单位:某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 施工队伍:由具备相关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组成,包括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质检人员等3. 施工设备:接触网施工专用设备、吊装设备、检测设备等4. 施工材料:接触网支柱、接触线、绝缘子、接地线、金具等四、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 完成施工图纸的审核和确认- 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2. 物资准备- 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材料- 准备施工设备,并进行检查和维护- 建立材料库房,确保材料供应3. 人员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证书- 建立施工队伍,明确各岗位职责4. 安全准备- 制定安全施工方案,明确安全责任-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网等 -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五、施工工艺1. 接触网支柱安装-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支柱位置,进行测量放样- 挖设基坑,检查基础尺寸和位置- 安装支柱,调整支柱垂直度- 进行基础浇筑,确保支柱稳固2. 接触线架设-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接触线位置,进行测量放样- 搭设脚手架,确保施工安全- 架设接触线,调整接触线高度和水平度- 连接接触线与支柱,确保连接牢固3. 绝缘子安装-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绝缘子位置,进行测量放样- 安装绝缘子,调整绝缘子高度和水平度- 连接绝缘子与接触线,确保连接牢固4. 接地装置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接地装置位置,进行测量放样- 挖设接地沟,检查沟深和宽度- 安装接地线,连接接地线与接地体- 进行接地体埋设,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六、施工进度计划1. 施工准备阶段:1个月2. 接触网支柱安装阶段:2个月3. 接触线架设阶段:2个月4. 绝缘子安装阶段:1个月5. 接地装置施工阶段:1个月6. 工程验收阶段:1个月七、质量控制措施1. 严格材料检验,确保材料符合国家标准2. 严格执行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3.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4. 建立质量追溯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可追溯八、安全管理措施1.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2. 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3.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4. 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事故得到及时处理九、环境保护措施1.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2. 做好施工现场的垃圾处理,防止污染3. 采取措施减少施工噪音和粉尘排放4. 做好施工废水处理,防止污染水资源十、结论本接触网施工方案旨在为某铁路接触网施工项目提供详细的施工计划和管理措施。

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交底

接触网基础施工技术交底根据接触网支柱基础的设计资料、相关验收标准及规范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特作接触网下部施工的技术交底,具体如下:一、工程概况:我分部管段内接触网支柱共97对(详见接触网支柱预留表),共分别为ZH140、ZH160、ZLX1三种形式。

表1 路基工程一览表1、设计说明混凝土(1)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垫层混凝土为C15,支柱底板与基础顶面间二次浇灌细石混凝土为C40。

(2)基础纵向受力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40mm。

(3)水泥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其质量应分别符合GB175、GB1344的规定。

不应采用快硬型水泥。

(4)细骨料应采用洁净天然、级配合理、质地坚硬的中粗砂,其质量应符合GB/T14684的规定。

不得采用未经淡化的海砂。

(5)粗骨料应采用坚硬的碎石或卵石,并宜用粒径5~40mm连续级配的石料。

基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3,且不大于40mm,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4685的规定。

不宜选用石灰石碎石。

(6)混凝土拌和用水不应含有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硬化及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有害物质、污水、泥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等,其质量应符合JGJ63的规定。

(7)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GB8076的规定,外加剂的选用应考虑与水泥成份、水质、外加剂间的相容性,保证拌制的混凝土性能,不宜使用早强剂。

(8)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GB50164的规定。

钢筋(1)基础纵向主筋采用HRB335级(II级),箍筋及架立筋采用HPB235级(I 级)。

(2)焊条应用用与主体钢筋强度相适应的型号,并应符合现行相应标准的规定。

(3)钢筋笼应采用环形模制作,钢筋笼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2 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地脚螺栓(1)地脚螺栓的材质为16Mn钢,其质量应符合GB/T1591的规定。

电气化铁路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安装工艺课件

电气化铁路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安装工艺课件
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预埋槽道的设计和施工能够减少接触网的维护工作量,降低维护成本。
预埋槽道的重要性
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预埋槽道作为接触网的基础设施,其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行安全 。
提高电气化铁路运营效率
预埋槽道能够确保接触网的稳定运行,从而提高电气化铁路的运营效率。
02
预埋槽道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前的准备
质量检测与验收标准
总结词
质量检测与验收是保障质量的必要环节。
详细描述
安装完成后,应按照相关的质量检测与验收标准对预埋槽道进行全面的检测,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性能, 对于不合格的部分应及时整改。
04
安全注意事项与环境保 护
施工安全措施
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
在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作业流程、安全技术 要求和应急处理措施等,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并遵守。
测量定位与放线
01
02
03
确定基准点
根据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 ,确定接触网预埋槽道的 基准点和位置。
测量定位
使用全站仪等测量设备, 对基准点进行测量和定位 ,确保位置准确无误。
放线
根据基准点的位置,在隧 道壁上放出预埋槽道的位 置线,为后续的安装固定 提供依据。
预埋槽道的加工与运
加工制作
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对预 埋槽道进行加工制作,确保其尺
寸、形状和性能符合要求。
质量检测
对加工完成的预埋槽道进行质量检 测,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包装运输
将预埋槽道进行适当的包装,以防 止其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坏;确保 在运输过程中遵守相关规定,避免 发生安全事故。
预埋槽道的安装固定
安装前的准备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专业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目录第一节简单链型悬挂施工工艺流程 (4)第二节支柱及拉线基础检查 (5)第三节基坑开挖 (11)第四节支柱组立及整正 (22)第五节供电线基础浇筑 (30)第六节硬横梁架设 (37)第七节硬横梁吊柱安装 (42)第八节隧道内化学锚栓预埋 (46)第九节化学锚栓拉拔试验 (52)第十节隧道内吊柱安装 (56)第十一节附加线架设—肩架安装 (61)第十二节附加线架设—底座安装(隧道内) (65)第十三节附加线架设—拉线安装 (69)第十四节支柱装配—测量计算 (81)第十五节支柱装配—腕臂安装 (102)第十六节隧道内补偿装置安装 (108)第十七节补偿下锚—拉线安装 (111)第十八节补偿下锚—滑轮安装 (116)第十九节补偿下锚—棘轮安装 (122)第二十节承力索架设—线索展放 (130)第二十一节承力索架设—承力索归位 (138)第二十三节接触线架设 (149)第二十四节接触线中心锚结安装 (156)第二十五节吊弦预配 (158)第二十六节接触网吊弦安装 (167)第二十七节绝缘锚段关节(关节式电分相)调整 (171)第二十八节接触网接地及回流引线 (176)第二十九节分段绝缘器安装 (183)第三十节隔离开关安装 (187)第三十一节避雷器安装 (196)第三十二节 27.5kV电缆敷设 (199)第三十三节电缆头制作安装 (204)第一节 简单链型悬挂施工工艺流程。

预配车间施工现场工程技术部腕臂结构预配预留基础检查和整改支柱安装整正腕臂结构安装 拉线安装附加线架设安装 硬横梁及吊柱安装 下锚补偿装置安装 隧道测量、锚栓安装拉拨实验、吊柱安装腕臂计算参数测量腕臂结构计算、数据提供预配车间承力索架设、中锚安装、倒鞍子整体吊弦安装 定位装置初安装接触线架设、检测 接触悬挂精调电连接安装、AB 值调整 设备、接地、回流安装标识牌安装 静态检测 动态检测承力索悬挂点测量整体吊弦计算、数据提供给预配车间整体吊弦预配基坑开挖第二节支柱及拉线基础检查1 适用范围适用于怀邵衡铁路桥梁、路基地段接触网支柱基础和拉线基础检查配合2 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1)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文件,熟练掌握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施工前制定当天施工计划,制定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各施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2)制定接口预留检查制度、检查记录表;(3)制作基础螺栓检查确认工具,准备测量工具。

接触网一次标准化作业

接触网一次标准化作业

接触网一次标准化作业一、签发次日“天窗”作业工作票1、停电作业工作票签发人由安全等级不低于四级的人员担当。

2、发票人根据已批复的作业计划签发次日“天窗”作业工作票。

签发工作票时,应按以下要求及注意事项:(1)所安排的作业项目是必要和可能的;(2)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是正确和完备的;(3)所配备的工作领导人和作业组成员的人数和条件符合规定。

3、工作票的填写要字迹清楚、正确,不得涂改和用铅笔书写。

4、工作票填写一式两份,一份由发票人保管,一份交给工作领导人(工作领导人安全等级不得低于四级)。

5、同一张工作票的签发人和工作领导人必须由二人分别担当,不得互相兼任。

6、工作票填写的内容如填写不下应加附页,即使用与工作票相同规格的纸张复写一式两份,并写明×××号工作票附页,发票人签字。

7、在上网点处作业时,工作票中要指明专人到所、亭内确认馈线地线。

8、签发V型“天窗”工作票时还应注意:(1)作业地点一栏内必须注明“上行”、“下行”字样,工作票右上角应加盖“上行”、“下行”字样章,以示醒目和区别。

(2)需停电设备一栏应写明××变电所、××号馈线、××供电臂停电。

(3)作业区防护一栏写明防护地点,需封闭供电臂内的全部渡线和道岔、区间。

(4)针对V型“天窗”的特殊性,提出防止误触有电设备及感应电伤人的相应措施。

在接线较复杂的区段作业,应在工作票附页画出作业区段简图,并在图上标明停电范围和作业范围。

9、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停止工作票的签发:(1)所安排的作业项目没有必要和可行性。

(2)作业组成员的条件和人数、安全等级达不到规定和要求。

(3)对作业地点的情况不清楚,不能确定安全措施。

(4)虽能确定安全措施,但达到安全措施的条件不具备。

二、审查工作票1、发票人应在工作前一天将工作票交给工作领导人,使之有足够的时间熟悉工作票中内容及做好准备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编制:审核:批准:XX公司工程管理部一施工准备一、零件:1、在进行上部安装前,应对所用零部件、绝缘子、线材等进行检查核实,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

2、承导线终端锚固线夹、分段、分相绝缘组件检查合格后,应按到货先后顺序对其编号并做好登记,然后用油漆在线夹本体上(编号由物资部门实施)编号。

施工时填写关键受力件安装记录表,对每个线夹安装车站、区间的具体位置、操作人员等均应做好记录,以备复查。

二、线材1、所有线材进库前,应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进行线径检查,其参数必须符合产品说明书,并应附有产品合格证。

2、批量整盘进库的镀铝锌钢绞线、镀锌钢绞线、铝绞线、铜合金线,不得有松散、断股、锈蚀等现象。

3、接触线不得有硬弯、裂痕、扭曲等现象。

4、线材使用前,依据现场定测锚段长度进行检查,确认线盘上标注的编号及有关技术数据与应用锚段技术要求相同。

5、楔型线夹、接头线夹、终端锚固线夹,所需楔子规格与电连接线夹、设备线夹的槽径及所安装线索截面相符,接头线夹、终端锚固线夹应进行解体检查,有质量问题的不得使用。

三、电气设备1、绝缘子、隔离开关、避雷器、分相绝缘器、分段绝缘器等安装前必须按相关规定做电气试验。

2、瓷质绝缘子瓷釉有剥落,辐射性裂纹,棒式绝缘子弯曲度超过1%者不得使用。

3、隔离开关瓷釉不光洁,钢件有锈蚀,机械动作不协调者不得使用。

4、避雷器表面不光洁,本体有损伤,轻摇内部有响声者不得使用。

5、各类型的电连接线夹、并沟线夹、设备线夹、吊弦线夹、定位线夹等,在安装时均应在线夹与导线及开关端子的接触面之间涂敷电接触导电膏。

四、组织1、腕臂、吊弦等测量前,应积极联系线路部门,以确保轨面红线及曲线超高值的准确性。

2、腕臂、吊弦等的测量、计算、预配、调整工作应选择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过硬的人员负责。

3、腕臂、吊弦等的计算均应采用接触网计算软件进行,进行工厂化集中预制,预配完毕应进行复核,确保预配正确,以减少返工量和调整量。

4、对所有零部件,均应按照供货商提供的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

对预配件、零部件中所有紧固件有力矩要求时必须按力矩要求使用力矩扳手紧固,用于配合紧固的扳手应为专用扳手。

接触网螺栓紧固力矩一览表5、接触悬挂为简单链型悬挂,承力索在接触线的上方,接触线悬挂高度:导线高度一般为6350mm,结构高度一般为1400mm,跨线站房内导线高度为6250mm,结构高度为750mm。

二下部工程一、施工测量1、熟悉施工平面图及相关设计文件;2、确认设计图标定的起测点、复核点的坐标位置准确无误;3、杆位避开道口及交通密集地点,车站杆位避开站舍中心及影响站容的地方;4、杆位布置满足信号机显示距离的要求;5、施工工艺流程:二、基坑开挖1、基坑定位:用丁字尺和钢卷尺测量基坑位置、确定限界和坑口尺寸。

软横跨基础中线用经纬仪测量且垂直线路中心,同一组软横跨的基础面标高应相等,误差不超过50mm。

2、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包括接触网混凝土支柱坑、钢柱基础坑和拉线坑的开挖。

基坑开挖前根据砼支柱、基础或锚板的外部形状、尺寸进行基坑坑形设计,并按其施工。

3、施工工艺流程三、基础浇制1、混凝土材料选取:水泥标号应根据设计要求配制混凝土的等级,按试验结果使用。

2、施工过程严格执行《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

3、施工工艺流程(上图)四、支柱安装及整正1、支柱安装竖立钢柱前,确认基础螺栓位置是否正确;竖立混凝土支柱前,确认坑位坑深是否正确。

竖立混凝土锚柱前,按设计要求在支柱基坑底部安装底板或底盘,其中心位置与支柱中心一致。

支柱安装前应首先进行外观检查,砼支柱外表面应光洁平直,不应有麻面和粘皮,但局部麻面和粘皮面积不大于25cm2,并未露主筋的允许修补;钢柱的角钢不应有弯曲、扭转现象。

2、砼支柱整正考虑对线路的保护,既有线施工应尽量避免用钢轨作为受力点的传统整正方式,采用新研制的三向可调式整杆器进行砼支柱整正作业。

3、钢柱整正作业先调整钢柱的倾斜度,用薄厚不同的钢垫片,垫在钢柱主角钢下面;待钢柱的倾斜度符合技术要求后,对角循环紧固基础螺栓的螺帽。

每块钢垫片面积不小于50mm×100mm;每个钢柱主角钢下钢垫片数不得大于3片;4、施工工艺流程三上部工程一、支持结构安装1、当支柱限界小于等于3100mm时上下底座间距为1700mm,当支柱限界大于等于3200mm时上下底座间距为1800mm;当导高为6000mm时,腕臂上底座距轨面连线中心距离一般为7390mm,下底座距轨面连线安装高度为5690mm(限界小于等于3.1米时)和5590mm(限界大于等于3.2米时);当导高为6450时,腕臂上底座距轨面连线中心距离一般为7840mm,下底座距轨面连线安装高度为6140mm(限界小于等于3.1米时)和6040mm(限界大于等于3.2米时), 特殊情况按设计特别说明进行安装。

底座安装高度允许偏差±20mm。

2、腕臂上底座均采用直螺栓外包式安装,钢柱上下底座安装采用背接角钢直螺栓固定。

绝缘关节转换柱底座槽钢两腕臂底座固定间距为1600mm,非绝缘关节为1200mm。

3、腕臂棒式绝缘子均采用双重绝缘方式。

4、腕臂底座均紧贴支柱或吊柱水平安装,锚段关节转换柱非支腕臂应安装在拉线侧。

5、固定角钢平面向上,使用双垫片(其中一个为弹簧垫片)、双螺母,双垫片应分开设置。

6、承力索支承线夹中心与组成腕臂三角形的套管双耳中心距离均按250mm预配,腕臂外露均为300mm。

棒式绝缘子有排水孔时,其排水孔朝下安装。

正线上的腕臂不应进行现场调整。

7、腕臂预配时,各部件应处在同一垂直平面上,定位环的豁口朝向受力的反方向安装;腕臂不得弯曲,水平腕臂棒式绝缘子必须使用原厂配戴销钉,不得随意更换其他型号和自购销钉。

8、腕臂预配与安装时,各水平穿向螺栓方向应一致,上行线向北京方向穿,下行线向包头方向穿。

底座固定螺栓由主角钢穿向副角钢。

9、腕臂安装后,应保证承力索位于接触线的正上方,允许误差为±20mm, 承力索悬挂点的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为±30mm,且安装后腕臂不得低头。

10、上、下行支柱横线路方向在同一断面时,一般不允许两支柱同时采用反定位。

困难地段,上、下行同一断面同时设置为反定位时,两定位管之间距离大于2m。

11、腕臂预配后应将腕臂棒式绝缘子用塑料布或草袋包扎,以免运输或安装时损坏。

12、各螺栓销、开口销应安装牢固,开口销掰开角度大于60度。

13、定位管支撑安装时,角钢平面统一在上,支撑角钢平面朝向应统一,上行线支撑角钢平面在北京方向,下行线在包头方向。

本站除曲外腕臂有腕臂斜撑以外其余腕臂均没腕臂斜撑。

二、补偿装配1、当采用坠砣时,混凝土坠砣单重为25kg,偏差为±2%。

单个坠砣重量必须用油漆标明于每个坠砣的两侧,白底黑字(字体、大小相同)。

2、有坠砣的补偿应根据安装曲线表设置a、b值,补偿装置的两补偿滑轮间距a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平均温度时≥1800mm,同时应保证承力索与接触线的绝缘子在同一垂面,施工偏差±50mm。

3、补偿的张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新型补偿器应严格安装安装说明进行安装,切勿盲目安装。

4、坠砣块应完整,表面光洁、平整,排列整齐,其缺口相互错开180度。

5、下锚拉线回头长度为600mm,施工误差为+50~-50mm,回头绑扎线采用Φ1.6不锈钢线,长度为3.8~4m,绑扎长度为100mm、从端部向线夹方向量130mm为绑扎起点。

拉线回头制作完毕,立即涂油防腐,要求涂抹全面、均匀。

所有下锚拉线均选用镀锌钢绞线100MM2。

6、UT型耐张线夹、楔形线夹凸面朝向田野侧,楔形线夹螺栓由上向下穿,拉线基础处U形挂环的螺栓销由线路侧穿向田野侧,U形挂环的螺栓销的螺纹部分应涂沥青以防盗。

UT线夹螺纹必须外露20mm以上但不得超过螺纹长度的一半,以外露30mm为宜。

网锚双UT型线夹螺纹受力后外露应一致。

各开口销应齐全并安装正确,线夹螺纹部分及绑扎线应涂油防腐。

7、有坠砣的补偿绳末端按拉线回头标准绑扎并对绑扎线(1.6不锈钢线)涂油防腐。

有余量时应圈成直径150mm 的圆并绞结于补偿绳上,补偿绳穿圆心。

8、下锚角钢安装应水平牢固,高度按安装图实行,具体施工依据施工表进行。

三、承力索、接触线架设1、承力索、接触线架设前根据锚段长度、中锚长度,随盘说明书、合格证,确认线材型号、长度及质量,并按编制的架线程序架设。

2、承力索、接触线架设前起下锚人员应对锚柱及拉线状态进行检查,确保两拉线受力均匀、保证受力后锚柱中心直立。

3、正线及重要线的接触线应位于侧线及次要线的下方。

4、架线作业宜采用恒张力架线。

当架线作业采用小张力放线时,放线车在行驶中,运行速度不得大于5km/h,线盘制动应控制在1.5—3.0KN,每处悬挂点应通过放线滑轮将承力索固定,直线上滑轮一正、一反悬挂,曲线外侧用闭口滑轮,防止承力索弹出侵入邻线。

接触线应用“S”钩及滑轮固定在拉出值附近,每跨内固定接触线高度的“S”钩不得少与3根。

“S”采用¢12钢筋制作,两端弯钩部分套胶皮管。

5、架线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线材有无损伤、破损等,并及时处理。

四、悬挂调整悬挂调整前应进行导线的超拉工作,以克服新线蠕变伸长(初伸长)对接触悬挂的影响。

对导线的超拉方式,原则上采用不加大张力的自然拉伸方式。

1、中锚安装(1)雨棚范围内采用防窜不防断型中心锚结,腕臂柱采用两跨式防断中心锚结;特殊位置按照施工平面图施工。

(2)承力索中心锚结安装后应保证中锚绳弛度小于该跨承力索弛度;接触线中锚安装应保证中锚处的接触线高度应比相邻吊弦点高20—50mm。

(3)承力索中锚绳安装于承力索支承线夹的支柱侧线槽内,承力索中锚辅助绳型号与承力索型号一致。

接触线中心锚结辅助绳为JTMH70铜镁合金绞线。

(4)接触线中锚所在范围内不安装吊弦,接触线中锚线夹直线段应端正,曲线段应与导线倾斜度一致。

(5)承力索中心锚结在腕臂两边200mm处各安装两个中心锚结线夹,单边的两个线夹间距为100mm。

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距吊弦导线线夹100mm。

导线中心锚结辅助绳在承力索上的线夹处应留头100mm。

2、吊弦安装(1)全站采用可调式整体吊弦,正线工作支上的吊弦原则上是不得通过现场调整来确定吊弦长度。

(2)吊弦安装应按实际跨距及吊弦分布表中距离分布。

吊弦线夹螺栓统一穿向田野侧。

(3)吊弦安装应采用一次到位电算工法,经计算确定长度后预制安装。

(4)平均温度时,吊弦顺线路方向应垂直安装,温度变化时,根据温度变化曲线,确定吊弦在不同温度的偏移。

(5)吊弦安装时必须注意承力索吊弦线夹垫片的齿口朝外,不允许朝向整体吊弦的铜线以免压伤铜线。

吊弦线夹螺栓穿向统一向田野侧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