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9浙江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11化学实验基础与实验化学专题讲座七学考第28题__化学实验基础学案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与实验化学 专题讲座八 加试第31题——综合实验

(1)步骤Ⅰ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Ⅱ中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Ⅲ,下列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
②强酸性环境会腐蚀滤纸 饱和氯化铝溶液
③用滤纸吸干
解析(2)Al(OH)3加热失去水生成固体Al2O3,涉及的仪器是坩埚、坩埚钳、三脚架、酒精灯等,此题重点考查的是坩埚和坩埚钳的使用注意事项。坩埚洗净后,需要缓慢加热到500℃以上才可以使用,故A项错;称量灼烧前后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坩埚内固体只有Al2O3,故B正确;使用坩埚钳移动坩埚时,需预热坩埚钳,故C正确;坩埚取下后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冷却,应放在石棉网上冷却待用,故D正确;加热后的固体应先冷却后再称量,测定结果更准确,且灼烧过的Al2O3不吸潮,故不需要趁热称量,故E错。
(2)将溶液转移到蒸发皿中,控制温度加热至溶液表面形成一层晶膜 减慢冷却结晶的速度
(3)Cu(NO3)2·3H2O+3SOCl2===Cu(NO3)2+3SO2↑+6HCl↑
(4)在A、B之间增加干燥装置,防止B中水蒸气进入反应器Ab(5)92.5%
解析(1)第②步调节pH的目的是通过水解除去Fe3+,为了不引入杂质离子,应选用Cu(OH)2或Cu2(OH)2CO3。
③步骤Ⅵ,为得到纯净的AlCl3·6H2O,宜采用的干燥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Al+2NaOH+2H2O===2NaAlO2+3H2↑AlO +CO2+2H2O===Al(OH)3↓+HCO
(2)BCD
(新人教版)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与实验化学专题讲座七学考第28题——化学实验基础学案【

专题讲座七 学考第28题——化学实验基础1.(2017·浙江11月选考,28)为了探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
已知:3Fe(s)+4H 2O(g)=====高温Fe 3O 4(s)+4H 2(g)请回答:(1)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甲”或“乙”);实验时应先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所制得的纯净氢气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后,取硬质玻璃管中适量的固体,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溶解,滴加KSCN 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说明该固体中没有+3价的铁,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乙 铜丝变红色,试管壁有水珠生成(2)不正确,剩余的铁将生成的三价铁还原成了二价铁离子:Fe +2Fe 3+===3Fe 2+解析 (1)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乙;氧化铜和氢气发生反应CuO +H 2===H 2O +Cu ,所以铜丝变红色,试管壁有水珠出现。
(2)已知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Fe 3O 4中含有三价铁,但是剩余的铁单质会和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若剩余铁单质足量,将所有铁离子反应完全,那么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就不会出现血红色。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与实验化学 第二单元 实验化学(加试)学案【优

第二单元实验化学(加试) [考试标准](一)物质制备中的基本操作1.物质分离、提纯的热点仪器及装置 (1)热点仪器①三颈烧瓶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玻璃仪器,它有三个口,可以同时加入多种反应物,或是加冷凝管、温度计、搅拌器等,常用于物质的制备、分离和提纯。
a.通常用于需要控制温度的化学反应,中间孔装搅拌杆,一个侧孔装温度计,另一个滴加反应物料。
b.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三颈烧瓶的三颈中间孔可以插上回流管,右侧可插入温度计,左侧主要是用来添加药品。
②分液漏斗(滴液漏斗),一般为向烧瓶(带磨口塞)中滴加液体,其中(a)能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
③冷凝管,注意进出水方向(下口进,上口出)。
④布氏漏斗是中间带有多孔瓷板的白色瓷质漏斗,适用于晶体或沉淀等固体与大量溶液分离的实验中,常用于抽滤。
⑤吸滤瓶,与布氏漏斗组成减压过滤装置,用于接收液体。
(2)热点组合装置①蒸馏装置②过滤装置③减压过滤装置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可进行减压过滤(也称抽滤或吸滤)。
减压过滤装置如上图所示。
装置中抽气泵给吸滤瓶减压,造成瓶内与布氏漏斗液面上的压力差,从而加快过滤速度。
吸滤瓶用于承接滤液。
布氏漏斗上有许多小孔,漏斗管插入单孔橡胶塞与吸滤瓶相接。
注意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应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对,以便于吸滤。
④热过滤装置(如图1)⑤蒸发结晶装置(如图2)⑥分液装置(如图3)⑦纸层析实验示意图(如图4)⑧搅拌滴加回流反应装置(如图5)2.物质分离、提纯的思维方向(1)固体混合物的分离、提纯①溶解过滤法(如分离MnO2和KCl的混合物)。
②溶解结晶法(如分离KN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
③升华法(如分离I2、NaCl或NH4Cl、NaCl的混合物)。
④加热灼烧法(如除去Na2CO3中的NaHCO3)。
(2)气体的分离、提纯①混合法:如用水洗法除去NO中的NO2、H2中的HCl等。
②加热法:如用灼热铜网除去N2中的O2。
③吸收法:如用碱石灰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用Na2O2除去O2中的CO2等。
(浙江选考)近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11化学实验基础与实验化学第二单元实验化学(加试)学案(20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与实验化学第二单元实验化学(加试)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与实验化学第二单元实验化学(加试)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与实验化学第二单元实验化学(加试)学案的全部内容。
第二单元实验化学(加试)[考试标准]专题知识条目必考要求加试要求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
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①从海带中分离和检验碘元素的原理及操作流程②萃取的原理及萃取方法的适用范围③溶解、过滤、萃取、分液等基本操作的要点④物质分离、提纯的基本原则及应用bbbc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①层析法的基本原理②氨水使Fe3+、Cu2+显色的原理③纸层析法分离溶液中铁离子和铜离子的操作方法和步骤aab(一)物质制备中的基本操作1.物质分离、提纯的热点仪器及装置(1)热点仪器①三颈烧瓶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玻璃仪器,它有三个口,可以同时加入多种反应物,或是加冷凝管、温度计、搅拌器等,常用于物质的制备、分离和提纯.a.通常用于需要控制温度的化学反应,中间孔装搅拌杆,一个侧孔装温度计,另一个滴加反应物料。
b.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三颈烧瓶的三颈中间孔可以插上回流管,右侧可插入温度计,左侧主要是用来添加药品。
②分液漏斗(滴液漏斗),一般为向烧瓶(带磨口塞)中滴加液体,其中(a)能起到平衡气压的作用。
③冷凝管,注意进出水方向(下口进,上口出).④布氏漏斗是中间带有多孔瓷板的白色瓷质漏斗,适用于晶体或沉淀等固体与大量溶液分离的实验中,常用于抽滤。
浙江省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11化学实验基础与实验化学专项突破练十课件

(1)调节pH用_氨__水___试剂为好。某同学在减压过滤时,布氏漏斗内没有 得到产品,可能原因是__生__成__的__A_l_(O__H_)_3_是__胶__状__沉__淀__。然后将氢氧化铝 和甲醛依次加入到质量分数为50%的过氧 化氢溶液中(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依次为 1∶3∶2),装置如图1,最终可得到含甲酸 铝90%以上的优质产品。反应式为2Al(OH)3 +6HCHO+ 3H2O2=== 2Al(HCOO)3+6H2O +3H2↑。
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与实验化学
专项突破练(十) 加试第31题
1.(2017·丽 水 衢 州 湖 州 三 地 市 9 月 教 学 质 量 检 测 ) 过 氧 硫 酸 氢 钾 复 合 盐 (K2SO4·KHSO4·2KHSO5)易分解,可用作漂白剂、NOx和SO2等的脱除剂。 某研究小组制备过氧硫酸氢钾复合盐的流程如下图:
123
解析 答案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D______。
A.将晶体转移至布氏漏斗时,若器壁上粘有少量晶体,应用滤液淋洗 B.抽滤时,为防止滤纸穿孔,可适当关小水龙头或多加一层滤纸 C.用95%乙醇洗涤晶体目的是洗除晶体表面的杂质,易于得到干燥晶体 D.为加快产品的干燥,可高温烘干
123
解析 答案
123
解析 答案
(3)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30~70 ℃之间,温度不宜过高,主要原因是 防止H O 分解及HCHO挥发 。 2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废铝渣 ―H―C―l溶――液→ AlCl3溶液 ―调――节―p―H→ 浊液 ―减―洗压―涤过――滤→ AlOH3固体 解析 温度过高H2O2分解速率加快、HCHO挥发速度加快。
浙江省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11化学实验基础与实验化学专项突破练九课件

解析 答案
(2)步骤③的实验现象是___溶__液__由__浅__绿__色__变__为__黄__色____。
解析 步骤③利用H2O2的氧化性,把Fe2+氧化成Fe3+,发生反应2Fe2++ H2O2+2H+===2Fe3++2H2O,现象为溶液颜色由浅绿色转变为黄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别H+存在,因此需要鉴别SO24-或Ba2+,操作是取上层清液,继续加入硫
酸,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硫酸过量,或者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
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说明硫酸过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答案
4.(2017·温州市高三9月选考适应性测试)实验室常用下列图Ⅰ装置进行铜 跟浓硫酸反应等一系列实验。 请回答: (1)图Ⅰ装置中的收集装置B应连接图Ⅱ中 的____a____(填“a”或“b”)进口。 解析 铜跟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二氧化硫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
解析 使用分液漏斗时应取下塞子,使分液漏斗内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保证液体顺利流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答案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 =====
MnCl2+Cl2↑+2H2O。若有0.6 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答案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①中溶液呈黄绿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的
一种物质是____C_l2_____(填化学式)。
解析 ①中溶液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3)取少量装置①中的溶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与实验化学 专题讲座八 加试第31题——综合实验

专题讲座八加试第31题——综合实验题1.(2017·浙江11月选考,31)某兴趣小组用铝箔制备Al2O3、AlCl3·6H2O及明矾大晶体,具体流程如下:已知:AlCl3·6H2O易溶于水、乙醇及乙醚;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0 10 20 30 40 60 80 90溶解度/g 3.00 3.99 5.90 8.39 11.7 24.8 71.0 109请回答:(1)步骤Ⅰ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Ⅱ中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Ⅲ,下列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
A.坩埚洗净后,无需擦干,即可加入Al(OH)3灼烧B.为了得到纯Al2O3,需灼烧至恒重C.若用坩埚钳移动灼热的坩埚,需预热坩埚钳D.坩埚取下后放在石棉网上冷却待用E.为确保称量准确,燃烧后应趁热称重(3)步骤Ⅳ,选出在培养规则明矾大晶体过程中合理的操作并排序________。
①迅速降至室温②用玻璃棒摩擦器壁③配制90 ℃的明矾饱和溶液④自然冷却至室温⑤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悬挂在溶液中央⑥配制高于室温10~20 ℃的明矾饱和溶液(4)由溶液A制备AlCl3·6H2O的装置如下图①通入HCl的作用是抑制AlCl3水解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Ⅴ,抽滤时,用玻璃纤维替代滤纸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时,合适的洗涤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Ⅵ,为得到纯净的AlCl3·6H2O,宜采用的干燥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Al+2NaOH+2H2O===2NaAlO2+3H2↑AlO-2+CO2+2H2O===Al(OH)3↓+HCO-3(2)BCD(3)⑥⑤④(4)①降低AlCl3的溶解度,使其以AlCl3·6H2O晶体形式析出②强酸性环境会腐蚀滤纸饱和氯化铝溶液③用滤纸吸干解析(2)Al(OH)3加热失去水生成固体Al2O3,涉及的仪器是坩埚、坩埚钳、三脚架、酒精灯等,此题重点考查的是坩埚和坩埚钳的使用注意事项。
2019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化学实验基础与实验化学专题讲座七学考第28题——化学实验基础学案

专题讲座七 学考第28题——化学实验基础1.(2017·浙江11月选考,28)为了探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
已知:3Fe(s)+4H 2O(g)=====高温Fe 3O 4(s)+4H 2(g) 请回答:(1)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甲”或“乙”);实验时应先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所制得的纯净氢气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后,取硬质玻璃管中适量的固体,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溶解,滴加KSCN 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说明该固体中没有+3价的铁,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乙 铜丝变红色,试管壁有水珠生成(2)不正确,剩余的铁将生成的三价铁还原成了二价铁离子:Fe +2Fe 3+===3Fe 2+解析 (1)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乙;氧化铜和氢气发生反应CuO +H 2===H 2O +Cu ,所以铜丝变红色,试管壁有水珠出现。
(2)已知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Fe 3O 4中含有三价铁,但是剩余的铁单质会和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若剩余铁单质足量,将所有铁离子反应完全,那么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就不会出现血红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讲座七 学考第28题——化学实验基础1.(2017·浙江11月选考,28)为了探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
已知:3Fe(s)+4H 2O(g)=====高温Fe 3O 4(s)+4H 2(g)请回答:(1)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______(填“甲”或“乙”);实验时应先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所制得的纯净氢气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后,取硬质玻璃管中适量的固体,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溶解,滴加KSCN 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说明该固体中没有+3价的铁,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乙 铜丝变红色,试管壁有水珠生成(2)不正确,剩余的铁将生成的三价铁还原成了二价铁离子:Fe +2Fe 3+===3Fe 2+解析 (1)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乙;氧化铜和氢气发生反应CuO +H 2===H 2O +Cu ,所以铜丝变红色,试管壁有水珠出现。
(2)已知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Fe 3O 4中含有三价铁,但是剩余的铁单质会和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若剩余铁单质足量,将所有铁离子反应完全,那么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就不会出现血红色。
2.(2017·浙江4月选考,28)FeSO 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 4=====△ Fe 2O 3+SO 2↑+SO 3↑请回答:(1)将FeSO4受热产生的气体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证实含有SO3和SO2。
能说明S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测定BaSO4沉淀的质量,后续的操作步骤依次为________、洗涤、干燥、称量。
(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验证FeSO4受热后固体的成分(不考虑其他反应)________。
答案(1)品红溶液褪色过滤(2)取适量固体,加足量稀盐酸溶解。
取反应后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显血红色,则有Fe3+(含Fe2O3)解析(1)SO2具有漂白性,能说明S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为测定BaSO4沉淀的质量,后续的操作步骤依次为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2)固体是氧化铁,可以通过检验铁离子验证,即实验方案是向固体成分中加入稀盐酸,取反应后溶液,滴加KSCN溶液,若有血红色出现,则表示溶液中存在Fe3+,产物中有Fe2O3存在。
3.(2016·浙江10月选考,28)用无水Na2CO3固体配制250 mL 0.100 0 mol·L-1的溶液。
请回答:(1)在配制过程中不必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A.烧杯B.量筒C.玻璃棒D.胶头滴管E.容量瓶(2)定容时的操作:当液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将容量瓶塞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3)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Na2CO3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
A.称取相同质量的Na2CO3·10H2O固体进行配制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D.转移洗涤液时洒到容量瓶外,继续用该未清洗的容量瓶重新配制答案(1)B(2)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3)AC解析(1)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量筒可用也可不用。
(3)A项,若称取相同质量的Na2CO3·10H2O,造成Na2CO3的质量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B项,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C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若此时再加水,造成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D项,未清洗容量瓶,造成溶液有残留,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4.(2016·浙江4月选考,28)为测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CO2质量进行计算。
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装置B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存在缺陷,有关该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中,下列因素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样品分解不完全B.装置B、C之间缺少CO2的干燥装置C.产生CO2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D.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气答案(1)干燥管(2)使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3)AC解析该实验的原理:通过称量反应前后C装置(吸收NaHCO3加热分解后的CO2)的增重,来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进而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及其质量分数。
(1)仪器a的名称为干燥管。
(2)为减少实验误差,需要将装置B中NaHCO3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变为液态水,仅使CO2被装置C中的碱石灰吸收。
(3)若样品分解不完全,则被C装置吸收的CO2量减少,即样品中的NaHCO3质量偏低,从而计算求得的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偏高,A正确;装置B、C之间缺少CO2的干燥装置,则使C装置的增重偏大,即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偏大,从而Na2CO3的质量分数偏低,B错误;产生CO2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使C装置的增重偏低,即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偏低,从而使Na2CO3的质量分数偏高,C正确;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气,空气中含有部分CO2,使C装置的增重偏高,即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偏高,从而Na2CO3的质量分数偏低,D错误。
在本省学考中,第28题作为固定题型的实验题目,涉及的基本实验操作如仪器的连接、气密性检查等,及较高层次的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误差分析等,检测学生的化学学科基本素养。
1.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思路2.重要气体的发生装置依据制备气体所需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可将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分为三类:(1)固体+固体――→△气体发生装置:制备气体:O 2、NH 3、CH 4等(2)固体+液体――→△气体或液体+液体――→△气体发生装置:制备气体:Cl 2、C 2H 4等(3)固体+液体(不加热)―→气体发生装置:制备气体:选择合适的药品和装置能制取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所有气体。
3.气体的除杂方法除杂试剂选择的依据:主体气体和杂质气体性质上的差异,如溶解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
除杂原则:(1)不损失主体气体;(2)不引入新的杂质气体;(3)在密闭装置内进行;(4)先除易除的气体。
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易溶于水的杂质可用水吸收;②酸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③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④水分可用干燥剂吸收;⑤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性的物质,也可用作吸收剂。
4.气体干燥净化装置当CO2中混有O2杂质时,应选用上述Ⅰ~Ⅳ中的Ⅳ装置除O2,除杂试剂是Cu粉。
5.气体的收集方法6.尾气处理的原因和方法(1)原因:有些气体有毒或有可燃性,任其逸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或者引发火灾、爆炸等灾害。
(2)处理方法:一般根据气体的相关性质,使其转换为非气态物质或无毒物质,如酸性有毒气体用碱溶液吸收,可燃性气体用点燃等措施。
7.常见气体的检验(1)可燃性气体的检验(2)酸性气体的检验(3)强氧化性气体的检验8.根据原理选择装置有以下三种实验装置ABC用下列实验原理制取常见气体,请选择相应的上述装置。
(1)2Na 2O 2+2H 2O===4NaOH +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H 2O 2=====MnO 22H 2O +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KClO 3=====MnO 2△2KCl +3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Zn +H 2SO 4===ZnSO 4+H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C (3)A (4)C (5)C (6)A (7)B9.根据性质除去杂质为下列各组气体选择合适的除杂试剂(括号内为杂质气体)(1)含有HCl 杂质的气体①CO 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l 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性气体中含有酸性杂质气体①O 2(Cl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O(C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性气体中含有其他酸性气体CO 2(S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