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优质课教案一等奖课件-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送荆门送别

合集下载

八上语文《归园田居》《使至塞上》公开课教案课件教案课件

八上语文《归园田居》《使至塞上》公开课教案课件教案课件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

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

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

(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

(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

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

(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

(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人教初中语文八上《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人教初中语文八上《诗四首归园田居(其三)》

四、教学过程五、当堂训练1.①《归园田居》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

字,世称,本诗作于诗人的第二年,选自《__ ______ 》。

②种豆南山下,。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③这首诗中抒发作者情感的句子是:,。

④这首诗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

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

⑤这首诗中表示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保持自我节操的诗句是:,。

2、《使至塞上》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3、《使至塞上》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句子是“,___ __ ___”。

描写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__ __ ,____ ___。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

活动过程: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

”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

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

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

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

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

诗四首(归田园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诗四首(归田园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诗四首(归田园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四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四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能力目标1.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2.分析四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这四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歌咏田园风光,文笔优美,情真意醇。

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

通过朗读,把握其节奏韵律,感受古典诗歌的声韵美。

通过反复吟诵,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把自己融入诗歌中去,用自己的声音传达诗人的心声。

2.联想法。

古典诗歌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教学时宜让学生充分张开联想的翅膀,想像作品的画面,充分体会诗歌的意境。

3.点拨法。

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学生对作品的整体理解。

4.讨论法。

学生互动,交流读诗的感受以及对诗歌的认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师生共同赏读《归园田居》,指导学生自读《游山西村》,品味诗歌的人情美、风物美。

了解诗歌的背景知识;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背诵诗歌。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习《诗四首》。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田园诗人。

他的诗歌现存120多首。

最能代表他诗歌创作成就的是田园诗。

市优质课比赛《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教学课件

市优质课比赛《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教学课件

1.下列对《使至塞上》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王维以使者身份,轻车简从, 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第三、四句叙事兼写景,以“蓬”“雁”自比,暗写 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练传神,线条简约, 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 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 边,所以自称属国。 征蓬: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烟:烽火,报警时点的烟火。 长河:黄河。 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
zhǎng
h1、营造氛围,奠定情感基调
2、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3、衬托人物品质或性格
注释: ①归园田居:回到田园家乡。
②晨兴:早起。理:治理。荒秽:杂草丛生。 ③带月:顶着月亮。荷锄:扛着锄头。 ④道狭:道窄。 ⑤沾:沾湿。 ⑥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 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 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

八年级上《使至塞上 (3)》课件 (一等奖)2022年部编版语文PPT

八年级上《使至塞上 (3)》课件 (一等奖)2022年部编版语文PPT

课文鉴赏
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 (2)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 (3)作比较:通过比较,更突出地说明了…… (4)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加特点); (5)下定义:科学准确地指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 (6)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
课文鉴赏
学习本文后在写作说明文上有什么启示
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故宫——宏大壮丽、布局统 一、建筑精美、风格独特。
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参观建筑物——空间方位顺序 为主,选定立足点,交代清楚方位词。
突出重点:一组建筑物要突出重点,体现特点。如 文中重点介绍太和殿来体现特点。
4 肆
课文拓展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相关标题文字 添加相关标题文字添加相关标题文字相关标题文字
山水田园诗 边塞军旅诗
03
诗文赏析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关, 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延。
首联叙事——出使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我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 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
颔联抒情——内心抑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 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
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 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 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 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04
拓展学习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想一想 可以从哪一联诗句看出来?
展开想象,提笔作画
你心中的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初读文本 •读课文第一段和全文最后一句, 你能发现建筑物说明文写作上的一 般规律吗?

八年级语文使至塞上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八年级语文使至塞上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红楼梦》第四十八因里说:“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想来烟怎样直?日自然是圆。这 ‘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 ,倒像是见了这景。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 竟再找不出两面三刀个字来。”这就是“诗好处 ,有口里说不出来意思,想去却是逼真;又似乎 无理,想去竟是有理有情。”这段评诗话,能够 帮我们认识王维这首诗高妙艺术境界。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第6页
注释:
1.“单车”二句:写轻车出使,慰问塞上将士。单车,轻 车简从。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 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往吐蕃使者,王维奉使问边, 所以自称属国。居延,汉末设县,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此 二句一本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第15页
山居秋暝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唐)岑参
天气晚来秋。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明月松间照,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清 竹泉喧石归上浣流女。,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莲动下渔舟。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随意春芳歇,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第3页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涵养作家,他 能诗能画,精通音乐,首创破墨山水画,成一派 之宗。受音乐、书法、绘画影响,他诗独特色, 不论是政治诗还是边塞诗和山水诗,都到达较高 艺术成就。他诗歌展现丰富多彩艺术特色,含有 词句秀冶,意境清新,格调高雅,音韵婉转,情 景交融特点。尤其是避世隐居时诗歌,多以山水 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情怀。这一类诗以感受敏 锐,体物细微,诗“中有事画”见长,对后世影 响深远。唐代宗称王维是“天宝中诗名冠代”人 物。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 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归园田居其三》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归园田居其三》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归园田居其三》诗歌的作者及其背景;2. 探究《归园田居其三》的主题和意义;3. 分析《归园田居其三》中的诗意表达技巧;4.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探究《归园田居其三》的主题和意义;2. 分析《归园田居其三》中的诗意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Step 1: 课前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田园诗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与生活的关系。

Step 2: 诗歌背景介绍(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归园田居其三》的作者陶渊明和其背景。

让学生了解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田园诗人,他对乡村生活充满向往。

Step 3: 诗歌赏析(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品味《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美好田园景色。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诗中的主题和意义,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

Step 4: 诗意表达技巧分析(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归园田居其三》中所运用的一些诗意表达技巧,如比喻、拟人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技巧对于传达田园乐园的美好意象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Step 5: 讨论与思考(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田园乐园的理解和向往,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现实生活更加美好。

Step 6: 学生展示与总结(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展示和总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归园田居其三》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陶渊明的其他作品进行解读和赏析,扩大对田园诗的了解;2. 学生可以自己创作一首田园诗,表达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质量等;2. 书面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于《归园田居其三》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田园诗的内涵,引导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

30诗四首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30诗四首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 岳阳楼在洞庭湖的西面,长江的南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阳西下, 没有晚风,酒楼的招牌静止着。我登上岳阳楼的 地方,是划分吴国和蜀国的地方。在太阳将要落 山的时候,我徘徊在洞庭湖和君山之间。我为了 躲避战乱,行程万里,奔波三年,今日登高远望, 该有怎样的心情呢?已是两鬓白发,在寒冷的秋 天登楼凭吊古人,(我望着)远处的古树,一片 青色的苍茫,隐含着无限的悲凉。
合作探究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 我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 之外,楚地游览。山随着平野的出现已经到了 尽头,江水在广阔无际的原野上奔流着,浩浩 荡荡。皎洁的明月照耀着大地,如同飞在空中 的明镜。云气迷漫,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 同海市蜃楼一般。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 着故乡的江水,它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 游子。
(2)《登岳阳楼(其一)》
•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 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 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 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 24岁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进士及第,授 文林郎。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更以诗名于当世,深 受皇帝赏识,官职屡迁,但也不知不觉地卷进了政治斗 争的漩涡。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 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 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 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 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归园田居(其三)》一、走进作者◆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二、文本精析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①归园田居:回到田园家乡。

《归园田居》共五首,这是第三首。

②晨兴:早起。

理:治理。

荒秽:杂草丛生。

③带月:顶着月亮。

荷锄:扛着锄头。

④道狭:道窄。

⑤沾:沾湿。

⑥但使:只要让。

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诗句精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晚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写作特色1、朴实的语言《归园田居》用语平淡自然,朴素随口而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

2、“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3、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使至塞上》一、走进作者◆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后徒家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这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

音乐也很精通。

受禅宗影响很大。

◆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

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并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二、文本精析使至塞上①(唐) 王维单车③欲问边④,属国⑤过居延⑥。

征蓬⑦出汉塞,归雁⑧入胡天⑨。

大漠⑩孤烟⑾直,长河⑿落日圆。

萧关⒀逢候骑⒁,都护⒂在燕然⒃。

【注释】①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②使:出使。

③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④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⑤属国:典属国的简称。

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的身份。

⑥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⑦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⑧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像一只大雁一样飞入胡人的地区,也是诗人自喻。

⑨胡天:胡人的领空。

⑩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

⑾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⑿长河:黄河。

⒀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⒁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

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⒂都护:官名。

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

⒃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

这里代指前线。

【译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骑要去边塞慰问,作为使者经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像那远飘的蓬草,离开边塞,大雁飞进了天空。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边上落日正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走到萧关恰好遇见侦察兵,敌营统帅正在前线。

【赏析】写作手法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

“征蓬”喻诗人,是正比。

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

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渡荆门送别》一、走进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有《李太白全集》。

二、文本精析译文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览。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中心思想】《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二十五岁时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诗文赏析1.丰富的写作手法《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

Lemon treeI'll sitting here in a boring room,It's just another rainy Sunday afternoon,I'm wasting my time I got nothing to do,I'm hanging around I'm waiting for you.But nothing ever happens and I wander.I'm driving around in my car,I'm driving too fast I'm driving too far,I'd like to change my point of view, I feel so lonely I'm waiting for you, But nothing ever happens and I wander.I wander how I wander why yesterday you told me about blue blue sky; and all that I can see is just a yellow lemmon tree,I'm turning my head up and downI'm turning turning turning turning turning aroundand all that I can see is just another lemmon tree.see,dalada,diladada...I'm sitting here I miss the power,I'd like to go out taking a shower,but there's a heavy cloud inside my head,I fell so tired put myself into bed, but nothing ever happens and I wander.I solation is not good for me,I solation I want to sit on a lemmon tree .I'm stepping around in adesert of joy, baby anyhow I'll got another toy, and everything will happen and you'll wander.I wander how I wander why ?yesterday you told me about blue blue sky,and all that I can see is just a another lemmon tree;I'm turning my head up and downI'm turning turning turning turning turning aroundand all that I can see is just yellow lemmon tree,and I wander wanderI wander how I wander why,yesterday you told me about blue blue sky,and all that I can see ,and all that I can see,and all that I can seeis just yellow lemon tree.Enjoy the song and see you next clas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