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一体化研究

合集下载

航运企业开展国际物流服务的风险管理策略

航运企业开展国际物流服务的风险管理策略

航运企业开展国际物流服务的风险管理策略航运企业开展国际物流服务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政治风险、制度风险、运营风险等。

为了有效管理和应对这些风险,航运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市场风险管理策略:航运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客户需求分析,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并根据需求调整运营策略。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供应商、客户、物流服务提供商等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降低市场波动对企业的影响。

2. 政治风险管理策略:航运企业应密切关注国际政治形势,特别是与目标市场相关的政治事件,如战争、政府政策变化等。

建立多元化的市场布局,降低对某个市场的依赖程度。

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并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3. 制度风险管理策略:航运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制度,包括风险评估和管理制度、合规制度、安全制度等。

从源头上规范企业运营,降低出现制度风险的可能性。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

4. 运营风险管理策略:航运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运营流程和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加强供应链管理,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物流节点管理等,以提高运营效率和减少运营风险。

建立应急预案和灾备机制,以应对突发事件对企业运营的影响。

5. 财务风险管理策略:航运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风险控制、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等。

加强财务分析和预测,及时发现和解决财务风险。

建立稳定的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的资金实力,应对突发财务风险。

6. 技术风险管理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航运企业应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提高业务流程自动化水平。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技术风险。

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探索创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

航运企业开展国际物流服务的风险管理策略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层面和维度进行考虑和应对。

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风险感知和应对能力,航运企业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浅议航运企业风险管理

浅议航运企业风险管理

浅议航运企业风险管理[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生存环境的变化,风险管理日趋受到管理者的重视。

相较于其他行业,航运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受政治、经济、地理、气候状况,金融汇率变动等诸多条件的制约,客观地要求航运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做足功课。

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瞬时把航运市场从盛夏带入严冬,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航运市场的复苏仍没有多大起色。

航运的低迷让很大一部分航运企业进入到保本运营甚至是亏本运营状态,这场海啸风波将一部分市场竞争力不强的企业清除出航运队伍。

航运界提高风险管控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键词] 风险管理航运企业市场安全风险规避Risk Management of the Shipping Enterprise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changes of the survival environment,risk management has draw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the managers.In contrast to otherindustries,shipping industry is capital intensive and restricted to lots of condition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geography, climate condition, financial exchange rate.etc. That requests shipping enterprise spend more time on risk management.The 2008 financial tsunami swept across the globe,which brought the whole shipping market from summer to winter.In recent years developing.The shipping market seems no trend to recover.Shipping slump takes a large part of companys into break-even operation or operating at a loss.This tsunami storm has removed the less competitive enterprises from shipping team.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raise the risk control ability of the players.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shipping enterprise market security risk avoidance引言 0第1章风险管理概述 (1)1.1风险与航运风险 (1)1.2航运风险管理 (1)1.3中国航运企业的风险管理现状 (2)第2章航运风险分析 (4)2.1外部风险 (4)2.2 内部风险 (5)第3章航运市场安全状况分析 (7)3.1航运指标收集 (7)3.2航运安全状况评估 (8)第4章航运风险的应对策略 (13)4.1 运价风险规避 (14)4.2 成本风险规避 (15)4.3运营风险规避 (16)4.4 汇率、费率波动风险规避 (17)4.5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注意事项 (17)第5章中远航运风险管理实践 (19)结语 (21)致谢语 (22)参考文献 (24)风险是事物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实际状况与预期状况相偏离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始终贯穿着企业管理的始终。

中航工业内部控制体系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整合研究

中航工业内部控制体系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整合研究

中航工业内部控制体系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整合研究中航工业内部控制体系是指中航工业为了保证企业运作的合规性、有效性和高效性,建立的一套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内部流程、内部控制措施以及信息系统在内的一整套制度和方式方法。

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指中航工业为了应对各类内外部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等,建立的一套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的体系。

为了更好地提高中航工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能力,需要将内部控制体系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整合。

首先,需要统一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框架。

在内部控制体系中,通过对各项业务流程的评估和控制,可以识别出内部存在的各类风险。

同时,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通过对市场、竞争、政策等外部环境的评估,可以识别出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

将这两方面的识别和评估结果整合在一起,可以形成全面、系统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框架。

其次,需要在内部控制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中,考虑风险管理的需求。

在内部控制体系中,通过建立不同的控制措施,可以实现对各项业务活动的监督和控制。

而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风险控制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将这两个方面的需求整合在一起,可以在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措施时,充分考虑风险管理的要求。

比如,在设计业务流程时,可以结合风险评估结果,设置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业务活动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双重保障下进行。

另外,需要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中,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整合。

信息系统在企业的运营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内部控制体系中,通过建立和应用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业务活动的监测和控制。

而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对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将这两个方面进行整合,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实现对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全方位覆盖。

最后,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对整合后的内部控制体系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监督和评估。

通过监控和评估,可以发现和解决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点。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内部控制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内部控制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内部控制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是跨国贸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承担着货物运输、报关、货物保险、物流管理等重要任务,对企业经营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企业内部运营的稳定和安全,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本文将介绍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内部控制的优化与改进。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达到经营目标和保护企业资产而建立的组织结构和程序。

对于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而言,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保障资产安全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经常需要处理大额货物和现金交易,因此资产安全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首要任务。

通过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和审计制度,可以有效防范盗窃、贪污等风险,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

2. 提高运营效率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规范企业的运营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和流程,避免重复劳动和不必要的延误,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 防范交易风险国际货运代理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众多的交易风险,如货物损坏、丢失、交易纠纷等。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及时识别和应对各种交易风险,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4. 提升企业信誉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体现了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和责任意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声誉。

在与客户、合作伙伴的互动中,企业可以展现自己的诚信和可靠性,增加合作机会和商业信任。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经营风险,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原则和方法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重要任务,其原则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建立风险识别机制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应该建立风险识别机制,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通过明确风险的类型、来源和影响程度,为企业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船舶运输生产内控管理制度

船舶运输生产内控管理制度

船舶运输生产内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船舶运输生产活动的内部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促进船舶运输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内控管理制度。

二、内部控制标准1. 遵守法律法规所有船舶运输生产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合理合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不得以任何形式违法违规。

2. 安全生产船舶运输生产单位要建立并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和义务。

3. 资金管理船舶运输生产单位要建立合理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杜绝财务不当行为。

4. 信息披露船舶运输生产单位要保持信息公开和透明度,遵守信息披露要求,不得故意隐藏或歪曲信息。

5. 人力资源管理船舶运输生产单位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不得存在违法用工行为。

6. 环境保护船舶运输生产单位要将环境保护工作融入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7. 风险管理船舶运输生产单位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分析、评估和控制各项经营风险,确保企业稳健运营。

8. 政治合规船舶运输生产单位要遵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得进行违法违规活动。

三、内控组织机构1. 内控组织机构设置(1)单位领导负责船舶运输生产内控管理工作,对内控工作负总责。

(2)设立内控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建立内控管理制度、流程, 措施和工作程序。

2. 内控管理人员(1)内控管理人员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具有较强的内控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

(2)内控管理人员要服从领导,贯彻执行单位内控制度的规定,不得存在推诿扯皮行为。

3. 内控管理委员会设立内控管理委员会,由单位领导担任主任,内控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委员,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监督和协调。

四、内部控制手段1. 制度建设(1)建立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全方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程序、规章制度、业务操作规范和工作职责分工。

《企业经营风险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企业经营风险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研究措施
(1)在学校图书馆中有良好的资料库,如CNKI、万方、维普等期刊、杂志,网络配套资源健全,拥有全文数据库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等,英文期刊诸如ABI/INFORM等,还有SCI、SSCI、EI等数据库检索系统,能够根据研究需要便捷地搜索和下载与本课题相关的最新中英文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充分详尽的理论资源。
对航运企业而言,如果全球经济萎缩、国际贸易量下降等是外因,那么风险管控不到位,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就是内因。本文以长荣航运公司为例,通过研究已有的航运企业的风险管理理论并总结已有的实践经验,深入的探讨分析研究航运企业风险的种类、产生原因与控制措施,结合国际现行的政治经济环境和企业特有的现状情况,得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航运企业的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为我国航运企业的风险管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研究线索或参考。
国外研究现状
对我们国家来说,在其他国家已经开始对风险管理进行相关分析的时候,我们国家还没有开始。而我们国家第一次对航运企业进行风险研究在1999年,曾昭舜出版了《国际航运企业经营中的航运风险》,他的观点是,如果把航运风险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航运系统风险,一部分是非系统风险,会让人还不不太能理解,他对划分后的两部分的解释是,所谓航运系统风险,简单来说,就是在经济大环境变化时要承受的风险,是避免不了的;所谓非系统风险,简单来说就是,由于企业自己的原因而必须承受的风险,这种风险是可以避免的。在2003年,张倩著作《航运企业风险及防范》,她表示,对航运行业来说,它所面临的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因为这个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它的每个环节都会出现各种未知的风险,比如:(1)企业运行方面的风险;2(2)经济环境变化导致的风险;(3)社会风险;(4)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2014年,翁启伟表示,对航运行业来说,它所面临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见效比较慢,容易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所以,对我们国家现在的航运企业来说,应该在风险管理方面下重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企业能健康长久的发展下去。

重新定位内部控制 有效管理企业风险

重新定位内部控制 有效管理企业风险

重新定位内部控制有效管理企业风险[摘要]本文着重强调了内部控制是企业全面管理风险的有效手段。

而我国企业与国际理论研究及实践相比,普遍的认识停留在会计控制层面上,片面强调内控制度的制定,不能顺应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

为此,本文认为我国企业应当借鉴西方的理论研究成果,对现行的内部控制进行重新定位,促使企业全面有效地管理风险。

本文着重介绍了中海发展油轮公司针对航运企业的特点,在强化内部控制管理企业风险方面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中海发展油轮公司作为中海集团核心航运企业之一,在建设世界一流船队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船队结构大型化、远程化、规模化的调整,正在努力向全球化航运企业方向转型。

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我们将会面临诸如:战略、投资、销售、营运、供应、财务、法律等各式各样的风险。

如何有效管理风险?按照近年来国际风险管理领域最前沿的思想:传统的、零散的风险管理与对企业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连贯统一的管理相比缺乏效率和效能,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整体的管理方式,从所有业务范围出发,积极、超前和系统地理解、管理及交流风险。

当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企业界普遍认同内部控制是企业系统管理风险的有效手段,它能为企业各类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障。

一、强调内部控制是管理企业风险有效手段的背景(一)、实行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的法定责任随着巴林银行、安然、世界通信给整个世界市场带来的巨大震动,各国对企业的风险管理都非常重视,或以行业标准或以国家法规,通过不同手段来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督促企业建立、完善风险管理。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法案),法案强调内部控制是企业实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明确要求所有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必须建立和完善各自的内部控制体系。

该法案被称为是美国自1934年以来最重要的公司法案,在其影响下,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类似的方案,旨在: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规范、加大信息披露的要求、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

航运企业如何做好风险管理

航运企业如何做好风险管理
≯l 1 l l
险管理
陆克从
航 运 业 高 风 险 主 要 是 按 经 营 管 理 理 论 E的 概 念 来 评 价
施 ;通 讯 导 航设 备 等 。 以及 制 定 规 章 制度 和建 立 应 急 救 助 )
系 统 等 方 面 来保 障 。
的 。 航 运 业 高 风 险 主 要 是 由 于航 运 市 场 具 有 较 大 的 不 确 定
此 外 ,政 府 还 可 以制 定造 船 贷 款 利 率 优 惠 ,或 给 予 政 府 担
保 等 措施 支 持 、帮 助 航 运 企业 融 资 ,降 低 融 资风 险 。 政 府 在 发 展 航 运 中 的措 施 还 有 以 下 儿 个 方 面 :加 快 完
运 输 需 求 在 时 问 和 空 间 上 具 有 不 平 衡 性 ;运 输 需 求 弹 性
与需 求 特 点 决定 _ 航 运 市 场 的 特 点 。 r 航 运 需 求 具 有 以下 持点 :航 运 市 场 的 需 求 是 由 贸 易 派
生 出来 的需 求 ,具 有 派 乍 性 ;航 运 需 求 在 个别 需 求 上 具 有
多种 多 样 的 特殊 性 ;航 运 需 求 在 总体 上 却 有 一定 的规 律性 ;
面 就 这 两种 基 本 的 风 险 防 范策 略加 以说 明 。
— —
的问 题 是 :政 府 应 该 如 何 促 进 和 保 护 航 运 业 的发 展 ? 航 运 企 业 应 该 如何 进 行 风 险 管 理 ,以使 自己能 够 生措施
波 动 性 是 什 么 原 因 呢? 这 要 从 航运 市 场 及 其 特 点 上找 原 因 。
航 运市场 具有 较大 的不确 定性 和波动 性
“ 运 服 务 ” 是 一 种产 品 ,既 然 是产 品 ,就 可 以进 行 交 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一体化研究作者:许遵武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29期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航运企业都是基于ISM规则、ISPS、ISO9001等构建和实施管理体系的,导致的问题就是重船舶安全管理而轻经营风险控制。

随着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逐渐深入人心,大多航运企业将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

针对我国航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在深入分析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综合管理体系的相容性、互补性的基础上,阐述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三者的融合之道——全面风险管理必须有内部控制体系来做支撑,内部控制需要综合管理体系作执行的着落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航运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与内控管理一体化框架。

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most of the shipping companies' management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nd conducted based on ISM code, ISPS, ISO9001 etc. in China, which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at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ship safety management but not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risk control for operation.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with risk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majority of the shipping companies have to re-inspect themselves. According to this situation, on the basis of deep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and complementarity of 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 internal control and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parts is illustrated and fusion rule is put forward— 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 should be supported by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requires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execution of the placement. Accordingly,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 and internal control is established on this basis.关键词: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综合管理体系;管理融合Key words: enterprise-wide risk management;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management integration中图分类号:F5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163-040 引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航运业造成了非同一般的冲击,使得航运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如何更有效的应对市场风险成为摆在航运企业面前的一道最大难题。

于是,在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动下,很多大型航运企业纷纷于近期开始构建各自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

但是,由于大部分航运企业长期以来都是基于ISM规则(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PS(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O9001、ISO14001和ISO18001建立和实施管理体系的(基于某些航运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本文称之为综合管理体系),因此现在都将面临一个管理思路转型的问题,即新建立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如何与原管理体系共存,是新的管理体系覆盖旧的管理体系,还是二者并行运作。

而目前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航运企业的解决思路是采用并行的管理模式,成立新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部门,与原有的体系管理部门并行运作。

但这样一来,实践操作与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就容易脱离,影响航运企业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发挥,而且存在管理成本过高、管理效率太低的问题。

因此,探索航运企业管理体系的融合以实现整体有效性的发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通过研究综合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体系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三者之间在内容上、结构上所具有的独特的相融、交叉和互补特点,探索三者的融合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航运企业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1 融合的必要性①内部控制自身要素——活动过程控制只是一个简单框架,缺乏一套可供企业员工执行的、具体的操作手段,在其实际运作过程中需要寻求综合管理体系的实践支撑,以获得内控执行的操作点和着落点。

②成本与效率要求三者融合。

如果把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综合管理体系整合在一起,建立和实施整合型管理体系,那么企业就没有必要同时设立风险管理部、内部控制部和体系管理室,设一个风险控制部就足够了。

这样,一个部门、一班人马、一套文件实施监管与审核,统一协调,管理成本更低,管理效率效果会更佳。

③概念内涵的一致性、实践的有效性要求三者融合。

三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控制风险,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能否融合运作将成为航运企业风险控制成败的关键。

2 航运企业内部控制与综合管理体系的融合对于大型航运企业来说,个人认为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基础框架进行整合更适合于管理实践,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内控体系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它规定了这样的一个流程:从业务发生的起点出发,通过绘制流程图,规范部门、岗位职责,建立风险数据库,绘制风险控制矩阵,使管理者、操作者明确业务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应该如何控制风险,而综合管理体系只是将流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在管理文件中进行描述,结构上不如内控体系清晰。

另一方面,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在基本原则上用“推定有罪”代替了ISO9000质量管理所用的“推定无罪”,即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时遵循的是没有证据说明控制有效就判定无效;而ISO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和认证时遵循的是没有证据说明控制无效就判定有效。

这就需要重新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管理体系,要将“怎么做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做”、“能做到才写”、“先做成熟了再写”,这样一套以“持续改进建立有效性”为核心的原有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理念转换为事前就预见并防范风险、完成系统的顶层设计并制定好上下贯通的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以“风险导向、持续监控、不断优化、执行有效”为核心的现代整合管理体系建立理念。

综合管理体系是航运企业在不同时期,基于不同目标、按照不同标准建立起来的,其在航运企业的管理中涉及到两大块:一是安全生产与污染风险,二是面对整个复杂的经营环境,航运企业为提高自身管理素质、管理质量,增强服务竞争实力,并符合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标准而必须达到的要求。

但是综合管理体系缺乏对业务流程风险的总体把握,其关注的风险更像是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组合,比如海盗威胁、环境污染、人身伤害等,它将流程、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统一在管理文件中进行描述,缺乏对具体业务流程中风险的分析和评估,导致控制在针对业务流程风险方面有所欠缺,而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得到解决。

企业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应当是与企业经营活动相结合的,而这个结合点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活动控制。

企业的管理、要求、方针及目标都需要在规范、细化后由员工去系统性执行,以产生最佳的执行效果,这个执行效果才是我们所要的活动控制。

内部控制在其自身要素——控制活动中,也提到程序,提到控制措施,但是更像是一个框架,一个抽象的概念。

事实上,由于不同企业面临着不同的风险特点,内部控制不可能也没必要列出对所有风险的具体控制方案,比如说内部控制提到通过授权审批明确岗位权限和责任,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进行预算控制,但这里边缺少一个更具体的,更具实践性的标准或者程序来规范和细化整个控制过程,而这个标准或程序就需要企业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来具体制定。

对于航运企业来说,综合管理体系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可见,内部控制与综合管理体系在内容上是互补的,相互支持的:内部控制中的活动控制所缺乏的具体、细化、规范管理可以在综合管理体系这块得到支撑,而通过借鉴内部控制的作法可以绘制综合管理体系的业务流程图,建立风险控制数据库,使综合管理体系的执行更有效。

内部控制与综合管理体系融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当对内部工作流程中的重点风险进行梳理,并细化到部门。

我们以船舶安全运营管理为例,根据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通过流程梳理可以将其细分为三级风险,如表1所示。

一级风险可以定为运营风险,下设执行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等二级风险,然后自然灾害风险下面又可以再划分为海啸风险、灾害风险、台风风险等,最后海啸风险里边又包括遇到海啸后如何应对以及海啸预警机制是否健全这两个风险点。

那么海务/机务监督室就可以通过对这两个风险点进行分析,制定一整套具体的安全风险内部控制措施及方案,以达到控制海啸风险的目的。

由于内部控制中关于控制措施及方案怎么执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导致的问题就是执行效果参差不齐。

对此,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综合管理体系中包含了整个ISM规则的一系列程序文件、工作职责、工作标准、操作须知和应急预案来规范、细化安全风险管理,从事前防范、事中监控、事后处置的角度出发,使得风险控制活动执行更加的严谨有效,同时这也保证了内部控制达到一个更佳的目标效果。

内部控制与综合管理体系融合的另一方面是可以通过采用内部控制的分析方法,将综合管理体系中的流程、风险等用图表列示出来,使之更直接,更便于操作,更易于控制。

比如将综合管理体系中的船舶安保控制程序用流程表的方式表现出来,如表2所示。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与综合管理体系两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综合管理体系为内部控制的活动控制提供支持,反过来,内部控制可以为综合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更好的风险控制思路和方法。

因此,以内控为抓手,并强化综合管理体系是航运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发展的根本保证,将两者融合可以极大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