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考高一语文
2013高一五校联考语文试卷

2013学年第一学期五校联谊期中联考试卷高一语文(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和诗文鉴赏(共2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漩.(xuán)涡按捺.(nài)饯.别(jiàn)窗临远阜.(fù)B. 桑梓.(zǐ)跛.(pǒ)脚昭.(zhāo)示图穷匕.(bǐ)见C. 混.(hùn)淆盘桓.(huán)喷.(pân)香力能扛.(káng)鼎D. 潜.(qián)蛟赭.(zhě)色诳.(kuáng)语戛.(jiá)然而止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
B.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C.不管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蜇居异境。
D.另外还有六只显然是正在发育的小狼也从柳树丛中跑了出来,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嘻戏着搅在一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面对事故造成的惨烈局面,有关部门发言人却语言含混,闪烁其辞....,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
B. 罗永浩冲天一怒, 挥起大锤,砸烂了三台冰箱,借此督促西门子公司尽快承认冰箱的质量问题。
但是,想让政策“宠”了多年的跨国公司低头认错,并非一挥而就....之事。
C.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之后的又一桩骇人听闻....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D.河南某教师被诊断为癌症,化疗一个阶段后发现是院方误诊。
院方辩称,病史复杂,干扰了诊断,并非医生不负责任,这一说法纯属强词夺理....。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高一语文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卷高一语文注意:所有题目的答案均须写在答题纸上一、(16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佝(gōu)偻晌(xiǎng)午转弯抹(mò)角独出机杼(zhù)B.给(jǐ)予胡诌(zhōu)挥斥(chè)方遒铿锵(qiāng)有力C.炽(chì)烈襁(qiǎng)褓羽扇纶(guān)巾按捺(nà)不住D.拮据(jū)悲怆(chuàng)烟熏火燎(liǎo)不露(lòu)声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濡染沧海一粟桑梓哀声叹气B.寥落其乐融融缘份锱铢必较C.发轫直接了当抉择文采斐然D.惊蛰欢呼雀跃甄别惊世骇俗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A.曾几何时,历史上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创造了多少丰功伟绩,至今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B.如今网络十分发达,真真假假的消息充斥其间,有些不经之谈混淆了人们的视听,需要我们提高辨别能力。
C.奥运会鸟巢的建筑构思奇特,将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特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真乃天作之合。
D.我们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是紧密相连的,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休戚与共的。
4.下面三联咏叹的古代作家依次是(2分)(甲)北客几人谪南粤,东坡到处有西湖。
(乙)苏学士前传谪宦,孟夫子后拜先生。
(丙)归去东南余半壁,望中西北是长安。
A.苏轼孟子辛弃疾B.韩愈苏轼陆游C.苏轼韩愈辛弃疾D.韩愈孟子陆游5.请在下面的空格中填入两部现代文学作品名称。
(2分)挽老舍□□□□我曾耽,□□何人不讲谈。
君以一尸谏天下,世惊虎吼跃龙潭。
6.根据上下文,依次填入文中(1)—(4)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
(只填序号)(2分)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1)。
(2)。
(3)。
(4)。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12—13上学期高三语文期初联考考试试卷

辽宁省五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其中第Ⅰ卷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王维的“名大家”明清诗论中对王维“名大家”的特殊定位不仅是介乎“大家”和“名家”之间的调和性观点,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成就在传统诗学批评标准之下的特殊境遇之写照。
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基本要求一致,即人格高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
其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落。
杜甫得到“诗圣”的桂冠和普遍的尊奉主要就出于这种观念,所谓“论诗者观其大节而已”。
同样,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家”之外的首要原因也就是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
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所谓“耽禅味而忘诗教,此《三百篇》之罪人矣”。
“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宋人对王维的指摘就是典型论调。
而王维的拥护者为了提升王维的地位,首先做的就是强化王维诗歌的伦理道德色彩。
如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的赵殿成在《王右丞诗笺注·序》中努力为王维“陷贼”事件辩诬,强调王维的立身大节以及其诗中“有得于古者诗教之旨”和“温柔敦厚”的一面,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
这从宋人以杜甫的“集大成”作为“入圣”的重要条件亦可见出,明代诗学的“格调派”也是以此推尊李、杜为“大家”。
王维之所以“大家不足”,主要是其诗歌表现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的差距。
由于重学力格调,轻自然情韵的思想在诗学传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山水短章向来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以至于清初王士祯为了抬高王维的地位,也要强调王维诗歌中的“沉着痛快”。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2-201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一(9分)1.A2.D3.D二(36分)4.B. 迎接5.C(②是说李密得秦琼这一员大将后很高兴,厚待秦琼。
④是说秦琼在秦王府做事,镇守长春宫,做马军总管。
)6.C(不是王世充不重用他,而是秦琼看出王世充不是明主,不值得效忠,所以他才改投在唐高祖门下。
)7.①(秦琼)又与孙宣雅(在)海曲进行战斗,他第一个登上城楼。
因为前前后后的功绩被提拔为建节尉。
(“登”“以”“擢”各一分,句意2分)②如果我的肉可以吃,就应该割下来给你吃,何况是美女、财物呢!(“使”“啖”“况”各一分,句意2分)8. 一个“斗”字,运用比拟(或拟人)的手法,(1分)将春光与日光互争雄长、竞相比“媚”的意态,以及天地上下充溢着的热烈气氛全部传出,可谓生动形象。
此外,“斗”字似乎还呈现出春光与日光的脚步竞赛,暗含着作者对韶光易逝的轻微感慨。
(4分)9. 同意。
“游丝”是春天飘荡在晴空中的一种细丝,诗人巧妙的用它来比喻自己的绵绵思绪。
(2分)既表现出对有朝一日“心事浑无事”时的轻松悠闲、容与自得的期待,(2分)也反衬出了现时缭乱不宁的心绪。
(2分)10.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A D(答对两项得5分,答对一项得3分)(2)①更直接,利于行文。
通篇的“你”行文流畅,故事紧凑,情节引人,毫不拖泥带水。
例句略。
②更自然,一个“你”字,似乎让读者遇到久别重逢的老友,回忆起许多美好的往事,从而进入逼真的情境。
文中网游的内容很容易引发有类似经历的读者的共鸣。
例句略。
③更亲切,第二人称叙述与第一、第三人称叙述的明显差异,就在于它有强烈的感情倾向,更能让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
拼杀、称霸、求救、获救,这一幕幕如同过电影,都在我们心头闪过,最后,我们共同沉浸在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中。
例句略。
(答出2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3)这起到了铺垫作用,渲染出主人公对于网络的沉迷度,越是沉迷于网络,就越能显示出母爱的无私与宽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毒害,引起人们警醒,呼唤、规劝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孩子回头是岸。
人教版语文高一 青海省西宁五中片区2012至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大联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50分)一、论述类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中国馆,仿佛看到鲁班的身影在东方的晨曦中,巍峨的“东方之冠”中国馆就像矗立于高天厚土间的一位巨人,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中,发出最耀眼的中国红。
斗拱、卯榫……这些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元素。
驻足中国馆前,仰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的大门,一个巨型“斗拱”腾空展现在面前。
要进入中国馆参观,游客要步行走过76级大台阶。
大台阶宽达72米,全部采用花岗岩“华夏灰”制作而成,每个台阶石材表面呈现出细密美观的凹槽,既光滑平整又肌理生动,既美观又舒适实用——做到这一切的,是古老的手工技艺“三斩斧”。
“三斩斧”是一种只流行于浙江、福建一带的古老的纯手工石材表面处理方式。
因其人工剁斧的时候需要经过初斩、细斩、终斩三个工序才能出现最终的纹理效果,故取名“三斩斧”。
中国馆的76级台阶全部采用纯手工剁斧的方法,一刀一刀地剁出来。
一块1米见方的石头上,斩斧要达到上万刀之多,而整个中国馆的大台阶加起来更是超过5400多万刀。
行走在这里,人们仿佛看到“木工祖师”鲁班精王细作、巧夺天工的身影。
中国馆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用“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文化理念,来形容中国馆的文化内涵。
他介绍,以“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为主题的中国馆,创作理念源于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元素。
数千年来,充满“天人合一”文化意味的中国木结构体系的建筑,对中国文化的建树与传播起着标志性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屋身的最上部分,在柱子上梁枋与屋顶的构架之间,有一层用零碎木料拼合的构件,它们均匀地分布在梁枋上,支挑着伸出的屋檐——这就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精灵——斗拱。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观念主要表现在自然和社会的适应方面,并形成鲜明的形态特征。
我们的城市是方形结构,我们的结构体系是木构造体系,与西方的石头斗拱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系统,这是我们东方建筑的特点。
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一上学期联合竞赛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2-2013学年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一上学期联合竞赛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10月13日,广东佛山年仅两岁的小悦悦被两辆车相继碾压,18名路人先后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最后一名拾荒阿姨发现后施以援手,但终因伤势过重而去世。
B .美国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起诉中国运动服饰生产商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姓名权一案又有进展,此案日前已被中国法院正式受理。
C .我们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符合中国特点的互联网管理法律和法规,研究非法网站的特点和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犯罪活动的特点。
D .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最美妈妈”吴菊萍受到超级明星般的社会关注,无疑证明了道德之真与人性之美天然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但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风骨不再成为多数作家的自觉追求,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
试卷第2页,共13页B .一代伟人毛泽东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而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哲学思想对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世界观影响尤为深刻。
C .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师们的作品也是参差不齐的,某些篇章语言繁冗乏味,格调低下庸俗,真让人不忍卒读。
D .联通版iPhone 4S 正式首发销售,尽管苹果零售店已经宣布销售告罄,但站在苹果专卖店门口的果粉们却乐此不疲,久久不愿离去。
3、填入横线上的内容,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3分)今年清明刚过,这好雨就来了。
________ 。
2012-2013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与答案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命题教师:张洪波审题教师:李晓年本试卷有7大题,共6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每组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百舸./荆轲.提携./镌.刻鹰.击长空/义愤填膺.B.峥.嵘/诤.言橘.子/诡谲.尽.管/层林尽.染C.寥.廓/谬.误沁.园春/分泌.泅.水/挥斥方遒.D.阻遏./拜谒.曾.经/曾.祖漫.道/轻歌曼.舞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你漠然地转动着那与你的命运休戚相关....的门。
B.玻璃片的反光刺得人眼花缭乱....,看不清眼前的景物。
C.我站在畦间的沟里四望,嫩绿的叶子齐整地一顺偃在畦上,好似一幅图案画,心中顿生一种不可..名状..的快感。
D.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母亲的娘家是在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
B.《再别康桥》的作者是著名的“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写的。
C.节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节约钱财,更在于节约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有限资源,以保护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
D.欧盟委员会一名发言人28日表示,欧盟尚无计划因为墨西哥发现猪流感疫情而对其实施贸易限制。
4.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凭目遇之而成色.色:颜色B.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正襟危.坐危:危险C.而今安.在哉安:哪里知不可乎骤.得骤:屡次D.抱.明月而长终抱:胸怀逝者如斯.斯:这5.下列加点字的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卒不忍独善.其身A.瓜.分之日可以死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C.汝幸而偶.我D.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月出于东山之.上倚歌而和之.B.何为其然.也其声呜呜然.C.寄蜉蝣于.天地游于.赤壁之下D.耳得之而.为声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7.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例:去以.六月息者也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C.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D.奚以.知其然也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或.又是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B.比去,以.手阖门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C.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汝可以模拟得之.D.当尽吾意为.幸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9.下列各句句式与“轩凡四遭火,得不焚”相同的一项是()A.家有老妪,尝居于此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C.而今安在哉D.戍卒叫,函谷举10.与“《齐谐》者,志怪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莫之夭阏者B.覆杯水于坳堂之上C.汝其勿悲D.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1.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汉语,我为你忧心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
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
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
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
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
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
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
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
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
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
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
”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模块考试五校联考高一年级语文科试题2013年1月命题学校:广州市花都区秀全中学命题人:刘艳芬审题人:刘凤好【试题说明】:本试卷共7页,22小题,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答案无效。
一、语言基础题(4题,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提倡.(chāng)蜚.声(fēi)追溯.(sù)蓊.郁(wěnɡ)踟.蹰(zhí)B.撰.写(zhuàn)下咽.(yâ)衣衾.(jīn)纨绔.(kù)旗帜.(zhì)C.伶俜.(pīnɡ)青荇.(xìng)长篙.(hāo)栏楯.(shǔn)绰.号(chuî)D.戏谑.(xuâ)袅.娜(niǎo)江畔.(pàn)蹒.跚(pán)云翳.(yì)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华罗庚看了陈景润的大胆又坦率的来信,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置若罔闻....,而是如获至宝。
B.罗曼罗兰及其求学时代的同窗好友克洛岱尔、休阿列斯、贝济在多年默默无闻之后才名.噪一时...。
C.每一个人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川流不息....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所爱的人音容宛在左右,而人已远去之时。
D.当二姨戏谑地问大雁拣麦穗做啥时,大雁大言不惭....地说要备嫁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我们要积极创造扬善惩恶制度、条件和精神,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和个人的道德良知,避免漠视他人生命事件的再次发生。
C.近些年来,广州市一直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通过一系列环境整治工程的建设,使城市的水更清、地更绿、天更蓝。
D.美国民众发起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是为了表达对金融制度偏袒权贵的不满和声讨引发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是其根本目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
,。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
,,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①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②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③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④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⑤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A. ②③①⑤④B.③④②①⑤C. ③④①②⑤D. ③①②⑤④二、课内文言文(5题,共15分)5、下列各组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幸,被宠幸日月忽其不淹.兮淹,久留B.始适.还家门适,刚刚举酒属.客属,通“嘱”,叮嘱C.一日,大母过.余曰过,来访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竟,完,尽D.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劝,鼓励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确实,实在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多谢....后来人,戒之慎勿忘 B.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C.楚人一炬,可.怜.焦土D.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在活用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少长..咸集B.足以荣.汝身/ 舞.幽壑之潜蛟C.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C.某所.,而母立于兹吾平生未尝以所.志语汝D.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9、对下列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译文】:苏子的神色忧郁起来,整理好衣襟高高地坐着,向客人问道B.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文】:项脊轩遭遇了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烧,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吧。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原本知道将死与生视为一件事的说法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与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杜撰的。
D.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译文】:让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够用来抵抗秦国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5题,共19分)左忠毅公逸事方苞先君子①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②,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③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唯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④,为.除不洁者,引入。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⑤,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⑥。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弟,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注】:①先君子:对已故父亲的敬称;②视学京畿:在京城地区担任考官;③瞿然:惊奇的样子;④镵:铲子;⑤构陷:编造罪名来陷害;⑥番代:轮换。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微.指左公处微:悄悄 B.及.左公下厂狱及:等到C.或劝以少.休少:稍微 D.老夫已.矣已:已经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久之.,闻左公被炮烙②纵一苇之.所如B.①则席地倚墙而.坐②扣舷而.歌之C.①乃奋臂以.指拨毗②以.汝之有也,更恐不胜悲D.①为.除不洁者,引入②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12、从句式的角度看,与“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B. 客有吹洞箫者C.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D. 其制稍异于前1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记叙以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为线索,循序渐进,脉络分明,标题为《左忠毅公逸事》,表明了作者对左光斗是怀有敬意的。
B.文中写左、史相见,史遭怒斥的情况,更能突出左光斗忠贞气节,反衬了史可法的胆小怕事。
C.末段点明所叙“逸事”的来源,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使全文首尾相顾,圆活自如。
D.文中提到史可法为讨“流贼张献忠”而刻苦治军的事例,是作者尊崇封建正统,反对农民起义观点的反映。
14、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7分)(1)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唯此生耳。
(4分)(2)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
(3分)四、名篇名句默写(共10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5题,多选按前5题计分)(10分)(1)总角之宴,。
,不思其反。
(《诗经〃氓》)(2)指点江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陶渊明《归园田居》)(4)长桥卧波,?复道行空,?(杜牧《阿房宫赋》)(5)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苏轼《赤壁赋》)(6)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王羲之《兰亭集序》)五、诗词鉴赏(7分)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芣苢①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fúyǐ):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得到。
④掇(duō):摘取、拾取。
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
⑥袺(jiã):手持衣角盛物。
⑦襭(xiã):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1)《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__。
(1分)(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
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分)(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吟咏,“自然生其气象”。
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4分)六、课外散文阅读(3题,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淡雅百合枫林记得小时候,母亲在院子里种了很多花卉,每到夏季,各种鲜花争芳吐艳,满院飘香。
我喜欢那一簇簇迎风盛开的山百合。
那时的我经常和小伙伴们躲在花丛下捉迷藏,用那些紫色的百合种子穿成“珠珠串”,美美地戴在手上。
有时在盛开的花朵上,还可以捉到漂亮的蜻蜓或者蝴蝶。
花儿的馨香、翩翩起舞的蝴蝶和孩子们的欢笑声,充盈着院中的每一个角落。
那份温馨、那份快乐,幸福着我的童年。
望着我们沾满花粉的手臂和笑脸,母亲总会忍俊不禁。
并小心拾起那些紫褐色的种子,继续种在花圃里。
因为有母亲的精心培育,我家的百合年年花繁叶茂,美丽旖旎。
母亲不仅培育了美丽的百合,也把爱花、养花、惜花的情愫遗传给了我,把对花儿的痴情种进了我的灵魂,使之成为成年的我生活中唯一的嗜好。
百合花又叫夜合花,原产于新疆吐鲁番盆地。
自古以来,百合的美,常是诗人墨客吟咏的对象,一般人对它也喜爱有加,无论是栽植于庭园或瓶插于室内,它都散发出一股与众不同的清纯高雅的气息。
至于百合名称的由来,则因其根茎由许多白色的鳞片层层环抱,状似白莲,取其“万事随心”、“百年好合”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