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课文原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课文原文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

广场呈丁字形。

丁字形横的北面是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

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

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

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是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创作的记叙文,这篇文章记叙了1949 年10 月1 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
- 第一部分(第1 至4 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交代了举行大典的背景。

- 第二部分(第5 至10 自然段):写广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 第三部分(第11 至13 自然段):写开国大典的盛况。

- 第四部分(第14 自然段):写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成立。

- 第五部分(第15 自然段):写盛大的阅兵式。

这篇文章通过对大典会场及大典过程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自豪与激动,同时也赞扬了中国人民的革
命精神。

开国大典简介

开国大典简介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

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国的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

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

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

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中共中央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朱德任阅兵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任阅兵指挥所主任。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

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秀海洋。

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

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

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开国大典的故事

开国大典的故事

开国大典的故事
开国大典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之一,发生在1949年10月1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端。

以下是开国大典的故事。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庆典上,我们可以回顾开国大典的历史细节,了解这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

1949年6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旨在推翻国民党政府的解放战争。

7月23日,国民党政府宣布全面内战结束,人民解放军取得了重大胜利。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政府的覆灭。

1949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

这场庆典是中国历史上最盛大的一次婚礼,吸引了数万名国内外游客和民众前来观看。

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联合政府》演讲,表达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愿景。

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走上舞台,向全国人民发表演讲,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典礼上,毛泽东发表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演说,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制定了这个宪法。

他还向全国人民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人民的地位。

在开国大典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向全国进军,解放领土。

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战斗和战役,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个稳定和繁荣的国家。

开国大典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事件。

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
党的胜利,也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场庆典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里程碑,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刻。

《开国大典》课文

《开国大典》课文

开国大典课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

广场呈丁字形。

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

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

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

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①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接着,升国旗。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

这庄严的宣告,这 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 电的广播,传到 ( )。
典礼开始,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董希文油画作品《开国大典》
自读阅兵式部分,思考
1.本段主要通过写哪几个情景反映阅 兵盛况的? 2.找出表现人们心情的句子,自己 试着朗读。 检阅部队 群众欢呼
阅 兵 式
装甲部队
阅兵式的盛况
回顾课 文,说说课文 重点写了开 国大典的哪 几个场面?
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
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 哪几个最难忘的镜头?给 你拍摄的每张照片配上文 字说明.
欢度国庆
1954年
1984年
建国35周年
1991年
建国50周年
1992年
1999年
2008年
联系课文,说说你是从哪些 地方看出这是“大典”的? 成员多 来得早 人数多 热情高 次序好
开国大典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朗读第二部分,思考:
1.说说本段主要写了开国大典进行中的 哪三件事? 2.找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领悟他 们的心情。 宣布新中国成立 升国旗 宣读政府公告
这庄严的宣 告,这雄伟的声 音,使全场30万 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 这雄伟的声音, 经过无线电的广 播,传到长城内 外,传到大江南 北,使全中国人 民的心一齐欢跃 起来。
诞生
聂荣臻
课文层次: 典礼前——典礼—— 阅兵式——群众游行
学生默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
(1)开国大典是在什么时间举行的?在哪里举行 的?有哪些人参加?参加大典的总人数是多少? (指出文章开头向我们清楚地交待了以上五个问 题。) (2)大典前,天安门广场布置得怎么样? (3)课文中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 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哪些语句给你留下的印象较 深?为什么?

开国大典简介

开国大典简介

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

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国的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

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

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949年9月21日,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侨胞和其他爱国分子的代表参加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

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中共中央成立了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周恩来任主任,朱德任阅兵司令员,聂荣臻任阅兵总指挥,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任阅兵指挥所主任。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永远为中国人民所纪念的日子。

这一天,北京30万军民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开国大典。

人群和旗帜、彩绸、鲜花、灯饰,汇成了喜庆的锦秀海洋。

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

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

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开国大典相关故事

开国大典相关故事

开国大典相关故事一、开国大典的背景和历史意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这是一次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庆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结束了中国人民长期受压迫的历史,揭开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二、开国大典的相关故事1.毛泽东发表宣言在开国大典上,毛泽东主席发表了震撼世界的宣言,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这一宣言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表达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实现民族独立的坚定决心。

2.阅兵仪式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次。

受阅部队士气高昂,武器装备精良,展现了我国国防力量的壮大。

此次阅兵式共有陆、海、空军三个兵种的部队参加,充分展示了我国国防建设的综合实力。

3.群众游行开国大典的群众游行是人民群众欢庆新中国成立的一种独特方式。

游行队伍中,有工人、农民、学生、市民等各种阶层的人民群众,他们手持国旗、鲜花,高呼口号,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这场游行展现了中国人民对新政权的热烈拥护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4.烟花表演开国大典的烟花表演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烟花表演,共有五千多种烟花品种,燃放时间长达一个小时。

璀璨的烟花照亮了夜空,与人们的欢声笑语共同谱写了一曲新中国诞生的壮丽乐章。

三、开国大典的影响和传承开国大典不仅是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更是中华民族崛起的里程碑。

此次大典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如今,开国大典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历史记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每逢国庆佳节,全国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庆祝新中国成立。

开国大典的精神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凝聚着全体中国人民的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国大典(节选)
街头吃馍—— 平民本色—— 生活俭朴
宴请程潜—— 领袖风范—— 肝胆相照 接待乡亲—— 人民公仆—— 不徇私情 与子交谈—— 慈父良友——
严于律己
精彩片断赏析
1、阅读赏析:剧中的“九叔”非常有特点, 找出文中描写这个人物言行的有关语句,分析 作者刻画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剧中对山羊胡子老人的刻画,也十分细致生 动。这位韶山冲的元老,带着乡亲们来到京城 “打秋风”,把毛泽东当成皇帝,“迈出方步, 准备下跪”;把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看成了 “毛家人坐天下”,还说“这江山,我们得替 你看着点”;他关心的是“年号”,是封官。 作者通过几个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独特的言谈 举止,表现了这个农村老人淳朴而带有浓厚封 建意识的特点,给人留下深深地思考。
1954年4月,毛泽东和程潜(右二)、程星龄(右一)、 表兄王季范(左一)在北京十三陵。
毛泽东的音容笑貌
1949年4月,毛泽东和毛岸英、刘松林、李讷在香山
一、影视文学简介
1.什么是影视文学? 所谓影视文学是指通过广播电视声画媒介, 以听觉和视觉传达设计为着眼点,运用文学创作 的一般规律结构情节、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抒 发感情,给受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文学类型。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妈妈正在做饭) 我 妈妈,我要到同学家借一本复习资料,呆会回来。 妈妈 你稍等我一下,我陪你去。 我 不用了,我已经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没问题的。 妈妈 不行,在我的眼里你就是个孩子,乖,再去看会书,等我忙完,我陪 你去。 我 我都这么大了,您就让我独立一次吧。 妈妈 孩子要听话,这种机会以后多的是,现在不行,去看书,我就要忙完 了,等一下陪你去。 (我欲言又止,这样的对话已不止一遍了,感觉自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春游前,饭着桌上) 我 妈妈,学校组织春游,去上海玩两天,好激动哦!
主题:
《开国大典》(节选) 通过开国大 典以后的几件平凡小事来刻画人物, 从生活的多个角度,展现了一代伟人 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形象,赞扬了他 朴实、平凡、可亲的性格和生活简朴、 不徇私情、严于律己、身先士卒、胸 怀天下的崇高品格。
闲看时尚
短剧,包括小品,要尽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舞台表演。学会写短剧就 要掌握戏剧写作的基本方法,要注意剧本语言的运行方式,重在简笔勾勒、 特写式、描绘式;少情节叙述性语言;还要注意舞台说明文字的巧妙处置。 妈 妈 的 “爱”
毛泽东的音容笑貌
毛泽东的音容笑貌
毛泽东的音容笑貌
1958年4月,毛泽东在广东农具改革展览会上观看新 式渔网。右一为陶铸。
毛泽东的音容笑貌
1962年春,毛泽东和毛岸青等在中南海家中。 左起:毛岸青、张少林、毛泽东、刘松林、邵华、杨茂之
毛泽东的音容笑貌
1962年春,毛泽东和毛岸青、邵华合影。
毛泽东的音容笑貌
精彩片断赏析
2、表演赏析:请同学们分角色表 演“接待乡亲”一段戏,再次体会 毛泽东平易近人、不徇私情、公私 分明、实事求是的品格。
深入拓展讨论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平凡小事和细节 作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示例:这位叱咤风云、领导中国革命的伟人, 在生活中是如此平凡、普通。有两处细节描 写特别富有生活气息:一处是写毛泽东“坐 在长板凳上王大海碗里掰、馍”,“埋头大 吃”,同时倾听着普通市民的聊天,当听到 有趣之处,毛泽东竟笑得差点喷饭。另一 处……请大家马上找找看!
另一处是写毛泽东吃晚饭准备结账的时候,却发现 没有带钱。“他有点慌神了,摸遍了所有的口袋,除 了那半包烟,一文不名”,他难堪极了。这里我们看 到的是一个平凡朴实、可亲甚至有些可爱的毛泽东, 是一个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
作者还从小事入手,展现毛泽东作为一个国家领 导人的伟大形象。写他画长成一个普通人,驱车缓 慢行驶在熙熙攘攘、槐花飘香的街头,观察了解百 姓生活;写他对于“率部起义”的党外人士“程老 前辈”非常尊重,“亲往车站迎接”,并且不计前 嫌,关心当年得罪自己的张干校长,表现出无产阶 级革命家的“大家风度”,以及与党外人士团结合 作的诚心。
妈 你们老师说一定要去吗! 我 好像可以不去。 妈妈 那你就别去了。 我 为什么?为什么不让我去? 妈妈 去两天,时间太长了,马上要考试了,好好在家复习。 我 可是,这种机会很难得,初中三年最后一次和同学出去玩。 妈妈 等你考试考好了,暑假玩的时间很多,我和你爸也会带你出去玩, 到时候,你也可以约同学出来玩。 我 我不要,我想参加这次春游。 妈妈 不行,别再说了,这件事我已决定,我是不会同意你去春游的,在 家里好好复习。 (没办法,只好眼睁睁地望着同学们高高兴兴地去春游,坐在书桌前,我 流下了泪。) 何时的我才可以自由自在,何时才可以不受到妈妈的限制,我想高声 地喊出埋藏已久的话:我要一片自由自在的天空。 [品评] 本文以别具一格的剧本形式,平平常常的母女对话,来表现我的家庭 环境剥夺了我的自由,我一次次为追求自由的天空而努力,但都不能如愿。 正是因为妈妈的“爱”,使我处处受到妈妈的限制,难以自由自在。结尾 处,小作者终于道出埋藏已久的心声:我要一片自由自在的天空。内容与 题旨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毛泽东简介
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 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 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湖南湘潭人。
毛泽东的音容笑貌
1960年,毛泽东亲切会见著名作家老舍、著名京 剧艺术家梅兰芳、著名剧作家田汉。
毛泽东的音容笑貌
1958年,毛泽东和陈毅
2.影视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如何? 从本质属性来看,影视文学首先是文学,它 是文学的一种样式,因而它同其他文学样式有着 密切的血缘关系和共同规律;同时,由于影视文 学借助于影视传播媒介,因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 影视媒介特点。影视文学可以说是古老的传统文 学与新兴影视相结合的产物。
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字词积累:参见课后“字词积累”部分的 词语。然后把阅读过程中遇见的新生词再归 纳进去。
2、思考和讨论:剧中写道的四个小 故事分别是什么?请用最简练的语 言进行归纳概括,从这四件事中可 以看出毛泽东是一个怎样的人?
音形积累
勾勒(lè) 阑珊(lán shān) 褡裢(dā lián) 神聊(liáo)海吹 金碧辉煌(huī huáng) 龙盘虎踞(jù) 奄奄(yǎn yǎn)一息 颊(jiá) 贮(zhù) 颓垣断壁(yuán) 堪(kān) 瞟(piǎo) 赊(shē) 銮(luán) 懈(xiè) 惰(duò) 掸(dǎ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