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牛熊轮回的成交量变动规律
一图流:四个阶段,十二个步骤,快速了解牛熊市周期

一图流:四个阶段,十二个步骤,快速了解牛熊市周期参与股市时间较长的朋友都知道,股市是一个周期性的市场,从最简单的感受看,我们可以分为“牛市”和“熊市”。
当然,实际股市运行过程没有这么绝对,但是对于大部分股民的感受来说,牛和熊是最直观的感受。
而对于股市的牛市和熊市的过程,不同人都会有各个角度的解读方式,甚至趣味的方式。
上图是美国机构角度,比较学术化角度的分析,让小编带大家看看:首先是“积累期”:这通常是上一轮熊市的尾声,交易量清淡,情绪悲观。
积累期的早期,这个时期仍处于熊市,很多股票依然在平均股价以下,甚至继续创出新低。
积累期的中期,这个时期空头动能降低,买方势力逐步开始集结。
积累期的后期,这个时期个股常常有所突破,但是很快被遏制,难以长期在高点维持,不过也很难再向下,市场尚未看出明显的向上信号。
接着是“上涨期”:这个是真正的牛市来了,不过也通常有若干阶段。
上涨期的早期,这个时期的股票呈现明显的不断上涨过程,而调整的低点往往比上一个低点要高,形成技术层面典型的底部不断抬升的态势。
这个时期往往是牛市的最佳买入期。
上涨期的中期,这个时期,市场继续向上,但是会频繁出现回调,甚至深度回调,但是往往这恰是牛市的又一些较好的买入点,因为市场情绪依然乐观,会再次向上。
上涨期的后期,市场继续往上,但是每次回调的时间持续更长,下次上涨来的更晚,有些像今年以来的美国股市。
接着是“僵持期”:市场处于多空僵持的时期,最终空头占据了上风。
僵持期的早期,从技术指标上,这个时期处于方向不明的混沌状态,很多股票还会再创新高。
僵持期的中期,股票走势更加平缓。
僵持期的后期,股票走势整体开始向下,但是市场仍在“抵抗”,未形成全面的向下突破。
最后是“衰退期”:这个是真熊市了。
衰退期的早期,从技术指标上,很多股票“挣扎”向下,即使反弹也是本次高点比上次更低,形成技术指标上的经典向下轨迹。
衰退期的中期,这个时期,市场不时出现反弹,但是往往难以抵挡趋势,最终开始向下,这个阶段往往是最好的做空时期。
牛熊分道开口捉妖主图指标公式

牛熊分道开口捉妖主图指标公式牛熊分道开口捉妖主图是一种用于股市分析的技术指标,用于判断股票市场牛熊转换的趋势。
该指标通过计算股票的价格变动率和成交量变动率之间的差异,来判断市场的牛熊情况。
以下是牛熊分道开口捉妖主图指标的公式和解释。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股票价格的变动率,即收盘价的相对变动率(ROCP):ROCP = ( Close - Ref(Close, 1) ) / Ref(Close, 1) * 100其中,Close 代表当天的收盘价,Ref(Close, 1) 代表前一天的收盘价。
接下来,我们计算成交量的变动率,即成交量的相对变动率(VROCP):VROCP = ( Volume - Ref(Volume, 1) ) / Ref(Volume, 1) * 100其中,Volume 代表当天的成交量,Ref(Volume, 1) 代表前一天的成交量。
然后,我们计算牛市(Bull)和熊市(Bear)的捉妖线(ZYL):BullZYL = SumIf(ROCP, ROCP > 0) / (SumIf(VROCP, ROCP > 0) + 0.01) * 100BearZYL = SumIf(ROCP, ROCP < 0) / (SumIf(VROCP, ROCP < 0) + 0.01) * 100其中,SumIf 表示对满足条件的数据进行求和,ROCP > 0 表示价格变动率大于0(即牛市),ROCP < 0 表示价格变动率小于0(即熊市)。
最后,我们计算牛熊分道开口指标(N-BK):N-BK = BullZYL - BearZYLN-BK表示牛熊分道开口指标的值,通过计算牛市捉妖线和熊市捉妖线的差值得出。
解释:牛市捉妖线(BullZYL)表示牛市趋势的强度,当BullZYL大于0时,代表市场处于牛市状态。
牛市捉妖线的计算方法是将所有牛市日的价格变动率求和,再除以所有牛市日的成交量变动率的总和,并乘以100,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股市牛熊波动规律

股市牛熊波动规律
股市的牛熊波动规律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话题。
一般认为,股市
的牛市和熊市是由供求关系、利率、经济形势、政策环境和投资者心
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牛市中,投资者积极参与,股票市场表现强劲,股价持续上涨,投资机会比较多。
一般来说,牛市的产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周期,股市的整体走势比较稳定。
在短期内的波动也比较缓和。
相对的,熊市则是一个比较长时间周期的市场调整期。
投资者普
遍情绪低落,股票市场索然无味,股价持续下跌,投资机会偏少。
与
牛市相比,熊市的波动比较剧烈,市场情绪比较激动。
总的来说,股市的牛熊波动规律具有周期性、不确定性、反复性
等特点。
投资者应该保持冷静,理性判断,把握市场机会,降低投资
风险。
历年牛市板块轮动规律

历年牛市板块轮动规律在股市中,牛市板块轮动规律是一种被广泛关注的现象。
牛市板块轮动规律指的是在牛市周期内,不同行业板块的轮动现象。
这种现象通常出现在牛市的后期阶段,当整体市场逐渐进入疲态时,一些新兴行业板块开始崭露头角,取而代之成为市场的热点。
历年来,牛市板块轮动规律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根据历史数据的分析,牛市板块轮动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牛市板块轮动规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在牛市的初期阶段,一般以金融和地产等权重板块为主导,这些板块通常在牛市开始之初就已经启动。
随着市场逐渐升温,一些周期性行业板块开始受到关注,如钢铁、煤炭等。
而在牛市的后期阶段,一些新兴行业板块则开始异军突起,成为市场的热点,如新能源、互联网等。
其次,牛市板块轮动规律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根据历史数据的统计,这种轮动规律大概持续6个月至1年左右的时间。
在这个周期内,不同板块的轮动频率会逐渐加快,例如阶段一的板块可能持续3个月左右,而阶段三的板块轮动周期可能只有1个月左右。
这种轮动规律的周期性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他们把握市场的热点。
第三,牛市板块轮动规律往往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
在牛市的后期阶段,市场情绪通常是乐观的,投资者对于市场的热点板块有着较高的期望。
这种情绪的传导作用会进一步推动板块的轮动。
当投资者纷纷聚焦于某一板块时,其价格往往会呈现出较大的上涨空间。
最后,牛市板块轮动规律需要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虽然历年来牛市板块轮动规律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每一次牛市的具体情况都可能存在差异。
投资者应该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把握好市场的热点。
此外,投资者还应该注意风险,合理配置自己的投资组合,避免盲目跟风,降低投资风险。
综上所述,历年来牛市板块轮动规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投资者仍需要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牛市板块轮动规律,可以帮助他们把握市场的热点,寻找投资机会,实现更好的投资收益。
牛市股票轮动规律

牛市股票轮动规律
目录
一、牛市股票轮动规律的概念与意义
二、牛市初期的板块轮动规律
三、牛市中期的板块轮动规律
四、牛市后期的板块轮动规律
五、如何利用板块轮动规律进行投资
正文
一、牛市股票轮动规律的概念与意义
牛市股票轮动规律是指在股票市场上,不同板块的股票在牛市行情中会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轮动。
这种规律主要是由于市场资金在不同板块之间的流动,以及投资者对不同板块的关注度发生变化所导致的。
研究牛市股票轮动规律,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热点,实现更高的投资收益。
二、牛市初期的板块轮动规律
在牛市初期,板块轮动较为缓慢,持续时间较长。
这一阶段,通常是权重股止跌反弹,小盘绩优股快速上涨,二线篮筹股轮番表演,垃圾股开始反弹,题材股活跃。
权重股的盘整和个股的普涨阶段是在牛市初期末期出现的。
三、牛市中期的板块轮动规律
在牛市中期,板块轮动速度较快,持续时间较短。
这一阶段,板块之间的轮动更加明显,往往是一个板块刚刚开始上涨,另一个板块就已经结束了上涨。
投资者需要在这个阶段,及时捕捉市场热点,做好板块切换。
四、牛市后期的板块轮动规律
在牛市后期,板块轮动速度会再次加快,持续时间更短。
这一阶段,权重股和鸡犬升天,小盘绩优股和二线篮筹股可能出现滞涨。
投资者在这个阶段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五、如何利用板块轮动规律进行投资
要利用板块轮动规律进行投资,首先要对市场有所了解,熟悉不同板块的特点和市场地位。
其次,要具备较强的市场敏感度,及时捕捉市场热点,根据板块轮动规律调整投资策略。
牛熊有道两点趋势交易

牛熊有道两点趋势交易此主图信息量大,需细细品味,独家分享,主图用到辅助趋势画线函数,但关键性算法未用函数(如BS信号、买入卖出、考虑买、找底线等)用法注解:1、第一趋势法则:趋势黄线判断;2、第二区间法则:红区上行,灰区下行调整;3、第三决策法则:红进、白减、绿清仓;4、第四辅助法则:有三项一是BS信号法则,长期坚持只赢不亏;二是“买入”和“卖出”文字加减仓法则;三是“找底”和“参考买”两线法则。
参数1: N, 最小: 1, 最大: 100, 缺省: 5X_1:=EMA(CLOSE,2);X_2:=EMA(SLOPE(CLOSE,21)*20+CLOSE,42);STICKLINE(X_1>=X_2,REFDATE(HHV(HIGH,0),DATE),REFDATE (LLV(LOW,0),DATE),6,0),COLOR001050;STICKLINE(X_1<X_2,REFDATE(HHV(HIGH,0),DATE),REFDATE( LLV(LOW,0),DATE),6,0),COLOR404050;DRAWKLINE(HIGH,OPEN,LOW,CLOSE);X_3:=EMA((EMA(CLOSE,4)+EMA(CLOSE,6)+EMA(CLOSE,12) +EMA(CLOSE,24))/4,2);X_4:=MA(CLOSE,27);B买:IF(CROSS(X_3,X_4) OR CROSS(X_1,X_2),CLOSE,DRAWNULL),NODRAW,COLORMAGENTA;持仓:IF(X_1>=X_2,CLOSE,DRAWNULL),NODRAW,COLORRED;S卖:IF(CROSS(X_4,X_3) OR CROSS(X_2,X_1),CLOSE,DRAWNULL),NODRAW,COLORLIGRAY;空仓:IF(X_1<X_2,CLOSE,DRAWNULL),NODRAW,COLORGREEN;DRAWICON(CROSS(X_1,X_2),LOW-LOW*0.02,7);DRAWICON(CROSS(X_2,X_1),HIGH+HIGH*0.02,8);STICKLINE(X_1>=X_2,LOW,HIGH,0,1),COLORRED;STICKLINE(X_1>=X_2,CLOSE,OPEN,3,1),COLORRED;STICKLINE(X_1<X_2,LOW,HIGH,0,1),COLORCYAN;STICKLINE(X_1<X_2,CLOSE,OPEN,3,1),COLORCYAN;看趋势:HHV(CLOSE,55)*0.9,COLORYELLOW,LINETHICK2;X_5:=HHVBARS(CLOSE,60);X_6:=REF(X_5,1)>30 AND CROSS(CLOSE,REF(HHV(HIGH,60),1));X_7:=VOL/REF(VOL,1)>=2;STICKLINE(X_6,CLOSE,OPEN,1,0),COLORYELLOW;DRAWTEXT(X_6 AND X_7,OPEN,599),COLORYELLOW;决策线:MA(CLOSE,5),COLORWHITE,LINETHICK3;IF(决策线>REF(决策线,1),决策线,DRAWNULL),COLORRED,LINETHICK3;IF(决策线<REF(决策线,1),决策线,DRAWNULL),COLORGREEN,LINETHICK3;X_8:=0.01;X_9:=0;X_10:=0.03;DRAWTEXT_FIX(ISLASTBAR,X_8,X_9,0,STRCAT(STRSPACE(DY BLOCK),HYBLOCK)),COLORCYAN;DRAWTEXT_FIX(ISLASTBAR,X_8,X_9+X_10*2,0,GNBLOCK),C OLORCYAN;DRAWTEXT_FIX(ISLASTBAR,X_8,X_9+X_10*4,0,FGBLOCK),CO LORYELLOW;DRAWTEXT_FIX(ISLASTBAR,X_8,X_9+X_10*6,0,ZDBLOCK),CO LORMAGENTA;STICKLINE(CLOSE>1.095*REF(CLOSE,1),CLOSE,OPEN,2.5,0),C OLORYELLOW;STICKLINE(CLOSE<0.905*REF(CLOSE,1),CLOSE,OPEN,2.5,0),C OLORGREEN;X_11:=CLOSE-LOW;X_12:=HIGH-LOW;X_13:=CLOSE-HIGH;X_14:=IF(HIGH>LOW,(X_11/X_12+X_13/X_12)*VOL,0);X_15:=SUM(X_14,10)/10000;X_16:=EMA(CLOSE,12)-EMA(CLOSE,26);X_17:=EMA(12,9);X_18:=(12-26)*2;X_19:=UPNDAY(X_18,1);X_20:=REF(HIGH,5)=HHV(HIGH,11);X_21:=REF(LOW,5)=LLV(LOW,11);X_22:=BACKSET(X_20,6)>BACKSET(X_20,5);X_23:=BACKSET(X_21,6)>BACKSET(X_21,5);X_24:=IF(BARSLAST(X_22)=BARSLAST(X_23) AND MA(CLOSE,5)>MA(CLOSE,10),X_22,IF(BARSLAST(X_23)>BARSLA ST(X_22),X_22,0));X_25:=IF(BARSLAST(X_22)=BARSLAST(X_23) AND MA(CLOSE,10)>MA(CLOSE,5),X_23,IF(BARSLAST(X_22)>BARSLA ST(X_23),X_23,0));X_26:=X_24 AND HIGH=HHV(HIGH,BARSLAST(X_25));X_27:=X_25 AND LOW=LLV(LOW,BARSLAST(X_24));X_28:=LOW>REF(HIGH,1) AND DAY=REF(DAY,1);X_29:=HIGH<REF(LOW,1) AND DAY=REF(DAY,1);X_30:=REF(HIGH,BARSLAST(X_26));X_31:=REF(LOW,BARSLAST(X_26));X_32:=REF(HIGH,BARSLAST(X_26)+1);X_33:=REF(LOW,BARSLAST(X_26)+1);X_34:=REF(LOW,BARSLAST(X_26)+2);X_35:=REF(HIGH,BARSLAST(X_27)+2);X_36:=REF(HIGH,BARSLAST(X_27));X_37:=REF(LOW,BARSLAST(X_27));X_38:=REF(HIGH,BARSLAST(X_27)+1);X_39:=REF(LOW,BARSLAST(X_27)+1);X_40:=IF(X_32<X_31,X_31,IF(X_31<=X_33,X_34,X_33));X_41:=IF(X_39>X_36,X_36,IF(X_36>=X_38,X_35,X_38));X_42:=X_30>X_41 AND X_26;X_43:=X_37<X_40 AND X_27;X_44:=X_42 AND X_30>X_36 AND X_31>X_37 AND X_33>X_37;X_45:=X_43 AND X_37<X_31 AND X_36<X_30 AND X_38<X_30;X_46:=HIGH<=REF(HIGH,1) AND LOW>=REF(LOW,1) OR (HIGH>=REF(HIGH,1) AND LOW<=REF(LOW,1));X_47:=COUNT(X_46,BARSLAST(X_27));X_48:=COUNT(X_46,BARSLAST(X_26));X_49:=COUNT(X_28,BARSLAST(X_27));X_50:=COUNT(X_29,BARSLAST(X_26));X_51:=IF(X_47>0,X_47+2,IF(X_48,X_48+2,3));X_52:=IF(X_49,X_51-X_49,IF(X_50,X_51-X_50,X_51));X_53:=X_44 AND BARSLAST(X_45)>X_52;X_54:=X_45 AND BARSLAST(X_44)>X_52;X_55:=X_26 AND REF(HIGH,BARSLAST(X_26))>=REF(HIGH,BARSLAST(X_53)) AND BARSLAST(X_54)>BARSLAST(X_53) OR (X_42 AND COUNT(X_28,BARSLAST(X_43))>0 AND REF(HIGH,BARSLAST(X_42))>REF(HIGH,BARSLAST(X_53)));X_56:=X_27 AND REF(LOW,BARSLAST(X_27))<=REF(LOW,BARSLAST(X_54)) AND BARSLAST(X_53)>BARSLAST(X_54) OR (X_43 AND COUNT(X_29,BARSLAST(X_42))>0 AND REF(LOW,BARSLAST(X_43))<REF(HIGH,BARSLAST(X_54)));X_57:=IF(BARSLAST(X_56)>BARSLAST(X_55),REF(HIGH,BARS LAST(X_55)),REF(HIGH,BARSLAST(X_56)));X_58:=IF(BARSLAST(X_55)>BARSLAST(X_56),REF(LOW,BARS LAST(X_56)),REF(LOW,BARSLAST(X_55)));X_59:=X_55 AND HIGH=HHV(X_57,BARSLAST(X_56)+1) AND HIGH>REF(HIGH,1) AND BARSLAST(X_56)>BARSLAST(X_55);X_60:=X_56 AND LOW=LLV(X_58,BARSLAST(X_55)+1) AND LOW<REF(LOW,1) AND BARSLAST(X_55)>BARSLAST(X_56);X_61:=X_59 OR (X_26 AND REF(HIGH,BARSLAST(X_26))>REF(HIGH,BARSLAST(X_59)) AND BARSLAST(X_60)>BARSLAST(X_59));X_62:=X_60 OR (X_27 AND REF(LOW,BARSLAST(X_27))<REF(LOW,BARSLAST(X_60)) AND BARSLAST(X_59)>BARSLAST(X_60));向上:DRAWLINE(X_62,LOW,X_61,HIGH,0),DOTLINE,COLORYELLOW;向下:DRAWLINE(X_61,HIGH,X_62,LOW,0),DOTLINE,COLORWHITE;X_63:=DRAWLINE(X_61,HIGH,REF(X_61,1),REF(HIGH,1),1);找底:DRAWLINE(X_62,LOW,REF(X_62,1),REF(LOW,1),1),COLORRED;DRAWNUMBER(X_62,LOW*0.995,LOW);DRAWNUMBER(X_61,HIGH*1.01,HIGH);X_64:=CROSS(CLOSE,X_63) AND X_63>0 AND X_15 AND X_19;X_65:=9;X_66:=IF(HIGH>PEAK(1,X_65,1),HHV(HIGH,X_65),PEAK(1,X_6 5,1));X_67:=IF(LOW<TROUGH(2,X_65,1),LLV(LOW,X_65),TROUGH( 2,X_65,1));X_68:=TROUGHBARS(2,X_65,1);X_69:=PEAKBARS(1,X_65,1);X_70:=IF(X_69<X_68,BACKSET(ISLASTBAR,X_69),IF(X_68<X_6 9,BACKSET(ISLASTBAR,X_68),0));X_71:=SQRT(HIGH*找底);STICKLINE(UPNDAY(HIGH,1) AND HIGH=向上,HIGH,找底,0,0),COLORMAGENTA;STICKLINE(HIGH>REF(HIGH,DAYSTOTODAY<5),HIGH,找底,0,0),COLORRED;STICKLINE(X_61,X_71,X_71,1,0),COLORMAGENTA;DRAWTEXT_FIX(1,0.98,20,1,1),COLOR666666;STICKLINE(HIGH>REF(HIGH,DAYSTOTODAY<5),X_71,X_71,1, 0),COLORRED;考虑买:DRAWLINE(X_61,X_71,REF(HIGH,BARSLAST(X_61))>HHV(HIG H,BARSLAST(X_61)),REF(X_71,BARSLAST(X_61)),1),COLORMAGE NTA;X_72:=20;X_73:=7;X_74:=79;X_75:=(CLOSE+HIGH+LOW)/3;X_76:=EMA(X_75,10);X_77:=REF(X_76,1);DRAWICON(REF(X_76<X_77,1) AND X_76>X_77,LOW-0.05,1);DRAWTEXT(REF(X_76<X_77,1) ANDX_76>X_77,LOW,748),COLORYELLOW;X_78:=(REF(HIGH,1)+REF(LOW,1))/2;X_79:=MA(CLOSE,X_72)+2*STD(CLOSE,X_72);DRAWICON(CROSS(X_78,X_79),HIGH+0.1,2);DRAWTEXT(CROSS(X_78,X_79),HIGH*1.02,749),COLORGREE N;X_80:=REF(CLOSE,1);X_81:=SMA(MAX(CLOSE-X_80,0),X_73,1)/SMA(ABS(CLOSE-X_80),X_73,1)*100;X_82:=CROSS(X_74,X_81);X_83:=FILTER(X_82,4);DRAWICON(X_83,HIGH+0.1,2);DRAWTEXT(X_83,HIGH*1.02,749),COLORGREEN;。
中国股市牛熊经历:谨记这波段回调手法!三步获利从不被套

中国股市牛熊经历:谨记这波段回调手法!三步获利从不被套行情在绝望中产生,在犹豫中进行,在欢乐中死亡真正的炒股大师,无一不是浸淫股市多年;他们往往能够抓住市场的情绪变化,他们在用心感悟这个市场!所谓的'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正合一句'行情在绝望中产生,在犹豫中进行,在欢乐中死亡'!股市是一个市场,是众多人的合集,也是众多情绪的合集,市场的脉动既符合人性,又反人性,往往让普通人捉摸不透!股价的走势总是跌宕起伏的,如潮水般一浪接着一浪。
如果你在大多数时候,能够猜对起伏的节奏,在低买高卖之间,总会博得丰厚的收益。
可以说,波段获利是所有股票投资者所渴望的境界。
很多股民朋友也都会认为,波段操作有啥难的,不就是找个低点买入,然后在拉升的高点卖出吗?从理论上讲,你是对的,因为你已经认识到了波段操作的基本含义,但在实战中,又有几个投资者能做好波段操作的呢?相信很多投资者,尤其是新股民都是在碰运气,运气好的时候,买的股票涨了,但稍一回调,无论盈亏,马上就被吓得赶紧卖出!试想,以这种思路做股票,你可以做到稳定盈利吗?波浪理论的四个基本特点(1)股价指数的上升和下跌将会交替进行。
(2)推动浪和调整浪是价格波动两个最基本型态,而推动浪(即与大市走向一致的波浪)可以再分割成五个小浪,一般用第一浪、第二浪、第三浪、第四浪、第五浪来表示,调整浪也可以划分成三个小浪,通常用A浪、B浪、C浪来表示。
(3)在上述八个波浪(五上三落)完毕之后,一个循环即告完成,走势将进入下一个八波浪循环。
(4)时间的长短不会改变波浪的形态,因为市场仍会依照其基本型态发展。
波浪可以拉长,也可以缩细,但其基本型态永恒不变。
波段操作的优点1、波段操作灵活多样,无论熊市、牛市,都有不同的波段操作方法与之对应。
2、波段存在于每一只个股的走势中,不同性质的股票,都有不同的波段操作方法与之对应。
3、波段操作只抓上涨行情,回避市场调整带来的风险,可以让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
成交量与股市牛熊的理论分析

成交量与股市牛熊的理论分析对于股市,很多人都知道成交量对于股市牛熊的关键性意义,但是对于成交量对于股市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更多的是感性的说成交量大说明市场活跃度高,市场活力大,因此是牛市,反之则是熊市。
但是这样的感性分析不是理性的分析,更不是一个定量的分析,现在本人就要从理论的深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对于成交量所对应的,就是每一次成交都是一次货币与股票的交易,成交量大的背后就是货币的流通速度的增加,而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对于价格的影响是早就有理论模型的。
这里我就要说一下经济学理论中的经典货币供应方程式,费雪方程式:是传统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之一。
20 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也被称为费雪方程式。
费雪方程式为:MV=PT (其中:M——货币的数量;V——货币流通速度;P——物价水平;T——各类商品的交易总量。
)通过费雪方程式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原先的货币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数量的增加与价格下降成为反比,而货币流通速度的增加与价格成正比,对于股市的增发和再融资就是股市的商品T的增加,而成交量的增加就是股市的货币流通速度V的增加。
对于一个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就是相对市场的总市值而言,商品数量的增加也就是股市的增发即使是很大,但是总体的比例也是有限的,就如我们股市的融资上万亿,针对股市20多万亿的股市总市值而言也是5%的差别,货币总量的增加完全可以弥补增发的商品数量的增加。
同样货币的数量增加也是有限的,尤其是在政府防通胀控制货币总量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我们每一年货币总量增加百分之十几,已经是非常高了,受到了很多非议,因此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市场的成交量,股市的成交量是可以比货币总量增长快很多的,就如在2010年10月的成交量最大的时候沪市可以达到3000亿,而现在只有1000亿左右,这其中的差别是三倍,而货币总量除非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否则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成倍的差别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文看懂牛熊轮回的成交量变动规律
股市中有一句谚语:量在价先行。
说的就是,投资者可以通过成交量的变化来判断股价未来的走势。
因此,成交量的分析可以说是技术分析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投资者只有深入细心地洞察成交量的变化并掌握其规律,才能对个股的买卖点把握得恰到好处。
本文拟对不同阶段成交量的表现及应对策略进行大致分析。
上升过程中成交量表现
一只个股在下跌周期结束后,就开始进入一个新的上升周期。
通常个股的上升过程会以五浪运行,包括三个上升浪和两个调整浪。
我们首先来分析第一上升浪和第三上升浪中成交量的表现。
在股价上升初期即上升一浪刚刚开始时,此阶段个股的成交量会较构筑底部时的成交量温和放大,说明市场主力正式开始积极运作,推升股价向上。
此时,投资者可积极大胆介入。
有时,一些个股构筑历史性底部完成后,股价启动时会放一根标志性的巨量,此后股价一路缩量上涨,表明机构已经高度控盘,筹码锁定情况良好。
遇到这种情况,投资者应该在股价启动第一时间内积极介入。
第三上升浪是股价上升过程中的主升浪,这一浪是股价涨幅最大、运行时间最长、人气最旺的一浪,在这一阶段成交量很活跃,但也有一些个股在第三浪启动时成交量温和放大,而随后量能会随着股价的一路上升而萎缩,这也表明主力控盘程度已经相当高。
在这一阶段投资者在股价没有出现急速拉升及成交量未出现异常变化的情况下,可寻找适当机会介入。
股价在第一浪和第三浪结束的高点处,往往会出现阶段性放量的特征,是因为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升后,获利盘和解套盘开始兑现,抛压不断加重,阻止了股价的进一步上升,从而使股价出现二浪和四浪的调整。
在这两个调整阶段,成交量均表现为由高峰处开始逐步萎缩的特点,当股价萎缩到地量水平时,表明市场浮筹已经被清洗,股价有望在新增买盘的推动下重新上涨。
股价上升周期中的最后一个阶段为第五浪,这一阶段股价会继续创出新高,在股价达到高点后会出现宽幅剧烈震荡,成交量也会较前两个上升阶段明显放大。
此时主力通过剧烈震荡达到出货目的的意愿已经越来越明显,投资者在此阶段则不应再留恋市场,尽早择机出局为宜。
下跌阶段成交量表现
当市场或个股的五浪上升结束后,市场将进入下跌趋势。
在下跌初期,由于大多数人对市场下跌的性质难以判断,所以市场观望气氛较浓,这一阶段不会出现太大的成交量。
但随着市场的继续调整,部分资金意识到市场已经趋弱,开始寻找反弹出货的机会,如个股或大盘跌破颈线位或平台破位,在回抽颈线位或平台的时候,许多止损盘就会抛出,形成放量下跌的特征。
当一些止损资金出逃后,市场将进一步下跌,即进入中期下跌阶段,在这一阶段许多投资者遭受深度套牢,于是割肉盘就很小了,外围资金由于市场在下跌中也处于谨慎观望状态,因此,买盘也很小,所以在下跌中期的成交量一般不会很大。
在下跌末期,市场由于各种利空传闻的影响,会对一直坚守的套牢盘造成影响。
这些资金由于害怕市场继续深跌就会割肉,大部分后知后觉的资金会在这时候选择卖出,这种现象出现时说明市场离底部不远了。
此时,反而会有一些先知先觉的资金提前逢低吸纳部分筹码,形成阶段性放量。
最后,机构可能会利用收集到的筹码刻意进行打压,使股价再创新底,这时形成一个真正中长期底部区域。
大的主力资金将在这一区域逢底吸纳筹码。
这个阶段的成交量与前期下跌过程中的成交量相比有明显放大迹象。
市场的活跃程度开始提高。
当主力建仓完毕后,市场将重新步入上升,从而完成股价从上升到下跌再到上升的循环过程。
投资者只要深入分析、认真总结成交量在各阶段的变化规律,才能在股票投资中主动出击,精准把握,使投资效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